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初三语文古诗

初三上 时间:2011-02-27

【www.jinghuajt.com--初三上】

(1) [初三语文古诗]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之古诗十九首分析

  不同于汉赋之雕琢铺张,肤廓无真意,而始终如诗、骚一样以情意之表抒创作的中心。这样它就在实际上开创的中古诗才情并重,以气驭才,以才达气的优秀传统。
  首先是刘勰的《文心雕龙·明诗篇》说: “至成帝品录,三百余篇,朝章国采,亦云周备,而词人遗翰,莫见五言。”又说:“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刘勰说,西汉成帝时曾编选了当时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共有三百多篇,但这些作品里并没有五言诗。可是他又说,现在传下来的这一组非常好的古诗,有人说是枚叔的作品,而其中的《孤竹》那一篇,则是傅毅的作品。枚叔即枚乘,是西汉景帝时的人,傅毅是东汉明帝、章帝时的人。现在我们先来讨论枚乘,等一下再说傅毅。大家知道,景帝的时代比成帝早得多,如果景帝时代的枚乘写出了这么多这么好的五言诗,那么成帝时代编选作品时怎么会不选这些诗呢?这已经是一个问题。但认为这些诗里有枚乘作品的,还有徐陵。他编的《玉台新咏》中,收了九首枚乘的诗,其中有八首在《古诗十九首》之内。然而,刘勰、徐陵和昭明太子萧统都是南北朝时代的人,以《昭明文选》、《文心雕龙》和《玉台新咏》这三部书相比较,《玉台新咏》成书年代最晚。 《昭明文选》选了这一组诗,标为“古诗十九首”,说明萧统当时不知道它们的作者; 《文心雕龙》说“古诗佳丽,或称枚叔”,说明刘勰也不敢确指枚乘就是这些诗的作者;那么徐比他们的年代稍晚,怎么反而能够确定枚乘是它们的作者呢?更何况,徐陵编书的态度是比较不认真的,因此他的说法并不可信。其实,比他们年代更早的,还有陆机。陆机曾写过十四首拟古诗,其中有一部分所拟的就是徐陵认为是枚乘所写的那些作品。但陆机只说是拟古诗,却没有说是拟枚乘。这也可以证明,在陆机的时代,人们也不以为这些古诗是枚乘的作品。
  所以,钟嵘《诗品》就又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说: “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干金。其外‘去者日以疏’四十五首,虽多哀怨,颇为总杂,旧疑是建安中曹王所制。”所谓“曹王”,指的是建安时代的曹氏父子和王粲等人。
  你们看,现在已经有了好几个可能的作者了。一个是西汉景帝时的枚乘,一个是东汉明帝、章帝时代的傅毅,一个是东汉献帝建安时代的曹王等人。刘勰说《孤竹》一篇是傅毅所作,傅毅与《汉书》的作者班固同时,但《汉书·艺文志》里并没有记载他写过五言诗之类的作品。而且傅毅与班固齐名, 《诗品序》中曾批评班固的《咏史》“质木无文”,那么傅毅似乎也不大可能写出如此谐美的五言诗作品,因此傅毅之说也是不可信的。既然如此,建安曹王的说法是否可信呢?我以为也不可信,因为《古诗十九首》与建安曹王作品的风格大不相同。而且曹丕在一些文章中对王粲等建安七子的诗都有所评论,却从来没有提到过他们之中有哪一个人写过这么好的十九首诗。
  给《昭明文选》作注解的李善说得比较谨慎。他说:“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或云枚乘,疑不能明也。诗云‘驱车上东门’,又云‘游戏宛与洛’,此则辞兼东都,非尽是乘,明矣。昭明以失其姓氏,故编在李陵之上。”所谓“辞兼东都”是说,这十九首诗中应该兼有东汉的作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上东门”是洛阳的城门,“宛与洛”也是指洛阳一带地方。只有在东汉的时代,洛阳才这样繁华兴旺。李善并没有否定诗中有西汉枚乘的作品,但又指出诗中可能兼有东汉的作品,所以说这种说法是比较谨慎的。于是后人因此又有了“词兼两汉”的说法,认为《古诗十九首》中既有西汉的作品,也有东汉的作品。这种说法,表面上看起来虽然很通达,其实也不能够成立。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个问题:在一般选本中,对《古诗十九首》往往只选其中的几首,但如果你要想真正了解《古诗十九首》,真正得到诗中那种温厚缠绵的感受,只读几首是不够的,必须把它们全部读下来。因为这十九首诗在风格和内容上虽然有一致性,实际上又各有各的特点。如果你会吟诵的方法,那就更好。吟诵,是中国旧诗传统中的一个特色。我以为,它是深入了解旧诗语言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它能够培养出在感发和联想中辨析精微的能力。
  总结:当你用吟诵的调子来反复读这十九首诗的时候,你就会“涵泳其间”,也就是说,你会像鱼游在水里一样,被它的那种情调气氛整个儿地包围起来,从而就会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2) [初三语文古诗]2018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是十分重要的,大家都了解当地的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2018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
  近年来,诗词赏析题已成为许多省市中考[微博]语文出题的最爱。做这类试题,考生除了真正熟练掌握诗歌的内涵之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现把赏析古诗词的一般方法归纳总结如下: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
  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
  三、积累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1、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山川美景,抒写热爱祖国河山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格。
  2、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3、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颂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4、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宝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涵。
  5、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
  6、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这类诗成就最高明的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四、掌握常用的典故和惯用意象
  古诗常用典故,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平时接触过后和常识的一定要尽可能多掌握。如“武陵人”、“烂柯人”、“廉颇老矣”等。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中常用“柳”、“月”等意象,抒愁写恨的常用“流水”、“春雨”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等。
  初三生必读:中考语文作文应该如何补习
  很多孩子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十分严重。喜欢作文的少,对成绩不在乎的多。作文辅导成为我们家长[微博]较为头疼的问题。而家长作文指导的失误又会导致作文越学越难。由于家长在很多时候并没有认识到作文辅导的特殊性,侧重于传授作文知识,讲析作文技巧,而对写作体验不多的孩子来说,那些所谓的技巧很难派上用场,反倒使孩子无所适从。
  由于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作文指导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孩子胡编乱造,被动应付,必然产生厌烦情绪。要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孩子怕作文,家长有劲使不上的状况,对孩子作文水平的正确认识是一个前提。
  孩子说作文难,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点:
  一是难在写作时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二是难在作文不知道该怎么写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积累不多
  是生活积累受其年龄限制,不够丰富;
  二、内容空洞
  受其知识基储阅读量的限制,文章内容干瘪,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
  三、缺乏理性
  是受其表情达意的能力及写作方法掌握较少的制约,使文章缺乏条理性。
  因此,我们家长必须改变,“讲”作文、“教”作文的做法,把解决作文题材作为突破口,把克服畏难情绪作为前提,把培养孩子的主动意识作为主线,从而全面提高作文水平。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语文学科不像自然学科那样严密,它始终离不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对于背诵记忆的积累作用谈得十分直接,他说:“现在有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海里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这么多的具体东西最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便是积累的很好体现,孩子的阅读积累也是同样的道理:读得多了,自然就会从各个方面得到提高。
  阅读包括两方面:
  一是阅读语文课本上的文章
  语文课本的文章是家长对孩子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例子,要想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使其转化为能力,就必须加大阅读量。
  二是阅读课本以外好的文章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密切的。
  阅读应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是要把文章读懂乃至读熟,要明白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中心的,切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读后应能记住文章的内容,知道其大概的意思。
  二是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时,不仅要善于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录下来,还要勤于读书写心得等。只有引导孩子多读书,才能帮助孩子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同时抓好生活这个“源”,家长应该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孩子的学习空间,增加孩子语文实践的机会。所以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引导孩子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内外教学资源,让孩子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并让孩子养成写日记写心得的习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样有了充足的“源”,自然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水”和“活水”了。
  降低写作门槛,消除孩子的畏难情绪,题目要松绑,并要贴近孩子实际,鼓励写出真情实感,我们提倡孩子真实地做人,真实地思想,孩子在写作的艰苦劳动中,要随心所欲,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积极奋进,健康向上的,都可以大写特写,阳光明媚,春风轻拂可以写,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也可以写,一草一木,一笑一颦,一俯一仰,凡人凡事都可以写,整个写作过程中“应该积极参与作者的感情体验,做到感同身受,撞击出心灵的火花,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写出他自然而然的内心喷涌而出的生活感受来”,宋人谢枋说这样做的好处是:“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之高论笔端不窘矣。”
  孩子由于不会作文,不免有畏难情绪,家长鼓励他们大胆写,发挥其想像,抒发其胸臆,会打消他们的畏惧心理,提前告诉孩子下次作文的范围和要求,让孩子事先收集必要的材料,文学巨匠茅盾说过:“伟大的作家,是以有史以来的全部智慧作为他们创作的准备的。”这样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做到胸有成竹,作文时自然就得心应手了,有时甚至可以允许那些作文基础差的孩子仿照范文写作,批阅作文时,要珍视孩子的劳动,尽量少作删改。
  要重视引导孩子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一般来说,指出主要不足即可,要努力找出孩子作文中的闪光点来,另外还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批改方式,如孩子自批、孩子互批等,重在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避免挫伤孩子写作的积极性。
  鼓励作文创新,加强求异、发散等创造性思维训练。
  一、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辩论会
  就某些问题进行论辩式探索,如针对当前社会上的“追星”热现象、禁不得批评而跳楼自杀等孩子生活中的热点焦点进行论辩,此外,还可以让孩子写书评、写影评等,从而有效地引发孩子的倾吐欲望,据此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从而处处显示出同学们思辨的锋芒。
  二、布置作文话题时注意思辨性
  生活离不开思考,所谓“行成于思”正点明了“思”的重要作用,看到玫瑰,有人欣赏它的美丽,有人责怪它的多刺,但有人却由此悟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多重性,因而也必须辩证看待的哲理,灯光给人希望,白杨坚强不屈,凡此种种,无不是思的结晶,基于此,每一次作文辅导中,要不断地点醒孩子的这一认识,以促使其不断发展和成熟。
  语文名师:教你把握中考作文“抓分点”
  写记叙文为宜
  近年来的作文命题,对文体均不作限定,只要求考生写600字左右的文章,有人称之为淡化文体。然而,淡化文体并非不要文体,而是为了让考生有更大的写作空间,更多的展示才华的机会。从命题者的角度来看,所命的作文题应先确保可以写记叙文,因为初中学生长期来所进行的写作训练是以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为主,近三年来的中考作文题均体现了这一特点,即都可以写成记叙文。从考生角度来看,如果这一作文题三种文体均可以写的话,可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任选一种文体行笔成文,阅卷时不会受到影响,但是,我们认为,就中考而言,考生还是以写记叙文为宜,这一文体平时训练较多,写作时容易得心应手、驾轻就熟。2014年中考作文命题应该也是让考生写记叙文。
  文中应有“我”
  中考作文重视表达真情实感,注重考生感悟和体验。因此,写作中一定要把“我”放入文中,从“我”出发,用“我”的眼光看周围的人和事、看社会、看生活,抒发“我”的情感,表达“我”的见解,用我手写我心。近年来,上海中考作文命题主要取自于“我”的成长经历、“我”的所见所闻及“我”的心灵感受。学生可以翻看这几年的中考作文题目,皆是如此。这个“我”,既可以是个体的“我”,也可以是群体的“我们”,即使写他人,文中也应该有“我”或“我们”,写法上应以第一人称行文。
  内容要具体
  从每年中考作文的情况来看,不少文章形容枯槁,内容干瘪、粗陋,缺乏具体充实的内容。只会干巴巴地叙述,缺乏深入的情感体验。究其原因,在于文章只有叙述,缺少描写,其实,写好一篇记叙文必须对人物进行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描写,必要时,还应该有相应的环境描写,这样文章才会写得生动、形象、具体,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才会感染读者。
  参考作文题
  1.这也是课堂
  本文的写作对象是“课堂”,但题目中的“也”字表明这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堂”,而是使人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让人收到教益、给人以启迪的场所。选材时应将视角扩展到学校课堂以外的地方,只要具有教育意义,含有“课堂”功能的事皆可入文,如参加竞赛、服务社会等。这一题目可演化为“生活教育了我”、“生活是本教科书”、“收获”等。
  2.心愿
  心愿是指发自内心深处的、想达到某种目的或实现某个目标的心理行为。写好本题,首先要选准“切入口”,化“大”为“小”,选好材料,变抽象为具体。由于各人生活经历不同,心愿也必定相异。屡遭失败者,希望体会成功的欢乐; 缺少温暖的人,希望真诚的关怀; 与他人产生误解时,希望心灵的沟通;当住房拥挤时,希望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总之,要从“我”的生活体验出发去选取材料。这一题可演化为“渴望”一题。
  3.我是美丽的
  这是一则夸赞性的命题作文。题目中的“美丽”并非指外貌、形象,而是应写出“我”的长处、优点、特色。可以写“我”获得成功的喜悦,赞扬“我”美丽的心灵。如夸赞“我”自强自立的能力,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意志,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毅力,关心他人、社会的善举。
  4.生活处处有美景
  “美”,既可指美的物、美的事、美的人,更可指美的思想、心灵、行为……在写作本题时,不能仅仅写美的“形”,应揭示美的本质含义,歌颂美的真谛。我们的生活无比美好,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美,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获得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我们应用自己的笔,记下所获得的“美”,展示“美”的风采,让所有人都沉浸在“美”的世界之中。
  5.我生活在阳光下
  6.心中的灯
  7.我的爱好
  8.我终于懂了
  9.我的财富
  10.珍贵的礼物

(3) [初三语文古诗]初三语文试卷


  九年级是我们准别中考的年级,而语文则是我们中考的重要考试科目,所以平时要多做一些语文试卷哦。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三年级语文试卷,以供参阅。
  初三语文试卷(一)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盛名之下, 其实难副 。(范晔《后汉书》)
  ②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司马迁《史记》)
  ③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李白《塞下曲》)
  ④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诗经》)
  ⑤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⑥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⑦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⑧苏轼《慧崇<春江晚景>》中蕴含“实践出真知”的哲理的句子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
  ⑨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阅读下面的一段话,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虽然我不聪颖,愿我能坚定信心,不惧困难,用奋斗不懈的精神,来突破我的拙(zhuō)劣;虽然我没有大的能力,愿我能qiè(锲)而不舍,不畏艰辛,自我勉励,深信一定可以迎来进步的喜悦;虽然我的反应不敏捷,愿我能专注地学研,不着急、不攀比、不气něi(馁),一定可以超越自己;虽然我非常平庸,愿我能做一位坚强的勇士,挥别一切懦(nuò)弱 坚定生命的力量,开阔胸怀,越挫越勇!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A.丛教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人们一提起那心爱的专业时,他就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B.他见识多广,足迹遍及全世界,其作品已被翻译成70多种语言,以往的任何作家都无法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
  C.南京青奥会即将开幕,各种新闻媒体接踵而至,竞相报道。【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D.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递出经济复苏妙手回春的强烈信号。【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4.请选择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C)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情感丰富细腻,人物性格鲜明,而且叙述方式比较自由。(句式杂糅,删去“之所以”或者“的原因”)
  B.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在“信息”后面加“的能力”)
  C.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着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D.2010年,在我国南方抗旱救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动宾搭配不当,删去“事迹”)
  5.下列选项中衔接正确的一项是 (B)
  桂花象征着友好、吉祥和光荣。
  ①月桂树叶编织成的“桂冠”成了“光荣称号”的代名词
  ②《吕氏春秋》中以“物之美者,招摇之桂”称赞桂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③“蟾宫折桂”则成为人们对读书人金榜题名的美好祝愿
  ④某些少数民族地区曾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
  ⑤某些国家也以相互馈赠桂花来表示亲善友好
  A.⑤③②④① B.④⑤②③① C.⑤④②③① D.②⑤①③④
  6.名著天地
  (1)《格列佛游记》中,飞岛国拉格多科学园的教授们为了取消语言中所有词汇,想出了以物示意的“补救方法”来改进语言,但是遭到妇女、俗人和文盲们等反对,因为他们要求有
  像他们的祖先一样用嘴说话 的权利。
  (2)(A)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B)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嗥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如何的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揣着手,用胸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俩买卖,好早些收车。懒得去点灯,直到沿路的巡警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
  A段中祥子意气风发,为什么?B段祥子中则萎靡不振,哪些事情导致了这样的变化?
  梦想实现了,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①祥子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车的梦想的三次破灭;②好不容易结了婚,老婆又难产死了;③大病一场,原本强壮的身体也垮了。
  7.魅力盐城
  (1)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东方生活报讯9月15日,我省召开铁路建设推进工作会议,明确了江苏新一轮铁路建设时间表,此轮建设完成后,我市将实现高铁县县通。盐城铁路将与京沪铁路等相连对接,市民以后可以乘着高铁到达北京、上海等地。在新一轮国家铁路发展总盘子中,江苏省列入国家计划的项目共有11个,其中与盐城有关的有连盐铁路、徐宿淮盐铁路和新长铁路盐城至海安段改造。徐宿淮盐铁路有“江苏铁路金腰带”之称,有望明年开工。徐宿淮盐铁路起点为徐州,终点为盐城,途经睢宁、宿迁、泗阳、淮安、建湖,东西方向贯通苏北大地。铁路全长313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预计工期4至6年。其新建线北接连盐铁路,向南经亭湖区、大丰市、东台市,经南通接上海,设计时速200公里。
  我市将实现高铁县县通
  (2)当前,我市上下吹响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攻坚号角。各地、各部门在加强基础设施、污水沟河、城市管理及市容市貌等问题集中整治的同时,还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氛围,提升了市民个人文明意识。我校也积极参加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请你为学校拟一则相关的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①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美丽幸福校园。②创文明湿地,建和谐校园。
  (3)学生社团“鹤祥社”打算组织一系列活动来配合我市的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请你仿照示例为社团设计两项活动)。
  ①召开“文明,从我做起”主题班会
  ② 举办“校园文明标兵” 橱窗展览
  ③ 组织“文明礼仪”小报评比
  ④开展“八礼四仪”的知识宣传
  二、综合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两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唐·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8.这首诗最传神的就是颈联,请赏析一下它的妙处。
  以声衬静,渲染出幽静凄清的氛围,烘托诗人孤寂愁苦的心情。
  9.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抒发了诗人被贬僻远之地的孤独愁苦之情。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17分)
  【甲】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明日过桃源县,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①坐。泊②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③高,石为泉水啮,皆若灵壁。(袁中道《再游桃花源》)
  【注释】①踞:蹲坐。②泊:停泊。③弥:更加。
  【翻译】 第二天经过桃源县,到了绿萝山下。山峰极多,而且很陡峭。到了白马雪涛(可能是一景点名)前,因为上面有怪石,所以船上的人都蹲坐在船中(不敢起身)。船停泊在溪水旁,我和其他人步行进入桃花源。到了桃花洞口,桃树大约有上千棵,在道路两旁像锦绣织成的篷帐,花瓣堆压在地上有一寸多高,泉水细细的流淌。沿着水向上寻找源头,越走越高。石头被泉水侵蚀,都像峭壁一样。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便要还家 同“邀”,邀请 (2)无论魏晋 更不必说
  (3)石为泉啮 咬 (4)溯源而上 逆流而上
  11.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D )
  A. 渔人甚异之(代词,代“见到的景象” ) 之绿萝山下(动词,到 )
  B. 诸峰累累(各个 ) 假诸人而后见也(兼词“之于” )
  C.神情与苏黄不属(关联 ) 桑竹之属( 类 )
  D. 石为泉啮( 被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被 )
  1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2)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
  译文: 桃树大约有上千棵,在道路两旁像锦绣织成的篷帐,花瓣堆压在地上有一寸多高。
  13.甲文中桃花源具有景色优美,人民生活安宁和乐,民风淳朴的特点,请简要概括乙文中桃花源的特点。
  景色优美,山峰险峻,环境幽静。
  14.两篇选文中的桃源都令人向往,但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请写出来并简要谈谈理由。
  【甲】文的桃源是虚构的,可见抒发的是作者对黑暗现实生活的不满,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乙】文写的是眼前真实的美景,可见抒发的是作者对眼前美丽景色的陶醉之情。
  (三)阅读选文,回答15-19题。(16分)
  宽容
  ①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待人处世的准则。
  ②宽容就是承认差异。每个人的个性,所受过的教育,以及后天的经历和遭遇都不尽相同。如果你苛求身边的人的思想言行都和自己一致,那么你会活得很累很痛苦。宽容的人都懂得,当别人的观点言论与自己相悖时,依然用一种体谅理解的心态去包容对方,而不是要求别人做别人不愿做的事。
  ③宽容就是让别人赢。与人相处,如果你一味地表现自己,而不顾他人的感受。这样,别人就会觉得你是个争强好胜,虚荣心很强的人。你的同类也就自然的疏远了你,对你敬而远之,而当你需要别人帮助时,却只能落个孤立无援的下场。宽容的人就会懂得,当自己与朋友或同事有了利益冲突,或是都有表现机会的时候,宁可自己吃点亏,让利于他人。抑或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人表现的机会,如此才能让人更加钦佩你,自然的亲近你。那么你亏的只是利益,赚的却是友谊,输的只是可有可无的虚荣,赢的却是一位地久天长的朋友。
  ④宽容就是原谅伤害过你的人。如果对方曾伤害于你,那么对他最好的报复就是宽容,宽容是对伤害过你的人最文明的惩罚。试想一个整天带着报复、仇恨、嫉妒心理的人,又怎会活得幸福呢?愤怒,在没有伤害到别人之前,首先就伤害了自己,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不生气,不生气需要时刻保持宽容的心态。原谅他人,其实就是宽恕自己。
  ⑤宽容就是多自我反省,少指责他人。许多人对于别人的过失与错误,往往是评头论足,说这也不行,那也不对。但你有没有想过,难道自身就没有问题吗?一个对别人的过失津津乐道的人,首先自身就有着人格上的缺陷。夫妻间若是在起争执的时候,能够多一分自我反省,少一句指责对方。那么三天大吵,两天小吵的势态又怎会一浪接一浪呢?遇事先冷静,而不是一味地埋怨他人的过错,懂得宽容的人都知道,出了问题并不是先指责他人,而是多自我反省。
  ⑥想要快乐并不难,难就难在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幸福的人生需要宽容,宽容的人生才会幸福。
  ——摘自朋友“微信圈”
  15.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待人处世的准则。(或幸福的人生需要宽容,宽容的人生才会幸福。)
  16.文章的开头从林肯总统的故事写起,有什么作用?
  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③作为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
  17.选文的第③小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对比论证,一正一反,全面有力地证明了“宽容就是让别人赢” 这个观点。
  18.请简要论述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
  先通过列举林肯的事例引出中心论点“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待人处世的准则” ;接着从宽容就是承认差异,宽容就是让别人赢,宽容就是原谅伤害过你的人,宽容就是多自我反省,少指责他人四个方面阐述宽容的内涵(宽容应该怎么做) ;最后再次强调突出宽容的人生才会幸福。
  19.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再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
  链接:我们所讲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造就,并不是主张善恶兼容,与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和平共处,而是要在社会主义道德范围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关爱,尽量多一些宽容。面对违反原则的言行,不姑息放纵。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宽阔的心胸,建立纯洁的人际关系。
  ——节选自八上课本《多一些宽容》
  言之成理即可,要提及文章中对宽容的任一阐释,链接中的原则,并结合自身实际。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19分)
  春光美
  周海亮
  (1)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2)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3)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4)“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您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5)“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6)“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7)“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8)“难道不是吗?”
  (9)“当然不是。”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10)“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11)“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
  (12)“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13)“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14)“您是说,用爱吗?”
  (15)“是的,孩子。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我说的对吗,孩子?”
  (16)“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奶奶,您愿意把您看到的告诉我吗?”
  (17)“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18)女孩听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19)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
  (20)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
  20. 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其实前文中有一句话已暗示了这一点,请写出来。
  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21.阅读文章第一小节,分析它在文章中的作用。
  景物描写,结构上照应题目,引出下文勇敢小花的故事;内容上,交待故事发生的地点,描绘出明艳美丽充满生机的公园春景,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温馨美好的氛围。
  22.联系文章语境,品析划线句的妙用。
  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
  神态、动作(细节) 描写,形象描绘出女孩在老人的帮助下战胜自卑变得愉悦乐观的样子,侧面表现老人的善良热心,关于教育引导人。
  23.文中的老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宽容大度,如小女孩碰到她时,“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②热爱生活,如她明明自己看不见却能将世界描绘得美丽明艳,可见她热爱生活;③积极乐观,如她是盲人,但还能教育小孩不要自卑,要感受生活的美,可见她本身就是这样的人;④善于教育引导人,如她对女孩说的“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 “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帮助小女孩走出了阴影,战胜了自卑;⑤乐于助人,如她热心引导女孩,积极帮助;⑥善良体贴,如女孩说她是盲人时,她告诉她“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24. 谈谈你对题目“春光美”含义的理解。
  从表层来看,指春天美丽的景色;从深层理解,指老人善良美好的心灵,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讲述的启迪人的深刻道理,也指导小女孩走出阴影变得积极乐观的状态。
  三、写作。
  25.请以“那段 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填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和人名等。
  初三语文试卷(二)
  汉 字(10分)
  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 )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②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bì( )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bì他们的灵魂。(纪伯伦《论孩子》)
  2.请在下边的方框里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再在横线上解释这个字。(2分)
  ①静影沉□ 意思:
  ②金□辉煌 意思:
  3.“爱使万家乐”之所以成为一条成功的热水器宣传语,是因为“使”字巧妙生发出至少三层含义。现提供“使用”一意,请写出另外两层含义。(2分)
  ①
  ②
  4.请从下面两句中各找出一个与“拔剑四顾心茫然”中的“顾”意思相近的字。(2分)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5.在房间里挂一幅字,可以寄托主人的意趣。一个“淡”字示其淡泊志向,一个“鹏”字喻其高远情怀……如果在你的房间也挂一幅字,你将另外选择哪一个字呢?请说明理由。(2分)
  ①我选择 字。
  ②因为
  阅 读(60分)
  一、享受生活意趣。(15分)
  芙 蕖
  李渔
  芙蕖之可人①,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②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④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⑤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可人:恰如人意。②当令:正当时令,指群花开得最盛的时候。③菡萏:hàndàn,荷花的别称。④应得之资:应当得到的享受。⑤能事:擅长的本领。
  6.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秋( ) 迨( ) 既( ) 是( )
  7.选文按照不同生长时期描述了芙蕖之“可目”,请依例摘录不同生长期的短语。(2分)
  荷钱出水→□□□□→菡萏成花→□□□□
  8.请用“/”为下边的文言句子断句。(2分)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10.选文有两个字可以和《闲情偶寄》之“闲情”构成一个成语,用以表达作者的志趣。请找出这两个字。(2分)
  11.为了表现芙蕖的“可人”,选文除了从“可目”“可鼻”两个方面描述以外,还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描述?(各用两个字回答)(2分)
  12.链接:请写出周敦颐《爱莲说》中与选文“清香异馥”“亭亭独立”描写类似的两个词语。(2分)
  二、探索科学奥秘。(12分)
  ①随着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2011年11月3日凌晨在茫茫太空紧紧“相拥”,中国航天人成功叩开通向空间站时代的大门。
  ②0时16分,1日5时58分07秒发射的神八飞船飞抵对接入口点,与32天又8小时前升空的天宫一号同处于一条直线上,二者相距5公里。
  ③发生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这历史性一幕,实时显示在北京飞控中心指控大厅的屏幕上:400米,140米,30米……1时35分58秒,神舟八号追上以每秒7.8公里高速飞行的天宫一号,两个飞行器开始携手遨游太空。它们的太空“双人舞”将绕地球飞行12天。
  ④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成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
  ⑤从“牵手”到“相拥”,交会对接历时7分12秒。它标志着,继掌握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后,中国突破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
  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随后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首次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
  ⑦全长10.4米的天宫一号,舱体最大直径3.35米,有效活动空间超过15立方米,可满足2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神舟八号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相约太空,入轨后距天宫一号1万公里左右的神舟八号,跨越了近130万公里的追逐历程。
  ⑧身兼飞船和空间实验室两个系统总设计师的张柏楠把此次相会比作“万里穿针”。他说,神舟八号先后跨过了瞄准、追赶、精控、防撞四道难关。
  ⑨“让两个8吨多的庞然大物,对接机构挨近时误差在18厘米之内,姿态小于5度,就像飞船拿着一根线,穿到天宫握的那根绣花针的针眼里去。”
  ⑩“这是中国载人航天迄今为止经受的最为复杂的考验。”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在全世界所进行的300余次交会对接中,出现故障17次,但成功突破这一技术,空间站建设就指日可待。”
  (摘编自“新华网”)
  13.如果“相拥”形容的是天一、神八交会对接时候的状态,那么,“牵手”形容的是什么时候的情形?(2分)
  14.请解释加点的“万里穿针”在文中的意思。(2分)
  15.请分析第⑨段画线句子列数据的作用。(2分)
  16.指出神八、天一空间交会对接的科学意义。(2分)
  17.细读第⑥段,用概括事实的方法,给这则新闻特写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2分)
  18.链接:默写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气冲九天的诗句。(2分)
  三、领略文明气度。(11分)
  文明的包容
  冯雁军
  ①德国小城魏玛,只要你见到她,就一定会喜欢上她。不是因为这里有包豪斯大学,也不是因为有歌德和席勒,而是因为魏玛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在这里,不论是光辉的历史,还是耻辱的历史,不论是次要的文化,还是重要的文化,一样都得到了保留。在布兴森林集中营,希特勒曾下令杀害了无数的犹太人。然而,魏玛人并未因为这段极不光彩的历史而将集中营拆除,相反,却把它完整地保留着,并列入文化保护项目,实事求是地将整个历史呈现在世人面前。
  ②在英国伦敦街头的墙上,常常能看见许多蓝牌。这些蓝牌,全英国有700多块。能挂上蓝牌的房子叫作“英国遗产”,不准拆除,不得改变外形,还要定期修缮。那么,谁有资格挂牌呢?首先是名人,必须是为某个领域内多数人公认的杰出人物;必须是为人类福祉作出过重要和积极贡献的人;必须有一定的知名度,诞辰超过100年并已过世的人。既然是为人类造福的杰出人物,其对象就不能限于英国,在英国住过的外国人也在考虑之列。当然,这样的外国人还要具备3个条件:在本国声名卓著;有国际影响;在英国居住的时期是他一生中一个重要阶段。比如中国作家老舍先生,他1924年至1929年在伦敦教过5年书;又比如甘地,尽管他是坚决反英的,但却是“印度独立之父”。
  ③而罗马人的包容更让人吃惊。没去罗马之前,同事一再向我推荐,说那里收藏着许多艺术瑰宝,不能不看。到了那儿一看,博物馆门口排着至少有两公里的长队,恐怕等不了。好在世界上最大的圣彼得教堂近在咫尺,虽然仍免不了排队入场,但区区上千人,对能容纳5万人的大教堂而言不在话下。面对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和雕刻,仰望137米高的穹隆大圆屋顶,更加感到自己的渺小。为什么?曾经雄霸欧洲的罗马,却在自己的领土上大度地包容着区区几千人口的梵蒂冈,一点也不觊觎它拥有世界第一的大教堂和世界上最古老的博物馆。一堵古老的城墙是它们的国界,两侧互通公交和地铁。
  ④台北市核心区有一座台湾银行所属的大楼,早在龙应台当文化局长前就被指定为古迹。但是台湾银行想拆除它,建一座新的大楼,那里的地皮太贵了。于是到法院申请撤除该建筑的古迹地位,因为它是殖民者的老营,不是中华文化的东西。法院竟然判决他们胜诉,准予拆除。龙应台知道这个消息后,连夜召开古迹委员会会议,得到全体委员的支持,在24小时内重新指定它为法定古迹,使它被保留下来。理由是——保留在台湾的日本人的遗迹,甚至更早以前的荷兰人、西班牙人、清朝的遗迹,同样重要。
  ⑤对世事的包容,折射出一种宽容的气度,一种包容的精神,一种尊重的姿态,更是文明的重要条件。一个能包容异质文化的民族不可小视,一个能包容异质文化的地区更不可小视。
  (选自《课外阅读》)
  19.读第①段:德国小城魏玛令人喜欢的真正原因是魏玛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请摘录一个四字词评价他们的尊重态度: (2分)
  20.读第②段:甘地不是英国人而且坚决反英,伦敦街头仍然给他居住过的屋子“挂牌”。请回答:英国人这样做的依据有哪些?(3分)
  21.阅读第④段:你认为那座台湾银行所属的大楼最终得到保留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分)
  22.根据选文提示,你觉得一个文明人,应当如何与和自己“异质”的人相处?(2分)
  23.链接:包容的气度源自开阔的眼界。请写出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相关名句。(2分)
  四、感受人物风范。(11分)
  傲慢和非偏见
  吕麦
  ①一代大师、学者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聪慧过人,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子”。鉴于此,青年时期的钱钟书颇有些自负自许,恃才傲物。
  ②1929年,钱钟书以英文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成为吴宓教授的得意门生。他上课从不记笔记,总是边听课边看闲书,或作图画,或练书法,但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甚至在某个学年还得到清华超等的破纪录成绩。吴宓对这个天才弟子更是“青眼相加”,常常在上完课后,“谦恭”地问:“Mr.Qian的意见怎么样?”钱钟书总是先扬后抑,不屑一顾。吴宓也不气恼,只是颔首唯唯。
  ③1933年,钱钟书即将从清华外文系毕业,校长冯友兰亲自告之,他将破格被录取,留校继续攻读西洋文学研究硕士学位。钱钟书却一口拒绝,并狂妄地说:“整个清华,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太俗!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要知道,被他点名批评的三位教授,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清华外文系的“梁柱之材”啊。
  ④1937年,钱钟书分别在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学习和研究西洋文学。期间,“浪漫”的吴宓几经反复,打算和32岁的情人毛彦文举行婚礼。消息传出,钱钟书特撰文一篇,发表在国内某知名大报上,刻薄地调侃恩师的新娘为“Superannuatedcoquette”(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卖弄风情的大龄女人),使吴宓的“罗曼蒂克爱情”成为一时笑柄。
  ⑤1940年春,钱钟书学成回国,许多知名学府想聘请他,这其中包括他的母校清华大学。可是,却遭到时任外文系主任陈福田、叶公超的竭力反对。吴宓得知此事后,愤愤不平,斥之为“皆妄妇之道也”。后来,陈福田请吴宓吃饭,吴宓特意叫上好友陈寅恪做说客,力主聘请钱钟书,为清华的西洋文学研究所增加光彩。经过几番努力,“忌之者明示反对,但卒通过”。吴宓很是欣慰。只是,任教两年后,钱钟书和诸公不睦,辞职他就。吴宓又是极力挽留,但钱钟书去意坚决。
  ⑥在钱钟书离去之后,吴宓借学生李赋宁的笔记来读。这是钱钟书讲课的笔记,内容有两门课:一是《当代小说》,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吴宓在《吴宓日记》里写道:“9月28日读了一天,29日又读一午。先完《当代小说》,甚佩!9月30日读另一种,亦佳!10月14日读完,甚佩服……深惋钟书改就师范学院之教职。”
  ⑦一次,钱钟书到昆明,特意去西南联大拜访恩师吴宓。吴宓喜上眉梢,毫无芥蒂,拉着得意门生谈解学问、下棋聊天、游山玩水。钱钟书深感自己的年少轻狂,红着脸,就那篇文章向老师赔罪。吴先生茫然,随即大笑着说:“我早已忘了。”
  ⑧1993年春,钱钟书忽然接到吴宓先生女儿的来信,希望他为其父新书《吴宓日记》写序,并寄来书稿。当钱钟书读完恩师日记后,心内慨然,立即回信自我检讨,且郑重地要求把这封自我检讨的信附入《吴宓日记》公开发表。
  ⑨“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吴宓先生真诚、大度,钱钟书也同样磊落、坦荡。对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吴宓老师坦然表示佩服,一再宽容谦让,足以表现出他心胸坦荡,爱才容物。这在当时和现在的社会,都是极难得的宰相度量、君子修为。虽然,钱钟书在学问、成就上,远远超过自己的老师吴宓,但他在《吴宓日记》序中,谦恭地写道:“我愿永远列名吴先生弟子之列中。”
  ⑩师生各自的人格风范,跃然纸上,呈现在读者眼前。
  (选自《中国青年》)
  24.第①段扼要指出“青年时期的钱钟书颇有些自负自许,恃才傲物”,请问这句话可以引领至第几段?(2分)
  25.第⑥段引用《吴宓日记》中的话,在表现人物和叙述情节方面有哪些意图?(3分)
  26.纵观全文,“多年后,钱钟书的学术、人格日趋成熟”,这句话,你觉得放在哪一段前面最合适?(2分)
  27.请在钱钟书和吴宓两个人物中选择一个,联系文题,评价其人格风范。(2分)
  28.链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自然规律。请写出赵翼《论诗》中的相关诗句。(2分)
  五、感悟人生真谛。(11分)
  大智若鱼
  大卫
  ①人活在世上,与鱼游在水里,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每个人的一生,其实是一条河流,生是上游,死是下游。
  ②每一条河流都要拐这样那样的弯,没有一条河流是直的——这是所有的鱼都懂得的一个最浅显也最伟大的道理。可是,我们身边的某些人却不是这样,总以为人生的道路笔直平坦,没有这样那样的弯,受到一点挫折,就彷徨,失意,忧郁,自卑,甚至自暴自弃,要死要活……
  ③大智若鱼,首先要做的第一条就是像鱼那样,承认所有的河流都是弯的,承认平静的同时也承认激流,承认清澈的同时也承认□□,承认夏日洪水的一泻千里,也承认冬日寒风的□□□□。另外,每一条鱼都明白,再大的河流,也是由一滴一滴的水汇成,没有哪一滴水能够脱离河流这个集体而与大海成功私奔。
  ④一条河流再长,再宽,如果没有鱼,也是不能叫河流的。水的身子里,怎么可以缺少鱼的腰椎?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地想象一下,大海的胸脯——这是多么会起伏的胸脯啊,像初恋姑娘的那种——如果离开了鲸鱼,是不会跳得那样激动的,任何一条鲸鱼都是大海的心跳。当然,大海里每一条鱼都是大海的心跳的一部分,大鱼是大心跳,小鱼是小心跳,如果有一条鱼不游动了,大海的胸脯不知要平淡多少。
  ⑤大智若鱼,还有这样一层意思,当浮躁之风袭来时,你要像鳄鱼一样沉静;面对困境时,要像鲨鱼一样威猛;平时哪怕受到再多的伤害,也不退缩,而是像章鱼一样伸出更多的触角与生活拥抱;某些时候,为了保护自己的需要,不妨向乌贼学习,放几枚烟幕弹,掩护自己往更安全的地方跑。如果生活需要你提供足够的耐心,在这样那样的欲望来临时,你不妨试着做一条“木”鱼,任它雨骤风狂,你只心如止水。当然,在机遇面前,你也不要过分谦虚,要像小鲤鱼跳龙门一样,当仁不让地把一个又一个坎啊坷啊困啊难啊,一一跳过去。有时,生活的奥妙就在于难得糊涂,倘若想过得更快乐些,那你就不妨做一头大马哈鱼吧。
  ⑥最欣赏并感动的是:涸辙之鲋,相濡以沫。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流泪的场面:河流将要干涸时,两条小鱼在一个小泥坑里苟延残喘。它们相互向对方身上吐水,以便让对方活下去。两条相互把水往对方身上吐的小鱼,让人类一切的心机,手段,阴谋,冷枪,暗箭……自惭形秽——因为,大爱就是大智。
  (选自《广州日报》2011年5月31日,有删改)
  29.阅读第③段,联系语境,在两处方框里填写恰当的词语。(2分)
  30.请赏析第④段中:“水的身子里,怎么可以缺少鱼的腰椎?”说说这句话的修辞效果。(3分)
  31.为说明人生要“大智若鱼”,面对各种际遇,作者在第⑤段做了一系列比喻,请依例提炼这些比喻。(2分)
  学章鱼——拥抱生活;
  学木鱼—— ;
  学小鲤鱼——当仁不让;
  学大马哈鱼—— 。
  32.阅读第⑥段,根据你对“涸辙之鲋,相濡以沫”举动的理解,请你给人类发出一条警示语。(2分)
  33.链接:心态平和也是人生智慧。请写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黔娄之妻的相关名句。(2分)
  写 作(50分)
  34.题目:《我是一条 鱼》
  提示:①在阅读选文《大智若鱼》第五段中选择一种鱼,填写在横线上,补充题目;②把握所选择的鱼的特点,表现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与生活感受;③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④字数不少于650个。
  (作者系湖北当阳玉泉中学教师)
  参考答案:
  汉字
  1.①sè②庇 2.①璧璧玉②碧 碧绿 3.①使得 让 ②天使 使者 4.①看 ②览 5.略。
  阅读
  6.时候 等到 已经 如此,这 7.茎叶既生 蒂下生蓬8.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9.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子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 10.逸致 11.可口 可用 12.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13.“牵手”指的是神舟八号追上天宫一号以后,与之对接之前的7分12秒时间。 14.指神舟八号穿越一万多公里,与天宫一号准确对接的过程。 15.突出了两个庞然大物在太空对接的难度与精度。 16.成功叩开通向空间站时代的大门。(或者:成功突破这一技术,空间站建设就指日可待。) 17.神八、天一首次对接圆满成功 1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19.实事求是 20.①在本国声名卓著;②有国际影响;③在英国居住的时期是他一生中一个重要阶段。(每点1分) 21.保留在台湾的日本人的遗迹,甚至更早以前的荷兰人、西班牙人、清朝的遗迹,同样重要。 22.抓住包容、宽容、尊重来谈。示例略。 2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4.第⑤段25.一是写出了吴宓对弟子的佩服(1分),表现了他的心胸坦荡,爱才容物(1分);二是为下文写钱钟书态度的转变作铺垫(1分)。 26.第⑦段前面27.示例:钱钟书恃才傲物,却又磊落坦荡;吴宓不存偏见,真诚大度。(要抓住核心“人格”来评价)28.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9.浑浊 冰冻三尺 30.比喻手法(1分),形象描写出鱼的跳跃对于河流的重要(1分);反问手法加重了无可置疑的语气。(1分)31.心如止水 难得糊涂 32.围绕人类要相互关心、相互救助来组织语言,要具有警示力量。示例略。 3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写作34.略。
  初三语文试卷(三)
  一、知识运用(12分)
  1.下面各个词语的书写以及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庇(bì)护 坠(duò)落 彷(páng)徨 油光可鉴(jiàn)
  B.汲(jí)取 愤懑(mèn) 荣膺(yīng) 忍俊不禁(jīn)
  C.伎(jì)俩 吞噬(shì) 招徕(lái) 相辅相承(chěng)
  D.隔阂(hé) 亵渎(dú) 归咎(jiù) 气冲斗牛(dòu)
  2.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要以教育局提出的“打造平安校园”为目标,切实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
  D.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毒,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你放心,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这件事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B.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C.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D.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4.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2分)
  ①踏浪亭地处崖边,进入亭中,峡谷美景一览无余。
  ②离石马上方不远处,有一座玲珑的观景亭,唤为踏浪亭。
  ③在这深山之中,赏石浪,观石马,确实别有一番风情。
  ④此区域奇石众多,其中多有形似浪花者,猜想此亭因此而命名。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④①②③
  5.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为迎接“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学校领导研究并听取了各班开展活动的意见。(语序不当,“研究”和“听取”调换)
  B.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两面与一面不呼应,去掉“是否”)
  C.通过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飞速发展中的中国。(缺主语,删掉“使”)
  D.昨天下午,我等了她整整一小时左右。(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
  6.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茫茫的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织出色彩斑斓的毯子,一直铺展到天边。
  B.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
  C.姑娘从泉边汲水回来了,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乐盛开在她的眼睛和眉毛上。
  D.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二、文化积累(10分)
  7.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2)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3)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孟子《鱼我所欲也》)
  (5)化用杜甫诗的集句联“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浮梁古县衙三堂楹联)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8.名著导读。(4分)
  【甲】李逵顿时须发竖起,将手中朴刀一挺,一刀一个就结果了两只小大虫。这时那母大虫从外回来,见此情形,张牙舞爪向李逵扑来。李逵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退不够五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乙】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甲段打虎的李逵人称“ ”,他打虎的原因是 。乙段中武松打虎的地点在 。这两段文字均节选自《 》。(2分)
  (2)请你结合书中对这两个人物的描写,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二人的性格特点。(2分)
  李逵:
  武松:
  三、阅读理解(32分)
  (一)散文阅读。(13分)
  倾听花开的声音
  风信子
  凌晨,我静坐在盛开的红花石蒜旁。夜里花开的呢喃细语,浸润着我心田。这株盛开在北京的故乡的花儿,让我想起故乡与亲人。
  那时,每年春天,学校都要求每个学生挖几公斤中药交到班里。我和村里的伙伴每到星期天都会背上背篓,拿上锄头,带着干粮,赶到离家很远的巴山上挖药。红花石蒜就是我在一次挖药休息时,顺手挖来的“草”。回家后,我把它种在家门口,母亲看见了,说这草叫老鸦蒜。种上后,母亲比我更经心,时常浇水。然而,刚入初夏不久,这草叶子就逐渐发黄,直至全部枯死。
  那年深秋,母亲发现种过老鸦蒜的地方,冒出了一点绿芽。母亲说老鸦蒜又活了。小芽冒出地面后,母亲每次看到土干了就浇点水。几天之后,冒出的绿芽更多了。渐渐地,先冒出来的芽开始散成叶片。看着奇迹般复活的老鸦蒜,我们全家人都很惊喜。不久,一丛葱绿的老鸦蒜又摇曳在门口。进入冬季,其他草都枯萎了,唯有那葱绿的老鸦蒜,旺旺地生长着,直到春天。第二年初夏,它的叶子又逐渐变黄,枯萎。这次,我猜想:这草又要换叶子了。
  老鸦蒜种在门口的前三年里,都只换叶子,始终没有开花。第四年的初秋,一天我放学刚进家门,母亲就高兴地说:“老鸦蒜要开花了!”种老鸦蒜的地方确实冒出了一个花蕾,后来几天,又有更多的陆续冒出地面。第一个冒出的花蕾长得最快,一周左右就一尺多高了。花儿开了,那花朵像一种菊花的样子,红艳艳的,非常好看。以后每年秋季,老鸦蒜都艳艳地开放在家门口,迎接家人早出晚归。
  此后,我离开故乡20多年,只春节回老家小住几天。老鸦蒜往往只剩叶子葱绿。今年,从老家汉中回京时,我特地带了几株老鸦蒜,把它种在花盆里。初夏后,天气渐渐热了,老鸦蒜的叶子又一天一天枯黄了。大妹来京说,这是倒苗,过段时间就又发芽了。农历七夕那天,我给其他几盆花浇水时,突然看见种老鸦蒜的那个盆里冒出了绿色芽尖。随后,这株绿芽逐渐长高,顶出花蕾。这期间,我每天下班进门第一件事,就是看花蕾的变化。渐渐地,花蕾散开越来越大,分出七个小花枝,其中一枝即将散开,色泽已经明显红艳。据说,老鸦蒜学名石蒜,花有红、白、黄等色,开红花者叫红花石蒜。
  出差在外,我生怕错过花朵盛开,每天都打电话给妻子询问情况。回京时,半夜进了家门,我放下行李就去看花。花头上六枝已结,最后一枝即将散开。看着儿时采的花,30多年后第一次开放在北京的家里,心里异常高兴。
  夜里躺下睡觉,觉得最后这一枝花,可能今晚就会全部开放。于是后半夜凌晨一点半,静静地坐在红花石蒜旁,看着花一点一点地舒展着花瓣,细细倾听花开的声音,一股生活的香甜顿涌心底。
  (选自《人民日报》)
  9.本文回忆了作者在故乡生活的一段往事,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10.联系选文内容,品析标题的妙处。(3分)
  11.本文写作以小见大,思路清晰,情感真挚。请概括其行文线索和思想感情。(3分)
  12.第五段写道:“今年,从老家汉中回京时,我特地带了几株老鸦蒜,把它种在花盆里。”作者为什么要“特地”带几株老鸦蒜回京种在花盆里?(2分)
  13.文中写到了老鸦蒜哪些生长习性?作者为什么要两次详写观察老鸦蒜(红花石蒜)开花的过程?(3分)
  (二)议论文阅读。(11分)
  走进学习的春天里
  张保振
  正是春光烂漫时。看春雨滋润大地,看万物蓬勃生长,看百花争奇斗艳,其中的汲取与滋养,积累与绽放,不正好比学习对于我们的价值吗?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欲进学习之门,必须学会思考,而思考首先就是对学习本身的思考。
  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事事有知识。即便是“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你咋着”,照样也是一种学习。可以说,人若不学习,不仅遇事则懵,碰难难进,而且如鱼缺水,难以存活。毕竟,时代发展太快了。不学习,即便口利,言之难爽;即便眼尖,见之若无;即便耳灵,闻之如聋。唯有处处留心,事事学习,方可口言善、眼见远、耳闻言,与时代同步,与环境友善。
  学习的这种生活,在身边,在言谈,在民间。而身边无沿,言谈无边,民间无限。因而,只要让学习走入生活,使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就能天天洞达乐观,年年春色近人。
  学习也是成长。成长有生理、心理之分。生理的成长,先天注定,过了一年长一岁,越过越衰老;心理的成长,后天学定,越学神越爽,越过越年轻。生理的成长,在身体;心理的成长,在精神。身体有极限,精神无封顶。一个人,只要常学习,会学习,就会如入芝兰之室,身香而不闻其香,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书香味、书卷气。这种书香味、书卷气,因诗书在腹、志向在胸,视,可通万里;思,会接千载;气,不言自华;品,日见其高。即便是浮躁声声催人急,照样会从容淡定不随众;哪怕是浮飘风高卷瓦走,照样会我自巍然如泰山,更不会因一字之得而自夸、一事之见而自鸣、一时之光而自醉。
  学习的这种成长,在精神,在品位,在文明。而精神无边,品位无顶,文明无涯。因而,学习从来只有“入学”时,没有“毕业”时。唯有活到老,学到老,方是人间正道。
  学习更是创造。创造,总是在前人或同代人的成果上进行的。要创造,就离不开向前人或同代人学习。这就叫:欲当先生,先当学生;要想超刘翔,先要学刘翔。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是创造,并且是创造链条上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说到底,就是“知彼”。唯有“知彼”,才有可能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才有可能站在前人或同代人的肩膀上,高起点思考问题、高起点开拓奋进,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孙子·谋攻》中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知彼”,就是学为第一。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能“百战不殆”,只有“知彼知己”。否则,“不知彼而知己”,很可能只是“一胜一负”。做事要先学习,再创造。学习是创造的内在要求。
  学习的这种创造,在知彼,在知向,在知力。而“知”,不仅是知道了、晓得了,更是对一种道理或规律的认识,是知其所以然。实践告诉我们,一旦对事物知其所以然,思路就会豁然开朗,创造也会分外给力,走进“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的春天里,也就不远了。
  (选自中国经济网)
  14.本文论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3分)
  15.第三段采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各起什么作用?(3分)
  16.为什么说“学习更是创造”?(请摘引文中原句回答)(2分)
  17.联系标题和首尾段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3分)
  (三)文言文阅读。(8分)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雏,子知之乎?夫?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惠子相梁( )(2)或谓惠子曰( )
  19.翻译文中的画线句。(2分)
  20.本文比喻巧妙贴切。请你说说“?雏”和“鸱”分别比喻什么。(2分)
  21.庄子对惠子讲?雏故事的用意是什么?(2分)
  四、审美体验(8分)
  22.现代诗欣赏。(4分)
  柳笛声声
  ?哲锋
  奏响在绿的浪涛里
  吹得风筝爬高?望
  杨絮轻?起舞
  艳羡的榆钱挣脱枝头
  和着燕子的呢喃
  零落成泥
  (选自《人民日报》 2010年4月26日)
  (1)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2分)(2)请赏析这首诗歌的精妙之处。(2分)
  23.古诗欣赏。(4分)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①子规:杜鹃鸟。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1)请把词的上阕所展现的“溪边风光图”用现代汉语描绘出来。(2分)(2)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请结合全词对其进行简要赏析。(2分)
  五、语文实践(8分)
  24.综合性学习。(8分)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项对首都部分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测试显示,不及格的学生占30%,得分在70分以下的占68%,测试结果不容乐观,人们不得不质疑学生的汉语应用水平。《中国青年报》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确认当前社会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的占80.8%,认为汉语应用能力不存在危机的占19.2%。
  材料二:近年来,美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数量快速增加,已有4000多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6万,是6年前的8倍。高校选修汉语的学生人数稳步上升,奥巴马总统关于未来4年内10万美国学生留学中国的倡议正在组织落实。
  材料三:中国权威机构2011年7月26日宣布推出“汉语能力测试”,旨在遏止国人提笔忘字、满口洋文、淡漠汉语的现象,从而复兴传承数千年的母语文化。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说,近年来,社会上普遍存在“外语热,母语冷”现象,还有汉语欧化、网络语言不规范等语言现象。(1)给材料一、二各加一个10字以内的中心句。(2分)(2)从材料一、二中任选一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认知体验,分析概括其主要原因。(3分)(材料 )(3)阅读以上三则材料,请为改变中国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现状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3分)
  六、创意表达(50分)
  25.任选一题作文。篇幅不少于600字。(50分)
  (1)半命题作文:忘不了你的
  提示:先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例如“微笑”“鼓励”“歌声”……),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有传神细节和真情实感的记叙文或散文。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话题作文:《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清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他从不在人前提及此好,赴外地巡视更是三缄其口,不吐露丝毫心迹。一次,有位下属献给他一本名贵碑帖,冯原封不动退回。有人劝他打开看看无妨,冯志圻说:“这种古物乃稀世珍宝,我一旦打开,就可能爱不释手;不打开,还可想象它是赝品,封其心眼,断其诱惑,怎奈我何?”我相信这是冯志圻的肺腑之言,因为绝大多数人抵御诱惑的能力常常是有限的,是很脆弱的,他也不例外。所以他选择了战胜诱惑最有把握的办法——远离诱惑。
  请以“远离诱惑”为话题,联系自己的经历见闻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但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知识运用(12分,每题2分)
  1.B2.C3.D4.B5.D6.A
  二、文化积累(10分)
  7.(6分,每空1分,有错字不给分)(1)野渡无人舟自横(2)江山代有才人出(3)人迹板桥霜 (4)舍生而取义者也(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4分)(1)黑旋风(0.5分) 李逵出去找水,老虎叼走了他失明的老母(0.5分) 景阳冈(0.5分) 水浒传(或:水浒)(0.5分)(2)李逵:鲁莽耿直、暴躁冲动、质朴忠诚(1分);武松: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1分)。
  三、阅读理解(32分)
  (一)散文(13分)
  9.(2分)“我”小时候在山上顺手挖回一株老鸦蒜,母亲与“我”精心种养,观察其生长、开花的一段往事。 10.(3分)这一标题富有诗意,精练醒目,既概括了主要事件,突出这一事件中的关键细节,也寓含着热爱花草、热爱生活、思乡思亲的真挚情感。 11.(3分)行文线索:种花赏花的经历;热爱花草、热爱生活的情感。(2分)思想感情:热爱花草、热爱生活、思乡思亲。(1分) 12.(2分)因为作者每年春节回老家只能小住几天,老鸦蒜往往只剩叶子葱绿,看不见它开花,所以“特地”带回几株回京种植,以寄托自己的爱花、思亲之情。13.(3分)生长习性:夏季倒苗(刚入初夏不久,叶子就逐渐发黄,直至全部枯死);秋季开花;春、冬季长着茂盛的叶子。两次详写紧扣题意,突出老鸦蒜开花时的美好情景,充分表达作者爱花、爱生活、思亲、思乡的情感。
  (二)议论文(11分)
  14.(3分)学习就是生活、成长与创造。 15.(3分)引证法、对比论证法。引用俗语通俗地论述“学习就是生活”的观点;正反对比论证,增强了“学习就是生活”这一观点的说服力。16.(2分)创造,总是在前人或同代人的成果上进行的。要创造,就离不开向前人或同代人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是创造,并且是创造链条上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17.(3分)标题巧妙地将走进学习天地享受学习的快乐比喻为走进自然欣赏春天的美景,形象贴切,充满美感;首尾段紧扣标题展开与收束,运用比喻、排比、反问、引用等修辞手法,使抽象的论题(学习的价值)具体化、生动化,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文言文(8分)
  18.(2分)(1)做宰相(2)有人 19.(2分)不是梧桐树不休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20.(2分)“?雏”比喻庄子(或志向高洁的人),“鸱”比喻惠子(或贪求名利之人)。 21.(2分)?雏的故事里,庄子形象而巧妙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同时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四、审美体验(8分)
  22.(4分)(1)声声柳笛、如浪涛的绿林、爬高的风筝、轻?起舞的杨絮、飘落的榆钱花、呢喃的燕子。(2)用拟人修辞与视觉形象来描绘柳笛声声的听觉形象,有声有色,美妙无比。23.(4分)(1)示例: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山中下起了小雨,雨中夹杂着阵阵杜鹃的啼鸣。(2)示例: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五、语文实践(8分)
  24.(8分)(1)材料一:中国学生汉语能力低下。材料二:美国“汉语热”不断升温。(2)示例:(材料一)中国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人重视外语学习,轻视汉语学习;这也和我们的教育体制有关,到中学时语文学科即有被轻视的倾向。(材料二)美国“汉语热”不断升温的主要原因有: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政府对汉语的关注力度加大,汉语本身的魅力。(有自己的认识,意对即可)(3)示例略。提示:建议要切题合理,最好能够从实际出发,联系自我来谈。
  六、创意表达(50分)
  25.略。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danyuanzuowen/53869/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