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初一上册历史

初一上 时间:2010-10-21

【www.jinghuajt.com--初一上】

初一上册历史篇一: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册历史_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刚刚升入初一的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历史下,但是也不用担心,因为初一学习的历史知识都是比较基础的。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P7-P8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P12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
  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
  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P23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P23-24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P26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
  21、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P27
  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
  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P31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 P33
  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P34
  28、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P36-37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P37
  30、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商朝就有制造。P27、P36
  3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P37
  3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P38-39
  33、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P41
  3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P41
  35、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P41
  36、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 P43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1、诸侯争霸的目的: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2、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①前提:王室衰微
  ②实力:通过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齐晋迅速强大起来。 ③威望:通过“尊王攘夷”或战争树立威望。 3、争霸战争的影响: (1)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二、战国七雄
  1、方位上:齐(东)、楚(南)、秦(西)、燕(北)、赵(上)、魏(中)、韩(下)。
  2、战争的目的:兼并和统一。
  3、战国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东方六国从此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大变革的时代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变革的时代,体现在:
  一、经济上
  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著名的都江堰
  ①设计建造者:秦国蜀郡大守李冰 ②地点:岷江
  ③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二、政治上——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356年
  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
  ③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以便在群雄争霸中保持不败地位。 ④内容和影响:
  (1)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 (2)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4)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三、文化上——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初一历史知识总结
  “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 ①繁重的徭役 ②沉重的赋税 ③严酷的刑法 ④秦二世更加残暴
  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 起义地点:大泽乡 经过:
  ①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②起义军在陈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 ③起义军打到咸阳附近,发展到几十万人。
  ④由于秦军的强大,起义被镇压,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
  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大一统的汉朝
  一、楚汉之争和西汉的建立
  1、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 VS 汉王刘邦)
  2、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都城:长安
  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二、文景之治
  1、原因
  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2、措施
  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 ②提倡节约
  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富强起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是“文景之治”。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四、东汉的建立 建立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初一上册历史篇二:初一历史上册重点知识框架

初一上册历史_初一历史上册重点知识框架


  历史学科的学习要求要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初一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因为初一的历史学习都是为将来奠定基础的。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一历史上册必备知识
  第8课
  1.甲骨文是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金文:商周时期。大篆:西周晚期;战国发明毛笔,写在竹木简或帛上。
  2.历法:夏朝:就是今天的农历,也称夏历;商朝历法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1个月。战国测定了24个节气。
  3.扁鹊的四诊法:望、闻、问、切。
  4.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创造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离骚》;世界文化名人。传统节日: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等。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钟鼓之乐:编钟 湖北随州
  2 .铜、锡、铅的合金。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三星堆文化: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第9课
  1. 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论语》
  主要思想:仁、礼。提倡为政以德。
  教育家: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辩证法思想)
  主要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2.百家争鸣: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 墨子》
  法家:韩非“法治”,加强中央集权。《韩非子》
  儒家:孟子、“民贵”“君轻”。《 孟子》荀子,人定胜天。《荀子》
  道家:庄子,无为而治。《庄子》
  兵家:孙武(春秋)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孙子兵法》;孙膑(战国)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3.出现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4.韩非的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有用:战国时期,我国处于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和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在这种形势下,韩非子提出的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必胜今;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治”等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又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秦统一前后的许多措施,就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初二历史知识归纳
  一、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的建立:
  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胜利进军
  (1)时间:1926年
  (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5)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
  (6)胜利进军: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在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7)国民革命失败原因: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二、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
  (1)时间:1927年8月1日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
  (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2.秋收起义
  (1)时间:1927年9月
  (2)地点:湘赣边界
  (3)领导人:毛泽东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带领起义队伍转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3.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三、红军不怕远征难
  1.红军长征的原因:
  (1)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根本原因:党内的左倾错误
  2.开始的标志: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
  3.长征中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1935年1月)
  (1)主要内容: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意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渡湘江→强渡乌江→解放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甘肃会宁会师。
  5.长征结束: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6.长征的胜利的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初一历史知识口诀
  “开元盛世”
  (一)
  “开元之治”唐玄宗,
  任用宰相名姚崇,
  十项建议献良策,
  玄宗一一都依从。
  重视吏治看政绩,
  改革图新大手笔,
  玄宗前期政局稳,
  “开元盛世”显生机。
  (二)
  农田水利多工程,
  水稻育秧产量增,
  蔬菜传入新品种,
  饮茶之风多盛行。
  犁地改用“曲辕犁”,
  “筒车”灌溉新工具,
  丝织陶瓷都出名,
  城市发展鼎盛期。
  (三)
  玄宗后期图享乐,
  宠爱贵妃惹大祸,
  安史之乱局势转,
  唐朝从此渐衰落,
  907年唐朝亡,
  后期五代又十国。

初一上册历史篇三: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一上册历史_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对于初一历史的学习,除了背之外,还要多做试题卷。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初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
  1. 毛泽东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这里的“始祖”是指
  A.禹 B.舜 C.尧 D.炎帝和黄帝
  2.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它的建立者是
  A.炎帝 B.黄帝 C.禹 D.启
  3. 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4. 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5. 文物反映一定时朗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6. 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7. 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 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8. 人们为了说明一个深奥的道理,常用讲故事的方式。仔细回忆一下“无为而治”这一成语故事,它最能体现下列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9. 下列人物中有一位被秦始皇奉为自己的理论指导老师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韩非子
  10. “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该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 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1.七年级(5)班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A.颁布“推恩令” B.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 D.商议开凿灵渠.
  12.对开辟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是
  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13.x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宣政院的设置
  14.《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① 商汤灭夏 ② 齐桓公称霸 ③ 商鞅变法 ④ 赤壁之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在古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呢
  A.西周 B.秦朝 C.汉代 D.唐代
  16.《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7.右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
  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
  18.和右边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相关联的是
  A.商鞅变法
  B.张骞出使西域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9.月球上和太阳系中都有以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命名的山和星体,他最突出的贡献是
  A.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 B.测算的一年的时间较准确
  C.写了一部数学专著《缀术》 D.发明了骨算筹
  20. 周杰伦创作的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哪位书法家( )
  A.顾恺之 B.司马迁 C.祖冲之 D.王羲之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21.和谐社会是对某种以人为本的、彼此合作与宽容而没有冲突的社会形态的美称,也是人类社会一直竞逐不息的理想追求。
  阅读下列材料:(5分)
  材料一:“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材料二: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请回答:
  (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 ——如右图这位东方先哲,他的哪些思想观点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或值得借鉴的地方?(2分)
  (2)为了巩固政治统一,汉朝哪位皇帝开始用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1分)并在思想领域采取了什么措施使汉朝形成“大一统”的政治格局?(1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儒家思想的精华是什么?(1分)
  22.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
  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
  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毛主席诗词《沁园春•》(1936.02)下半阙:
  ……     ……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请回答:
  (1)中国历史上在哪一朝实现了第一次大统一?(1分)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2)材料中的“秦皇”为了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 (1分)当时的最高统治
  者除称自己为皇帝外,还在中央政府主要设置了哪三大官职?(3分)
  (3)材料中的“汉武”为了加强政治上的统一,他采纳谁的建议实施了什么措施? (2分)
  (4)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1分)
  23.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北师大版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君”是谁?(1分)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2分)指出此次改革的性质。(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实行这些改革的主要历史作用?(1分)
  (3)综合上述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分)
  24.阅读下列材料:(4分)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宋书》里描写的南朝东晋时的江南与《汉书》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2分)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2分)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试卷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A B A A C B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C C C C A C A D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danyuanzuowen/36003/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