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高一化学必修一

高一作文 时间:2010-04-27

【www.jinghuajt.com--高一作文】

一:[高一化学必修一]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很多同学想要学好化学,于是急着去做题,实际上这个方法是不科学的,想要提高成绩首先是要把最基础的知识点理解明白。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一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化学必修一知识重点
  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一化学常考知识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 主要仪器 注意点 实例
  固+液 蒸发 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①不断搅拌;②最后用余热加热;③液体不超过容积2/3 NaCl(H2O)
  固+固 结晶 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分开 NaCl(NaNO3)
  升华 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物分开 酒精灯 I2(NaCl)
  固+液 过滤 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 漏斗、烧杯 ①一角、二低、三碰;②沉淀要洗涤;③定量实验要“无损” NaCl(CaCO3)
  液+液 萃取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 分液漏斗 ①先查漏;②对萃取剂的要求;③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④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从溴水中提取Br2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液体 分液漏斗 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
  蒸馏 分离沸点不同混合溶液 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 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②冷凝水从下口通入;③加碎瓷片 乙醇和水、I2和CCl4
  渗析 分离胶体与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 半透膜 更换蒸馏水 淀粉与NaCl
  盐析 加入某些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烧杯 用固体盐或浓溶液 蛋白质溶液、硬脂酸钠和甘油
  气+气 洗气 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 洗气瓶 长进短出 CO2(HCl)
  液化 沸点不同气分开 U形管 常用冰水 NO2(N2O4)
  i、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
  必修一化学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1)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2)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3)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4)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5)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二:[高一化学必修一]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的化学课本由于知识面广、横向纵向联系多,很多同学都认为很难掌握,很多知识点都记不住。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
  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
  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 (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③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
  ④查: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是否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看几看)
  ①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对不对)。
  ②看是否可拆。
  ③看是否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④看“=”“ ”“↑”“↓”是否应用恰当。
  4、离子共存问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沉淀:AgCl、BaSO4、BaSO3、BaCO3、CaCO3、Mg(OH)2、Cu(OH)2等。
  生成气体:CO32-、HC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H2O:①H+和OH-生成H2O。②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既不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OH-共存。如:HCO3-+H+=H2O+CO2↑, HCO3-+OH-=H2O+CO32-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Cu2+、Fe3+、Fe2+、MnO4-(常见这四种有色离子)。
  ②注意挖掘某些隐含离子:酸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H+,碱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OH-。
  ③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高中化学必备知识
  一、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1)电子排布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2)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3)主要化合价
+1
+2
+3
+4
-4
+5
-3
+6
-2
+7
-1

(4)金属性、非金属性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

(5)单质与水或酸置换难易
冷水
剧烈
热水与
酸快
与酸反
应慢
——

(6)氢化物的化学式
——
SiH4
PH3
H2S
HCl

(7)与H2化合的难易
——
 
由难到易

(8)氢化物的稳定性
——
 
稳定性增强

(9)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Na2O
MgO
Al2O3
SiO2
P2O5
SO3
Cl2O7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10)化学式
NaOH
Mg(OH)2
Al(OH)3
H2SiO3
H3PO4
H2SO4
HClO4

(11)酸碱性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
氧化物
弱酸
中强

强酸
很强
的酸

(12)变化规律
 
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第ⅦA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高中化学选修知识
  一、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4、氯仿、溴苯等)、CS2等;
  下层变无色的(ρ<1):直馏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级酯、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烃(如己烷等)等
  二、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 醇类物质(乙醇等)
  ⑸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⑹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⑺ 苯的同系物
  2、无机物:
  ⑴ 氢卤酸及卤化物(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
  ⑵ + 2价的Fe(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
  ⑶ -2价的S(硫化氢及硫化物)
  ⑷ + 4价的S(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⑸ 双氧水(H2O2)

三:[高一化学必修一]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要点大全


  有些化学不好的学生,在升上高一的时候,总是很担心自己学不好必修一的化学知识,你想提前了解必修一要学习的知识点有哪些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化学必修一重点知识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 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 Fe(OH)3胶体
  浊液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易错知识
  1. 脂质与类脂
  脂质:包括脂肪、固醇和类脂,因此脂质概念范围大。
  类脂:脂质的一种,其概念的范围小。类脂包括磷脂、糖脂、 脂蛋白、 类固醇
  2.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纤维素: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为一般动物所直接消化利用。
  维生素: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维生素缺乏症。
  生物素:维生素的一种,肝、肾、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较多。是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3.主要能源物质、贮能物质、能源物质与ATP
  主要能源物质:是指糖类物质,其中葡萄糖是所有生物细胞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被称为重要的能源物质。
  贮能物质:是指动植物脂肪,因为其C—H键含量高,体积小,氧化释放能量多;其次植物体内的淀粉和动物体内的糖元(动物淀粉)被称为贮存能量的物质,因为淀粉容易被分解成葡萄糖用于供能。
  能源物质:是指所有可以参与细胞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合成ATP的物质,几乎所有的有机物包括脂质、蛋白质和DNA等都能氧化供能。有些无机物能被生物细胞氧化产生ATP,如NH3。
  ATP:具有两个高能磷酸键(释放能量大于20.92KJ /mol),所以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其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所释放的能量(30.54KJ/mol)可以被细胞直接利用,故ATP被称为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
  4.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P、S、K、Ca、Mg。其中N、P、S、K、Ca、Mg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元素。C是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指大量元素中的前6种元素,即C、H、O、N、P、S,大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
  矿质元素: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元素: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它必需具备下列条件:第一,由于该元素的缺乏,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第二,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第三,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微量元素:指生物体需要量少(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如Fe、Mn、Zn、Cu、B、Mo,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包括Cl、Ni。
  5.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还原性糖: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α-碳原子上连有羟基的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或改良班氏试剂共热时产生砖红色Cu2O沉淀。
  非还原性糖: 如蔗糖内没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基团,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
  6.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斐林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还原性糖存在的试剂。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5g/ml的CuSO4 溶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4-5滴B液滴入2ml A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原理是还原性糖的基团—CHO与Cu(OH)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蛋白质存在的试剂。其包括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1g/ml的CuSO4溶液)。在使用时要分别加入。先加A液,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再加B液,这样蛋白质(实际上是指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与Cu2+反应生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
  二苯胺试剂:用于鉴定DNA的试剂,与DNA混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分钟,冷却后呈蓝色。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gaozhongzuowen/11615/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