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高一历史

高一作文 时间:2010-05-20

【www.jinghuajt.com--高一作文】

高一历史篇一:高一历史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证,周武王灭商后,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陈姓源流反映了西周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
  A.郡县制 B.行省制C.分封制 D.礼乐制
  2.皇帝制度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表现之一。下列有关秦朝皇帝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皇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B.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皇帝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
  D.皇权受到三公九卿的制约
  3.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梁王刘武薨,景帝“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梁国由此一分为五,封四侯。汉景帝的做法
  A.扩大了地方王国势力B.废黜了梁国的王国地位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结束了郡、国并存局面
  4.“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敕制,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材料叙述的是唐代哪一机构职官的职责
  A.中书省B.门下省 C.尚书省 D.枢密院
  5.宋代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处理,“除授不归中书”。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B.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
  C.中央决策层已经初具内阁制雏形 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6.“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这与哪一改革有关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D.陶片放逐法
  7.在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城邦对公职人员实行多种约束。其中包括
  ①公职人员必须是成年男性公民 ②陪审法庭的监督 ③陶片放逐法的震慑 ④任期的限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下列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B.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C.充分保护了平民的权利 D.应隶属于万民法的范畴
  9.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
  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 B.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
  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 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10.“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光荣革命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其“收效”主要体现在
  A.恢复了召开议会的传统 B.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D.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11.1839年英国内阁决定出兵进攻中国,1840年提交议会展开讨论,维多利亚女王在议会进行了《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的演讲,在女王影响下,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决议。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议会对女王负责 ②女王有最高立法权 ③内阁对议会负责 ④议会主权至上
  A.③④ B.①②C.①③ D.②④
  12.费城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
  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
  A.维护邦联制B.加强中央权力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权利
  13.吕一民《法国通史》称“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其“独特”之处
  在于
  A.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B.在外国势力主导下制定
  C.总统和议员选举产生 D.各派势力妥协痕迹明显
  14.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
  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15.某学生的论文把英国“光荣革命”、美国l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一票共和”、设计德国政治管
  理模式的俾斯麦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B.西方政党政治的发展演变
  C.走向世界的英国政治发展模式D.资产阶级革命在欧美的扩展
  16.“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为此,毛泽东提出了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统一战线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17.“万里征途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与诗中空格部分相
  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8.20世纪初,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某外国公使说: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
  同我们作对;从此任接手以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扩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这段谈论的背景最可能是
  A.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
  B.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
  C.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
  D.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
  19.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是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
  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
  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
  20.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
  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取得成功
  B.“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C.孙中山对三民主义进行重新解释
  D.共产国际对两党合作的推动作用
  21.有一首山歌里唱道:“朱毛红军到(福建)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
  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山歌反映的历史时期
  应该是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2.1921年中共的诞生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党逐步走向成熟。中共历
  史上的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
  A.及时作出了挽救党和革命的决定
  B.为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C.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促成了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
  答案
  1. (C)
  2.(D)解析 秦朝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军政大事最后都由皇帝裁决。三公九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但不能制约皇权。A、B、C三项都是皇帝制度的内容。
  3. (C)解析:从“梁国由此一分为五,封四侯”可知梁国的势力被削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
  项正确。 4. (A) 解析:由“起草进画”可知该机构负责起草诏令,属于中书省职能,故A项正确。
  5. (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宋“除授不归中书”反映出君主专制的加强,中枢体系中的相权
  被大大削弱,故A项正确。
  6. (A)
  7. (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陪审法庭对公职人员有法律上的监督,陶片放逐法对威胁雅典民
  主政治的人有震慑作用,任期的限制避免了长期任职的弊端,故②③④正确,选B项。①是公职人员资格条件。
  8. (A)
  9. (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信息“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
  王权法”可知皇帝的权力是法律授予的,这说明古罗马法律的地位很高,故D项正确。
  10. (B) 解析: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标志,体现封建专制统治的结束,故B项正确。
  11. (A)解析: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①错误;从材料来看,英王统而不治,内阁对议会负责,
  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表明国家主权在议会,④正确,故选A项。
  12. (B) 解析:华盛顿提出强制力量的干预即加强中央权力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
  13. (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议会围绕着政体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
  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故D项正确。
  14. (D) 解析:材料中在首相授意下,联邦议会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A项错误;德意志帝国皇帝有绝对
  权力批准法律,B项错误;联邦议会有立法权,但是不完整,C项错误;材料中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宰相行政权的控制,故D项正确。
  15. (A) 解析:题干中提到英、美、法、德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为主题证据,这四个国家代表了欧
  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故A项正确。
  16.(A)解析 由“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可得出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答案为A。
  17.(C)解析 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中“万里征途”“确立毛公统率兵”等信息。由此可知,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长征时期,并确立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地位。这是遵义会议的内容。故选C。
  18.(D)解析 依据“20世纪初”“北京东交民巷的某外国公使”等信息判断,D项结论符合题目要求。1901
  年的《辛丑条约》规定,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A、B、C三项结论与题意不符。
  19.(D)解析 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之前进行了不止一次的武装起义,所以A项错误。宣统皇帝是在袁世凯
  逼迫之下退位的,所以B项不正确。C项表述错误。故选D项。
  20.(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条件。D项是外部条件,可排除;A项是错误的,当时工人
  运动是“失败”的;C项不是条件,所以只有B项符合。
  21.(B)解析 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朱毛红军”、“分田”等可知这首山歌反映的历史时期是土地革命时期。
  22.(A)解析 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guomindang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的军事主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两者的共性即是A项。

高一历史篇二: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是基础性学科,高一的学生想打好基础,就要掌握好学过的知识,特别是必修一的知识点。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1839年6月,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
  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年代:1840-1842年,1856年—1860年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及其内容: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
  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了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等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英国侵占我国领土香港地区(条约及地图)经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强行租借新界。
  二、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洪仁?著《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②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①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②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③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高一历史必修一常考知识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性质: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内容: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部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理解分封制基本内容:
  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义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
  权利: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了解秦朝的建立与疆域
  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了解皇帝制度的创立
  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了解秦朝的丞相、御史大夫与太尉
  秦朝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在中央设立三公。丞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了解郡县制的建立
  郡县制的建立始于春秋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郡守、县令或县长由朝廷(皇帝)任命。郡县制的建立,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直接有效的控制,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对秦朝影响: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来重。
  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归纳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二、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内容之一是赔款4.5亿两白银。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辛亥革命
  中国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性质、纲领):1905年在东京成立。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性质:1912年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分析其体现的民主精神: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
  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辛亥革命的功绩:①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高一历史篇三:高一历史必备知识要点整理


  学习历史的时候,对课本知识进行整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尤其是高一的时候。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必备知识要点整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一历史必备知识要点整理
  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953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954年,中国以五大国之一地位出席了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中国参加了亚非国家万隆会议。
  二.外交新局面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样,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主张,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称为“冷战”。“冷战”的主要表现:
  (1)“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
  (2)“马歇尔计划”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重要政策。
  (3)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1949年,在美苏的主宰下,德国被分裂为东德、西德两个国家。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73年美军从越南撤军。
  苏共党领袖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苏联改革走入了误区。
  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剧变。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高一历史知识总结
  ▲古代农业
  ——铁犁牛耕
  1、耕作方式、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
  ——小农经济
  2、基本模式、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②形成原因: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本)b、形成原因: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③特点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3、土地制度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①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
  ③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a、春秋,鲁国、春秋,鲁国“初税亩”
  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4、农业政策
  (1)重农抑商
  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
  ②评价
  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b、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2)抑制土地兼并
  ①均田制(北魏—唐)②“鱼鳞图册”(明朝,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均田制(北魏—鱼鳞图册”明朝,征收赋税的依据)
  高一历史必备知识
  1、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一)必要性(原因):
  (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3)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二)可能性(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最早探询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第一个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其航线是—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发现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
  5、直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葡萄牙人达?伽马
  6、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航海家是哥伦布,他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远航的。
  7、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市场形成):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经济和贸易联系; 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9、你怎样评价这些航海家? 探险家们具有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但掠夺行为给殖民地人们带来灾难。
  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荷兰;“日不落帝国”是指:英国。
  2、荷兰→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gaozhongzuowen/1483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