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作文 时间:2019-05-21

【www.jinghuajt.com--一年级作文】

  九年级上册的历史应该怎么学才好?其实到了九年级这个阶段,我们要学会总结归纳以往学过的知识点。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慕尼黑阴谋爆发的时间 1938年9月,参加会议的国家 德、 意、 英、 法,在会议中牺牲的是 捷克斯洛伐克利益。慕尼黑阴谋把 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其实质是 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影响是 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发法西斯的力量,加速二战的全面爆发。

  3、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英法对的德宣战。1941年6月, 德军进攻苏联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没能得逞,标志着二战规模扩大。1941年12月 日军偷袭珍珠港 ,标志着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

  4、《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时间 1942年1月1日,内容 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意义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大大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 1945年2月,参加会议的三国首脑 罗斯福、 丘吉尔 、斯大林,内容 会议决定打败德国法西斯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若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6、二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 1944年,若曼底登陆,二战欧洲战场结束的标志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二战结束的标志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是签署投降书 。

  第二课时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1、二战后世界上强大的国家 美国 。

  2、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改进传统工业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③适当调整经济政策,改善人民生活;④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特点20世纪50、60年代,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出现战后经济的繁荣。70年代,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地位下降。70年代末80年代初,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8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调整政策,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90年代以后,进入新经济时代,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3、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的时间 20世纪90年代,其特征是 信息化和全球化。

  4、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5、欧共体成了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 ,欧盟在欧共体 基础上成了的,其成立时间 1993年,它们成了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保证国家安全。 欧盟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6、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 科技立国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冷战政策”的含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本质:遏制共产主义。

  2、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美苏冷战的信号;

  3、冷战的表现

  政治上: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美苏冷战开始。

  经济上: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1949年5月,美国建立“北约”组织。

  (苏联于1955年5月建立“华约”组织,标志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4、 美苏争霸三个阶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占优势;事件: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20世纪七十年代,美苏争霸高潮;事件:1973年越南战争结束;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12月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

  20世纪八十年代到1991年,有所缓和;事件: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6、两极格局结束后,暂时是“一超多强”(一超指美国,多强指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7、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实力。

  8、20世纪50-80年代,美苏争霸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直接威胁世界和平。科索沃战争就是其中一例。

  9、1999年3月-6月的科索沃战争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是对世界多极化的挑战;说明:①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②联合国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10、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1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增长;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扮演重要角色);③生活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④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1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①促进了经济的竞争。

  1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①利:引进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经济是良好机遇;②弊: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表现:跨国公司把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到发

  展中国家;国际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14、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①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②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③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 ④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 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如何形成的:

  1)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定了《凡尔赛和约》。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定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1921年—1922年,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评价: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12.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和法西斯的发展

  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

  1)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

  2)垄断资本家为保持价格,维持利润的,大量销毁产品

  2.罗斯福新政

  时间:1933年

  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措施: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影响:

  1)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2)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3)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4)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5)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增强。

  6)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德国法西斯的发展

  1)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2)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

  3)德国法西斯政权还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1936年,军部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猜你喜欢:

1.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2.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3.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4.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5.九年级必备历史知识点归纳

6.初三历史知识点大总结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xiaoxuezuowen/502829/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