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高中物理选修

高中英语作文 时间:2010-03-05

【www.jinghuajt.com--高中英语作文】

高中物理选修篇一:高中物理选修3-5重点知识总结


  在高中选修3-5物理的学习中,小伙伴们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
  一、光电效应 光子说 光电效应方程
  1、光电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
  (1)光的电磁说使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相当完美的地步,但是它并不能解释光电效应的现象.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实验图在课本)
  (2)光电效应的研究结果:
  新教材:①存在饱和电流,这表明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②存在遏止电压: ;③截止频率:光电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④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
  老教材: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③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3)光电管的玻璃泡的内半壁涂有碱金属作为阴极K(与电源负极相连),是因为碱金属有较小的逸出功.
  2、光子说: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频率为ν的光的能量子为hν.这些能量子被成为光子.
  3、光电效应方程:EK = h - WO (掌握Ek/Uc—ν图象的物理意义)同时,h 截止 = WO(Ek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是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
  二、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动量)
  1、1918-1922年康普顿(美)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光子在介质中和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可以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散射.
  2、在光的散射过程中,有些散射光的波长比入射光的波长略大,这种现象叫康普顿效应.
  3、光子的动量: p=h/λ
  物理选修3-5知识要点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概率波 不确定关系
  1、光的波粒二象性:干涉、衍射和偏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由于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不可把光当成宏观观念中的波,也不可把光当成宏观观念中的粒子.少量的光子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运动表现为波动性;光在传播时显示波动性,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显示粒子性;频率小波长大的波动性显著,频率大波长小的粒子性显著.(P41 电子干涉条纹对概率波的验证)
  2、光子的能量E=hν,光子的动量p=h/λ表示式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子性的粒子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量——频率ν和波长λ.由以上两式和波速公式c=λν还可以得出:E = p c.
  3、物质波:1924年德布罗意(法)提出,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动性,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与之对应的波,波长λ=h / p,这种波叫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P38 电子的衍射图样;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为何远远高于光学显微镜)
  4、概率波:从光子的概念上看,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5、不确定关系: ,△x表示粒子位置的不确定量,△p表示粒子在x方向上的动量的不确定量. (为何粒子位置的不确定量△x越小,粒子动量的不确定量△p越大,用单缝衍射进行解释? P43 图)
  二、原子核式模型机构
  1、1897年汤姆生(英)发现了电子,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揭开了研究原子结构的序幕.(谁发现了阴极射线?)
  2、1909年起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做了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即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装置见必修本P257)得到出乎意料的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P53 图)
  3、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 ,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按照这个学说,可很好地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还可以估计原子核的大小(数量级为10-15m)和原子核的正电荷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高中物理基础知识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一物体相对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
  1.参考系:为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一定静止);
  2.质点: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其大小、形状的物体;
  (1)质点是一理想化模型;
  (2)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对所研究对象小的可忽略不计时;
  如: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火车从北京到上海;
  3.时刻、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是一点、时间间隔是一线段;
  例:5点正、9点、7点30是时刻,45分钟、3小时是时间间隔;
  4.位移:从起点到终点的有相线段,位移是矢量,用有相线段表示;路程:描述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
  (1)位移为零、路程不一定为零;路程为零,位移一定为零;
  (2)只有当质点作单向直线运动时,质点的位移才等于路程;
  (3)位移的国际单位是米,用m表示
  5.位移时间图象:建立一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3)位移图像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夹角越大,速度越大;
  6.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较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段时间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2)速率只表示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7.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加速度的定义式:a=vt-v0/t
  (2)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
  (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4)速度改变等于末速减初速。加速度等于速度改变与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大小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无关;
  (5)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相同;
  (6)加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2

高中物理选修篇二: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重点归纳


  高中物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比较难学,很多理科生都比较头疼这门科目,不管是必修课本,还是选修课本,都要求掌握。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
  波粒二象性
  一、量子论
  1.创立标志:1900年普朗克在德国的《物理年刊》上发表《论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论文,标志着量子论的诞生。
  2.量子论的主要内容
  ①普朗克认为物质的辐射能量并不是无限可分的,其最小的、不可分的能量单元即“能量子”或称“量子”,也就是说组成能量的单元是量子。
  ②物质的辐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以量子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
  3.量子论的发展
  ①1905年,爱因斯坦奖量子概念推广到光的传播中,提出了光量子论。
  ②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玻尔把量子概念推广到原子内部的能量状态,提出了一种量子化的原子结构模型,丰富了量子论。
  ③到1925年左右,量子力学最终建立。
  二、黑体和黑体辐射
  1.热辐射现象
  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要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并且其辐射能量的大小及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都与温度有关。这种由于物质中的分子、原子受到热激发而发射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辐射。
  ①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辐射能量。
  ②物体既会辐射能量,也会吸收能量。物体在某个频率范围内发射电磁波能力越大,则它吸收该频率范围内电磁波能力也越大。
  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恰相等时称为热平衡。此时温度恒定不变。
  实验表明:物体辐射能多少决定于物体的温度(T)、辐射的波长、时间的长短和发射的面积。
  2.黑体
  物体具有向四周辐射能量的本领,又有吸收外界辐射来的能量的本领。黑体是指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任何波长的辐射的物体。
  3.实验规律: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②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高中物理重点知识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一物体相对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
  1.参考系:为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一定静止);
  2.质点: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其大小、形状的物体;
  (1)质点是一理想化模型;
  (2)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对所研究对象小的可忽略不计时;
  如: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火车从北京到上海;
  3.时刻、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是一点、时间间隔是一线段;
  例:5点正、9点、7点30是时刻,45分钟、3小时是时间间隔;
  4.位移:从起点到终点的有相线段,位移是矢量,用有相线段表示;路程:描述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
  (1)位移为零、路程不一定为零;路程为零,位移一定为零;
  (2)只有当质点作单向直线运动时,质点的位移才等于路程;
  (3)位移的国际单位是米,用m表示
  5.位移时间图象:建立一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3)位移图像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夹角越大,速度越大;
  6.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较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段时间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2)速率只表示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7.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加速度的定义式:a=vt-v0/t
  (2)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
  (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4)速度改变等于末速减初速。加速度等于速度改变与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大小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无关;
  (5)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相同;
  (6)加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2
  高中物理基础知识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t=v0+at
  注:一般我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1)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作匀变速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s=v0t+1/2at2
  注意:当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当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3.推论:2as=vt2-v02
  4.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等于定植:s2-s1=aT2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1秒,前2秒,……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时间的平方比;第1秒、第2秒……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奇数比;
  二、自由落体运动
  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处静止下落的物体所作的运动。
  1.位移公式:h=1/2gt2
  2.速度公式:vt=gt
  3.推论:2gh=vt2

高中物理选修篇三:高中物理选修3-5基础知识总结


  对于好多小伙伴来说,高中物理属于较难学的科目,在选修3-5物理课本中,很多规律和公式一般比较简单,但就是应用起来难。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
  一、动量守恒定律
  1、 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系统所受的总冲量为零(不受力、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或外力的作用远小于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碰撞、爆炸、反冲)
  注意:内力的冲量对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没有影响,但可改变系统内物体的动量.内力的冲量是系统内物体间动量传递的原因,而外力的冲量是改变系统总动量的原因.
  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m1v1+m2v2=m1v1/+m2v2/ (规定正方向) △p1=—△p2/
  3、某一方向动量守恒的条件:系统所受外力矢量和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的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个方向上的动量守恒.必须注意区别总动量守恒与某一方向动量守恒.
  4、碰撞
  (1)完全非弹性碰撞:获得共同速度,动能损失最多动量守恒, ;
  (2)弹性碰撞:动量守恒,碰撞前后动能相等;动量守恒, ;动能守恒, ;
  特例1:A、B两物体发生弹性碰撞,设碰前A初速度为v0,B静止,则碰后速度 ,vB= .
  特例2:对于一维弹性碰撞,若两个物体质量相等,则碰撞后两个物体互换速度(即碰后A的速度等于碰前B的速度,碰后B的速度等于碰前A的速度)
  (3)一般碰撞:有完整的压缩阶段,只有部分恢复阶段,动量守恒,动能减小.
  5、人船模型——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人和船)发生相互作用时,不受其它外力,对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来说,动量守恒,且任一时刻的总动量均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 = MV (注意:几何关系)
  二、量子理论的建立 黑体和黑体辐射
  1、量子理论的建立: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个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ε= hν.h为普朗克常数(6.63×10-34J.S)
  2、黑体: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3、黑体辐射:黑体辐射的规律为:温度越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同时,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普朗克的能量子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现象)
  物理选修3-5重点知识
  电磁波及其应用、电磁波谱
  (一)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1、电磁场理论的核心之一: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在变化的磁场中所产生的电场的电场线是闭合的(涡旋电场)
  理解:
  ①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电场;
  ②非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电场。
  2、电磁场理论的核心之二: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麦克斯韦假设:变化的电场就像导线中的电流一样,会在空间产生磁场,即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理解:
  ①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磁场;
  ②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磁场。
  (二)电磁波
  1、电磁场:如果在空间某区域中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那么这个变化的电场就在它周围空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又在它周围空间产生新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是相互联系着的,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电磁场。
  2、电磁波: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就是电磁波。
  3、电磁波的特点:
  (1)电磁波是横波,电场强度E 和磁感应强度 B按正弦规律变化,二者相互垂直,均与波的传播方向垂。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和光速相同。
  (3)电磁波具有波的特性。
  (三)赫兹的电火花
  赫兹观察到了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干涉、偏振和衍射等现象,他还测量出电磁波和光有相同的速度.这样赫兹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赫兹在人类历史上首先捕捉到了电磁波。
  电磁波(谱)及其应用:
  ⑴麦克斯韦计算出电磁波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说明光具有电磁本质,提出光就是一种电磁波。
  ⑵电磁波谱:
电磁波谱
无线电波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X射线
γ射线
产生机理
在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作周期性运动产生
 
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产生的
 
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高中物理必备知识
  一、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
  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mv。单位是。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 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 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还是电力、磁力,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
  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时,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在相互作用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在相互作用后不论是粘在一起,还是分裂成碎块,动量守恒定律也都适用。
  3、动量与动能、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
  动量与动能的比较:
  ①动量是矢量, 动能是标量。
  ②动量是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互相转移的物理量,而动能往往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与其他运动(比如热、光、电等)相互转化的物理量。
  比如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研究机械运动转移——速度的变化可以用动量守恒,若要研究碰撞过程改变成内能的机械能则要用动能为损失去计算了。所以动量和动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和描述机械运动的物理量。
  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比较:前者是矢量式,有广泛的适用范围,而后者是标量式其适用范围则要窄得多。这些区别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
  4、碰撞: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间极短,作用力又很大,其他作用相对很小,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化的现象叫做碰撞。
  以物体间碰撞形式区分,可以分为“对心碰撞”(正碰), 而物体碰前速度沿它们质心的连线;“非对心碰撞”——中学阶段不研究。
  以物体碰撞前后两物体总动能是否变化区分,可以分为:“弹性碰撞”。碰撞前后物体系总动能守恒;“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是非弹性碰撞的特例,这种碰撞,物体在相碰后粘合在一起,动能损失最大。
  各类碰撞都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不过在非弹性碰撞中,有一部分动能转变成了其他形式能量,因此动能不守恒了。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yingyuzuowen/4387/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