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初中英语作文 时间:2010-09-21

【www.jinghuajt.com--初中英语作文】

(1)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_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是离我们最近的科学分支的其中之一,我们是升到七年级的时候才开始正式学习生物这门课程,想知道有哪些知识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必备的生物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 淡水:水绵,衣藻 海水:紫菜、海带), (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2)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3)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 鱼类饵料)(3)供食用(如 海带 紫菜)(4)药用
  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 里白、贯众、满江红)。(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可供食用,如蕨菜。(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4)煤的来源
  6、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营养都储存在子叶中。如 蚕豆、大豆、花生。(2)单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叶脉弧形),营养大部分储存在胚乳中。如 水稻、小麦、高粱。
  7、种子的结构:(1)种皮:保护作用。(2)胚(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3)只有单子叶植物有胚乳。子叶、胚乳中储藏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成幼苗时养料的来源。
  8、种子和孢子的比较: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它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
  9、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①裸子植物(如:松、银杏、苏铁、红豆杉、水杉、圆柏、侧柏)②被子植物
  10、被子植物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原因: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从而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高效率地运输;它们一般都能开花和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
  七年级生物知识重点
  被子植物的一生
  1、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 ,植株的 生长、开花和结果。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适宜的温度(2)一定的水分(3)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①种子和胚是完整的②胚是活的(在寿命期内)③种子不在休眠期。保存种子、不让其萌发需要控制环境条件是:降低温度、环境干燥、减少氧气。
  3、种子萌发的过程:①种子首先吸收水分膨胀②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③胚根发育成根④胚轴伸长,连接根和茎⑤最后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4、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① 根冠:具有保护作用。② 分生区(分生组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 ③ 伸长区(生长最快的部位):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最后成为成熟区细胞的一部分。④ 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5、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6、芽的分类 ①顶芽②侧芽。芽的发育 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枝条由幼嫩茎、叶、和芽组成的,其上的芽还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7、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含磷的(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含钾的(缺钾时,植株的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8、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仅是水分和无机盐。给植物打针输液:输入的液体中含有水分和无机盐,以促进植物的生长,针头应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中。“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这句农谚说的是对于庄稼来说,它的成活、生长和收获,在于浇水的方式、方法;而庄稼收获的多少,在于对它施肥的时间、方式和施肥量。这说明了水、肥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9、花的主要结构:(1)雌蕊 ①柱头 ②花柱 ③子房(内有胚珠含卵细胞)
  (2)雄蕊 ①花药(内有花粉含精子)②花丝。
  10、传 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传粉的类型:① 自花传粉(如 小麦、水稻、豌豆。)② 异花传粉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异花传粉靠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花朵的色彩和香味可以把昆虫吸引过来,昆虫在采食花蜜或花粉时,帮助植物传粉。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原因是因为果树的传粉受到了影响。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玉米的果穗有缺粒的;吃瓜子时,子粒常有空瘪的原因是传粉不足,解决办法是人工辅助授粉。
  11、受精的概念: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的过程:(1)长出花粉管。(2)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3)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1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为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1、排泄是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
  2、人体的代谢废物包括:尿素、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粪便(排遗)不是代谢废物.
  3、人体排泄的途径:
  1)排汗(皮肤):一部分的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
  2)呼气(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3)排尿(泌尿系统):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最主要的排泄途径)
  4、排泄的意义:1)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2)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3)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排粪便是排食物残渣,不算是排泄。
  5、泌尿系统的组成:①肾脏:有形成尿液的功能 ②输尿管:输送尿液 ③膀胱:暂时储存尿液的功能 ④尿道:排出尿液的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脏可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球主要分布在髓质。书61、62页图
  6、尿的形成
  1)肾小球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球时,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
  7、原尿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的;尿液是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的。
  8、血液流经肾脏需经过2次毛细血管,分别是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周围,在前者,血液的氧含量没有发生变化,在后者氧含量发生了变化: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9、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它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出球小动脉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网。
  10、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上的区别:只有血浆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中没有大分子物质但有葡萄糖;尿液中没有葡萄糖。
  11、尿液排出的路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12、尿液异常与其相对应可能发生病变的肾的结构:
  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蛋白质→肾小球
  尿液中出现葡萄糖→肾小管
  尿量多→肾小管
  13、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出是间歇的。
  14、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
  位置构成厚度结构及作用
  表皮外上皮组织较薄无血管。
  角质层—保护生发层—分裂产生新细胞
  真皮内结缔组织较厚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弹性和韧性
  丰富的毛细血管—-运输、调节体温
  神经末梢—-感受外界刺激
  附属结构: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
  15、一位同学在削铅笔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指,流出了血,那至少伤到了皮肤的真皮。
  16、排汗不仅起到排泄作用,还可以调节体温。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

(2)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对于刚刚步入初中阶段的七年级学生来讲,生物是一门十分新颖的课程,我们要趁着兴致高,将该学的知识点都掌握好。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重要的生物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细胞中含有两类物质。
  1、 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2、有机物:糖、脂类、蛋白质、核酸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三、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1、 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2、 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将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理转换器。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遗传信息的定义:上一代能把控制生长发育的信息传给下一代,这样的信息就叫做遗传信息。
  二、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由克隆羊的故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1、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DNA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
  四、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1、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如人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有12对。
  2、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3、DNA上的遗传信息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二、细胞的生长:新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
  三、细胞的分裂:一个分成两个,两个分成四个。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 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 组织的定义: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1、 器官的定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例如:大脑、胃、心脏、肝、肺、肾、眼、耳等。
  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1、 系统的定义: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2、 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植物体是由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最终形成植物体。
  二、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 分生组织:位于根尖的分生区就是分生组织。
  2、 另外几种: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里,有些生活在我们身上。
  二、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以草履虫为例:如图。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的一面:1、多数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2、 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有害的一面:1、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
  2、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要点
  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性质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
  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
  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
  6、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7、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8、生态系统组成:⑴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9、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运动
  11、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12、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从总体看,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
  13、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14、生物圈范围:以海平面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共2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6、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
  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无机盐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呈现褪色反应。
  3、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A。
  4、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口角炎、皮炎—--缺维生素B2;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
  6、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块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了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种类酶。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7、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8、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淀粉遇碘会变蓝。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9、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消化道中最长一段,环行皱襞、小肠绒毛可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2)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
  消化液: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
  消化液排出入的器官口腔胃小肠
  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唾液淀粉酶蛋白酶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不含消化酶。
  10、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
  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 ;
  胃:部分水和酒精;
  小肠: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
  11、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12、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

(3)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要点总结


  生物是七年级要新学的一门学科,由于没有知识基础,我们的学习都是从零开始,学习的时候要先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弄明白。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重要的生物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七年级上册生物必背知识
  一、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会影响植物的分布。
  1、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根尖成熟区 。成熟区有大量的 根毛,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 吸收面积 ,因而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
  2、导管(属于输导组织)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茎的结构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 在二者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向外分裂形成韧皮部,向内分裂形成木质部。有些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因而不能长得很粗。
  茎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叶片的结构: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气孔的结构: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②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③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④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3、蒸腾作用: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主要通过叶片实现
  4、叶片由 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 叶肉 与 叶脉 三部分组成。表皮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城的空腔,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
  5、蒸腾作用的意义:① 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动输;②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6、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作用:①植物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②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③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补充地下水。
  二、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暗处理、遮光处理、酒精脱色、漂洗叶片 、滴加碘液、清洗叶片、观察叶片颜色。实验注意事项:①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原因是使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②实验中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原因:为了做对照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得到如下结论: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②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③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天竺葵的光合作用实验(P117)
  ①、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将叶片内原有淀粉转运消耗掉
  ②、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住:对照实验
  ③、为什么要用酒精隔水加热:酒精只能隔水加热,否则将发生危险!
  ④、为什么要漂洗叶片:洗去多余的酒精才不会干扰试验效果
  ⑤、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2、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意义:①满足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②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
  1、 显微镜的结构:课本P36
  光线经过显微镜的路线:
  最早发现光学显微镜的是英国的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电子显微镜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代替光学显微镜的光线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的。
  2、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a.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防止玻片标本损坏和划坏物镜镜头。
  b.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d.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移。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4、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展”、“盖”、“染”、“吸”
  注意:a.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清水;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生理盐水,为了避免细胞吸水膨胀。
  b.染色时用稀碘液。
  c.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怎样判断这个污点的位置?
  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上,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跟着转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d、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和气泡的区别:气泡边缘是粗黑的,中间没有细胞核,用镊子轻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有线粒体。
  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6、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能量和信息
  7、细胞中的物质有: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和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8、一般细胞中的带酸味和带甜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的细胞液
  9、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和选择透过性)
  10、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动、植物生活所需。
  1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做基因。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的有机物。
  多莉羊的例子p55,57页1题
  12、植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1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先复制加倍在平均分配在两个细胞中。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14、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5、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16、动物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17、植物体的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18、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19、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20、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22、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病毒可以通过自我复制增殖,来制造新的病毒。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23、病毒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八年级生物知识重点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
  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水螅、海蜇、海葵、水母、珊瑚虫等
  2、腔肠动物的代表动物:水螅
  3、生活环境: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4、外部形态:有触手,用于探寻和捕食猎物。
  5、身体:辐射对称(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左右,前后,背
  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将身体分为几个对称的两部分)
  6、内部结构:水螅的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外胚层上有刺细胞。
  5、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6、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
  二、扁形动物
  1、常见的扁形动物有:涡虫、华枝睾血虫、血吸虫、绦虫。
  2、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是:涡虫
  3、生活环境: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块下面
  4、外部形态:身体背腹扁平,身体呈两侧对称,也叫左右对称。
  5、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很发达,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
  6、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线形动物
  1、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绕虫、钩虫、丝虫、线虫。
  2、代表动物:蛔虫
  3、生活环境:寄生在人的小肠内,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形态结构:身体呈圆柱形,中段较粗,两端较细,体表有角质层。
  5、内部结构: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但生殖器官发达,无专门的运动器官。
  6、蛔虫病的感染途径:和虫卵有关系
  (1)人喝了带有虫卵的生水。
  (2)吃了沾有虫卵的蔬菜。
  (3)沾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
  (1)首先注意个人卫生,
  (2)不喝不洁净的生水,蔬菜。
  (3)水果要洗干净,
  (4)饭前便后要洗手
  (5)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使用
  8、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二、环节动物
  1、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蝉、蛭。
  2、代表动物:蚯蚓
  3、外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4、环带:距离环带近的是前端,距离环带远的是后端。
  5、用手摸蚯蚓的表面,感觉到粗糙不平,这就是刚毛。
  6、蚯蚓的呼吸:湿润的体壁
  7、运动:刚毛和肌肉的配合完成运动。
  8、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
  9、蚯蚓的作用:
  (1)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2)含有蛋白质、脂肪,营养价值高。
  (3)药用
  (4)帮助处理生活垃圾,消除环境污染。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yingyuzuowen/3191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