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初三化学元素

初三作文 时间:2011-07-17

【www.jinghuajt.com--初三作文】

初三化学元素篇1: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由于初三的化学学习内容是最多最难的,很多同学都感觉很吃力,怎么学也记不住。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反应的原理:
  (1)过氧化氢=水+氧气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3、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初三化学必备知识
  一、水的组成
  1、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2)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
  二、氢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瓶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三、分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
  (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热胀冷缩)
  四、原子
  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
  (3)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4)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成原子,由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初三化学知识
  1、 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 在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6、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 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 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 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 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18.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 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4. 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水的试剂是石蕊试剂。
  23、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22、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初三化学元素篇2:初中九年级化学必备知识归纳


  化学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较晚接触和学习的一门学科,对于有一定学习能力的九年级的学生来讲,化学知识并不难掌握。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九年级化学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九年级化学知识
  1.空气的成分
  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与杂质占0.03% 。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NO2 、CO、SO2、.H2S、NO等物质 。
  3.其他常见气体的化学式
  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
  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根)、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一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
  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九年级化学知识重点
  一、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
  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三、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说明:(1)pH=7,溶液呈中性;pH <7,溶液呈酸性;pH >7,溶液呈碱性。
  (2)pH越接近0,酸性越强;pH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九年级化学必考知识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初三化学元素篇3:初三化学必备要点知识点归纳


  化学这门科目是初三的时候才开始学习的,不少学生因为没有接触过化学,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好,其实这个时期的化学主要学习的都是基础知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重要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O2 CO2、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 、O2 、S、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 KClO3、SO2 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 =AB)
  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 =A +B)
  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
  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 (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
  2.空气的成分: N2:78%; O2:21% ;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4.氮气的用途
  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1) 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2) 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气体。如:SO2、CO 氮的氧化物等。
  三、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硫 S +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铝箔 4Al + 3O2 =2Al2O3 碳 C+O2=CO2 铁3Fe + 2O2 =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磷 4P + 5O2 = 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初三化学考点知识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反应的原理:(1)过氧化氢 水+氧气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3.实验装置
  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6)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7)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8)停止反应时,应先把撤导管,后移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导致使馆破裂)
  (9)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
  (10)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小团棉花。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
  一、水的组成实验
  如:两极产生 气泡 ,正极产生的气体
  能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是 氧气 ;负
  极产生的气体能 燃烧 ,是 氢气 ;正负两
  极气体的体积比为 1: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 2H2↑+ O2↑.说法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
  二、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1.分子、原子的性质:
  ①体积和质量都很 小 ;②分子、原子之间有 间隔 ;③分子、的子在不断 运动 ;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相同 (“相同”或“不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 不相同
  2.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化学变化 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 可分,而 原子 不可分.
  三、净化水的方法:
  1.常见净水的方法:静置、吸附、过滤、蒸馏.
  2.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吸附 、 过滤 、 消毒 ;
  明矾的作用是 吸附悬浮水中的细小颗粒 ;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颜色和气味 .净化效果最好的是 蒸馏 .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是含有较多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的水,而软水是不含或少含 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的水.
  2.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分另加入 肥皂水 ,产生较多泡沫的是 软水 ,泡沫少,有白色浮渣的是 硬水 .
  3.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有: 煮沸 、 蒸馏 .
  五、爱护水资源
  措施:(1)节约用水: 一水多用 、 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改变习惯减少用水
  (2)防治水体污染:
  ①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 污染、 农业 污染、 生活 污染.
  ②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方法: 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chuzhongzuowen/7316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