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企业对外投资会计分录_浅析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现状及建议

英语写作素材 时间:2018-12-09

【www.jinghuajt.com--英语写作素材】

  企业对外投资是企业在其本身经营的主要业务以外,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方式,或者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境内外的其他单位进行投资,以期在未来获得投资收益的经济行为。在市场经济特别是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条件下,企业对外投资已成为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动因
  (一)国家对企业的“走出去”政策
  “走出去”是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战略,以此增加中国直接对外投资,促进产品的多样化,改善本土市场的融资渠道,提升中国公司在欧盟和美国市场的品牌力量。
  经常账户顺差意味着对外投资净额在增加。在中国,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即经常账户顺差没有体现为企业的对外投资,而是转化为国家的外汇储备在增加。这种国家代替企业的对外投资模式在金融危机前已经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包括资源配置上的效率损失以及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引起的宏观稳定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中国开始从政策上放松对企业对外投资的管制,并鼓励企业“走出去”。
  企业对外投资用汇约束逐渐降低甚至取消,过去在外汇管制情况下受到用汇制约的投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同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审批程序也开始规范和简化,并明确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始制定和实施一些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
  (二)中国企业有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广泛积极地加入世界经济中。中国不具有优势的上游生产活动往往在国外,为了寻求供应方的稳定,避免外部冲击对供应链和整个生产活动的影响,也为了在整个生产链中获得更大的增加值。中国企业具有向国外零部件、能源、资源甚至研发等上游价值增值活动进行投资的战略需求。而且,国内生产成本上升也使得企业逐步有了对外转移生产能力和寻求技术升级的需求。
  二、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现状
  2000年以前,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并开始了股份制改革,此后,各大商业银行明显加快了国际化和海外布局的步伐。尤其2009年前后,中国金融业海外投资的规模更大,也更加引人注目。在这一时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200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仅为25亿美元,从2000年到2011年,中国的对外投资年均增长48%,尤其在增长最快的2003-2010年,年均增长速度为57%。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已经达到671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和对外直接投资额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国外资源能源、市场服务和先进制造业这三个领域,这既不是为了规避出口成本上升的水平投资,也不是为了分散生产的垂直投资。中国的对外投资不是产业转移模式,而是直接投资到自己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这一对外投资模式可称为“价值链扩张型”投资。
  到目前为止,可以说中国企业已成功在海外立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海外资产和利润的占比逐步上升。2009年底,中国海外银行(含港澳)资产和利润分别占到总资产和利润的20.07%和24.57%,中国工商银行则分别占到3.27%和4.74%,从这两家商业银行海外资产和利润占比的情况来看,国外经营的盈利状况要好于国内。而是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采取了并购的方式进行海外投资。三是中国企业正在全方位地“走出去”,加大海外布点和投资力度。
  三、政策建议
  第一,以多种企业联合方式共同从事海外投资。近年来,出于降低投资成本或出于规避政治风险的需要,类似中石油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日益注重联合国外企业进行海外项目的收购活动。如2005年中石油和印度石油联手收购加拿大石油资产一案中,我国国有企业联合他国的企业一起进行并购,也是一种为了降低他国针对我国企业的歧视态度所可以采取的方法。在能源与资源产业“走出去”战略中,应开展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国有出资,民营出力,做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最终实现双赢。
  第二,不断改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企业虽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和国际上的大型公司相比,中国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仍然有很多弱点,比如管理体系官僚化、机构过于臃肿、集团与下属公司间的关系没理顺等。因此,我国政府在国际战略制定和实施中,应更加重视和支持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国可以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通过行政手段推动国有企业的重组,理顺政企关系;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企业体制及其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以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适应国外监管环境。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国际机构和欧美发达国家监管机构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从2012年摩根士丹利出现的巨额亏损来看,发达国家有可能进一步加强监管立法或执行力度,从这一点看,中国的金融机构要想在全球立足,必须对国外的监管环境有所了解。
  第四,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国际经营风险与国内经营风险不可同日而语。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小步慢走,不断改善内部治理,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枝仲.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J].中国金融,2013(01).
  [2]何帆.中国对外投资的特征与环境[J].中国金融,2013(01).
  [3]李众敏.中国金融业的对外投资[J].中国金融,2013(01).
  [4]张金杰.中国能源与资源对外投资[J].中国金融,2013(01).
  (责任编辑:陈岑)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yingyuzuowen/44542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