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高中有机化学

高中英语作文 时间:2010-02-17

【www.jinghuajt.com--高中英语作文】

高中有机化学一: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整理


  有机化学模块的知识点有点杂乱,平时复习的时候并不十分方便。因此,我们最好将这些散乱的知识点整理归纳好,有条理地进行复习。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
  甲烷的制取和性质
  1. 反应方程式 CH3COONa + NaOH→ 加热-- Na2CO3 + CH4
  2. 为什么必须用无水醋酸钠?
  水分危害此反应!若有水,电解质CH3COONa和NaOH将电离,使键的断裂位置发生改变而不生成CH4.
  3. 必须用碱石灰而不能用纯NaOH固体,这是为何?碱石灰中的CaO的作用如何? 高温时,NaOH固体腐蚀玻璃;
  CaO作用: 1)能稀释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减少NaOH跟试管的接触,防止腐蚀玻璃. 2)CaO能吸水,保持NaOH的干燥.
  4. 制取甲烷采取哪套装置?反应装置中,大试管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何在?此装置还可以制取哪些气体?
  采用加热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的装置,原因是便于固体药品的铺开,同时防止产生的湿存水倒流而使试管炸裂;
  还可制取O2、NH3等.
  5. 实验中先将CH4气通入到KMnO4(H+)溶液、溴水中,最后点燃,这样操作有何目的?
  排净试管内空气,保证甲烷纯净,以防甲烷中混有空气,点燃爆炸.
  6. 点燃甲烷时的火焰为何会略带黄色?点燃纯净的甲烷呈什么色?
  1)玻璃中钠元素的影响; 反应中副产物丙酮蒸汽燃烧使火焰略带黄色.
  2)点燃纯净的甲烷火焰呈淡蓝色.
  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五个新的化学符号:
概念、符号
定义
注 意 事 项
物质的量:
n
 
衡量一定数目粒子集体的物理量
①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只能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
②用物质的量表示微粒时,要指明粒子的种类。
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1mol任何物质所含粒子数。
NA有单位:mol-1或 /mol,读作每摩尔,
NA≈6.02×1023mol-1。
摩尔质量:
M
单位物质的量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①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原子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②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不随其物质的量变化而变
气体摩尔体积:
Vm
 
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具有的体积
①影响气体摩尔体积因素有温度和压强。
②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1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约为22.4L即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物质的量浓度:
C
 
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某溶质B物质的量。
①公式中的V必须是溶液的体积;将1L水溶解溶质或者气体,溶液体积肯定不是1L。
②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所取溶液体积多少而变
  3、溶液稀释公式:(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注意单位统一性,一定要将mL化为L来计算)。
  4、溶液中溶质浓度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
  ①质量分数W
  ②物质的量浓度C
  质量分数W与物质的量浓度C的关系:C=1000ρW/M(其中ρ单位为g/cm3)
  已知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W,溶液密度为ρ(g/cm3),溶液体积为V,溶质摩尔质量为M,求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 推断:根据C=n(溶质)/V(溶液) ,而n(溶质)=m(溶质)/M(溶质)= ρ V(溶液) W/M,考虑密度ρ的单位g/cm3化为g/L,所以有C=1000ρW/M 】。(公式记不清,可设体积1L计算)。
  高中化学知识重点
  一、常见物质分离提纯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 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 CaO 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 CCl4 来萃取 I2 水中的 I2。
  6.溶解法:Fe 粉(A1 粉):溶解在过量的 NaOH 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 CuO;CO2(SO2):通过 NaHCO3 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 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 NaOH 溶液把 Al(OH)3 溶解,过滤,除去 Fe(OH)3,再加酸让 NaAlO2 转化成 A1(OH)3。
  10.纸上层析(不作要求)
  二、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 Na2CO3 中的 NaHCO3 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高中有机化学二:高中必备的有机化学知识点


  有机化学之所以成为化学中的一个独立学科,是因为有机化合物确有其内在的联系和特性,所以每位高中生都要掌握好这部分的知识点。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
  1.羟基官能团可能发生反应类型: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缩聚、中和反应
  正确,取代(醇、酚、羧酸);消去(醇);酯化(醇、羧酸);氧化(醇、酚);缩聚(醇、酚、羧酸);中和反应(羧酸、酚)
  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酸甲酯、麦芽糖、纤维素
  错误,麦芽糖和纤维素都不符合
  3.分子式为C5H12O2的二元醇,主链碳原子有3个的结构有2种
  正确
  4.常温下,pH=11的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是纯水电离产生的c(H+)的104倍
  错误,应该是10-4
  5.甲烷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应产物有4种
  错误,加上HCl一共5种
  6.醇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醛,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
  错误,醇类在一定条件下不一定能氧化生成醛,但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
  7.CH4O与C3H8O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最多可得到7种有机产物
  正确,6种醚一种烯
  8.分子组成为C5H10的烯烃,其可能结构有5种
  正确
  9.分子式为C8H14O2,且结构中含有六元碳环的酯类物质共有7种
  正确
  10.等质量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时,所耗用的氧气的量由多到少
  正确,同质量的烃类,H的比例越大燃烧耗氧越多
  11.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正确,棉花、人造丝、人造棉、玻璃纸都是纤维素
  12.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较好,其单体是不饱和烃,性质比较活泼
  错误,单体是四氟乙烯,不饱和
  13.酯的水解产物只可能是酸和醇;四苯甲烷的一硝基取代物有3种
  错误,酯的水解产物也可能是酸和酚
  14.甲酸脱水可得CO,CO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反应得HCOONa,故CO是甲酸的酸酐
  错误,甲酸的酸酐为:(HCO)2O
  15.应用取代、加成、还原、氧化等反应类型均可能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羟基
  正确,取代(卤代烃),加成(烯烃),还原(醛基),氧化(醛基到酸也是引入-OH)
  16.由天然橡胶单体(2-甲基-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溴单质加成反应,有三种可能生成物
  正确, 1,2 1,4 3,4 三种加成方法
  17.苯中混有己烯,可在加入适量溴水后分液除去
  错误,苯和1,2-二溴乙烷可以互溶
  18.由2-丙醇与溴化钠、硫酸混合加热,可制得丙烯
  错误,会得到2-溴丙烷
  19.混在溴乙烷中的乙醇可加入适量氢溴酸除去
  正确,取代后分液
  20.应用干馏方法可将煤焦油中的苯等芳香族化合物分离出来
  错误,应当是分馏
  21.甘氨酸与谷氨酸、苯与萘、丙烯酸与油酸、葡萄糖与麦芽糖皆不互为同系物
  错误,丙烯酸与油酸为同系物
  22.裂化汽油、裂解气、活性炭、粗氨水、石炭酸、CCl4、焦炉气等都能使溴水褪色
  正确,裂化汽油、裂解气、焦炉气(加成)活性炭(吸附)、粗氨水(碱反应)、石炭酸(取代)、CCl4(萃取)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
  1、硫化氢的性质
  无色有臭还有毒,二点六,分氢硫,还可性蓝火头,燃烧不全产生硫。
  解释:
  1体积水溶解2.6体积的H2S,一定条件下分解为单质氢和硫,有还原性、可燃性,蓝色火焰。
  22、硫化氢的制取实验
  硫化亚铁稀酸逢,启普器中气体生。
  橱中操作上排气,氧化性酸概不用。
  解释:
  1.硫化亚铁稀酸逢,启普器中气体生:"稀酸"在此指稀盐酸或稀硫酸。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实验室中常用硫化亚铁(FeS)跟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在启普发生器中发生反应来制取硫化氢(H2S)【联想:"关闭活塞查密性"】。
  2.橱中操作上排气:"橱中操作"的意思是说,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联想:因为H2S有剧毒,空气中如果含有微量的H2S,就会使人感到头痛、头晕恶心,吸入较多的H2S,会使人昏迷、甚至死亡。】
  3.氧化性酸概不用:"氧化性酸"在此指浓硫酸(H2SO4)和硝酸(HNO3)。这句的意思是说一概不用氧化性酸与硫化亚铁反应来制取硫化氢,因为硫化亚铁是强还原剂,易被氧化性酸氧化(H2S+ H2SO4浓=S↓+SO2↑+2H2O,H2S+ 8HNO3浓= H2SO4+8NO2+4H2O,3H2S+2HNO3=3S↓+ 2NO↑+4H2O)。
  23、硝酸性质口诀
  硝酸金属铜,反应不放氢;
  稀硝三八无,浓硝一四棕;
  铝铁能钝化,光热不稳定;
  一硝三王水,能把金铂溶。
  解释:
  3Cu+8HNO3(稀)=3Cu( NO3)2+2NO↑+4H2O
  Cu+4HNO3(浓)= Cu( NO3)2+2NO2↑+2H2O
  4HNO34NO2↑+O2↑+2H2O
  王水:HCl:HNO3体积比=3:1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八步曲”
  摩尔溶液处处用,配制“八步”记心中;
  第一计算溶质量,固算克数液毫升;
  二是计算称量准,固用天平液量筒;
  三置溶液于烧杯,加水搅动促全溶;
  第四注入容量瓶,杯嘴抵棒莫乱行;
  五要两洗杯内壁,①洗液全部注入瓶;
  第六振荡容量瓶,混合均匀要记清;
  七要加水近刻度,再用滴管来定容;
  第八加塞再摇动,反复倒转即成功。注:①要用蒸馏水洗。
  5.化学方程式“数字代码”记忆法
  3、8、3、2、4——3Cu+8HNO3(稀)=3 Cu( NO3)2+2NO↑+4H2O
  1、4、1、2、2——Cu+4HNO3(浓)= Cu( NO3)2+2NO2↑+2H2O
  4、1、2、4——4Fe(OH)2+O2+2H2O=4Fe(OH)3
  4、11、2、8——4FeS2+11 O2 =2Fe2O3+8SO2↑
  4、5、4、6——4NH3+5O2=4NO+6H2O
  4、6、5、6——4NH3+6NO=5N2+6H2O
  高中化学知识重点
  一、化学实验操作七原则
  1. “从下往上”原则。以 Cl2 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 MnO2 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1)测物质溶解度。
  (2)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1)实验室蒸馏石油。
  (2)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1)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
  (2)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
  热 KMnO4 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 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 KMnO4 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 NH3 的时间。

高中有机化学三:高中有机化学知识要点归纳


  高中有机化学是四大基础化学里面算是比较难的,不管是知识概念还是化学反应,学习难度都比较大。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有机化学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
  一、燃烧现象
  烷:火焰呈淡蓝色不明亮
  烯:火焰明亮有黑烟
  炔:火焰明亮有浓烈黑烟(纯氧中3000℃以上:氧炔焰)
  苯:火焰明亮大量黑烟(同炔)
  醇:火焰呈淡蓝色放大量热
  二、酸性KMnO4&溴水
  烷:都不褪色
  烯炔:都褪色(前者氧化后者加成)
  苯:KMnO4不褪色萃取使溴水褪色
  三、通式
  CnH2n+2 烷烃
  CnH2n 烯烃 / 环烷烃
  CnH2n-2 炔烃 / 二烯烃
  CnH2n-6 苯及其同系物
  CnH2n+2O 一元醇 / 烷基醚
  CnH2nO 饱和一元醛 / 酮
  CnH2n-6O 芳香醇 / 酚
  CnH2nO2 羧酸 / 酯
  四、物理性质
  甲烷:无色无味难溶
  乙烯:无色稍有气味难溶
  乙炔:无色无味微溶
  (电石生成:含H2S、PH3 特殊难闻的臭味)
  苯:无色有特殊气味液体难溶有毒
  乙醇:无色有特殊香味混溶易挥发
  乙酸:无色刺激性气味易溶能挥发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配制使用的仪器:托盘天平(固体溶质)、量筒(液体溶质)、容量瓶(强调:在具体实验时,应写规格,否则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配制的步骤:
  ①计算溶质的量(若为固体溶质计算所需质量,若为溶液计算所需溶液的体积)
  ②称取(或量取)
  ③溶解(静置冷却)
  ④转移
  ⑤洗涤
  ⑥定容
  ⑦摇匀。
  (如果仪器中有试剂瓶,就要加一个步骤:装瓶)。
  例如:配制400mL0.1mol/L的Na2CO3溶液:
  (1)计算:需无水Na2CO3 5.3 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无水Na2CO3 5.3 g。
  (3)溶解:所需仪器烧杯、玻璃棒。
  (4)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地引流到500mL容量瓶中。
  (5)定容:当往容量瓶里加蒸馏水时,距刻度线1-2cm处停止,为避免加水的体积过多,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这个操作叫做定容。
  注意事项:
  ①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是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固定的,没有任意体积规格的容量瓶。
  ②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容量瓶受热易炸裂,同时溶液温度过高会使容量瓶膨胀影响溶液配制的精确度。
  ③用胶头滴管定容后再振荡,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时不要再加水,这是因为振荡时有少量溶液粘在瓶颈上还没完全回流,故液面暂时低于刻度线,若此时又加水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
  ④如果加水定容时超出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部分再吸走,须应重新配制。
  ⑤如果摇匀时不小心洒出几滴,不能再加水至刻度,必须重新配制,这是因为所洒出的几滴溶液中含有溶质,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
  ⑥溶质溶解后转移至容量瓶时,必须用少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容量瓶,这是因为烧杯及玻璃棒会粘有少量溶质,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把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高中化学必备知识
  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
  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 (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③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
  ④查: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是否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看几看)
  ①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对不对)。
  ②看是否可拆。
  ③看是否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④看“=”“ ”“↑”“↓”是否应用恰当。
  4、离子共存问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沉淀:AgCl、BaSO4、BaSO3、BaCO3、CaCO3、Mg(OH)2、Cu(OH)2等。
  生成气体:CO32-、HC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H2O:①H+和OH-生成H2O。②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既不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OH-共存。如:HCO3-+H+=H2O+CO2↑, HCO3-+OH-=H2O+CO32-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Cu2+、Fe3+、Fe2+、MnO4-(常见这四种有色离子)。
  ②注意挖掘某些隐含离子:酸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H+,碱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OH-。
  ③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yingyuzuowen/216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