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高中英语作文 时间:2010-02-13

【www.jinghuajt.com--高中英语作文】

一:[高中生物实验总结]高中生物实验知识要点总结


  学习高中生物的时候,除了理解课本的理论知识外,我们也经常会学习很多实验原理,并且动手做实验。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重要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
  一、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1、实验原理
  ①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②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2、实验步骤
  ①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 ②观察线粒体: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健那绿染液染色)→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观察线粒体
  3、注意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②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③用菠菜叶带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为海绵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④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伤。
  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3、各物质作用:
  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5、注意事项:
  (1)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 (2)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归纳
  一、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 + 6O2 + 6H2O6 →CO2 + 12H2O + 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O6 → 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
  2、检测: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
  2、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 (2)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观察 :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三、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2、材料用具: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3、方法步骤:
  (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4、讨论:
  (1)如何判断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相比,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的不同点是什么?末期呢?
  高中生物必备知识
  1、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不是种子。
  2、种子的形成和萌发:
  ①种子是由种皮、胚和胚乳构成的。
  ②胚的发育:受精卵有丝分裂产生一行细胞形成胚柄,同时产生一团细胞形成球状胚体。球状胚体顶端两侧的细胞分裂较快形成两个突起,发育成两片子叶;两子叶之间的部分细胞发育成胚芽;胚体基部的部分细胞发育成胚根;胚芽与胚根之间的细胞发育成胚轴。
  ③胚乳的发育: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成的。首先,受精极核分裂成许多细胞核,叫胚乳核;然后,围绕每个胚乳核产生细胞膜和细胞壁,形成许多胚乳细胞。这些胚乳细胞内贮存营养物质,其整体就是胚乳。
  3、受精卵(分裂一次)形成顶细胞和基细胞(近珠孔端),顶细胞(多次分裂)形成球状胚体(分裂、分化)形成胚。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部分构成胚;基细胞几次分裂形成胚柄,吸收养料供胚发育。受精极核多次分裂形成胚乳细胞,从而构成胚乳。珠被形成种皮。胚、胚乳、种皮构成种子。子房壁形成果皮,种子和果皮构成果实。
  4、很多双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无胚乳,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子叶吸收了,营养贮藏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由子叶或胚乳提供的,而种子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胚柄细胞提供的。
  5、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包括两个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此阶段植株只有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通过生长不断长高长大。
  (2)生殖生长阶段:营养生长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植株长出花,开花后雌蕊的子房发育形成果实,里面有种子。这时就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许多植物进入生殖生长后营养生长中止。
  6、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7、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受精卵和受精极核的发育是不同步的,受精极核先发育,受精卵后发育,因为受精卵要经过一个休眠阶段。
  8、以体细胞中含有2n条为例,则精子、卵细胞和每个极核中含有n条染色体。受精极核由2个极核和1个精子融合形成,所以受精极核以及由受精极核发育成的胚乳细胞应为3n条;由于在形成胚乳的过程中,胚乳细胞将解体,其中的染色体也会消失,所以胚乳细胞的3n不会影响到新个体的性状遗传。其他种类的细胞都属于体细胞,都应为2n条。

二:[高中生物实验总结]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试剂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中用到的试剂很多,很容易记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高中生物实验试剂以及作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试剂
  1.0.3g/mL的蔗糖溶液:相当于30%的蔗糖溶液,比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大,用于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2%的新配置的淀粉酶溶液、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用于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3.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20%的肝脏研磨液:用于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4.Na2HPO4/KH2PO4:酸碱缓冲对,用于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5.层析液: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即将色素在滤纸上分离开。
  6.碘液:遇淀粉变蓝,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
  7.二氧化硅: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的分离实验中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使研磨充分。
  8.斐林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9.卡诺氏液:用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能迅速穿透细胞,将其固定并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还能够增强染色体的嗜碱性,达到优良染色效果。
  10.龙胆紫溶液: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液着色,龙胆紫溶液将染色体染成深蓝色。
  11.氯化钙:增强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可用于基因工程。
  12.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9%时可作为生理盐水,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3.秋水仙素:人工诱导多倍体试剂,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使染色体组加倍。
  14.石蕊试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用于判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快慢的关系。
  15.双缩脲试剂: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16.苏丹Ⅲ染液:苏丹Ⅲ易溶于脂肪和酒精,从而使脂肪呈现橘黄色,用于检测脂肪,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
  17.碳酸钙: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中和有机酸,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破坏。
  18.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19.盐酸溶液:5%的盐酸用于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8%的盐酸,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5%的盐酸用于配置解离液。
  20.吲哚乙酸(或2,4-D或α-萘乙酸):吲哚乙酸及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2,4-D或α-萘乙酸则为生长素类似物,用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21.重铬酸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中酒精的产生情况。
  2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用于尿糖的测定。
  为了达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取用试剂时应遵守以下规则,以保证试剂不受污染和不变质:
  (1)试剂不能与手接触。
  (2)要用洁净的药勺,量筒或滴管取用试剂,绝对不准用同一种工具同时连续取用多种试剂。取完一种试剂后,应将工具洗净(药勺要擦干)后,方可取用另一种试剂。
  (3)试剂取用后一定要将瓶塞盖紧,不可放错瓶盖和滴管,绝不允许张冠李戴,用完后将瓶放回原处。
  (4)已取出的试剂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内。
  另外取用试剂时应本着节约精神,尽可能少用,这样既便于操作和仔细观察现象,又能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
  高中生物实验酒精的作用
  脱色剂
  “探究叶绿体在光照下合成淀粉实验”中,将处理过的天竺葵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使叶片褪色(破坏和溶解叶片中所含的色素).这样就可在滴加碘液后,避免对观察叶片颜色变化的干扰.
  漂洗剂
  酒精是良好的有机漂洗剂.“脂肪的鉴定实验”中,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后,可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来冲洗浮色,以免干扰对细胞内脂肪颗粒的观察.
  提取剂和层析剂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以用纯酒精作为提取色素的试剂和层析剂.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采用酒精沉淀法,利用DNA不溶于酒精,而蛋白质、脂肪及磷脂等能溶解其中,可以进一步提出含杂质较少的DNA丝状物.
  固定剂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一般采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药液作为解离试剂。
  盐酸能够使洋葱细胞的细胞壁软化,并使细胞间的中胶层物质溶解,从而达到分离细胞的目的。
  酒精的作用是固定蛋白质,使细胞的原生质凝固,不发生变化,固定细胞的分裂相,以尽可能保持原来的结构供观察。
  酒精也可与其它试剂混合成复合固定剂,如“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中的卡诺固定液就是由无水酒精3份:冰醋酸1份配制而成,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常用于根尖、花药压片及子房石蜡切片等。
  消毒剂
  所有的70%的酒精都是消毒剂。70%~75%浓度杀菌作用最强,此浓度的酒精与细菌的渗透压近似,在细菌表面蛋白未变性前能不断地向菌体内部渗入,使细菌所有蛋白脱水、变性凝固,最终杀死细菌,以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浓度低于70%,则渗透性降低,达不到灭菌消毒目的。
  燃烧剂酒精灯中的燃料
  不同体积的酒精作用也不相同,下面是不同体积下酒精的作用以及作用原理。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
  1)作用:洗去浮色。
  2)原理 :苏丹Ⅲ是弱酸性染料,易溶于体积分数为50%酒精。
  3)应用 :脂肪的鉴定实验。在该实验中,用苏丹Ⅲ对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在薄片上滴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可以洗去被染玻片标本上的苏丹Ⅲ染液浮色。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1)作用:① 解离; ② 析出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
  2)原理 ① 解离原理: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混合,能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② 析出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的原理:DNA不溶于酒精,尤其是体积分数为95%的冷冻酒精,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可以溶解于酒精。
  3)应用 ①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②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
  1)作用:消毒杀菌。
  2)原理: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能够顺利地渗入到细菌体内,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而失去功能,以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
  高于体积分数为75%浓度的酒精与细菌接触时,就可能使得菌体表面迅速凝固,形成一层薄膜,阻止了酒精继续向菌体内部渗透,待到适当时机,薄膜内的细胞可能将薄膜冲破而重新复活。
  在此高浓度下,酒精迅速凝固蛋白质的作用往往随着其浓度升高而增强,因此,其消毒杀菌的效果也就越差。
  若酒精的浓度低于75%,也因不能顺利地渗入到细菌体内而彻底杀死细菌。如果使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既能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又不能形成薄膜,这样,酒精可继续向内部渗透,从而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的杀菌能力不是绝对很强,它对芽孢就不起作用。
  3)应用:学习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在接种开始时,待用肥皂将双手洗干净后,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棉球擦拭双手,然后在进行接种操作。
  无水酒精
  1)作用:提取色素。
  2)原理: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均是有机物,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各色素在无水酒精中的溶解度较大,且酒精无毒,方便操作。
  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工业酒精(一般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1)作用:燃烧加热。
  2)原理:酒精是富含能量的有机物,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热量。
  3)应用 :此处包括各类必须加热的实验,如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自身固氮菌的分离等实验。

三:[高中生物实验总结]高三生物实验知识点的归纳


  纵观全国各地高考生物学试题,试题以能力立意,加强对实验的考查。因此,实验题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生物必备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三生物实验知识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
  4、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答:(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5、总结:四个比例关系
  a.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正好与之相反。
  b.物镜头放大倍数与玻片距离:倍数越大(镜头长)距离越近。
  c.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d.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
  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
  葡萄糖+ Cu ( OH )2 葡萄糖酸 + Cu 2O↓(砖红色)+ H 2O,即Cu ( OH )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二、实验材料
  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
  三、实验注意事项
  1、可溶性糖的鉴定
  a.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斐林试剂很不稳定,甲、乙液混合保存时,生成的Cu ( OH ) 2在70~900C下分解成黑色CuO和水;
  b. 切勿将甲液、乙液分别加入苹果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甲、乙液分别加入时可能会与组织样液发生反应,无Cu ( OH ) 2生成。
  2、蛋白质的鉴定
  a. A液和B液也要分开配制,储存。鉴定时先加A液后加B液;先加NaOH溶液,为Cu2+与蛋白质反应提供一个碱性的环境。A、B液混装或同时加入,会导致Cu2+变成Cu ( OH ) 2沉淀,而失效。
  b、CuSO4溶液不能多加;否则CuSO4的蓝色会遮盖反应的真实颜色。
  c. 蛋清要先稀释;如果稀释不够,在实验中蛋清粘在试管壁,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容易彻底,并且试管也不易洗干净。
  3、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区别: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试剂成分
 
0.1g/mlNaOH溶液
0.1g/ml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A)
0.05g/mlCuSO4溶液
0.01g/ml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
是否混合
混合后再滴加
先加双缩脲试剂A后加双缩脲试剂B
是否加热
水浴加热
不加热
  高三生物知识重点
  细胞的增殖
  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间期
  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前期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特点:①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②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中期
  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
  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
  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
  二、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相同点:
  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不同点:
  1、植物细胞: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2、动物细胞: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三、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六、无丝分裂:
  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高中生物易混知识点
  1.层析液与解离液
  层析液: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所用的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这样,几分钟以后,叶绿体中的色素就在扩散的过程中分离开来。
  解离液:解离就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该药液称解离液,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所用的解离液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的1:1混合液。
  2.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速率:光合作用的指标,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叶面积吸收CO2毫克数表示。
  光能利用率:指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能量,占照射在同一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比率。提高的途径有延长光合时间、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效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值,提高的途径有光照强弱的控制,CO2的供应,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3.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中的有机物在细胞中经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或其他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也叫细胞呼吸或生物氧化。
  有氧呼吸:细胞呼吸的一种类型,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出CO2和H2O,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通常讲的呼吸作用即指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一种类型。一般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在动物细胞培养中,将动物的组织取出来后,先用胰蛋白酶等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再将该细胞悬浮液放入培养瓶中,在培养瓶中培养。这个过程称为原代培养。也有人把第1代细胞的培养与传10代以内的细胞培养统称为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细胞在培养瓶中贴壁生长。随着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培养瓶中的细胞越来越多,需要定期地用胰蛋白酶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培养,这称为传代培养。
  5.初级代谢产物与次级代谢产物
  初级代谢产物: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等。在不同的微生物细胞中,初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基本相同。
  次级代谢产物: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不相同,它们可能积累在细胞内,也可能排到外环境中。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yingyuzuowen/1535/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