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

六年级作文 时间:2010-06-03

【www.jinghuajt.com--六年级作文】

篇一:[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知识视窗】:能识别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分辨分数带单位和不带单位的区别。
  【典例精析】
  例1、一根绳子长36米,第用去 ,第二次用去 米,问还剩下多少米?
  【分析】:分数不带单位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带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量,因此题中所给的两个 表示不同意思,不能混为一谈。
  【解答】:36—36× —
  =36—9—
  =26 (米)。
  答:还剩下26 米。
  例2、一件衣服原价100元,先降价 ,再涨价 ,问衣服现在的价格是多少?
  【分析】:这题先降价 ,再涨价 ,看似降价和涨价一样多,实际上是不一样的。第是在100元的基础上降价,第二次是在降价后的价格(90)上涨价,因此衣服的价格发生了变化。
  【解答】:100×(1— )=90(元)
  90×(1+ )=99(元)
  答:衣服现在的价格是99元。
  例3、一篮子鸡蛋有81个,第一位顾客买走 ,第二位顾客买走剩下的 ,第三位顾客买走剩下的 ,第四位顾客买走剩下的 ,这时篮子里还剩多少个鸡蛋?
  【分析】:把原来篮子里的鸡蛋看作单位“1”,那么第买走了总数的 ,第二次买走了总数的 ,第三次买走了总数的 ,第四次买走了总数的 ,也就是说每次买走的都是总数的 ,共买了四次,还剩下总数的 。
  【解答】: (个)
  答:还剩下45个鸡蛋。
  例4、甲、乙、丙、丁四人共植树60棵,甲植树的棵树是其余三人的 ,乙植树是其余三人 ,丙植树是其余三人的 ,丁植树几棵?
  【分析】:题目中出现三次“其余三人”但“其余三人”所包含的对象不同,因此,三个单位“1”不同。我们可以把四人的种棵树作为单位“1”,“甲植树的棵数是其余三人的 ”,就可理解为甲植树的棵数占1份,其余三人占2份,那么甲植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 = ,同理,乙植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 = ,丙植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 = ,这些过程就是所谓的转化单位“1”,使单位“1”统一为总棵数。
  【解答】:丁植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
  1- - - =
  丁植树棵数是:60× =13(棵)
  答:丁植树13棵。

篇二:[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后练习题

  一、 填空
  1、 六( 1 )班有男生 X 人,女生比男生的 2 倍多 5 人,女生有( )人。
  2、 九月份电视台播放动画片 m 次,十月份是九月份的 1.2 倍,十月份播放( )次,九、十月份一共播放( )次,十月份比九月份多播放( )次。
  3、 学校有老师 X 人,学生人数是老师的 20 倍, 20X 表示(), 20X+X 表示( )。
  4、 小英今年 11 岁,比小军小 X 岁, 3 年后小军( )岁。
  5、 在 7 . 8 ×( )- 5 . 8 ×( )=10 的两个( )里填入相同的数,使等式成立,□里应填入()。
  6、 在( )里填上“> ”“< ”或“= ”。
  1.当X=50 时,2X-36 ( )2 (X-36 )
  2. 当X=5 时,4X+3X ( )4+3X
  3. 当X=25 时,0 .8X ÷3 ( )6
  7、 三角形的面积是S 平方平方厘米,如果它的高是5 厘米,那么它的底是()厘米。
  8、 吴 老师用60 厘米长的铁丝做了一个长方形的教具,长25 厘米,宽是()。
  9、 与a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分别是()和(),它们的和是()。
  10、 小明买8 本书,每本X 元,付出5 元,找回()元。
  11、 若a ÷b=7 ,a+b=9 .6 ,则a= (),b= ()。 若 m+n=91,m ÷ n=8 ……1, 则 m= ( ) n= ( )。
  二、 判断
  1、 因为 2=2+2 ,所以 a=a+a 。 ( )
  2、 五( 2 )班有女生 25 人,比男生的 2 倍少 27 人,则五( 2 )班女生比男生人数多。 ( )
  3、 方程一定是等式。 ( )
  4、 因为 a ×3=3 ×a 所以a ÷3=3 ÷a 。( )
  5、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一定是方程。( )
  三、 计算
  1、 解方程。
  5X-2 .7=2 .82X+8 .5=12 .5X-0 .3X=14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后练习题]相关文章:

篇三:[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1.某人沿着向上移动的自动扶梯从顶部朝底下用了7分30秒,而他沿着自动扶梯从底朝上走到顶部只用了1分30秒.如果此人不走,那么乘着扶梯从底到顶要多少时间?如果停电,那么此人沿扶梯从底走到顶要多少时间?
  把扶梯长度看作单位“1”。当人从顶部朝底下时,人的速度-扶梯速度=1÷7.5=2/15当人从底朝上走到顶部时,人的速度+扶梯速度=1÷1.5=2/3所以,人的速度是(2/15+2/3)÷2=2/5,扶梯的速度是2/5-2/15=4/15所以,如果人不走,需要1÷4/15=3又3/4,即3分45秒如果停电,人就需要1÷2/5=2.5分钟,即2分30秒
  2.甲、乙两个圆柱体容器,底面积比为5:3,甲容器水深20厘米,乙容器水深10厘米.再往两个容器中注入同样多的水,使得两个容器中的水深相等.这时水深多少厘米?
  利用比例和差倍问题的思想来解答:
  由于甲乙两个容器的底面积之比是5:3,注入同样多的水,那么高度之比就该是3:5,所以,要使注入后高度相等,那么就要相差20-10=10厘米深。那么乙容器就要注入10÷(5-3)×5=25厘米所以这时的水深25+10=35厘米。
  3.A、B两地相距207千米,甲、乙两车8:00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速度分别为60千米/小时,54千米/小时,丙车8:30从B地出发到A地,速度为48千米/小时.丙车与甲、乙两车距离相等时是几点几分?
  丙车与甲、乙两车距离相等时必在它们正中间,而这点正是甲、乙两车平均走过的路程。
  可以考虑用平均速度来算。(60+54)÷2=57甲、乙两车平均速度57千米/小时
  (207-57×0.5)÷(57+48)=1.78:30后1.7小时(102分钟)是10:12
  丙车与甲乙两车距离相等,说明丙车行到了两车的中点上。我们假设丁,也和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以(60+54)÷2=57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丁车就一直在甲乙两车的中点上。丙车和丁车相遇时,丙车就与甲乙两车距离相等了。丁车先行了57×30/60=28.5千米,
  又经过了(207-28.5)÷(57+48)=1.7小时和丙车相遇,即丙车于10:12,与甲乙两车距离相等。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30厘米,如果它的宽增加1/5,长减少1/8,就得到一个相同周长的新长方形.求原长方形的面积.
  由题意,宽的1/5等于长的1/8即宽、长比为8:5宽:130÷2÷(8+5)×8=40长:130÷2-40=2525×40=1000
  5.有一长方形,它的长与宽的比是5:2,对角线长29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我是画图来解答的算出黄色部分和中间空心部分的面积比然后从29的平方里面来分配
  面积比5×2×2:3×3=20:9黄色部分的面积是29×29÷(20+9)×20=580平方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相当于2个三角形,所以,580÷4×2=290平方厘米
  6.有一个果园,去年结果的果树比不结果的果树的2倍还多60棵,今年又有160棵果树结了果,这时结果的果树正好是不结果的果树的5倍.果园里共有多少棵果树?
  假设:今年不结果的果树看作1份,结果的就是5份。
  那么,去年不结果的果树就是1份多160棵,结果的就是2份多160×2+60=380棵
  所以,160+380=540棵果树相当于5-2=3份,每份就是540÷3=180棵
  所以,果树一共有180×(5+1)=1080棵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xiaoxuezuowen/16743/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