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高三语文默写

高三作文 时间:2012-08-06

【www.jinghuajt.com--高三作文】

(1) [高三语文默写]2018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必背篇目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虽然分值不高,但是非常简单,只要平时多背一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2018高考语文古诗词必背篇目,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古诗词默写必背篇目
  孔子语录——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战国·孟轲《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蹋?窀ゴ右病!惫?唬骸拔??癫??ジ壹右玻?匾孕拧!倍栽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病!惫?唬骸靶〈笾???洳荒懿欤?匾郧椤!倍栽唬骸爸抑?粢病?梢砸徽健U皆蚯氪印!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高考语文必考古诗词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i(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qǐn)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cháo)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íng)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tuí)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yí)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tì)零,不知所言。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 [高三语文默写]2018届淮安市高三语文模拟试卷题目及答案


  你有没有想过在考试之前提前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呢?这不是荒诞!让我们来做套模拟试卷就知道了!,以下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的2018届淮安市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希望能帮到你。
  2018届淮安市高三语文模拟试卷题目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正是在那段并不陡峭的山路上,赫尔岑开始了思想家的思想,奥加辽夫则开始了诗人的创作。麻雀山成为他们友谊的见证,也成为他们 的开端。尽管他们的父辈都是沙皇宠爱的大臣,都是家财万贯的贵族,他们在原有的体制下 的话完全可以拥有无比美好的前程,但他们清晰地意识到:他们不能再容忍邪恶如此 地存在,他们将至高无上的沙皇陛下看作罪恶的根源。
  A.反抗 顺服 无所不至
  B.反叛 顺从 肆无忌惮
  C.反叛 顺服 肆无忌惮
  D.反抗 顺从 无所不至
  2.下列诗句与“满山中高士卧”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月临秋水雁空惊 B.江弄琼花散绿纹
  C.月明林下美人来 D.云开汶水孤帆远
  3.劝说他人应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应因别人的身份地位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下列句子体现这一原则的选项是(3分)
  A.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B.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君子易事而难悦也,悦之不以道,不悦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日美双方决定把自卫队和美军的合作扩大到全球规模,提出了从平时到发生突发事件时的“无缝”合作的构想。
  B.在“拼低价”的旅游业经营模式下,底薪只有数百元的导游接团时往往需要垫付人均数百元的“人头费”,他们往往千方百计通过诱导购物以获得高额返点来盈利和“填坑”。
  C.《速度与激情》在创造了15天破20亿的票房奇迹后,《左耳》也迎来了两天近两亿的好消息,这个票房表现显得异常珍贵。
  D.网络专车平台吸纳私家车进入,在客观上有助于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但在服务质量和安全性上存在较大问题。
  5.下面的语段已被打乱,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可以增加对于“洞庭波涌连天”的一点新的理解
  ②本地人说不起白花的是“波”,起白花的是“涌”
  ③“波”和“涌”有这样的区别,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④有三四级风,洞庭湖里的浪不大,没有起白花
  ⑤我们登岳阳楼那天下雨,游人不多
  A.②③①⑤④   B.⑤④②③①  C.③②①⑤④  D.⑤④③②①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与凤翔邢尚书书
  韩愈
  愈再拜:布衣之士,身居穷约,不借势于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业显著,不借誉于布衣之士,则无以广其名。是故布衣之士,虽甚贱而不谄;王公大人,虽甚贵而不骄。其事势相须,其先后相资也。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威行如秋,仁行如春,戎狄弃甲而远遁,朝廷高枕而不虞,是岂负大丈夫平生之志愿哉?岂负明天子非常之顾遇哉?赫赫乎,??埠酰?σ抵鹑找孕拢???娣缍?鳎?撕趸逗艉S绺咛钢?浚?甲咛煜履揭逯?恕J够蛟赋垡淮??蛟覆僖桓辏?删?谔朴荩?盏赜诤愉摇H欢?粗梁跏钦撸?且嘤兴翟疲浩翊?恐?牢瓷鹾瘢?鍪恐?裎瓷跤?请粗言其事,阁下试详而听之:
  夫士之来也,必有求于阁下。夫以贫贱而求于富贵,正其宜也。阁下之财,不可以遍施于天下,宜择其人之贤愚,而厚薄等级之,可也。假如贤者至,阁下乃一见之;愚者至,不得见焉。则贤者莫不至,而愚者日远矣。假如愚者至,阁下以千金与之;贤者至,亦以千金与之;则愚者莫不至,而贤者日远矣。欲求得士之道,尽于此而已;欲求士之贤愚,在于精鉴博采之而已。精鉴于己,固已得其十七八矣;又博采于人,百无一二遗者焉。若果能是道,愈见天下之竹帛,不足书阁下之功德,天下之金石,不足颂阁下之形容矣!
  愈也,布衣之士也。生七岁而读书 ,十三而能文,二十五而擢第于春官,以文名于四方。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常以天下之安危在边,故六月往焉,来观其师,及至此都,徘徊而不能去者,诚悦阁下之义,愿少立于阶墀之际,望见君子之威仪也。居十日而不敢进者,诚以无以为荐,惧阁下以众人视之,则杀身不足以灭耻,徒悔恨于无穷。故先此书,序其所以来,阁下其无以为狂,而以礼进退之,幸甚,幸甚!愈再拜。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布衣之士,身居穷约   约:卑微
  B.朝廷高枕而不虞 虞:忧虑
  C.惧阁下以众人视之    众人:一般人
  D.不足颂阁下之形容矣 形容:形体容貌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戎狄弃甲而远遁  生七岁而读书
  B.赫赫乎,??埠  然而未至乎是者
  C.夫士之来也    欲求得士之道
  D.功业逐日以新   阁下以千金与之
  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事势相须,其先后相资也。(4分)
  (2)故先此书,序其所以来,阁下其无以为狂,而以礼进退之。(4分)
  9.韩愈认为邢尚书怎样做才能“得士”?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东鲁门泛舟
  李白
  【其一】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①。
  【其二】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②?
  注:①山阴:今浙江绍兴。山阴雪,指晋王子猷雪夜访戴逵之事。
  ②剡溪:王子猷雪夜访戴之事即发生于此地。
  (1)请具体分析第一首诗是如何紧扣题中的“泛舟”二字展开的。(4分)
  (2)试分析第二首诗首句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分)
  (3)两首诗中的主人公形象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3)飞湍瀑流争喧?,       。(李白《蜀道难》)
  (4)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6)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礼记•中庸》)
  (7)历览前贤国与家,         。(李商隐《咏史》)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大山深处的织女
  聂昱冰
  在太行山的深处,有一座千年古镇,名字叫王?。它距离最近的城市邢台,也有一百多公里。这个小村庄位于海拔六百多米的半山腰,在村子里,沿着弯曲而狭窄的小路朝前走,几乎每一条小路的尽头都是悬崖。这里的山层层叠叠,无边无沿,一眼望去,你会觉得即使肋生双翅,也飞不出这群山。这里的日落让人荡气回肠,一轮浑圆的、已经几万岁的、熊熊燃烧着的太阳,与已经几万岁的、嶙峋而幽暗的山,完成了一次次生命的交错。
  在这个小村庄中,我生平第一次见到了“还活着”的老式织布机——因为村子里的织布机仍旧都在吱吱呀呀地工作着,仿佛一直在讲述一个古老的传说。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一幅原本存在于传说中的画面,一段已然随历史远去的音乐,此刻,却明明白白呈现在我眼前、响彻在我耳畔。
  织布机的高度超过一米八,长度超过两米,宽度也有一米多。因为使用时间久了,有些凹槽的边缘处已经有了裂痕。
  “这是我们家传下来的老东西,有二百多年了”,主人道。对这个年龄,我深信不疑。这台织布机与这个家族相伴了二百多年,它一定记住了这二百年里家族中每一位女性的双手和容颜。现在,它的主人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少妇。
  此刻,这位年轻的妇人就端坐在织布机前,一边织布,一边回答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从始至终,所有对话都没有影响到她织布的节奏和速度,她的目光也一直停留在眼前的棉线和布匹上。
  妇人挽着最简单的发髻,别着一个鲜艳的塑料发夹,留着齐眉的刘海,穿着一条黑绸和碎花布拼接的连衣裙。她的发髻、发夹、裙子,本都是街头最常见的式样,包括她的容颜,都是一个最普通的乡间农妇,可现在,却因为这台织布机,她变得非常非常不同了。
  妇人的双脚控制着踏板,双手交替操作着梭子和那根推动整个织布机工作的巨大横梁。所以她必须端坐,双膝摆放端正,腰背和脖颈都挺得笔直,双肩自然下沉,双臂每一下伸出、收回都沉稳有力。但手指又必须轻柔灵活,才能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并且保持匀速循环。这样的体态,让她自然而然就拥有了一种端庄娴雅的气度。她右手边放着一盆清水,水中浸着六个枣木制成的梭子。梭子的外壁打磨得光滑如镜,六个梭子依次在她眼前这片方寸之间来回穿梭——从右向左滑过白色的纬线丛林,拉一下横梁,“哐当”一声,再由左向右滑回来,再拉一下横梁,又是一声“哐当”。
  几个来回,几下声响,一寸花色鲜艳的布匹就织了出来。伴随着她的动作和声音,织布机另一端那个巨大的缠绕着白色棉线的卷轴一点点变细,她脚边堆积的彩色布匹一点点叠高。从清晨到日落,从少年到白头,一代又一代,山里的女人,就这样把光阴编织成了生活。
  我站在织布机的另一端,久久望着她。在织布机的中央,几百根白色棉线高高挑起,分成三层,每一根细线都穿过不同的针孔悬挂在三根交错着的横杆上,于是我和她之间就仿佛有了一层半透明的屏障。白色的光影模糊了现实与梦境的边界,我再一次被带入了历史的长河。
  几千年来,古老中国的土地上,有过无数台织布机;每一台织布机前,都有过这样一个普通但却坚毅的妇人。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也有过这样一张织布机,她为了训导儿子,用剪刀剪断了我眼前这几百根细细的白线,然后再一一接起。
  这些普通但却坚毅的妇人,就这么年复一年纺着,织着,把地里的棉花纺成线,把线织成布,再用这些布换回一家老小的被褥衣裳、柴米油盐,让家中有了温暖、色彩和滋味。所以在古代神话中,那些让人心动的仙女一定都是特别善于纺织的——织女,七仙女……因为只有家中有一个会织布的女人,这个家才算是有了家的模样。
  山里的女人们织布是没有固定花样的。布的花色,全凭她们在织布的过程中用眼睛看,然后凭着自己对美的感悟去选择下一种颜色。也正因为如此,这里从来没有织出过两匹完全相同的布。
  这些女人和她们织出的布一样,也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走出大山,但却实实在在地守护着太行深处的男人、孩子和家。
  (摘自2014年11期《散文百家》有删改)
  12.简要分析第一小节所描写的环境特点及其作用。(6分)
  13.作者为什么说她见到的老式的织布机还活着?(4分)
  14.简要概括大山深处的织女的形象特点。(4分)
  15.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深意。(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多样性:文化讨论的起点
  单世联
  ①人类和世界的文明化,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更多是一种和平的交流而不是冲突的交流。因此,在有关文化多样性的讨论中,不应把尊重和维护多样性当作讨论的结束,而应当视之为文化讨论的起点。
  ②一种文化首先应发现并张扬自己的优点和特殊价值。一种文化只有在有了比较和鉴别,能够发现并辨识自己的美时,其存在才是有意义的。
  ③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但因此也养成了妄自尊大、坐井观天的文化观。进入近代以来,中国在遭遇西方的挑战时一败再败,不得已而形成一种“文化失败”的观念,以至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自我揭发和自我批判。有学者认为,只有通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揭发和批判,中国文化的“美”才真正呈现出来。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不但没有割断儒家,而且还是儒家新发展的前提条件。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来说,“五四”批判也是积极的、必要的,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意识也才是清醒的,才可能真正发现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真价值。
  ④在文明社会中生活这一事实本身就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承认。贺麟在1947年说:“我们从一开始,认识西洋文化的方法就错了。……直到最近十年来,才渐渐地有一种觉悟,觉得西洋文明,不仅是物质文明,而在物质文明的背后,有很深的精神文明的基础。”综合地看,西方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有值得中国欣赏学习之处,这里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单向选择。只有全面认识西方文化,认真反省中国文化,才能对西方之“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⑤不同文化之间没有对其他文化的认识和欣赏,没有自觉的交流和交融,对其他文化的承认也可能是被动的、消极的。但若因此而以为可以通过各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欣赏来消除文化冲突,显然是不清醒的。就一种文化而言,可以发现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就不同文化而言,可以发现人类精神创造的共同法则。“共性”或普遍性不是存在于各个文化之外、之上的另一种文化,而是体现、蕴含在各个文化之中的为全人类所实践并能共同接受的文化价值、意义、形式和风格。只有在着眼于文化的个性或特殊性的同时,又能坚持文化的共性或普遍性,才能进入处理文化多样性的最高境界——不同文化之间互相倾听、模仿、学习,自觉地取长补短,在差异中发现共性,在交流中建立共识。
  (摘自2014年12期《上海采风月刊》有删改)
  16.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7.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文化观?(6分)
  18.结合全文,你认为在文化多样性时代,不同文化间交流应有什么样的的认识和态度。(6分)
  19.作文(70分)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爱是美好的,也是艰难的。真正的爱是以“人”去爱“人”:这应该是我们的必修课,是人生考场中最难的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所以一切正在开始的青年们还不能盲目地去爱,我们必须学习怎样去爱人。
  附 加 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
  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称,言多讽兴。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唯公一人。故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习,如鸟归凤。卢黄门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                  (节选自李阳冰《草堂集序》)
  20.用斜线“ / ”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3 处)(3 分)
  至公大变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
  21.文中说“自三代已来”,三代是指       (限填三个朝代的名称)(2分)
  22.依据材料,文中所写之“公”应该是指(2分) (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陈子昂
  23.本文作者认为“公”在文学史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40字)(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三国演义》中,鲁肃为夺回荆州,设酒宴招待关羽。席间埋伏刀斧手。关羽早有准备,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肃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未敢轻易下手。关羽安然离去。
  B.茅盾《子夜》中,林佩瑶建议林佩珊挑定一个人做终身伴侣,可林佩珊却认为老和一个人在一直很单调,还以姐姐和姐夫为例子。林佩瑶一惊,脸色也变了,两件东西滚落到沙发前的地毯上:一本破烂的《茶花女》和一朵枯萎的红玫瑰花。
  C.《药》既写了华、夏两家由于愚昧麻木所造成的家破人亡的悲剧,也写了革命者由于脱离群众而不被理解的悲哀,整个作品弥漫着一股凄清色调。可是,“瑜儿坟上”的一圈花环却暗示着革命者流血牺牲,后继有人,给人以信心和希望。
  D.《欧也妮•葛朗台》里的老葛朗台抢女儿的金梳妆匣时,太太气得晕死过去,他马上放弃了金梳妆匣。是因为他怕气坏太太的身体,说明极度吝啬、狡诈的葛朗台对太太还保留一丝亲情。
  E.《家》中高老太爷最后的死是很有象征意义的。导致他死亡的有两个主要原因:纨绔子弟的荒淫无耻从内部蛀空了封建大家庭,新一代叛逆者又从外面动摇了这个制度的根基。他的死,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
  25. 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里宝玉被贾政暴打之后,引起大家的关切,众人态度不一。试从钗、黛的表现中分析二人性情。(6分)
  (2)“狮子”的意象贯穿于《老人与海》的始终,对此如何理解?(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这样的战士
  鲁 迅
  要有这样的一种战士——
  已不是蒙昧如非洲土人而背着雪亮的毛瑟枪的;也并不疲惫如中国绿营兵而却佩着盒子炮。他毫无乞灵于牛皮和废铁的甲胄;他只有自己,但拿着蛮人所用的,脱手一掷的投枪。
  他走进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知道这点头就是敌人的武器,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许多战士都在此灭亡,正如炮弹一般,使猛士无所用其力。
  那些头上有各种旗帜,绣出各样好名称: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头下有各样外套,绣出各式好花样: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们都同声立了誓来讲说,他们的心都在胸膛的中央,和别的偏心的人类两样。他们都在胸前放着护心镜,就为自己也深信心在胸膛中央的事作证。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微笑,偏侧一掷,却正中了他们的心窝。
  一切都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无物之物已经脱走,得了胜利,因为他这时成了戕害慈善家等类的罪人。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在无物之阵中大踏步走,再见一式的点头,各种的旗帜,各样的外套……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他终于不是战士,但无物之物则是胜者。
  在这样的境地里,谁也不闻战叫:太平。
  太平……
  但他举起了投枪!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26.请简要概括“这样的战士”的思想性格。(5分)
  27.文中为什么要多次写到“他举起了投枪”?(4分)
  28.结合全文,简述你对“无物之阵”的理解。(6分)
  2018届淮安市高三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C
  2.C
  3.B
  4.D(解析:A成分残缺,在合作后加“构想”,B项语序不当,“盈利”和“填坑”调整,C项中途易辙,改为:“在《速度与激情》创造了15天破20亿的票房奇迹后”。)
  5.B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D(盛德。)
  7.A(均为承接。)
  8.(1)他们在情势上互相依存,因而他们一先一后互相帮助。(每个分句2分)
  (2)所以我先写了这封信,叙述我此次到来的原因,希望您千万不要认为我狂妄,而应该按照礼仪对待我。(每个分句1分)
  9.①士之贤愚不同,接待与帮助的程度也应不同。②明于鉴别。③广泛地调查了解。(第1点2分,第2、3点各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1)首句以“天倒开”写天在水中的倒影,暗写泛舟之事;(1分)第二句以水流、波摇,让人产生石动的幻觉,来写人在舟中(1分);第三句直写轻舟泛月;(1分)结句以东晋王徽之(字子猷)雪夜乘舟访戴的故事写自己泛舟访友。(1分)由写景到叙事,紧扣“泛舟”二字展开,妙趣横生。
  (2)比喻,(1分)写河水像青龙一样环绕着石堤,写出了作者泛舟访友途中的愉悦心情。(1分)
  (3)诗人月夜泛舟,满怀兴致地欣赏水上夜景,自比为古代名士(2分)。两首诗共同刻画了一位豪迈洒脱、闲适恬淡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3)?崖转石万壑雷 (4)水中藻荇交横 (5)落红不是无情物 (6)故君子慎其独也 (7)成由勤俭败由奢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特点:偏远、闭塞,古朴、雄健。(2分)作用:为古老的纺织技艺得以保存提供环境依据;为表现传统的生活方式与质朴的风俗民情没有受到外界冲击埋下伏笔;与后文织女们一辈子走不出大山形成呼应。(4分)
  13.①织布机存在并工作着,而且将继续存在;②织布机真切地将传说中的画面与历史中的故事活生生地呈现于眼前;③织布机融入了织女的生命。织女使织布机有了灵性,织布机使织女不再普通。(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4.①心灵手巧,织布技艺娴熟高超;②工作专注认真;③坚毅勤劳;④热爱生活,心系家庭。(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5.①对织女们高超织布技艺的赞叹;②对织女们勤劳坚毅精神的赞美;③对远离现代文明的山村质朴生活方式的认同。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①首先提出观点,应该将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尊重和维护作为文化讨论的起点;②对自我文化,应该在鉴别和批判的基础上,清醒地发现和张扬自我文化的优点和特殊价值;对其他文化,应该认识、承认和欣赏,全面认识;(或答:从对自我文化和对其他文化两个方面论述文化交流应该具有的认识和态度;)③不同文化之间应该自觉交流,互相模仿和学习,形成文化的共识。
  17.①对文化的自我批判不会影响其存在的特殊价值;②对文化的自我批判是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③缺少自我批判和审视,文化可能会陷入妄自尊大或“文化失败”的困境。
  18.①在认识和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进行文化间交流;②对自我文化和其他文化持有清醒的认识和认同;③既坚持文化的个性与特殊性又坚持文化的共性或普遍性,在差异中发现共性,在交流中建立共识。(或:不抱残守缺,不完全照搬,在相互欣赏彼此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间交流,互相交融并建立文化共识)④文化互赏、交流,最终形成融合是一个漫长甚至是没有尽头的过程。(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9.作文(70分)
  19.审题立意指导:
  材料主旨:爱美好而艰难,真的爱在于以人去爱人,只有这样去爱人,人生的一切才会变得美好而有意义。然而学会以人去爱人,却是人生考场中最难的考试,年轻人更要学习怎样去爱人。
  主流立意方向:人应该怎样去爱人?
  其他立意方向:
  1.青年人不能盲目地爱,不迷失自身的爱和不淹没对方的爱才是真正美好的爱;
  2.爱是一种艺术,需要学习;
  3.懂得以人去爱人,是人生最重要的工作。
  注意:这里的以人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可能有的一切人际关系之间的爱。所以,爱不能只局限在一般男女之爱,它还包括父爱、母爱、师爱、友爱,以及陌生人之间的爱等。
  青年人必须用他们整个的生命、一切的力量,集聚他们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动的心去学习爱。
  附 加 题
  一、(10分)
  20. 至公大变?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
  21.夏商周
  22.A
  23.扫除了诗歌创作方面的梁、陈时代宫廷的靡靡之风;内容上多讽喻寄托,更加关照现实。(“内容上多讽喻寄托,更加关照现实”答“使之产生本质的变化”亦可。)
  参考译文:不读不是圣贤写的书,耻于写那些淫词滥调,所以他说的言辞大多像是神仙说的话。凡是所写的文章,言语之中多含寄寓之意。从夏、商、周以来,《国风》《离骚》之后,追逐屈原、宋玉,指责并超过扬雄、司马相如,雄视千载,无人抗衡。所以王公贵族纷纷倾倒于他,名流也纷纷与他交游;学子们纷纷向他学习,就像鸟儿拥戴凤凰一般。卢黄门说:陈拾遗(陈子昂)提倡改变颓靡的文风,天下的文章忽然就变了风格。可到如今诗歌还是有梁、陈时代宫廷的靡靡之风。到了李白才真正有了本质变化,靡靡之风如同扫地一样被扫得干干净净。古人今人的文集,都没人看了,只有李白的文章,流行于天下,真说得上是他的能力可与大自然相抗衡啊。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B、D(B不是红玫瑰,而是白玫瑰;D老葛朗台之所以不抢了不是对太太还有一丝亲情而是怕太太死了女儿就要继承其财产而使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失。)
  25.(1)宝钗公开表达对宝玉伤势的痛惜,认为他挨打是咎由自取,希望他吸取教训,认真读书,走仕途经济之路;(3分)黛玉对宝玉的挨打真情流露,但相对含蓄,她担心宝玉挨打后改变思想,醉心仕途经济;同时借探望之机,表明心迹。(3分)
  (2)①“狮子”意象在作品中反复出现,有助于深化主题。②狮子为百兽之王,是勇敢、自信、坚强的象征。孤独贫困的老人屡遭厄运,从不灰心,总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26.①认识清醒 ;②斗志旺盛;③勇于斗争;④不怕牺牲;⑤不妥协不屈服;⑥愿奋斗终生。(答出任意五点即可)
  27.面对敌人各种各样、变化多端的阴谋诡计,面对多次出现的不同情况,战士持有同样的态度。突出“战士”认识清醒、义无反顾、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28.①并非真正“无物”,而是敌人狡猾的手段把狰狞的面目隐藏着,布成似乎空无所有的阵地;②他们确实存在于战斗者周围,因用阴谋与暗箭施行攻击,故让人找不到明确的敌人;③善于伪装,有时让人难分敌和友。

(3) [高三语文默写]2017高三语文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有助于计划预测题型和考试范围,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2017高三语文试卷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2017高三语文试卷分析篇一
  一、  今年高考试题的变化
  依据2017年考试大纲的修订与调整,在试卷文字总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做了不少的调整和变化。
  从“变”的方面来看,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现代文阅读中,相较于以前来说,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均成为必考的内容。当然这在2017年考纲中有明确规定,但是因为考生阅读量的增大,必然要对整个试卷题型和题目数量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文学类文本减少一道主观题,实用类文本增加一道客观选择题,只保留一道问答题。当然,实用类文本一摆往年人物传记类的考察,改为在比较中认识中国电视纪录片运用和发展的话题,同时采用多篇非连续文本的组合也是较往年明显不一样的。这种变化虽然只是一个局部调整,但盘活了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全局,既扩展了调整客观题与主观题比例的空间,也利于命题在考查方式上更为灵活多变,从而提升试题的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与区分度。   古诗文阅读这块,诗歌鉴赏以一道客观题和一道在主观题呈现,名句名篇默写上也做了适当的调整,今年是两道题共计5分。虽然高三复习中针对这一方面考生早已熟悉,但是客观上来讲,对学生的临场考试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影响。另外,语言文字运用这方面,第19题和第21题也是近几年没有出现的题型,特别是第21题比较新颖,通过寻找“推断中存在的问题”对考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从“稳”的方面来看,虽然2017年语文试题因为存在预期的变化,大家也充满着期待,但是仔细阅览也会发现,“变”的更多的只是形式,而对考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素养、语文这一人文性和工具性学科的考察的依然是整个试卷的着眼点。比如社科类文本《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选段,考察的是学生对于气候与环境、气候与社会、气候与人类等的关系,文学类文本考察的是永恒的人性美以及相应的人生道理等。实用类文本考察内容的变化,但是依然指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世界的的能力和意识。文言阅读沿袭往年对人物传记的考察,包括其题型都是今年最为稳定的模块之一。名篇名句默写依然采用情境式填写的方式,注重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运用模块中,17题、18题、20题均沿袭2016年题型,重在考察考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19题和21题虽然形式上的变化,但依然落在对考生语言(语文)与生活的积累和运用的考察上。第22题的写作题,虽然在题目要求上存在稍微的变化,但还是沿袭材料作文的模式,重在考察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二、丢分部分
  1、第六题:结尾的艺术效果
  本题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先明确结尾的形式,再从结尾本身的作用、情节上的作用、情感上的作用、主旨上的作用等几个角度答题。我在答题的过程中缺少结尾本身的作用。类似于跑得太远,而忘记了本来的样子。
  2、第15题:古代诗歌鉴赏题
  “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来考生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借此强化作者的喜悦之情。我在做题中写出了比喻的手法以及作用,但是深层的效果没有分析出来。
  三、  平时教学中有哪些漏洞
  第一、    老师重视了主体而忽视了主导作用
  第二、文章分析的支离破碎而失去原有的韵味
  第三、活动过多,避重就轻
  第四、    课堂中切切实实进行语文训练的量少,课外增加了课业负担
  四、以后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老师既要学习先进的课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适当改革教学;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或情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这样去做:
  第一、在平时备课中吃透教材,搜集、整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并制作教具,研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二、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发挥想象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尊重和正确解读这些合作体验的结果。
  第三、创设和谐、真诚的学习氛围。教师不能够也不应该去左右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果,要充分保障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表现欲望,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在师生平等的交流中得以解决,教师决不能居高临下地对学生指手画脚,更不能对学生的认识做这样或那样的否定和贬损,要具有平等与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能左右的仅仅是节奏和方法而已。在整个的阅读过程中,必须贯穿始终的是真诚与信任,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自我正确阅读的能力和潜力,要与学生彼此都敞开心灵。
  第四、具有广博的知识与丰厚的文化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应当而且必须成为学问的杂家,不但要“渊”,而且要“博”,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政治、历史、音乐、社会甚至于美学等以及理科的一般性知识,要晓天文、通地理,这样才有可能在新课标、新角色面前站稳脚跟,才能游刃有余。
  2017高三语文试卷分析篇二
  I总体评析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终于在大家的企盼中露出了真容,纵观整个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其所考察的内容和设置的题型,依据2017年考试大纲的修订与调整,在试卷文字总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做了不少的调整和变化。因此,想从“稳”和“变”两个维度来谈谈今年的语文试卷。
  从“变”的方面来看,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现代文阅读中,相较于以前来说,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均成为必考的内容。当然这在2017年考纲中有明确规定,但是因为考生阅读量的增大,必然要对整个试卷题型和题目数量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文学类文本减少一道主观题,实用类文本增加一道客观选择题,只保留一道问答题。当然,实用类文本一摆往年人物传记类的考察,改为在比较中认识中国电视纪录片运用和发展的话题,同时采用多篇非连续文本的组合也是较往年明显不一样的。这种变化虽然只是一个局部调整,但盘活了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全局,既扩展了调整客观题与主观题比例的空间,也利于命题在考查方式上更为灵活多变,从而提升试题的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与区分度。
  古诗文阅读这块,诗歌鉴赏以一道客观题和一道在主观题呈现,名句名篇默写上也做了适当的调整,今年是两道题共计5分。虽然高三复习中针对这一方面考生早已熟悉,但是客观上来讲,对学生的临场考试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影响。另外,语言文字运用这方面,第19题和第21题也是近几年没有出现的题型,特别是第21题比较新颖,通过寻找“推断中存在的问题”对考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从“稳”的方面来看,虽然2017年语文试题因为存在预期的变化,大家也充满着期待,但是仔细阅览也会发现,“变”的更多的只是形式,而对考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素养、语文这一人文性和工具性学科的考察的依然是整个试卷的着眼点。比如社科类文本《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选段,考察的是学生对于气候与环境、气候与社会、气候与人类等的关系,文学类文本考察的是永恒的人性美以及相应的人生道理等。实用类文本考察内容的变化,但是依然指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世界的的能力和意识。文言阅读沿袭往年对人物传记的考察,包括其题型都是今年最为稳定的模块之一。名篇名句默写依然采用情境式填写的方式,注重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运用模块中,17题、18题、20题均沿袭2016年题型,重在考察考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19题和21题虽然形式上的变化,但依然落在对考生语言(语文)与生活的积累和运用的考察上。第22题的写作题,虽然在题目要求上存在稍微的变化,但还是沿袭材料作文的模式,重在考察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II真题点评
  无论大家对这份试卷的“变”和“稳”抱何种态度和情感,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就在这儿,我们只能直面。论述类文本1-3题,第1和第3题是传统题型,都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而第2题通过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考察了考纲中今年新增加的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要求,严密的论证往往涉及到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这对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论述类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出高且新的要求。
  现代文阅读延续往年对小说类文本的考察,回顾2016年全国I卷《锄》这一反映现代工业化文明和传统农耕文明的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与土地被迫分离的悲凉和痛苦的文本,2017年的《天嚣》(赵长天作)则是通过一场灾难来反映军民团结、民族和谐,进而表现人性的美好以及相关人生道理的主题。其中第4题作为双项选择题,五个选项分别考察了小说文本的环境、人物、细节、主题等,题型比较常规,难度适中。第五题考的是对文本“布局谋篇”的赏析说明,第6题是对小说文本结尾的艺术效果的分析。前者侧重于对人物、结构、主题等的理解和考察,后者侧重于对作品的主题意蕴、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取向等的考察,这都很好的回应了考纲的要求。
  实用类文本通过文字与图表搭配合理,相得益彰。要求考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搜寻、锁定、分辨和提炼关键信息,从而实现对考生检索、理解、分析、评价等能力的重点考查。比如:第7、8两题,考察的是文本内容信息的梳理、分析和整合的能力,第9题则是在比较中归纳整合文本的信息内容。将文学类与实用类文本均设为阅读必做题,看似不再给考生选做空间,实则对思维方式不同、素养构成有别的考生形成了全方位考查,而信息筛选、逻辑分析、审美鉴赏及语言运用等能力的全面覆盖,将有利于语文知识、能力与素养更为均衡和综合的考生脱颖而出,符合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古诗文阅读中,传记类文言文在题型设置和内容考察上兼顾文言断句、文化常识、文本内容理解,翻译句子四个方面的内容。第10题文言断句考察考生对传统文言语言的感知和理解。第11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察,涉及到古代生活中的几个方面。第12题是对文本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考察,要求考生在读懂文本的前提下,对传主的经历事迹、思想品德等的准确理解和掌握。第13题文言翻译,注重对常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掌握和运用,文言题型平稳,难度适中。诗歌鉴赏选取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借以强调中国选拔人才历来德行为先的传统,第15题要求考生赏析诗中“下笔春蚕食叶声”的精妙之处,似乎表露出对考生的殷切期望与美好祝福。第16题默写题在继承情境式默写的前提下,采用“2加3”的新模式,主要考到曹操《观沧海》和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的相关语句。
  语言文字运用模块,其中第17题依然是6个包含成语的句子,只不过题干要求选出全都不正确的一项,题干的变化,要求考生在结合语境准确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认真审读题干。第19题通过语言得体的考察,意在引导考生对日常生活中语言交际和对传统文化礼仪的关注。第20、21两题,前者延续以前的形式,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后者则是新出现的题型,给出一段话,找出其中推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对考生语言文字的运用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的考察,因此这道题的增加也向我们传递出语文高考对于考生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视。
  第22题写作,材料给出12个“中国关键词”,其中包含的内容很宽泛,既有“一带一路”这样国家战略层面的,也有“广场舞”“共享单车”“移动支付”事关普通百姓生活层面的;既有“高铁”“移动支付”具有崭新时代特色的,也有“中华美食”“长城”“京剧”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既有“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这样现实生活环境的痛,也有“美丽乡村”这样诗意的“乡愁”。内容指向包括了解中国、中国形象、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传统与中国当代等,考生有内容写,但是要是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还要具备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世界等习惯和意识,平时要多看、多听、多思考、多阅读。这也符合新时期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另外,考生在读完材料的基础上,题目的要求似乎更值得关注,其中“选择两三关键词”“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联系”等更值得考生关注和思考。
  纵观2017年语文试卷,不仅体现了语文科在培养和选拔“全面发展”优秀人才方面的基础性地位,还彰显了语文科在高考科目体系中所独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这将会对今后的语文教育与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全方面重视语文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构建均衡而合理的能力结构和素养体系,引领语文学科建设的方向,凸显母语教育在这个教育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gaozhongzuowen/126287/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