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高三化学练习册

高三作文 时间:2012-05-25

【www.jinghuajt.com--高三作文】

第一篇高三化学练习册:高三化学实验题专题复习训练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练习册_高三化学实验题专题复习训练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实验题专题复习训练题
  1(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2011届高三3月份综合练习(零模),25)某工业废水中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0.1mol/L。
  阳离子 K+ Cu2+ Fe3+ Al3+ Fe2+
  阴离子 Cl- CO32- NO3- SO42- SiO32-
  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Ⅱ.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Ⅲ.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Ⅳ. 向Ⅲ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推断:
  (1)由Ⅰ、Ⅱ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2)Ⅲ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Ⅲ中所得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气体变无色,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 ,阴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5)另取100mL原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g。
  (6)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以下是乙同学针对含不同污染物的废水提出的处理措施和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
  A 废酸 加生石灰中和 物理法
  B Cu2+等重金属离子 加硫酸盐沉降 化学法
  C 含复杂有机物的废水 通过微生物代谢 物理法
  D 碱性的废水 用CO2来中和 化学法
  2(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2011届高三3月份综合练习(零模),27)可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测定足量铜与适量一定浓度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NO气体和NO2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用m表示),其中装置C由广口瓶和量气管组成,量气管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mL~50mL),乙管可上下移动。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气体(NO和NO2)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装置序号)。
  (2)实验中的气体(NO和NO2)通入C装置,请在下图的广口瓶中将导气管画出。
  (3)要测定m值,需要将C中的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由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酸碱指示剂氧化褪色而影响实验。因此,中和滴定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4)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应进行两步必要的操作:
  第一,打开b,向C装置的乙管中加适量水;
  第二 。
  (5)实验前甲、乙两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最后读数时乙管的液面高于甲管的液面。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6)实验后若量气管中气体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为V(L),C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n mol,则用含n和V的式子表示m= (结果可不必化简)。
  3(哈尔滨三中、东北育才、大连育明、天津耀华2011年四校第一次模拟,27)某学生课外学习活动小组针对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提出了研究“能够与铜反应的硫酸的最低浓度是多少?”的问题,并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试剂:18mol/L硫酸20mL,纯铜粉足量,足量2mol/LNaOH溶液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⑴首先根据上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在加入试剂前先进行 操作。
  ⑵烧杯中用NaOH溶液吸收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利用倒置的漏斗而不是将导气管直接深入烧杯中的目的是: 。
  ⑶加热烧瓶20分钟,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待烧瓶中反应基本结束,撤去酒精灯,利用烧瓶中的余热使反应进行完全。然后由导管a通入足量的空气,以确保烧瓶中的SO2气体全部进入烧杯中。在该实验装置中的
  (填仪器名称)起到了确保硫酸体积保持不变的作用。
  ⑷将充分反应后的烧杯取下,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酸化的双氧水,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再进行 、 、 后称量硫酸钡的质量为13.98g,请计算能与铜反应的硫酸的浓度最低是 。
  ⑸有的同学提出在上面⑷中可以不必加入酸化的双氧水,直接进行后面的实验,也能得到准确的数据,请结合你的理解分析是否需要加入双氧水及原因:
  4、(2011年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2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
  (1)提出假设 ①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2。
  ②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
  ③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 。
  (3)设计方案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
  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
  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g氧化铁、2.00g碳粉混合均匀,放入48.48g的硬质玻璃管中;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③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
  ④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g;
  ⑤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0g。
  步骤②、④中都分别通入N2,其作用分别为 。
  (5)数据处理
  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实验优化 学习小组有同学认为应对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
  ①甲同学认为:应将澄清石灰水换成Ba(OH)2溶液,其理由是 。
  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请你再提出一个优化方案将此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
  5、(北京市2011年门头沟区高三年级抽样测试理综,27)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示实验装置(图中省略了夹持仪器)来测定某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
  ⑴ m克铁碳合金中加入过量浓硫酸,未点燃酒精灯前,A、B均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
  ①常温下碳与浓硫酸不反应;② 。
  ⑵写出加热时A中碳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⑶B中的现象是: ;C的作用是: 。
  ⑷待A中不再逸出气体时,停止加热,拆下E并称重,E增重bg。则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写表达式)。
  ⑸甲同学认为利用此装置测得铁的质量分数偏大,请你写出可能的原因:
  ⑹最后对所得测量结果进行评价,小组内有同学提出,本套装置在设计上存在多处缺陷而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其中会导致铁质量分数测量值偏低是(任答一条即可)
  6、(北京市延庆县2011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试卷理综,27) 海水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从海水中提取重要的工业原料氯化钠时,设计了以下操作流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所提供的试剂中选择:试剂C是
  ①Na2CO3 ②BaCl2 ③稀盐酸
  (2)操作b中用到的主要仪器为酒精灯、 、三脚架和玻璃棒。
  (3)利用所得的氯化钠制氯气和氢气,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和测定产生氢气的体积。试按下图所给仪器,设计一套能完成以上实验目的装置,仪器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A接 , 接 ;B接 , 接 。
  (4)写出通入C后,烧杯中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5)电解氯化钠溶液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装入的饱和食盐水为75mL,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停止通电后,测得氢气为8.4mL(标准状况)。将U形管内的溶液混合均匀,其pH约为_______ 。(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6)若想准确读取所得氢气的体积,应采取的操作有
  7、(201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一模,27)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39年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其核心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NH3+CO2+NaCl+H2O NH4Cl+NaHCO3(晶体),
  依据此原理,欲制得碳酸氢钠晶体,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溶液,且二者均已达到饱和。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中所列出的是相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g/100g水)
  温度
  溶解
  盐 度 0℃ 10℃ 20℃ 30℃ 40℃ 5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NaHCO3 6.9 8.1 9.6 11.1 12.7 14.5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参照表中数据,请分析B装置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 。
  (3)该校学生在检查完此套装置气密性后进行实验,结果没有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指导教师指出应在 装置之间(填写字母)连接一个盛有 的洗气装置,其作用是 。
  (4)若该校学生进行实验时,所用饱和食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5.85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NaHCO3晶体的质量为5.04g,则NaHCO3的产率为 。
  8. (2011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一模,27) 工业上将纯净干燥的氯气通入到物质的量浓度为0.375mol/LNaOH溶液中得到漂水。某同学想在实验室探究Cl2性质并模拟制备漂水,下图是部分实验装置。已知KMnO4与盐酸溶液反应可以制取Cl2。
  (1)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375 mol/LNaOH溶液时,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和 。
  (2)浓硫酸的作用是 。
  (3)装置E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装置B中饱和NaCl溶液可用于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已知氯气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请简述饱和NaCl溶液除去Cl2中HCl气体的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和文字说明) 。
  (5)实验时装置D中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干燥部分没有褪色,放置一段时间后,纸条全部褪色。该同学认为Cl2的密度比空气大,可能是试管下部Cl2的浓度大于试管上部Cl2的浓度所导致的。请判断该解释是否合理,并分析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如需改进,请简述设计方案 (若认为合理。则此问可不作答)。
  (6)氯元素含量为10%的漂水溶液355g,其中含NaClO的物质的量为 mol。
  9、(2011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理综,28) 某化学学习小组对铝与酸和碱的反应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I:
  (1)取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铝丝分别与等体积的、PH相同的盐酸、稀硫酸反应,随反应进行,盐酸中生成气体的速率明显比硫酸中生成气体的速率快,对此原因,你认为合理的猜测是下列的 (填写相应的字母);
  a.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b. Cl-能促进此反应的进行
  c. SO42-能抑制此反应的进行
  d. 硫酸使铝发生钝化
  (2)为了探究反应速率不同的原因,请你根据所提供的药品,填写实验方案中的空白部分。
  药品:氯化钠固体、硫酸钠固体、硫酸铜固体、氯化铜固体、6mol/L盐酸、3mol/L硫酸、18.4mol/L硫酸、5mol/L硝酸。
  方案: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铝丝和等体积的 (填写相应的试剂,下同),再向其中的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固体并振荡使固体溶解,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探究:略。
  实验II:
  取足量的形状、质量均相同的铝丝分别与等体积的6mol/L的盐酸、6mol/L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待反应停止后取出剩余的铝丝洗净、干燥、称量,剩余铝丝的质量关系是前者 后者(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观察反应后的液体,发现铝与盐酸反应后所得的液体是黑色浑浊的,试管底部有少量黑色沉淀,对此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提出猜想
  同学们查找资料后获得如下信息:工业上用电解法冶炼铝所用的原料氧化铝是从铝土矿中提取的,所以得到的氧化铝中可能还含有微量的氧化铁和二氧化硅两种杂质,据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此黑色固体是铁单质,可能是电解得到的铝与杂质反应生成的,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猜想2:此黑色固体是硅单质,是电解得到的铝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的。
  猜想3:此黑色固体是铝单质,是铝与盐酸反应时因反应过快而变成粉末分散到溶液中;
  猜想4:此黑色固体可能是上述若干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2)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相关实验:
  将反应后所得的液体进行过滤、洗涤,分别取少量固体置于两支试管中,完成下列实验:
  ① 向其中的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固体是否溶解。实验时发现固体完全溶解,证明猜想 一定不正确(填“1”、“2”、“3”、“4”)。
  ② 向另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固体是否溶解。实验时发现固体完全溶解,证明猜想 一定不正确(填“1”、“2”、“3”、“4”);
  (3)得出结论
  综合实验①②的现象,可推知猜想 (填“1”、“2”、“3”、“4”)是正确的,固体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
  1、答案:(共15分,每空2分)
  (1)K+ Fe3+ (2)3Fe2+ + NO3- + 4H+ = 3Fe3+ + NO + 2H2O
  (3)3NO2+H2O=2HNO3+NO (4) Fe2+ Cu2+ Cl- NO3- SO42-(3分)
  (5)1.6g (6)D
  2、答案:(共13分)
  (1)B(2分)
  (2)(2分)
  (3)将C中的溶液加适量水稀释(2分)
  (4)第二,打开a,通足量N2,排净装置中的空气(2分)
  (5)向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2分)
  (6)(V-11.2n)/33.6n (3分)
  3、答案:⑴检验装置气密性 (2分) ⑵SO2 (1分) 防倒吸(2分)
  ⑶Cu+2H2SO4 CuSO4+SO2↑+2H2O ( 2分) 长导管(2分)
  ⑷过滤、洗涤、干燥 (各1分) 12mol/L ( 2分)
  ⑸需要加双氧水( 1分) 原因:在烧杯中生成的Na2SO3可能被部分氧化为Na2SO4,如果不加入双氧水而直接测定沉淀质量则无法确定S元素的物质的量,从而使实验结果错误。(2分)
  4、答案:(14分)⑴CO2、CO的混合物(2分)
  ⑶NH4++NO2— N2↑+2H2O(3分)
  ⑷步骤②中是为了排尽空气(1分)步骤④是为了赶出所有的CO2,确保完全吸收(1分)
  ⑸2C+Fe2O3 2Fe+CO↑+CO2↑(3分)
  ⑹①Ba(OH)2溶解度大,浓度大,使CO2被吸收的更完全;M (BaCO3)>M(CaCO3),称量时相对误差小。(2分)
  ②在尾气出口处加一点燃的酒精灯或增加一尾气处理装置(2分)
  【命题立意】考查化学实验综合能力,物质制备的反应原理,试剂的作用,实验装置的优化及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同时对实验中的定量问题进行考查。
  5、答案:(共14分) ⑴ 常温下Fe遇浓硫酸发生钝化(2分:“常温下”1分,“钝化”1分)
  ⑵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2分,“条件”或“↑”未标扣1分)
  ⑶ 品红溶液褪色(2分,或“颜色变浅”) 除尽反应产物中的SO2气体(2分)
  ⑷ (11m-3b)/11m
  ⑸ 装置内的CO2难以赶尽,导致E质量增重偏小
  ⑹ SO2不一定能全部被品红、KMnO4除去或E中碱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CO2、H2O(其它合理的也得分)
  6、答案:(15分)(1)(1分) ① (2)(1分) 蒸发皿
  (3)(4分)A接 G , F 接 H ; B接___D __,___E _接___ C _
  (4)(2分) Cl2+ 2OH - ==Cl - +ClO - +H2O
  (5)(4分)2Cl - + 2H2O 2OH - + Cl2↑+ H2↑ pH约为12
  (6)(3分)量筒中液面和广口瓶液面相平;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凹液面相平;待整套装置恢复至室温时再行读取数据。
  7、答案:(共14分,每空2分)
  (1) CaCO3+2H+=Ca2++CO2↑+H2O;吸收从B装置中的试管内逸出的氨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温度越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越小,便于析出
  (3)A与B; 饱和NaHCO3溶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除去CO2中混合的HCl气体
  (4)60%
  8、答案:(13分)(1)容量瓶(2分)(2)干燥氯气(1分)
  (3)Cl2 + 2OH— = Cl— + ClO— + H2O(2分)
  (4)HCl溶于水电离出的H+和饱和NaCl溶液中的Cl— 都会对反应Cl2 + H2O H+ + Cl—+ HClO 起到抑制作用(2分)
  (5)不合理;实验进行中Cl2与湿润红色纸条中的水反应生成HClO使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干燥部分没有HClO,所以纸条不褪色,放置一段时间,由于水分子运动会导致整个纸条湿润而褪色。(2分)
  取一塑料板将干燥的红色纸条和湿润的红色纸条分别贴在塑料板两侧,将该装置放入装置D中。或将氯气先通入装有干燥的红色纸条的试管,再通入装有湿润的红色纸条的试管中。(2分,合理给分)
  (6)0.5(2分)
  9、答案:实验I:(1)bc;(2分)(2)3mol/LH2SO4、氯化钠固体(或6mol/LHCl、硫酸钠固体)(2分)
  实验II:大于(2分)(1)2Al+Fe2O3 2Fe + Al2O3;(3分)
  (2)①2(1分);②1(1分);
  (3)3(1分),2Al+2OH-+2H2O=2AlO2-+3H2↑;(3分);
  【解析】实验I:(1)两实验现象的差异原因应从反应物组成的不同点去寻找,此题中其他条件均相同,不同的是盐酸中含有Cl-而硫酸中含有SO42-,所以从这个方面思考即可得答案;
  (2)根据控制变量法和对比实验法,在控制其他条件相同时,只让两实验中有一个变量不同。如:都用稀硫酸,但其中一份加入Cl-而另一份不加Cl-,即可得出结论(类似方法亦可)。
  实验II: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等物质的量的HCl与NaOH相比,NaOH消耗的铝更多,所以留下的铝就少,故“前者大于后者”;
  (1)根据信息和有关物质的性质,可以看出黑色固体可能是铝、铁、硅三种单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从而提出猜想。猜想1中铁的生成是由于电解法时生成的铝能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由此可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猜想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根据题意就可直接写出;
  (2)①在盐酸中固体完全溶解,证明一定不含硅,所以猜想2一定不正确;
  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固体完全溶解,证明一定不含铁,所以猜想1一定不正确;
  (3)综合(1)(2)中相应的结论,可知此固体只含有铝,故猜想3正确,猜想4不正确,固体是铝,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第二篇高三化学练习册:高三化学的教学反思

  导语:对于高三化学的教学,各位老师做出了个人的反思。以下是小编为各位整理的高三化学教学反思,供大家阅读和参考。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1)
  20xx年保定市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了,学生的成绩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虽然每一次都有令人喜悦的地方,但是步伐却不够快,毕竟还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要披挂上战场了。我们每一位课任教师都很着急。4月10日化学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上听取了其它老师的发言,深受启发,指出了二轮复习的基本意义和复习方法。
  一、认真分析试卷,发现问题,有的放矢。
  在高三后期的复习中,平时测验要让学生认真总结答题中的问题,作出详细的数据统计,然后总结出错题的共性之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作为专题独自攻破,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以巩固。再通过强化练习加以掌握。
  二、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动手。
  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真正动手,去体会师生互动的快乐,并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所复习的知识。一直以来,我头疼的问题是,讲过很多遍的知识点,学生的错误率还是很高,当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学生都会说,课堂上我听的非常明白,但是真正自己做的时候,就没有思路了。其实,在课堂上学生只注重了听,而没有消化的过程,没有自己动手的过程。这几天,我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训练,发现了许多问题,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也事半功倍。
  三、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解决实验题大难关。
  化学实验在高考中占的比重也很大,但每次考试中学生实验题的平均分很低,从答题的情况来看,主要问题是:语言表达混乱不清,不规范,没有使用化学术语。换句话说,就是心里明白,表达不出来。所以后一阶段的复习中,将注重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
  四、注重规范解题,掌握其答题规律。
  做过去的题进行分类处理,总结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总结遇到什么样的题,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解答,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回答。怎样回答才能是标准答案或是接近标准答案。
  五、掌握做题技巧,节省解题时间。
  做题首要审题,据统计做错题的同学,错的原因大多都是没有审清题就进行解题,费了时间也没有做对,很是冤枉。那怎么办?专家指出审三遍题才能动笔答题是很有道理的,第一遍快审,主要是审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无用信息;第二遍是提出有用信息;第三遍是综合分析有用信息进行分析解答题。这样才能把题分析透,解答才准,且不用反功,还节约了时间,但现代高中生为了节约时间,第一遍审题就开始解答题,结果解到一半解不下去,还得回去审题,甚至还得重来,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正确。
  做题还是注意解题范围,首先要平行题意,其次要平行课本,解题才能快速,才会准确。思考范围的大小决定着解题的快慢,所以要掌握准思考范围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思考范围是什么,那就是大纲和考纲。这样既省时间又准确,具体例子就不再举了。
  反思教学是教师提升自己的必要阶段,经常反思的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会总结出不同阶段学生的不足和自己教学的侧重点,是一项很好的教学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事。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2)
  在高一和高二的基础上加深和巩固,先是完成教材的新内容,然后是用适当的复习资料作助手,巩固和提高课本的知识,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
  全学年各阶段的教学安排:第一学期完成高三的教材新内容和适当的综合练习;第二学期全面开展复习,特别注意历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和利用。
  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20xx年的高考卷也不例外。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
  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3.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多思善想。
  1.    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办得到的,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常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细心体会,善于发现问题,耐心地与学生沟通,不断尝试改进,使学生成绩不断的得以提高。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3)
  一、高三化学复习指导思想
  从近五年的高考理综中化学学科的试卷结构和试题特点,我们明显分析出知识的覆盖减少很多,题型的变化也有很大的调整。以前的热点问题不再是必考的内容,而强调了能力的考核。我校复习的指导思想是“两纲一本”为主,狠抓基础,全面复习,送分题要全对,中档题是关键,也是我校的复习重点。在此基础上,提升能力,难题试着做;偏题、怪题无生长点的知识坚决舍弃,多研究小、巧、活的试题,多角度,多层次的设问是我平时教学的基本方法。
  二、高考复习的基本策略
  我校化学复习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阶段,即以≤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点为依据分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的性质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化学试验、化学计算五大块,以课本为依托进行复习,注意夯实基础,适度深化,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
  第二阶段:知识专题复习阶段。专题的设置是围绕化学热点和跨学科综合能力进行的,题目的综合性较强,起点较高,发散性较好,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阶段,主要是选一些具有针对性、代表性、新颖性、难度大小适宜的题目,供学生演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心理,为高考做好心理准备。下面谈几点做法:
  1.强化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活动
  首先是教会学生自我编制知识网络,强化学生活动,在编制网络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用已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再进一步提高,利用新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迁移、演绎、推理、归纳等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复习中既要防止高难度的训练,又要防止低层次的重复操练,要突出中档题的训练,删除过深、过难、过繁的练习。同时,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化学学科从分子、原子的观点着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不同。如动态平衡思想(溶解平衡,电离平衡,化学平衡,水解平衡),守恒的观念(能量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解决残留问题(误差的判断,尾气的处理,废物的利用),化学复习中应不断强化这些观念,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习惯。注意对学生进行定式思维与变式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统摄思维与有序思维,逐项考证与选择考证的思维习惯的培养。
  2.加强综合训练
  我校已经进行了一次理科综合测试考试,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的综合意识较差,如有一道推断题,推出的物质能发生连续氧化,学生想到最多的是有机物中醇的连续氧化,而这道题其他的设问均涉及无机知识,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在有机范围内寻找答案,没想到无机与有机的综合,因此,该得的分失掉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就说明我们在最后阶段应有意识的进行综合训练。综合训练包括学科内综合和学科间综合,两种综合我们应以学科内综合为主,让学生在学科综合的基础上逐步有了综合意识,逐步由单一知识点过渡到多知识点综合,由学科内综合过渡到学科间的综合,由学科间的综合过渡到学科间的融合。
  3.注重联系实际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落实知识的应用呢?首先我们在进行各部分知识的复习时尽可能补充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内容。如复习氧族元素时,补充环境保护。复习卤素时介绍含碘盐,含氟牙膏等。第二阶段。我们仍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观察自然现象,关心科技动态,增强环境意识,以专题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实际中的化学问题,如:绿色化学,酸雨,臭氧空调、纳米材料、高能电池等知识,并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试验
  在最后阶段安排学生重做高中阶段已作过的重要试验,开放实验室,学生真正掌握各种实验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如观察一些计量仪器(精确度、最小刻度),复习一些重要仪器,如简易启普发生器、滴定管等的使用方法。重做高中阶段已作过的重要试验,要求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作过的试验,在实验中做到,了解试验的目的、步骤和原理,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实验中进一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创新质疑意识。同时,设计开放性试验题目,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5.进行应试训练与指导
  由于平时考试主要是单科考试,所以学生对综合考试有一个适应过程,首先要求学生调整自身的心理,在一般的情况下,试卷设计由易到难排列,但理科能力测试,同时考察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内容,在卷i 、ii中同学科内容相对集中,势必出现学科内容交叉,解题时思维不断切换,会造成不适应;同时综合试题难免有新题型出现,这就需要心理调整,加强训练,提高应变能力。同时还应指导学生答题细致冷静不失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题目给分值较以往显著增大。平时就应在解题的可靠性上下功夫,会做的题目,容易的题目尽量不失分,对较难题不可轻易放弃,应胆大心细,沉着冷静多得分。
  因此,我们只有合理安排,注重素质、能力、创新,全面提高,才能使高三化学教学适应高考,适应教学改革。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4)
  一、实施学案式复习模式
  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多且分散,学生若不亲自动手梳理主干知识、整理要点,单靠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保证细致、全面的复习,同时没有学生的广泛参与也难以保证良好的复习效果。针对以上情况,第一轮复习阶段实施学案式复习模式。第一轮复习的特点是以课本为中心,落实“双基”,构建学科知识结构。将每章所涉及的知识点设计成填空、图表并以作业形式布置下去,学生依照课本即可自行回顾和整理其内容,我通过收查作业、课堂提问、课堂测试等手段落实情况。经过学生的自主复习整理之后,课堂上我所做的是点击要点、解疑答惑、拓展深广度。这样做节省了时间,解决了有限的课时与繁多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既保证了课堂容量,又确保了教学进度。
  一轮复习重要的是准备复习学案,这项工作其实难度是很大的,因为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和旧教材完全不同,所以对09 年的复习提纲需要进行很大的改动,前期工作是高二上来的几位老师完成的,我参与了提纲的后续编写,由于对教材不熟,我将新教材几册书利用假期仅有的时间通读了一遍,其实无论在哪个年级教学,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还是非常必要的。
  一轮复习除了用好提纲,练习册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选择的是侧重基础的《高考密码》,针对09年高考的难度也相应的增加了一轮复习的深广度。10年高考试题一出炉,我们很庆幸复习导向的正确性,这也是高考取胜的关键因素。
  二、新课程辽宁、宁夏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析
  20xx年化学试题难度与20xx年相比难度有所下降。全卷试题以能力立意为核心,注重对能力的全面考查,试题情景与设问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选择题部分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但非选择题计算量比20xx年增多,这样学生在整个答题过程中用的时间就会长些。主观性试题与20xx年一样,强调了化学学科内的综合能力考查,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6题无机框图推断题涉及到化合物黄铜矿(CuFeS2)是现教材没有出现的内容;28题第(5)小题,液体体积V字母较多,使学生难以抓住在保持氢离子浓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硫酸铜浓度对氢气生成速率影响的问题分析;选修题36第(4)、(5)小题涉及计算,在学生紧张的考试中容易出错;选修题38题的有机题,合成路线中烯烃与苯的加成、芳香烃的氧化、苯酚与酮的反应等是现教材不要求学生掌握的,这几道题对中等以下学生而言,失分的几率很高。27题、28题相对比较简单,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来自教材内容,但高于教材,设问新颖,全面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分析能力。
  三、精选考题,建立适合学情的题库
  对考题的研究是复习备考的另一重要环节,今年由于领导的信任,我入选为出题组成员,这不仅锻炼了出题能力而且对考纲的深入研究和高考命题方向的把握促使我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试题的质量,对我个人而言是难得的机会,我不辱使命,每次的命题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同组老师的肯定。
  要想将学生从茫茫题海中解脱出来,教师则必须深入题海潜心研究,抓特点、求新意、寻变化。先从大量的习题中选题,再精选,工作量很大,有时关于这一部分的习题需要去做两三本的书,更不用说套题了,这样做虽很辛苦,但选出的题目难度适中、针对性强,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从10考题看,传统常规考题仍然应该作为训练的重点。另外还根据考情的变化对试题及时更新,保持题目常考常新也是必要的。
  四、查缺补漏,保证考前复习效率
  首先,“回归教材”。认真重读教材,寻找“弱区”和“盲区”,如教材中的数据、图象、图表及习题等,经过整理来指导学生看书、复习。
  其次,“回顾错题”,发挥“错题本”的功效。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注重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建立“错题本”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有错必究,及时整理,随时记录,一年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厚厚的“收获”。学生在此过程中培养了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中体会知识的积累过程。考前让学生翻阅自己的错题本,理清思路,总结经验,防止重犯,一改过去“不知所措”的考前状态,使考前的复习效率得到保证。
  五、两点改进
  (1)关于回归教材。
  高三最后的复习阶段都是回归教材,但每年到最后时间都非常紧,另外部分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如何引领学生回归教材,我认为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和学生的意识问题,二是有效的操作问题。今年我们将回归教材的时间调整在一轮复习之后,我认为对高考成绩的提升应该会有所帮助。
  (2)关于试卷讲评。由于工作繁忙,考试卷能全批,但我总觉得总结分析不够,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准备环节:①记录答题情况,统计答对率; ②找出错解原因,将问题归类。二是讲评环节:①巧妙公布成绩;②讲评要有侧重:侧重错误原因的分析,侧重思想方法的建立,侧重解题思路的优化,侧重解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③讲评要让学生参与。三是巩固、反思环节。
  总之,在一年的复习备考中,我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与高三组老师精诚合作,尽心尽力,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夯实基础,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些使我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当然也有不足,比如学困生的辅导方面,化学实验的教学也应加强。
  优美的教学环境,互助的教学群体,和谐的干群关系,向上的学习氛围,这些促使我不断进步。

第三篇高三化学练习册:高三化学教学反思模板

高三化学练习册_高三化学教学反思模板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下面小编整理了高三化学教学反思模板,欢迎大家参考!
  篇一: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现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如下反思。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近三年的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
  3.熟悉高考大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
  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3.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多思善想。
  1.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常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澳秘等,从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2010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综观近几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总的讲试题难度不大,体现了源于课本,但知识覆盖面大。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而第一轮复习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和深化,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复习内容要细致全面,即达到知识上不留死角的目的。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形成单元,按概念和理论(一)——无机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论(二)——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强化)的主线组织单元复习,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此整合教材组成单元复习的方法,能有效地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要突出教材。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别是高三选修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实验或同一方法完成不同实验、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等),进行深入地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往往死记硬背,不易掌握),复习时应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即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断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强弱电解质理论推知一种盐的水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等。重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常识介绍,它们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盲点。
  要注重化学主干知识,突出复习重点。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25条):
  (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
  (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
  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要注重规范、落实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决定高考的成败。要加强化学用语的落实训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强化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强化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每堂化学课坚持默写5—10个教材上典型的化学方程式、电子式、有机反应式、官能团结构简式等,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地落实办法)。要训练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要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要求运算准确,有效数表示规范。
  篇二:高三化学教学反思模板
  一、实施学案式复习模式
  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多且分散,学生若不亲自动手梳理主干知识、整理要点,单靠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保证细致、全面的复习,同时没有学生的广泛参与也难以保证良好的复习效果。针对以上情况,第一轮复习阶段实施学案式复习模式。第一轮复习的特点是以课本为中心,落实“双基”,构建学科知识结构。将每章所涉及的知识点设计成填空、图表并以作业形式布置下去,学生依照课本即可自行回顾和整理其内容,我通过收查作业、课堂提问、课堂测试等手段落实情况。经过学生的自主复习整理之后,课堂上我所做的是点击要点、解疑答惑、拓展深广度。这样做节省了时间,解决了有限的课时与繁多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既保证了课堂容量,又确保了教学进度。
  一轮复习重要的是准备复习学案,这项工作其实难度是很大的,因为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和旧教材完全不同,所以对09 年的复习提纲需要进行很大的改动,前期工作是高二上来的几位老师完成的,我参与了提纲的后续编写,由于对教材不熟,我将新教材几册书利用假期仅有的时间通读了一遍,其实无论在哪个年级教学,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还是非常必要的。
  一轮复习除了用好提纲,练习册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选择的是侧重基础的《高考密码》,针对09年高考的难度也相应的增加了一轮复习的深广度。10年高考试题一出炉,我们很庆幸复习导向的正确性,这也是高考取胜的关键因素。
  二、新课程辽宁、宁夏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析:
  2010年化学试题难度与2009年相比难度有所下降。全卷试题以能力立意为核心,注重对能力的全面考查,试题情景与设问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选择题部分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但非选择题计算量比2009年增多,这样学生在整个答题过程中用的时间就会长些。主观性试题与2009年一样,强调了化学学科内的综合能力考查,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6题无机框图推断题涉及到化合物黄铜矿(CuFeS2)是现教材没有出现的内容;28题第(5)小题,液体体积V字母较多,使学生难以抓住在保持氢离子浓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硫酸铜浓度对氢气生成速率影响的问题分析;选修题36第(4)、(5)小题涉及计算,在学生紧张的考试中容易出错;选修题38题
  的有机题,合成路线中烯烃与苯的加成、芳香烃的氧化、苯酚与酮的反应等是现教材不要求学生掌握的,这几道题对中等以下学生而言,失分的几率很高。27题、28题相对比较简单,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来自教材内容,但高于教材,设问新颖,全面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分析能力。
  三、精选考题,建立适合学情的题库
  对考题的研究是复习备考的另一重要环节,今年由于领导的信任,我入选为出题组成员,这不仅锻炼了出题能力而且对考纲的深入研究和高考命题方向的把握促使我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试题的质量,对我个人而言是难得的机会,我不辱使命,每次的命题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同组老师的肯定。
  要想将学生从茫茫题海中解脱出来,教师则必须深入题海潜心研究,抓特点、求新意、寻变化。先从大量的习题中选题,再精选,工作量很大,有时关于这一部分的习题需要去做两三本的书,更不用说套题了,这样做虽很辛苦,但选出的题目难度适中、针对性强,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从10考题看,传统常规考题仍然应该作为训练的重点。另外还根据考情的变化对试题及时更新,保持题目常考常新也是必要的。
  四、查缺补漏,保证考前复习效率
  首先,“回归教材”。认真重读教材,寻找“弱区”和“盲区”,如教材中的数据、图象、图表及习题等,经过整理来指导学生看书、复习。
  其次,“回顾错题”,发挥“错题本”的功效。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注重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建立“错题本”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有错必究,及时整理,随时记录,一年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厚厚的“收获”。学生在此过程中培养了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中体会知识的积累过程。考前让学生翻阅自己的错题本,理清思路,总结经验,防止重犯,一改过去“不知所措”的考前状态,使考前的复习效率得到保证。
  五、两点改进
  (1)关于回归教材。
  高三最后的复习阶段都是回归教材,但每年到最后时间都非常紧,另外部分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如何引领学生回归教材,我认为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和学生的意识问题,二是有效的操作问题。今年我们将回归教材的时间调整在一轮复习之后,我认为对高考成绩的提升应该会有所帮助。
  (2)关于试卷讲评。由于工作繁忙,考试卷能全批,但我总觉得总结分析不够,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准备环节:①记录答题情况,统计答对率; ②找出错解原因,将问题归类。二是讲评环节:①巧妙公布成绩;②讲评要有侧重:侧重错误原因的分析,侧重思想方法的建立,侧重解题思路的优化,侧重解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③讲评要让学生参与。三是巩固、反思环节。
  总之,在一年的复习备考中,我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与高三组老师精诚合作,尽心尽力,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夯实基础,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些使我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当然也有不足,比如学困生的辅导方面,化学实验的教学也应加强。 优美的教学环境,互助的教学群体,和谐的干群关系,向上的学习氛围,这些促使我不断进步,我将在120中学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勤恳工作,为120中学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gaozhongzuowen/11623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