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一群光头男孩阅读答案

高三作文 时间:2012-06-08

【www.jinghuajt.com--高三作文】

一群光头男孩阅读答案篇一:2018届陕西省高三语文二模拟试卷题目及答案


  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多做一些语文模拟试卷来复习里面的基础知识点,以下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的2018届陕西省高三语文二模拟试卷,希望能帮到你。
  2018届陕西省高三语文二模拟试卷题目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丑中之美
  庄子及其后学以“道”的自然无为为美,其根本表现是在个体人格的自由上。因而,在庄子及其后学看来,人的外形的丑丝毫也不妨碍他具有精神的美,得到人们的爱慕。庄子一方面赞赏他理想中的“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神人”,另一方面又丝毫不歧视形体残缺丑陋,却具有精神人格美的人。在中国美学史上,也是庄子第一个明确地谈到了丑的问题,指出了在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包含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
  《德充符》中通过许多寓言说明了这个道理。卫国的哀骀(tái)它是一个奇丑的人,“以恶(丑)骇天下”,然而“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鲁哀公和他相处不过数月就想请他当宰相。庄子以文学的夸张笔法,描写了这个奇丑者得到了包括妇女在内的许多人的爱慕,同时又借孔丘之口说明了他之所以得到爱慕的原因:“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而所谓“使其形者”就是精神。人们之所以爱这个奇丑的人物,就是爱他的“全德”,爱他的精神美。“?(yīn)趾支离无?(shèn)”“瓮盎大瘿(yǐng)”都是一些腰弯及于脚趾、形体残缺没有嘴唇、身上长着像盆瓮一样大的瘤子的奇丑人物,然而前者说卫灵公,后者说齐桓公,都得到了赏识和喜爱,以至卫灵公、齐桓公看起那些形体齐全的人来,反而觉得“其?(dòu)肩肩(瘦小样子)”,矮小可怜了。庄子认为,这是“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缘故。这些奇丑人物,由于他们有人格精神上的美,所以人们就忘掉了他们形体的丑陋,看上去反而比形体健全的人更加高大了。庄子看到了人的内在精神美能够压倒和克服外在形体的丑,“形骸之外”的美高于“形骸之内”的美。在追求着个体人格自由的庄子眼里,就连汲汲于仁义、不懂得自然无为之道的孔子,虽然形体健全,但较之于被砍掉了一只脚,却懂得自然无为之道的“兀者叔山”,在精神上是遭受了无可解救的“天刑”的。在庄子看来,这种精神上的刑残比肉体上的刑残更加可悲。庄子一点也不忽视形体的美,但更加重视精神的美。这种对于人的精神美的高度重视和追求,后来在魏晋时期的美学中得到了发展。
  从艺术史上看,庄子认为在丑怪的形相中可以包含强烈的精神美的思想,曾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五代人物画家禅月大师贯休的人物画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贯休是禅宗的信奉者,曾被皇家授予师号。而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的思想密切联系着的。贯休所画的人物,其形相十分怪异甚至丑陋,却又使人感到有一种内在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其名作十六帧水墨罗汉,骨相奇特古怪,为前代所找不出的。例如有庞眉大目者,孕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以之与阎立本的帝王图相对照,虽则坚实劲拔的笔致,略有相似,而人物的形态完全不同。阎氏的人物庄严肃穆,是一种士大夫社会的正型。而贯休的人物怪骇突兀,宛如战斗时神经紧张的一种变型”。完全可以说,在中国美学史上,对丑怪之美的肯定,为庄子美学所特有。这也是一般浪漫主义美学所共有的特色。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则是排斥丑怪之美的。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及其后学认为人的外形的丑并不妨碍他具有精神的美,得到人们的爱慕,是因为他们尊崇以“道”的自然无为为美,其根本表现是在个体人格的自由上。
  B.在《德充符》中,庄子以文学的夸张笔法,塑造了一批形貌奇丑无比的人物,他们不但得到了妇女的爱慕,而且也得到了国君的赏识和重用。
  C.在庄子看来,形貌奇丑的人物,由于他们有人格精神上的美,所以人们就忘掉了他们形体的丑陋,看上去反而比形体健全的人更加高大了。
  D.庄子虽然认为“形骸之外”的美高于“形骸之内”的美,但并不排斥形体与精神双美兼得的现象的存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庄子借孔子之口说出哀骀它之所以得到爱慕是为了更有力地反驳以孔子为代表的排斥丑怪之美的儒家美学。
  B.庄子寓美于丑的美学思想对后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的思想密切联系着的。
  C.阎立本笔下的人物庄严肃穆,体现的是形体美与精神美相统一的儒家的美学标准,而贯休笔下的人物怪异甚至丑陋,与儒家美学的追求迥乎不同。
  D.贯休笔下庞眉大目、孕颐隆鼻的罗汉形象与庄子笔下的“?趾支离无?”“瓮盎大瘿”一脉相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庄子看来,孔子所遭受的“天刑”指的是他在精神上只知汲汲于仁义、不懂得自然无为之道。
  B.《巴黎圣母院》中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与庄子笔下的“?趾支离无?”“瓮盎大瘿”在形体的丑及人格精神的美上都有相近之处。这体现了一般浪漫主义美学所共有的特色。
  C.庄子指出在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包含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这种美学思想后来在魏晋时期的美学中得到了发展。
  D.在中国美学史上,庄子第一个明确地谈到了丑的问题,并对丑怪之美予以肯定,这大大拓展了中国美学的领域,对占统治地位的正统儒家美学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
  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公(指韩愈)为著《讳辩》一篇。后官至太常寺奉礼郎。
  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旦日出,骑弱马,?酒酵沸∨?樱?彻沤跄遥?鲇兴?茫?橹媚依铩7彩?幌让?猓?澳汗椋??蛉耸规咎侥抑校??槎啵?磁?唬骸笆嵌??怀鲂哪艘讯?”上灯,与食,即?炬救∈椋?心??阶愠芍?7谴笞淼跎ィ?嗜绱恕
  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超出了)翰墨(文辞)畦径(田间小路,喻常规),时无能效者。乐府诸诗,云韶(黄帝所作之《云门》及虞舜所作之《大韶》后云韶指宫廷音乐)众工,谐于律吕。尝叹曰:“我年二十不得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驾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天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之。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弥年绝迹。乃诘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已焚之矣。“今存十之四五。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
  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信然。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今兹惜哉!
  (选自《唐才子传•李贺》)
  [注]郑王:李亮,唐高祖李渊的从父,隋朝时任海州刺史,高祖武德初年封郑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 承:接受
  B 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 举:推荐、选用
  C 老子曰:“其进锐者退速。”信然 信:果真、的确
  D 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假:授予、给予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贺有才华的一组是(3分)
  ①韩愈、皇甫??览其作,奇之而未信 ②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③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④?酒酵沸∨?樱?彻沤跄遥?鲇兴?茫?橹媚依
  ⑤每恨其傲忽,其文己焚之矣 ⑥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李贺是唐朝宗师后人,人长得纤瘦,手脚很长,但非常聪明,写字飞快,七岁诗文便震动京城。
  B 韩愈、皇甫??读了李贺的作品,不相信他只有七岁,直到李贺梳总角发穿荷叶衣出来,他们才大惊。
  C 李贺写诗崇尚奇异的风格,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其乐府诗常被谱成唱曲。
  D 作者详细记叙李贺充满神奇色彩的病死过程,是要借天妒英才的说法凸显李贺出类拔萃的天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灯,与食,即?炬救∈椋?心??阶愠芍?6分)
  译文:
  (2)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4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点绛唇•雨中故人相过
  王恽
  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话余联步,来看花成趣。
  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香如雾。约君少住,读了《离骚》去。
  8.词的上片写了词人和故人哪些动作?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情趣?(5分)
  9.下片“湿”字渲染了什么样的环境氛围?结句劝故人“读了《离骚》去”有何意味?(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四十三年,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 。(杜牧《阿房宫赋》)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陶渊明《饮酒》)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广场上美好的歌声
  [俄]彼特洛•洛斯基
  行动之前,杰夫卡夫斯基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绝不是一次例行演习那么简单。果然,短短三个小时之后,装甲车队便开入捷克布拉格,而天空的广播也同时传来讯息,这次行动绝不是针对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而是逮捕杜布切克分子(见背景资料)。
  守护在布拉格边缘的一条要道,杰夫卡夫斯基和战友一样,他心里非常焦虑,这次取名为“尤里复仇”的行动到底要持续多久?
  街对面不远处是一个教堂,悠扬的钢琴声隐隐约约地从里面传出来,杰夫卡夫斯基情不自禁地侧耳细听,曲子有点像《伏尔加母亲》,那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如果不是德军突然入侵,杰夫卡夫斯基想,自己现在一定是一名钢琴师,至少不会手里拿着枪。
  杰夫卡夫斯基无奈地笑笑,抬起头看看天空,只见晴空万里,太阳直直地照着脚下的城市,连影子都不见一点,这是个好兆头,久经战场的他可以肯定,战争已经结束,或者根本就没有发生,因为天空连一架飞机都没有,这就说明伟大的莫斯科再次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这样想着,杰夫卡夫斯基便觉全身轻松起来,反复观察了一下周边,没什么异动,便向远处的战友打了声招呼,自己一个人慢慢朝教堂走去。琴声已经停止,但教堂却并没有静下来,透过门缝,杰夫卡夫斯基看见一群孩子正整齐地唱着歌,什么曲子他听不出来,只觉得歌声在教堂里显得特别响亮。
  杰夫卡夫斯基喜欢这种感觉,便不由自主地走进去,他想问问这首歌的名字,甚至还想跟他们一起学习歌唱。然而,当他出现在那群孩子面前,歌声却突然停止,他们一个个惊恐万分,稍小一点的女孩甚至在往后躲。
  杰夫卡夫斯基抱歉地笑笑,刚想说自己的来意,一个男孩却突然朝自己奔来,这是一个勇敢的男孩,杰夫卡夫斯基在心里默默赞许。可男孩大概跑得太急,竟然在阶梯处绊倒。遇到这种情况,杰夫卡考斯基当然是毫不犹豫地向前搀扶。意外就发生在搀扶的那一刻,男孩拼命甩开他的手,大声哭诉:“坏人,你还我爸妈来,你们都是坏人!”与此同时,男孩竟然掏出一支手枪对准杰夫卡夫斯基的胸口,“啪”的一声,枪声在教堂里格外清脆。
  杰夫卡夫斯基显得特别沉重,他真的不希望发生这种事,但当他发现男孩拿出手枪那一刻,还是习惯性地先下了手。教官曾无数次地训练他应对类似的情况,所以,枪杀男孩的事情完全可以算得上一次对敌作战,杰夫卡夫斯基甚至还可以把战绩上报。但是,在枪声之后,他却只觉天旋地转,怎么也站不起来,他看见男孩的脸,竟然带着微笑,一种解脱的微笑。
  当战友冲进教堂,一支支枪口对准教堂里的孩子时,杰夫卡夫斯基终于挣扎着站起来,他告诉战友,这里没有杜布切克分子,男孩完全是自己一时冲动而错杀,回去后,他会主动接受军法处置。
  教堂里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无论是小孩或者大人,他们脸上都有种奇怪的表情。因为就在刚才,他们亲眼看见杰夫卡夫斯基把男孩的手里的枪塞在自己怀里,一个军人竟然保护敌人的伙伴,这简直就是奇迹。
  当杰夫卡夫斯基与战友跨出教堂的大门,外面阳光依旧明媚,整个布拉格宁静得像莫斯科的早晨,而就在杰夫卡夫斯基回头那一刻,透过教堂的大门,他看见那群孩子紧紧地靠在一起,悠扬的歌声再次响起,越唱越响,歌声从门口飘出来,弥漫在布拉格的天空。 (选自《意林》2011年04期,有删改。)
  背景资料:1968年,捷克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起布拉格之春改革,希望借此摆脱苏联。8月20日,苏军以军事演习的名义突袭机场并占领布拉格,逮捕了杜布切克,控制了捷克全境。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杰夫卡夫斯基守护在布拉格边缘的一条要道,和战友一样心里非常焦虑,他们厌恶战争,想尽快结束。
  B.主人公听到教堂传出像《伏尔加母亲》的钢琴声,那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所以后来他去教堂询问其名字。
  C.小男孩脸带微笑,是一种解脱的微笑,是对“坏人”的抗议,是想到死后会在天堂看到父母的幸福。
  D.杰夫卡夫斯基告诉战友,自己一时冲动错杀男孩,教堂里所有的人默不作声,因为面对敌人的枪口。
  E.布拉格的歌声是呼唤和平的歌声,是人类精神力量的象征,代表着捷克斯洛伐克的希望和未来。
  (2)小说中多处描写歌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杰夫卡夫斯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杰夫卡夫斯基是合格的军人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 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 5分)
  不懂外文的翻译家
  林纾出生时,大清王朝已病入膏肓。青年时代的林纾被乡里视为“狂生”,这与他的秉性有关,更因为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蔑视。1882年,林纾作为以文名显于乡里又不断赴京应试的举人,出入于士流之中,奔走于南北之间。他感受着时代风雨和民族的危难,强烈地意识到自身的责任。1884年,甲申中法之战在林纾故乡福州海面上爆发。停泊在马尾港的法国舰队突然向中国的船只发起进攻,一个多小时就击沉了中国全部船只,摧毁了洋务派苦心经营的马尾造船厂,福建海军全军覆没。林纾悲愤莫名,与挚友林崧抱头痛哭,引以为奇耻大辱。1884年11月,左宗棠来福州督办军务,林纾与好友拦马告状,控告当时主持福建军务的人谎报军情,掩盖败绩。当时林纾目光如炬,纵谈败状,未尝有所顾忌。告状后,林纾与友人相约“不胜,赴诏狱死”。
  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思潮高涨。林纾走进维新派的行列,不过他凭的是文学。1897年,林纾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闽中新乐府》,这是在他“每议论中外事,慨叹不能自已”的特定情况下写成的。这部诗集实际上是仿照白居易的讽喻诗为儿童创作的带有启蒙性质的通俗歌诀。“每日国仇似海深,救国须鼓儿童心”,由于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现实性,“养蒙者奉为金科玉律”,影响甚大,后来流传到海外。1897年,这位不懂外文的落第举人,正式走上了翻译西洋文学的道路。这是维新思潮影响的结果,也是林纾成为维新派的有力标志。戊戌变法前后,伴随着改良主义政治运动的兴起,维新派发起了具有革新意义的文学改良运动。他们倡导“诗界革命”,又倡导“小说界革命”。译介西洋文学正是“小说界革命”的一大方面。这年夏曾佑(学者、诗人)、严复在《国闻报》上主张译介欧美小说以“使民开化”,次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又主张“特采外国名儒所撰述,而有关切于中国时局者,次第译之”。林纾在实践上从事小说翻译,与他们在理论上倡导小说翻译是同步的。颇具传奇色彩的是,第一部在近代文学翻译史上引起巨大反响的《巴黎茶花女遗事》,竟是友人王寿昌手捧法文原著,口译小说内容,林纾“耳受手追”,摇笔整理成篇。小说发表以后,引起了轰动。接着他不惜重金,通过各种渠道,购置欧美文学原著。然后请人给他“口译”,再由他进行“笔述”。其用力之勤,搜罗之广,译作数量之多,都是惊人的。
  1899年,林纾举家移居杭州。他眷爱杭州的湖山之美,曾尽力维护西湖的旖旎风光。他每游西湖,就留心查看何处缺树,一一记在心头。第二年清明节前,他亲购垂柳幼苗千株,着人补栽在缺柳之处,此事在杭州传为佳话,他以此自号“西湖补柳翁”。他和魏易又进行了《黑奴吁天录》的翻译。他们认为中国刚刚经历八国联军入侵之辱,亡国灭种之祸迫如燃眉,此小说深刻地暴露了种族压迫的罪恶,可以警醒国人。他们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小说的翻译工作。林纾在《跋》中指出“非巧于叙悲以博阅者无端之眼泪,特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不能不为大众一号”。显然,林纾已自觉地把自己的文学翻译与中国的反帝斗争结合在一起了。这时他已是举国瞩目的文学家了:用“新学”的眼光来衡量,他奉献给国人的是西洋小说,因此维新派为有这样一位翻译家而自豪;用“旧学”的眼光来衡量,他的译文是文言,颇有马班韩流的神韵、传统文学的风采,因此嗜好“旧学”的人也对他刮目相看。无论新派旧派都承认林纾的文学才华和地位。林纾的译笔有其独自的特色,又颇能保有原文的情调,人物也能传原著之神。他借助他人口译来翻译的小说,其成功译作至今还具有生命力。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此后的十六七年间,他几乎是无间断地在译坛上辛苦耕耘,译作的总数达179种,涉及11个国家的98位作者,被誉为“译届泰斗”。
  然而,从政治立场看,辛亥革命之前的林纾,一方面强烈要求反帝救国、热血澎湃,一方面却不赞同以改朝换代谋求救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伴随着政治立场的落伍,林纾身上亦新亦旧的二重色彩更明朗化了。辛亥革命后,林纾对“共和”制下的民国是否优于那个未曾实现的“君主立宪”产生了疑惑,对于民国初年的乱哄哄的“共和”渐渐不满、失望乃至绝望。他写道“时局日坏,乱党日滋。天下屹屹,忧心如焚。无暇作谑,但有深悲”。前清已矣,现实又给他当头棒喝,他的立场复归到辛亥革命前的立宪派那里。他成了一位可叹的“遗老”。
  (摘编自张俊才《林纾评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林纾虽然年轻时就以文才出名,但“狂生”的名声使他仕途坎坷,他不得不一次次地赴京赶考,最终还是成为落第举人。
  B.中法之战,中国海军全军覆没,左宗棠督办福州军务后,林纾和好友拦马告状,控告有关官员掩盖败绩的罪行,表现出林纾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林纾的诗集《闽中新乐府》以鲜明的政治性和现实性成为向人们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著作,被奉为金科玉律,影响很大,流传很广。
  D.林纾十分喜爱西湖的旖旎风光,他查看并补栽垂柳幼苗的举动在当时的杭州传为佳话,他也高兴地自号“西湖补柳翁”。
  E.作为一篇人物评传,材料融记叙和评论为一体,记述了一代翻译家林纾的突出成就,也没有回避他的缺点,记叙清楚,评价公允。
  (2)林纾受维新思潮的影响在材料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分析。(6分)
  (3)林纾为什么被誉为“译界泰斗”?请简要分析。(6分)
  (4)林纾是怎样成了一位可叹的“遗老”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1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不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潮流。
  B.在安全检查座谈会上,有代表指出,当前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级领导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如临深渊的心态,切实抓好安全工作。
  C.他创作的两部小说虽然题材不同,发表的时间不同,但异曲同工,在评论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D.《中国好声音》一反有些选秀节目“泛娱乐化”的特点,以“好声音”为唯一评判标准,带给观众朴实无华的感动,赢得了溢美之词。
  14.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B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家长们受益匪浅,感慨颇多,都认识到不适当地管教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C.由于绘画画面的有限性和绘画形象的固定性,对绘画表现更广大的生活空间、表现时间过程、表现心理活动和声音形象等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D.这次活动的宗旨是以展现汉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为目的,并以此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
  15.下面的句子组合成一段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梁思成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在他逝去多年之后,世人渐渐地认识了他,认识了他的思想的价值
  ②自己所珍爱的东西向他展示了行将消失的暗淡前景,自己却无能为力
  ③但是,用来体现他的思想价值的对象——历史文化建筑,却大部分已荡然无存
  ④对于一个致力于传统文化整理、总结和保护的大师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他所珍爱的文化被消解更让他痛苦呢
  ⑤他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实面前,常常显得那么脆弱与无力
  ⑥就如同眼看着一个患病的亲人,在庸医的手中一天天走向绝境,自己的有效施治方案却无人理睬
  A.①③②⑥⑤④ B.①③⑤④⑥② C.②⑥①③⑤④ D.②⑥⑤④①③
  16.请为下面的事件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包括标点)。(5分)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今年秋季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中小学生将有望用上据此修订的新教材。
  新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依据新课标,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求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学生会写字的要求也从原来的800到1000字统一调成800字。
  此外,语文新课标还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
  有学生家长质疑:最没用的就是“死记硬背”,识字才有用,为什么现在要反着来呢?这究竟是改革还是折腾?
  17. 5月12日是母亲节,请以母爱为话题仿写两句话。(6分)
  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
  父爱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邵雍是北宋哲学家。有一次,他在山里迷了路,两天滴水未进。幸好,他从山里走了出来,还看见了一户人家。他对正在忙家务的农妇说:“大嫂,能不能讨碗水喝?”农妇舀了一瓢水,刚要递给他,突然问:“你怎么气喘吁吁的?”他答:“我在山里迷了路,走了两天,又饥又渴,嗓子都冒烟了。”农妇听了,转身从身边的草料筐里,抓了一把喂驴的干草扔到瓢里,然后才递给他。邵雍觉得受了侮辱,但口渴难耐,只能接过来,小心地喝着。10年后,邵雍再次路过这里,再次遇见农妇。他忍不住问农妇:“当年,你为何要在水瓢里撒一把干草?”农妇答:“你误会了!当时你两天滴水未进,如果把水瓢直接给你,你肯定会拼命地喝,很容易把肺给喝炸了。我在水里撒点干草,是为了让你慢慢地小口喝呀!” 邵雍这才恍然大悟。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2018届陕西省高三语文二模拟试卷答案
  1.B. 无“重用”之表述。
  2.B 文中意思是说, 贯休的丑人劲画得力于庄子道家美学观 。因果不当。这里叙述是总体,而文章说的是个体贯休。
  3.C.原文是说对精神美的“重视和追求”,得到“发展”。此处是说庄子的美学思想到魏晋时期得到发展。
  4、B(应当解释为“参加科举考试)
  5、C(②句描绘李贺相貌,说其写字很快;④句描述李贺平时很勤奋,⑤句写李贺表哥自述,因嫉恨李贺傲慢,烧掉他所搜集到的李贺诗文)
  6、B(韩愈、黄埔??不相信的不是李贺的年龄,而是不相信只有七岁的李贺能写出这样奇妙的诗文)
  7、(1)点上灯,让李贺吃饭,李贺就从婢女手中把写的诗句拿过来,研好墨,叠好纸,把这些零散的诗句补足成一些完整的诗。
  (2)他的诗十分崇尚奇异的风格,组词造句犹如描花绘草,字字都有文采,所得诗篇都高超惊人。
  8.(5分)
  动作:拜访、谈话、离座、并肩、散步、赏花。表现出词人和故人雨日闲谈赏花时轻松喜悦的情趣。
  答出动作给2分(至少四个);答出情趣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9.(6分)
  “湿”字渲染了一种细雨霏霏、清冷感伤的环境氛围。借屈原的《离骚》含蓄地抒发了他们身在山野、心忧天下的思想感情。
  答出环境氛围的,给3分;答出结句意味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 (1)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2)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每空1分)
  11.(1) C E (每个三分,全对5分)A项“他们厌恶战争,想尽快结束”,于文无依据;B项,强加因果;D项只揭示了部分原因,人们的沉默,更多的是人们对杰夫卡夫斯基的举动的不解。
  (2)①照应题目,以美好的“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②渲染宁静而压抑的氛围;③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以情感人,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思考;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写对3个满分,酌情考虑)
  (3)①他热爱音乐,如果不是战争,现在一定是一名钢琴师;②他满怀爱心,他喜欢听孩子们在教堂唱歌的感觉,男孩绊倒时他毫不犹豫地去搀扶;③他勇于自我牺牲,甘愿为保护反抗入侵的“孩子”而接受军法处置。
  (4)答案:示例一:我认为杰夫卡夫斯基是一个合格的士兵。①从资历上看,杰夫卡夫斯基是一个“二战”老兵,德军入侵苏联,他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为了祖国利益而战。②从信仰上看,杰夫卡夫斯基对“伟大的莫斯科”有着无比信任,体现了其军人的坚定信仰。③从军事素质看,杰夫卡夫斯基训练有素,当男孩拿出手枪的那一刻,他习惯性地下手并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示例二:我认为杰夫卡夫斯基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士兵。①杰夫卡夫斯基并不热爱自己的职业。他喜欢音乐,对自己差点成为钢琴师念念不忘,战争期间也因为听到钢琴声而思想上开小差。②杰夫卡夫斯基意志不坚定,太善良,太具爱心。军人作为国家的战争机器,应该是冷酷无情的命令执行者。但杰夫卡夫斯基在枪杀了男孩之后,却“觉得天旋地转,怎么也站不起来”。③杰夫卡夫斯基自作主张,“保护敌人的同伴”,这并不是一个军人应有的行为。
  12.(25分)(1)(5分)选E给3分,选B给2分,选D给1分,选A、C不给分。
  (2)(6分)①印行第一部诗集《闽中新乐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启蒙儿童思想;②译介西洋文学,参加文学改良运动;③不赞同以改朝换代谋求救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林纾的翻译开拓人们的视野,向人们展示西方文化,引起巨大反响;②林纾的译笔有特色,有些成功译作至今还具有生命力;③林纾在译坛上耕耘十六七年,用力之勤,译作数量之多,都是惊人的。(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①辛亥革命前,林纾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求反帝救国,热血澎湃;②甲午战争后,林纾接受维新思想,主张改良社会,不赞成改朝换代;③辛亥革命后,林纾对现实忧心如焚,对“共和"渐渐不满乃至绝望;④亦新亦旧的矛盾思想使林纾政治立场落伍,复归到立宪派,成了可叹的“遗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6分)
  13.B(A.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此句褒义词误用为贬义词,应改为“胸无大志”或“胸无点墨”。C.异曲同工:比喻不同人的辞章具有同样高的造诣。主语应该指不同的人,而不能是一个人。D.“溢美之词”意思是“过分夸赞的话语”,多贬义。此句褒贬失当。)
  14.A(B.有歧义。1.不适当;2、不/适当。C.主语残缺,删掉“由于”。 D.“宗旨”和“以……为目的”杂糅。)
  15. A(①③总说,③是承接①的转折;②领起下文,⑥是对前面②所说现象的比喻;⑤④总结,④是深层议论)
  16. .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生增加背诵、减少识字引发争议。(5分)
  17. 示例: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每句3分。内容、句式、修辞各1分。)
  18. 提示:立意参考:①误会;②误解善意;③表象与真相。
  文言翻译参考:李贺,字长吉,是郑王李亮的玄孙。李贺七岁时就会写诗作文,名震京城。韩愈、皇甫??读了他的作品,感到很稀罕,却不相信,说:“如果是古人,我们也许不知道;是今人,哪里有不认识此人之理。”于是二人共访李贺家,让李贺当场作诗。李贺梳总角发穿荷叶衣从内室出来,很高兴地接受命令,他旁若无人,拿笔就写,诗题叫《高轩过》。韩愈、皇甫??二人大惊,就用自己乘坐的马命李贺骑上,并骑而还,亲自为李贺束发。李贺之父名叫李晋肃,所以李贺不能去考进士,韩愈为此写了一篇叫《讳辩》的文章。李贺后来官至太常寺礼郎。李贺外貌纤细瘦小,双眉相连,手指细长,字写起来很快。他白天出门,骑着瘦弱的马,后面跟着个剃着光头的小仆人,身背古锦做的袋子,碰到自己想出了诗句,就写下来放在袋子里。李贺凡要作诗,都不先写出标题。到晚上回家后,李贺的母亲就让婢女掏袋子里面,见到写的诗句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点上灯,让李贺吃饭,李贺就从婢女手中把写的诗句拿过来,研好墨,叠好纸,把这些零散的诗句补足成一些完整的诗。除了喝酒大醉,参加丧礼,李贺通常都是这样的。他的诗十分崇尚奇异的风格,组词造句犹如描花绘草,字字都有文采,所得诗篇都高超惊人,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李贺所作的那些乐府诗,被宫廷的乐工们谱上曲来演唱。李贺曾叹息说:“我二十岁不得志,一生忧愁,心就像梧桐叶一样凋谢了。”他忽然病重,恍恍惚惚在白天见有个穿红衣服的人驾着红色的龙车腾空而下,手持一板文字,像上古时代的篆文,他对李贺说:“天帝新建成了白玉楼,立即召你去写篇记文。”李贺磕头推辞,说自己母亲年老多病。那个人说:“天上比人间更快乐,一点儿也不苦。”过了一会儿,窗户里烟气滚滚,听见龙车声疾速驰去,李贺就断气了。他死时仅二十七岁,无人不为之痛惜。李藩想编集他的诗歌,于是托李贺的表哥访求李贺被遗失的作品,并请他加以整理,就付给了李贺表哥有关的费用。但李贺的表哥一年多不见影子。到找到他责问时,这位先生说:“我常常恨李贺傲气十足,瞧不起别人,我已把他的诗文都烧了。”李贺保存到今天的诗文不过十分之四五,杜牧作序的《李贺集》五卷,流传至今。
  孟子说:“那些进取急切的人,他们后退同样迅速。”这话一点儿不假。李贺天赋出众拔群,二十岁声名就至于极点,上天夺走其性命如此迅速,难道是上天太吝啬了吗?如果稍微宽限他经历的年岁,使他能修养心性品德,看他的才能,成就应当不在古人之下啊。如今真是令人痛惜啊!

一群光头男孩阅读答案篇二: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模考的重要性我们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根据实际数据显示,一般学生想要达到理想成绩,平均要参加3-4次模拟考试。参加模考,可以提前体验考试氛围,减弱考试紧张情绪。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给你带来的最新模拟试题,希望能帮到你哈。
  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安恬(tián)绚丽(xùn)荟萃(cuì)闲情逸致(yè)
  B.参天(cēn) 镶嵌(qiàn)静谧(bì)栩栩如生(xǔ)
  C.磅礴(bó)眷恋(juàn)温馨(xīn)争妍斗艳(yán)
  D.邂逅(xiè)惬意(xiá)娴熟(xián)玲珑剔透(t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碌中
  B.毕业晚会即将举行,一向热衷集体活动的明明同学上蹿下跳,做着各种准备工作.
  C.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D.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3.下列几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b、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B.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
  C.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
  D.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欣赏着瘦西湖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解说:这句话末尾的标点使用正确
  B.木 本 采 沐
  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相同
  C.繁花嫩叶 流水潺潺 爱好文学 赞叹不已
  解说: 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D.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韩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瀑布遮住枝干”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常有使人眼前一亮的“孩子”形象,如《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孩子,
  《社戏》中那一群活泼淳朴的少年儿童,他们身上,往往闪着人性美好纯真的光彩
  B.想象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在老舍笔下,夕阳返照,山坡上的薄雪羞红了脸.在郭沫若眼中,流星划过,是牛郎织女提着灯在天街闲游
  C.作者的经历往往会在作品中留下印记,《小石潭记》中潭水映照出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内心的凄凉.《醉翁亭记》中琅琊山悦耳的鸟鸣反正出欧阳修被贬后消极循世的思想
  D.曲折的情节,有助于丰富人物的形象.强化作品主题,《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神秘的探险凸显了主人公的勇敢正直,《格列佛游记》以主人公航海的奇遇.折射出作者生活时代英国的社会现实
  6.根据拼音写汉字
  走进江淮生态大走廊,便能感受到扬州生态文明,触摸到城市文化记忆:在万福大桥上远(tiào)   ,树影婆娑,花团锦(cù)   ,看不够“七河八岛”那滴翠的绿和浓(yù)   的红。在高邮湖上泛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绘不尽那湖面粼粼波光和点点帆影。在邵伯老街上徜(yáng)   ,青石斑驳,庭院深深,写不完老宅里那尘封记忆和千古幽情。
  7.默写
  (1)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2)欲穷千里路目,   (王之涣(登鹤雀楼))
  (3)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5)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   ,   ”是啊,只要方向正确,就不要在困难前却步,坚持就会有转机。
  8.语文实践活动
  (1)读新闻资料,概括“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
  参观扬州虹桥坊24小时城市书房后,中国新华书店协理事长赞叹:“阅读已成为扬州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24小时城市书房读者刷借阅卡就可以进入。书房里有自助办理借阅卡的机器,配置了二维码数字书刊借阅系统、自动借还机等设备。在这里,读者还可以享受到绿色环保节能的环境,以及免费饮水、自主饮料售卖等人性化服务。
  “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
  (2)读名作选段,填空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
  (3)读漫画,写含义。
  含义   。
  二、阅读理解
  9.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戏题盘石
  王维
  可怜①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注:①可怜:可爱
  (1)适当想象,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10.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节选)
  崔铁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①,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固吝者乎?”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②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③,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注:①?:量才授官②白:告诉③内:同“纳”放进④寻找太监的晚辈⑤贾: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恚而语女曰:
  ②内所著披袄中:
  ③予佐而贾:
  ④出珠授之:
  (2)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固吝者何?
  A.学而时习之 (论语)
  B.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刻舟求剑)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3)翻译句子
  ①公屡促之,必如约
  ②但少闲人入吾两人者耳
  ③呼而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从文中概括一则实例,并据此写出王忠肃公的优秀品质。
  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全民阅读时代,读书越多越好?
  邓江波
  (1)作为人类最悠久的文化活动之一,阅读的面貌正在被极大地重塑。如果只用两个字来概括新时代阅读的特点,无疑是“快”和“多”。
  (2)阅读的“快”根植于信息技术的革新。传统的纸质书籍的阅读要逐字逐行完成,并且强调记忆和思维。然而,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彻底打破了这种阅读逻辑。一方面,数字阅读不再局限于白纸黑字的纸面,而是延伸到电脑、手机甚至是智能家电和汽车等数字化场景。阅读的对象不再只是安静等待眼球来访问的文字图片,而是视频、音乐等各种多媒体元素。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视角来看,阅读资源不仅在数量上猛增,内容格调上也越来越“流行”。沉湎于唾手可得的享受,阅读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可视化和娱乐化。
  (3)对于阅读,现代人不仅求“快”,而且贪“多”。近年来,无论是在街头巷尾的言谈里,还是各路媒体的报道中,提到阅读的主题,最能引起共鸣的已经不再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造就灵魂的工具”这种温文尔雅的哲言,而是“一年读180本书,他还能让读过的每本书产生价值”“一年读不到100本书说明阅读还改变不了你”之类急不可耐的训诫。细看这些心得,会发现作者所读的多是“经世济用”甚至“即学即用”的工具型书籍,而所谓的阅读技巧很可能只是略读、跳读,甚至是“目录阅读”。这种“阅读”显然不是为了锻炼思考、健全心智,而是为获取能够有效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利益的“文化资本”。
  (4)说到“文化资本”,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年轻人一面沉迷于数字世界,一面却又要强行与纸质书籍发生互动。比如,在午后的阳台上摆一杯咖啡一本书,拍照发到朋友圈;再如,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心血来潮网购一摞新书,半年都没翻开过几次,等等。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与其说这是阅读,不如这说是一种“阅读表演”。
  (5)贪“多”求“快”的阅读姿态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成因。在今天这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现代都市中的普通劳动者越来越清楚自己的危险处境:高度分化而替代性高的工作,快速更迭的科技和产业形态,不断升级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居高不下的教育培训成本,陷入阻滞的社会流动……层层叠加的外部压力促使人投身一场没有硝烟的“阅读竞赛”,而甘愿放弃本应拥有的闲暇??尽管那才是阅读的理想状态。
  (1)写出本文题目的好处
  (2)简析第三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概括第三段第四段中有些人“获取文化资本”的两种做法。
  12.
  后生可畏
  刘斌立
  (1)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
  (2)我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也 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天天待着呢。”
  (3)“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4)“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 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5)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 ”男孩,他也是经常应景似得挺朋克,一会夹克上带钉,一会头发颜色又变了。
  (6)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那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道老 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 出呢。他爹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7)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8)一年以后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还记得那个玩摇滚乐的男孩吗?他又回来了!这次主动来求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
  (9)“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 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10)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 交集。
  (11)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 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 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
  (12)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 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13)我立刻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确认道“没错,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
  (14)“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15)“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 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的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 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16)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17)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道:“后生可畏!”
  (选自《新华文摘》2016年第13期,有删改)
  (1)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
  ???被迫备考律师?????   ????   ????帮助穷人打官司
  (2)读文中划线句子,完成题目
  ①简析第一段中划线句子的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②第十二段中划线句子为什么说“我”对常远的名字熟悉而又陌生
  (3)联系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
  (4)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部分内容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作文
  13.“良言”好话,有益的话。比如师生间交心的话,家人间关切的话,朋友间规劝的话,陌生人宽容的话,书本上警策的话……好话还得好好说;长话可以短说,直白的话可以含蓄地说,严肃的话可以轻松的说……说好话,好好说话,都会让人如沐春风。
  以“良言如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安恬(tián)绚丽(xùn)荟萃(cuì)闲情逸致(yè)
  B.参天(cēn) 镶嵌(qiàn)静谧(bì)栩栩如生(xǔ)
  C.磅礴(bó)眷恋(juàn)温馨(xīn)争妍斗艳(yán)
  D.邂逅(xiè)惬意(xiá)娴熟(xián)玲珑剔透(tì)
  【考点】12:易误读常见字.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别能力.需要结合平时的积累解答.注意常见字词的读音和正确书写.
  【解答】A、“绚丽”中的“绚”应为xuàn; “ 闲情逸致”中的“逸”应为yì;
  B、“参天”中的“参”应为cān;“静谧”中的“谧”应为mì;
  C、正确;
  D、“惬意”中的“惬”应为qiè;“玲珑剔透”中的“剔”应为tī.
  故选C.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碌中
  B.毕业晚会即将举行,一向热衷集体活动的明明同学上蹿下跳,做着各种准备工作.
  C.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D.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考点】49:成语.
  【分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总之,做好该题,理解词义是最关键的.
  【解答】A.使用有误,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该成语和句中“按一定的步骤”重复,所以该成语使用有误.
  B.使用有误,上蹿下跳:形容四处奔走,多方串连,策划活动.该成语是贬义词,用于此处不恰当.
  C.使用有误,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句中指的是优美的风景,该成语使用不当.
  D.使用正确,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故选:A.
  3.下列几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b、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B.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
  C.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
  D.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
  【考点】79: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前后矛盾,删去“超”或“左右”;
  B.正确;
  C.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D.关联词语运用不当,改为“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
  故选:B.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欣赏着瘦西湖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解说:这句话末尾的标点使用正确
  B.木 本 采 沐
  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相同
  C.繁花嫩叶 流水潺潺 爱好文学 赞叹不已
  解说: 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D.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韩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瀑布遮住枝干”
  【考点】56:标点符号;48:短语类型;54:提取句子主干.
  【分析】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
  【解答】A.感叹号在引号内;
  B.木是象形字, 本是指事,采是会意字, 沐是形声字;
  C.繁花嫩叶是并列, 流水潺潺和赞叹不已是动补,爱好文学动宾;
  D.正确;
  故选D.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常有使人眼前一亮的“孩子”形象,如《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孩子,
  《社戏》中那一群活泼淳朴的少年儿童,他们身上,往往闪着人性美好纯真的光彩
  B.想象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在老舍笔下,夕阳返照,山坡上的薄雪羞红了脸.在郭沫若眼中,流星划过,是牛郎织女提着灯在天街闲游
  C.作者的经历往往会在作品中留下印记,《小石潭记》中潭水映照出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内心的凄凉.《醉翁亭记》中琅琊山悦耳的鸟鸣反正出欧阳修被贬后消极循世的思想
  D.曲折的情节,有助于丰富人物的形象.强化作品主题,《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神秘的探险凸显了主人公的勇敢正直,《格列佛游记》以主人公航海的奇遇.折射出作者生活时代英国的社会现实
  【考点】F5: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要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来判断即可.
  【解答】A.正确;
  B.正确;
  C.《醉翁亭记》中琅琊山悦耳的鸟鸣反正出欧阳修被贬后与民同乐的积极思想;
  D.正确.
  故选:C.
  6.根据拼音写汉字
  走进江淮生态大走廊,便能感受到扬州生态文明,触摸到城市文化记忆:在万福大桥上远(tiào) 眺 ,树影婆娑,花团锦(cù) 簇 ,看不够“七河八岛”那滴翠的绿和浓(yù) 郁 的红。在高邮湖上泛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绘不尽那湖面粼粼波光和点点帆影。在邵伯老街上徜(yáng) 徉 ,青石斑驳,庭院深深,写不完老宅里那尘封记忆和千古幽情。
  【考点】16:根据拼音写字词.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
  【解答】“远眺”不要写作“远跳”;“花团锦簇”不要写作“花团锦促”;“浓郁”不要写作“浓欲”;“徜徉”不要写作“徜洋”.
  答案:眺 簇 郁 徉
  7.默写
  (1)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2)欲穷千里路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鹤雀楼))
  (3)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5)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柳暗花明又一村 ”是啊,只要方向正确,就不要在困难前却步,坚持就会有转机。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解答】(1)秋水共长天一色
  (2)更上一层楼
  (3)潮平两岸阔(注意“潮”的书写)
  (4)一览众山小(注意“览”的书写)
  (5)无可奈何花落去
  (6)听取蛙声一片(注意“蛙”的书写)
  (7)小桥流水人家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
  8.语文实践活动
  (1)读新闻资料,概括“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
  参观扬州虹桥坊24小时城市书房后,中国新华书店协理事长赞叹:“阅读已成为扬州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24小时城市书房读者刷借阅卡就可以进入。书房里有自助办理借阅卡的机器,配置了二维码数字书刊借阅系统、自动借还机等设备。在这里,读者还可以享受到绿色环保节能的环境,以及免费饮水、自主饮料售卖等人性化服务。
  “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 自动方便、绿色环保、人性化
  (2)读名作选段,填空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五猖会》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 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
  (3)读漫画,写含义。
  含义 外表看似一样的人,没有阅读内涵的人经过阅读之门就现出了原形. 。
  【考点】84:综合读写.
  【分析】本道题综合考查学生的提取关键信息能力、对课内名著名篇内容的掌握了解程度、以及图文转换的能力,在内容上注重对能反映考生生活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机地扩展考生自我表达的答题空间;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以独立的综合性学习考试板块出现,题内所需的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交叉比较充分.
  【解答】(1)本道题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读新闻资料,概括“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通读材料可以找出关键词句“24小时城市书房读者刷借阅卡就可以进入.书房里有自助办理借阅卡的机器,配置了二维码数字书刊借阅系统、自动借还机等设备”这个特点可以概括为“自动方便”.“绿色环保节能的环境,以及免费饮水、自主饮料售卖等人性化服务”,概括起来就是“绿色环保、人性化”.
  (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内名篇的掌握情况.这段话节选自《五猖会》,《五猖会》记述的是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情绪,而这种少年的欢快心情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冲淡.
  (3)本道题考查学生观察漫画的能力.左边一列人外貌身高差不多,经过“阅读之门”后就显出了高矮,现出原形.寓意外表也许无法分出高低,阅读却能使人分出优劣.
  答案示例:
  (1)自动方便、绿色环保、人性化
  (2)《五猖会》 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
  (3)人的外表也许无法分出高低,阅读却能使人分出优劣.
  二、阅读理解
  9.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戏题盘石
  王维
  可怜①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注:①可怜:可爱
  (1)适当想象,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考点】EE:诗歌阅读综合.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境、修辞的分析能力.《戏题盘石》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通过对盘石、泉水、垂杨、春风、落花等意象的描绘,抒写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独得意趣.诗中景物灵动和谐,诗意活跃跳动,闪现着智性的光辉,让人领略到一种清新秀丽的艺术享受.
  【解答】(1)本道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意境的能力.要注意调动想象,结合诗歌内容来描写.注意诗中的盘石、泉水、垂杨、春风这些景物不能落下,要发挥想象,把画面描绘出来即可.
  (2)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诗人反问若春风不善解人意,怎么会送来落花呢?实际上就是春风更是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这就综合采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独得意趣.
  答案:
  (1)在清澈的泉水上面,一块如席子般大小的巨石矗立.春风习习,绿杨飞舞在岸边垂杨巨石只畔,不时飘拂高高举起的酒杯.
  (2)三四两句诗歌采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反问说如果春风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这同时也是拟人,春风更是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独得意趣.
  译文:可爱的巨石大如席,下面濒临泉水.垂杨拂拂临泉举杯,是多么高雅的情趣.春风飞花低吟高唱,春风啊难道不解人意?如果说你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
  10.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节选)
  崔铁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①,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固吝者乎?”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②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③,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注:①?:量才授官②白:告诉③内:同“纳”放进④寻找太监的晚辈⑤贾: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恚而语女曰: 怨怒
  ②内所著披袄中: 穿
  ③予佐而贾: 帮助
  ④出珠授之: 交给
  (2)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而固吝者何?
  A.学而时习之 (论语)
  B.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刻舟求剑)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3)翻译句子
  ①公屡促之,必如约
  ②但少闲人入吾两人者耳
  ③呼而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从文中概括一则实例,并据此写出王忠肃公的优秀品质。
  【考点】DB: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 王公的夫人十分疼爱女儿,每当接女儿回娘家,女婿坚决不让走,他怨怒地对妻子说:“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把我调任京城的官职,那么你就可以时时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就象摇下正在凋落的树叶罢了,可是你父亲硬要这样吝惜力气,是何道理?”女儿托人带话给母亲.夫人一天晚上摆上酒,跪着禀告王公.王公十分生气,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走出门外,坐车到朝房里住宿去了,十天后,才回到自己的府第.女婿终于没有调进京城.
  王公做都御史时,同太监某人镇守辽东.这个太监也奉公守法,同王公相处得很好.后来王公改调两广任职,太监哭着送别,赠给大宝珠四枚.王公坚决辞谢不受.太监哭着说:“这大宝珠不是受贿得到的东西.以前先皇把僧保所买来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今天拿一半给您赠别,您本来就知道我并不是贪财的人啊.”王公接了宝珠,放进自己所穿的披袄,把它缝在里面.后来回到朝廷,寻找太监的后代,找到了他的两个侄子.王公安慰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为贫穷所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公说:“如果你们要有所经营,我帮你们出钱.”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王公无法办到,只不过是表表老朋友的心意罢了.都假装答应说:“是”.王公几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说定的办.于是他们就假造了一张买房子的契约,开列的价钱是五百两银子,告诉王公.王公拆开披袄,取出宝珠交给他们.那包裹的记号,仍然是原来的样子.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他怨怒地对妻子说.恚:怨怒
  ②句意:放进自己所穿的披袄.著:穿
  ③句意:我帮你们出钱.佐:帮助
  ④句意:取出宝珠交给他们.授:交给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例句句意:可是你父亲硬要这样吝惜力气,是何道理?而:表转折
  A句意: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习它.而:表顺接
  B句意:我就小心翼翼地起来.而:表修饰
  C句意:船已经划走了,然而剑还在水中原来的位置.而:表转折
  D句意: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东坡(苏轼).而:而且
  故选:C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屡:几次
  句意:王公几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说定的办.
  ②重点词有:但:只是
  句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③重点词有:与:给
  句意:(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
  (4)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本文着重叙述了他不为女婿谋京职和他与友人交往的事情,着重写他刚正无私和廉洁的一面.
  答案:
  (1)①怨怒 ②穿 ③帮助 ④交给
  (2)C
  (3)①王公几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说定的办.
  ②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③(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
  (4)他不为女婿谋京职,表现了他的刚正无私;他与友人交往,友人赠与他金子,他最终还给了友人的两个侄子,看出了他的廉洁.
  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全民阅读时代,读书越多越好?
  邓江波
  (1)作为人类最悠久的文化活动之一,阅读的面貌正在被极大地重塑。如果只用两个字来概括新时代阅读的特点,无疑是“快”和“多”。
  (2)阅读的“快”根植于信息技术的革新。传统的纸质书籍的阅读要逐字逐行完成,并且强调记忆和思维。然而,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彻底打破了这种阅读逻辑。一方面,数字阅读不再局限于白纸黑字的纸面,而是延伸到电脑、手机甚至是智能家电和汽车等数字化场景。阅读的对象不再只是安静等待眼球来访问的文字图片,而是视频、音乐等各种多媒体元素。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视角来看,阅读资源不仅在数量上猛增,内容格调上也越来越“流行”。沉湎于唾手可得的享受,阅读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可视化和娱乐化。
  (3)对于阅读,现代人不仅求“快”,而且贪“多”。近年来,无论是在街头巷尾的言谈里,还是各路媒体的报道中,提到阅读的主题,最能引起共鸣的已经不再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造就灵魂的工具”这种温文尔雅的哲言,而是“一年读180本书,他还能让读过的每本书产生价值”“一年读不到100本书说明阅读还改变不了你”之类急不可耐的训诫。细看这些心得,会发现作者所读的多是“经世济用”甚至“即学即用”的工具型书籍,而所谓的阅读技巧很可能只是略读、跳读,甚至是“目录阅读”。这种“阅读”显然不是为了锻炼思考、健全心智,而是为获取能够有效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利益的“文化资本”。
  (4)说到“文化资本”,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年轻人一面沉迷于数字世界,一面却又要强行与纸质书籍发生互动。比如,在午后的阳台上摆一杯咖啡一本书,拍照发到朋友圈;再如,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心血来潮网购一摞新书,半年都没翻开过几次,等等。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与其说这是阅读,不如这说是一种“阅读表演”。
  (5)贪“多”求“快”的阅读姿态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成因。在今天这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现代都市中的普通劳动者越来越清楚自己的危险处境:高度分化而替代性高的工作,快速更迭的科技和产业形态,不断升级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居高不下的教育培训成本,陷入阻滞的社会流动……层层叠加的外部压力促使人投身一场没有硝烟的“阅读竞赛”,而甘愿放弃本应拥有的闲暇??尽管那才是阅读的理想状态。
  (1)写出本文题目的好处
  (2)简析第三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概括第三段第四段中有些人“获取文化资本”的两种做法。
  【考点】BC:议论文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文章首先由阅读的面貌正在被极大地重塑,引出了关于阅读的特点,无疑是“快”和“多”;接着阐述了现代人不仅求“快”,而且贪“多”的特点及原因;然后总结全文,贪“多”求“快”的阅读是不足取的.闲暇的阅读??那才是阅读的理想状态.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归纳一篇议论文标题的作用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逐点归纳:①是否点明论题
  ②是否点明本文的论点;③标题运用哪种修辞方法,有何作用;④看标题是否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本文题目的好处:点明论题新时代阅读的特点,无疑是“快”和“多”.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新时代阅读是越多越好吗?
  (2)本题考查议论文中论证方法的辨析极其作用.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第③段是举例论证,具体有力的论证了“对于阅读,现代人不仅求“快”,而且贪“多”.”的观点.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先仔细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第三段第四段,抓住关键句子“获取文化资本”的两种做法作答.对于阅读,现代人不仅求“快”,而且贪“多”.所读的多是“经世济用”甚至“即学即用”的工具型书籍,而所谓的阅读技巧很可能只是略读、跳读,甚至是“目录阅读”.一面沉迷于数字世界,一面却又要强行与纸质书籍发生互动.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与其说这是阅读,不如这说是一种“阅读表演”.
  答案:
  (1)点明论题新时代阅读的特点,无疑是“快”和“多”.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新时代阅读是越多越好吗?
  (2)举例论证,具体有力的论证了“对于阅读,现代人不仅求“快”,而且贪“多”.”的观点
  (3)对于阅读,现代人不仅求“快”,而且贪“多”.所读的多是“经世济用”甚至“即学即用”的工具型书籍,而所谓的阅读技巧很可能只是略读、跳读,甚至是“目录阅读”.一面沉迷于数字世界,一面却又要强行与纸质书籍发生互动.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与其说这是阅读,不如这说是一种“阅读表演”.
  12.
  后生可畏
  刘斌立
  (1)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
  (2)我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也 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天天待着呢。”
  (3)“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4)“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 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5)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 ”男孩,他也是经常应景似得挺朋克,一会夹克上带钉,一会头发颜色又变了。
  (6)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那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道老 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 出呢。他爹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7)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8)一年以后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还记得那个玩摇滚乐的男孩吗?他又回来了!这次主动来求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
  (9)“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 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10)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 交集。
  (11)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 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 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
  (12)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 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13)我立刻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确认道“没错,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
  (14)“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15)“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 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的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 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16)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17)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道:“后生可畏!”
  (选自《新华文摘》2016年第13期,有删改)
  (1)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
  想当摇滚乐手 ???被迫备考律师????? 出逃作摇滚乐手 ???? 继续备考律师 ????帮助穷人打官司
  (2)读文中划线句子,完成题目
  ①简析第一段中划线句子的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②第十二段中划线句子为什么说“我”对常远的名字熟悉而又陌生
  (3)联系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
  (4)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部分内容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考点】9E:小说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文章围绕着主人公常远的变化,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7),写我初识常远及给我的感觉;第二部分(8?17),写常远考上律师,我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他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文章以常远的变化,表现年轻人表现看起来放荡不羁,但他们也有社会的责任感,他们也有我们敬畏的精神.
  【解答】(1)本题考查人物经历的梳理.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对人物的经历有个大体的了解,再用给出的示例相似的句子加以表述即可.
  从文中对常远的描述可以看出,他最早是想当摇滚乐手,但被父亲逼着考律师,在出逃出去当了一段摇滚乐手后,又回来继续备考律师,考试上律师后,专门帮助穷人找官司,令人敬佩.
  (2)①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人物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侧面描写等.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句做出判断,并结合所处文段加以理解,分析出描写的效果.
  从划线句的内容来看,“睡眼惺忪”是对常远的神态描写,“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是对他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他看书的心不在焉,不愿考律师.
  ②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解释清楚“陌生”与“熟悉”的含义.结合前文内容来看,我在看到报上常远的名字前,已对他的爱好、经历有所了解,所以说“熟悉”,但我印象中的常远是一个不务正业,不愿好好学习,不听父母话的“坏”男孩,而报上写的常远不仅是一位律师,还是一位免费为穷苦人打官司的律师,这让我万万没想到,所以说“陌生”.
  (3)本题考查人物精神品质的归纳.解答此题要结合人物行为及事件来分析.当父亲让常远当律师,他却选择当一名摇滚乐手,表现他为人有主见;他在出逃当摇滚乐手时,了解了矿工的悲惨遭遇后,又决定放弃自己的爱好考律师,表现他是一个勇于担当,有爱心的人;当发生矿难,无人愿替死难矿工打官司,他愿意免费去做,表现了他不让名利得失,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都是我和老陈这些老一辈人所不具有的,所敬佩的.
  (4)本题考查小说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本文的主人公是常远,我和老陈是故事中的次要人物,从全文内容的发展来看,我和老陈起着见证故事发展,连接不同时间段的情节的作用,也就是说“我和老陈”是全文的线索人物;从写作手法来看,作者写“我和老陈”是为了对常远起到侧面描写的作用,用我和老陈对常远的评价、态度,侧面表现常远的优秀品质,并以“我”的态度转变,表现年轻一代不容小视的主旨.
  答案:
  (1)想当摇滚乐手 继续备考律师 承揽死难矿工索赔
  (2)①这个句子运用了神态与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看书备考的常远心不在焉,为下文“我”和老李对年轻人的感慨作铺垫;
  ②因为在报上看到常远的名字与事迹之前,我对他的爱好及经历已有所了解,所以说“熟悉”;但我所知道的常远是一个不务正业,与父母反叛,不愿作律师的青年,现在他不仅当上了律师,还自愿免费为穷苦人打官司,让我惊讶,所以说“陌生”.
  (3)①他个性鲜明,有主见.父亲让他当律师,而他却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当一名摇滚乐手.②他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他到青海茫崖矿区演出,了解到矿工生活状况后,就决定回来考律师,为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③他不计名利,有奉献精神.矿难发生,他带领律师团队,义务为矿工打官司.
  (4)①“我”和老李的对话构成小说的基本框架.先写我们“上辈人”对他的不满,再写对他的佩服,先抑后扬,波澜起伏,曲折有致.②通过“我”和老李的叙述侧面描写了常远这个有个性、敢于担当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给人以宽广的想象空间.③通过“我”和老李的态度变化,表现了要正确看待年轻人这一主题.
  三、作文
  13.“良言”好话,有益的话。比如师生间交心的话,家人间关切的话,朋友间规劝的话,陌生人宽容的话,书本上警策的话……好话还得好好说;长话可以短说,直白的话可以含蓄地说,严肃的话可以轻松的说……说好话,好好说话,都会让人如沐春风。
  以“良言如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考点】L1:命题作文.
  【分析】【审题立意】该题目中有几个关键词: ①什么是良言?好话、善意的、有益的话.②良言的具体表现:师生交心的话、朋友间劝慰的话、书本间警策的话.③说的方式:好话好好说才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④好话好好说带来的正面影响.
  【思路点拨】学生会有话说,但是要写好的话,需要从听者的角度写,它会带来怎样如春的感受?良言一定要具体,应该是熟人说的,什么背景、以什么方式、说了什么内容、说的内容带来什么的感动,就是要具体化
  【形式创新】可以写自己的事,也可写别人的事,也可写名人的事,可以适当的虚构.
  【文体选择】本文最好写记叙文,或者是散文.
  【解答】
  良言如春
  生活是一个五味的瓶子,装满了酸甜苦辣.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痛苦,有亲情的甜蜜,有离别的寂寞…
  无论是喜还是悲,我们都渴望和别人交流,诉说自己内心的感受.
  古往今来,语言的魅力使无数人为之倾倒,如沐春风,心灵被滋润,被温暖,这就是如春般的良言.
  良言,它可以陶冶情操,化解尴尬.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面对外国记者尖酸刻薄的提问时,总能用从容不迫而又机智幽默的回答,展现我们泱泱大国的大气之美.
  良言,它可以传情达意,更好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曹植的一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激励了多少爱国将士;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引发了多少文人志士的共鸣.
  良言,它可以让人通过简短的话语明白做人的道理.《古今贤文》里有这样一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在告诉我们,最忠诚的语言虽然不那么娓娓动听,却是最有利于你的.
  前不久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对良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有一次,我的数学考试考得不太理想,看到那刺眼的成绩,我难过的抬不起头来,趴在课桌上,红了眼眶.这时,我的好朋友看到了,走来安慰我说:“不要难过, 这只是一次小测验,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发挥好的,加油,班长!”这番话语,就像一股暖流,很快滋润了我的心灵,温暖了我.我看着她真诚的笑脸,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努力,做一个称职的班长,不让大家失望.瞧,这就是良言的力量.
  回想起自己求学的岁月,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有人对我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让我鼓起对抗困难的勇气;每当我取得一点好的成绩就骄傲自大时,总有人对我说:“谦受益,满招损.”提醒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每当我心生懒惰,贪玩之时,总会有人对我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言为心声,语为人镜.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反映出他内心的道德与素养.无知又缺少涵养的人,语言也会变得空洞,粗鄙不堪,造成“恶语伤人六月寒”的后果.唯有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才能使心灵更加阳光,语言更加温暖.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都来做一个内心丰富,善于沟通的人吧!

一群光头男孩阅读答案篇三: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带答案


  九年级的学生很快就要参加中考了,多做一些语文模拟试题对提高分数有所帮助。编为大家力荐了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一.基础(24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⑴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
  ⑵ 令作诗,□□□□□□□。(王安石《伤仲永》)(1分)
  ⑶ □□□□□□□?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分)
  ⑷ 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表明自己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句子是:
  □□□□□□□,□□□□□□□。(2分)
  ⑸ 默写赵师秀《约客》一诗:(4分)
  □□□□□□□,□□□□□□□。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⑴ 母亲xìn fú(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⑵ 父亲明明高兴,却露出些ɡān ɡà( )的笑容。
  ⑶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qì chōnɡ dǒu niú( ),声震天地!
  ⑷ 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yǎo wén jiáo zì( ),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杨绛先生心怀恬淡,一生与世无争,醉心于读书、写作、翻译。
  B. 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打老虎”、“拍苍蝇”,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
  C. 在“我的悦读经历”征文活动中,我县多位选手的作品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获得一等奖。
  D. 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面对这耸人听闻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盛宴”。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去掉“能否”)
  B.央视“中国成语大会”受到观众热捧,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把“因为”改为“由于”)
  C.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禽流感不再扩散。(去掉“不再”或“不”)
  D.我们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班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倡议。(把“听取”和“讨论”互换位置)
  5.仿照下面的例句,以“快乐”开头仿写两句话。(4分)
  例句:信念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
  快乐是 。
  二. 阅读 (4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18题。
  (一)(10分)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年且九十( ) (2)杂然相许( ) (3)河曲智叟亡以应( )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响应,却遭到妻子的反对和智叟的嘲笑。
  B. 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C.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色彩,增强了讽刺效果。
  D.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天帝,天帝命人搬移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二)(9分)
  曹公有马鞍在库,为鼠所伤。库吏惧,欲自缚请死。冲①谓曰:“待三日。”冲乃以刀穿其单衣若鼠啮者入见谬②为愁状。公问之,对曰:“俗言鼠啮衣不吉,今儿衣见啮,是以忧。”公曰:“妄言耳,无苦。”俄而库吏以啮鞍白③,公笑曰:“儿衣在侧且啮,况鞍悬柱乎。”竟不问。
  (选自冯梦龙《智囊》)
  【注】①冲:曹冲 ②谬:假装 ③白:说,禀告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为鼠所伤 /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B.今儿衣见啮 / 胡不见我于王
  C.儿衣在侧且啮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竟不问 / 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10.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
  冲乃以刀穿其单衣若鼠啮者入见谬为愁状。
  11. 曹操对库吏失职是怎么处理的?通过这件事可见曹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0分)
  来自星星的你与呆在地球的我
  李妍
  ⑴这个冬季,因禽流感阴影而低迷的活禽市场,要感谢来自韩国的“炸鸡与啤酒”。当以往门可罗雀的韩国炸鸡店前排起了长队,当肯德基的“炸鸡与可乐”被人PS成了“炸鸡与啤酒”,当各路明星、文青宁愿顶着“脑残粉”的头衔也要争先恐后地在网上谈论教授与欧巴,猜想着《来自星星的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局,唯恐在这场文化消费的盛宴中被讥讽土得掉渣……韩流再度来袭。
  ⑵《来自星星的你》为什么这么红?帅哥美女组合,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充满浪漫气息的细节设置,始终不变的英雄救美……一言以蔽之,就是尽最大努力去迎合女性观众需求,甚至是创造需求去迎合与满足女性观众的需求。只是,“迎合”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没那么简单。虽说韩剧粉常常被人讥讽为“脑残粉”,不过现在却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讨好这群“脑残粉”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实上,我们的影视作品产生了不少收视败作,恰恰也在证明,讨好观众、赢得观众喜爱既不简单又很伤神,否则电视人崔永元不会痛陈“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倘若再把目光跳脱出来,看看从中国横店到印度宝莱坞,甚至是美国好莱坞,谁又不想迎合观众?可惜很多观众并不是轻易就能迎合得来的。
  ⑶韩剧流行多年,韩流风行多年,却始终不见颓靡之相。这也在说明,韩剧、韩流在中国流行,甚至在亚洲、全球流行,不能仅简单归结为崇洋媚外,甚至归结为粉丝“脑残”,而更应该看重这股潮流本身的价值力量。韩剧再好看,情节设计再离奇,细节安排再浪漫,但真正打动人心的,还是情感的力量,是对普通人情感与梦想的关注,对真善美的关注,最终才打通了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复杂、细腻的情感通道。
  ⑷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每个人也都有细小而微的情感诉求。从《蓝色生死恋》到《大长今》,再到如今的《来自星星的你》,韩剧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其实正是出于对人性的关怀,对梦想的关注,对真心、真诚等人类美好品格的追逐。造梦的韩剧,宛如来自星星的你,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去完成你的梦想,成全你的情感,关注你的生活。
  ⑸回过头来看我们的一些国产剧。婆媳关系、孩奴、婚外恋……每一出戏都是那么赤裸裸、血淋淋,分分钟把你拉回现实,跌入无限黑暗。不能说这些故事没有意义,很多时候,正是通过这些现实故事,人们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反思现实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但现实题材过于拥堵,也反映出国产剧造梦能力的孱弱与细节设置的不精致,我们的故事永远呆在地球上,接了地气,却缺乏一种拥抱星空的造梦能力。
  ⑹当然不能简单评判现实价值与梦想价值孰优孰劣,但风靡全球的造梦韩剧,却足以给我们启迪。文化要真正形成辐射力就不能固步自封,而更需要用一颗自由开放的心灵去激发仰望星空的想象。实现每个人的梦想,就是实现了文化的光荣与梦想。
  (选自2014年2月28日《重庆日报》,略有删改)
  12.作者认为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的根本原因是( )(3分)
  A.帅哥美女组合,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充满浪漫气息的细节设置,始终不变的英雄救美。
  B.尽最大努力去迎合女性观众需求,甚至是创造需求去迎合与满足女性观众的需求。
  C.对人性的关怀,对梦想的关注,对真心、真诚等人类美好品格的追逐。
  D.国产剧中现实题材过于拥堵,缺乏一种拥抱星空与梦想的造梦能力。
  13.下列说法与文章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有网友认为“为观众煲一碗充满诚意的心灵鸡汤如今是韩剧的追求所在”。
  B.《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重拍既不叫好也不叫座,表明观众并不是轻易能迎合得来的。
  C.国产剧虽然不乏《红楼梦》《西游记》一类的精品,但更多的是在反映现实,缺乏想象力。
  D.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说明中国观众向往“诗和远方”,国产剧已没有市场。
  14.你更欣赏韩剧的梦想价值,还是更欣赏国产剧的现实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7分)
  弓箭手
  马德
  ⑴他杀到了宁海县城。
  ⑵这场战斗,只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残墙断垣处,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双方的将士都死光了,这边,只剩下了气息奄奄的他,而敌人那边,也只剩下遍体鳞伤的光头将军。他和光头将军的武功不分伯仲,但对方的级数比他高,也因此,对方比他多一项技能——射箭。光头将军故意避开他,一箭地的距离,不远不近,一箭一箭,消耗他的生命值。
  ⑶他有些后悔了。
  ⑷作战初期,他觉得自己兵精粮足,府库金银充裕,可以凭借一己之力荡平群寇。当时,有人愿与他结盟,他断然拒绝了。他在电脑上打下一行字:爸爸,我行!
  ⑸是的。每个周末,他都要到父亲的工作室去玩几局游戏。他喜欢玩游戏,但并不沉迷,也因此,他的游戏中爸爸也常掺和进来。譬如今天,爸爸要结盟进来帮助他,他没有同意。
  ⑹“我已经长大了。”说完,他旌旗一指,挥师南下,大军浩浩荡荡。他是将军,骑在马背上,缨索飞扬,意气风发,一路高歌:男儿郎,应志在四方……
  ⑺然而,战争打到现在,身边无一兵一卒,府库里也没有一分钱,他成了光杆司令。更要命的是,现在,光头敌将故意不与他正面交锋。看来,这家伙,想把他一点一点拖垮。
  ⑻就在他无计可施之时,一骑飞奔而来,白马白袍,杀入阵中。一看,是一个级别较低的弓箭手。就在敌将又一箭射向他的一刹那,弓箭手奋不顾身,挡在了他前面,重重挨了一箭。他借机一抽身,逃离了敌将的射程。弓箭手也不示弱,只见他拈弓搭箭,不由分说,射了光头将军一箭,正中左臂,顿时,敌将的生命值消耗了一格。光头将军显然被突然冒出来的人激怒了,他掉转弓弩,使出浑身力气,恶狠狠地一箭射将过来。是谁?怎么回事?他顾不上多想了,挥剑冲上去,正好与光头贴身交锋,他蓄积所有的功力,一招“雷霆落九天”杀向敌将,光头一招“奇门遁隐”相迎,然而,光头躲开了他的招数,却没有躲开远处弓箭手的箭,“嗖”地又是一箭,中了右肩,光头的生命值瞬间又少了一格。
  ⑼光头分身无术,疲于招架,就在敌将的生命值快耗尽的时候,他使用了最厉害的一招“梨花落雨”,剑光一闪,光头应声倒地,敌人死了,他胜利了。
  ⑽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敛惊魂,收散魄,好长时间才回过神来。此刻,沙场上,北风呼啸,狼烟四散,已没了弓箭手的身影。是谁,他死了还是活着?他为什么要帮我?他坐在电脑面前,发了半天的呆。
  ⑾他有些疲惫了,下了线,关了机,一起和父亲去吃午饭。在餐桌上,他和父亲谈起了刚才惊心动魄的游戏,他谈自己最后如何被敌将一箭箭射得无路可逃,又如何在冥冥之中被人救助等。
  ⑿父亲说,救你的人,是个弓箭手吧。
  ⒀啊?你怎么知道?他愣怔着,嘴巴张得大大的。
  ⒁父亲淡淡地笑了一下,解释说:孩子,在你最危难的时候,在一箭远的地方,那个弓箭手,早已为你的箭创,疼痛不已。
  ⒂看着父亲,突然间,他泪流满面。
  15.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⑵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⑴有人愿与他结盟,他断然拒绝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弓箭手奋不顾身,挡在了他前面,重重挨了一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有人认为文章以“弓箭手”为题独具匠心,也有人认为作品以“无言的父爱”作标题更耐人寻味。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作文 (50分)
  19. 人生路漫漫,我们需要携带很多东西上路。一路征程,有了它们,我们会充实、快乐,生命也将焕发出熠熠光辉。你会携带什么上路呢?
  请以“带着___________上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如:梦想、勇气、责任、快乐、诚信、勤奋、诗意……),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500字。④标点符号的运用力求正确、规范。⑤为考试公平起见,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附加题 (10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过去既然能够生活得不坏,现在也应该能够适时地结束生命。一个战士不愿再受临终前痛苦的折磨,谁能去责备他呢?
  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习惯地抓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枪。
  “谁想到你会有今天?”
  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到膝盖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这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对懦夫来说,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永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就是到了生活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乙】他们征求保尔的意见,保尔表示,只要医生认为是必要的,他都同意。当保尔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颈部,切除一侧甲状旁腺的时候,死神的黑翅膀曾经先后三次触到他身上。然而,保尔的生命力十分顽强。达雅在外面提心吊胆地守候,手术过后,她看见丈夫虽然像死人一样惨白,但是仍然很有生气,并且像平常一样温柔而安详。
  “你放心好了,小姑娘。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我还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偏要跟那些医学权威的结论捣捣乱。他们对我的病情做的诊断都正确,但是硬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力,那是完全错误的。咱们还是走着瞧吧。”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行列。
  冬天过去了,春天推开了紧闭着的窗户。失血过多的保尔挺过了最后一次手术,他觉得医院里再也待不下去了。十几个月来,看的是周围人们的种种痛苦,听的是垂死病人的呻吟和哀号,这比忍受自身的病痛还要困难得多。
  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手术,他冷冷地一口拒绝说:“算了,我做够了。我已经把一部分血献给了科学,剩下的留给我做别的用吧。”
  ……保尔为妻子成了布尔什维克而感到自豪,这大大减轻了他的痛苦。
  1. 结合原著说说选文【乙】中画线句所指的具体内容。(2分)
  2.选段中对保尔的描写情节主要表现他怎样的个性特点?请做简要分析。(4分)
  3.这部小说被誉为“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有为的青年。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4分)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24分
  1、10分(以下每小题错、漏、多1字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⑴ 1分 无为在歧路
  ⑵ 1分 不能称前时之闻
  ⑶ 2分 千古兴亡多少事 不尽长江滚滚流
  ⑷ 2分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⑸ 4分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2、4分 ⑴信服 ⑵尴尬 ⑶气冲斗牛 ⑷咬文嚼字
  3、3分 D
  4、3分 B
  5、4分 参考示例:快乐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欣喜。 (要求语意连贯、通顺,句式相似、引用诗句2分,内容2分。)
  二、46分
  (一)10分
  6、3分 ⑴将近 ⑵赞同 ⑶通“无”,没有
  7、4分 译文:⑴你太不聪明了!
  ⑵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母都比不上。
  (每句2分,原句中词语译错一个扣0.5分,译文不通顺酌情扣分)
  8、3分 A
  (二)9分
  9、3分 C(A 被 /为了; B被/引见;C尚且 ;D竟然,居然/最终)
  10、3分 冲乃以刀穿其单衣/若鼠啮者/入见/谬为愁状。
  11、3分 参考示例:曹操没有追究库吏失职的责任。曹冲是一个机智聪明、善良仁爱的人。
  参考译文:曹操的一副马鞍放在马厩中被老鼠咬了个洞,管马房的小厮害怕(曹操怪罪),想主动向曹操认罪请死。曹冲(知道后就)对他说:“等三天(再说)。”(之后,)曹冲用刀把衣服戳了个洞,看起来好像是被老鼠咬的,(然后)去见曹操,假装一脸愁苦的表情。曹操问他原因,曹冲回答说:“俗话说衣服若是被老鼠咬破就会倒霉,如今我的衣服被老鼠咬了一个大洞,因此我担心(会倒霉)。”曹操说:“那是胡说,不用担心。”不久马房小厮(向曹操)报告马鞍被老鼠咬坏的事,曹操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在身边尚且被老鼠咬破,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竟然不追究此事。
  (三)10分
  12、3分 C
  13、3分 D
  14、4分 参考示例1:我更欣赏韩剧的梦想价值。因为具有梦想价值的文化作品可以让我们拥抱星空与梦想,激发我们仰望星空的想象,心中有梦想,我们就会坚持不懈地去追求、去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参考示例2:我更欣赏国产剧的现实价值。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现实当中,有时过得浑浑噩噩,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作品能够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矛盾的存在,进行深刻的反思,这样才会有生活品质的提高,才可能接近心中的梦想。(表明自己的见解1分,阐明理由2分,语言通顺连贯1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17分
  15、3分 参考示例:父亲在网络游戏中默默帮助儿子取胜。
  16、4分 这句话是环境描写,作者把游戏当作真战场来写,致使虚拟的网络如同现实一般真切,渲染了战斗的气氛,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为下文描写“弓箭手”出场作了铺垫。
  17、4分 参考示例:⑴“断然”表示坚决、果断,刻画了“他”争强好胜,独立自主的个性;⑵“重重”写出了弓箭手受伤的程度,刻画了在危难面前“父亲”奋不顾身保护孩子的形象,表现了深沉厚重、默默奉献的父爱。
  18、6分 参考示例:文章立意精深,从表面看,通篇表现的是父子情深,作者以“弓箭手”为依托,将厚重深沉的父爱凸显出来,别具一格,感人至深;往深层看,人生又何尝不像一场游戏,看似迷离,实则真切,虚实之间充斥人间大爱,不能小觑身边的一切,哪怕是一滴水、一个小人物,关键时刻都可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级别很低的“弓箭手”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救了“他”。如果用“无言的父爱”作标题则显得很平常,缺乏这样的效果。(言之成理即可)
  三、50分
  19、50分
  参照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评分(请老师们务必参照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评分,避免随意性;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文规范。)
  【写作指导】首先,审清题意。对“路”可做不同的理解,既可以是“实路”(实际的路),比如乡村之路、校园之路、城市道路、崎岖山路等;也可以是“虚路”(引申、比喻之路),比如求学之路、人生之路、探索之路、希望之路等。但“上路”一词总给人一种路途遥远之感,所以这里的“路”最好理解为“求学之路”“人生之路”之类具有比喻义的路。题目中的“带着”,意味着所带的东西应该是上路之时就放在身边的,而不是在半路上捡到或者在终点得到的。既然要带着走完全程,意味着所带的东西非常重要,是必需的。比如“带着爱上路”,因为人生之路不能缺少爱;比如“带着勇气上路”,因为我们必须要有勇气克服在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可以在各种各样的“路”中选一条自己最熟悉的“路”,并选择这条“路”上自己最有话可说的角度立意行文。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gaozhongzuowen/11817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