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中国象棋规则

历年中考满分作文 时间:2010-04-19

【www.jinghuajt.com--历年中考满分作文】

(1) [中国象棋规则]中国象棋行棋规则必备知识


  中国象棋它凝聚了人类共同的智慧。所以,要下好象棋,就是不停的动脑子,与高手切磋,能令自己的棋艺大有进步。下面是的中国象棋行棋规则资料,欢迎阅读。
  中国象棋行棋规则
  第1条 棋盘和棋子
  1.1象棋盘由九道直线和十道横线交叉组成。棋盘上共有九十个交叉点,象棋子就摆在和活动在这些交叉点上。
  棋盘中间没有划通直线的地方,叫做“河界”;划有斜交叉线的地方,叫做“九宫”。
  九道直线,红棋方面从右到左用中文数字一至九来代表;黑棋方面用阿拉伯数字1至9来代表。
  1.2 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每组共十六个,各分七种,其名称和数目如下:
  红棋子:帅一个,车、马、炮、相、士各两个,兵五个。
  黑棋子:将一个,车、马、炮、象、士各两个,卒五个。
  1.3 对局开始前,双方棋子在棋盘上的摆法见下图(印刷体棋图规定:红方棋子在下,用阳文;黑方棋子在上,用阴文)。
  1.4 比赛用的标准棋盘,应每格都为正方形,每方格长宽均应为3.2至4.6cm。每个平面圆形棋子直径应为2.7至3.2cm,大小与棋盘合适配套。棋盘和棋子底色,均应为白色或浅色。
  棋盘上直线和横线应为红色或深色,四周应有适当空白面积。棋子面色分为红黑两组,字体和圆框应当醒目。
  演示比赛用的大棋盘为直式,红方在下,黑方在上。棋盘和棋子大小,应配合场所相应增大。
  第2条 走棋和吃子
  2.1 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
  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了一着。
  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2.2 各种棋子的走法如下:
  帅(将)每一着只许走一步,前进、后退、横走都可以,但不能走出“九宫”。将和帅不准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如一方已先占据,另一方必须回避。
  士每一着只许沿“九宫”斜线走一步,可进可退。
  相(象)不能越过“河界”,每一着斜走两步,可进可退,即俗称“相(象)走田字”。当田字中心有别的棋子时,俗称“塞(相)象眼”,则不许走过去。
  马每着走一直(或一横)一斜,可进可退,即俗称“马走日字”。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俗称“蹩马腿”,则不许走过去。
  车每一着可以直进、直退、横走,不限步数。
  炮在不吃子的时候,走法同车一样。
  兵(卒)在没有过“河界”前,每着只许向前直走一步;过“河界”后,每着可向前直走或横走一步,但不能后退。
  2.3 走一着棋时,如果己方棋子能够走到的位置有对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棋子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只有炮吃子时必须隔一个棋子(无论是哪一方的)跳吃,即俗称“炮打隔子”。
  除帅(将)外其他棋子都可以听任对方吃,或主动送吃。吃子的一方,必须立即把被吃掉的棋子从棋盘上拿走。
  第3条 将死和困毙
  3.1 一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帅(将),并在下一着要把它吃掉,称为“照将”,或简称“将”。“照将”不必声明。
  被“照将”的一方必须立即“应将”,即用自己的着法去化解被“将”的状态。
  如果被“照将”而无法“应将”,就算被“将死”。
  3.2 轮到走棋的一方,无子可走,就算被“困毙”。
  第4条 胜、负、和
  4.1 对局时一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输棋(负),对方取胜:
  4. 1.1 帅(将)被对方“将死”。
  4. 1.2 走棋后形成帅(将)直接对面。
  4. 1.3 被“困毙”。
  4. 1.4 在规定的时限内未走满规定的着数。
  4. 1.5 超过了比赛规定的迟到判负时限。
  4. 1.6 走棋违反行棋规定。
  4. 1.7 走棋违反禁例,应变着而不变。
  4. 1.8 在同一棋局中,三次“犯规”。
  4. 1.9 自己宣布认输。
  4. 1.10 在对局中拒绝遵守本规则或严重违反纪律。
  4.2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和棋:
  4. 2.1 双方均无可能取胜的简单局势。
  4. 2.2 一方提议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
  4. 2.3 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三次,符合“棋例”中“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
  4. 2.4 符合自然限着的回合规定,即在连续60个回合中(也可根据比赛等级酌减),双方都没有吃过一个棋子。
  中国象棋规则
  行棋规定
  对局开始前,双方棋子在棋盘上的摆法要根据规定
  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走一步。
  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了一着。
  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走一着棋时,如果己方棋子能够走到的位置有对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棋子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
  一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帅(将),并在下一着要把它吃掉,称为“照将”,或简称“将”。“照将”不必声明。被“照将”的一方必须立即“应将”,即用自己的着法去化解被“将”的状态。如果被“照将”而无法“应将”,就算被“将死”。
  棋例细则
  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许可单方面长将。
  凡是走子前不存在捉,而走子后造成捉的(即从没捉到捉),一律按捉处理。
  凡走子后,预计下一着能在子力价值上构成得子者,均按捉处理。
  凡用作为根的子捉吃对方的子,也按捉处理。
  凡捉子兼具兑献。送吃,也按捉处理。
  凡是原来已经捉着子的子或相关子,走动后无新的捉子行为(即从捉到捉)均捉闲着处理。
  凡形式上捉子,一旦吃子立即会被对方将死者,均闲着处理。
  双方均为禁止着法(不包括单方面长将),双方不变作和。
  其他棋子和帅(将)同时捉吃对方的棋子,均按捉处理。
  过河兵(卒)子力价值浮动。
  发生互打时,兵(卒)叫吃子均按捉处理。
  凡走子兼具多种作用,从重定性。
  占据防守要点,立即形成简明和棋,附带产生的捉士。相(象),按闲处理。
  胜负规则
  对局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方算输,对方赢:
  己方的帅(将)被对方棋子将死或吃掉。
  己方无子可走(被困毙)。
  己方对对方“长将”或“长捉”
  己方发出认输请求;
  有步时要求的,己方走棋超出步时限制。
  有时间要求的,超过规定时间。
  违反比赛规则。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和棋:
  双方均无可能取胜的简单局势。
  一方提议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
  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三次,符合“棋例”中“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
  符合自然限着的回合规定,即在连续60个回合中(也可根据比赛等级酌减),双方都没有吃过一个棋子。
  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有关系吗
  《楚辞·招魂》有句云:“?蔽(用于六?棋的竹制筹码)象棋,有六?些。”这大概是“象棋”一语最早的记载。但这里的象棋是指用象牙做的六?棋棋子,与现在所说的象棋并不是一回事。
  象棋的发明,可能是在南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著有《象经》一书。他很得意自己的这部著作,因此招来百官,亲自给他们讲解,并命人作注。可惜这部书早已失传。
  从时人和后人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约略窥知它是一部讲棋道的书,《隋书·经籍志》中将它列于兵书类,和《棋势》、《杂博戏》等书并列,也可以证明这点。
  明朝正德、嘉靖年间的学者杨慎在《丹铅总录》中说:“周武帝《象经》有日月星辰之象。”也就是说,“象戏”是取象于日月星辰的。那么,它是如何演化成后世的象棋的呢?
  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这是印度人加工的结果。他认为,北朝象戏有象征日月的棋子,也有类似中国象棋“ 将”、“帅”的棋子;五代、北宋出现的“炮”,他认为最初是表示飘忽不定的彗星的棋子。
  这种棋戏传入印度后,在约7世纪时(中国初唐时期)演变成战争游戏;“象”、“马”、“车”、“兵”四种棋子,是当时印度军队的组成部分。经过印度人改造的象棋一面传回中国,一面经波斯、阿拉伯传入欧洲,衍生出中国和西方两大象棋体系。
  唐代象棋,已经接近现代象棋的形态;到了北宋,规制多变;南宋以后,逐渐定型,此时的象棋已离最初的日月星辰之象越来越远。但是,印度、阿拉伯和欧洲人似乎没有忘记它的天文学含义,都把象棋用于占星术。
  13世纪的一首拉丁诗,曾把星相符号赋予国际象棋的每一个子。虽然两个象棋体系在后世的发展中有了很多差异,但其同出一源的标志还是很明显的:兵进不退、马走日、象斜行、将帅或王一步一格等等都是它们的共同点。
  可以说,国际象棋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它凝聚了人类共同的智慧。

(2) [中国象棋规则]中国象棋的常用术语行棋规则


  象棋是中国的文化积淀,大家要多多开发智力,就多和别人对弈吧!下面是的中国象棋的常用术语行棋规则资料,欢迎阅读。
  中国象棋的常用术语
  将军--比赛中,只要一方的棋子要在下一步中把对方的将或者帅吃掉,就叫将军。简称“将”.
  应将--被“将军”的一方采取的各种着法。
  将死--如果被“将军”而无法“应着”就算将死
  困毙--对局双方中的任何一方,虽然没有被将军,但是将帅却被禁锢在一格位置上无路可走,同时该方其他棋子也无法走动,就叫困毙。
  河界线--棋盘中间未画直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构成河界的两条横线即为“河界线”。
  九宫--棋盘两端由交叉斜线构成的“ 米”字形方格。将(帅)、士(仕)置其中。
  两肋线--棋盘上第四、第六条直线。由于将中线围绕在中间,就好像人的两肋一样,所以得名。
  中线--顾名思义指的是棋盘最中间的竖线,也就是第五条线。这条线是双方必争之地。
  兵线--棋盘上靠近河界线的第一条横线,任何一方占据该线,就会在局部给予对方一定的压力。
  底线--棋盘两端的第一条横线。
  均势--下棋时双方旗鼓相当的局面。
  绝杀--下棋时一方下一着要将死另一方。
  弃子--放弃己方的一枚棋子,称为“弃子”。这是一种对局中常见的战术。
  棋谱--用图和文字记述棋局的图像或者书籍,人们从中学习和分析,从而提高象棋技艺。
  重炮--指下棋时一方双炮放在同一条线上,这样2炮配合可以给对方极大的威胁。可与单车联用,称为单车重炮。
  马后炮--一方的马与对方的将或者帅处于同一竖线或横线,下一步马可将军,同时再用炮放在马后,形成“双将”,称为“马后炮”。
  直车--一方“车一平二”或“车九平八”,以后从二路或八路直线行棋,称为“直车”。
  横车--一方“车一进一”或“车九进一”,以后横向行棋,称为“横车”。
  禁止着法--下棋时,凡事出现“长打”,“长将”,“长杀”,都成为禁止着法
  起着--开局第一着。
  空着--即废棋,指对局双方其中一方的某一着毫无作用。
  闲着--对局中的一种常用策略,走子但是不起任何作用,为的是等待时机。
  回合--下棋时,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象棋基本规则
  (一)象棋比赛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时,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该交叉点,都算走了一着。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1.帅、将:
  帅和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尽全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的九个点上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和将不准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即“明将”不能走。
  2.仕、士:
  仕(士)是帅和将的贴身保卫者,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沿着斜线前进或后退一格,不能平移。仕(士)在“九宫”之内沿着斜线前进或者退后一格。
  3.相、象:
  相(象)的主要作用就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相(象)的走法每次循对角斜走两格,因为它走后的位置与原来的位置恰是一个“田”字对角线的两端。所以俗称“象走田”。
  如果“田字”中间的交叉点上有棋子(无论是哪一方的),就不能向哪个方向走,这就叫“塞象眼”。除此以外,象还不能“过河”,只能在河界己方的范围内活动。
  4.车:
  车在棋子之中威力最大,因为它可横走,可直走,能进能退。只要其他棋子挡在车行动路线上,其行走的步数不限。因此,一车可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吃子时必须隔一个棋子(无论是哪一方的)跳吃,即俗称“炮打隔子”。
  5 炮:
  炮配合车和马的使用,将在开局和中局给对方造成极大的威胁。在不吃子的时候,走动的方法与车完全相同。或直或横,或左或右。 吃子的时候,必须隔一个棋子(无论哪一方的)跳吃,即俗称“炮打隔子”。
  6.马:
  马走动和方法是一直一斜。即每一着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由于从原来所在的一点,到新的一点,恰好是个“ 日”字,俗称“马走日”。
  如果在一横或一直的地方有一个棋子(无论是哪一方的)马都不能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7.兵、卒:
  兵(卒)在没有过“河界”时,只能向前走,每次只限一格。“过河”以后才可以向前、向左或向右走,每次也只限走一格;但是不准后退。
  任何棋子在走动时,如果乙方棋子可以到达的位置有对方的棋子,就可以把对方棋子拿出棋盘(称为吃子)而换上自己的棋子。
  (二)胜 负 和
  在对局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算输棋
  1 将(帅)被对方“将死”
  2 被“困毙”
  3 自己宣布认输
  对局时,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算和棋
  1 双方均无可能取胜的简单局势。
  2 一方提议作和,对方表示同意。
  3 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已达三次,并符合“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又均不愿意变着时。
  以上只是最基本的胜负和规则,在各种正式比赛中,还会有更加详细的规定。

(3) [中国象棋规则]中国象棋的等级制全文


  中国象棋有级别的,级不是考出来的,是参加等级赛或省级(或以上)赛事得名次授予的。下面是的中国象棋的等级制资料,欢迎阅读。
  中国象棋的等级制
  第一条 等级称号和等级标准
  一、特级大师(国际级运动健将)
  (一)全国个人赛冠军;
  (二)三年内,两次获全国个人赛前三名;
  (三)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四)四年内,两次达到规定之胜率(见胜率表)。
  二、大师(运动健将)
  (一)全国个人赛甲组前十八名。
  (二)全国少年赛甲组冠军。(2007年已经取消)
  (三)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四)四年内,两次达到规定之胜率(见胜率表)。
  三、一级棋士(一级运动员)
  (一)全国个人赛乙组前十六名。
  (二)全国少年赛甲组二至六名。
  (三)全国少年赛乙组冠军。
  (四)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四、二级棋士(二级运动员)
  (一)全国少年赛乙组二至六名。
  (二)全国少年赛丙、丁组冠军。
  (三)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个人赛前十六名,计划单列市个人赛前八名。
  (五)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少年赛甲组前六名,乙组冠军。
  (六)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个人赛前六名。
  (七)省辖市、地区、自治州少年赛甲组冠军。
  五、三级棋士(三级运动员)
  (一)全国少年赛丙、丁组二至六名。
  (二)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个人赛十七至三十二名,计划单列市个人赛九至十六名。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少年赛乙组二至六名,丙、丁组冠军。
  (五)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个人赛七至十六名。
  (六)省辖市、地区、自治州少年赛甲组二至六名,乙组冠军。
  (七)县级个人赛前六名。
  (八)县级少年赛甲组冠军。
  第二条 评定技术等级称号的有关规定
  一、凡达到等级标准中任一标准者,即可获得申请该项技术等级称号的资格。
  二、世界象棋锦标赛的成绩等同于全国个人赛成绩。
  三、非各级正式比赛的成绩和未明确的名次,不得作为确定技术等级称号的依据。
  第三条 批准权限
  一、特级大师、大师由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授予。
  二、一级棋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行政部门批准授予,并报国家体育总局棋类运动管理中心备案。
  三、二级棋士由地区、省辖市体育行政部门批准授予,并报上一级体育行政部门备案。
  四、三级棋士由区、县或相应的地方体育行政部门批准授予,并报上一级体育行政部门备案。
  五、每年一季度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行业体协须将前一年批准授予的所有等级称号棋手名单报国家体育总局棋类运动管理中心备案。
  中国象棋等级制
  1999年1月1日起,中国象棋开始执行新的等级制,共13级(旧等级制分为特级大师、大师、棋协大师、一级棋士、二级棋士、三级棋士共6级)。依次如下:
  特级大师:与旧制同,等同于国际健将。获准条件:一次全国个人冠军或二次全国个人亚军或三次全国个人前三名或四次全国个人前六名。
  国家大师:与旧制的大师同级,等同于国家健将。获准条件:男子,全国个人赛甲组前16名;女子,全国个人赛甲组前12名。
  大 师:与旧制的棋协大师同级,与业余大师一起等同于一级运动员。
  业余大师:与旧制的一级棋士同级,与大师一起等同于一级运动员。
  业余九段:与旧制的二级棋士同级。
  业余八段
  业余七段:与旧制的三级棋士同级。
  下面依次是:业余六段,业余五段,业余四段,业余三段,业余二段,业余初段。
  中国象棋级别是怎样区分
  中国象棋技术等级标准分专业和业余
  中国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特级大师(国际级运动健将) 由国家体委批准授予
  (1)全国个人赛冠军;
  (2)三年内,两次获全国个人赛前三名
  (3)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4)四年内,两次达到规定之胜率
  二、国家大师(运动健将) 由国家体委批准授予
  (1)全国个人赛甲组前十六名。
  (2)全国少年赛甲组冠军。
  (3)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4)四年内,两次达到规定之胜率(见胜率表)。
  三、一级棋士(一级运动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及享有审批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 标准权限的单位批准授予
  (1)全国个人赛乙组前十六名。
  (2)全国少年赛甲组二至六名。
  (3)全国少年赛乙组冠军。
  (4)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四、二级棋士(二级运动员)由地区、省辖市体委及享有审批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权 限的单位批准授予,并报上一级部门备案
  (1)全国少年赛乙组二至六名。
  (2)全国少年赛丙、丁组冠军。
  (3)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4)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个人赛前十六名,计划单列市个人赛前八名。
  (5)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少年赛甲组前六名,乙组冠军。
  (6)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个人赛前六名。
  (7)省辖市、地区、自治州少年赛甲组冠军。
  五、三级棋士(三级运动员) 由县体委批准授予,并报上一级部门备案 一、棋手申请业余 等级称号须按照《中国国际象棋业余等级条例》的规定执行
  (1)全国少年赛丙、丁组二至六名。
  (2)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3)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个人赛十七至三十二名,计划单列市个人赛九至 十六名。
  (4)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少年赛乙组二至六名,丙、丁组冠军。
  (5)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个人赛七至十六名。
  (6)省辖市、地区、自治州少年赛甲组二至六名,乙组冠军。
  (7)县级个人赛前六名。
  (8)县级少年赛甲组冠军。
  业余等级称号和等级标准
  棋协大师
  1.中国象棋协会批准举办的全国象棋业余比赛个人前16名,团体前2名。
  2.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少年比赛16岁组个人前8名;14岁组个人前6名。
  3.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象棋个人赛前8名。
  地方大师
  1.中国象棋协会批准举办的全国象棋业余比赛个人第17至36名,团体第3至6名。
  2.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少年比赛16岁组个人第9至24名;14岁组个人第7至16名; 12岁组前3名。
  3.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网络、通讯象棋比赛个人第1名。
  4.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象棋个人赛第9至24名,团体赛前2名。
  5.省、自治区、直辖市14岁以上青少年象棋个人赛前8名。
  6.计划单列市象棋个人赛前8名。
  业余一级棋士
  1.中国象棋协会批准举办的全国象棋业余比赛个人第37至72名,团体第7至12名。
  2.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少年比赛16岁组个人第25至48名;14岁组第17至36名; 12岁组第4至16名;10岁组前8名。
  3.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儿童比赛10岁组前8名;8岁组前6名。
  4. 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网络、通讯象棋比赛个人第2、3名。
  5.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个人赛第25至48名,团体赛第3至6名;少年赛14岁以上组第9至24名;12岁组前8名;10岁组和8岁组前6名。
  6.计划单列市个人赛第9至24名。
  7.省辖市、地区、自治州象棋个人赛前8名。
  8.省辖市、地区、自治州象棋少儿赛各组冠军。
  业余二级棋士
  1.中国象棋协会批准举办的全国象棋业余比赛个人第73至120名,团体第13至24名。
  2.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少年比赛16岁组第49至84名;14岁组37至64名;12岁组第17名至48名;10岁组第9至24名。
  3.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儿童比赛10岁组第9至24名;8岁组第7至16名;6岁以下组前6名。
  4.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网络、通讯象棋比赛个人第4至8名。
  5.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象棋个人赛第49至108名,团体赛第7至12名;少年赛14岁以上组第25至60名;12岁组第9名至24名;10岁组和8岁组第7名至16名。
  6.计划单列市个人赛第25至60名。
  7.省辖市、地区、自治州象棋个人赛第9至24名。
  8.省辖市、地区、自治州象棋少儿赛第2至8名。
  9.区、县级象棋个人赛前6名。
  10.区、县级象棋少儿赛冠军。
  业余三级棋士
  1.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少年比赛14岁组65名至128名;12岁组第49名至96名;10岁组第25至48名;8岁组第17至36名;6岁以下组7至16名。
  2.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儿童比赛10岁组第25至48名;8岁组第17至36名;6岁以下组7至16名。
  3.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网络、通讯象棋比赛个人第9至16名。
  4.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象棋个人赛第109至180名,团体赛第13至24名;少年赛14岁以上组第61至96名;12岁组第25名至60名;10岁组和8岁组第17名至32名。
  5.计划单列市个人赛第61至108名。
  6.省辖市、地区、自治州象棋个人赛第25至48名。
  7.省辖市、地区、自治州象棋少儿赛第9至16名。
  8.区、县级象棋个人赛第7至16名。
  9.区、县级象棋少儿赛2至8名。
  业余四级棋士
  1.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少年比赛12岁组第97名至156名;10岁组第49至96名;8岁组第37至84名;6岁以下组17至32名。
  2.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儿童比赛10岁组第49至96名;8岁组第37至84名;6岁以下组17至32名。
  3.省辖市、地区、自治州象棋少儿赛第17至32名。
  4.区、县级象棋个人赛第17至32名。
  5.区、县级象棋少儿赛9至16名。
  业余五级棋士
  1.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儿童比赛10岁组第97至156名;8岁组第85至144名;6岁以下组33至48名。
  2.省辖市、地区、自治州象棋少儿赛第33名至48名。
  3.区、县级象棋少儿赛第17至32名。
  业余六级棋士
  1.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儿童比赛6岁以下组49名至72名。
  2.省辖市、地区、自治州象棋少儿赛第49名至72名。
  3.区、县级象棋少儿赛第33至48名。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chuzhongzuowen/1058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