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创业经历

成语故事 时间:2010-02-02

【www.jinghuajt.com--成语故事】

第一篇创业经历:成功人士创业经历经典故事


  任何一个创业者都梦想自己创业成功的那一刻,但是创业成功图并非易事,要付出无数血汗才能成为成功的创业人士。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成功人士创业经历经典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功人士创业经历经典故事(一)
  王莹莹:95后女孩创业爱上萤火虫
  树林、星空、萤火虫……都市人群对遥远乡村生活的记忆,总是那么浪漫和唯美。忽闪忽闪的萤火虫在城市中更是难得一见,成为很多人儿时的记忆。
  在十堰,湖北医药学院一群90后学生,敏感地捕捉到这一情感载体,利用专业所长,将萤火虫孵培这一科研项目运用到了商业领域。
  95后女孩爱上萤火虫
  卵冻技术获得专利
  95后女孩王莹莹是十堰人,圆脸、长发、语速平缓,第一面给记者的印象十分沉稳。
  在她的QQ空间里,70%以上内容都在记载萤火虫的培育过程。透过显微镜拍摄的萤火虫,从虫卵到幼虫,再到成虫,不同的阶段呈现粉色、紫色、橙色等,美丽得像一幅幅抽象画。现在还在上大二的她,是湖北医药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在指导老师陈绚丽的带领下,渐渐接触到萤火虫培育技术。一开始,她对这些小虫子很恐惧,但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些小家伙。
  通过深入学习和了解,王莹莹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比如,萤火虫主要吃螺蛳、蜗牛、贝类等,位于生态金字塔的最底层,城市里没有萤火虫是因为空气、光电、声音等污染,让它们没有生存空间。
  萤火虫幼虫分为水生和陆生,从虫卵到成虫整个生命周期为一年,而萤火虫成虫的寿命只有短短五六天。成年雄虫在这短暂的生命里抓紧时间利用发光讯号招徕雌虫,雌虫也以发光形式回应,因此我们才能看到大自然闪烁的光影美景。
  众所周知,萤火虫只有在夏天才能看到。然而,去年底,王莹莹所在的医药学院出名了,原因就是他们实验室研发出了萤火虫卵冻技术,实现了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萤火虫。目前,这项技术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科普为主商业为辅
  闪闪亮光带来财富
  “除了卵冻技术,我们还可以人工培育,在室内繁育萤火虫。另外,可以生态复育,就是在萤火虫稀少或消失的区域引入适宜品种,复育成生态景观地。”王莹莹对记者说。
  一个偶然的念头,让她有了新思路:淘宝上一只野外捕捉的萤火虫能卖四五元,而日本水生幼虫一年能创造100亿元产值。如果能将这一先进成果向市场转化,岂不是既能做科普又能产生经济效益?
  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同学们,结果得到一致认同。今年初,由王莹莹发起成立了精灵生态旅游开发公司,15名同学和老师都成为公司股东。暑假时,公司在武当山举行了萤火虫放飞主题活动,短短两个晚上,就吸引了三四千人参观体验。“一张门票卖10元,相对于几万元的收入,其实我们更满足于初次创业的兴奋。”王莹莹说。
  目前,公司已设计出萤火虫灯笼、萤火虫树以及类似观赏鱼的萤火虫生态缸等工艺品,同时配合生态造景,与博物馆、科教馆及景区达成合作。他们的创业计划也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创业项目。“未来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设想,比方说将项目嫁接进婚礼、咖啡馆等。”尽管公司运营还不成熟,但王莹莹很淡然,“以科普为主,开拓市场赚钱将水到渠成”。
  成功人士创业经历经典故事(二)
  创业十余载,他在情趣用品市场找到了自信
  十年前,市面上还没有情趣用品的概念,大家对这一消费业态的印象也大都停留在狭窄的街道巷弄,简陋的小门面和小店门口“成人用品”四个醒目的大字。不时会有行色匆匆的人们路过这样的小店,有意无意的瞟上一眼,但鲜少驻足,更不用说旁若无人的进入。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对两性等敏感话题的态度越来越开放,情趣用品行业早已聚集了醉清风、他趣等一大票掘金者。王伟民是最早一波进入情趣用品的掘金者。
  天生爱折腾
  王伟民入学早,比同龄人早熟,十几岁买卡耐基全集,读财经类报刊,提起商界名家总是滔滔不绝。
  他的母亲是老师,父亲一直经营着当地小有名气的工厂。王伟民从小都想自己做点儿事情。大学一结业,他就和几个同学开始了农产品销售的生意。当时朋友家有一个厂,王伟民就负责做武汉的总代理,把厂里的货拉到武汉,再把产品推到商超做分销。因为没有什么经验,这次创业在4个月后就宣告失败。
  随后,王伟民辗转到重庆找工作,当时通讯行业刚刚开始蓬勃发展,他进到了一家手机批发公司上班。但这段工作经历只让他安稳了大概两年时间。
  他做过很多项目,其中包括机票代理生意和油漆销售。在这两个领域都接连碰壁,发现里面的机会早已被瓜分殆尽,王伟民颇为失落。
  思来想去,他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网上卖东西,一是当时互联网还不是特别发达,自己也喜欢互联网方面的东西,创业有很大的机会;二是自己的弟弟做研发出身,弟媳干网页设计,技术不愁。
  但是卖东西需要进货,尤其本地没有货源的话启动资金会更大。王伟民当时只有从家里借的两万块钱,前几次不太顺利的创业,也让家里人对他的这次创业有点怀疑的态度。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伟民看到了一则情趣用品广告。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后,王伟民发现这个行业产品的利润非常高,一块钱的东西可以卖到三四块钱。更为关键的是,竞争不太激烈,通过搜索引擎搜索,重庆只有几个商家在百度上打广告,大部分以实体店为主,网上只简单搭了个系统,没有太大的竞争力。
  王伟民认为这事能干。2006年,没有人脉,也不知道该去哪里进什么样货的王伟民,着手搭建了情趣用品独立网站趣网,并从最初的在雅酷风情(重庆当地从事情趣用品销售与批发的企业,现已关停)手里拿货销售开始了这次已经长达10年的创业。
  一波三折的情趣用品生意
  十年之后,也就是2015年,趣网的销售额为一亿七百万元。
  “这个行业被大家炒的太厉害了,业内的观点是除了安全套市场之外,全国情趣用品市场规模保守估计也就是五、六十亿的市场,目前应该没有哪一家凭着独立网站能做到一亿的。”王伟民信誓旦旦地表示。不过,春水堂曾公布在2014年就已获得接近3亿元的销售额。
  尽管销量不错,但是趣网在起步之初并不顺利。在趣网发展到大概半年左右的时候,王伟民发现情趣用品行业有很多痛点无法解决,比如当时的情趣用品大部分是仿人器官的样子,外形过于暴露,质量也不太好,当时的厂家不多,王伟民心里就打起了鼓。
  期间王伟民把重心向保健品行业做了一些转移,情趣用品还是按照原先的方式一直挂着,能卖一点算卖一点。这样的日子到了2008年发生了转变,当时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国家对网络环境进行整顿清理,一大批情趣用品电商网站都受到了影响。在这波整顿影响下,王伟民暂停了情趣用品的业务。
  不过王伟民并没有闲着,因为当时公司现金流比较好,销售保健品也需要购买流量,王伟民想着何不把这些购买的流量再卖出去。打定主意,2008到2012年间,王伟民又陆续建了两家垂直类女性网站。依靠倒卖流量赚差价,王伟民那段日子过得相当舒坦。
  很快新的问题又来了,这些网站倒卖的流量是收购来的,后期流量收购成本越来越高,公司铺的摊子又比较大,王伟民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是否要拾起情趣用品业务。
  在他看来,这个行业虽然不会爆发,但私密性决定了它非常适合以互联网的方式做。随着消费人群的改变,80后,90后对此类产品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未来市场规模无疑也会进一步扩大。
  如何打响翻身仗?
  2012年重新聚焦业务之后,这个行业已经远不是当年的竞争状况了,包括春水堂、她趣等一系列情趣用品品牌崛起。趣网重新面临挑战。
  “趣网的团队是做流量出身,电商B2C最难解决的就是流量问题;趣网做网站形式,也有自己的技术团队;我们之前也在情趣用品行业做了很多年,有一定的理解,加上那个时候马佳佳把情趣用品电商重新推上了风口浪尖,从各个方面来讲趣网的时机都到了。”王伟民判断。
  王伟民将趣网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在产品上,原先消费者大都不知道购买什么样的产品,趣网成立了专门的产品经营团队,以买手制供应链管理模式把控产品。
  在物流方面,趣网在重庆有自己的仓库,顺丰发货。今年3月份趣网还将采用分仓发货,进一步提升用户物流配送体验。
  目前趣网主要通过商城、APP、微信端,京东、淘宝等平台进行全渠道销售。“移动端其实是我们绝对的主力,占了70%的销售量,我估计未来可能会达到85%或者名人的励志创业史的销售规模,这也是我们未来发力的重点。”王伟民称。
  趣网的盈利模式比较简单,基本来自于产品销售的差价。不过通过此前沉淀的高端消费群体,目前趣网也在开始探索更多的盈利路径,比如正在与中高端品牌商进行营销合作。
  “未来趣网也可能找一些品牌商在趣网平台上推广品牌。”王伟民对i黑马表示。“我们的规划是2016年做到2亿的规模,三年之内做到十亿的销售规模。”
  成功人士创业经历经典故事(三)
  大学生村官创业卖土鸡蛋火了
  会上吐真言,遭遇“围追堵”
  “土鸡蛋不是一年四季都有吗?他怎么说秋天应季?我家门口那超市,土鸡蛋的价格眼看涨得就要吃不起了。”21日上午李涛登台演讲时,一直安静地在会场协助比赛的工作人员,听到发言,开始窃窃私语,互咬耳朵。
  “我来讲一下养殖时间表,春季培育鸡苗,夏季茁壮成长,秋季大量产蛋,冬季卖成鸡,因为河南没有活鸡市场,一般是卖到南方市场,种鸡吃了水下蛋率会下降40%。从这个时间上来看,土鸡蛋真的不是全年都有,随时随地都能买。”李涛下台后,给粉丝现场答疑解惑。
  细打量,一身深色西装,眼睛不用看发言稿,腰板挺得笔直的李涛若与人相逢在十字街头,没准会被大胆的城市姑娘归类为“高富帅”,而与他擦肩而过的路人,十之八九会将他当成公司小高层。
  这人,真的是来借东风、筹资金的中小企业主,只不过,相对于那些从基层做起、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他还有个身份,就是大学生村官。有创业者的激情,又有大学生的质朴,才使得他显得“与众不同”。
  是两腿子泥的村官,也是大学生心中的“创业盟主”
  闭眼难见三春景,出水才看两腿泥。你能想象,上段提到的西装哥,还能穿着白大褂,在三伏天潜入瓦房盖上石棉瓦组建的鸡舍吗?他能在母鸡护崽、公鸡啄人、绒毛乱飞的空气里,调试设备、分配饲料。
  李涛,是河南省2005年选任的大学生村官,现任济源市轵城镇良安新村党支部书记,济源市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总经理,市青联副主席,下乡时间已整10年。
  “2007年冬,我选定了散养土杂鸡的创业项目,踏上了创业之路。”李涛说,在科学饲养,走高品质特色化发展路线的作用下,公鸡和母鸡用壮实的身材和饱满的鸡蛋,来回报他。“鸡场收益很好。一个基地每年土鸡和鸡蛋产值共计75.6万元,纯利润达15万。‘豫源咕咕哒土鸡蛋’这个品牌已在国家商标部门注册,还是河南省的农业优秀品牌,全省固定的销售网点已有大中小超市387家。
  “济源市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2013年8月15日筹建,它联合全市村官及农村创业项目产品,利用网络营销为平台,为全市大学生村官提供创业产品展示、创业策划、网络宣传及销售,并提供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讲座,在挖掘、整理、包装之后,面向全国推介。联盟以集团公司化运营模式运营,已辐射带动了16个镇办900余名农民朋友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
  借东风,农业电商还想“创奇迹”
  “2014年至今为农户销售土鸡蛋50余万斤,价值400万元;土蜂蜜3000多斤,价值70万元;高档优质干果4000斤,价值120万元,为农户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增收。”闲言碎语不多讲,李涛用“经济效益”借东风。
  济源市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抢抓机遇,承办了济源市电子商务创业园,通过微信平台、电子商务等先进手段积极开展市区范围内的连锁业务,将咕咕哒土鸡蛋、王屋山土粗布、冬凌茶、王屋土模、黄金杂粮、薄皮核桃、土蜂蜜等优质农副产品,通过搭建起来的渠道和平台从农户家里流向市场,为农户创造更多的利益。
  下一步,他想将创业联盟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将济源市电子商务创业园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大学生村官和有志青年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通过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的努力,利用农业电商的先进理念和手段,带动农民致富,带动农村发展,推动农业腾飞。”
 

第二篇创业经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经历


  随着创业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许多大学生也被创业深深吸引,纷纷投入创业大军当中,去追逐自己的事业梦想。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经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经历篇1
  两名在校大学生 创业合开大排档
  在大岭山元岭路口,有许多大排档,一到晚上,附近松山湖东莞理工学院的学生就出来消夜。三月二十六日才开张的“友家餐馆”营业不到10天,立即成为大学生中的话题,因为这间大排档的老板是两名在校大学生。
  老板谢晓全和佘舜浩是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个大四,一个大三。他们两人还是东莞理工学院的风云人物,谢晓全是学校最大的同乡会——— 潮汕同乡会的会长,余舜浩是学校最大的社团——— 职业生涯发展协会的会长。而且因为会长阿浩长得帅,每天都有一拨拨的师妹特地跑来捧场。前天晚上,有二十多人来这里聚餐,其中一名女生冲他喊道:“学长,我们全校十二个院系的人都到齐了!”
  家乡的味道
  大学生开店始终带有学生气,这个“友家餐馆”,名字就取自周星驰电影里的“有间客栈”。“改用友字,代表我们友情至上。”
  谈起开大排档的初衷,谢晓全说:“我大二的时候就经常出来吃夜宵,不少店打着潮汕风味的招牌,做得却根本不好吃。当时就萌生了开一间正宗潮汕餐馆的想法。”
  大三的时候,他开始做前期准备和市场调查。“有天晚上,我在一家大排档坐了七个小时,统计人流量,看顾客喜欢吃什么”。大四时,他终于找到师弟阿浩和另一个土木工程的男生合伙,三个人一共筹集12万,正式开了这间店。
  “我们希望理工的学生花同样的钱吃到更好的潮汕食品。”谢晓全说,他们大排档的厨师是从家乡请过来的老师傅,选用的牛肉丸每天从潮汕发货。
  最大的特色是潮汕粥。潮汕粥有三种煮法,第一种是直接用生米煮,第二种是用浸软的生米煮,第三种是用熟米饭煮。第一种方法最慢,但是煮出来的粥最好吃,大部分大排挡都是用米饭煮的。“很多同学反映我们上菜速度慢,是因为我们坚持用生米煮。”谢晓全说,这几天他做梦的时候,右手会抬起来重复搅拌米粥的动作。
  “最幸福的时候,是听到有老乡说,哇,晓全,你们这里有家乡的味道!”
  穷人的孩子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谢晓全已经被录取到移动公司上班,可是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辞职开店。当时他的父母非常反对,爸爸指着他骂道:“当初我就不应该让你读书,直接送你去当厨子!”最后因为哥哥支持,才说服了父母,还借给了他一笔钱。
  大三的佘舜浩面临的则是学业上的压力,在大排档每天工作到两三点,早上七点还有课。舍友们不赞同这样做,“我死撑着都要去听课,证明给他们看。”佘舜浩说。另一名合伙的男生,因为被房地产公司录取,最后选择退出了,出资的四万元算是借给他们的。
  谢晓全和佘舜浩能走到一起并坚持下去,是因为两个人都是穷人家的孩子。谢晓全一直都记得,妹妹是为了他才辍学,“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骑自行车去卖菜和卖玉米。读书期间的每一个假期,我都没有休息过,不是在田里帮忙,就是到工厂打工。”
  他们两人都认为:“去公司里上班,做得再好,只是一个人的成就。我希望能够赚很多钱,让妹妹过来做事,真正帮到身边的人。”
  最坏的打算
  虽然开业前一个星期生意很好,两名同学却说,他们已经做好投资的12万赔光的打算。
  虽然他们最终得到了父母和女朋友的支持,但是,不得不让他们忧愁的是,为了经营这家餐馆,还没毕业的他们已经欠债累累。据了解,这家餐馆至今共投资了约12万元。
  “我们知道创业是急不来的,我们刚出来创业,即使失败了,不要紧,打工一两年后把钱还了就东山再起,我们年轻,输得起,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好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经历篇2
  爱丽舍墙艺 北大学子的创业梦
  初秋的北京,天气已经渐渐转凉,一股凉风吹来,小杜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寒颤。北京的夜晚纷外绚丽妖娆,迷人的灯光 串流的车辆,昭示着这个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但这一切与他无关,在他脑海中闪烁的是:“这一个月来,一幕幕的面试情景,一次次无情的拒绝。”现实的巨大落差,让他曾经的骄傲清零。想到这些,想到曾经家乡父老夹道相送上北大的情景,想到在北大五年的孜孜追求,想到父母的殷切期望,小杜忍不住黯然泪下。,也许如果不是北大毕业,他不会如此苛刻要求自己,也许自己本来就很无能,此时的小杜情丝万缕。但唯一清晰的是他决定回家创业,这个他从不曾想的事情,但这次他的决定异常坚定。一个美好的憧憬在他的脑海里慢慢渲染开来……。小杜从包里拿出北大毕业证书用力的撕碎,随着又一阵的寒风,纸片像花一样散开飘零在空中然后慢慢消失……
  第二天, 小杜毅然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当他把这决定告诉父母时候,正如他所想, 小杜父母坚决反对,经过他的苦苦劝说,最后才决定让他试一试。学经济专业的小杜,敏锐地洞察到——
  家乡近年房地产异常火爆,相应也带动家居建材市场的水涨船高。小杜看到了家居建材市场的巨大潜力,准备开个家居建材店。网上搜索发现爱丽舍炫彩墙艺漆这种独特的家居材料,令小杜兴奋不已。
  小杜了解到爱丽舍第六代纳米炫彩墙艺为代表的水性涂料,以水代替有机溶剂,可以直接用水稀释,施工工具也可以用水清洗,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现在水性涂料在欧洲的使用率已经达到80%~90%,然而在中国依旧以传统涂料为主,新的涂料市场处于空白状况。小杜断定环保绿色涂料一定是未来中国市场的主角,市场的前景不可想象……
  小杜马上登入爱丽舍炫彩墙艺漆网站,联系上爱丽舍客服,在客服耐心的解说中,小杜详细地了解到:爱丽舍炫彩墙艺漆不仅生态环保,而且价钱低廉,画像呈现效果极佳,另外还有“不起皮,不开裂,不褪色”等诸多优势。这更加坚定了小杜加入爱丽舍炫彩墙艺漆的决心。小杜还了解到爱丽舍公司对经销上客实现区域独家经营,并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品牌宣传。并且加入门槛只要几万元左右,这正合小杜的创业要求,于是小杜决定拿下自己所在县的独家经营权,
  万事开头难,小杜开始四处张罗创业资金,区区四万元对于在农村的小杜,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该县城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得知北大学子回家创业的事情,答应给小杜发放6万元的创业贷款,这雪中送炭,让小杜惊喜万分。后面的事情则一帆风顺,从选店址到爱丽舍炫彩墙艺漆零售批发店开张用了不到2周时间。然而接下来的事情更是小杜的意料之外。
  凭借爱丽舍炫彩墙艺漆优越的性能 低廉的价钱,很快打开了当地的建材市场。爱丽舍炫彩墙艺漆零售批发店开张的第一天便迎来了12万元的批发大单。批发+零售,每天的生意络绎不绝……月利润达到惊人的几十万元。
  如今,小杜的店门庭若市,小小店经常水泄不通,建筑商的批发订单,个人家装零售让他忙不过来,小杜心里筹划着开第二家爱丽舍炫彩墙艺店和招聘多名销售人员,他心中一幅壮阔事业蓝图正在一点一点地舒展开来……
  今天,年仅24岁的小杜成为县城声名鹊起的家居涂料经销商。回望过去:学习尖子的骄傲历程,北大学子的光环荣耀,北京求职的残酷现实,历历在目。曾经的一切也只是一个曾经,如今的小小事业才是小杜心中最大的欣慰!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经历篇3
  温泉达人的双面创业人生
  从26岁的肖睿哲身上,你可以看到幼小的梦也能发芽、茁壮成长。
  这个生于80后的男孩,是近日热议的“阿里云”的一员,也是phpwind (杭州德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副总。工作时,他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生活里却依然顽皮如少年,依赖妈妈。他的目标是成为能力挽狂澜的“英雄式企业家”,一个企业的灵魂人物。
  肖睿哲每天的日程安排都很满,比如今天:上午先在酒店处理琐碎的事务性问题,中午接受采访,下午跟全体北京同事开大会,晚上继续进行产品研发,全天没一刻休息。接受采访前,肖睿哲利用短暂的半小时在健身房里跑步,他说出出汗能让他精力充沛。毕竟,这个26岁的大男孩,体内充满了能量。
  肖睿哲出生在武汉一个商人家庭,爸爸早期经商,所以家境殷实。但是因为一次失败的地产投资,爸爸的事业境况跌入谷底。肖睿哲从他身上看到命运无常,也埋下从逆境中扭转命运的决心。
  从phpwind到云计算
  或许来自爸爸的商人基因,肖睿哲一直有创业梦想。在高中时期他已经和同学创建过自己的游戏网站,甚至有过一些收入。但高中时期创业单凭着一种冲动,一心想吧网站做大,却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让网站稳步发展起来。不过那一次体验和经历,为肖睿哲后来的事业埋下伏笔。以不错的成绩考上北京交通大学后,肖睿哲却因为再次创业耽误了学业,导致没有顺利毕业。这次创业过程里,肖睿哲学到了现实操作经验。毕业前,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他参加了毕业论文的选拔,并在评选中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肖睿哲曾经在广告公司和网游公司打过工,当时他的同学王学集、林耀纳已经开始筹备创建phpwind了。2006年,应王学集之邀,肖睿哲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和同学一起重新打拼。
  刚进phpwind时,这里是只有20人的小公司,员工里一半是同学,一半是网友,公司开在大学园区里,租着3000元一个月的房子办公,办公家具和电脑都选性价比最高的。这个时期,肖睿哲已经感受到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再不能只为个人梦想而忽视团队的存在,管理者是要对所有员工前途负责的。
  他开始学习江浙人的经商模式,“江浙人对成本管理得很严谨,今天花的钱一定会成为明天的产出。”正因为尽量压低成本,才使phpwind没有早早夭折。第一笔风险投资是来自王定标的300万元,这让创业中的几个年轻人信心倍增。有钱了,但几个人还是尽量压缩成本,公司搬到便宜的创业园区;每年两次到北京都事先攒好一堆出差要做的工作,借快捷酒店的折扣卡,让差旅费的价值最大化。还有一件事,让肖睿哲至今都津津乐道。那是创业期的春节,他们手里只有2万元现金给员工发奖金。拿着薄薄一沓子钱,面对30个员工,如何分配?肖睿哲恨不得写个程序出来。令他欣慰的是,同事们在春节聚会上并没有计较奖金多少,而是因为公司的发展喝了个痛快淋漓,这个春节让他记忆犹新。
  在 phpwind的成长中,肖睿哲学会了如何管理团队,如何应对竞争。虽然公司已经发展到200人,除了杭州总部,今年又开设了北京分公司,但创业时期的同事基本没有流失。肖睿哲说:“当时管理团队都是讲感情,现在要靠激励制度和规范的管理模式,不能像以前那样感性管理了。”而产品在大规模使用后,也带来了研发上的压力。为了对产品进行升级,肖睿哲和同事3天3夜住在公司,因为没脱过鞋最终导致细菌感染。
  好在这些付出终于看到了回报。阿里巴巴经过半年时间考察phpwind,从他们的研发技术到人员心态,经过几轮谈判最终将phpwind收编旗下,成为阿里云计算中心的一部分。虽进入阿里云的团队,但phpwind还独立运营自己的业务,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模式使他们机会更多,也搭上IT“大佬”的顺风车。在阿里云,肖睿哲遇到了自己的偶像王坚,这个有3个博士学位的前浙大院长,40岁出头已经是技术派里的顶尖级人物,同时又有感性的一面,是那种在企业里闪闪发光的灵魂人物。成为企业里的灵魂人物,在逆境中成为力挽狂澜的英雄是肖睿哲一直以来的梦想,为此,他在20多岁时让自己尽情磨砺,或许30岁的肖睿哲,就会成为下一个马云。
  从创业型企业到中型企业,时间对肖睿哲来说总是不够用。但是与前辈们不同,这个80后的IT管理者更关注“人”的感受。Phpwind团队建设中很重要的是“OUTTING”,就是公司选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或者开会、或者进行培训。肖睿哲相信,玩乐和工作是可以统一结合的,虽然每次他并没有太多精力去享受山水,看着同事们能在头脑风暴后彻底放松,自己也会笑得痛快。
  温泉收集狂
  以前,肖睿哲是个电子产品的收集狂人,这与他是IT从业者有关,只要有新的电子产品发布,他第一时间买回来,还经常自己拆机改装。大到电脑主机、小到手机、数码相机,在杭州的家里已经堆了一座小山似的电子藏品。近年来,随着事业发展和个性成熟,肖睿哲对电子产品已经没那么发烧了,现在的他,算是一个温泉收集狂人,并且在心目中有属于自己的温泉排行榜。
  第一次泡温泉,还是在北京读书时去的小汤山九华山庄,那次经历让他失望透了。“温泉池的水很可疑,而且人又多,风景也不美。”再次泡温泉,已经是几年后在杭州做phpwind了,肖睿哲去了杭州附近的金华武义温泉,那里有个清水湾温泉度假村,里面有各种风格的温泉池,还有可爱的鱼疗设施。武义一行,让肖睿智开始迷恋上温泉。“可能因为裸体状态和在水里的时候人最放松,所以洗澡、泡温泉会让我思路更清晰,压力很快消失了。”
  肖睿哲很推崇黄山的醉温泉,在山里泡汤的时候,身边是郁郁葱葱的山林,晚上边喝酒边泡汤,和朋友聊天,更是惬意。北海是肖睿哲经常去的地方,他喜欢涠洲岛未开发的静僻,更喜欢那里接近大自然朴实风格的温泉。为了泡温泉,肖睿哲还去过日本北海道,“是全裸温泉,风景非常震撼,外边下着雪,我们在热乎乎的温泉里喝酒,太享受了。”只不过因为身在异地,肖睿哲觉得日本温泉虽然好,却少一分自在怡然的心情。肖睿哲心目中的第一位,是厦门的日月谷温泉,那里不仅风景美,食物好吃,温泉水更是地道的矿物质水。目前为止,肖睿哲已经去过快10处温泉了,未来还打算到欧洲的温泉感受一下,“听说古代欧洲人都是用温泉治病养生的。”
  和很多“啃老”的80后比,当了副总的肖睿哲是个难得的孝顺孩子,为了让商场失意的爸爸振作起来,肖睿哲把父母接到杭州自己身边,“不是怕他们不放心我,而是我不放心他们。”每天早上,肖睿哲吃完妈妈做的早饭上班,中午吃妈妈亲手做的爱心便当,晚上11点下班后,妈妈已经煮好甜汤等他,一家人聚在一起边喝汤边聊天。肖睿哲还为妈妈办了信用卡的副卡,让她随便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让爸爸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就是他表达爱的方式。“我已经有能力承担照顾这个家的责任,现在的心愿就是看着爸爸妈妈快乐,不要再操心。”其实付出爱的同时,他也感受到爱的力量。“每次出差住酒店都要自己洗衣服烫衣服,这时候就发现妈妈在身边的好。”工作上遇到困境难题,想到妈妈爸爸在家期待自己的样子,就会充满努力的勇气。这个26岁的大男孩,学会了照顾一家公司,照顾自己的家人、同事,看着自己幼小的梦想慢慢发芽、茁壮成长,庆幸着自己的青春没有被辜负。

第三篇创业经历:创业的真实故事有哪些


  创业是美好的,又是残酷的。身处创业领域之中,要懂得怎么把握机会,实现突破,收获成功。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创业的真实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创业的真实故事(一)
  蔡甸“米王”创新湖北豆丝加工工艺赚大钱
  这个夏天,夏长兴格外忙碌:一方面,新米即将上市,他的米业公司进入生产旺季;另一方面,他设在玉贤的加工厂正大批量生产湖北特色美食——豆丝,以及油炸兰花豆和花生米等休闲食品。“湖北人爱吃豆丝,但过去受时令限制,一般只在秋冬两季做。经过创新加工工艺,今年7月起,我们就能不受季节限制全年加工豆丝,而且还开发出杂粮、莲藕、绿豆等多种口味。”夏长兴自豪地说。
  从1994年辞职下海,夏长兴在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基本上只做了一件事:卖大米。“创业就是把一件事做精做透,自然也就成功了。”如今,他创办的天安米业有限公司已经成为蔡甸米业加工的龙头企业,年产值上亿元。
  “武汉好爸爸”为儿治病辞职卖大米
  如果不是因为儿子,或许,夏长兴不会迈出创业第一步。
  辞职下海前,夏长兴在蔡甸区粮食局下属的柏林粮管所工作,当过营业员,下乡收过粮油,后来做到了业务经理。当时,虽然收入不高,但粮食系统是铁饭碗,依然有不少人羡慕。
  1993年,儿子的出生,彻底改变了夏长兴的生活。儿子刚生下来就连续高烧不退,送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如不能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而当时他和妻子的月工资加在一起还不到500元,为给儿子治病,他背上了十几万元的巨额债务。
  为了救儿子,为了还债,夏长兴毅然辞职,用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买了一辆三轮车,开始了卖大米的生涯。创业之初异常艰辛,夏长兴每天清早起床,骑着三轮车到粮油店批发大米,再走街串巷叫卖,经常到晚上八九点钟,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好在,一年下来,他攒下2万多元,也有了一些固定客户。
  同时,他也敏锐地意识到,要扩大经营就得有固定的场所。于是,他租下一间门面,开了家粮油门市部,批零兼营。
  “中国合伙人”老同事联手再创业
  随后几年,夏长兴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从一家门市部发展到四五家门店。生意蒸蒸日上的同时,儿子的病经过手术治疗也痊愈了。
  没有了后顾之忧,夏长兴更是一门心思扑在生意上。1999年,一个新的机遇摆在了他面前:那一年,粮食部门开始整体改制,几个昔日的同事找到他,希望他能牵头,把粮食局的大米加工厂盘下来。最终,夏长兴拿出20万元,老同事则拿出自己买断工龄的钱,一起入股办厂。
  2005年,在大米加工厂的基础上,夏长兴正式成立了天安米业有限公司,注册了“金碾王”商标,推出了“晚金优”、“农家晚粳米”等系列产品。2009年,“金碾王”被评为武汉市著名商标,2012年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2013年被评为武汉名牌。天安米业也被评为武汉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2年的产值超过了1亿元,产品还销往云南、广东、上海等多个省市。
  尽管事业越做越大,夏长兴并不满足。他着手在蔡甸玉贤镇新开加工厂,对大米和一些当地农作物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采访中,夏长兴带记者参观了他的豆丝自动化加工车间和兰花豆加工车间。其中,豆丝是把大米和绿豆混合打成浆,摊成皮切成丝,夏长兴还对这款武汉人喜爱的特色小吃进行了创新,推出了杂粮、莲藕、绿豆、黄豆、荞麦等多种口味。
  仅需2分钟米浆就变成豆丝 1月19日,记者来到万顺农产品合作社的生产厂区,这里过去曾是当地一所小学,豆丝生产线就建在改造后的教学楼里。“一楼是磨浆车间,核心设备都在二楼。”合作社负责人夏长兴大手一挥,带着记者直奔位于二楼的糊化成形车间。“糊化成形”说得通俗些就是“烙豆皮”,这是整个豆丝制作的关键。车间里的两台转轮式电动烙豆皮机器,是合作社与武汉工业学院食品学院历时两年,共同研发生产的专利产品。
  夏长兴说,豆皮的厚度影响豆丝口感,也影响后期晒干的时间。在烙豆皮的过程中,火候大了,豆皮容易烙糊,没“卖相”,温度低了,豆皮又不易成形。过去,村民烙豆皮用的都是圆形的平底锅,以蜂窝煤和木材做燃料,火焰温度飘忽不定,烙的豆皮既不卫生,品质也不稳定。要想大规模生产豆丝,就必须走机械化道路。用机器生产出来的豆皮,厚薄均匀,颜色亮白,口感和外观都远胜传统手工豆皮。“机器每天可烙豆皮一万斤,只需一个工人就能操作。”
  生产出来的豆皮厚3毫米,宽60厘米,像玉带一样源源不断地从机器中吐出。在传送带末尾,一位工人将豆皮卷成圆筒,送入切丝车间。在切丝车间里,豆皮卷被切成一指宽的湿豆丝。随后,湿豆丝又随着传送带,送入长约20米,温度约60摄氏度的高温烘干车间。经过一次烘干的豆丝落入一楼的低温烘干车间,经过二次烘干后的豆丝就可以进入包装车间了。
  从米浆到豆丝成品送入仓库,等待包装,全过程只需2分钟。而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干豆丝,仅晾晒就要花费一周以上。
  豆丝产值翻番网销全国各地
  2013年2月,合作社豆丝生产线正式投产,到2014年春节前,产值达到800万元。2014年春节后至今,合作社已经生产豆丝300多万斤,产值达1300万元,预计在2015年春节前能达到1600万元,产值实现翻番。
  由于统一购买生产资源,统一收购农产品,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市场,社员去年人均收入1.7万元。2013年,万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湖北省省级示范合作社”。
  几年时间,玉贤种植大户社员从5人发展到现在的260多人,农产品经纪人社员达到40多人。合作社与各大连锁超市和农贸批发市场都有良好的营销合作,销售额逐年递增。“豆丝产业正在发展的上升期,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过节不赶工,保证豆丝品质是关键。”“过去还有农户自家晒了豆丝拿到集市上卖,现在他们弃了老把式,从合作社批发豆丝,去市场零售。”夏长兴得意地说。去年9月,夏长兴开通了电商平台,全国人民都可以通过网络,以厂家价格购买豆丝、荷兰豆等特色农产品。“现在每天都有至少20单生意,顾客清一色的好评。”
  创业的真实故事(二)
  85后美女硕士辞高薪“下海”开创意甜品店
  究竟是赚稳当的、按月拿的薪水,还是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赚取“快乐钱”?如今,这个问题成为了很多80后甚至85后择业考虑的重要对象。85后南京美女硕士赵璇则辞去月薪近2万元的工作,“下海”做起了有兴趣的婚庆创意甜点。80后创业意愿不断加强,结合自身兴趣赚钱的年轻创业者不断增多。
  85后美女硕士赵璇
  85后美女硕士辞高薪“下海”
  “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从中开拓新的机会,让自己工作的更开心,并从中找到社会认同感。”85后河海大学MBA美女硕士赵璇今年正式递交了辞职书,放弃了每月超过万元的稳定薪水,在新街口租了30平方米的屋子,开始了自己创业之旅。
  她所选择的事业和自己兴趣有关——制作“创意甜点”。“以前自己就非常喜欢品尝甜点,后来就开始学习如何做甜点,很久前在朋友圈里就小有名气了。”在工作室项目还未启动前,就有多次“救场”的经历,让她坚定了创业的信心。赵璇介绍,“朋友今年年初大婚,一直期待有个个性化的婚礼,跑遍了南京想定制个性化蛋糕,结果无论大小甜点店都无法满足需要。朋友就找到我来救场,在结合朋友偏爱“超级玛丽”的特性后,用了2天时间研制特色甜点,制作出了“超级玛丽”主题甜点。最终,个性化创意甜点成了全场的点睛之笔。
  赵璇透露起初萌生做“创意甜点”的想法是在参加原公司大大小小聚会以及同事同学主题婚礼时得到的启发和灵感。“很多单位和个人都期待有个性,而摆台上的糕点、甜点却是千篇一律,殊不知,甜点也能强化公司和个人想表达的主题,既能品尝也能当做礼品,传播效果更佳。”虽然创意甜品店开业时间不长,但经过赵璇的精心管理,已经步入了正轨,主动上门的客人越来越多。
  快乐来自认同感而非仅是金钱收益
  创业是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实现人生梦想,将创业作为一种挑战,证明自己的能力,直奔赚钱而来的80后创业者很少。
  赵璇自己选择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来期待从中获得认同。她每天工作时间均在14个小时之上,有时她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这样的工作状态是以前不能想象的。”赵璇说,“甜美事业”的背后是艰辛,“单从收益来看,肯定还是原单位工作赚钱更轻松,但真正的愉悦或许来自被认同的感觉。”因此,赵璇会把最完美的东西呈现。
  80后的创业意愿强于60、70后
  在中国,80后职场人计划自主创业的比例高达54%,60、70后和50后这一比例分别为44%和39%。职场受访者表示在1至2年内开创自己事业的80后占到46%,这一数据比例要高于60、70后和50后41%和31%的比例。
  起步不高,运用互联网技术从事创意产业,成为80后创业群体的特征。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中,近50%还是初次创业,创业3次以上的仅有6%左右。他们组建的公司也同样年轻,成立仅1年的接近60%。超过85%以上的公司年收益不足500万元,获得投资的公司仅占10%左右,其中一半以上获得的是天使投资。近70%的年轻创业者,用不高于10万元的启动资金便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从行业分布特征来看,电子商务公司以绝对优势占据榜首,多数创业者都集中在运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开拓市场。
  期待经济独立,女性比男性更敢闯
  在很多街头小门店中,经常能看到年轻的“老板娘”,而在新街口的莱迪、淘淘巷等创业基地中,女性老板的人数要显着多于男性。由于现代服务业的巨大需求,使女性的特长发挥出来。“女性思考问题细致周密”成为最大的创业优势。互联网、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女性在“事业与家庭”矛盾上得到很大的解决,既能轻松照顾家庭,也可以兼顾工作。调查显示,江苏青年女性的创业比率处于较高水平,占到了12.3%。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或成最大困难
  30岁以下的创业者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创业过于理想化、缺乏社会关系、缺乏创办公司的经验都是创业者所认为的“拦路虎”。首先,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在产品中做出调整。其次,在创业初期不需要把太多资金投入固定资产,可以在软实力上下工夫;再次,创业初期一定要积累口碑效应,宁可某单生意不怎么赚钱。最后,创业时需要逐步积累企业文化,这样可在市场急速扩张时,才不会变得手足无措。
  创业的真实故事(三)
  瓦缸养殖青蟹前景好年入500万 辞职养青蟹年入500多万
  核心提示
  齐肩的头发,合身的连衣裙,姣好的面容,面前的曾上玲俨然一名大美女。看着这么一个大美女,很难把她和比手掌还大的青蟹联系到一起。实际上,曾上玲是防城港市利用红树林空隙放置瓦缸养殖青蟹的首创人。一个女子成为当地养殖的标杆,这背后肯定有故事,也有不一样的创业心得。
  无意
  聚会上听到青蟹养殖
  曾上玲的老家坐落于广西防城北部湾茅尾海域边上的一个小山村。早年间她曾是防城港一家国有企业的职工,单位经济效益不好,1997年夏天,曾上玲辞职下海了。“就是不甘心呗。”曾上玲说。 辞职后的最初几年,曾上玲尝试做过一些小本生意,但本小利薄,时赚时蚀,生活仍入不敷出。
  辞职后的最初几年,曾上玲只是做一些小本生意,时赚时赔,生活入不敷出。海边人常说靠海吃海,小本生意不起色,曾上玲就跟别人干起了养殖。?鱼、鳄鱼、龟、鳖,只要想得到的,曾上玲都养过了。可作坊式的养殖,规模小,成本大,利润低,曾上玲的生意总是难以为继。
  为什么养了这么多却养不好呢?曾上玲百思不得其解。正当她发愁的时候,她发现提倡吃生态食品、绿色食物的声音越来越多了,一时间她恍然大悟,“也许是海水养殖过分依赖饲料和药物了。”过后,曾上玲看准了一条路——生态养殖。
  俗话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03年秋,曾上玲在一次和朋友的聚会中,无意中听到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有原生态养殖青蟹的养殖场。朋友们随口说说就过了,可曾上玲却放在了心上。没多久,曾上玲便约朋友专程前往浙江、福建参观,他们看到了一家养殖场利用红树林空隙用水泥铸缸养殖青蟹。
  曾上玲意识到这种方法很适合地处沿海、红树林面积分布广的防城港市,而且发展青蟹养殖非常有养殖前景。红树林为沿海海域多种鱼类和附生物提供了丰富饵料和栖息地,在红树林里养殖青蟹,可以充分利用红树林生态系统内的小型鱼、虾、蟹、贝等低值海洋生态资源作为饵料,加快青蟹的生长;同时,养殖环境也非常清洁,是一种纯天然的养殖方法,能满足人们对优质、安全食品的需求;最后是成活率较高,一缸一蟹的方法养殖,避免了青蟹自相残杀,有利于病害的防治。这不正是她多年苦苦寻求的生态海水养殖方法吗?曾上玲为此欣喜若狂,如获至宝。
  有心
  摸索出养青蟹的门道
  这一次养殖,曾上玲不是匆忙开始,而是做足了功课。
  参观回来后,曾上玲先是沿着北部湾海岸线所有的红树林滩涂进行详细考察,整整走了3个月。此外,曾上玲请了好几个专家,对利用红树林空隙用水泥铸缸养殖青蟹的方法进行反复论证。用水泥铸缸被推翻了,因为成本大。用塑料桶养殖呢?也被专家否定,因为会污染环境,与创业的初衷背道而驰。那段时间曾上玲可谓心力交瘁。
  细心的曾上玲还请有关专家对利用红树林空隙用水泥铸缸养殖青蟹的方法进行反复论证,发现此法有两个弊病:一是用水泥铸缸,需要大量的水泥、砂等材料和人工投入,加大了成本;二是水泥缸经海水侵蚀后容易损坏,损坏后淤塞海域,将来清理需要花费相当一笔资金。于是,她改用塑料桶养殖,但经海水浸泡后的塑料桶硬化、发臭,污染环境,与自己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的初衷背道而驰。
  用瓦缸养殖行不行?抱着再试一试的想法,曾上玲再次咨询了专家,在得到专家的肯定和认可后,曾上玲立刻着手,亲自设计瓦缸并送到陶瓷厂定做。
  3000只瓦缸,每个瓦缸放1只蟹苗。在最初的3个月里,曾上玲几乎每天都和青蟹呆在一起,一遇到问题就请教专家。“涨潮的时候才能喂食,提前喂了青蟹不吃,食物留在缸里就容易滋生细菌。”现在曾上玲说起养蟹头头是道,但这些经验都是一次次摸索和总结出来的。
  当第一批青蟹80%成活上市的时候,曾上玲知道,自己终于成功了。
  心得
  抓住机会并坚持到底
  按规划,每亩红树林放置瓦缸600个,3万多个瓦缸仅占红树林面积50多亩,仍有250亩红树林闲置。为扩大规模,2009年夏,曾上玲想出一个大胆的办法———成立合作社,成员侧重倾向当地村民尤其是妇女。经过将近一年的挨家逐户上门、反复向村民宣传红树林瓦缸养殖青蟹的发展前景,终于打消了村民的顾虑。2010年初,江山乡潭西村共有29名村民(其中妇女14人)加入合作社,正式取名为“防城区江山乡润丰绿色生态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到2010年6月,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6名,共筹集资金628.8万元。目前,合作社青蟹养殖已发展到5万多个瓦缸,养殖面积扩至90亩。
  如今的曾上玲,已经成为防城港市当地养蟹的女强人,年总收入500多万元;她还通过“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当地一大批农户从事青蟹养殖,户均年收入七八万元。
  回想起自己的创业故事,曾上玲还是挺感慨。“其实身边有很多商机,有些信息别人随口说说,过了就过了,我就没把它放过。”曾上玲说,女性想创业,不仅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也要做生意场上的有心人。“发现机会很容易的,抓住并坚持做就很难。认准目标、克服困难,成功其实没有那么难”。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zuowensucai/12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