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公务员考点

英语日记 时间:2012-09-02

【www.jinghuajt.com--英语日记】

公务员考点篇(一):公务员考试常识知识点

公务员考点_公务员考试常识知识点


  常识题需要日记月累。公务员的考试常识知识点有哪些。考试需要具备哪些要点。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公务员考试常识知识点,希望你们喜欢!
  公务员考试常识知识点:历史考点梳理
  一、长征史实
  (一)开端: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长征开始。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二)胜利结束: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二、遵义会议
  (一)时间:1935年1月。
  (二)意义:
  1.遵义会议清除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解决了当时极为重要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2.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革命问题,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三、相关延伸——关于长征诗句
  (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 长征》)
  (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 娄山关》)
  (三)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四、长征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
  长征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五、终极预测——时政与历史的结合
  (一)时政事件: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于2016年10月21日在北京召开。
  (二)会议主要内容
  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长征永远在路上。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三)会议热词
  1.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2.新长征:习近平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针对如何走好新长征路这一课题,习近平提出了6个“必须”:
  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
  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常识判断的学习不是漫无目的的。常识判断考察的是大家对于基本常识以及现实社会的认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而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是把基本常识与现实社会相结合的重要考点,大家一定要重视。
  公务员考试常识知识点:国家公务员制度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
  1.中国以往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干部队伍笼统庞杂。
  (2)管理权限过于集中。
  (3)管理方式陈旧单一。
  (4)管理制度很不健全。
  2.问题的主要表现
  (1)在录用工作中,只有笼统定性的政治考察,没有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
  (2)干部使用上,缺少严格的任期规定,造成能上不能下、死抱铁饭碗的问题。
  (3)在干部调配上,只有计划机制,没有流动机制,强调“个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缺乏岗位责任制。职责不清、权力交叉、相互推诿、办事拖拉的问题普遍存在。
  (4)在干部的考核、奖惩、任免、升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教育、培训等方面缺少明确的规章制度,由于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因而用人缺乏法制,领导部门和领导者的主观随意性很大,表现出浓重的人治色彩。
  (5)缺乏监督机制。
  上述干部人事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使我们长期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年轻优秀的人才难以脱颖而出,“铁皮箱环境”随处可见;二是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难以避免,用人上的腐败成为最大的腐败。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进程,如果不加以改革,必然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因此,改革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问题就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3.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诞生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也提上了议事日程。1982年、1983年,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先后进行了机构改革,并按照干部“四化”的方针,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建立了老干部的离休、退休制度,开始逐渐废除实际上长期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与此同时,许多地区和部门在干部的录用、考核、交流、培训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党中央在1984年提出要制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后认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范围太广,决定改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后又进一步更名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88年3月,为进一步加强政府人事工作,更好地推行公务员制度,中央决定成立国家人事部。在此基础上,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正式签署颁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至此,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诞生了。
  4.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1)不搞“政治中立”。
  (2)坚持党管干部。
  (3)不搞“两官分途”。
  (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
  5. 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意义
  其最重要的意义就表现在确立了经过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文官的原则。尽管在公务员考录工作中目前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但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些问题多表现于技术和操作层面,随着执行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公务员制度的整体完善,相信那种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环境(囊状环境)一定会逐渐形成。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的范围、步骤和方法
  1. 实施范围
  (1)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2)其他行使国家行政职能、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2. 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组织工作班子;进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宣传教育;培训骨干;拟定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意见。
  实施阶段:具体实施工作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在确定“三定”(定职能、定机关、定编制)方案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职位,将机关的职能分解落实到各个职位,明确各职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制定职位说明书。第二,在对现有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考核的基础上,根据职位的任职条件选择配备人员;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确定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和级别,完成向国家公务员的过渡。同时采取妥善措施,安置分流出机关的人员。第三,结合单位实际,实施国家公务员录用、职务升降、培训、奖励、纪律、交流、回避、退休等项制度。
  检查验收阶段:主要是检查验收职位设置、职务(包括领导职务)任命、级别确定以及其他制度的实施情况并加以总结完善。尚未进行机构改革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人事管理实际,积极组织实施录用、考核、奖励、纪律、培训、交流、回避、退休等项制度;职位设置、确定非领导职务和人员过渡等工作,要待机构改革开始后进行。
  3. 实施方法
  在实施的初始阶段,重点是进行职位设置、选配人员、确定职务与级别、完成人员过渡以及建立国家公务员录用、考核奖励、纪律、职务升降、培训交流、退休等项制度的工作,使新制度尽快入轨运行;对于聘任制、任职最高年龄的限制、辞退和地区回避等项制度可根据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经过探索和试验,积累经验逐步实行。
  (1)关于现有机关工作人员向国家公务员的过渡。现有机关工作人员过渡为国家公务员,必须结合机构改革,在核定的编制内和考核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条件,履行法定的程序。
  (2)关于国家公务员级别的确定。国家公务员的级别,按照所任职务及所在职位的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以及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工作经历确定。
  (3)关于非领导职务。设置非领导职务要结合机构改革,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标准。非领导职务必须与机构规格相符合,以工作需要为主要依据合理设置。担任非领导职务要有严格的任职条件。非领导职务的任命,要在国家规定的职数限额内,按照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办理。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原来任命的巡视员、调研员等,要在规定的职数限额内按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的任职条件重新确定。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公务员考试常识知识点:成语俗语里的哲学原理”

公务员考点篇(二):2018最新公务员考试常识知识点

公务员考点_2018最新公务员考试常识知识点


  常识考试需要准备充足,不然的话在考场上就会忘得一干二净。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8最新公务员考试常识知识点,希望你们喜欢!
  最新公务员考试常识(1)
  1.一字千金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不惜散尽千金,把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由一个商人成为丞相的吕不韦并没有受到来自文武百官的尊重。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但也有人反对,觉得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但万一失利,得不偿失。有门客认为孔子的名声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吕不韦也可以写一本书,也能名垂青史。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2.指鹿为马
  赵高是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3.焚书坑儒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民间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以及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诗经》)、《书》(《尚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而“坑儒”发生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方士卢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私下谈论秦始皇的为人、执政以及求仙等各个方面,之后携带求仙用的巨资出逃。秦始皇知道后大怒,故而迁怒于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审讯,抓获460人并全部活埋。
  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政治结构上,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郡县制;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以小篆为标准的官用文字;在经济领域内,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而这正是国家统一的基础,“焚书坑儒”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场思想统一运动,是维护大一统的关键措施。但是也加快了秦朝灭亡,同时也禁锢了百姓的思想。
  4.穷图匕见
  这个成语讲的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秦统一六国前。秦国作为强者,它不断蚕食他国,公元前二二八年向北进犯,已经俘虏了赵王、燕国危在旦夕。燕国的太子丹派荆轲作刺客,决心要杀死秦始皇,以解亡国威胁。荆轲出发前,做了三项周密准备:由勇士秦舞阳陪同荆轲行刺;带上秦王一直想杀死的樊性仇人的人头;再拿上燕国打算要献给秦王的最肥沃的燕地督亢地区地图。这后两项准备,当然是为了取信于秦始皇的安排,那卷地图更有特别功用,里面藏着刺杀秦始皇的锋利匕首,刀锋上还淬过了烈性毒药。秦始皇接见荆轲时,见了仇人被斩人头,又听说燕国欲献大片土地,兴奋不已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时匕首出现了。荆轲一个箭步跑过去,拿起匕首又拉住秦王,但秦始皇推倒挣脱而逃,衣袖都撕断了,围柱追逐一番之后,秦王才知抽剑砍伤荆轲,众大臣侍卫随后用乱刀将荆轲杀死了。"图穷匕见"现常比喻真相显露出来的意思。
  最新公务员考试常识(2)
  1、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2、广州附近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3、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43至1844年,《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继开放。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巴富尔,故意曲解《虎门条约》,在上海划定了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最早的租界。
  5、鸦片战争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销减大半”。东南沿海的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尽管这种现象是局部地区的情况,但它表明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外商也开始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使中国的丝、茶生产依赖于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益殖民地化。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瓦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6、19世纪50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扩大国外市场,抢夺殖民地,成为当时资本主义列强的共同愿望。法美借口“修约”,英国援引“最惠国待遇”利益“一体均沾”的条款,共同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企图借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7、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在广州成立了联军委员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英法联军在广州维持了近四年的殖民统治。
  8、英法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其中规定:允许华工出国。
  9、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经济上的影响: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10、为了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目标。英法美侵略者借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之机,夺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将上海海关制度推广到各通商口岸。
  1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后来《天津条约》规定值百抽五的原则,但实际上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这大大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
  12、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3、19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以商品输出为主,但是早期的资本输出也已经开始。当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的方式有走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等方式。在资本输出方面,1848年,英商东方银行上海分行开业;经营轮船公司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等。它们很快垄断了中国远洋和内河的航运。为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剥削廉价的劳动力,外商创办了各种工厂。
  14、在农民起义的潮流中,受西方宗教影响的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目的是推翻清朝的统治。
  15、1851年秋,太平天国在永安整顿建制,初步建立了政权;1853年春,占领南京,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
  16、《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并没有真正实行过。究其原因主要是:从客观方面说,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从主观方面说,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没法实施。
  17、太平天国进入天京后面临的形势是:要推翻清朝统治,必须北伐;要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必须西征;要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必须东征。
  18、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9、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它对外国侵略者展开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同中国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在思想上、组织上,它都高出一筹,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的领袖还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期又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太平天国运动属于亚洲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一部分,它们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
  20、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提倡“经世致用”,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林则徐提出了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他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1、《海国图志》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主张利用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它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22、洪仁?提出的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方面: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等。文教方面,反对迷信,提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它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它根本没实行。
  最新公务员考试常识(3)
  明朝政治:
  【考点1】君主专制的加强
  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国号为大明,以应天(南京)为都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明朝建立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对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了调整,主要措施如下:
  (1)在中央,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2009年真题考点)
  (2)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改元朝的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地方行政;设立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司法;设立都指挥使司,分管军政,统称“三司”。这样,三司分立,互相牵制,大权同归中央。
  (3)设置特务机构,实行特务统治。明太祖让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侦查、逮捕和审讯,后又设立新的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
  【考点2】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
  【考点3】郑和下西洋
  概述: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七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西洋是指今文莱以西的南洋各地及印度洋沿岸一带。从1405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远航,到达非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发展了航海事业,扩大了对外贸易,促进了国际交往。在世界航海史上,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还要早八九十年。
  郑和下西洋也是明朝初期的政治要求,但随着迁都之后,明朝渐渐改变了对于航海的态度,渐渐开始闭关锁国起来。

公务员考点篇(三):公务员行测考试内容

公务员考点_公务员行测考试内容


  公务员行测考试的内容有哪些,行测考试最主要有哪些方法。行测考试需要的考试内容又是什么。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公务员行测考试内容
  本次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其中,综合管理类招考职位的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和《申论》;行政执法类招考职位的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和《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在题型、题量和难度等方面有所不同。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考生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潜能。 考试结构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侧重法律知识运用)、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五个部分。全部为四择一的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申论主要通过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公务员行测考试分值
  行测考试题型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yingyuzuowen/13006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