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会计记账方法

写作方法 时间:2012-03-26

【www.jinghuajt.com--写作方法】

会计记账方法一:会计证考试《会计基础》的知识点:复式记账

  一、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的概念
  记账方法是在经济业务发生以后,如何将其记录登记在账簿中的方法。记账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单式记账法;另一类是复式记账法。
  (1)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会计科目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例如,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的业务发生后,仅在会计科目中记录银行存款的减少;也有同时在银行存款账和材料账之间记录的,但两个会计科目之间没有平衡相等的对应关系。
  单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
  它在选择单方面记账时,重点考虑的是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债权债务方面发生的经济业务。因此,一般只设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会计科目,而没有一套完整的会计科目体系,会计科目之间也形不成相互对应的关系,所以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会计科目记录的正确性。因此,多在个体经营,经济业务非常简单、单一的会计主体中使用。
  电视剧《天经地义》
  (2)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从单式记账法发展而来的。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相互联系地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例如上述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业务,按照复式记账,则应以相等的金额,一方面在银行存款会计科目中记录银行存款的付出业务;另一方面,在材料会计科目中记录材料收入业务。
  (二)、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为依据建立的一种记账方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复式记账法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特点是:
  第一,会计科目设置完整,具有完整的会计科目体系
  第二,对于每项经济业务都要进行反映和记录
  第三、对第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反映其涉及的两方面
  第四、对一定时期内的会计科目记录能进行综合试算平衡
  复式记账法又可以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的一种复式记账法,也是目前世界各国通用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目前,我国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采用的记账方法都是借贷记账法。
  (三)、复式记账的基本要素
  1、平衡原理-会计等式
  2、记账符号
  3、记账规则
  4、试算平衡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定义: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产生于l2世纪的意大利。当时由于海上贸易的不断发展,所使用货币的种类、重量和成色等日益复杂,通过银行转账结算便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银行为了办理转账结算业务,设计了“借”、“贷”两个记账方向,将债权记入“借方”、将债务记入“贷方”。到了15世纪初期,人们除增设了“资本”、“损益”会计科目外,又增设了“余额”会计科目,进行全部会计科目的试算平衡。随后借贷记账法传遍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成为世界通用的记账方法。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我国,目前成为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顾名思义,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会计科目的左方和右方。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会计科目的性质及结构。
  “借”、“贷”两字的含义,最初是从银行的角度来解释的,即用来表示债权和债务的增减变动。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内容日益复杂,记录的经济业务已不再局限于货币资金的借贷业务,而逐渐扩展到财产物资、经营损益等。为了求得账簿记录的统一,对于非货币资金借贷业务,也以“借”、“贷”两字记录其增减变动情况。这样,“借”、“贷”两字就逐渐失去原来的含义,而转化为纯粹的记账符号,用以标明记账方向(唯一作用)。
  【补充例题】
  2、多选:在借贷记账法下,“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会计科目结构上,可表示两个相对的部位
  B.“借”和“贷”等于“增”和“减”
  C.在金额的增减变化上,“借”和“贷”均可表示“增加”或“减少”
  D.表示“借主”和“贷主”
  【答案】 AC

会计记账方法二:会计知识:预算会计的会计核算原理

  一、核算前提
  会计核算前提或会计假设、会计条件,指对会计核算工作所作出的限定条件,如果没有这些限定条件,会计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这些条件包括四项内容,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限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畴,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特定资金。
  2.持续经营:为保证会计主体正常运行,预算单位的发起者或投资者不预见该组织会破产或清算。
  3.会计分期:为使组织的经济活动符合投入产出的计算或符合社会经济周期的核算要求,对无限长的持续经营期间进行人为的分割,将其分成若干等距离的时间段,以正常计算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正常核算损益。
  4.货币计量:由于货币具有特殊的功能与作用,它可以将不同的数量单位换算成相同的价值单位并进行比较,因此,预算会计必须用货币进行统一的度量与核算,将不同形式的会计要素统一为货币形式,以便正确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二、核算原则
  预算会计也必须遵循统一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的需要。
  适用于企业会计核算的核算原则中,除必须用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的,如谨慎性原则、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外,其余均适用于预算会计,可归纳为: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清晰性、实际成本、配比原则、重要性、专款专用原则等10项。
  三、记账基础
  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由于预算会计由三个相互独立的门类(财政总预算会计、事业单位预算会计、行政单位预算会计)组成,而每部分都具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为政府核算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专业会计,行政单位预算会计是为行政单位核算经费收入与经费支出的专业会计,二者均必须以收付实现制作为记账基础,而事业单位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经费来源多元化、核算体系多元化、市场化程度高”的特点,因此,事业单位会计则根据业务特点,需要适度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而且,这种特点是由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四、会计要素
  预算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形式,即预算资金的收入、预算支出的分配过程的静态形式。与企业会计核算中对会计要素的分类(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表述方法基本相同,但在内容上有所区别,分为5个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1.资产: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由会计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计能为主体带来经济利益,如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力。
  2.负债: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能用货币计量、需要用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其特点是:已经发生,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必须偿还;有明确的计价或可以估价;有明确的偿还期和债务人。
  3.净资产:净资产即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利润,在这里指预算单位总资产与总负债的差额。
  4.收入:指预算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收入、行政事业单位收入。
  5.支出:支出指预算单位按预算所发生的资金耗费或损失,与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支出概念有所不同。
  五、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之间内在的关系,其数量表现为三个等式:
  1.资产=负债+净资产,此为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此为预算单位平衡会计记录的依据。
  3.收入-支出=结余,此为编制收入支出表的依据。
  六、记账方法
  预算会计制度自1998年进行全国性改革以来,记账方法已统一为国际通用的借贷记账法。
  1.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对于会计主体所发生的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相互联系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以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来踪去迹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格式和结构相同,但由于会计要素的性质不同,在记账时会遵循不同的记账规则。
  (1)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包括资产和成本费用,在记账时遵循以下规律:
  (2)负债类账户
  负债类账户包括负债、股东权益、收入以及利润等,在记账时遵循以下规律:
  总结性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会计记账方法三:会计基础知识归纳

  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拥有一些技能和财务方面的知识,本文就所讲述的是会计基础知识课知识总结,仅供参考。
  1、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和账面净值
  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
  账面净值是指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不扣除减值准备金额)
  例如:2008年1月18日内蒙古安泰集团有限公司外购化学反应器具一套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2000万元,2009年累计折旧100万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0万元,请问2009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账目余额、账面净值分别是多少?
  解答
  账面价值=2000—100—200=1700
  账面余额=2000—0—0=2000
  账面净值=2000—100=1900
  2、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它是指平时对各项实物财产的增减变动都必须根据会计凭证逐日逐笔地在有关账薄中登记,并随时结算出其账面结存数量的一种盘存方法。采用这种盘存方法,需按实物财产的项目设置数量金额式明细账并详细记录,以便及时地反映各项实物财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的情况。其优点:是有利于加强对实物财产的管理;不足之处:日常的工作量较大。
  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也叫“以存计销制”或“依存计耗制”。它是指平时只在账薄记录中登记各项实物财产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期末通过实物盘点来确定其实有数并据以倒算出本期实物财产减少数的一种盘存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减少数=期初结存数 本期增加数-期末实有数。优点:实地盘存制可以简化日常工作缺点:不能随时反映库存财产物资的发出结存情况,也不利于加强财产物资的管理。
  例如:一般来说有些企业的领料平时是无法准确计量数量的,你比如酒店厨房领用的调料,矿山企业耗用的精料,炼焦企业好用的精煤等等,但是如果期末计量库存数量是相对来说是简单,所以使用实地盘存制,倒逼本期的使用量是合理的。
  3、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应收账款说白了就是计算和主营业务收入有关赊销的往来核算,而其他应收款是核算与其主营业务无关的往来。比如:酒店客户的赊销计入应收账款,而支付给烟酒公司押金就应计入其他应收款;设计院服务的赊销计入应收账款,而应该收取的保险公司的赔款就应计入其他应收款,其实区别他两的本质就看是不是企业的主业。
  4、资本溢价和股本溢价
  资本溢价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投资人的投入资本超过其注册资金的数额。指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者交付的出资额大于按合同、协议所规定的出资比例计算的部分。
  股本溢价是指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时实际收到的款项超过股票面值总额的数额。
  5、留存收益和剩余收益
  留存收益是一个历史概念,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净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根据《公司法》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依据公司章程等对税后利润进行分配时,一方面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提取盈余公积,将当年实现的利润留存于企业,形成内部积累,成为留存收益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分配利润或股利后的剩余部分,则作为未分配利润,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这部分同样成为企业留存收益的组成部分。
  剩余收益(又称经济利润)是指某期间的会计利润与该期间的资本成本之差,是企业创造的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的收益。剩余收益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衡量投入资本所产生的利润超过资本成本的剩余情况,公式如下:剩余收益=会计利润-资本成本=投资资本*(投资资本回报率—资本成本率)。公式清楚地表明,剩余收益是会计利润超过投资资本机会成本的溢价。
  从两者的含义可以看出,留存收益是在会计学价值分配理论体系下对企业经营成果的一种分配,一种资金占有状态;而剩余收益是在经济学价值创造理论体系下反映企业的一种净剩余,一种未来现金的净流量。由此可知,留存收益包含的是一种积累价值,是过去时;而剩余收益体现的是一种再造价值,是将来时。
  企业的财务人员是企业资金的“钱掌柜”,积极参与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人说企业财务人员主要做好七件事就可以了,即算好账,管好钱,理好关系,监控资产,管好信用,做好参谋,计好绩效。那么财务人员又该掌握哪些会计知识呢?下面小编来为你揭晓。
  6、主营业收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这两个概念是初做会计比较不好理解的两个科目,其实我们不用去看书上那些枯燥的定义,从字面就可以理解出来主营业务就是说你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就是考这个业务挣钱的,你比如:钢铁企业是靠销售钢材取得收入,制药企业是靠买药取得收入,商品批发是靠出售商品取得收入,但是有些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下脚料,一些废料、一些价值很小的副产品,这些都不是企业的主营收入,而是伴随的其他收入,也就是说和主营业务相去甚远,一般来说这些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7、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是出票人签发并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
  银行承兑汇票是指银行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
  两则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到期日承诺付款的主体不一样,一个是企业一个是银行,那么银行承兑汇票的安全性高于一般企业的商业信用,目前我国还是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但也有一些资信良好的上市公司发行了商业承兑汇票。
  8、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不同于资本性支出,前者全部由当年的营业收入补偿,后者先记作资产,通过计提折旧或摊销分年摊入各年成本费用。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是为了正确计算各年损益和正确反映资产的价值,资本性支出是指受益期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支出,即发生该项支出不仅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而且也是为了取得以后各期收益;收益性支出指受益期不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支出,即发生该项支出是仅仅为了取得本期收益;资本性支出是该项支出是不仅仅为了取得本期收益。
  9、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
  商业折扣是指销货方为了促进销售,在商品价目单原定价格的基础上给予购货方的价格扣除。税法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由于此种折扣是在实现销售时同时发生的,买卖双方都按扣减商业折扣后的价格成交,所以会计上对其不需单独作会计处理。又因为发票价格就是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实际售价,故可按发票价格计算销项税额。
  现金折扣是指销货方在采用赊销方式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时,为了鼓励购货方及早偿还货款,按协议许诺给予购货方的一种债务扣除。现金折扣发生在销货之后,是一种融资性质的理财费用,因此计算销项税额时,现金折扣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
  10、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
  注册资本是公司在设立时筹集的、由章程载明的、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资本,是股东认缴或认购的出资额。实收资本是公司成立时实际收到的股东的出资总额,是公司现实拥有的资本。由于公司认购股份以后,可以一次全部缴清,也可以分期缴纳,所以实收资本在某段时间内可能小于注册资本,但公司的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最终是应当一致的。
  11、会计核算方法
  注册资本是公司在设立时筹集的、由章程载明的、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资本,是股东认缴或认购的出资额。实收资本是公司成立时实际收到的股东的出资总额,是公司现实拥有的资本。由于公司认购股份以后,可以一次全部缴清,也可以分期缴纳,所以实收资本在某段时间内可能小于注册资本,但公司的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最终是应当一致的。
  (一)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复杂多样的,要对其进行系统地核算和经常性监督,就必须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分门别类地、连续地记录,据以取得多种不同性质、符合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标。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防止差错和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四)登记会计账簿
  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件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账簿记录是重要的会计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便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过程的费用支出水平,同时又是确定企业盈亏和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并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账实相符。同时,还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各种结算款项的执行情况,以便对积压或损毁的物资和逾期未收到的款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加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
  (七)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是以特定表格的形式,定期并总括地反映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和结果的一种专门方法。会计报表主要以账簿中的记录为依据,经过一定形式的加工整理而产生一套完整的核算指标,用来考核、分析财务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编制下期财务和预算的重要依据。
  以上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虽各有特定的含义和作用,但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在会计核算中,应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一般在经济业务发生后,按规定的手续填制和审核凭证,并应用复式记账法在有关账簿中进行登记;一定期末还要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在账证、账账、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这些方法相互配合运用的程序是:
  1.经济业务发生后,取得和填制会计凭证;
  2.按会计科目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并运用复式记账法在有关会计账簿中进行登记;
  3.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费用进行成本计算;
  4.对账簿记录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保证账实相符;
  5.期末,根据账簿记录资料和其他资料,时行必要的加工计算,编制会计报表。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xiezuozhidao/10793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