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课堂实录

大自然 时间:2010-04-10

【www.jinghuajt.com--大自然】

课堂实录篇1:语文课的教学过程课堂实录

  1、学会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的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知道天然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利用哪些指南针才能辨别方向。
  2、课文中涉及自然知识是教学的难点。如“天然的指南针”“忠实的向导”“指路灯”,以及为什么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枝叶稀的一面是北等。
  【教学准备】
  1、指南针。
  2、课件:天然的指南针(树影、北斗星、树叶稠稀、积雪)。
  3、生字词卡片。
  4、了解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出示画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的天气里,李老师带着班里学生出去郊游,小明因为在游玩时不听从老师的指挥,独自乱跑,在野外迷了路。他非常着急,这时他想起了一首小诗,利用这首小诗的知识,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你想读这首诗吗?这就是我们要学的 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赶紧去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自由朗读,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遇到困难,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自己解决。
  (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
  师:王亚楠、杜玉婷,遇到不认识的字能请教字典老师,部分同桌之间在遇到困难能互相帮助。多会学习的孩子呀!
  师:谁愿意展示自己的朗读才能,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的第一小节。
  生:读第一小节。
  师:出示“针”的卡片,你刚才这个字音发的真准,你能当小老师教大家读吗?
  生:教学生读“针”。
  师:注意这个字音是前鼻音,翘舌音,谁还能把这个字的字音读准,(找五个学生读),你们的音发的真准。你们能给它找一些好朋友吗?
  生:别针、大头针、针对、飞针走线、针锋相对……?
  师:你们为它找的朋友真多。(出示卡片后面的词“指南针”)你们来读一读这个词,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途吗?
  生:它是用来给我们方向的。
  生:如果到野外的人迷了路,它可以给我们指出哪边是南,那个人就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其实,在大自然中,也有许多东西也可以像指南针一样为我们指示方向,这就是书上说的“天然的指南针”。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自信的你们赶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课文的2~5自然段,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准确地找到答案。
  生:有太阳。
  师:请把话说完整。
  生:天然的指南针有:太阳、北极星、大树、雪。
  师:你找的真准,其他同学和他找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老师为你们骄傲。
  三、精读课文,合作学习
  师:让我们去读一读课文中的第一个天然的指南针,谁愿意来读。
  生:读第二小节。
  师:(出示“忠”字)这个字要注意:它是后鼻音,翘舌音。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谁想来试一试。(找三个学生读,全班读。)你们真棒!你观察一下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生1:这个字上面“中”的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底下“心”中间的点也在横中线上。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好眼力。
  生2:“忠”这个字我发现底下的“心”要比上面的“中”宽一些。
  师:这个特点都发现了,你真不简单。愿意把你们的小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吗?你们写得真好,能读出这个词吗?(出示词:忠实的向导)。“向导”是什么意思?
  生1:向导就是给我们指点迷津的人。
  生2:向导就是给我们指示方向或带路的人。
  师:你们的理解很到位,那“忠实”呢?
  生1:“忠实”就是诚实、老实的意思。
  生2:“忠实”就是忠心耿耿,别无二心的意思。
  师:你说得很准确,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的吗?
  生:我是查出来的。
  师:是呀,孩子们,遇到疑难字词我们可以通过来解决,这种学习方法多好呀!谁还能说说忠实的……?
  生:忠实的孩子、忠实的朋友、忠实的仆人……?
  师:这些词你们填得真合适,谁愿意当个忠实的向导再给大家读一读这一小节。
  生:读。
  生评价:他读得准确、流利,语速也可以,确实像个忠实的向导。
  师:你们愿意当个“忠实的向导”给大家读一读第二节吗?
  (齐读)?
  师:读了这一小节,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中午,太阳是在南边,它照着的物体的影子指着北方。
  生2:老师我还知道,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下午太阳从西边落下。
  师:你利用太阳的作息规律来辨别方向,真不错。(放课件)?
  师小结:是呀,我们可以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中午,太阳在南方,树影指北方。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师:在学习第二节时,我先让你们读,再让你们说读懂了什么?现在,你们能按照这种方法合作学习课文的3~5小节吗?
  生:读第三小节。
  师:(出示“盏”)注意这个字是翘舌音,谁能读准这个字的字音。(找三个学生读)。“盏”是量词,你能填一填吗?〔出示一盏( )〕。
  生:一盏灯、一盏台灯。
  师:写这个字应注意什么?
  生:上面的两个横要斜一点,不要写成撇。
  生1:注意上面的点不要漏掉。
  生2:写斜钩时不要写成了竖弯钩。
  师:请你们说说读懂了什么?
  生:我们读懂了北极星在哪,哪就是北方。
  生:我补充,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才可以用北极星指路。如果是阴雨天晚上天上就没有星星。
  师小结:你们汇报的很到位。在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用北极星来指路。那在阴雨天里,我们可以找谁来帮忙吗?(出示“稠”生字卡片),你读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生:这是翘舌音。
  师:(找四个学生读)你们知道它的反义词吗?
  生:稠的反义词是稀。
  师:稀的反义词……稠的反义词……稀的反义词……(出示卡片稠、稀)你会读吗?
  生:学生认读。
  师:(出示稠),你发现这个字有什么构字特点?
  生:左窄右宽。
  生:老师这个字写时还要注意“禾”作为偏旁时捺要变成点。
  师: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来!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师范写,生书空)你们也来写一个好吗?(生在田字格中写)。王光、李又卿是懂得保护眼睛的孩子。
  师:下面请王亚楠这一组继续汇报。
  生:我们这组读懂了,在阴雨天里,太阳和星星都没有了。我们可以看外面的大树给我们指示方向。枝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边。
  师小结:在野外,大树给我们的帮助也不小。到了冬天,我们北方的积对我们在野外迷路的人,帮助也很大。下面,我们学第五节。
  生:读第五小节。
  生:我读懂了化得快的一面是南面,因为南面的太阳光强,所以化得快。北面的太阳光弱,所以化得慢。
  师:在山上、房屋上的积雪是这样的,课文中讲得是哪里的积雪?
  生:沟渠里的积雪。
  师:沟渠里化得快的那边是南还是北,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拿手电筒照到沟渠模型里,让学生观察手电筒的光是照在沟渠的南面,还是北面。通过观察让学生说结果)
  生:(观察)我认为化得快的那一面是北面。因为太阳光照到渠道的北面,南面的雪被渠道挡着了,太阳光照不到。
  师总结:是啊!大自然中的指南针真不少,这需要我们去(生:细细观察,多多去想)。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把你们知道的都记下来贴到学习园地里,下课。
  【课后反思】 在学习这首诗时,我在学文中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识记生字并学会运用。我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小节,然后放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第三~五小节。学会辨别方向的知识,对学会文中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从小树上良好的科学意识,掌握在田字格中正确的写字方法。
  不足之处:在辨别出南北方向时,应引导学生通过南北分辨出东西方向,在教学中,鼓励性的语言针对性不够强。

课堂实录篇2:语文名师课堂实录

  语文课不仅仅是阅读课或作文课,好的语文老师可以在语文课中举一反三,让学生学到很多道理,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语文名师课堂实录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语文名师《爱如茉莉》课堂实录
  一、引入
  齐读课题。
  师:这些词语哪些同学来读。
  指名读(2名同学),齐读。
  师:这三组词语都和茉莉有关,茉莉是什么样的?在同学们心中是什么样的?用上一两个词语来描述,说一句话或者两句话。
  生:我心中的茉莉,平淡无奇,开出的花缕缕幽香。
  师:开出的花散发出缕缕幽香,要不别人听不懂,再说一遍。
  (一学生描述,用了三个词。)
  师:词语在运用中才能会用,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还能说吗?
  (生用上了平淡无奇、洁白纯净、诗意)
  师: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更丰富一些。
  (生用上了六个词语,师表扬。)
  师:能说两句话吗?只要开口说话,老师就高兴。
  (学生反应不积极,沉默了一会。)
  生:富有诗意的茉莉,平淡无奇,但散发出缕缕幽香……
  师:学课文时可以看到很多词语,不但会记,还要会用,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评价:这部分的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会读文中的重点词语,二是说话训练,让学生在理解词语包含的意思的同时学习运用。这两种目的都隐含在具体的要求之中,设计上了无痕迹,开始已经有了浓浓的语文味。
  反思:学生现场反应不是很好,一是因为对课文不很熟悉,所以读词,说话不流畅;更主要是平时缺少这样的训练,所以不能很好理解教师的意图。可以看出,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决定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程度。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尝试运用中,更深层次品味语言,培养对语言独特的感受能力。
  二、读书
  师:生活中有茉莉花,我们学习的是《爱如茉莉》,这样的爱像茉莉,流淌在细节中,要求同学们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语言是有温度的,是通过字或者词体(表)现出来的。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师板书: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
  师:自读课文,一定要出声,标出能表现细节的词句,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读,声音较小。)
  师:非常好,同学们都很投入。读出声音,轻轻地读。
  (教师巡视)
  师:有的同学很好,已经在边上写上了自己的感受。
  (教师与学生小声交流)
  师:可以从一句话,一件事中,不经意的动作,一个眼神中看出来,哪些地方流露出来?画下来做上记号。
  评价:本部分的设计看似平常,仔细体会,意味深长。“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正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能够从课文语言中体会“冷暖”的情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教师板书这两句话本身也是语文的文化意味的体现。语文课上哪怕一个细小的地方都应该是充满语文气息的。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处来体会字词的冷暖,给学生具体的方法,让语文的最终目的和要求落实在具体的学习行为上。
  反思:很多语文课没有语文味,有的是因为教师自己缺少文化底蕴,往往直奔主题,但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具体化,学生不知应该怎么做。没有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感受到怎么学习语文,所以最终总是效果不好。应该从这堂课的设计及执教方式上获得启发。
  建议:如果是在自己班级上课,学习要求一次性提出来,剩下的时间就让学生潜心读书。
  三、交流
  师:先把自己画出来的读给大家听,从哪些细节,哪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谁愿意第一个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没有动静)
  建议:可以开始就提出要求,先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表现出来,然后再说出来,这样学生在开始读的时候就能够调动情感,让第一次朗读更有效。
  师:不管对错,要敢于表达。(教师鼓励)
  (指名说)
  生:第一篇(页)最后一个段落……我感到妈妈对爸爸的爱,平淡无奇却又是真挚的爱,善意的谎言表现了真挚的爱。
  师:还有补充吗?在妈妈心里,生病与饺子哪一个重要?
  生(齐):病!
  师:在妈妈心里?
  生(齐):饺子。
  生:爸爸直奔医院……从“直奔”这个词我感觉到爸爸对妈妈的爱。
  (教师板书:奔bēn和bèn)
  师:bēn和bèn有什么区别吗?查过字典吗?
  生:bèn有目的,bēn无目的。
  师:文字是不是有温度的?从“奔”字就体现了。嫦娥奔月中的“奔”应该是bèn,是嫦娥向着月亮去。谁还可以说?
  (学生有一会沉默)
  生:“你爸爸在床边睡着了……”手脚麻木了,表达了妈妈特别爱爸爸。
  师:再读一下行吗?
  (学生读)
  师:还有什么新的看法吗?
  生:(没听清老师的要求)我还从“我夜里睡得沉沉的……”中可以看出父母互相为对方着想。
  师:两处联系起来看,爱是双方的。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吗?还有其他地方吗?
  生:第八自然段“爸爸没有吃饺子,也没有听我……”爸爸的心情多焦急,反映了那份纯洁的爱。
  师:文中很多(这样的地方),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再次鼓励)
  生:病房中的茉莉更加洁白、纯净……
  师:幽香钻进鼻子,为什么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说说是怎样体会的。
  生:“钻”在现实中不行,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心的,是父母之间的爱。
  师:“爱”温暖人们的心,所以觉得十分纯洁……人们心情好,感到周围的一切都是好的。
  评价:对“钻”字的处理,让学生说出别样的体会。架构具体的文字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从而促使学生深层次考虑,自己得到答案。教师的总结,向学生传递教师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未曾感受或者感受不深的。
  师:第九自然段表述了一幅画面,有没有特别的留意?认真读,读完谈留下什么印象。读出声音。
  (指一名学生朗读,学生把叮嘱读成叮属。)
  师:对自己的朗读评价一下。
  生:读得不太好。
  师:怎样才能读得好?
  生(齐):读熟练。
  师:推荐一名同学,你觉得她会比你读得好。
  (一名学生朗读。仍把叮嘱读成叮属,教师纠正。)
  师:自己评价一下。
  生:不怎么好。
  师:要读好,要读熟,还要投入地读。自己大声读,一会找同学来读。
  (学生齐声朗读)
  师:同学们喜欢合唱,老师希望独唱。现在有两位同学举手了,还有没有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
  师:第五位(举手的)同学来读。
  师:谢谢!读得非常投入。老师来读一下,我读的不是最好的。你听老师读,细心体会。
  (师范读)
  反思:在教师的设计里,这里可能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在学生身上就出现了这种现场的“尴尬”。这时,“听众”也应该放松一下,不是来看学生平时训练的精彩,不是来看学生平时能力的展示,我们所期待的是执教的真正精彩,是感受语文教师对语文的独特理解,是看教师带着自己的理解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这样的时刻即使尴尬,同样有价值,同样值得喝彩。
  师:描述感人的画面与情景,哪个画面,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没有表示)
  师:轻轻柔柔的,阳光是悄悄地“探”了进来,有没有温度?有没有温暖?是几度呀?“探”字有温度吗?(教师板书:探)
  生:应该是有的,因为阳光充满了温情。
  师:“探”和“照”有什么不同?
  生:“探”用的是拟人的写法。
  师:为什么用“探”?“照”和“射”都可以呀。
  生:这样写比较轻……
  生:改了别的字就不是拟人了。
  (师生笑)
  师:完了吗?
  生:用上“探”说明阳光也不打扰这幅画面。
  师:也像做儿女的一样,不愿意打破这样的画面。这些景语是有感情的,所以是有温度的。同学们再读一读。
  (学生齐读)
  评价: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去体会“探”在这里的感情魅力。通过这样的比照能够感受到“探”的独特,也能够感受到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用情感去支配语言,这就是语言有温度的原因所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会接近语言的真象。
  反思:让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方式方法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看法,但是现场的学生没有展示出他们对课文语言的独特理解。教师没有着急,用了引导的方法,提出“探”这个词语,这样的引导只是和学生玩一种猜谜的游戏。在这时候,如果时间允许应该让学生再去读一读,想一想;如果时间不允许,就直接提出来,让学生再去思考、讨论,这样更能体现教师作用。
  师: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感受、体会。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句。
  (学生齐读)
  师:为什么用了两个“爱如……”
  生:强调。
  师:爱就如茉莉?还有吗?生:表示一种感叹,可以深入心灵。
  师:充满温馨。
  生:为了点题!
  师:点题一个就够了,为什么用了两个?
  生:也是为了强调。
  师:为什么不用三个?
  生:多用就■嗦了。
  师:开始作者认同吗?为什么后来写出来了?
  生:看到当时的情景明白了。
  师:爱如茉莉是由衷的赞叹、赞美。齐读最后一节。
  师:拿出感情来读行不行?
  师:作者心中这样的爱平平淡淡而又真真切切。
  反思:我觉得这个班的学生还是很有个性的,他们似乎没有理解作者意图,也没有理解教师意图,而恰恰是这种不理解,为我们展示了一种真实。过于理解教师意图的学生往往让公开课的过程变得平淡无味,让学生的发言变得假、大、空。这些学生不理解而努力去理解,展示了学习的真实,也展示了教师执教的真实,让我们发出会心的微笑
  四、拓展
  师:同学们眼前,在现在的年龄,如果让你打一个比方,你认为爱如什么?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各自)写一句话。
  (学生写,教师巡视。汇报交流。)
  生:爱如百合,我看到一个动画片上,一个女孩特别白,比喻成“白百合”。
  生:爱如玫瑰,听别人说玫瑰是爱情的象征。
  师:爱如玫瑰,轰轰烈烈,也不要忘记爱如茉莉。
  生:爱如柠檬糖,有酸也有甜。爱如卡布西诺,带泡沫的咖啡……
  师(笑):什么东西?
  生:卡布西诺,苦中有甜。
  生:爱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生:爱如康乃馨,温馨而祥和。
  生:爱如一把火,给汽油就燃烧,给空气就灿烂。
  (全场笑声)
  师:要有热烈的爱,爱也要有理性。
  生:爱如阳光,可以温暖别人和自己。
  生:爱如繁星……
  生:爱如空气,无所不在,无微不至。
  (掌声)
  生:爱如星光,虽然月亮遮住了它,但不能阻止放光。
  生:爱如动力……
  生:爱如月光,给人光明而不耀眼。
  师:爱如咖啡……
  反思:这个部分是这堂课中学生发言最热烈的时候,不乏精彩语句,说明学生能够思考,并且能够表达。我想是因为教师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给学生鼓励,都给学生机会。无论多么“艰难”,教师都没有越俎代庖,都没有越过学生去实施自己的教学方案。
  师:人生不同阶段,对待爱情的看法也不同。生活中需要爱,除了爱情,更需要同学、老师的爱,这些爱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更温暖。
  五、下课
  总评:听课后,我在想,如果让所有的语文教师来做一道题——语文课像什么?肯定大家的答案是不同的。“课如玫瑰”要有激情,“课如荷花”要清澈明净,“课如柠檬糖”要有滋有味……我想应该是“课如茉莉”,看起来平淡无奇,品起来幽香缕缕,回味起来则是清香袅袅。美到极至是平实、自然。看《爱如茉莉》的教学,就有这样的感受。薛老师不急不躁(内心不得而知),整堂课如涓涓细流,像一首清丽的小诗,没有波澜壮阔,没有峰回路转,但是同样动人。没有一句,没有一处是脱离语文的生发,课堂上飘荡着浓浓的语文气息,师生在交往、对话中完成了文本的审美过程。回味起来,让人感到很多地方都在启发着我们,这就是袅袅不去的清香吧。
  从这节课的执教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文本以外的东西,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围绕文章的词句来进行,读词,用词语说话,关键词语的理解等。同时教师引入“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景语”“情语”等促使学生感受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境界。这样的教学让人感受到这是一节充满文化气息的语文课。整堂课下来,线索清晰,干净利落,没有旁枝斜蔓。想必学生学习的所得也是清晰的。
  一个看似平静的课堂,其实存在太多的思想。怎么让这些思想统一在一起,共同去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这需要教师充分考虑。这堂课中充分调和了这种“供需矛盾”,教师给学生空间,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同样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没有把自己的设计通过强硬的方式给学生,始终在顺应学生的学习。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树木与森林”的关系问题。关照了文本中词句,对于文章整体的情感脉络把握稍弱;也许这是薛老师第二课时要完成的任务。
  这样的一堂课是一堂真正的语文课,是带给我们无尽思考和启发的课。

课堂实录篇3:风娃娃语文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人教版第四单元第16课,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2、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教学难点: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猜猜看他是谁?
  课件出示:猜猜我是谁?
  我到处乱跑,
  谁也捉不到。
  我跑过树林,
  树木都弯腰,
  我跑过大海,
  海浪高又高。
  生:(读谜语)
  师:是谁呀?这么多同学都想到啦?一起大声说吧。(风)真聪明,比四年级的同学想得还快!同学们,风呀,像个调皮调皮的孩子,一会儿跑到这儿,一会儿跑到那儿,所以人们给他取了个调皮又可爱的名字叫----(风娃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风的这篇课文----《风娃娃》。跟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
  生:(齐读两遍课题。)
  师:很自信的读书声!自信的孩子学习一定很棒,现在老师检查你们预习生字词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谁会读吗?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领读。
  生:一生领读,全体跟读。
  二、利用插图,了解内容
  师:嗯,同学们读得准确又响亮,生词掌握得这么好,相信课文读得更棒!同学们打开课本70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时还要想想课文讲了什么?赶紧拿起课本读吧。生自由读。
  师:课文讲了什么呀?那风娃娃帮人们做了哪些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吹风车、吹船帆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
  师:你们都是个会读书的孩子!看大屏幕,这是风娃娃在--(出示插图)
  同学们看,一看课文的插图我们就能知道课文讲的内容了,看来课文的插图也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哦!好了,看着风娃娃做的这些事,你有什么发现?(生:有些事是好事,有些是坏事。)板书:好事、坏事
  三、朗读感悟,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来看,风娃娃做的第一件好事是----吹风车,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第2自然段)喜欢吹风车的同学都来读读吧。(课件出示第二段) 生:(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啊,谁能找到风娃娃为什么吹风车的句子?
  生反馈:(出示:)
  师:谁来读读这一句。生读
  师: 风娃娃为什么吹风车啊?(转得慢)从哪些词看得出?“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水一会儿有,一会儿又没有了。
  师:对了,风车转得慢,水就会断断续续的,流不到田里,秧苗就----
  生:渴死了。
  生:秧苗喊救命----快给我水喝啊!
  师:哎呀,谁来救救这些可怜的秧苗?
  生:风娃娃
  师:他是怎么做的?找出课文里的句子来回答。
  生: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课件出示: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师:同学们看,这句话里有个我们需要掌握的生字“吸”,“吸”字的偏旁是----(口字旁)对。吸,口形及声,指气从鼻、口引入体内,如吸气、呼吸。引申指吸取、饮用。在课文里的意思是风娃娃吸了一大口气。你们也来像风娃娃一样深深地吸一口气。 生:(生全体做深吸气)
  师:咱们再看看图风娃娃是怎么吹的,。
  生:先深深吸一口气,再用力吹。
  师:你们也学学他,吹一吹。来,老师读句子,你们吹,要使劲哦。(看图模仿吸吹气) 师:多么热心的风娃娃,在他的帮助下,风车一下子---(齐读)
  课件出示:
  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向田里流去。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点头,风娃娃也高兴极了。
  师:老师发现啊,刚才读句子时很多同学脸上带着笑容呢。看来秧苗得救了,风娃娃很高兴呢,课文是用那个词说很高兴的?
  生:高兴极了
  师:对了,那你们知道这里的“极”字,它为什么是木字旁吗?
  生:(歪着头看着老师不出声)
  师:(课件)极,本义指房屋中最高的柱子,也称“中栋”或“屋极”, 所以“极”字是木形及声。引申指最高点、尽头等义。很高兴就是“高兴极了”,很伤心就是----(生接:伤心极了),很难过----(生接:难过极了),很兴奋----(生接:兴奋极了)? ? 师:孩子们,秧苗喝足了水也高兴极了,让我们一起用高兴极了的朗读声感谢风娃娃吧。秧苗喝足了水----
  生:接读
  师:吹风车这件事让你觉得风娃娃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1:风娃娃是个热心的孩子。
  生2:风娃娃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
  生3:风娃娃是个懂事的孩子。)
  师:看,(师指着板书)还有哪件事让你也觉得风娃娃是个热心、乐于助人的孩子了?(吹船帆)在哪段?
  师:让我们跟随风娃娃的脚步来到河边吧(出示第三段)
  师:轻声读读这一段,找找哪一句话可以看得出人们很需要风娃娃的帮助?
  反馈出示: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
  师:谁能读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们感觉到了纤夫们拉船是那么累,那么吃力啊,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
  生:我从“弯着腰,流着汗”感受到纤夫拉船很累。
  师:我们也把这感受放进句子读读。
  课件出示纤夫图
  师:看,这就是长江边上的纤夫,光着膀子,赤着脚,跋山涉水在悬崖峭壁上一步步艰难地走着,太阳好大呀,汗水不停地从他们的脸上流下来,看着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纤夫们太苦了。
  生:纤夫们太需要风娃娃了。
  师:瞧,他来了,他是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吹起来。
  师:“急忙”说明风娃娃动作---快,心里---急。谁来读?在风娃娃的帮助下,船---- 生:(接读)
  课件出示: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师:在纤夫最艰辛的时候风娃娃帮助了他们,纤夫们会怎样感谢风娃娃呢?看看他们的动作,想想他们的表情,也许纤夫们还对着风娃娃说----谢谢你,风娃娃! 风娃娃早走远了,纤夫们会喊----谢谢你,风娃娃! 师:风娃娃果然是个热心、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啊,短短的功夫,就做了两件好事,他的好心得到了人们的感谢。再看看他还做了什么好事?(指着板书)
  生:没了
  师:没了?那这些是?(生:??) 师:老师真的不明白呀,这么好的娃娃怎么会去做坏事呢?他到底是怎么想的?赶紧找找课文里的句子
  生:(反馈)
  出示第四段: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生:(指名读)
  师:他是怎么想的?
  生:风娃娃想:帮人们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师 :什么是好事,谁知道?
  生:对人们有用的事是好事。
  师:还有谁也知道对人们用的事就是好事?(很多同学举手)一起说一遍。风娃娃认为帮人们做有用的事,太容易了,只要有力气就行。他的这个想法对不对呢?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风娃娃帮人们做的这些事。
  师:看大屏幕---你们爱放风筝吗?
  生:喜欢
  师:那就请你们站起来,读读这些段落吧。
  生:(读)
  师:这是风娃娃在帮人们----?(吹风筝)风娃娃做的这件事对人们有用吗?你从哪里看得出来?
  生:??(读到“无影无踪”时追问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继续)
  师:再看看这些事、、、 、、、
  课件出示: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 ?人们都责怪他。 师:自己默默读,静静看,这些事对人们用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吹跑衣服了,人们就没有衣服穿了。
  生2:吹断小树,空气就不新鲜了。 师:继续看课文,风娃娃做了对人们没有用的事,还有没有吗?肯定还有,谁同意老师看法的,举手!你从哪里看出来还有?(生答---从省略号)那你说说风娃娃还做了什么对人们没有用的事呢?(生举例:)看来风娃娃做了不少的对人们没有用的事啊。在这里作者没有一件一件写出来,就用----(生答省略号)表示。
  师:前面风娃娃吹风车、吹船帆,这些事对人们有用,人们就——感谢他,现在他做的这些事(指板书)对人们——没有用。不仅没用,还帮了倒忙啦,这就是----(生接:好心办坏事!)所以人们就——责怪他。想想,人们会怎么责怪风娃娃?
  生:这个风娃娃真不懂事!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huatizuowen/930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