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集锦|中考化学实验题题型归类解析

中考作文解析 时间:2019-01-04

【www.jinghuajt.com--中考作文解析】

  1生产应用型   重视化学知识在工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应用型题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过去在选择、一般性填空题中应用型题随处可见,而且数量颇多。但2016年,以工业生产素材作为新背景的应用型题,在实验中“抛头露面”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1(2016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题):工业上以粗盐(含少量MgCl2、CaCl2杂质)为原料,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NaOH,其简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工艺流程(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2)步骤③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3)验证步骤②中CaCl2已完全转化为CaCO3的方法是。
  (4)写出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由工艺流程可知,本题目的是把含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水转变成相对纯净的氯化钠溶液,然后再电解生产氢氧化钠。为此,只需明确过量的氢氧化钙、过量的碳酸钠和稀盐酸的作用即可。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是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镁,这时杂质变为氢氧化钙、生成的氯化钙和原有的氯化钙。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是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上一步引进的氢氧化钙和生成的氯化钙,这时杂质变为碳酸钠和生成的氢氧化钠。因此,步骤③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除尽前面步骤引进的杂质碳酸钠和生成的氢氧化钠。验证步骤②中CaCl2已完全转化为CaCO3的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滤液,继续加入碳酸钠,如果没有明显现象,则证明氯化钙全部转化成了碳酸钙。
  2多元开放型
  以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而出现的开放题,可以说异彩纷呈。在条件的不确定、答案的不唯一、所求多元化的情境中,着重于分类思想、演绎推理、发散思维的考察。此题型过去经常活跃在普通填空题的某一问中,且比较简单。近两年,它在实验这个游戏领域竟然玩起了“超频”,难度也有所加大。
  例2(2016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设计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保证,领悟方法是探究的根本目的。某合作学习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从组成上看,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属于碱,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填符号),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解离出的Na+、Ca2+不同,所以性质也有不同。设计实验时可加入能解离出CO32-的试剂,利用CO32-与Ca2+结合产生白色沉淀这一特殊现象予以检验。
  实验方案见表1。
  表1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方案一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通入CO2气体。出现白
  色沉淀方案二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出现白
  色沉淀氢氧化钠
  溶液中含
  有氢氧化
  钙。写出上述方案出现白色沉淀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在检验物质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据此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二: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某合作学习小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
  图2实验过程(1)上述实验中,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小晶同学通过上述实验推知: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有。
  (3)为确定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小燕对沉淀C进行实验,实验过程见表2。
  表2检验沉淀C的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沉淀C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有气泡产生,沉淀全部消失。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4)小虎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还有物质不能确认其是否存在,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要确认,只需将上述实验方案中所加的一种试剂改为即可。
  解析:解答本题,必须熟练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或离子共存的条件,注重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整体驾驭实验,弄清楚产生现象的本质原因。
  对于实验一,第1个空显然填OH-;第2个空联想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并结合实验设计的要求,则加入的物质应该是碳酸或溶于水的碳酸盐,答案可为碳酸、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中的任意一种,这些物质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都会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钙;第3个空的答案不唯一,在此省略不探讨;第4个空填结构、性质或化学性质都对。
  对于实验二(第1问答案显然是漏斗),共分3个步骤,每一步出现的现象必需前后联系起来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二步加氯化钡得到沉淀C,推出溶液A中或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沉淀C则是碳酸钡或硫酸钡中的一种或两种。由表2现象可知,沉淀C就是碳酸钡,加入过量的药品是盐酸或硝酸(绝不是硫酸),由此说明样品或溶液A中必含碳酸钠,不含硫酸钠。请注意第二步加入的氯化钡是过量的,导致碳酸钠完全反应掉,可第二步加酚酞过滤后溶液B仍呈红色,由此说明样品或溶液A中还一定含氢氧化钠。
  既然样品中一定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则一定不含硝酸钡。否则它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这和第一步样品中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相矛盾。注意,第一步现象是得到无色溶液A,其他现象没说则默认为没有。由第三步操作可知,沉淀E是氯化银,说明溶液B中含有氯离子,氯离子究竟源自何种物质本实验无法确定。换句话说,加入的氯化钡干扰了对原来氯化钠的检验,故无法确定原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如要确认原来是否含有氯化钠,只需把第二步加入的过量氯化钡改为硝酸钡即可。
  3装置创新型
  创新型实验试题历来都是炙手可热的题型。�题的创新必然引发学生思维的创新。从实验设计到实验评价,从分析现象到得出结论,从反思交流到实验改进,创新无处不在,可实验装置的创新在近两年却是异军突起,很多只有高中甚至是大学才涉及到的特殊仪器或创新的组合装置,竟也“屈尊”下嫁到中考试卷中,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非常“吸睛”。教师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例3(2016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题):为了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如图3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图3实验装置实验一: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1)实验过程中需缓缓通入氮气,其作用是。
  (2)写出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3)打开活塞Ⅱ,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写出利用图示装置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4)实验后,取B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烧杯中,若溶液呈红色,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解析: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实验题,搞清实验目的是前提,看懂并理解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是保障,防止第三者对由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造成干扰是关键,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题永远都是金钥匙。
  问题(1)中通入氮气,是为了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导致溶液慢慢褪为无色,对后续实验现象的产生造成干扰。问题(2)中慢慢打开活塞I,调节加入盐酸的量;当A中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方程式略。问题(3)中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无法证明反应的发生。注意到“利用图示装置”这句话,得到答案。当打开K1和K2时,会看到A中液体倒吸进入B中的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B中反应物CO2的减少导致了气压的减小),这就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问题(4)中若B中溶液仍呈红色,探究该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应该首先检验是否含有生成物碳酸钠,如有则必先除掉,为以后检验氢氧化钠排除干扰。方法是,取少量B中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足量或过量的钙钡盐溶液,如CaCl2溶液,若溶液红色不变,则含氢氧化钠,反之没有。
  4媒体热点型
  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主旋律。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食品、安全、娱乐”等领域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强,化学的相关问题深入社会、深入人心。媒体热点型试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例4(2016年江西省中考题):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晟同学用某种“锡纸”进行了探究:
  (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③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
  提出猜想:“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铝(猜想Ⅱ)。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过程见表3。
  表3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填Ⅰ或Ⅱ)成立。
  交流讨论: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②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填序号)。(A.氯化铜;B.硝酸银;C.硫酸钠;D.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解析:第(1)题,锡纸短路后燃烧,显然是产生了大量的热,答案为温度达到着火点。第(2)题,出题者可谓用“心良苦”,从查阅资料、提出猜想、进行实验等方面都事先给设计好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3那个空明显填猜想Ⅱ成立;交流讨论那个空不可盲目填写A、B、D,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意思是说“锡纸”中的金属是铝不是锡,所以答案应该写D。至于拓展应用中电器着火的灭火方法,只要说出先切断电源这一点,就算正确。
  5信息给予型
  化学试题中的信息给予是指由在课标和教材中没有呈现的信息而构成的新情境试题,对学生来说是捕捉新信息,与旧知识进行对比、联想、创新,从而用学过的知识和捕捉的信息去解决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他们的审题、解题、应变及创新能力,在2016年各地中考实验中“上镜率”极高。
  例5(2016年海南省中考题):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同学们想证明这瓶过氧化钠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提出猜想:①没有变质;②部分变质;③全部变质。
  实验过程及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无明显现象,证明猜想正确(填序号)。
  (2)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
  (3)请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原样品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物质(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解析:在初中阶段,学生对过氧化钠并不熟悉,但根据给予的信息可知,它和二氧化碳、水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氢氧化钠和氧气,因此,证明它变质只需证明固体中是否含有学生熟悉的碳酸钠或氢氧化钠,解答时把所给信息和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性质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即可。   第一问实验现象是把固体加入足量水中无明显现象,证明猜想③成立,因为固体若含过氧化钠,则有气泡出现;固体若含氢氧化钠,则会明显放热,这就排除了猜想①和②。第二问现象是产生气泡,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因为涉及到的物质中只有碳酸钠和酸反应产生气泡。第三问当然是验证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了,但必须首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先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加入足量或过量的钙钡盐溶液,如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原样品中含氢氧化钠,反之则不含。
  6高中衔接型
  注重和高中知识进行衔接,以“高起点、低落点”的呈现方式编制中考试题,要求学生认真读题,利用所给资料解决“两栖”问题,在历年中考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其用意是为保证学生将来升入高中以后,能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课程,提醒初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给予充分重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战略,更好地为高中教学服务。
  例6(2016年广西省桂林市中考题):课堂上,老师取20 g蔗糖放入小烧杯中,加少量水使它润湿,注入10 mL浓硫酸,搅拌,同学们看到蔗糖先变黑后“发酵”形成“黑面包”,同时还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判断黑色固体是碳,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形成“黑面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展了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大量气体使黑色固体膨胀。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有SO2、CO2�芍制�体。②SO2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③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
  实验探究:为验证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进行如图4所示的实验。
  图4实验示意图事实与结论:
  (1)请将能得出对应结论的实验现象填入表4中。
  表4实验现象
  验证气体实验现象实验结论SO2有SO2产生CO2有CO2产生(2)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产生大量的SO2和CO2,使黑色固体膨胀,形成“黑面包”,猜想成立。
  反思与交流:
  (1)小明同学提出,因老师的演示实验没有进行加热,所以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无意义,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说法,理由是。
  (2)若B、E中试剂交换,(填“能”或“不能”)得出有CO2产生的结论,理由是。
  (3)C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
  解析:除第一个空填写浓硫酸有强烈的脱水性以外,其余各空要紧紧围绕给定资料信息,搞清整套装置中各部分的作用,方能快速进行作答。
  装置A产生SO2和CO2气体;装置B检验SO2的产生;装置C吸收SO2,防止对以后检验CO2造成干扰;装置D检验SO2是否完全被装置C吸收尽;装置E检验CO2的生成。
  先看事实与结论中的填空。有SO2产生的现象是:B中品红溶液变红;有CO2产生的现象是:D中品红溶液不变红,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和实验结论可知,碳与浓硫酸发生反应还应生成水,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再看反思与交流中的填空。其他同学一致否定小明的理由是: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不加热反应也可进行;不能将B、E中试剂交换:因SO2和CO2均能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试剂交换后,无法依据实验现象判断是否有CO2产生;C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完全吸收SO2,防止后续操作对CO2的检验造成干扰。
  7爱国教育型
  重视中考试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早已成为“金科玉律”。以前此类题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中,但最近两年,它频频出现在实验题中对学生进行心灵“导航”,很是令人振奋。
  例7(2016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其工业流程大致如图5所示。图5工业流程(1)上述流程中,用到的原料有空气、焦炭、水、二氧化碳、等。
  (2)上述流程中,已知步骤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步骤⑤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则步骤②、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4)上述流程中,“一种氮肥”的化学式是。
  解析:本题意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解答难度并不大。理解侯氏制碱法的工业流程图,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质量守恒定律等,才能对本题做出解答。
  第一问,由图可知用到的原料有空气、焦炭、水、二氧化碳、氯化钠饱和溶液等。第二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2NaHCO3△Na2CO3+H2O+CO2↑。第三问,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水,因为它们既可以作为反应物,又可以作为生成物。第四问,容易看出二氧化碳与氨气、饱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一种氮肥和碳酸氢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出,该氮肥应是氯化铵 ,其化学式为:NH4Cl。
  8源于课本型
  实验题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虽说不是最大,但其难度和解答策略却总是“扣人心弦”,源于课本但不照本宣科,通过组合、迁移、类比、拓展等手段,编制出高于课本而学生又倍感亲切的试题,很接“地气”。
  例8(2016年北京市中考题):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图6装置图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6所示的装置(镁条长度为3 cm,试管容积为20 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实验列表见表5。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1的目的是。
  (3)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编号)。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
  (6)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
  (7)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
  解析: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饱和Na2S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检验碳酸根离子用稀盐酸和石灰水。不考虑氮气的话,镁条所处的环境分别是:编号1让镁跟O2接触;编号2让镁跟水蒸气、O2接触;编号3让镁跟O2和CO2接触;编号4让镁跟水蒸气、CO2接触;编号5让镁跟O2、CO2、水蒸气接触;观察这5种情况下镁条能否变黑。弄清以上这些事实,不难得出本题答案依次为:NaOH+CO2=Na2CO3+H2O;检验只用O2是否会使镁条变黑;O2(N2可填写可不填写);2和5;H2O、CO2、O2;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其他物质反应;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9综合评价型
  一张化学试卷的看点究竟在哪里?推断题和实验题就是化学试卷最大的看点。这类试题较好地考察了学生横向纵向联系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评价型实验题,对学生在宏观方面整体驾驭理解实验,在微观方面慎密思考分析实验进行了最为“精准”的考察。为那些高素质学生崭露头角提供了一个小的平台,对教师教学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
  例9(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在学习了生活中常见盐的性质以后,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Na2CO3和NaCl的混合固体中Na2CO3含量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图7实验装置示意图(1)如图7(a)所示(铁夹夹持的仪器是注射器),把一定量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2)小明同学提出用图(b)代替图(a)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CO2气体的体积(填“偏大”、“偏小”、“不变”);有同学对(b)装置中的缺陷提出了3种改进方案。A方案: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饱和的CO2水溶液;B方案: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氢氧化�c稀溶液;C方案:在广口瓶中的水面上覆盖一层植物油。你认为错误的方案是(填字母代号);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
  (3)小宇同学用图7(c)装置测定CO2的质量,图(c)实验装置主要存在哪些缺陷?这些缺陷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请写出其中两点主要缺陷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①;②。
  解析:本题不论实验装置,还是设计的问题,都很别具一格。问题看似简单,但若对实验不能整体把握,不能细致分析,加上没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可能做出流畅而完满的解答的。
  第一问,如果装置不漏气,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然后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松开手后注射器活塞应回到原位,证明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的。
  第二问,以(b)代替(a)中的收集装置,因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并和水反应,所以测得的体积会偏小;改进方案错误的是B,因为二氧化碳能与B中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因为在保证产生的CO2不被吸收的前提下,原有空气相当于起到“活塞”的作用。
  第三问,造成干扰的物质其来源主要是: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水蒸气,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来源于这三类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物质,都有可能被碱石灰吸收,造成碱石灰的质量偏大,使人们误认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偏多,进而造成计算Na2CO3和NaCl混合固体中的Na2CO3含量偏高。故填:①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水蒸气,会被碱石灰吸收,造成计算结果偏大;②碱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造成计算结果偏大。
  10计算实验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把化学实验操作与设计同化学计算巧妙结合,构成了中考试题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以考察动手、动脑、动笔的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形成了新的考察热点。
  例10(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题):某固体粉末由Mg、MgO、Mg(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8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
  图8装置图实验过程: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步骤Ⅱ:倾斜Y形管,使样品充分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55.6 mL。
  步骤Ⅲ: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 g。
  回答问题:
  (1)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
  (2)①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填标号)。A.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B.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②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①通过步骤Ⅱ推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通过步骤Ⅲ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②结论:该样品中的成分是。
  (4)该化学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填标号)。A.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C.仅称量步骤Ⅱ中Y形管内药品减轻的质量,即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解析:本题计算其意图在于,通过用量气法和沉淀法来测定混合物成分的实验,考查学生运用“元素守恒”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问,把水准管下移一段距离,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漏气。
  第二问,①选A,理由是如果样品转移到硫酸中,势必造成有一小部分固体残留在容器内壁上,这部分没有反应掉。②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Y形管中的固体全部消失,因为样品是不溶于水的。
  第三问,①通过步骤Ⅱ可知,有气体产生,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金属Mg;通过步骤Ⅲ可知,氢氧化镁沉淀质量为2.90 g,根据其化学式用“守恒法”容易算出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12 g。②结论:该样品中的成分是Mg、MgO和Mg(OH)2。理由是:易求氢气和单质镁的质量分别为5×10-3 g和6×10-2 g。用守恒法或关系式法可求出单质镁转变成的氢氧化镁质量为0.145 g,不含单质镁的剩余样品转化成的氢氧化镁质量显然是2.90 g-0.145 g=2.755 g。剩余样品总�|量为2.00 g-6×10-2 g=1.94 g。假设剩余样品同时含氧化镁和氢氧化镁,令氧化镁质量为x,用“守恒法”可知它变成氢氧化镁质量为5840x,剩余样品含的氢氧化镁不用转化,其质量就是(1.94 g-x)。显然5840x+(1.94 g-x)=2.755 g成立,解得氧化镁质量x=1.811 g,则氢氧化镁质量为1.94 g-181 g=0.13 g,基于这样的分析,故样品含有3种物质。
  第四问答案选A、B。根据上一问的分析,选项A显然成立;至于选B,沿用上面所得各成分数据进行估算当然可行,但很繁琐,若用“极端假设法”估算较为简单。假设各种成分质量都等于2.00 g,容易理解利用金属镁估算出的硫酸溶液质量最大,按此数据准备硫酸溶液的质量一定可以保证各成分完全反应掉。
  通过对以上这些不同类型实验试题的解析,不难看出,这些实验试题旨在挖掘学生各种各样的创新能力,并倡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优化优选并适当补充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引导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更加关注思维方法的提炼,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强化实验在日常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经历中考“思维风暴”的同时,感受化学独一无二的神奇魅力,感受化学在生产生活和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chuzhongzuowen/44906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