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_解析功能翻译理论与其应用

中考作文解析 时间:2018-12-31

【www.jinghuajt.com--中考作文解析】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0520005-01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涉及三种文本:原语文本、译者的图式文本和译语文本。对于原语文本,最重要的是抓住作者的修辞功能。正确理解原语的修辞功能,是产生理想的图式文本的关键。而正确把握原文的认知图式又是正确理解原文修辞功能的基础。理想的图式文本来自原文的认知图式,来自对原文作者的修辞意图的准确把握。在这个图式文本的基础上,产生怎样的译语文本,除了修辞功能等值之外,还应该考虑翻译的目的和读者对象。
  
  一、解析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来源于交际理论,其核心是目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基本原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扩展到了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这种翻译理论发展到目前,主要包括翻译行为理论和翻译目的理论,而贯穿其中的是翻译原则。目的原则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莱斯和费米尔认为目的原则是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它意味着任何一项翻译活动都得由它的目的决定。这就是说功能翻译理论不受限于任何一个单个的翻译标准,一切以目的为准则。翻译目的论的最高准则是目的决定翻译行为,下面就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探讨文学翻译的翻译方法。
  
  二、功能翻译理论的实践应用
  
  功能翻译理论在译者培训、文学翻译、翻译批评上都有很高的理论指导价值。《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论述功能翻译理论在译员培训中的应用。首先,该理论把文本按功能模式分为如下四种,即翻译文本有这样四种功能; 指称、表现、呼唤、交际。然后又根据文本功能把翻译分为两大类:文献式翻译和工具式翻译。文献式翻译以再现原文为目的,类似于传统的直译。工具式翻译以实现原文功能为目的,类似于传统的意译。传统的翻译方法通常把文本按横向切分为一些单位,即:单词、短语、句子、句群、段落、篇章等。功能翻译理论又加进了纵向功能单位。文本的功能体现在各个层次上:全文、段落、句法、词汇、形态、语音、语调、信息焦点等,就构成不同的功能单位。这些层次高低不同的功能单位可以合起来为同一个功能服务,指向同一目的。功能翻译理论坚持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 以翻译目的为总则,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都纳入了研究的范畴,从而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动态的视野, 把翻译批评从直译派和意译派的相互攻诘中解放出来,呈现出更大的理论包容性。
  
  三、功能翻译理论的方法
  
  功能翻译理论的方法论是借助于认知功能语言学,把自然语言从认知功能角度进行理解,作为翻译研究的前提,全面比较英汉两种语言,重点研讨语言的认知图式、成语、比喻、不规则语言和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语言结构,通过认知和功能研究,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翻译的方法体系。语言结构,从认知角度看,归根结底是一种与其他领域里的认知图式相似的图式: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具体研究纲要如下:
  1. 积木:名词短语(名词、合成名词、名词化和名词性词组)和介词短语/后置短语统称为积木。人类语言,就是摆弄积木。积木表示的概念是具体的,成为认知思维的起点,有了概念才能形成判断,进行推理,作出证明,又形成新的概念。
  2. 动词:连接动词、因果动词、人际因果动词、双宾语动词、人动词、事件动词等。动词对句子的理解起着决定的作用。语言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动词。因为事件的属性往往随事件所用动词的语法性质的不同而变化。事件的时间结构和因果结构主要由动词来体现。
  3. 介词:介词在句中构成介词短语,有多种不同的意义,可以作状语,作补语或定语,有的介词与动词结合成短语动词,后带宾语。英语的介词相当于日语的格助词,有相当的重要性,应该象日语研究格助词一样,从功能上加以研究。
  4. 事件:这是功能翻译的核心,实现功能翻译,首先得把事件作为切入点,分清事件的性质和特点,才能正确地以事件为翻译的本位。事件概念化后,成为认知思维的基础,因为"事件没有欺骗性"。分析事件,一要分析事件的时间结构,二要分析事件的因果结构,弄清句子参与者主语、宾语和补语等的基本功能。事件发生于时间,存在于时间,也按时间展开。事件有个内部时间轮廓,(不是指时态),即时态的概念化。
  5. 简单句/子句:从根本上说,语言结构的认知图式是一种和其他认知领域里的相同的图式。这种图式是从简单和具体到复杂和抽象变化。简单句/子句和各种压缩式子句都可以表示事件。复合句是由子句构成。必须把子句代表的事件从语言中划分出来,才能准确的翻译。例如,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旬,要把事件从这类句子划分出来,是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需要进行复杂的功能分析和判断。(参考《中国翻译》5,2000:《上海科技翻译》2,2000)。简单句也可以表示因果事件。
  6. 被动结构:这种结构的传统译法是:保留被动形式:译成汉语的自然被动句:译为无主句:译为主动语态句等几种主要方法。这些译法均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表层结构对比的基础上,并没有揭示翻译的本质。私以为,必须对两种语言进行认知-功能比较,特别是根据交际环境而选择的修辞形式,去理解,去翻译。因此必须考虑修辞产生的语言事件的特征。从语言的认知图式看,尽管被动态有特定的词by,词标记-ed,但其语义还是由词类和结构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7. 因果链:语言是个因果网络,一个语段含有一条因果链。因此,因果句特别普遍。有显性因果句和隐性因果句。判断隐性因果句的参与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翻译认知思维的基础。我们可以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种种方法进行因果判断。例如:求同法,同异并用法,差异法,共变法,剩余法等。"从广义上讲,排除现实性和假设性、说明性和推断性等等差异,甲乙两事物之间只要存在因与果相互承顺的关系,都属于因果关系。"(《英汉功能翻译》) 因此,状语从句复合句、定语从句复合句、并列句、SVO句、简单句等都可以表示因果关系,(《科技英语修辞》,l998) 关键在于发现它们的深层因果结构。有的长复合句存在着一种因果力,产生多层因果关系。
  8. 因果链的切分:一个概念段贯穿一条因果链。如何正确地切分这条链是关系到译文质量的根本问题。"译文须以句为本位"(林语堂),因为原文思想出自外国文作者,句子是表示事件的,是表示思想的基本单位。句子的结构是因果。
  9. 特殊结构:英语有些结构,所表达的意义主要不是由词序决定的,而是由某些特定的词决定的,我们叫它为特殊结构。这类结构似乎更难理解和翻译。这些结构生动,表现力强,应用广泛。由于是词起决定作用,只能在词义上寻求解释。一般需要从功能上分析,借助因果逻辑判断,完成翻译。翻译研究,要花大力研究语言的特殊结构,翻译的主要任务是着力解决转换双语的特殊性的矛盾。
  英语是一种卫星框架语言,一般动词表示"方向运动事件"的方法,介词表示运动的路径或结果。目的原则与忠诚原则是功能派译论中的核心原则。它贯穿翻译的全过程,指导翻译策略的选择。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分析翻译中涉及的各种因数,然后再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 仲伟合, 钟珏.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 中国翻译, 1999,(3).
  [2] 周兴华. 功能翻译理论浅析[J]. 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11(1):76-78.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chuzhongzuowen/448463/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