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媵人持汤沃灌翻译|“媵人持汤沃灌”解析

中考作文解析 时间:2019-01-03

【www.jinghuajt.com--中考作文解析】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选取了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其中“媵人持汤沃灌”一句,课本注释“媵人”为“陪嫁女子。这里指女仆”,注释“沃灌”为“浇水洗”。教学参考书将“媵人持汤沃灌”翻译为“服役的人拿热水来(给我)浇洗”。笔者以为这些注译存在疑点。
  首先分析“媵人”。媵人是古代一夫多妻制度的产物,在“春秋时代,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妻(嫡夫人),女方以侄(兄弟之女)娣(妹妹)随嫁。此外还有两个和女方同姓的国家送女儿陪嫁,亦各以侄娣相从,这里通称媵”(见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1)。《公羊传・庄公十九年》:“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妹妹)从。”春秋时期媵婚制度盛行,媵的地位和妾不同,虽非正妾,还是比较尊贵的,妾被认为是贱妾,是嬖人(即地位卑下而受宠幸的人。指姬妾,侍臣等)。根据文史知识编辑部编辑的《古代礼制风俗漫谈》(中华书局,1986)所述:“进入战国,因为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媵婚制度随之没落。后世有妻死,由妻妹续弦的婚俗,就是媵婚制度的遗孑。”由此可见,到了宋濂生活的明代媵婚制度早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那么“媵人”也就不能视为“陪嫁女子”了。那么,这里的“媵人”究竟指的是谁呢?
  有的注本及教材解释为“陪送自己上学的人”(如徐中玉主编的《古文鉴赏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婢女等侍候的人”(如冯其庸等选注的《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联系宋濂当时的学习生活情形来看,显然这些注解都不确切。宋濂自幼“家贫”,不但“无从致书以观”,而且连吃饭穿衣都成问题。“�袍敝衣”“日再食”,可见宋濂当时的读书生活已是极其艰辛,到了饥寒交迫的地步了,哪里还有条件有“陪送上学的人”或是携带“婢女等侍候的人”?《古文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将“媵人”注为“这里指旅舍雇佣的仆役”,笔者以为甚当。宋濂居住在“逆旅主人”那里,还有“同舍生”生活在一起,因此,“媵人”应当指客店里的杂役,伙计一类的人。
  再来分析“沃灌”。课本注释为“浇水洗”,如孤立地看,是无可非议的;但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就与情理有悖了。人冻伤切忌以热水浇洗、浸泡或烤火,这是基本的生活常识。“余”经历“穷冬烈风,大深数尺”的严寒,冻得“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可见脚上冻伤相当严重。“媵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无知到端盆热水给他“浇水洗”,果真如此,后果不堪设想。更何况“媵人”不停地向“僵劲不能动”的“四肢”浇热水,宋濂又怎么能够“以衾拥覆”直至“久而乃和”呢?
  在古代汉语中,“沃”除了“浇”的义项外,还有“灌”的意思,《辞海》《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代汉语字典》(商务印书馆)、《简明古代汉语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等辞书皆有收录。在文中,“沃灌”是同义复合词,都作“灌”讲。但此处的“灌”不能通假为“盥”(即洗),应该是“饮”的意思。“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健康人的饮,即“饮酒”;另一种是患病人的饮,即“注入”。病人已严重到不能自饮,必须由侍候的人帮助他将水“注入”口中。如《韩非子・说疑》:“不能饮者以筒灌其口。”蒲松�g《聊斋志异》:“长生某,卖此药,即垂危,灌之无不活。”当时宋濂已“四肢僵劲不能动”,由店伙计帮忙将热水“注入”(喂入)他口中,加上“以衾拥覆”,故“久而乃和”。如此理解既符合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也符合医疗常识。
  综上所述,“媵人持汤沃灌”应当解释为“店伙计拿来热水喂入我口中”。
  (江苏省射阳县新坍中学 224323)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chuzhongzuowen/448868/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