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关于长征的故事50字_关于长征的故事【精选】

历史典故 时间:2019-05-21

【www.jinghuajt.com--历史典故】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谱写的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下面是我们带来的关于长征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长征的故事篇一

  红军周国才长征中舍不得吃的半截皮带,为纪念牺牲的六位战友,他在皮带上烫了三个字:长征记。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收藏和展示着的一条被截去一段的老式牛皮皮带非常引人注目,皮带的背面奇特地烙有“长征记”3个字。这条皮带的主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红军战士———红四方面军31军93师274团8连战士周国才。但就是这样一条皮带,真实见证了长征那段艰辛而充满希望的岁月。

  野菜、草根毕竟不顶饿,实在饿得不行时,有的红军战士便想到了吃牛皮腰带,他们便将制草鞋底用的牛皮或者身上的皮带切成细条嚼进肚子,来充饥救命。红军吃牛皮主要有四种方法。

  一是煮着吃。先用刀切成一条一条,然后煮到最表面一层软了,小心刮去,里面就是可以吃的牛皮。

  二是烤着吃。红军战士回忆说:“烤到有些变色、变软,就能吃了,可不能烤久,不然烤焦就浪费了。”

  三是先煮再烤。先把牛皮剪碎,放在开水里煮,然后,再埋在火堆里烤,借着里面没熄掉的火烧熟。红军将士曾回忆说,这是草地上最抗饥的东西。

  四是先烤再煮。“先用火烤热,烤完把黑灰刮掉再放到锅里煮,等煮软了切成丝,和野菜粥搅在一起。其实呀,大锅里才飘着几根牛皮丝,看得见,捞不着……他们还据此创作了一首《牛皮腰带歌》:

  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

  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分外香。

  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

  有汤有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

  很多红军将士直到老年,仍然还会唱这首关于牛皮鞋底的“美味佳肴”歌。

  红军战士周国才当时只有14岁,他所在的班原有14名战士,到达草地时就只剩下7个人了。进入草地不久,他们班的干粮就吃完了,只能挖野菜、吃草根、啃树皮。到后来连野菜也找不着了,他们只好开始吃枪带和鞋上的皮子。可这些东西也没坚持多久就被吃光了,于是大家解下自己的皮带煮着吃。

  6位战士的皮带吃完后,大家对周国才说:“该吃你的了。”战友们都知道,周国才的这条皮带是缴获的战利品。周国才实在舍不得吃掉自己的心爱之物,可为了抵抗饥饿,挽救全班战友的生命,他只得将自己的皮带贡献了出来。看着心爱的皮带被细细地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皮带丝,漂在稀溜溜的汤水里,周国才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当皮带第一个眼儿前面那一截被吃完后,他实在忍不住了,哭着恳求战友说:“我不吃了,同志们,我们把它留着作个纪念吧,我们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就这样,大家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忍饥挨饿,将这吃剩的半截皮带保留了下来。

  在随后的长征途中,周国才的6位战友相继牺牲,只有他随红四方面军胜利到达了延安。为了缅怀牺牲的战友,他用铁筷子在皮带背面烫上了“长征记”3个字,并用红绸子包裹起来。1975年,周国才将这珍藏了几十年的半截皮带捐赠给国家,后由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关于长征的故事篇二

  舒启兴是一个15岁的砍柴工,在地主家备受折磨。这一年秋天,红军来到他的家乡——夹金山南麓的宝兴县。红四方面军在宝兴先后建立了党的地方组织和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组织地方武装和游击队。舒启兴看他们给穷苦人饭吃,比在地主家呆着强,就偷偷跟着队伍走了。

  1936年春天,红四方面军转移去康北藏区,舒启兴跟着队伍翻越了夹金山。他们是在种苞谷的季节翻山的。早上天不亮就开始爬山了,山很难翻,他们走得很快,一直走到天黑。战友们用柏树皮和干竹子扎起火把,砍来竹竿、树枝做成拐杖,用藏民送来的干海椒做御寒食品,饿了只能吃上一口雪。大家互相鼓励着,搀扶着,艰难地往上爬。

  越往上走,路越险,高原反应越大,人也越头晕,仰面看,头顶上有人,低头看,脚底下也有人。这时候人已经走到了疲倦的极限,但是谁坐下来,谁就永远起不来。雪山的天气就像孩子脸,变化无常。一开始还艳阳高照,突然间就能狂风暴雨,下起冰雹。战士们第一次碰到冰雹天气时没经验,都把斗笠顶在头上,结果斗笠全被砸得破破烂烂的。后来就用洗脸盆顶在头上,陶的、铜的,冰雹敲打在上面“叮叮当当”就像音乐。有时候大家没有来得及准备,核桃大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大家只好用手捂着脸走路,冰雹砸在手上,生疼生疼的。还有好些战士猝不及防,跌倒了,滑下山了,就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午后时分,队伍到了山顶。大家都很累,也很高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不过山顶空气稀薄,大家没敢停留就继续往下走了。傍晚,舒启兴所跟随的连队终于翻过夹金山,抵达小金县。

  下山后,连队遭到当地土司武装突然袭击。子弹从他的右手手肘射进,又从右肩膀穿出,他旁边的几个战友都牺牲了。为了养伤,舒启兴被留了下来。带着连队发的30斤粮食,返回了家乡。

  关于长征的故事篇三

  1936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各部队按照中央的指令,在江西雩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准备从10个渡口过雩都河开始战略转移。

  当时,还没有提出“长征”的说法,一开始也没有非常明确的转移目的地,最早的转移方向是湘西,就是去湖南的西部开辟一个新的根据地。

  红军的转移当时叫做战略转移。转移,顾名思义就是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什么叫战略转移?就是一种大转移,是全局性的转移,不是一般的转移、局部的转移。具体说,红军的战略转移,是放弃中央苏区这个根据地,除留小部分人员开展游击斗争以外,全部红军撤离。再进一步说,红军的战略转移是不得已的,如果不撤离就会被消灭。有人把红军的这种战略转移干脆叫“逃跑”,不跑不行了。

  本来,经过艰苦的斗争,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已经发展的很不错了,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了自己的政府和军队,人民群众也得到解放,经济逐渐发展。那么,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呢?这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我只能比较简略地讲一讲,将来你们可以好好学习、研究。

  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

  第一,当时以王明为代表的错误路线以及共产国际的代表李德的错误指挥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中央苏区陷入困境。这是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根本原因。

  1927年4月12日,蒋委员长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但是,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屈服,没有气馁,继续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在全国各地陆续建立起一个个革命根据地,其中最大的是江西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亡。但是,蒋委员长提出“攘外必先安内”,不打日本侵略者,而要消灭了共产党。从1931年起,蒋委员长调兵遣将,对我们的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三年的时间,蒋委员长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围剿。在毛泽东同志军事思想的指导下,对国民政府反动派的前4次围剿采取了“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游击战术,一次次粉碎了敌人的进攻。蒋委员长第一次派兵3万人,第二次派兵5万人,第三次派兵10万人,第四次派兵30万人围剿革命根据地,我们都取得了胜利。蒋委员长的第五次围剿派兵百万,在中央苏区周围大建碉堡。当时,共产党中央的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采取了“御敌于国门之外”,以碉堡对付碉堡,死打硬拼的方法,并且剥夺了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指挥权,因而,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红军损失惨重,中央苏区陷入敌人重重的包围之中。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进行了战略转移,后来叫做长征。

  红军进行转移的时候,主要是博古和李德在指挥,包括政治局和红军的高级将领都没有开会研究,都不了解转移的计划,只是听命行动。老百姓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知道红军要走了。临出发的那天晚上,很多老百姓、红军家属以及走不了的红军伤病员都来送行,有的还提着鸡蛋、鞋子和衣物,喊着“早点打回来啊!”有一首歌就叫《十送红军》,那种生死离别的情景,感人泪下。谁知,红军这一走竟是几十年!中国革命遭受到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挫折。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zuowensucai/521273/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