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创业正能量

高中英语作文 时间:2011-11-20

【www.jinghuajt.com--高中英语作文】

创业正能量篇1:创业打拼成功的正能量故事


  为了心中的创业梦想,用尽一切力量努力打拼,不怕路途有多艰辛,只为战胜困难、战胜自己。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创业打拼成功的正能量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创业打拼成功的正能量故事(一)
  高中毕业500元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
  靠500元起家,她承包荒山2000亩
  丁美桃的故事,要从一袋柑橘说起。1989年,丁美桃高中结业,跑货运的父亲用100块钱从四川买回几袋柑橘,除去自身食用和送亲朋外,还卖了150元。由此,丁美桃萌发了种水果的想法。
  如花的年龄,丁美桃没有像邻家女孩一样在父母面前撒娇,而是揣着父亲给的500元钱,承包了沾益县2000亩荒山。漫山遍野的荆棘,无数次扎破了她的双手,她与雇佣的几名工人一点点清理杂草,开山辟路。住的是简易棚子,吃的水要到几公里外去挑。为了节省开支,她不顾别人异样的目光,提着袋子到街上捡拾别人丢弃的桃核来育苗。一年后,她在2000亩荒山上种下了梨树、苹果树、桃树、李子树……荒山不荒,处处洋溢着春的气味。
  3年后,果园里的果树挂果上市,丁美桃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然而丁美桃没有被眼前的景象所自足,2000年她注册了沾益县龙源农家乐,投资建起了3.2万平方米的联体温室大棚,栽培观赏瓜果,在曲靖做起了第一家观光农业,年收入上千万元。
  瓶子里种苦瓜,她生产了苦瓜酒
  “在瓶子里种苦瓜,这种想法在当时真有点异想天开。”说起苦瓜酒,丁美桃显得有些激动。
  一个无意的机会,丁美桃通过电视了解到苦瓜的功效后,她就动起了在瓶子里种苦瓜酿酒的念头。2005年,她买来上千个玻璃瓶,开始试种。为了让设想变为现实,惟有高中学历的她认真查阅材料,请教农业专家,经无数次试验后,终于寻觅到了正确栽培瓶装苦瓜的方法。3年后,首批3000瓶苦瓜酒刚下线就被一抢而空,极具视觉和味觉招引力的苦瓜酒在曲靖惹起不小的波动。2008年,丁美桃信心满满的建造起了年产50吨苦瓜酒生产线,为苦瓜酒申请了许可证,开始大批量生产。
  “我们周边农户都到她那里收费学习栽培技术,按照她教授的技术种出来的苦瓜产量很高,而且不用担忧销路。”沾益县盘江镇松林村村民张春艳尝到了栽培苦瓜的甜头。如今,周边农户苦瓜栽培面积达30亩,年产苦瓜酒5万瓶,产品远销广州、深圳等城市,还出口到温哥华。
  20年的风风雨雨,她收获了成功喜悦
  苦瓜酒的成功让丁美桃的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她并不自足,当看见工业给四周环境带来的影响后,她又开辟了新的事业,栽培红豆杉。多年前到云南大学学习种养技术时,一位云大的经济林果木教授提示她,如今红豆杉的前景很好,除了用在医学制药上,又有净化空气的功效,联想到家乡近些年遭到工业搅浑的情形,她开始关注红豆杉。
  高中结业就当起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开山种地,丁美桃年轻时就具有了属于自身的第一份事业,但文化低和治理水平落后又成了事业进展的拦路虎。不服输的她到云南农大、山东寿光、陕西杨凌等地学习种养技术,在企业最困难的时期,她既要带领大伙儿致富,更要独自承担起攻克栽培难题的重要角色。一次在山东寿光学习培训完回家,当孩子们兴冲冲地翻她的包找礼物时,看见的却是一袋泥土,孩子生气的抱怨:“妈妈,你咋个带一包烂泥巴回家?”年幼的孩子哪里晓得,正是这袋她视为瑰宝的泥巴,攻克了大棚作物生长重茬的难题。
  二十余载的创业历程,她一次次从绿色经济中寻觅出路,走向成功。当得知自身获取第五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提名奖时,丁美桃很惊诧也很感叹:“只须选准一条路走下去,肯付出肯努力就能获得报答,获奖是对我的认可和鼓励,我会坚持自身的想法做事业,坚持走自身的路。”
  创业打拼成功的正能量故事(二)
  云南8名在校大学生养鸡 年营业额近80万元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敬伟甫虽然大四马上就要毕业了,但他一步考研二不找工作,却忙着张罗购入新一批鸡苗。令人惊讶的是,他和7个同学在学校里建起的一个小小养鸡场,一年卖出2000多只鸡、20万余枚蛋,营业额近80万元。2016年,他们的公司项目获得了“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并得到了云南小森孵化器50万元的种子轮投资,成为当天路演11个团队中唯一获得投资人青睐的项目。
  一项科研课题把大学生变为养鸡专业户
  因为无抗(抗生素)土鸡和富硒鸡蛋的开发,敬伟甫和他的同学创业仅一年,就获得第一笔投资,是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的。而在此之前,这仅仅是一项科研课题。
  敬伟甫的导师邓先余,是昆明理工大学引进的高端人才,目前担任昆工绿色循环农业课题组组长。大二期间,敬伟甫参加了邓先余的研究课题“基于微生物技术的高品质蛋鸡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应用”,不断攻坚克难后,课题组以发表6篇论文、申请9项专利技术的成果顺利结题。然而,和大部分课题一样,随着成果的陆续发表,团队成员相继毕业之后,课题就被人“遗忘”了。
  “科研成果不应该永远尘封在图书馆里。”在邓先余的指导下,敬伟甫与同学于2015年12月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设在“昆工创客孵化器”,学校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电脑、桌椅等硬件设施,让他们“拎包入住”,还把这一项目作为重点产业进行扶持。
  “养鸡场”就建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动物实验楼后面,那是学校专门批给益口福的一块地。这里的鸡全部实行无抗(抗生素)养殖。
  “目前国内养殖业使用抗生素的问题令人担忧。”敬伟甫说。
  据首份中国抗生素的使用量与排放量清单显示,2013年中国抗生素总使用量约为16.2万吨,其中养殖业使用抗生素占52%。专家分析,动物体内残留大量的抗生素,进入人体之后,抗生素会转移到人体。细菌为生存而不断进化出耐药性,甚至产生耐药的“超级细菌”,造成人类感染此病菌后因无药可治而死亡;人在食物链中天天吃抗生素,损害人体的同时还会增加人畜共患病隐患;进入生态环境中的抗生素,有些不易降解或降解缓慢,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益口福’要解决的就是无抗养殖这一问题。”敬伟甫说,“益口福”利用微生物技术,通过标准的疫苗接种,在纯粮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和中草药、抗菌蝇蛆等饲料添加剂作为动物保健品的方式,来防治鸡生病。“肠道养分所能养活的细菌菌群总量是一定的,益生菌多了,坏细菌就没法存活”。
  “无抗土鸡及富硒鸡蛋上市后,供不应求。经检测,我们的鸡肉和蛋内不含任何抗生素,主要营养成分硒、锌、碘比普通鸡蛋高3~6倍,胆固醇含量低40%,蛋白质含量高12.7%。”说起自己的鸡和蛋,敬伟甫总是滔滔不绝。
  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
  在云南宣威市羊场镇的昆明理工大学扶贫养殖示范基地,每天都有不少附近的村民来参观,看看“不用抗生素的鸡长啥样”。不少人参观完,都啧啧赞叹:“不喂饲料却长得这么油光水亮的鸡,还是第一次见。”
  面对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是否会增加成本的疑问,敬伟甫快速地在草稿本上算了一笔账:普通的饲料为每公斤3~4元,他们使用的纯粮(玉米等)饲料,每公斤只需要2.5元,加上每公斤3毛钱左右的菌种和中草药,“实际上比饲料便宜”。
  在邓先余的指导下,他们还设计出一种快速发酵鸡粪的装置,利用乳酸菌、芽孢杆菌与产朊假丝酵母等益生菌,将新鲜鸡粪在24~48小时之间高温发酵完毕,快速杀灭寄生虫、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同时去除氨氮、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增加鸡粪中的蛋白营养和风味,用来饲喂蝇蛆和蛋鸡,节约了约25%的饲料,增加约20%的经济效益。
  “所以我们的鸡虽然都是放养,但地面上的鸡粪却很少。”敬伟甫说。
  第一次拿着鸡蛋到小区周围和学校门口贩卖的时候,敬伟甫和他的创业团队遭到不少非议:“你们这些大学生怎么来卖鸡蛋了,对得起读过的书吗?”他们不得不一遍遍地解释:“我们的鸡蛋是农业创新的成果。”
  对此,邓先余常常告诉学生:“民以食为天,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
  作为昆工绿色循环农业课题组组长,邓先余对农业的未来有更深的思考:“农民正在成为一个技术职业,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将面临着更新淘汰。”
  所以他的学生“一半的学习时间都是在田地里、在生产一线”。“我的学生毕业后基本都具备独立筹建绿色农场的能力。”他说。
  作为创业团队的“核心”,他的朋友圈几乎都和绿色农业分不开,他还把用户名改为“绿色循环农业”,并用诗一样的语言描写他在农村的扶贫生活:“清晨7点,晨光熹微,提两桶用益生菌发酵的鸡食,踏着浅浅露水湿润的松针,清洁料槽,打开鸡舍,一一添满。”
  用科技扶贫,用小小的鸡蛋帮助农民脱贫,是他带领指导学生创业的一个心愿。迄今为止,“益口福”已经为贫困户提供了300多羽脱温的土鸡,并以高出市场价10%以上的价格采购了当地贫困户的20多吨玉米作为饲料。他估算,如果更多的养殖户采用了团队的技术,“一个万羽蛋鸡场,每年可增加收入36万元左右。”
  绿色循环农业不仅帮助了农户,也培养了一批以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为主的农业创新创业人才。邓先余指导的昆工两个学生团队先后获得在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奖,实现了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的结合。
  “农业市场潜力巨大,但干农业并不是那么好做的一件事,遇到的困难甚至比其他行业更多。”邓先余说,比如“益口福”的董事长“小敬”,从刚起步时“扭扭捏捏和企业谈合作”,到如今“谈判桌上镇定自若”,“我们团队中的每个人,包括我在内都得到了成长”。
  创业打拼成功的正能量故事(三)
  为了创业不惜辍学 22岁的日本小伙成功了
  在“一考定终身”的日本,考进一所好学校,你的职业道路就算有了着落。
  因此,哪怕是幼儿园的入学考试,竞争也异常激烈。然而,就读于日本最优秀的私立大学之一的Takuya Moriguchi 却说:“我其实只想成为一个录音师。”
  大学期间,Takuya和朋友出于兴趣成立了一个音乐工作室,希望借此磨砺自己的音响技术。他们吸引到了一些艺术家,而在某次合作中,激发出了Takuya的灵感。Takuya发现,尽管唱片销量在一路下滑,音乐会门票的热度却在持续上升。他认为,人们消费音乐的方式,将会发生巨大改变。
  Takuya从来没有想过要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他只是单纯的喜欢音乐,想在其中加入一些创新。但现在,他开始考虑做一款基于声音的地理定位应用,人们可以使用它给全球的各种音乐贴上标签。
  “我当时超级倔强,但是又什么都不知道。”于是Takuya到处宣传自己的创意,询问朋友们的意见。一次,他恰好碰到了一位知名企业家,鼓励他放手去做。
  就这样,Takuya拉来一位会编程的高中同学,创办了公司Altr Think。然而,他的积蓄很快就花得精光,无力再维持公司的运营。准备放弃之际,他的联合创始人建议他和Movida谈谈此项目在猎云网投融资平台进行融资
  谈谈
  一款行业大牛职场经验技能c2c共享应用,这是东京的一家种子轮创企孵化器。结果,投资人对他们很感兴趣,公司拿到了一笔种子轮融资,同时新招了几个人入伙。
  但设计师职位仍然处于空缺状态,Takuya于是利用课余的时间,自学起Photoshop。
  和联合创始人的决裂
  公司进展缓慢。Takuya说道:“程序漏洞百出,界面糟糕蹩脚,我们甚至没法做用户测试。”
  程序的运行非常不稳定,每次做用户测试时都会崩溃。得不到有用的反馈,团队也开始军心动荡。Takuya认为产品的前景不够明确,想进行转型。但联合创始人不同意。
  接着,问题进一步恶化。
  Takuya的联合创始人开始对公司置之不顾,就连在和Taizo Son的投资人会议上都没有现身。一周后,这位联合创始人在Facebook的状态被更改为:不再任职于Altr Think公司。
  震惊之余,Takuya试着和他取得联系。这位前联合创始人表示,自己失去了动力,也不同意转型。“我不做了,我现在只持有股票。”不久,团队的另一名成员也离开,留下Takuya孤身一人。事后反思,Takuya说他曾经把罪责都推到联合创始人身上,但现在他觉得是自己没有处理好两人的关系。
  这次事件让Takuya吸取了教训,他现在强烈推荐创始人直接奉行既定合同,建立共同的期望。他认为,前期糟糕的公司构架在后期将会引发大麻烦。“首先,你们就是得心齐。”
  转机出现
  孵化器也开始急起来了。
  “你这么年轻,有大把时间,为什么不自己学编程,做一款产品原型出来呢?” Takuya心想,是啊,有何不可呢?
  他用Photoshop费尽心思地设计出了一款应用“无聊的开关(bored switch)”,并且把成品发布到日本的众筹网站Crowdworks上。“我没想过谁会关注它,但这么做也并无坏处。如果不行,我就继续学编程呗。”
  三小时后,他收到了一封留言。当天晚上,就有一个新的工程师加盟Altr Think。那位工程师说道:“不好意思,我睡了一下午刚看到这个。”就这样,Bored Switch诞生了。这个新组合的队伍开始齐心协力来帮世界上的懒人们解决无聊。
  辍学
  很快产品原型就完成了,而Bored Switch也首次突破1万用户大关。
  用户快速翻动开关,就会有一张“我好无聊”的滑稽图片自动分享到他们的Twitter上。应用的用户留存率很低,但Takuya发现,在按完开关后这些人会在Twitter聊起来。于是,他决定把产品转型为一款社交软件。
  此后,新的成员陆续加入。而Takuya成为了其中唯一的一名学生。“我感觉对这些人负有责任。”
  Takuya开始逃课。他和父母商量退学的事情,希望能最大程度地投入公司。
  Takuya的父亲表示支持,但他的母亲却很担忧,她想Takuya完成学业,再凭借这一段经历申请一份好工作。Takuya不想离开团队,最后他孤注一掷,在大三那年辍学。
  被收购
  这次的转型非常成功,应用在大学生中迅速流行起来。寻求融资时,Takuya收到了一封介绍信,和东京智能应用公司Ignis的CEO进行了几次会面。最后一次会面时,Ignis的CEO提出对公司进行收购。他认为公司在一个良好的运营环境下,会发展得更好。
  Takuya一时拿不定主意。Bored聊天服务现在每天有超过1000名活跃用户和10万下载量。不过,公司缺乏商业模式,资源也很有限。最后,在2014年,Altr Think被Ignis收购。
  Takuya表示他并没有想过利用公司赚大钱,最重要的是这项服务能获得成功。
  融了钱之后
  收购之后的生活还算不错。Takuya在采访时回避了关于钱的话题,但他表明自己在收购前,还住在父母家里,尽可能地在存钱。而现在他搬进了一个稍大的公寓,自己做饭。“我并没有每天去夜总会,也没有买宝马。”
  Bored Chat现在每个月有20万活跃用户,并且在近期推出了英文版本“Hit me up”。应用有安卓和iOS版本可供下载。

创业正能量篇2:创业打拼成功的正能量故事优选


  随着创业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创业者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多了,为了梦想打拼的人们正在创业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创业打拼成功的正能量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创业打拼成功的正能量故事(一)
  80后海归创业卖鲜榨果汁,2年已开4家店!
  1989年出生的林茂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学习中国文化的他,硕士毕业后来到了上海一家咨询公司上班。“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工作。”从美国阿勒格尼学院数学系毕业的张正扬与林茂的想法不谋而合。就这样,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回到家乡重庆,开起了鲜榨果汁的饮品店。
  “这家店是10月1日开业的,另一家新店也同日在涪陵对外迎客。”两家新店同一天开业,这让林茂的国庆假期一下忙了许多。这不,这几天,早上7点过,他就赶到位于渝北的厂里,将新店所需的水果装车,送到店里。
  “虽然新店有两名员工,但操作还不太熟练。”原材料的准备,林茂也要亲自动手。剥石榴、削菠萝……别看林茂是一个大男孩,但动起手来却是相当熟练。一个石榴去皮,剥籽,不到一分钟就搞定,而削一个菠萝则用时不到半分钟。“都是练出来的。”他笑着说。
  上午11点过,店里迎来客流高峰,林茂也忙开了,一杯杯果汁从他手中榨出,送到顾客手上……
  亲自送货一下午跑3个地方
  2年内还想再开两家店
  加上新开的这两家店,创业近两年来,林茂和合伙人创建的饮品店已有4家。作为年轻的创业者,这个国庆,他也卯足了劲儿营销自己的果汁。“饮品店也接外送果汁和水果的业务。”林茂说,本来有专门的送货团队,但因国庆放假,一些订单只有他自己去送。新店开业的下午,他就跑了新牌坊、人和、杨家坪等地,外送了4位顾客的水果,然后又回到店里帮忙,“赢得顾客才能赢得市场。”
  “两家新店的生意国庆期间还不错,但另外两家店就显得有些冷清,还要再看下怎么引来顾客。”国庆闲暇之余,林茂也思考着饮品店的发展。在他看来,创业不是颠覆性的创造,而是在某个领域不断优化,并将它做到最好,“创业也是解决不同的问题。”
  虽然忙碌,但林茂觉得很充实。“新店开业当天,不少顾客品尝了我们的鲜榨果汁后表示认可。”林茂说,顾客的肯定给了他们鼓励。虽然这个国庆长假不能像以前那样出去游玩,但在店里忙碌,打拼着一份事业,何尝不是充实的?谈及未来,林茂透露,今年他们还计划再新开两家店。今后希望他们的鲜榨果汁品牌能开到重庆的每一个商圈,让大家都来品尝。
  创业打拼成功的正能量故事(二)
  石家庄90后大学生创业1000元起家 4年赚40万
  如今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大部分是90后,不少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优越。正因为这些90后存在,使校园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商机,给有头脑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各种创业机会。在河北经贸大学科技创业园,大大小小的格子间将600多平米的园区分割开来,在格子间内办公的都是本校学生,园区内创业项目遍地开花:快递收发室、手工坊、创意个性定制、打印店、文化传媒公司……创业的大学生在这里创业几年收入几十万元并不是稀罕事。
  石家庄一90后大学生创业1000元起家 4年赚40万
  90后的大学校园处处是商机
  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大部分都是90后学生,90后这一代人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依赖性强、喜欢张扬个性、追求刺激、自尊心强、心存叛逆,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是独生子女,从小成长环境优越。在校期间,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息时间不规律,生活和学习都是懒懒散散。但是也正因为这些90后特性的存在使校园里充满了商机,从而给创业者提供了很好的创业机会。
  河北经贸大学大三学生董丽丽告诉记者:“学校离市区远,买东西不太方便,我们宿舍姐妹都特别喜欢网购。收一个快件能让我们高兴一整天,每次都是急匆匆下楼去取。还有一些学生自己从市里批发一些东西来校园里卖,我觉得挺方便的,是我们的懒散让他们有了挣钱的机会啊。”
  “同学们都来看一下啊,都是我自己从南三条批发来的,3块钱一个,5块钱两个。”河北经贸大学大三学生小刘在学校塑胶操场叫卖。小刘利用课余时间从南三条批发了500块钱的钥匙链,每晚都会在塑胶操场卖,一天会有二三十块钱的收入。学校有个奶茶店,名叫“韶华七号”,是三个大四学生每人出资5万元开起来的,不仅可以享受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次难得的创业机会。而艺术学院学生小赵则将自己的创业时间选在了每个节庆假期,他会在圣诞节前几天在校园马路边卖苹果,在情人节当晚从花卉市场批发玫瑰到学校来卖,大受学生欢迎。学校内的创业园里更是熙熙攘攘,俨然是条商业街。
  创业为主兼顾学业
  陈文强和李帆的成功给当代大学生创业树立了成功的典型。但是他们如何平衡学习和创业的时间呢?陈文强坦言:“对我而言是创业优先兼顾学习,我也拿到过一些竞赛奖金。我有时候会逃课,我逃课是去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只要是我去上课了就会仔细听。”
  “其实我对自己学的法律专业并不是很感兴趣,大学期间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创业,但是我特别喜欢去图书馆看书。在我看来只要用心处处都可以学习。”李帆说。“一帆早餐”规定的送早餐时间是早上7点,因此他们的上班时间是早上6点半到8点,下班以后正好可以赶上早上8点的课。李帆对于学习还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大三下学期课程相对比较少,课程难度也不高。李帆就在这个学期特别用心,重要的课程必须去上,期末的时候积极复习,在大三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李帆还拿到了一等奖学金。
  “一帆早餐”:起床吃早饭全包了
  “我明天早上要一份一餐二楼的煎饼和一杯不加糖的热豆浆,麻烦明天早上7点送到13号楼505。”、“我要吃六餐的白吉馍,加鸡蛋和豆腐的。另外再要一杯红枣豆浆。请在1月17号早上7点送到3号楼223,谢谢。”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学生李帆向记者展示自己qq和短信收到的订单。
  李帆向记者透漏,自己想到这个创业的点子还是因为一次小小的事件。“期末考试周,大家都要早早起床去图书馆占地方看书,由于起床太早所以根本没时间吃早饭,我当时就萌发了这个想法。”李帆说。于是,李帆牵头带着6个同学一同创办了“一帆早餐”。李帆的“一帆早餐”业务主要包括叫醒和早餐。具体工作就是早上7点去宿舍门口把订餐的同学叫起来,然后将递上早餐。主要是通过手机qq和短信下单。刚开始做的时候是免费送餐,李帆从餐厅和窗口的营业额里面抽取10%—15%的营业额,后来就开始收费了,每份早餐配送费用是0.5元。
  “一帆早餐”很快就受到了“起床困难户”的欢迎。“自从有了一帆早餐,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不吃早餐了,一个短信就能吃上热腾腾的早饭,感觉好棒。”河北经贸大学大二学生李佳说。李佳同宿舍姐妹也告诉记者:“每天多花五毛钱热腾腾的早餐就能送到床边,这种服务实在是太好了。”
  除了“一帆早餐”做得风生水起,李帆还曾在大一和一位学长创办了一家传媒公司。大二时期的李帆又看好石家庄市高校山地车市场,自己联系自行车生产厂家,开了一家名为“骑行天下”的生活馆。到了大三,李帆开始触及毕业生行李托运业务,他的团队与博强快递合作的事情在2013年6月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典范。
  李帆告诉记者:“刚创业的时候不知道具体该做什么,今天觉得做这个不错,明天又觉得那个也很赚钱,什么都想抓住。”在创业园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李帆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看准了就要去坚持。
  李帆向记者透露,他大学整个的创业历程是从一千块钱起家,临近毕业积蓄达到40万元,创业的时候很多人说他没有关系没有人脉没有资源。但是他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足够的魄力以及大学四年积累下来的创业经验,李帆的成功是自然的。
  快递收发室:常驻校园的综合快递站
  “这是我给妹妹买的羽绒服,是今年的最新款呢。这是给爸爸买的新手机,这是给妈妈买的金手镯。这些东西都是拿我自己挣的钱买的。”陈文强喜滋滋地指给记者看。
  陈文强就读于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目前还是一名大四学生,刚进入大学他看到同学们网购非常风靡,于是发现了“校园快递”这一商机,而且立即付诸了行动。“我需要寄一个快递,但是中午1点多我下楼去寄的时候收快件的人已经走了,请问你那里可以帮我寄一下快递吗?我时间比较紧。”河北经贸大学大二学生刘明悦打来电话,陈文强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收到这样的电话或者短信。陈文强现在是本校校园快递代理,共代理圆通快递、韵达快递、万博快递等6个快递公司的快件。
  谈到自己的创业经历,陈文强似乎有一肚子的话要说,“最开始没有快递愿意与我合作,即使我跟他们说以后所有的快递,只要是像社区、学校这类相对封闭的区域一定会以快递收发室为主。”陈文强告诉记者。最终石家庄万博快递第一个答应了陈文强的合作请求,把河北经贸大学校园内的快递交由他派送。
  记者从陈文强那里得知,快件数量骤增以后他就招聘了3个快递经理,4个人轮流值班,保证快递收发室至少有一名工作人员。做校园快递收发其实赚的是辛苦钱,快递公司将快件放到学校创业园,再由陈文强通知学生来取快件,而学生想要寄快件只需要到创业园寄就可以。陈文强透露,接收快递公司一个快件只有5毛钱的提成。而代收学生一份快件的提成是3元到5元不等。“最好的时候我们每天能接收派送快件500多个,代发送快件40多个,每天都会有400元左右的收入。”陈文强说。
  在陈文强看来,创业是属于年轻人的梦想,也是责任。“我还年轻,我不怕失败,我失败了可以从头再来。”陈文强说。
  创业打拼成功的正能量故事(三)
  在高调的创业时代里做一匹低调的黑马
  初见老何(药品终端网创始人兼CEO何思德,人称老何),眼前的他不同于微信里那个低调的不能再低调的老何,一切皆因,这次见面,老何给了猎云网一个大写的惊喜——去年12月,药品终端网完成金额为5000万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国弘资产。现在,公司启动了股改工作,最晚今年7月,药品终端网将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在资本的寒冬中完成3轮融资,我的第一反应是恭喜,然后便是疑惑,回顾其前两轮融资的投方名单,除了险峰华兴和纪源资本,经纬中国甚至出现了两次,这次为什么缺席了呢?
  老何说了,虽然没有参与,但经纬极力促成了此次融资,对此,他心中充满感恩。
  说到融资,老何从来没为这事费心过,即便拿了钱也极其低调,但酒香不怕巷子深,仅凭借平台交易数额30%的环比增长,就足以让各路资本趋之若鹜。
  我眼中的老何,有着和这个互联网创业时代极不相称的低调性格,却一手将药品终端网塑造成行业黑马。
  认识一个步步为营的老何
  很多年前,老何大学毕业后只身前往北京打拼,技术出身的他一下子就扎到医疗软件行业。后来,老何不打算继续打工了,就开始创业。他开了一家医疗软件代理公司,销售老东家的药品管理软件。
  渐渐地,他意识到药品行业的格局在发生变化,小的公司锐减,更多的是朝向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对管理软件信息化、数据化的要求就更高。老何几次飞到老东家去协商沟通,希望能够顺应行业发展,做出改进,但都无疾而终。
  索性,老何另起炉灶,自产自销,做基于互联网的医药管理软件。那是2005年,老何被糟糕的网络条件和落后的软硬件基础拖的很惨,产品开发屡屡受挫。最终,不得不靠拉客户、做项目、赚服务费来养活公司。坚持了4年,老何考虑不能这样下去了,他看好互联网,认为电子商务大有可为。
  基于多年做医药管理软件的经验,老何非常熟悉药品流通的中间链条,他想做一个B2B的药品电商平台,减少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于是,经营软件销售的同时,老何在2010年注册了新公司,也就是如今的药品终端网。而这个产品初衷,老何很少提起,却始终未曾改变——持续优化中国药品行业的供应链条。
  在“鸡生蛋与蛋生鸡”之间纠结的老何
  熟悉药品行业的人都知道,药品行业的供应链条长而复杂,对于老何也是,他到2011年才彻底明白。药品终端网要做的就是通过B2B的电商平台直接连接药企、药品批发商和终端药品零售店,双方能在平台直接交易,整个渠道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看清了方向,老何却被一张小小的“牌照”难倒了,但他的耐心丝毫没有消磨掉。历时2年,老何先是争取到了行业信息发布资质,又终于拿到了药品电商的“王牌”——B2B医药电商国A牌照。
  得偿所愿,老何赶紧卖掉了之前的软件销售公司,打算专心做这么一件事,确实,真正的“大敌”在后面。
  所谓B2B,上游和下游皆是命脉,中间以信息和交易做连通。上游是供应方,也就是药企和一级批发商,下游是药品零售店。但这个上游和下游都很难搞,老何向猎云网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老何找到上游供货方,人家质问老何:“平台上有多少零售店?还没有,那我上来卖啥?”老何找到下游购货方,人家又会说“这个平台对我有帮助,但是没有供货商那我上来干啥?”
  最后,老何只好利用曾经销售医药管理软件积累的客户资源,给这些药品集团客户提供免费的使用和服务,甚至细化到整理药品信息,录入到网站等等。日积月累,上游供货方渐渐多了起来,牵动了下游药品零售店在平台注册使用。
  老何记得清楚,2014年4月,药品终端网产生了第一笔交易。但也仅仅是交易,不仅支付要在线下完成,连订单处理也要人工操作。为这,药品终端网经过数次迭代。
  所谓好事多磨,破局以后,药品终端网的交易数额月环比增速达到30%,甚至40%,这种模式验证可行,紧接着就是以四川为试点,积累用户。老何组建了团队做地推,挨家挨户的走访药店,遭过白眼,也被赶出来过……但就是以这种最传统的推广方式,药品终端网能最直接地了解用户痛点,也拿下了四川地区大批药品零售店的合作。
  之后,药品终端网走出川、渝两地,在福建建立了第三个办事处。
  认识一个永不谈颠覆的老何
  2014年10月开始,药品终端网启动了融资计划,直到12月底,老何接到了经纬中国投资董事喻志云的电话,回忆被勾起来,老何对猎云网讲:“喻志云是经纬医疗健康投资组的,当时,他对我们的项目充满了质疑。这通电话打了2个小时,喻志云改变了想法,转而觉得我们这个项目非常有意思,第二天,他就飞到了成都,我们面对面的又聊了2个小时。
  然后就是到北京见张颖,张老大和我聊了有30分钟,说这个项目好,投!有了经纬的支持,我们后续的融资也都比较顺利。后来,险峰华兴的老大陈科屹也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我们在电话里就把融资的事敲定了。“
  经纬中国领投,险峰华兴跟投,金额为2700万人民币,药品终端网的A轮融资也就这样完成。
  这时候,药品终端网想要快速走向全国,而可以预见的是标准化的电商经营在面对药品行业错综复杂的利益结构时,很难不“打架”。在这方面,老何的想法绝对和“颠覆”、“重构”什么的不沾边,药品是传统行业,他要先遵从企业的利益诉求,从信息化入手,来实现对药品供应链的优化。
  老何告诉猎云网:“药品流通渠道的区域性强,比如,同个厂家的同款药品,其价格在全国的不同省份和地区可能都不相同,要完全避免直接整齐划一可能造成的利益矛盾,我们就采用在线的区域管控、价格管控、以及客户管控。”
  2015年7月末,老何通过猎云网宣布了融资的消息,纪源资本领投,经纬中国继续跟投。经纬喻志云如此评价老何:“在我投过的项目中,药品终端网是唯一一个,大家商定好的计划,被超额完成的。”而谈起纪源资本,老何称其为行事干净利索,决策速度极快的投资机构。
  对于投资机构的帮助,老何和猎云网愉快地分享了自己的体会:“第一,是资金上的支持;第二是对于我们商业模式不断深入、不断清理的帮助。在融资过程中,他会不断地质疑你的商业模式,从而会加深创始人对商业模式的反思,会让你的商业模式越来越精确越来越专注。
  第三,投资机构会有专业的投后,这种投后会针对创业公司的财务、法务、包括股改、期权池设立等等,做很多专业的培训,这对于公司和团队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第四,企业要发展需要不断融资,而我们在这方面的资源和时间都极其有限,你的投资股东会充分的利用他们的资源帮你实现对接,为你打开资源。”
  目前,药品终端网的已经在全国拥有10余个办事处,月交易额也从2014年的19万人民币不断攀增,到如今近1亿人民币。并且,在传说中的资本寒冬年,药品终端网完成了3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亿级。
  访谈即将结束,我想听听老何对自己的评价,他的回答还是低调:“我觉得我是一个土鳖,我出身于乡村,准确的说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我做人比较正直,按照四川话说,叫耿直。对于药品终端网的管理和运营,我始终认为,凡事要讲求个‘真’字,并且,永远不忘初心,坚持到底。”
  诚然,和那些消费着这个互联网创业时代的人相比,老何更像是一个平凡的铺路人,埋头修炼内功,让药品终端网这匹黑马决胜千里。如此,我更加确信,老何会带给我们下一个惊喜。

创业正能量篇3:个人创业成功的正能量案例优选


  创业是社会经济的主要推动力,这也使得创业发展扩张的速度在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主创业。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个人创业成功的正能量案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个人创业成功的正能量案例(一)
  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十多年前放弃了自己在政府中让人羡慕的公务员职务毅然下海,倒腾过白酒和房地产,打造了“天地壹号”苹果醋,在悄悄进入养猪行业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广州开设了近100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到2个亿,被人称为广州千万富翁级的“猪肉大王”。
  不完全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则只有2%~3%,有97%~98%的大学生创业失败,专业人士分析,缺乏相关的创业教育和实战经验、缺乏“第一桶金”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对于成功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的实战经验及“第一桶金”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为什么陈生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进入养猪行业,就能在广州开设近100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到2个亿?这个问题,的确值得好好追问。
  实际上,之所以能在养猪行业里很短时间就能取得骄人成绩,成为拥有数千名员工的集团的董事长,还在于陈生此前就经历的几次创业的“实战经验”:陈生卖过菜,卖过白酒,卖过房子,卖过饮料。这使得陈生有着这样的独到的见解:很多事情不是具备条件、做好了调查才去做就能做好,而是在条件不充分的时候就要开始做,这样才能抓住机会。
  然而,“条件不充分”时到底怎么才能“抓住机会”呢?我们来看一下陈生的做法:他卖白酒时,根本没有能力投资数千万设立厂房,可是他直接从农户那里收购散装米酒,不需要在固定设施上投入一分钱便可以通过广大的农民帮他生产,产能却可以达到投资5000万的工厂的数倍。此后,他才利用积累起来的资金开始租用厂房和设施,打造自己的品牌。迅速的进入和占领市场,让他在白酒市场上打了个漂亮仗。而当许多人“跟风”学习一位到南方视察的国家领导人用陈醋兑碧当饮料的饮食方法时,善于“抓住机会”的陈生想到了如何将这种饮料生产出来。经过多次尝试,著名的“天地壹号”苹果醋就此诞生。
  当然,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陈生成功的秘诀更让人难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无数企业“抓破脑袋”寻求发展良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技高一筹者才能够取得成功。而一些企业运用精细化营销,就是一种技高一筹的做法。于是,从传统的中国猪肉行业里,陈生分析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因为中国每年的猪肉消费约500亿公斤,按每公斤20元算,年销售额就高达上万亿。而与其他行业相比,猪肉这个行业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基本上没有形成像样的产业化,竞争不强,档次不高,机会很多。更重要的是,进入这一行业的陈生,机智地率先推出了绿色环保猪肉“壹号土猪”,开始经营自己的品牌猪肉。
  虽然走的还是“公司+农户合作”的路子,但针对学生、部队等不同人群,却能够选择不同的农户,提出不同的饲养要求,比如,为部队定制的猪可肥一点,学生吃的可瘦一点,为精英人士定制的肉猪,据传每天吃中草药甚至冬虫夏草,使公司的生猪产品质量与普通猪肉“和而不同”。在这样的“精细化营销”战略下,陈生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叫响了“壹号土猪”品牌,成为广州知名的“猪肉大王”。
  个人创业成功的正能量案例(二)
  名校硕士弃40万年薪 回家乡开网店卖鸡蛋
  很多人在问柯常育“为什么放着几十万的工作不干了”,“为什么一定要卖鸡蛋,不干点别的”,“为什么有好日子不过要折腾自己,还带着家人受累”……每次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柯常育都以长时间的沉默来结束。
  在柯常育看来,从大学到就业再到创业,鸡蛋串联起了他太多美好的回忆。
  为读大学 家里卖掉唯一房子
  生于十堰郧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中的柯常育,从小家庭贫寒。2002年填报高考填志愿时,一心想离开农村的他与梦想的武大失之交臂,调剂到华农。柯常育说,为读大学,家里卖掉了唯一的房子。
  为了帮家里分担学费,从大二开始柯常育便做各类兼职,家教、销售……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最多的时候一天做五份家教,一份两个小时,早上6点钟出室,晚上11点回寝室。”柯常育说,因为每份家教的地点都不一样,所以教完一个马上就赶下一个,一天下来感觉人都想哭了。柯常育回忆,从大二到研究生毕业,6年做兼职的时间,挣了近20万元。
  等到毕业一心想要大显身手的时候,柯常育的导师却告诉他,同门很多学长都没有以所学的专业为生。柯常育想自己本就农村出生,一无所有的出来,大不了再一无所有的回去,既然能学好而且喜欢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
  2009年,拿着“动物遗传育种学硕士”这个看起来并不怎么“高大上”的文凭,柯常育幸运地进了广东一家农贸上市公司。
  不求销量第一 安全和营养一定要最好
  “在上市农贸公司上班的5年时间,每天都在跟鸡打交道。”柯常育调侃道,虽然到最后也没弄清楚鸡和蛋孰先孰后的哲学问题,但5年在养殖厂一线工作的经历让他掌握了种鸡育种和饲养管理等一系列技能,年薪也从刚入职的几万元块飙升到40多万元。
  事实上,柯常育很早就发现,养殖厂里鸡蛋的数量虽然越来越多,但和同行相比却没有任何竞争优势。遇到行情不好,养殖规模越大,赔得越多。柯常育说,现在很多散养鸡场都说是土法养殖,但违禁药品的使用却十分严重,都说土鸡蛋营养价值更高,但很多散养地的土壤里已经重金属超标,这些环境下繁殖出来的鸡蛋并不安全。
  长年在养殖厂一线工作的柯常育看到新的商机,“我可以带领那些没有养殖经验的农民,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无公害养殖技术,让繁殖出来的鸡蛋更安全放心,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2014年6月,柯常育放弃高额的薪水,离开广东回到湖北自主创业。柯常育再次去拜访了当年的导师,导师依然没有太多言语,只是告诉他:“既然是专业的人,不求把销量搞到第一,但安全和营养一定要做到最好。”
  决定卖鸡蛋的那一刻 就已经成功了
  以前,柯常育的爷爷常教育他说长大当官好,可以帮村里修条路。上高中时,柯常育又幻想当律师,因为可以帮穷人打官司。似乎在柯常育的认知里,帮助别人,永远都排在第一位。
  “农民、农村、农业是扎在我心里30多年的东西,当下定决心要回乡卖鸡蛋时,我发现未来的30年可能还是这三样东西。”柯常育说。
  为了让更多人吃上安全放心的鸡蛋,为了给更多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价值。柯常育走访了湖北17个县市,寻找到养鸡农场的最佳场所,而原来的育种养殖经验也让他很快养出他要的鸡蛋。
  2014年9月,柯常育第一家土鸡蛋工作室在武汉开业,10月淘宝店也上线,11月微店上线,12月一群武大的学子加入进来,柯常育从一个不玩互联网的人到学习互联网思维搞起电商。
  最近,柯常育的父亲从老家赶来帮忙卖鸡蛋,问到,“如果再过几个月鸡蛋卖不好怎么办。”柯常育避开话题没有回答。他觉得,从决定卖鸡蛋的那一刻起,自己就已经成功了。
  个人创业成功的正能量案例(三)
  80后瑶乡青年回乡创业 种茶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
  6年前,桂林市临桂县黄沙瑶族乡80后青年何旭回到老家,和几个朋友一起尝试种植猕猴桃和茶叶。6年过去了,何旭的创业到底怎么样了?一起到黄沙何旭的茶园一探究竟。
  何旭每天晚上炒茶,白天也参加采茶、指导工人、察看茶树成长,一天都忙忙碌碌的。
  在一片反对和怀疑声中,瑶乡青年何旭铁心要回乡种茶
  如今,在黄沙,很多人谈起何旭,都会竖起大拇指说这小伙了不起,有些能耐,因为他在当地成功种植了有机茶,开拓了一个新产业。
  从黄沙乡政府出发,开车不到十分钟,就到了何旭的茶园。茶园位于一处山谷中,远处就是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处雾气弥漫。山谷两边是茂密的森林,在河谷和高山间的盆地里,是一排排茂密的茶树,茶树绽放着新芽,绿中泛黄。
  茶园沿着河谷向远处延伸开来。三三两两的农妇头戴斗笠,身系围裙,在茶园中穿梭采茶,不停地忙碌着。见记者到来,何旭迎上来,跟记者聊起他创业的故事来。
  黄沙距离临桂城区有100多里,乘车要花近3个小时。这里没有一家工厂,地处偏远,经济条件落后,人们大多依靠种植毛竹、杉木和一些草药维持生计。这些年,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5000人口的乡镇,常住人口仅有2000余人。
  中专毕业后,何旭做过几年厨师,还帮助香港一家公司在桂林推广红心猕猴桃种植。
  跟一般农村青年不一样的是,何旭一直想做点什么,特别是回到老家黄沙去搞点名堂出来。这么琢磨着,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台湾朋友给他出点子,提议他:“是不是可以种茶?”
  朋友的这一提议,引起了何旭和同伴的兴趣。于是他带着大伙去老家黄沙实地察看,采了土样到临桂农业部门进行测试,去福建、江西、柳州三江等地学习,还邀请广西茶科所的专家做他们的技术指导。经过反复调研,何旭觉得种茶可以试一试。
  父母在得知何旭要回乡种茶时,坚决反对。他们哀求说:“我们宁可把正在经营的木材厂和家里所有的积蓄都给你,你就不要胡闹了好不好?”
  “就算是你们把所有的钱给我,也不过那一点点,那不是我想要的。”何旭认为,从各方面考察的情况来看,黄沙种茶叶的条件极为优越:高寒、湿润、多雨、无污染。桂林人普遍喝茶,但本地却不产茶,我们为什么不去种茶呢?
  黄沙围岭村支书左继明也告诉记者,当时,不少人觉得,黄沙这地方就这么个样,几百年来人们都没变出啥戏法来,你一个青年娃能怎么样?
  种植猕猴桃失败,种茶却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
  恰在那段时间,临桂大力扶持种植猕猴桃,大家积极建议何旭种茶叶的同时,试着种猕猴桃。
  何旭听从大家的建议,租地种下了60亩猕猴桃、60亩茶叶。
  一晃3年过去了,何旭整天跟朋友住在一起,守着100多亩猕猴桃和茶园,等着收获。
  2014年春夏之交,猕猴桃开花了,需要人工授粉。然而花期短,只有一个星期左右,此时节黄沙多雨,一时授不了粉,猕猴桃便结不了果;勉强授粉结了一些果子,也因长期多雨、天气潮湿,容易生虫子,长势并不好。
  尽管猕猴桃在灵川、资源等地都种植成功了,即便同是在临桂,南边的南边山都种成功了,可何旭在黄沙种植却出现这种问题。这对开始创业雄心勃勃的何旭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与猕猴桃种植形成对比的是,何旭种植的茶叶长势很好,多雨多雾的气候,很有利于茶树成长。何旭看到茶树长势好,便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如今整个茶园已将近400亩。
  何旭一边扩大规模,一边学习制茶技术。他每天先从茶园里采摘回新茶,然后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理条、提香,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
  经过2014、2015年的不断尝试,何旭把自己制的茶带到桂林的茶叶交易市场,让大家品尝。让他有点出乎意料的是,大家都评价很好,很多商家都抢着购买。何旭种的春茶,每斤价钱达到1600元,还要先交钱预订。
  “对于茶叶,我们没有种植经验,但黄沙背靠花坪国家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环境是很独特优越的。同时我们都是用花生麸等有机肥料,坚持绿色种植,种出来的茶叶品质肯定好一些。”何旭告诉记者,茶叶在春夏秋3个季节都可以采,春季产量最低,按照目前的种植水平,每亩地只能产干茶10斤,加上夏秋两季的产量,每亩地的收入能达到两万多三万元。
  茶园给附近农户也带来福利,他还要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从2015年到如今,何旭茶园的收益一天天看得见,附近村子的农民也沾他的光能够在家门口打工挣钱。茶园需要请人帮忙锄草、施肥、修剪管理,附近的农民来帮工,每天一人有80元左右的收入;春天采茶,何旭给农民的劳务费是每斤40元。一般每人每天可以采茶青3—5斤,可以得到120—200元钱的劳务费。
  茶园一天一天地变样,当地人也逐渐改变了对何旭的看法,他们觉得这个年轻人的确有些不一样。
  何旭的努力,也让很多黄沙当地的人看到,几百年从未有人耕种的荒山,也可以种出好茶叶,换来大把大把的钞票,他们纷纷要求跟着何旭种茶叶。何旭也打算带领大伙成立合作社,扩大规模,带着父老乡亲一起走上致富路。
  站在何旭的茶园里,倾听他讲述自己创业的故事,与他一起感受着其中的成与败、苦与乐。茶园旁,老江河的水奔涌不息,绿油油的一片片茶林延伸向远方,美丽极了。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yingyuzuowen/9047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