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论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论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积极意义

英语演讲稿 时间:2019-05-22

【www.jinghuajt.com--英语演讲稿】

  摘要: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遗法》正式颁布实施,要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传统文化进校园”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宣传普及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特殊的环境、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它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知识结构、伦理规范、作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题形式中,经过数千年的演绎和扬弃,已深深熔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
  在时间的划分上,中国传统文化是新中国成立以前所有社会历史形态传承下来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诸如道德伦理、制度规章、民族风俗等各种文化成果。它是前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所有遗存。在分类上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它包括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古典史学、国画、书法、篆刻、对联、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工程、中国古典雕塑、陶瓷、丝绸、酒、茶、中国功夫、中国手工艺品、中国民俗、中国菜、中国古典医学等等。
  二、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现在的大部分学校偏重于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思想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整体规划和布局越来越讲究,校园绿化美化越来越好,校园环境一天比一天美.但是,学校物质文化高速发展的背后,却也呈现出与精神文化建设步调不一致和巨大的反差:强调意识过多,而忽视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偏重于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弘扬传统文化是一项长期工程,要从“娃娃”抓起。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学生们从小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诸多意义。近十几年,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被逐渐地淡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有的过多的依赖家长,缺乏自理能力,劳动习惯欠缺;有的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还有的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劳动成果;有的是非观念淡薄,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淡漠。这样的结果必将削弱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最终会导致中国几千前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流失。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当前中小学生的教育意义是非常迫切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广大,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三、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积极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学生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以热爱祖国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进程中产生和起来的。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了、社会、文学、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这笔丰厚的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的宝贵资源。
   有利于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能够历经五千年不衰,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精神。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乐观向上、坚忍不拔、朝气蓬勃的顽强生命力和坚毅的性格。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身心、崇高人格。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完善,它包含着如何做人、做事,怎样实现白己的人生价值的主张。如何塑造祟高的人格,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正确对待生命与道德、人格的关系。
   有利于改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濒危状态。目前,许多传统优秀文化技艺处于后继无人的濒危境地,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能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希望,“传统文化进校园”有助于少年儿童了解进而喜欢传统文化,也有助于发现和培养专业人才。“传统文化进校园”是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文化自觉,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传统文化进校园”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又符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目标和省九次党代会会议精神的具体要求。
   为了加强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的特长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学校实际,通许县丽星小学开展了“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学校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参与的原则,积极开展豫剧等活动,培养了200多名小童星,受到社会各界好评,2011年12月,被命名为“通许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该校的做法建议在全县中小学进行推广。
  作者简介:王艳(1979―)女,河南通许人,通许县委党校助理讲师。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yingyuzuowen/532658/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