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专心学习的成语

小学英语作文 时间:2010-08-21

【www.jinghuajt.com--小学英语作文】

(1) [专心学习的成语]小学语文知识大全


  在小学生的眼里学习拼音好像是最难的。可能只是他们觉得拼音很乱吧。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小学语文知识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拼音
  一、复习要点
  1、正确认读声母、韵母,记住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26个大、小写字母的写法。
  3、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4、掌握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5、读准声调,按汉语拼写规则给音节标声调。
  二、知识平台
  1、掌握汉语拼音的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1)声母:b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ê
  ①单韵母(6个):ao e i u ü
  ②复韵母(9个):aiei ui ao ou iu ie üe er(特殊韵母)
  ③鼻韵母(9个):an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3)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并按顺序背诵和默写26个大小写字母。
  (1)大写:A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小写:a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3、掌握拼读方法,能够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1)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gòu zào láng bèi qū gǎn hóng qí
  构 造 狼 狈 驱 赶 红 旗
  (2)三拼法:声轻介快韵母亮,三音连读很便当。
  piào liang qiǎo miào xiǎo jiàng biān jiāng
  漂 亮 巧 妙 小 将 边 疆
  4、读准声调。
  字音的高、低、升、降变化叫声调,它是音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重要,有区别字义的作用。相同音节标上不同的声调就会产生不同的读音,也同时表示不同的意思。如: bāo(包) báo(雹) bǎo(饱) bào(抱)。普通话只有四种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ˇ ),下声(? ),它们的读法是: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5、读记标调口诀。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可记口诀:看见a母不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不写点,遇上轻声不标调。如:休会(xiūhuì)。
  6、认识隔音符号的作用和用法。
  在以“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其它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隔音符号(’)写在前后两个音节中间的左上方。如:piǎo(漂) pí’ǎo(皮袄)。
  7、注意ü上的两点要省写规则。
  拼读音节时,以ü开头的韵母与声母j、q、x相拼时,ü上的两点要省去,如:巨人(jùrén),以ü开头的韵母与声母n、l相拼时,ü的两点不能省写,因为声母n、l还能与韵母u相拼。如陆地(lùdì)、绿地(lǜdì)。
  8、注意儿化音变。
  “er(n)”作为词尾带在别的字后面,它不能单独构成一个音节,而是和前面一个音节连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带上一个卷舌动作的尾音,这叫儿化韵。拼写儿化韵时,只要在儿化音节的韵母之后加上一个“r”即可。如红花儿(hóng huār)。
  9、区别平舌音与翘舌音。z、c、s与zh 、ch、sh是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翘起顶住上腭(e)前,因而叫翘舌音。以z、c、s做声母的字,都是平舌音的字;以zh、ch、sh做声母的字,都是翘舌音的字。
  10、掌握大写字母的用法。
  ①一个句子的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Yìtiáo dàyú yóudào hǎi dǐqù le。
  ②诗歌每一行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Chuángqián mǐngyuè guāng,Yí shìdì shàngshuāng.
  ③国名、地名等专用名词要连写,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ShànghǎiLánzhōu.
  ④姓名算两个专用名词,姓和名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如:MáoZé dōng.
  ⑤图书封面、宣传标语、商标和商店名称等文字的拼写全用大写字母,这时可以不标声调,如:JINDASHANGSHANGSHA。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汉字
  一、复习要点
  1、认识常用的汉字3000个左右,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能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了解字义。
  2、辨析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和多义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知道一些汉字的基本知识。
  4、掌握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三种查字典的方法。
  5、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行列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知识平台
  1、认识汉字3000个左右,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每个汉字都应做到读音、认准字形、了解字义,并能准确地书写、运用。
  2、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3、注意把字写正确。
  三、汉字笔顺
  一个字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叫做笔顺。汉字的笔顺有一定规律,一般是:
  先横后竖     十 一 十
  先后捺      人 丿 人
  从上到下     主 亠
  从左到右     川 丿
  先外后里再封口  田
  先中间后两边   山
  从外到里     向
  此外,还要注意下列比较特殊的书写规则:
  1、关于写点的顺序,应注意:
  点在左上先写,如:斗、为、头
  点在右上后写,如:戈、发、我
  点在里面后写,如:瓦、丹、叉
  2、竖在上面(左横的左面,在上包下或全包围结构里,一般光写,如:战、冈、圈。
  3、“之”“廴”作偏旁的字,和一些下包上的半包围结构,一般先内后外,如:过、延、画。
  四、汉字结构
  独体字:天、木
  左右结构:说、你
  上下结构:忠、秀
  左中右结构:谢、做
  上中下结构:意、喜
  全包围结构:国、园
  半包围结构:同、凶
  品安结构:森 、晶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词语
  词语复习要做到能正确地读,写已学过的词语,理解学过的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能按要求给词语进生归类。
  一、辨析词义
  辨析词义的方法:
  1、要搞清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团结”和“勾结”,都有一个“为了一个目的联合和结合“的意思。“团结”用于好的方面,而“勾结”用于坏的方面,指“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结合”。
  2、注意运用的对象。如:“爱戴”和“爱抚”,前者用于党、领袖、英雄,后者用于老一辈对后代。
  3、注意范围的大小。如:“辽阔”和“广阔”,都是指面积广大,但辽阔比广阔所指的范围更大。
  4、注意程度的轻重。如:“喜爱”和“酷爱”,都有爱好某事某物之意,但“酷爱”比“喜爱”的程度重。
  5、考虑词语搭配的习惯。如“提高水平”,“改进方法”,“改善生活”等。
  二、用词造句
  用词造句要做到:
  1、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它的使用习惯,特别要留心这个词语用在什么场合,常跟哪些词语搭配。
  2、把意思表达完整。
  三、词语的归类或排列
  常见的可以从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概念大小,相关相对关系等方面来考虑。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成语
  为了突出成语的重要,特将成语单独作为一部分。成语是汉语中的精粹,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汉语中的成语常常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许多成语都有一个生动有趣、富含哲理的故事,如:杯弓蛇影、天衣无缝、一鸣惊人等。因此,学习成语不仅能积累词汇,而且能增强阅读、理解水平,了解历史,拓宽知识面,另外如果能恰当地使用它,会使语言更精练,更形象生动,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成语分类】
  1、形容春天的成语: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繁花似锦、桃红柳绿、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2、描写夏天的成语:骄阳似火、汗流浃背、烈日炎炎、暑气蒸人、热浪炙人、烈日当空
  3、形容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红叶似火、金风送爽、秋风习习、硕果累累
  4、形容冬天的成语:冰天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白皑皑、鹅毛大雪、寒冬腊月
  5、描写山的成语:重峦叠嶂、崇山峻岭、悬崖峭壁、连绵起伏、峰峦雄伟、危峰兀立
  6、描写水的成语: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浊浪排空、波峰浪谷
  7、描写山水的成语: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山水相依、山水一色
  8、含有云的成语:腾云驾雾、壮志凌云、云雾迷蒙、风卷残云、彤云密布
  9、描写建筑物的成语:亭台楼阁、富丽堂皇、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别有洞天、鳞次栉比
  10、描写花的成语: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花红柳绿
  11、形容长江的成语: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波峰浪谷、浊浪排空、波澜壮阔、风急浪高
  12、描写颜色的成语: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一碧千里、万紫千红、花红柳绿、翠色欲流、古色古香
  13、描写雨大的成语:瓢泼大雨、狂风暴雨、滂沱大雨、暴雨如注、倾盆大雨
  14、描写雪景的成语:鹅毛大雪、粉妆玉砌、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大雪初霁、雪虐风饕
  15、描写天空景色的成语:万里无云、碧空如洗、湛蓝如洗、天高云淡、乌云密布、晴空万里
  16、描写月亮的成语:明月清风、春花秋月、浩月千里、风清月朗、皓月当空、玉兔东升
  17、描写太阳的成语:夕阳如丹、夕阳西下、 艳阳高照、 骄阳似火、烈日炎炎
  18、形容人的外貌:美如冠玉、眉清目秀、闭月羞花、国色天香、如花似玉、鹤发童颜
  19、形容人很多的成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万人空巷、座无虚席、门庭若市、高朋满座
  20、形容工作认真的成语:一丝不苟、全神贯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聚精会神、废寝忘食
  21、描写人很有精神: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精神焕发、
  22、描写人物慌张的成语:心慌意乱、惊慌失措、惶恐不安、慌不择路、落荒而逃
  23、运动场上的运动员们:针锋相对、汗流浃背、争先恐后、大汗淋漓生龙活虎不甘落后
  24、形容关心他人的:无微不至、体贴入微、、问寒问暖、惜老怜贫、抑强扶弱、急公好义
  25、描写态度和蔼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合声细语、笑容可掬、笑容满面
  26、描写人物品质成语:平易近人、持之以恒、废寝忘食、临危不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7、表示诚信的成语:拾金不昧、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光明正大、光明磊落、路不拾遗
  28、描写人物神态的:神采奕奕、眉飞色舞、炯炯有神、眉开眼笑、愁眉苦脸、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29、形容刻苦学习的成语:废寝忘食、十载寒窗、悬梁刺股、程门立雪、囊萤映雪、凿壁借光
  30、描写人物仪态、风貌的成语:憨态可掬、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容光焕发、
  31、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走马观花、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跋山涉水
  32、描写友情成语:亲密无间、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忘年之交、友好相处、天涯比邻、一见如故
  33、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哪吒闹海
  34、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面楚歌、纸上谈兵、背水一战、负荆请罪、卧薪尝胆、洛阳纸贵
  35、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拔苗助长、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滥竽充数、亡羊补牢
  36、形容知识丰富、学问深广: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学贯中西、博学多才、博古通今
  37、形容情况紧急的成语: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千钧一发、燃眉之急、火上眉梢、刻不容缓
  38、形容考试的成语:冥思苦想、东张西望、抓耳挠腮、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左顾右盼
  39、表示英勇行为的成语:前赴后继、冲锋陷阵、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奋不顾身、舍生忘死
  40、表示能说会道的成语: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伶牙俐齿、侃侃而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41、与读书有关的成语:韦编三绝、一览成诵、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走马观花、博览群书
  42、精神集中的近义词: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心无旁若、专心致志目不转睛一心一意
  43、有恒心、有毅力的成语: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有始有终、绳锯木断、坚持不懈
  44、形容谦虚的:不骄不躁、大智若愚、功成不居、戒骄戒躁、洗耳恭听、虚怀若谷、谨言慎行
  45、形容骄傲的成语:班门弄斧、目空一切、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唯我独尊、自高自大、自鸣得意、自命不凡
  46、表现社会风貌的成语:欣欣向荣、万象更新、蒸蒸日上、日新月异、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繁荣昌盛
  47、描写建筑物的:金碧辉煌、鳞次栉比、富丽堂皇、造型细致、古香古色、气势雄伟、摩天大楼
  48、含有夸张的:地动山摇、惊天动地、气吞山河、震天动地、气壮山河、气贯长虹、顶天立地
  49、含有比喻的:呆若木鸡、心如刀割、泪如泉涌、光阴似箭、胆小如鼠、挥汗如雨、视死如归
  50、形容时间的成语:快: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岁月如流、稍纵即逝慢:一日三秋、度日如年 如隔三秋 宝贵:尺璧寸阴、一刻千金、一寸光阴一寸金
  51、以“喜”字开头的:喜上眉梢、喜闻乐见、喜形于色、喜笑颜开、喜气洋洋、喜出望外
  52、含有“笑”意思的:粲然一笑、哄堂大笑、眉开眼笑、捧腹大笑、破涕为笑、嫣然一笑
  53、描写高兴的:眉开眼笑、捧腹大笑、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喜笑颜开、谈笑风生、兴高采烈
  54、描写发怒的成语:大发雷霆、火冒三丈、怒火中烧、怒气冲天
  55、描写害怕的成语:胆战心惊、魂飞魄散、惊心动魄 、心惊肉跳、心惊胆寒
  56、描写伤心的成语:心如刀绞、泪如雨下、呼天抢地、 失声痛哭
  57、形容焦急不安的:坐立不安、心急如焚、焦急万分、心急火燎、迫不及待、燃眉之急
  58、含有意思相近和相反的成语:欢天喜地、开天辟地、惊天动地、瞻前顾后、南腔北调、南征北战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关联词语
  用关联词语的句子,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而分句与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正符合我们表达的需要。因此,学会正确选用关联词语是非常必要的。
  【常见的几种关系】
  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以上几种常见的关联词语,在实际运用时有一些是比较容易混淆的,如;尽管……还是、不管……总…与…即使……也……,教学时不要仅从理性关系上让学生分辨,甚至记忆,而应着重通过具体的句例让学生读懂它们在句子中表达分句之间关系的作用。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句子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词按照语法规则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能把话说(写)得完整、通顺、清楚、明白,并且比较具体生动。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一、句子的构成
  句子是由词构成的。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怎么样”“是什么”。例如:“春天来了。”“我们是少先队员。”这两个部分大多数句子都不可缺少,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些句子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还有一个连带成分,表示动作对象。例如:“外宾们游览了狼山。”有些句子除了这三种成份外,还带一些附加成份。“的、地、得”常常是这些附加成分的标志。例如:“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老人悠然地谈着。”“人们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二、句式
  有的句子可以变换句子的形式。有的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有的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需要;有的为使所表达的语句更简洁,把两句改写成一句。
  例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真理吗?”(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为了强调突出劳动创造财富这一真理。)
  例2、凡卡说,他在给爷爷写信。改成:凡卡说:“我在给爷爷写信”。(把第三者的转述改成某人直接叙述的话,使人读起更亲切。
  例3、我羡慕他。他聪明。改成:我羡慕他聪明。(把两句合并成一句使语句更简洁。)
  例4、我把三百颗菊秧救活了。改成三百棵菊秧被我救活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适应语言环境的需要。
  另外还有几种特殊的句式:
  有的一个句子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如:王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有的一个句子中两个词说法不同但表示同一对象。如:第十一届亚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
  三、修饰句子
  在学过的课文中,我们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种修饰句子的方法:
  ⑴ 比喻。俗话叫“打比方”。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例如,太阳象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⑵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如:大虫怒吼一声,就象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⑶ 拟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⑷ 排比。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如: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⑸ 对偶。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四、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再着手修改。修改时,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
  ⑴ 成份残缺。即句子不完整。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没说出来。这个句子应该补上“我”或“同学们”一类词语。
  ⑵ 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
  如: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看出,“苏州是季节”,显然不通。只要改成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就通顺了。
  ⑶ 前后矛盾。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如: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回家作业要么是“基本上”做完(还有少量没做),要么是“全部”做完(一点儿都没有剩下)。又说是“基本上”,又说是“全部”显然是矛盾的,两种说法只能保留一种。
  ⑷ 重复罗嗦。有些句子形容词用得过多,意思重复,甚至改变了原意。把句子多余的词语删去,句子就明白简洁了。
  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缺点”当然是“不好的”,把“不好的”删去句子就简洁了。
  ⑸ 不合逻辑。
  如: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因为“水果”包括了葡萄、苹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应该把“水果”删去。
  ⑹ 词序不对。即句子里的词语排列的先后不合适。
  如: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调整为“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艰巨任务”。
  ⑺ 形容不当。
  如: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教室里不可能出现“排山倒海”的掌声,形容不当,可改为热烈的掌声。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辨别句子的语气,分清句子结构,识别句子性质,从而正确了解句子的意思。小学阶段要会用的标点符号如下表:
  句号(。)表示一个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文。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例:燕子、雁、布谷、夜莺都是定期迁徙的候鸟。
  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屋子里,我是主人;屋门外,蝉是最高的统治者。
  冒号(:)用来提示下文
  例:我在一本书中读到过:冬眠不是睡眠,和日历上的日月也扯不上关系。
  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小朋友,你们的暑假生活过得丰富么?
  叹号(!)表示一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文!
  引号(“”)1、引用对话或文章里一段文字。2、表示反面或否定意思的词语。3、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例:大娘说:“同志,谢谢你呀!”雷锋说:“谢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书名号(《 》)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文件、影片等名称。
  例:今天,我读了《给颜黎民的信》。
  破折号(——)1、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3、表示声音的延续。
  例: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例:蝉的幼虫爬到地面上来,常常在圆孔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方——一棵小树,或是一根灌木枝——脱它的皮。
  例:吃的不是白面包——黑面包能吃饱就不错了,菜只有鱼。
  例: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省略号(……)1、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2、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示尽。3、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例: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例:我跺着脚大声喊:“咳!这么冷,小心你的脚……”
  例:“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修辞
  认识并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能让我们把话说得更好,说得更准确、生动、鲜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排比是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夸张是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反问。反问是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阅读
  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
  看书报能力是指能够掌握学过的常用词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够给课文分段和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认真阅读的习惯主要是指边读边想的习惯。查字典和运用其它工具书的习惯以及质疑问难的习惯等。
  一、划分段落层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
  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2、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这一段前后两部分分别介绍了面对许多读物和一本读物时不同的读书方法。前后显然是并列并系的。
  3、总分式
  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
  如《爷爷的芦笛》第1自然段。在强强的相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中,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更有趣的是,海水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这一段先总述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再具体描绘周围景色之美、芦笛曲调动听。
  再如《夹竹桃》第三个自然段。先总述我们家常见的花应有尽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儿依次开放的景象,最后总结园子里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盛景。
  4、转折式
  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折词分开。
  例如《灰椋鸟》第一自然段。“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这一段可概括为:原以为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自从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我决定去看看。有时,前后两部分内容间没有转折词,但其中的转折关系仍显而易见。
  如《烟台的海》第一个自然段: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这一段前后两句问虽无转折词,然转折关系一读便知。
  转折式自然段,一般抓转折后的内容概括段意。上面这段可概括为由于烟台是我国少数北面临海的城市之一,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5、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两种情况。
  例如《莫泊桑拜师》第一个自然段: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
  这一段段意可概括为莫泊桑早年写作平平,所以他拜福楼拜为师。
  以上是先因后果,再举一例先果后因。
  《真情的回报》最后一个自然段“骑上这辆崭新的自行车送报快多了。当然,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旧下车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里。因为我永远记住了: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和爱意。”
  这一段前面是结果后面说明原因,从而突出了原因,点明了课题的含义。
  二、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
  划分文章段落,可以参考上述分层的几种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
  分别举列如下:
  1、《夹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并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又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马俑规模宏大”,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2、《暖流》一文第二大段没有中心句,可根据主要意思概括为:“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阅览室,与青年学生一起吟诵诗词并谈论古典文学常话。”
  3、《碧螺春》各段则可以小标题形式概括各段内容。a、久负盛名;b、名称来历;c、采焙情形;d、品茶之趣;e、茶漾春光。
  三、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2、按所叙述的问题来抓文章的主要内容;
  3、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写了五壮士接受任务;第二段写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写了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写顶峰歼敌;第五段写英勇跳崖。把这五段段意连起来,稍加整理,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写了五位壮士接受了上级交给的掩护群众的任务,有计划地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终于把敌人引上绝路,歼敌于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经过。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作文
  作文是字、词、句、段等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小学阶段要求会写简短的记叙文。做到思想健康,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会写常用的应用文:留言条、请假条、板报稿、日记、书信、通知及简单的读书笔记和会议记录等。
  要写好一篇作文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清题意。即要看懂题目的意思和要求
  第一,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对象
  如:《我这个小孩》和《邻居家的小孩》,虽然都是写小孩,但前者是写自己,后者却是写别人。又如在状物的文章《我最喜欢的××》一题,仔细研究,它要求我们写最喜欢的东西或有趣的动物等。如果按《我最喜欢的人--妈妈》来写这就弄错了写作的对象。
  第二,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范围
  有的题目从时间方面规定了范围,如《夏天的晚上》、《课间》。有的从地点方面规定了范围,如《操场一角》、《在公共汽车上》。有的从内容方面规定了范围,如《学洗衣》、《植树》。也有的从几个方面规定了范围,如《放学路上学雷锋》,就是从时间、地点、内容几方面规定了写作的范围。
  第三,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重点
  重点是指题目中表示思想意义或思想感情的关键词。如,《二十年巨变》重点应放在“巨变”上,写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或家乡)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以赞颂改革开放政策的辉煌成果。
  二、认真选材
  选用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这就是选择题材,选材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有关的就选取,与中心无关的就不采用。
  第二,要选择熟悉的有意义的材料,使别人读了能受教育或有收获。
  第三,题材要力求新颖,吸引人,避免一个模式。但也不能为“奇巧“凭空编造。
  三、把事写具体
  记叙事情或活动,必须将事情或活动写具体。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在动笔时,要把材料准备充足,对要写的事情作认真的回忆。其次,要重点写好一些重要的场面或过程。把它写得具体形象,整个事情就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不要停留在一般现象的记叙上。
  四、有条理地记事
  无论记事写人,都离不了事。认真写好一件事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
  记叙一件事(或一项活动),要有条理。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清楚,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下来。
  一般来说,记叙的顺序可按时间的先后。事物的发展的顺序和地点变换、方位推移的顺序等来写。但有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也可采用倒叙或插叙的方法。
  五、怎样写好写人的文章
  写人的文章,必须抓住所要写的人物的特点,具体描写他的外貌、行动、语言和心理活动,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感人。
  1、人物外貌描写
  人物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着、姿态和神情等方面的描写。写人物的外貌要注意三点:
  第一,写人物的外貌是为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如:小作者记叙他的老师“那时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这是为了用她那美丽的形象和温柔的性格,衬托她那美好的心灵。
  第二,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点,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就拿“眼睛”来说,千百万人就有千百万双不同的眼睛。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情况下,眼睛的表情也不同。比如当你成绩考得好时,眼睛会闪烁出欣喜的光芒;当你受到委屈时,眼睛又会流露出哀怨的神情;当你看到不良行为时,眼睛立刻会投以鄙夷的目光。抓住了这些特征,你写的眼睛就活了。
  第三,写人物的外貌,要有先后次序。东一笔,西一笔,就没有条理了。
  2、人物动作描写
  人的思想品质和性格是表现在行动中的。因此要写好人物,一是要多写他“做了什么“”和“怎样做的”。写人物的行动,既要仔细观察动作的全过程,又要观察整个动作是分几个环节进行的,分辨出动作的变化,这样才能将一连串的动作写好。同时还要用确切的词语,特别是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动作,以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3、人物的语言
  精彩的语言会使读者“闻其声而见其人。”写人物的语言,要合乎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经历和性格等要有人物的个性特点,不能千人一腔。人物对话的表述形式,常用的有以下四种:
  ⑴ 先写话是谁说的,是在什么场合,怀着什么心情说的,然后写说的话。
  ⑵ 说的话写在前面,然后交代这话是谁说的,以及说话人当时的心情、表情、语气等。
  ⑶ 先写说的话,然后交代这话是谁说的,以及说话时的心情、表情、动作等,再接着把话写完。
  ⑷ 只有说的话,前、后和中间都不交代这段话是谁说的,读者一看就明白。但这种对话形式多用于写两个人之间的对话(群众场合,七嘴八舌,不需要说明说话人时,也不用这种形式。)
  4、人物的心理活动
  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反映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品格,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直接写出人物对事物的感受,表露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暗示人物的心理状态。
  5、怎样写状物的文章状物是指对动物、植物、器具、建筑物等进行描摹。写这类文章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仔细观察物品的颜色、大小、形状、质地、用途等。观察得入微,才能得具体。
  第二,观察后,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下来,做到条理清楚。
看过“小学语文知识大全”

(2) [专心学习的成语]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的暑假作业题

专心学习的成语_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的暑假作业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10%)
  bǔ y wēi xi ch ju zhōu xun ci bin w shuānɡ
  ɡōnɡ xnɡ tnɡ lnɡ cānɡ lǎo mnɡ lnɡ zh rn zh y
  二、基础知识的练习及词句的积累:(27%)
  1、 :(5%)
  盛气凌人的凌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除部首外再查画。在字典里凌字的解释有四种:①冰;②欺凌、侵犯、欺压;③升、高出;④迫近。在盛气凌人这个词中应取第种解释。
  2、写出三个有关刻苦学习的成语:(3%)
  3、写出两句珍惜时间的名句:(4%)
  4、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6%)
  (1)、这学期,全体六年级同学都参加了我读我演阅读竞赛活动。
  (2)、宣传委赵刚记录并听取了庆祝元旦准备会上老师及班干们的发言。
  5、用适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4%)
  (1)、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
  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地安眠。
  (2)、侍奉吴王的少年没有被吴王处死。
  侍奉吴王的少年巧妙地使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作者是代诗人,
  西江月是,夜行黄沙道中是。(5%)
  三、阅读:(30%)
  (一)、阅读课文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11%)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
  专心致志 辩护
  2、你知道竹简是什么吗?(2%)
  3、请写出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的意思。(3%)
  4、很多人都想在自己的一生中做件实实在在的事,读了司马迁的故事,你有什么启发?(4%)
  (二)、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19%)
  游龙华公园
  星期天,我们游览了桃花盛开、曾经洒过烈士鲜血的地方--龙华公园。
  进了公园,我们先走向桃园。不一会儿,满园桃花便呈现在我们眼前。这里的桃花品种繁多,有仙桃、白桃、日日桃,桃花的颜色也各不相同,红的像一团火,白的像一片云,还有黄的紫的,真是五彩缤纷!微风吹过,送来屡屡清香。
  你们看,那儿有许多蝴蝶!一个同学指着前边说。我们望去,一些枝头果然有许多蝴蝶在随风摆动。可是走进一看,他们不是蝴蝶而是一种奇特的桃花。这种花的形状、颜色和蝴蝶十分相像,所以人们称它为蝴蝶花。
  饱览了桃花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纪念碑两旁松柏耸立,四周铺满嫩草,外面围上一圈整齐的冬青,显得庄重、肃穆。纪念碑上刻着:龙华载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终,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样红。读着碑文,我们仿佛看到了烈士们正横眉冷对带血的刺刀,殷红的鲜血染红了龙华的桃花
  离开纪念碑,鲜明的路标把我们引向画廊。画廊里展出了许多烈士的照片,照片下有烈士的生平简介,还陈列着烈士的手稿。这些手稿记录着烈士们的战斗历程。
  我不禁低语着:烈士们安息吧,我们一定会沿着你们开辟的道路走下去!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
  安息:
  耸立:
  2、短文的第( 、 )自然段是描写桃花的,作者抓住了桃花的和来描写桃花的。(3%)
  3、用波浪线画出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2%)
  4、填出作者游览龙华公园的路线。(3%)
  5、读了短文,你觉得龙华公园主要是用来纪念什么的?(2%)
  请你写出我们南京一个类似的公园名称:(2%)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请结合自己实际谈一谈。(3%)
  四、作文: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中心明确,条理清晰,有真情实感。(30%)
  五、附加题:(3%+2%+3%+2%)
  1、我们学了《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后知道聂荣臻是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请你再写出三个元帅的名字、、。
  2、你知道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吗?
  3、学习了《埃及的金字塔》之后,我们知道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
  4、司马迁编撰的《史记》里面记录了许多生动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分别是按照本纪、表、世家、列传和书这五种体例来记录的,你能写出其中的两个历史故事的名称吗?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1.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的暑假作业题精选
2.2017年三年级语文暑假作业题
3.一年级语文暑假乐园作业题2017
4.小学三年级语文暑假作业题2017
5.小学三年级语文暑假作业题
6.快乐五年级语文暑假作业题
7.2017三年级语文暑假最新作业题
8.2017小学六年级数学暑假作业题含答案
9.2017年五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题
10.2017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暑假作业题

(3) [专心学习的成语]浅谈在文言文中自由穿行

  翻开语文课本,文言文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因其是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还因其带来的新鲜感与好奇心。但它的生涩难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屏障,只有走近它穿过它才能看到墙外的另一种色彩。
  《新课标》明确地指出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化的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让学生亲近文言文,进而实现在现代文与文言中自由穿行。
  一、自主参与,还原生活──语文与生活自由穿行
  小学阶段安排的四篇文言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注重故事性及趣味性;内容跟儿童的生活相关,读来浅显易懂。面对这些故事,学生在陌生之余也会感到新鲜与好奇,在熟读成诵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以这一点来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思考的主动性,就能消除文言文所带来的阅读的障碍与心理距离。
  五年级下学期的《杨氏之子》讲一个九岁的孩子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对这样有趣的文章,教师可采用对话的形式来展开,把它变成一个有趣的会客场景。
  师:今天我孔君平来见好友却扑了个空,我把他儿子叫出来。这孩子端来水果招待我,水果中还有杨梅。“杨梅”──“杨氏”,有主意了!
  师(用手指着杨梅)对杨氏子说:“此是君家果。”
  生1(扮杨氏之子):(想了想)“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后评议:听到我们的对话,谁有发现?
  生2:我从“应声答曰”中了解到杨氏子是立马就找到了应对的方式,而没有多想。说明他非常聪明,反应快。
  师:从哪看出他聪明?
  生:你孔君能在姓上作文章,我杨氏子也在姓上作文章来。
  师:那让我们拿起书来再一次走进《杨氏之子》这个有趣的小故事,看看杨氏子是怎样“甚聪惠”。这一次老师当杨氏子,同意吗?
  (师生合作读)
  生(扮孔君平):用手指着杨梅,对杨氏子说:“此是君家果。”
  师(扮杨氏之子):“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后评:这一次谁有什么发现?
  生:这次杨氏之子的回答虽然工整,但太生硬,不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显得有礼貌,又包含了另一层意思:“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样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语文学习的外延即是生活的外延,那我们何不把两者沟通起来,让语文生活化?师生合作读的过程,就是把文字还原成画面,变成生活场景的过程,通过抓关键词于不露痕迹中感悟了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好听的故事充满着趣味性,幽默性,永远都是小学生的所爱。
  二、白话铺垫,降低坡度──文言与白话自由穿行
  文言文虽然与白话文在表达方式有些不同,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文化方面的传承。因而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白话文铺设台阶,降低难度,打通文言文与白话文的通道,使之自由穿行。
  如何让学生在接触古文时没有生涩之感,很自然地打破了古文的阅读障碍,王崧舟老师教《两小儿辩日》是这样做的:
  在学生读过多遍的前提下,他采用“我问你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走近文言文。
  师:一个小孩从视觉的角度在对太阳观察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什么结论?
  生: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师:你没听清我的问话:一个小孩──记住,是一个小孩在对太阳观察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什么结论?请你用课文中的话回答我。
  (王老师这样暗示学生直接说出第一个小孩的回答,学生这才明白了,接着回答。)
  生: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王老师反复强调“一个小孩说”,这样就把“一儿曰”转换成了白话文,把学生把带入现代文口语环境中。在充分读的基础上,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角色──他就是第一个小孩。王老师要求学生用课本中的原话回答,那就预示学生必须先读懂文章,找到第一个小孩所说的话(他对太阳进行观察之后的结论)。这样,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就构建了一条有效的通道,学生穿行其中却浑然不知。有了白话文的先行铺垫,下面的对话就自然展开,水到渠成了。
  师: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他的理由是什么?请你用课文中的话回答我。
  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三、找切入点,促语言生长──词语与篇章自由穿行
  文言文跟白话文一样,有它的文眼,只要你留心找准这些关键词作为切入点,去品味它,促使语言生长,可以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
  在教学六下教材《两小儿辩日》中,题眼为“辩”,那我们就要弄清“辩”什么?“辩”时双方的理由及得出的结论?“辩”的过程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如果不由一根粗线来组织也许会使解读文言文的过程变得索然无味。
  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本文时很巧妙地抓住了两组词语作为切入点。他先让学生听写词语:“车盖、盘盂”,并让学生用手比画一下它们的样子,然后再让学生读,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感受两小儿的观察结果。
  师:你知道车盖是什么样的?
  生:是古代人坐的车上用来遮挡太阳的,形状像伞。
  师:读一读。
  生:车盖。(生读时声音不够大)
  师:不够大,才举过半个头顶,再举高点。读。
  生:(大声读,并把手举过头顶):车盖。
  师:盘盂又是用来做什么的?
  生:用来装水果什么的,跟我们现在的盘子差不多吧。
  师:读读。
  生读:盘盂。
  师:请你把它端起来。
  生(读并动作演示):盘盂。
  师:这样一读,我们明白了什么?
  生:车盖大,盘盂小。
  师:还明白了什么?
  生:这两者都是用是形容太阳的形状。……
  这是王老师的独具匠心之处,在听写关键词,再加上动作演示,比较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但直观地了解到这两种事物的不同,使“车盖,盘盂”在学生的头脑中不再是两个生硬的词语,似乎是具体可感,可触摸的物,是不同时间的太阳;在听写“沧沧凉凉、探汤”后,又让学生说哪个可以形容秋天,哪个形容夏天,并说一说为什么?
  就是这四个词语所包含的信息──从视觉及触觉两个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两小儿辩日的实质,很自然地成为“辩斗”的先导,成为了走进全文的一个入口。
  四、夯实语言,注重情趣──语言与情趣自由穿行
  面对初学文言文的小学生,如果撇开它的趣味性、可读性来逐字逐句支解文章,学生就会索然无味;如果抛开品词析句,就失去了语言根基。只有兼顾趣味性的同时,通过品词读句,才能领悟文意,形成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样既可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性,又让学生游弋于古代经典文化的长河中,厚实文化底蕴。
  如:了解《学弈》中两人不同的学习态度时,我们可以情趣为先导,从品关键词入手。
  师:读到这儿,我想把这两个成语送给他们,是哪两个?
  生:“专心致志”与“三心二意”。
  师(引读):一个“专心致志”──
  生:惟弈秋之为听。
  师:(引读)一个“三心二意”──
  生: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谁能说说,你是从哪看出这两人学习态度不一样?
  生1:我从“其一人专心致志”看出第一个人学习很专心,他只听弈秋的教导。
  师:“只听”?哪儿写了“只听”弈秋的教导?
  生1:“惟弈秋之为听”中的“惟”。
  生2:第二个人没用心听,他在想心事。
  师:他在想什么呢?
  生:援弓缴而射之。
  师:第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老师的教导,另一个人(做拉弓射箭的姿势)却身在曹营心在汉啊,怪不得“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师:“为是其智弗若矣?”
  生(摇头晃脑):非然也。
  对于初学者,教师一方面借助情境的创设及肢体语言带动学生去思考,去经历,去用心灵去感悟,使那份好奇及对文言文的新鲜感保留得久一些;另一方面夯实语言根基,不仅能消除文言文所带来的阅读的障碍,还能在语境中学语言,悟语言,使那使兴趣有所依托,否则会因为字词理解的障碍而使这使热情化为乌有。
  五、补白内心,外化理解──语言与精神自由穿行
  “文章不是无情物”,有着丰厚文化背景的文言文更是如此,只有引导学生熟读深思,才能一步步走进它的精神世界。在《伯牙绝弦》,闫学老师对伯牙痛失知音后心情的解读,就在引导学生读书的基础上不断地让学生补白人物的内心,把他的精神世界外显出来。
  师:不幸的是,钟子期染病而死,(出示最后一句话)伯牙──
  生齐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为什么伯牙认为钟子期死就再无知音呢?
  生:再也没有像子期那样理解他。
  生:他又回到过去无人理解的情形了。
  师:是呀,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钟子期那样──
  生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志在流水,没有像钟子期那样──
  生齐: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乃──
  生齐: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他破的仅仅是琴吗?还有什么?
  生:是对生活的希望。
  师:此时,伯牙想对钟子期说些什么?
  生1:子期呀,你不在了,我弹的琴又给何人听呀!
  生2:你走了,却留下我在这个世界忍受孤独、寂寞呀!
  ……
  师:见到伯牙如此绝望,如果钟子期地下有知,他又会如何劝伯牙?
  生3:伯牙,你不要如此绝望,这个世界上还会有你的知音。
  生4:伯牙,看到你现在这样子,我真的很难过。
  ……
  这是在这一次次的读书,一次次的想象说话中补白了文章的空白处,一步步地走近人物的内心,使主人公的情感得到了宣泄,使语言与精神自由穿行,同生共长。
  文言文看起来难啃,其实只要置身其中,细细品味,它的每一个文字都会向你微笑,敲击你的心灵,你就能在其中自由穿行。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yingyuzuowen/2763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