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高考模拟题

语文题库 时间:2011-03-25

【www.jinghuajt.com--语文题库】

高考模拟题篇(1):全国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知识得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而不能一蹴而就。在高考来临之前,多做试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国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全国语文高考模拟试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船舷(xián) 恫吓(hè) 喝(hè)倒彩 喁(yú)喁私语
  B、模板(mó) 确凿(záo) 豁(huò)免权 不足齿数(shǔ)
  C、遒劲(jìng) 馄饨(dun) 补给(jǐ)舰直栏横槛(jiàn)
  D、供(gòng)认 行(háng)伍压轴(zhòu)戏 削(xiāo)足适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璀璨 钉书机 劳燕分飞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B、返聘 三部曲 黄发垂髫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C、遴选 过渡期 得隆望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D、行迹 佼佼者 为人处世 己所不与,勿施于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有些企业领导趁企业改制,想方设法要职工下岗待业,而去________工价低廉的外地民工。
  ②为了侦破“11• 9”连环大爆炸案,英国警方________了大量目击者,从中发现了一些破案的线索。
  ③今年卫生部和世卫组织对当前中国的艾滋病疫情进行了联合________,认定中国的感染人员共约7万人。
  A、雇佣  查访  评定 B、雇用  察访  评估
  C、雇用  查访  评估 D、雇佣  察访  评定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镇水神兽’被挖引发四川暴雨成灾”的言论在网上流传,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相关专家,专家表示,这样的说法纯属不经之谈。
  B、美国参众两院终于达成妥协,奥巴马政府文可以靠发行国债过日子,而自1O月1日关门的美国部分政府机构也得以改弦更张。
  C、3月16日,休斯敦火箭队在美国NBA西部联赛中取得了本队历史上创纪录的连胜22场的佳绩,其雄厚的实力令其他球队望其项背。
  D、“汉字听写大会”虽然没有明星和绚烂的舞台,但在中央十套播出仅数期便成功登堂入室,成为中央一套黄金档节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B、针对菲律宾在南海肆意侵犯我国领土主权,严重损害我国利益,我们已经没有理由继续忍让,必要的时候必须亮剑!
  C、沈阳军区广泛开展“中国梦”大讨论活动,发动广大青年官兵通过努力拼搏建设富国强兵的蓝图,用实干精神实现青春梦想。
  D中国经济能否长期持续增长,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国对外出口更多优质低价的低端产品,而更多取决于中国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成功地实现产业升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网络文学的新贡献 桫椤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史,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始终在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中摇摆前进。但是,基于人类情感的稳定性,文学所要表达的人的内心世界已是“常量”状态,唯有文学的形式才是“变量”。从甲骨文到当代长篇小说,
  从希腊神话到后现代主义诗歌,我们看到的多是形式上的变化,文本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写并无太大的差别。网络文学作为互联网技术下的文学样式,其“新”也在形式上。
  网络文学的出现颠覆了文学要以“书”的形式存在的历史,网络成为文学的载体,文学的传播方式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文字的黑白意境被光怪陆离的光电幻境所取代。如同从原始岩画、陶器到青铜,从竹木简到帛和纸,文学又一次迎了载体形式的变化,这是文学最典型的“当代性”。
  除了载体和传播形式的变化,网络文学为当代文学注入的另一股新力量,是它所引起的文本形式的变化。从早期的《悟空传》到改编为电视剧走红的《甄?执?罚??嵌荚谝圆煌?诖?澄难У奈谋狙?椒⒒幼盼??琳叩挠攀啤P鹗鲆远曰拔?鳎?琳哂胛谋镜慕涣髂7峦?缌奶斓难??段落容量短小,甚至以句号分段,每一句话都成为一段,令读者从冗长、复杂的文本段落中解脱出,以轻松、快捷的愉悦体验完成阅读。受此影响,当代文学作品在文本形式上正在悄然变革,一些传统文学期刊上的作品,大段的描写或抒情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短小精悍的对话和叙述。
  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另一个贡献,是对新的语言形式的吸收和运用,这主要体现在对日常生活用语和对网络语言的大量运用上。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学所使用的话言已经完全没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特别是在大量的对话描写中,基本上是日常口语的翻版,具有鲜活的现实元素。
  当然,任何艺术形式都不会是纯粹的形式艺术,即便是那些“无厘头”的篇章,也一定在表达某种意义。望文生义地理解“网络文学”,仿佛网络是形式,而文学是内容,但事情远非这样简单,网络文学也不是文学在网络上流传这样简单。在天马行空的瑰丽想象和简朴随意的表达中,网络文学为当代文学进行着新的探索。
  以网络小说为例。网络文学的某些类型正走在一条文学的“返祖”道路上,诸如那些神魔、仙侠、玄幻等类型化作品,它们的创作甚至直逼文学头的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所不同的是它们的作者并非像文学的祖先们那样,以懵懂的目光认知世界,而是怀揣现代科技重新审视人的存在。
  不过在所谓“快餐阅读”时代,网络文学语言的澄明性上升而遮蔽性下降,作者代替读者进行文学性思考,将作品所反映的文字背后的意义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不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晓作品的内涵。信息时代临,网络充当着这个时代的主流表达方式,网络文学也是当代史学的重要特征之一。面对争论和质疑,网络文学也亟待进行自我调整与变革,努力呈现出新的面貌。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6、关于“网络文学”,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它作为互联网技术下的文学样式,“新”在形式上,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写没有变化。
  B、它的载体形式发生变化,由以“书”为载体转为以网络为载体,传播方式由静态转为动态。
  C、它影响当代文学作品的文本形式,使传统文学期刊的作品用对话和叙述代替描写或抒情。
  D、网络文学所使用的语言已经基本没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都是日常口语的翻版。
  7、关于网络文学的贡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文本样式上,网络文学的叙述以对话为主,段落容量短小,阅读体验轻松、快捷。
  B、在语言形式上,网络文学大量运用日常生活用语和网络语言,具有鲜活的现实元素。
  C、在寻求意义表达上,网络文学某些类型的作者怀揣现代科技重新审视人的存在。
  D、它将文字背后的意义直接呈现,读者不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晓作品的内涵。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上,人的精神世界的表达是“常量”,文学的形式是“变量”,文学的变化多是形式上的变化。
  B、在文学的“返祖”方面,网络文学追求的是天马行空的瑰丽想象和简朴随意的表达。
  C、“快餐阅读”时代,网络文学作者代替读者进行思考,因为语言的澄明性上升而遮蔽性下降。
  D、网络文学是信息时代的文学主流表达方式,面对争论和质疑,要讲行自我调整与变革。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杜伏威,齐州章丘人也。少落拓,不治产业,家贫无以自给,每穿窬为盗。与辅公?(shí)为刎颈之交。公?姑家以牧羊为业,全?数攘羊以馈之,姑有憾焉,因发其盗事。郡县捕之急,伏威与公?遂俱亡命,聚众为群盗,时年十六。
  时下邳有苗海潮,亦聚众为盗,伏威使公?谓曰:“今同苦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何不合以为强,则不患隋军相制。若公能为主,吾当敬从,自揆不堪,可来听命,不则一战以决雄雌。”海潮惧,即以其众归于伏威。江都留守遣校尉宋颢率兵讨之,伏威与战,阳为奔北,引入葭芦中,而从上风纵火,迫其步骑陷于大泽,火至皆烧死。有海陵贼帅赵破阵,闻伏威兵少而轻之,遣使召伏威,请与并力。伏威令公?严兵居外以待变,亲将十人持牛酒入谒。破阵大悦,引伏威入幕,尽集其酋帅纵酒高会。伏威子坐斩破阵而并其众。由此兵威稍盛,复康安宜。
  宇文化及之反也,署为历阳太守,伏威不受。又移居丹阳,进用人士,大修器械,薄赋敛,除殉葬法,其犯奸盗及官人贪浊者,无轻重皆杀之。太宗之国王世充,遣使招之,伏威请降。封吴王,赐姓李氏。
  武德四年,遣其将军王雄诞讨李子通于杭州,擒之以献。又破汪华于歙州,尽有江东、淮南之地,南接于岭,东至于海。寻间太宗平刘黑闼,进攻徐圆朗,伏威惧而来朝,拜为太子太保,仍兼行台尚书今。留于京师,礼之甚厚,位在齐王元吉之上,以宠异之。辅公?之反也,诈称伏威之令,以绐其众,高祖遣赵郡王孝恭讨之。时伏威在长安暴年。及公?平,孝恭收得公?反辞,不晓其诈,遽以奏闻.乃除伏威名,籍没其妻子。贞观元年,太宗知其冤,赦之,复其官爵,葬以公礼。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揆不堪,可来听命 揆:估计、揣度
  B、阳为奔北,引入葭芦中 奔北:逃向北方
  C、进用人士,大修器械 进用:提拔、任用
  D、诈称伏威之令,以绐其众 绐:蒙骗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即以其众归于伏威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其犯奸盗及官人贪浊者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辅公?之反也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D、复其官爵,葬以公礼 泊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11、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了杜伏威有勇有谋的一组是( )
  ①伏威与公?遂俱亡命,聚众为群盗
  ②何不合以为强,则不患隋车相制
  ③阳为奔北,引入葭芦中,而从上风纵火
  ④伏威令公?严兵居外以待变,亲将十人持牛酒入谒
  ⑤由此兵威稍盛,复屠安宜
  ⑤其犯奸盗及官人贪浊者,无轻重皆杀之
  A、①⑤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辅公?在杜伏威落拓时接济他,后来又成为杜军事上的得力助手,但他最终的谋反却给杜伏威一家带来灾祸。
  B、杜伏威利用海陵贼帅赵破阵的狂妄自大,在酒席上斩杀了他,由此使得自己的军队逐渐
  强盛起来。
  C、杜伏威率部转移到丹阳后,提拔任用有名望的人,大力修整器械,减轻赋税,废除殉葬
  法,显示了自己的治理才能。
  D、杜伏威归降太宗后,凭借自己的才能受到优厚礼遇,但后来受到朝廷猜忌,最终被高祖赐死。
  第Ⅱ卷
  注意事项:
  第Ⅱ卷 共114分。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必须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规定位置。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数攘羊以馈之,姑有傅焉,因发其盗事。(3分)
  (2)今同苦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3分)
  (3)闻伏威兵少而轻之,遣使召伏威,请与并力。(4)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卜算子①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③,舍我其谁也?
  【注】①这首词是辛弃疾因力主抗金遭贬,赋闲在江西农村时所作。②李蔡:李广堂弟,才能平庸,元朔五年被封为乐安侯。③力田:汉代掌管农事的小官。
  (1)赏析这首词上阕所运用的主要手法。(4分)
  (2)词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征帆去棹残阳里, 。(王安石《金陵怀古》)
  (4)遥想公瑾当年, ,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杯两盏淡酒, 。(李清照《声声慢》
  五、(12分)
  1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4分)
  记者从山东省政府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获悉,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山东省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作出了明确规定:山东消费者举报食品安全事件如果查证属实可获得奖励,举报奖励设四个等级,最高可按涉案货值金额的8%~l0%奖励举报人。
  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或者其他涉及人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进行举报,并积极协助调查处理的,山东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将给予举报人1千元至1万元的奖励。对于举报违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的地下“黑窝点”“黑作坊”以及违法生产经营单位内部或者食品行业内部的举报人员,应在原来基础上提高一个奖励等级。每次举报奖励最高金额一般不超过30万元。
  17、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句式对应、内容相关。(4分)
  勾践卧薪尝胆,国家得以光复; , ;唐明皇沉迷声色,导致生灵涂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真是至理名言啊!
  18、某地要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一棵千年古柏正处于高速公路必经之地,须将其砍伐。各界人士闻讯纷纷上书有关部门,要求修改设计方案。请根据下列人物身份,各拟一句话,说明他们反对砍伐的理由。(4分)
  (1)植物学家说:
  (2)历史学家说:‘’
 >>>下一页更多精彩“全国语文高考模拟试题”
 

高考模拟题篇(2):高三历史高考模拟题及答案


  很多高三的学生都已经开始为高考而忙碌,文科生知道怎么复习历史比较有效吗?历史这门科目不能纯粹背书,做模拟题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高考模拟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历史高考模拟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晋侯苏编钟是近年发现的最有价值的西周青铜器之一,其355个字的铭文完整地记录了晋候苏率兵随周王巡视东土、讨伐叛乱部落,并立功受赏的事件。晋侯苏钟铭文记载的这场战争,史籍中无从查考,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详细的记录说明当时的汉字已经成熟并完成统一
  B.铭文反映了分封制下周王和诸侯的权利义务关系
  C.史籍无从查考说明该事件是晋候为表功而捏造的
  D.周王的重视反映了晋候享有嫡长子的特权和地位
  2.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3、有学者指出:“中国较早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这就使得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像日本这样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不可能引入科举制,引进了也无法运作。”该学者重在强调
  A.科举制让世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日本缺乏科举制的经济基础
  C.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 D.科举制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4.北魏寇谦之在“以礼度为首”的总原则指导下对道教进行改革,强调修身以求内圣外王,并教生民,佐同扶命。这表明( )
  A. 儒道开始出现融合趋势 B.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挑战
  C. 道教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 D. 修身齐家治国成为道教的宗旨
  5.公元691年,唐遣十人按察州郡而分天下为十道(十个监察区)后于711年分天下为二十四都督府,察刺以下善恶。不久,朝廷又因“御史秩卑望重,按时巡察,奸宄自禁”而罢都督,但置十道按察使而已。朝廷这样做
  A.可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B.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C. 便于频繁更换地方长官 D.提高了巡察使的权利地位
  6.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D.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7、两宋时期,绘画技巧有不少成功的创造,画家注意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体验,艺术上倡导写实,具有精密不苟严谨认真的精神。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 深受理学的影响 B. 科学技术的发展
  C. 社会危机的加深 D. 统治阶级的倡导
  8、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明末工商阶层急于改变自身的社会现象、身份和地位,他们积极结交文人士大夫,摹仿其文明、优雅的生活方式。面对此种社会情形,下层知识分子利用自己在文化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文化方面的服务。这种互动
  A.实现了工商业者自身的优雅化 B.改变了当时的阶级结构
  C.推动了文化的商业化、世俗化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9、“新安僻居山溪中,土地小狭,民人众,世不中兵革,故其齿日益繁,地瘠薄,不给于耕,故其俗纤俭习事。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蓄聚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此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商帮的由来与形成 B.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C.新生产方式的形成 D.各地区的经济交流
  10、清代北洋贸易三大区域沿海贸易税收统计:
  康熙后期 雍正年间 乾隆中期 嘉庆、道光年间
  山东船税 786两 0.8万~0.9万两 10793两 2万~3万两
  天津关税、海税 较少 1万~2万两 5万~6万两 8万~10万两
  山海关关税 较少 1万~2万两 3万~4万两 10万~11万两
  合计 数千~1万两 3万~5万两 9万~11万两 20万~24万两
  上表内容表明清朝
  A.对外政策有所调整 B.财政税收以海关税为主
  C.尚未实行闭关锁国 D.经济受到外国资本冲击
  11、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据此可知,南宋时期
  A.理学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B.政府注重提高民众素养
  C.理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 D.理学压抑了人性的发展
  12、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其中饮食烹饪有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齑、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列举的食品、菜点品种约达三百种。据材料可知《齐民要术》
  A.介绍了当时食品加工与贮藏等方法 B.汇集了当时最高超的烹饪技术
  C.是北方民族大融合在文化上的反映 D.是实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
  13、 下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表明
  A. 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 B. 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
  C. 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D. 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
  14、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一条为“嗣后大清大皇帝与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对此条款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是国际条约文本格式的体现 B.表明英国想同中国保持长久和平关系
  C.体现了英国对人身权和财产权的高度重视 D.为侵略中国所作的托词
  15、有资料统计表明,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在前清光绪、宣统年间通常用五、六千人……这般工人的籍贯多半是广东、宁波、湖北、安徽、天津等处。”甲午战后的上海,“劳工的出身地极不统一”,来自全国各地,致使“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近代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 D.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
  16、1912年12月,民国政府工商部颁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规定“工艺上之物品及方法首先发明改良者,得呈请专利”;到了1914年,又陆续颁布了《矿业条例》《审查矿商资格细则》《农商部奖章规则》等。民国政府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振兴民族实业 B.抵制列强侵略 C.完善经济法规 D.指导社会建设
  17、曾任侍读学士的恽毓鼎在1917年2月8日的日记中记述:“况宣统之季,构乱之奸徒,煽乱之报馆,议和逊位之奸谋,皆聚于此。清室之亡,实亡于上海。”这表明( )
  A.上海成为民主革命的发源地 B.新闻出版自由得到充分保障
  C.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局不稳定 D.社会舆论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18、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这主要表明
  A.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 B.政治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C.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 D.传统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
  19、右图为近代中国茶叶新式销售渠道示意图,该流程图反映出(  )
  A.茶叶出口数额远超内销 B.外国商人在华合法设厂
  C.外销型农产品形成规模 D.自然经济体系最终解体
  20、据抗战初期路透社电讯载,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这次战役
  A.为政府西迁赢得了时间 B.是抗战以来中方最大一次胜利
  C.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D.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的
  21、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规定:“致力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功劳者,经证明属实即可免试任为公务员。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这一规定( )
  A.调动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B.促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有利于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 D.剥夺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权力
  22、对“重庆谈判”这一当时的最大新闻,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的报道少、短,通常安排在新闻版的右下方。例如《毛泽东昨抵渝》这条消息,还不如《我驻沪宪兵队开始执行任务》的消息突出。这反映了国民党( )
  A.意图强调自身的政治地位 B.对国共和谈明显缺乏诚意
  C.致力于维持地方社会秩序 D.力求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
  23、赫克斯特说,历史学家应该讲述“相关的现有证据所能支撑的最有可能的故事”。安克斯密特认为,“史学争论归根结底不是旨在达成一致,而是解释性论旨(论题的主旨)的繁荣滋长”。据材料可知,两位史学家都强调(  )
  A.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 B.历史解释的多元性
  C.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D.解读历史的一致性
  24、在古希腊人的精神世界中,人神是在同一空间共存的,众神不能主宰人的命运,因为众神也在命运之中,不能摆脱命运的掌控,这表明古希腊
  A.民众敢与命运抗争 B.宣扬人是世界真正的主宰
  C.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D.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25、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当时罗马公教以教皇为首,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维持着欧洲的统治秩序。而到14、15世纪,欧洲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意识 B.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会的腐败
  C.科学发展破除了对神学的迷信 D.德国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
  26、卢梭指出:“公共的力量,必须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量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该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政府应充当人民的公仆 B.政府权力来自国家主权
  C.公共意志即为国家法律 D.按照社会契约成立政府
  27、法国大革命失败以后,面对封建复辟王朝对这场革命的否定,人们在重新认识启蒙运动及大革命的意义和精神时,极大地激发出反对专制暴政,要求个性解放,渴望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的政治热情。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作品
  A.侧重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 B.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C.注重如实地描写社会底层的心声 D.主张恢复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
  28、下表是英国出口值(单位:百万镑)
  从表中能得出的信息是
  A. 自由贸易促使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B. 英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优势
  C. 欧洲国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扩大D. 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
  29、1877年5月,法国共和派西蒙领导的内阁和教权派发生激烈冲突,总统当即于5月16日写信给西蒙进行指责,使西蒙内阁被迫辞职。接着,王政派的布罗伊便被任命为内阁总理。众议院就此提出抗议后,总统被迫辞职。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A.教权派与议会斗争激烈 B.总统有任免内阁的权力
  C.总统是君主派的代言人 D.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很小
  30、他们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的创作方法,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欧洲绘画出现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响。“他们”的作品( )
  A. 强调对自然真实客观的刻画 B.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强烈追求
  C. 着重于描绘自然的瞬间景象 D. 表现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
  31、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32、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二、材料解析题(共52分)
  33、(25分)妥协,指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为达到这个目的,甚至不惜违反正义。这样一来,人们之间必然形成彼此妨害以致达到危险的局面,这是同人们追求享乐目的背道而驰的。而唯一摆脱困境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成立政府,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 ……这次政变事实上就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它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1689年1月28日下院的决议就是这样:英国仍是君主国,“上帝保佑吾王”仍是英国的国歌。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三 1911—1912年间以南北议和、清帝逊位和南北政府融合构成“大妥协”……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喻大华即指出,《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这一妥协避免了列强干涉、内战和国家分裂,维护了民族团结,具有积极意义。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1)据材料一,以史实说明古代雅典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8分)
  (2)比较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两英国在创建民主政治的历史进程中选择政治妥协的时代背景有着怎样的相似性?(8分)
  (3)材料三对辛亥革命“大妥协”的两种评价,你同意哪一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9分)
  34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650—1950年世界人口数量及分布变化表
  欧洲 美洲 大洋洲 非洲 亚洲 总计
  时间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人口数 占比
  (百万) (%) (百万) (%) (百万) (%) (百万) (%) (百万) (%) (百万) (%)
  1650 年 100 18.3 13 2. 4 2 0.4 100 18.3 330 60. 6 545 100
  1750 年 140 19. 2 12 1. 6 2 0.3 95 13. 1 479 65.8 728 100
  1850 年 266 22.7 59 5. 1 2 0.2 95 8. 1 749 63. 9 1171 100
  1900 年 401 24. 9 144 9. 0 6 0.4 120 7.4 937 58. 7 1608 100
  1950 年 572 15.0 330 13.0 13 0.5 219 8. 8 1368 54.7 2502 100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有关世界人口变化的信息,并予以简要分析(提取信息清晰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恰当引用史实进行分析)。
  请考生从第35-36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客户(失去了独立的户籍,流亡他乡的人)在唐代已普遍存在,宋代因“田制坏”而进一步增多。客户往往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不在国家的赋税征收之列,且时有“滋扰乡里”甚至“啸聚山林”之患。宋政府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客户与主户(有田地、家产,并承担国家赋税的有产户)均列为国家的编户齐民,给予独立的户籍。宋代在主户和客户外还设置了特殊户籍。宋真宗年间将坊郭户作为正式户种,包括商贾、手工业者和城内其他的居民家庭,开创了封建城市人口管理的新方式。此外,户籍中还有兵籍。宋代规定:“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悉归枢密院。”
  ??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据材料指出宋代户籍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积极作用。(9分)
  3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35年5月7日,美国国务卿赫尔在给美国驻苏联大使威廉布利特的电报中明确指出,德国重整海军军备虽然侵犯了美国的条约权利,但并不直接影响美国的利益。美国主要关注的是英、日等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海军军备。美国认为,欧洲大陆国家舰队的规模与英国的利益更为直接相关,因此,英国和德国海军之间的比例问题应该主要由英国自己做出决定。美国的支持态度无疑给了英国巨大的鼓舞。此后,虽然法国表示强烈反对,但英国仍于1935年6月18日与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该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德国海军军力同英联邦各成员国的海军军力比例为35:100;这一比例是永久性的比例,即德国舰队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联邦各成员国海军总吨位的35%;德国有权拥有潜艇,且潜艇的吨位可与英联邦各成员国潜艇吨位的总额相等。
  ——程文进《美国对德国1935年重整军备的反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英法三国对德国重整海军军备的态度,并分析各自态度形成的原因。(9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重整海军军备的影响。(6分)
  历史高考模拟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1-5 BBCCB 6-10 DACAA 11-15 CACCA 16-20 ADCCB 21-25 CABDA 26-30 DBABC 31-32 AC
  二、材料解析题(共52分)
  33.(25分)(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是民主改革(梭伦、克里斯提尼);民主运作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的妥协;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写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8分)
  (2)相似: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社会转型期的政治力量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遵循和维护传统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的历史惯性。(8分)
  (3)观点一:“大妥协”是消极的。理由:妥协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导致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民主共和名存实亡;为民国复辟埋下伏笔。
  观点二:“大妥协”是积极的,是一种策略。理由:妥协加快清王朝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保存革命力量;避免了列强干涉、内战和国家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只有观点,没有理由说明不给分;观点和理由匹配的就给满分,9分)
  34、【答案】
  评分标准:提取的信息清晰合理(每条信息2分,共4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至少引用两项史实进行怡当分析,逻辑严密,语言表述清楚。(8分)
  示例
  信息1:世界人口在1750到1900年间快速??长。(2分)
  分析:工业革命促使经济发展和物度生活条件改善,推动了人口增长;(2分)医学进步使人口死亡率下降。(2分)
  信息2:1650年到1900年,非洲人口在世界人口占比中持续下降。(2分)
  分析:新航路开辟后,黑奴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大量流失;(2分)西方列强长期的殖民统治造成非洲贫穷落后,人口死亡率高。(2分)
  35(1)宋代不抑土地兼并使客户增多;原有户籍制度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客户缺乏有效管控对社会安定带来影响;宋代工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工商业者队伍的壮大);强干弱枝的军事方针.(6分)
  (2)特点:依据财产、职业、地域进行户籍划分;户籍种类繁多.(4分)
  作用:提高了佃农的地位和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国家稳定;促进了城市和工商业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5分)
  36. (l)态度与原因:
  美国:美国默许德国重整军备。(l分) 原因:美国希望欧洲力量保持相对平衡,美国的势力范围主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分)
  英国:德国可在英国的可控制范用内发展军备。(l分)原因:使德国的军备发展不至于超过英国;用以均衡欧洲大陆的力量。(2分)
  法国:强烈反对德国重整军备。(l分)原因:德法是宿敌,法国不希望德国强大,(2分)
  (2) 影响:有利于德国军事力量的增强,提高了德国的国际地位,客观上滋长了德国法西斯的气焰,不利于欧洲与世界的整体稳定,加大了战争爆发的危险。(6分)

高考模拟题篇(3):全国历史高考模拟题及答案


  历史高考的范围广泛,我们的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寻找一些快捷的方法,做模拟题就能提高复习效率,快速巩固好所学知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高考模拟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历史高考模拟题
  一、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4分)
  1.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以后中国古代之封建贵族已全崩溃,于是四民社会遂正式成立。”这里所说“四民社会”其社会制度应该是( )
  A.分封制 B.共和制 C.宗法制 D.封建制
  2.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3.《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 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 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 )
  ①改变单凭“德”选拔人才的标准
  ②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③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
  ④结合科举制度多种途径选拔人才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其相同之处体现在( )
  A .“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天下一家”“大一统”
  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5.某校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下是一位同学以“古希腊城邦与中国周王朝诸侯国比较”这一内容自制的一张学习卡片,其中不正确的有( )
  A. 1处 B. 2处 C. 3处 D.4处
  6.著名作家曹聚仁在谈到宋明时期两位儒学大师时,曾经这样比喻:第一个人,看见敌机来了,他会教弟子爬到书架上翻查飞机种类、性能以及防空方法;第二个人会让弟子闭目静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不为机声所慑。“第一个人”是 ( )
  A.朱熹 B.陆九渊 C.王阳明 D.黄宗羲
  7.下表内容选自近代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从中可判断其共同危害是( B )
  第一组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
  第二组 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功赐三等宝星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
  第三组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
  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
  C.严重阻碍了中过民族工业发展
  D.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工具
  8.下列是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形势图的局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9.毛泽东曾著文指出:“革命当局对农民运动的各种错误处置,必须迅速变更。这样,才于革命前途有所补益。因为日前农民运动的兴起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史、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人坟墓。”该文章发表最早是在( )
  A.五四运动期间 B.国民革命期间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0.下图是1927年元旦出版的《农民画报》第一期封面中的三幅画面。三幅漫画可以说明当时( )
  中幅画面印“农民利益的拥护者”孙(中山)总理遗像和廖仲恺先生遗像,右幅漫画题词:“农友们!快
  快组织起来啊!”右幅漫画为一瘦骨嶙峋的农夫浇灌禾?。禾?十分茁壮,但五条肥硕的害虫(地主、贪
  官、污吏、土豪、劣绅)却在无情地啃噬穗子,题词:“我们辛辛苦苦,他们却吃得快快活活,不把他们
  除掉,我们何以安生?”
  A.国民大革命进入高潮   B.农民成为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C.认识到农民运动的重要性   D.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已经开辟
  11.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中、美、英三国“将坚持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长期作战”。《开罗宣言》的发表( )
  A.标志着中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美、英等大国的承认
  C.从国际法角度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地位 D.表明中国抗日战争正式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12.“一份材料出一份货,十份材料出十份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这话听来好像很对,没有材料你出什
  么货?没有史料你写什么历史?但深入追寻一下,也是有问题的。……所以,不是一份材料出一份货,而
  是同一分材料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脑袋里可以出好多份货。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
  A.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 B.史料解读当遵循逻辑性
  C.史料蕴含信息有多寡之分 D.史料解读具有主观差异
  二、非选择题(52分)
  13.(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唐代中叶以后,海上丝路取代陆上丝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唐宋时期,海上丝路臻于极盛……唐代海上丝路的繁荣与广州的极盛,是与中国安定团结的统一局面的出现,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的……隋代开辟的沟通南北的的大运河成为唐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代又不断完善驿道设施,广州与长安相距数千里,快马3日可达,尤其是开元四年凿辟大庚岭道,把控粤赣咽喉的险峻山路,整治成浩浩落荡的坦途,使运河的南北大通道经赣江、北江而南伸至广州,大大缩短了丝绸之路的启发港广州与内地联系的路程。
  —叶显恩《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臻于极盛”的原因。 (6分)
  材料二
  (2)报据材科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以来世界贸易发展的概况。(6分)
  材料三 美国“边疆学派”认为:“疆界”从来就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有形的、筑了界碑的。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其现代化历程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l9世纪清朝宗、藩(斜线部分)关系疆界图 19世纪大英帝国(黑色部分)疆界图
  (3)请从现代化的角度对中英疆界观进行评析。(8分)
  法制建设和进步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四 第三表: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六表:凡主张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五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宸”借指帝王所居,又引中为王位、帝王的代称)衷,曹司不敢与夺。
  ——《唐律疏议》
  (4)请回答:
  根据材料四、五,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8分)
  14.(24分)
  材料一 “七艺是指七种自由艺术(也是学习课程),即文法学、修辞学(包括雄辩术)、辩证法(逻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起源于古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的日常生活。
  ——根据[美]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
  材料二 在16—19世纪,除了渊源于古代四艺中的天文学外,力学、地理学、物理、化学、数学等新的
  学科都巳相继出现。
  ——根据[美]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
  材料三 某中学课程表(1968年5月—1969年)
  一 天天读 革命歌曲 代数 运动
  二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 外语 运动
  三 天天读 农业 语文 运动
  四 天天读 农业 代数 运动
  五 天天读 语文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
  六 天天读 外语 军训 运动
  (注:“天天读”指读《毛主席语录》;“运动”指体育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七艺“起源于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的日常生活”?(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6-19世纪出现一系列新学科的经济、文化原因是什么?(8分)
  (3)根据材料三,该中学的课程设置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试从国际与国内两方面进行分析。(12分)
  (4)结合以上材料,就“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分)
  历史高考模拟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ABB 6-10 ABBBC 11-12 CD
  13、(28分)
  (1)唐宋时期,南方相对安定,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鼓励对外贸易;大运河的开通和完善的交通系统的建立;经济重心南移及其完成;作为海上丝路起点之一的广州港在对外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6分,任答三点即可)
  (2)概况: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主宰世界贸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二战后,建立起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等,逐步减少贸易壁垒,推动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世界贸易额不断增长。(6分)
  (3)中国的疆界观实质是天朝上国、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2分)在工业化时代,这种传统的疆界观导致了清王朝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从而丧失了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机会,最终落后于西方,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历程(2分)。
  与之相反,18、19世纪英国的疆界观的实质是对外殖民扩张(2分)。在工业化时代,这种疆界观有利于英国获得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从而使其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由此可见英国的疆界观促进了其现代化进程。(2分)。
  (4)特点:《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或:侧重民法);注重法律公平。(4分)唐律注重伦理(或“以礼入法”);皇帝 拥有最高裁决权。(8分)
  (24分)
  (1)实行直接民主(或民主制度);注重修辞;人文精神产生;注重逻辑与美育。(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得满分2分)
  (2)①经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地理知识的作用突出(三个事件任答2个,每点1分,共2分)。工业革命,科技与生产结合,物理、化学、数学等知识日益重要;(2分)
  ②文化: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2分)人文主义(或理性主义)。(2分)
  (本小问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3)特点:①重视意识形态教育(或政治教育);
  ②重视与生产相结合;
  ③忽视科学知识;
  ④与军事斗争相结合;
  ⑤个人崇拜。(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得满分4分)
  原因: ①国内: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困难。(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得满分4分)
  ②国际:外交形势恶化;美国孤立封锁;中苏敌对;冷战;两极格局。(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得满分4分)
  (本小问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4)看法:取决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需求;不同的历史时期知识的重要程度不一样等。(2分)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xiaoxuezuowen/5746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