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范文(精选10篇)

小升初作文 时间:2021-10-21

【www.jinghuajt.com--小升初作文】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至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出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党外人士。他是国内外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产业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党外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rdquo获胜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的文章10篇 ,欢迎品鉴!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篇1

  每次拿到好名次,坐在舒适的屋里就着妈妈奖励的丰盛菜肴,就着喷香的大碗米饭,总会不禁想起这个画面。

  ——曾经在电视新闻里总播放着:“田地上有一个人,他时而观望、捣衬或拿个本子记录着什么”。烈日下身穿一件宽松粗糙的白衬衣,一副老农民般的灰黄面孔是饱经风霜留下的一条条沟壑。

  小时候的我不情愿地看着这名“普通”的种田“老农”,同样是种田,为什么我爷爷就不能上电视呢?是因为他更帅吗?但也无奈,只能陪爷爷每天准时守着那唯一一台直播电视的《新闻联播》。

  好不容易熬过“老农”在田地里的各种无聊的镜头以及花式夸赞声,之后收看了对爷爷至关重要的天气预报,就到了例行写作业的时间,那时的我虽说成绩不错,但沉不住心学习,像数学题一眼想不出解法的一概跳过。

  遇到困难挑战一律退缩,日积月累,甚至开始动摇自己的目标:我为什么要考中山大学?为什么还要学习呢?最后也是依着困意和爷爷奶奶的叫唤赶工完毕。

  直到四五年级我从《品德与社会》上看到这么个“知识链接——袁隆平的生活简朴”,荣获无数名利的他平时农穿的农作衫不过是街边十到五十不等的那种,就是在世界颁奖这样的国际舞台上,穿过平生最昂贵的西装也不过500元。有一回袁隆平在街头一口气买下十几元的衬衣爱不释手、合不拢嘴。“这种衬衣轻便透气、结实耐用、又便宜,下地干活再合适不过了!”

  插图中那位正微笑着抚摸被烈日晒得金黄耀眼的老人,正是曾见他多次在新闻上抛头露面的“老农”。我开始在爸爸妈妈家的网络电视上寻找袁隆平的身影。

  袁隆平的世界那么小,小到只有他实验田里的水稻,他一生与农结缘、与农相伴。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起,他把大半辈子的精力和心血无怨无悔地一心扑在稻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袁隆平坚定着为全世界人民温饱的信念,仍乐观地期待着明天,更加努力地在烈日下、风雨中、稻田上埋头工作着。

  我不禁一抖,浑身直起鸡皮疙瘩、淌冷汗,袁隆平为他人在巴掌大的田地里奋斗了五十余载,而我读书是为了自己将来更有出息,却动摇了内心……

  “搞研究的人就不要怕失败,怕失败的人就不要搞研究”。他一直秉持着自己的理念,“绝不以牺牲产量为代价来换取优质”。一路走来,亩产700kg、900kg、1000kg……我国超级杂交水稻不断取得了飞跃性突破——正是田间那日渐佝偻瘦小的身影近六十载风雨无阻对梦想的追求、超越!许多人说中国的粮食够多了、够吃了,可他始终想:“世界这么大,几十亿人要吃饭,粮食安全不可掉以轻心”。

  我的脸滚烫,很清晰地感觉到热血流淌,仿佛拿个鸡蛋往脸上滚一滚马上能热熟似的,坐立不安。正是袁隆平废寝忘食地在背后历经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攻关,才取得如今的突破,而我轻薄浮躁、放纵懈怠,遇到一块微不足道的绊脚石,却束手无措,畏畏缩缩,不敢于去挑战自我……

  本该颐养天年的鲐背之年,袁隆平却依然坚持奋斗在科研第一线,不忘初心,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有志不在年高”,他还怀揣着更高远的梦想:“禾下乘凉梦”(“坐在大树般高的水稻下乘凉,满树花生米般大的稻米清香扑鼻……”);“盐碱地稻田梦”(“世界上还有好些地方吃不饱,这些不宜农作物生产土地岂不是浪费?……”)于是他更勤奋地投入到科研中去。

  我的心一颤,似有万根针直扎我全身,疼得泪流满面:袁隆平爷爷在90多岁的高龄时,还在努力地去实现梦想!而正值青春年华的我又以何理由不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呢?

  我终于了解了这位“老农”,也明白了电视台全国播报的用心良苦。开始不再畏惧退缩,戒骄戒躁,尝试大胆地开始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勇敢地逐梦前行!

  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种着中国的农田,心里却装着全世界的温饱。他奋力逐梦的精神,不仅改变了杂交水稻,也永远激励着我在追梦路上奋勇前行。他就是我的偶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因为热爱所以甘愿付出

  因为热爱祖国,钱老毅然冒着生命危险—回到祖国;

  因为热爱水稻,袁隆平顶着闲言碎语研究杂交水稻;

  因为热爱华夏民族,青少年投身于知识的海洋,只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

  因为热爱中国,我们甘愿付出,只为它明天能比今天更好。

  钱学森,这位伟人的老人,他知识渊博,才华出众,在国外学习,连外国人都称赞他为天才。美国政府愿意支付巨额工资,只为让他在美国工作。可是他却毅然决然拒绝了。只是因为心系祖国,渴望回到祖国,将自己的才能奉献给祖国。他的愿望是如此的强烈,以致于在美国政府以其生命威胁的条件下阻拦他返回中国,他还是毅然的带上一家老小在周恩来的帮助下回到祖国。他为中国贡献是巨大的,人们亲切的称他为“两弹元老”。

  袁隆平,他说他的愿望是让每个人都吃饱饭,让水稻长成甘蔗一样高,米粒像鸡蛋一样大。让大家不愁吃,不愁穿,家家过上小康一般的生活。他可不是开玩笑,虽然他并不高大,而且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人又黑又瘦,但他真的成功了,他研究出来的水稻,虽没有鸡蛋大,却让中国的水稻增产了好几倍,几乎每家都能吃饱,穿暖。当初讽刺他杂交水稻,为自己当初的话而羞愧。隆袁平,他是全国的恩人,为全国人带来了饱满的米饭。但当有人夸奖他时,他只是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我只是热爱水稻,热爱祖国,能专业于我热爱的水稻,还能为祖国带来利益,是我的荣幸。

  不管是钱学森,还是袁隆平,他们都是因为热爱祖国,所以不怕困难,不畏坚辛,甘愿付出毕生的精力,只为祖国的明天更兴盛,更强大。

  所以我们青少年作为祖国明天的花朵,更应该向他们看齐,为中国的崛起而奋斗。现在有很多青少年,因为考试的失败,父母的闲言碎语而想不开,以致于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认为这是很不该的。如果我们能看着钱老和袁隆平博士为中国付出的艰辛,是否会有愧疚的感觉。

  现在,让我们昂起头,向前走,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未来而学习。

  我最崇拜的人

  当金戈铁马的喊杀声渐渐远去,谁,会为人们所崇拜?

  在曾经一次媒体调查中,有舞台上的明星,有英勇的烈士,还有伟大的领袖,直到这份名单的最后,袁隆平教授的名字才挤入我的眼帘,这唯一入选的科学家默默守望着人们对科学家的那份敬重,而到了第二年,这唯一的守望者也消失了。

  数年前的一个夏天,在湖南安江的一块农田里,一位农民模样的人,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着头,弯着腰,正在寻寻觅觅。他,就是袁隆平。在那时,他是安江农校的一位教师,正在寻找雄性不育株水稻,以便进行水稻杂交试验。在次年六月份,他带领助手和新婚不久的妻子,先后共检查了1.4万余株稻穗,找到了6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植株,之后耗时六年进行试验。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挫折,袁隆平并不气馁,继续坚持着。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于一九七三年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与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几千万人口。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们带来了福音。”

  面对世人的高度评价和各项殊荣,袁隆平教授没有居功自傲,继续默默地探索着、奉献着,只为让更多人不再忍受饥饿。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隆平教授又研制出一项重大发明——海水稻,然而,在中国并没有很多人注意到这项成就,是因为在同一时期,某某明星公布恋情,导致网络瘫痪。看到这件事,我不禁万分感叹,想起一句话:将军冢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这句话,不正是当下社会的写照吗?

  为了心中那崇高的理想,袁隆平教授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兢兢业业,为全人类带来了巨大利益,却鲜有人知,而某个明星的家常小事,却引起了网络的轰动。这是一种多么不正常的现象啊!诚然明星优异的外表、风度、知名度会深深的吸引青少年的目光,追星行为也无可厚非,然而,又有多少人在追星中迷失了自我?

  周国平说过,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才是最美好的。在这最美好的时光中,我们崇拜的对象不应该是聚光灯下那些所谓的“星”,而是那些能够激励我们,充实自我的,真正为社会做出奉献的人。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像袁隆平教授一样无私奉献的“星”,让我们与星光同熠。

  奋斗者行稳致远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篇2

  我们失去了您,我们更要成为您。

  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我漫不经心的翻看着新闻。突然,一盆冷水似乎浇到了我的头顶,一则新闻出现在我的眼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于本年5月22日1:07逝世……

  看到这么大的黑色标题,我呆若木鸡,震惊极了。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心中难过极了。他一个人拯救了全民族全世界的饭碗啊,就连外国人都对他敬佩不已!他曾多次被人邀请出国做演讲,他曾多次在严寒酷暑中奔波,只为了使人民吃饱饭,吃上香喷喷的米饭。

  今天上午,在我们班主任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也观看了关于袁爷爷的事迹。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袁爷爷在大太阳底下只带领了两位学员就开始观察稻谷的生长。

  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于推广发明三系法优型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爷爷说过,他一生只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的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爷爷毕生都在努力的使自己的梦想成真。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职专注于田畴,饕餮之年,仍坚持在炎热的夏日搞研究……他的愿望是:我们的饭碗要牢牢的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

  医科大中显不得满天下粮仓,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的故事。我们要向袁爷爷学习。不浪费碗中的每一粒粮食,不让袁爷爷在另一个世界中寒心。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篇3

  我还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的心愿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袁隆平

  对于袁隆平,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他一生都在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你可能没有吃过他的杂交水稻,但你一定不能忘记他为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做出的重大贡献,并且这样的成就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2004感动中国》曾授予他这样的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6月27日,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thefirstChina-AfricaEconomicandTradeExpo)在湖南长沙举行,袁隆平向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献上了一段英文致辞视频。

  89岁袁隆平全英文致辞

  89岁袁隆平英文致辞

  Hello!dearfriendsfromAfricancountries.

  WewarmlywelcomeyoucometoChangshacitytoattendtheChina-AfricaCooperationMeeting(SeminaronChina-AfricaAgricultural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

  我们热情地欢迎各位来到长沙,来参加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

  IamYuanLongping,ahybridriceleader.Asyouknow,theyieldofhybridriceismuchhigherthantheyieldofconventionalrice.

  我是袁隆平,主要从事杂交水稻方面工作。众所周知,杂交水稻的产量比常规稻高很多。

  Currently,theareaunderhybridriceinChinais17millionhectares,andtheaverageyieldisabout8metrictonsperhectare.

  现在,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种植面积达到了1700万公顷,平均产量达到了每公顷8公吨。

  Now,wefocusoureffortsondevelopingsuperhybridrice.Theyeartargetis18metrictonsperhectareatdemonstrationlocationswithsevenhectareseach.

  现在,我们正致力于发展超级杂交水稻,目标产量是每公顷18公吨,在每个七公顷的示范田要达到这个产量。

  It'smygreatpleasuretohelpotherdevelopingcountriestodevelophybridricetoovercometheirfood-shortageproblems.AndIamconfidentthatthroughourjointefforts,thepurposewillberealizedinthenearfuture.

  我非常高兴能够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来发展杂交水稻,以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我坚信,通过携手努力,我的梦想在非常近的未来就能实现。谢谢!

  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袁隆平却依然奔走在田野中,做着自己的“禾下乘凉梦”。袁隆平曾说到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的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另外一个梦想就是,我希望我的亩产1000公斤早日实现,实现了以后还有没有更高的目标呢?我希望培养一些年轻人向更高的一千一、一千二百公斤来奋斗。这就是我的梦,为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我应有的贡献。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篇4

  今天全网都是纪念袁隆平爷爷的内容,尤其看到屏幕中长沙街头,所有的汽车都一起鸣笛,为袁老送行;还有人们雨中夹道齐喊“袁爷爷,一路走好”的视频的时候,不禁让人泪目。

  袁爷爷,他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利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

  袁爷爷一生扎根在稻田之间,实现了千百年来人民心中最朴素的愿望,攻克了曾经绊倒半个地球的难题,让上亿人口摆脱饥饿。袁老如同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照亮了后来者继续前行的路,他给世人留下的不仅是丰富的食粮,还有无尽的精神财富。

  我们纪念袁爷爷,是缅怀他仰望星空的精神。袁老的两个梦想耳熟能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田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保障国家和世界的粮食安全。

  袁爷爷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态度。比如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地钻研,练钢琴时,要知难而进……我认为,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要做了,就要奔着目标前进,永不后退。而且我们也要有袁隆平先生报效祖国的精神,要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后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篇5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华夏大地万户千家传来米饭的香气,一个声音说道‘袁老,该走了’,袁老说‘再给我点时间,等孩子们把午饭安心吃完吧’,”,这是痛闻袁隆平院士去世消息时一位网友的留言,催人泪下,又感人至深。有人说纪念袁老的最好方式是珍惜粮食,我十分赞同,但我觉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以袁老为榜样,做一粒好种子,在新时代出力出彩。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饥饿和贫困是中国的集体记忆,袁老把自己当做一粒种子,不管撒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大半辈子都与水稻打交道的袁老,一直在为中国人吃饭而奋斗着。为“稻粱谋”,为民生计,袁老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当今中国,虽然消除了绝对贫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大步迈进,但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难。新中国的青年应牢记袁老的“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八字真言,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祖国的沃土中,为祖国的画卷增添一抹绿色。

  一入农学深似海,从此休息是路人。袁老自己说过: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下地这股劲儿,不是一天两天的作秀,也不是花几年时间给自己攒履历刷经验值,而是坚持了一辈子,90岁的时候还无休息每天下地打卡。信念和坚守沃灌着袁老的这粒种子成了参天大树,为中国的粮食安全遮风挡雨。今日袁老去世,国家痛失栋梁,人民痛失偶像!但他就像第一棵杂交稻,早已把中华民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研种子散播于神州大地!新时代的青年,当赓续这种基因,破坚土发嫩芽,还得枝干茁壮。才能为祖国的画卷茂盛一座森林。

  致谢袁老,致敬袁老,像他那样矢志报国。数不清的选种、记不清的的试验、输得起的失败,了不起的突破……一次次“曲折的寻找之旅”,一个个“穿行在磨难之中”的试验过程,终在这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袁老研发的杂交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就被认为“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篇6

  2021年5月22日——今天是个沉重的日子。中国一下子失去了两位国士。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今天13:02逝世。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也于今天13:07永远离开了我们。

  这两位院士,对国家做出的贡献,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知道,尤其袁隆平院士,让国人免于挨饿也不过三十年的光景,作为现在90后00后也许没几个经历过饿肚子,但是老一辈的感受是很深的。袁隆平院士90岁高龄的人只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奋斗,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有什么理由偷懒?鲁迅先生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而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相信袁隆平院士会活在心中,打上白米饭那一刻,就会想起这碗米饭是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经过多少次实验研究才有今天米粮充足。

  致敬[作揖]天堂没有烦恼,两位院士一路走好!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篇7

  想必大家应该知道袁隆平爷爷吧,为我们中国水稻工作付出了不少,努力为我们的中国事业成就了辉煌,让我们中国人再也不受挨饿了。可是在近日周六5月22日的下午13:07。就在这时,袁隆平爷爷离开了我们。水稻之父袁爷爷就这样永远地永远地在我们身边消失了,所有的人都沉默在悲哀之中。

  5月24日的今天上午为袁隆平爷爷开了一次追悼会。所有在长沙的人们都追着追悼袁隆平爷爷的车。所有的人都在喊着袁隆平,爷爷,你一路走好,水稻之父,希望您在天堂过得好……等各种送别语言也出现在了长沙的大街中。所有的人排成了一条条的长龙,紧跟着跑了起来,追着前面的车。所有人都沉默在悲哀之中。袁隆平爷爷的离去让我们十分的难过。可是又能怎样呢?我们只好把袁隆平爷爷的事业发展得更好,让袁所以少先队员们让我们致敬袁隆平爷爷。隆平爷爷在天有灵会得到一些欣慰吧。我们也要像袁隆平爷爷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学习袁隆平,爷爷研究水稻已经有好几十年了,他从19岁就已经开始了这条路。最后越来越成功。他的精神使中国发展的了现在。袁隆平爷爷对这个社会的贡献是多么的伟大与无私啊,他把自己一生的时间全部投入到了科学研究之中。他是多么伟大啊,所有中国人都将记住这个伟大的人,袁隆平爷爷,水稻之父。

  袁隆平爷爷去世的时候,当我们得知了这个消息,第一反应应该都是悲痛,难受吧。或许有的是被惊了一下,可是我们又该如何报答袁隆平爷爷为中国做出的贡献呢?当然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的渺小,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向袁隆平爷爷学习,我相信袁隆平爷爷一定会在天非常的欣慰。所以少先队员们让我们向袁隆平爷爷致敬!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伟大的人物,袁老。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自己的学习之路,为中国的事业做出很多的贡献,中国发展的更好,不再被其他国家的人们嘲笑。当然袁隆平爷爷是个很普通的人,但他从事的却很伟大。我们一定要尊重这位伟大的先人。向他致敬!

  袁爷爷,您一路走好,我们不会辜负您的希望,我相信会有很多人会坚持下去您这份研究的,让中国水稻发展的更好。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篇8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我是一名学生,我是在《感动中国》课外读本上读到了您的故事后,知道了您就是享誉全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您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攻下了“杂交水稻”的难题,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生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我怀着万分敬佩之情给您写这封信。

  “民以食为天”,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粮食的渴望。我们中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百分之七,人口却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而一粒种子改变了一个世界,袁爷爷您创造了奇迹,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多公斤。您满怀信心地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农民伯伯都亲切的称呼您为“米菩萨”。

  您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您从1964年开始,4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您领导研究的超级杂交稻项目正朝着亩产900公斤的预期目标顺利推进。几十年来,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稻56亿多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总和。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您是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住在城市远离农村,不知道农民伯伯种庄稼的辛苦!更不知道一日三餐所吃的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除了从书本上了解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知识以外,就只能通过在农村长大的父母口中听到关于农耕时节的一些事情。我曾听爸爸讲述过60年代种植稻谷,亩产都不高,每年的清明节开始从买稻种、下秧、插秧、除草到收割稻子的整个过程。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头来还是吃不饱肚子!直到在您的科学实验带领下,有了“杂交水稻”的成功,才解决了我国的粮食欠缺问题,现在我们已经不但是吃得饱,而且还吃得好,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

  衷心感谢您袁爷爷!您在农业领域里的无私奉献和付出,才换来了今天我们衣食无忧的生活!四十多年来,您和您带领的科研团队为研发优质高效水稻付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付出了毕生精力!

  我知道您有一个超级水稻梦,在试验田里种植的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十万个穗子形成一棵参天大树,你坐在稻穗下乘凉,悠闲地给我们讲述着盘古开天地以来您的“水稻梦想”!

  我相信您的“禾下乘凉梦”定能早日实现!

  此致

  敬礼!

  20xx年xx月xx日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篇9

  除了出色的英语能力,袁隆平还用严谨扎实的科研精神征服了观众。

  他在演讲中提到:Itisexpectedthat60%morericeshouldbeproducedin2030thanthatin1995.Currently,1ha.forriceproductionprovidesfoodfor27people.By2050,1ha.willhavetosupport43people.

  (据估计,2030年全球水稻产量应比1995年增加60%以上才能基本满足人类需求。目前每公顷所产稻谷能养活27人,但到2050年,每公顷所产稻谷必须要养活43人才行。)

  If50%oftheconventionalriceis?replacedbyhybridrice,andestimatingona2t/hayieldadvantageofhybridrice,itisestimatedthatthetotalriceproductionintheworldwillbeincreasedbyanother150?milliontons,whichcanfeed400millionmorepeopleeachyear.

  (如果全球有一半的常规水稻面积改种杂交水稻,按每公顷增产2吨稻谷估算,则全球可增产1.5亿吨粮食,这相当于每年可多养活4亿人。)

  其实,袁隆平的英语水平本来就很高,甚至可以说,英语本就是他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早就用一流英语征服过观众

  1979年4月,在位于菲律宾的LosBanos(西班牙语)国际水稻研究所,召开由二十多个国家两百多位科学家参加的国际水稻科研会议,袁老应邀在会上宣读论文。

  这是袁隆平第一次出席国际性会议,他早就用英文写好题目为《中国杂交水稻》的论文。按照会议安排,每组有两名专家发言,一人宣读论文,一人即席答辩。

  袁隆平的论文由国际水稻所理事林世成研究员宣读,他自己即席答辩。

  袁隆平以准确流利的英语回答专家们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震动全场。

  而在“2012年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与种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袁隆平也用英文发表了演讲,向来宾介绍了我国超级杂交水稻研究的进展及成果。

  那次,他在专业上的观点和精湛的英语水准同样征服了中外来宾。

  因此,那些因为袁隆平会讲英语,而对这位老人有了全新认识的网友,有一点猜对了,那就是袁隆平的确还有许多“隐藏技能”!

  央视新闻客户端综合梳理多家媒体报道为你介绍袁隆平的另一面。

  你所不知道的袁隆平

  爱拉小提琴的科学家

  1953年,袁隆平领取了人生的第一笔工资,42元。他回忆说,“那次我在长沙呆了两天,先去了橘子洲游泳,第二天去商店里买了把小提琴,花了27元。”

  用人生的第一笔工资买一把小提琴,是袁隆平在大学时的梦想。

  他的工作地点几乎都是田间地头,而且时常满身泥土,在制种育种阶段,工作不分白天黑夜,拉琴是他调整身心的方式。

  袁隆平曾提及在安江农校附近拉琴的感受:夜晚时分,月光满地,蛙声不绝,琴声能消除一天的疲劳。

  有一次,他出席一个全国性大会。会议前有人提议他拉琴。他拉起了科学家李四光的作品《行路难》。

  不过袁隆平一如既往地谦虚:“我是一个南郭先生,那次只拉了头四句,其余的都是后台小提琴大师们拉的。没办法,不能让大家扫兴。”

  在袁隆平家的柜子里,藏着不少碟片,都是柴可夫斯基、舒伯特等大师的作品。闲时,他会打开音响,感受艺术的魅力。

  早就是一位游泳健将

  除了音乐,袁隆平的才华还体现在体育运动上。

  据袁隆平的学生谢长江的《功勋科学家袁隆平》一书,袁老早就是一位游泳健将。

  在他八岁时,冒着抗日战争的狼烟,他们全家逃难到湖南桃江县。在逃难的船上,他被人不慎推下水,幸亏艄公把他救上船,保住性命。从此他就下定决心学游泳。

  接着,他全家逃难到重庆。上学后,到了夏天,长江的龙门浩成了他和同学们戏水的天堂。尽管挨过父亲的打骂,但在龙门浩他如鱼得水,从学狗爬式、蛙式入门,再按体育老师的引导,一步步苦练,终于成了同学们中自由泳的好手,最终冲出龙门浩,横渡长江。

  此外,下象棋、打乒乓球、跑步……活跃的袁隆平也都能信手拈来。难怪有人感佩:原来袁隆平不只是一个科学家,还是个全能、全才的“钢铁战士”。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当然,袁隆平的“钢铁战士”本色,更多的还是体现在科研上。

  1960年,袁隆平还是湖南省安江农校的一名普通教师。从这年夏天开始,长达3年的大饥荒和天灾人祸横卷中国,即便是农学出身、既拿着国家工资又守着农业试验田的袁隆平一样吃不饱肚子。

  饥饿让他对粮食匮乏有了亲身体会,对学养深厚的袁隆平来说,在饥饿中的思考比普通人更加深入:粮食缺乏,必须想办法增加产出。有一天,房东冒雨挑着一担稻谷回来,他告诉袁隆平,这是他从另一个村子换来的稻种。

  “施肥不如勤换种”的农民传统经验给了袁隆平巨大的启发: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对于战胜饥饿有重大意义。教过遗传育种、作物栽培等学科,袁隆平觉得,自己除了教好课,还应该在农业科研上作出些成绩来。

  为了将两系杂交水稻技术由试验转入生产应用,袁隆平带领科技人员还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冷水串灌等技术,使两系杂交稻在繁殖及制种上的技术难题得以解决。此后,袁隆平又向选育超级杂交水稻这一新的目标、新的高峰发起冲击,尽管这又是一道世界级难题。袁隆平总结了近50年来国际国内农作物育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大胆提出“超级杂交稻选育”的新思路。在云南永胜县验收的一块1.08亩超级杂交稻示范田,亩产也高达1137.5公斤,创下当时超高产的新纪录。

  虽然已80多岁,袁隆平仍在为两个梦而努力:如何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让农民创收,如何让杂交水稻走出国门。

  【人物简介】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是享誉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先后荣获国家发明特等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世界粮食奖”等20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他所发明的杂交水稻,被西方专家称之为“东方魔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以上,每年因种植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口,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难的问题。如今,杂交水稻已经推广到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为解决中国人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篇10

  致敬大师,放飞青春

  何为大师?古人给出的解释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在我看来,在新时代奉献自己,对社会有价值的人,都是大师。

  凭一己之长学,帮助许多百姓摆脱饥饿的袁隆平;凭一己之热爱,帮人类战胜疟疾的屠呦呦;凭一己之热忱,山村支教十几年,点亮孩子们希望灯塔的张玉滚。他们都是新时代的奉献者,都是新时代的楷模,也都是我们心中的大师。

  杂交水稻的成功,背后是无数次的试验,没日没夜的田间调查;青蒿素的发明,背后是无数次的提取,失败,再提取;孩子琅琅读书声的背后,是张玉滚一天十几小时的上山、下山扛书。他们并不高贵,脚上沾满泥土。但他们懂得奉献,更懂得担当,明白肩上的责任与使命。责任,是对他们永久的召唤。

  大师之所以为大师,不在于贡献的大小,是否改变了整个世界。袁隆平是大师吗?是的,他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问题;屠呦呦是大师吗?是的,她研发提取的青蒿素拯救了世界上数百万人的生命;张玉滚是大师吗?你可能会犹豫,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怎能与袁老、屠老相比呢?但我们应坚信,答案是肯定的。张玉滚虽然并没有改变世界,但他所做的却改变了整个山村,是他用瘦小的肩膀担起了乡村教育的未来。最是无人知晓的角落,最是默默无闻的岗位,伫立着像张玉滚一样以平凡的血肉之躯坚持书写非凡事业的人。我们身边那些默默无闻却无私奉献,一生坚守,散发光和热的人也是大师。

  这是一个需要大师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你我的时代,青年关系国家前途、民族未来,今天的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而这样的时代,也给了我们更多的信任,更大的舞台。国家需要我们,时代在召唤我们,青春在点燃我们,我们需要参加,我们责无旁贷。让我们放飞青春,共同构建一个美好的新时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xiaoxuezuowen/55291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