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中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小升初写作指导 时间:2019-05-22

【www.jinghuajt.com--小升初写作指导】

  摘 要:课程的本质是指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和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载体。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都是教学改革的体现,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加强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地设置教学。
  关键词:因材施教;拓宽思路;创建情境;联系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97-01
  任何教育都必须研究三个问题:教育的对象是谁?教育的规格和质量标准是什么?教育者的意图和教学内容如何实现?很显然,第一个问题是对教育对象的设定,第二个问题是教育的理想目标,第三个问题是教育方法。
  我们教什么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谁。儿童作为我们的教育对象,除自身的生物性外,还有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内容。因此基础教育必须把儿童真正作为儿童来教育,尽量满足他们整体性要求。儿童尽管不是一个成熟的人,但他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他们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充满充分调动生命的机能,对于来自生命内外部的信息进行收发、反馈和有效适应过程。
  “品德与生活”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索,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要体现这一性质,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改变一些教学方法,体会到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内容必须深入到儿童的心中去。
  一、拓宽思路,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习方法上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等,儿童的学习的兴趣是首要的,学习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相联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与生命的成长过程
  融为一体。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命中,尽管我们现在的教材内容是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为基础,选取了儿童所必须的,感性趣的以及有发展意义的内容所设计,然而,其中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寻找,在实践中去感悟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厚实,让知识信息更加广泛起来。如:《粮食来的真不容易》这一课,教师按教材内容让每一位学生回忆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是谁种的,谁来抚育它成长,为什么要爱惜粮食等,再结合身边的情况来教育儿童启发她们为什么不能浪费粮食,浪费可耻的行为,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做到。这样不仅补充了教学内容,也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
  二、创建情境,使教学内容动起来
  儿童学习的过程是:学习兴趣---实践---抽象知识的认识。其中有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有感染性直观的也有理性抽象、有显意识也有潜意识。而生命体验始终是学习的关键性环节。因为体验使人超越认知和理性的范畴,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的领域。为品德与生活课创建一定的情境,能使课堂鲜活起来,所创建的情境必须使教学内容与儿童生活情境有机结合在一起,使课本里的知识真正成为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
  三、联系生活,使教学内容实起来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的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儿童生活中的新问题吸收到课程内容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学的质量。如《保护水,节约水》这一课,学习喝什么水最好,因为水有很多种:自来水、海水、井水、污水等等,教材中提到喝井水真凉快,教育学生不能喝生水,因为周围有污染水资源的现象,要教学生喝白开水。而我们的学生他们没有见过土水井,所以教此内容时,对水井要做简单的介绍,而把学习的主要内容放在不能喝自来水和为什么不能过多的喝饮料上,让学生们去调查了解饮料的成分和人体缺水时最好的补充水源是什么?让他们真切的体验到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改变教学方式,开放教学内容,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收到最佳效果,将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当然,凡事不能绝对化,我们强调教育中生命体验,并不以为理性知识不重要,我们强调人文精神,不意味着科学精神不重要。如品德与生活和数学课就有大体不相同之处,它们之间是不可替代、相辅相成的,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样,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自主性,并不是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的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好奇心和进取精神,使我们的学生逐步由知识型人才向创造性人才转变。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xiaoxuezuowen/528355/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