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

艺术 时间:2019-05-22

【www.jinghuajt.com--艺术】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除了课外广博的阅读外,关键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启发教学显得极为重要,它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习惯、训练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以为只要多提问就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于是就“满堂问”。而“问”时又不加思考,有的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的问题空洞、面广,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前提;有的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有的问题过难,只顾优生,忽略差生,挫伤了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看似启发,实际很不科学,它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内容与目的,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同时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与年龄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真正做到启发到点子上。
  
  一、故意设谬 激发兴趣
  
  教师的第一任务首先是使学生对你的这门学科感兴趣,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感情。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如果在问题的设计上平淡无奇、毫无新意;或问题直来直去,答案显而易见;或千篇一律,一问一答,机械运作,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打不起精神。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有时不妨故意设计谬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讲“纸的发明为书籍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中“理想的材料”前,教者先板书简、牍和帛书的缺点,再让学生找到纸书的优点,教师在板书纸书的优点时故意将“轻巧适用”与“成本较低”颠倒过来,并用另一色笔将三种书籍优缺点连接起来。立刻,几乎每个同学都举手说“错了”。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二、巧妙设疑 激活思维
  
  不是每个同学都对学语文感兴趣的,尤其是议论文和说明文,学生更感到抽象和乏味。因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找准趣味点,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使之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动: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如教学《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并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于是,我就在黑板上板书《从三到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三个课题,并在三个“从……到……”下打上着重号,让同学们比较三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有何异同。因为前两篇课文他们已经学过,所以,个个都跃跃欲试,有的冥思苦想、有的激烈讨论,连那些平时对语文不怎么感兴趣的同学这时也活跃了起来。
  
  三、旁敲侧击 引入佳境
  
  要激发学生的思维,直来直去的发问是毫无价值的,那样毫无启发性可言。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老师的提问毫无兴趣,不但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甚至会由无趣演化为生厌,从而失去学语文的信心。如果我们化直为曲,绕着“弯子”灵活提问,就能诱发学生开动脑筋,并且引导他们架设思维的桥梁,这就如同空中高架桥梁一样,需通过引桥才能步入正桥,思考问题时跳一跳才能回答上来。如在《海燕》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高傲”一词的表达效果时,先问:“‘高傲’的意思是什么?”有学生回答:“是傲慢、看不起人的意思。”老师接着问:“这是个贬义词,用来写海燕对不对呢?”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对”,老师再问“那这个词在这儿不是用错了吗?假如不错,对表现海燕有何作用呢”?学生们一时无法回答。此时,老师巧妙发问,借以启发:“一个富翁的儿子对一个穷人的孩子高傲地说中的‘高傲’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对一个曾经量定他毫无前途的昔日的领导高傲地说中的‘高傲’有何区别、与一个胜利登上高山的顶峰后面对恶劣的气候时高傲地振臂欢呼中的‘高傲’有何区别?”时,同学们豁然开朗,露出了笑容。至此,经过老师旁敲侧击的发问和引导学生类比分析,学生对海燕“高傲”地飞翔一词的理解自然明确了。
  
  四、化繁为简 深入浅出
  
  有人说做教师难,做语文教师更难。的确,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语文老师要有较为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超的教学技巧和课堂应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还需要教者高瞻远瞩,从整体着眼,通盘考虑,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的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思考题,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分解成容易理解、饶有趣味的一个个小问题,深入浅出,步步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由易到难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如《变色龙》一文,在研读奥楚蔑洛夫性格特点及所揭示的社会主题时,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最典型的表现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即“善变”;接着再问:“他‘善变’又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时,学生看书的看书、讨论的讨论,然后纷纷回答“一会儿脱大衣、一会儿穿大衣”、“反复无常”、“出尔反尔”、“可笑之至”等;此时,教师可就势利导:“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始终没变,那是什么?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由于有了前面铺垫性的思考,学生们可以很容易地回答:“看狗主人身份来断案的主意不变,这是‘见风使舵’的性格。”最后,老师看水到渠成,就势提出一个更有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是什么原因使他‘见风使舵’?他为何要看狗主人的身份?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来,文章的主题就显而易见了。由此可见,化繁为简,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思维能力题的设计,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下,学生对文章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就容易得多了。
  
  五、循循善诱 举一反三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止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加以迁移,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愚公移山》一文后,在同学们都接受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愚公的精神值得学习,但还有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吗?”在学习了《我的叔叔于勒》后,让同学们思考:“假如于勒在船上真的发现了菲利普夫妇将会发生什么事情?”通过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将课本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使之更深更广,并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拘泥于课本。
  当然,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每个教师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将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发展型、科研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应在这个方面多动些脑筋,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顾小卫,教师,现居江苏海安。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huatizuowen/530827/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