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四川高考试题

高考作文 时间:2011-03-05

【www.jinghuajt.com--高考作文】

四川高考试题篇(一):四川高考政治练习题及答案


  其实高考政治复习是一门学问,仅仅只是看书背书的效果不是很大,四川的学生不妨试着多找些练习题来写写。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政治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人和民间组织对此持激烈的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从中可见( )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②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
  ③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 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在梵蒂冈宣称:“宇宙不是偶然产生的,在仔细思量宇宙起源时,我们得以发现深奥的道理:造物者的智慧和上帝的无穷创造力。”这一观点属于(  )
  ①世界观,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回答
  ②可知论,认为上帝可以创造宇宙,也可以认识宇宙
  ③客观唯心主义,否认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④辩证法,承认了自然界的产生是上帝智慧的产物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
  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⑨ c.②④ D.③④
  4.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地移动的。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这表明在艺术领域( )
  A.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
  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D.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
  5.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环保工作必须树立新思维,加快实现三个转变:目标导向从以管控污染物总量为主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主转变,工作重点从主要控制污染物增量向优先削减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协同转变,管理途径从主要依靠环境容量向依靠环境流量、环境容量的动静协调、统筹支撑转变。这表明( )
  ①意识具有目的性  ②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意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6.清代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下列语句中与此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B.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D.词客争新角短长,迭开风气递登场
  7.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在量变的过程中,事物所处状态是( )
  A.发展中断 B.显著变动 C.相对静止 D.非连续运动
  8.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小分子硫醇一直以来被视为消除生命体有害物质的“清道夫”。日前,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它们除了具有清除毒害的保护性功能,还具备“导演”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设性功能。该发现揭示了以硫醇化学为核心的林可霉素生物合成机制,改变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为设计和创造新型人造“生命细胞”并在“细胞工厂”中实现含糖单元的新型生物基化学品的“生物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说明了( )
  ①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被推翻
  ②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③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为设计和创造“生命细胞”奠定了物质基础
  ④人类可以在对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的指导下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成长亦是如此,既要承受外在压力,更需具有内在动力。”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运动与变化
  ③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10.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引人注目。上海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龙头,龙头舞起来,龙身才能摆起来,才能带动长江经济带加速发展。这一认识( )
  A.把握了联系的普遍性,突出了关键部分的功能
  B.坚持了发展的普遍性,抓住了事物发展的实质
  C.突破了事物表面的联系,重视了其本质的联系
  D.掌握了系统优化的方法,强调了系统的整体性
  11.宋代的蒋捷,有一首《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
  A.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C.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12.“能从容地放得下的人,举起来也一定很从容”所蕴含的主要哲理是( )http://www.gkstk.com/
  A.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3.福建东山县老书记谷文昌默默无闻地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而在老百姓的心中树起的,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党员干部要多做埋头苦干的实事,不求急功近利的“显绩”,更多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这里的“潜”与“显” ( )
  ①是同一关系,“潜”是“显”的结果,“显”是“潜”的基础
  ②是对立关系,二者存在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趋势
  ③蕴含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做工作需要脚踏实地,重视积累
  ④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的,干部的“潜绩”也是最大的“显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这一思路体现了( )
  ①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②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和解决矛盾
  ③办事情善于抓重点、抓关键  ④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促成事物质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责任就是力量,责任改变中国。许多平凡的人以无悔的奉献和忠诚的坚守,撑起和谐社会中一片“最美”的天空,夯实了社会责任的基石,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这体现了( )
  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②在劳动与奉献中创造价值
  ③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④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 )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7.2015年春节,微信与央视春晚合作“摇一摇得红包”,根据微信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下列关于“微信钱包”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说明有时候不需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②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③没有改变货币本身固有的职能 ④使得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春晚“抢红包”大战成为不少人跨越时空联络亲情友情的新桥梁,但与此同时,也容易让人在不知不觉间忽略了近在咫尺的家人。尤其是舟车劳顿千里归家的游子,更应该腾出更多时间来陪伴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家人,跟他们说说知心话。这说明: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的条件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19.王某花799元买了一部华为手机,电信公司分期返还400元话费,另外,两年内每月还赠送 150兆的流量。这里( )
  ①799元是手机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电信公司优惠的目的在于提高用户体验
  ③话费400 元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④150兆流量的价值是通过服务体现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计划, 2015年6月特发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 该套纪念币( )
  ①其本质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具有收藏价值,也可以直接用于购买商品
  ③能够表现 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 ④其购买力由国家规定,因为它由国家发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人们在经济往来中经常使用信用工具进行结算。下列情景中,一般采用汇票结算的是( )
  A.某人支付网络购物货款800元 B.某企业支付外地供应商货款200000元
  C.某人支付本地酒店服务费10000元 D.某培训机构支付本地专家劳务费5000元
  22.假设2013年某国待售商品为2500亿件,每件商品售价20单位货币,该年度单位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受债务危机的影响,该国政府向市场多投放了2500亿单位货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原来售价20单位货币的商品,现在的售价应该是_____单位货币。(  )
  A.24 B.25 C.16 D.15
  23.李某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l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 后,欧元升值了3%。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
  A.多支付人民币1.5元 B.少支付人民币1.5元
  C.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多支付人民币2.5元
  24.读右图,对2015年8月初人民币汇率变化及影响解读正确的是(  )
  ①人民币升值,国际资本不断流入,外汇储备缩水
  ②人民币汇率上升,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
  ③人民币贬值,出国留学和旅游成本增加
  ④人民币汇率下降,能吸引外商来华投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4大题 共计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D县注重用文化乐民、育民、惠民。突出文化引领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断丰富新村建设内涵;突出文化特色品位,总体定位“民居风格协调一致,色调清新淡雅”,充分展现地域文化风韵;突出文化成果共享,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突出文化塑造功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魂”,提振农民精气神。
  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D县注重文化建设的意义。(12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二 1977年恢复高考,为了选拔人才,我国高考延续了以往全国统一命题的办法;后来发现,由于各地基础教育水平差异较大,全国统一命题也不能完全保证公平,则改为分省命题;分省命题实行几年后,试卷水平不一致,高考乱加分、高考移民等弊端的出现,直接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透露,将有25个省在2016年高考中使用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卷。
  运用实践决定认识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12分)
  27、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完成下列空白处。(16分)(提示:方法论不得雷同,语言精炼)
  材料三:某地经济发展陷入瓶颈 具体建议 方法论(唯物辩证法)
  资源瓶颈
  矿渣堆成一座座山,挤占了土地和人们生活的空间。 探索以矿渣为原料的建筑材料技术研发 ①
  人才瓶颈
  新毕业的大学生较多,但高新技术人才缺乏。 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创业瓶颈
  缺少创业启动资金、人们创业怕失败,积极性不高 政府制定贷款优惠政策,开展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活动。 ③
  转型升级瓶颈
  铸造企业小而散,能耗高,效率低,普遍亏损。 ④ 创造条件促成质变
  2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四 十多年前,一个开矿炮声隆隆的村庄,毅然关停了每年能带来三百万元效益的石灰矿,选择了保护生态、发展旅游的路子。如今,这个村竹林如海、景色如画,每年旅游收入上千万元。越来越鼓的腰包,让当地村民深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某山区,20年前,农民砍一棵树翻几座山,一天只赚20元钱,一年只有万把元钱收入。现在,搞起了现代农业,经济作物绿满山谷,游客纷至沓来,一年收入上十万。眼中是绿水青山,口袋里是“流金淌银”。“靠山吃山”的深刻变化,说明生态与发展要做到比翼齐飞,离不开用好绿色化这把钥匙,在观念和方式上打开通往发展新境界的大门。不负“青山”,方得“金山”,方有未来。
  结合材料,上述材料中“靠山吃山”这种深刻变化怎样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2分)
  高考政治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C C D B B C C D A C D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A C A D A B B B B A B
  25、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D县突出文化成果共享是为了乐民、育民、惠民。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D县主动创造性丰富新村建设内涵,自觉选择地域文化总体定位。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县突出文化塑造功能,D县突出文化引领当地新农村建设。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县突出文化塑造功能,能提振农民建设气神。(每点3分)
  26、①高考试卷从全国统一命题到分省命题再到全国统一命题的不断变化,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分) ②在高考命题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采取新措施,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分) ③高考试卷再一次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能否促进教育公平,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3分) ④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不断探索高考命题的形式,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3分)
  27、①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或矛盾的观点,矛盾的转化等)。(4分)②进高新技术人才,进行技能培训,放手让他们在创业中成长为人才。(4分)③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或坚持内外因观点看问题等。(4分)④整合资源,进行技术改造,降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4分)
  28、(1)从炮声隆隆到竹林如海、收入上千万,从翻山越岭赚低收入到眼中是绿水青山、
  口袋里是“流金淌银”,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4分)
  (2)关停石灰矿选择保护生态、发展旅游的路子,搞起现代农业,体现了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不断解决中实现的;(4分)
  (3)大力建设生态文化,用好绿色化,推动“靠山吃山”的深刻变化,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加以解决,以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4分)

四川高考试题篇(二):四川高考历史练习题及答案


  四川的学生开始备战高考了吗?知道历史应该怎么复习才是最有效的吗?历史学科的复习,需要在记忆知识的基础上做些练习题。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历史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以下节录的“叙史”部分,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
  周武王,①,八百载,最长久。……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 七雄出。②,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唐高祖,起义师,③,创国基。 ……太祖兴,④,号洪武,都金陵。
  A.①除隋乱 ②始诛纣 ③国大明 ④嬴秦氏
  B.①始诛纣 ②除隋乱 ③国大明 ④嬴秦氏
  C.①始诛纣 ②嬴秦氏 ③除隋乱 ④国大明
  D.①嬴秦氏 ②始诛纣 ③除隋乱 ④国大明
  2.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中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关于这三回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汉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来官僚政治的局面
  B.周朝的革命体现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
  C.辛亥革命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D.辛亥革命开启了进步的闸门,使反动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3.《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这表明,内阁
  A.在太祖时期正式建立 B.成为朝廷的法定中央机构
  C.在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D.六部百司为大学士属官
  4.三位教师对开元通宝是何时期钱币有不同看法。甲教师以《旧唐书》中记载:“武德(唐高祖年号)四年,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为由认为通行于唐朝;乙教师以唐玄宗年号为开元,认为应属于唐玄宗时期;丙教师以《中国古钱目录》和钱币实物等进行考证,得出并非 仅指唐朝钱币。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以唐代史籍记载为据,甲教师认识准确
  B.以当时皇帝年号分析,乙教师立论可靠
  C.立足文献和实物考辨,丙教师所论相对合理
  D.三位教师的研究方法与看法都存在较大的缺陷
  5.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
  6.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方式有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维新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中国成立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
  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C.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8.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
  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 ‘法’
  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A.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 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9.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10.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11.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
  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 B.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
  C.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D.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
  12.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
  ①人民主权原则 ②邦联制原则 ③分权制衡原则 ④民主共和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1912年,高尔基致孙中山的信中写道:“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弟兄,在志向上是同志……”。高尔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的目标就是
  A.争取民族独立 B.推翻资产阶级政府
  C.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D.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14.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
  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第二
  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
  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文中杜鲁门“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的表
  述暗指哪一国家
  A.德国 B.中国 C.苏联 D.英国
  15.《国际盟约》第22条规定:“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指的是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即因其资源、
  经历或地理位置而最能承担这一责任的民族。”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并非针对列强所占的全部殖民地  B.实质是一种变相形式的殖民统治
  C.与民族自决的原则背道而弛 D.体现了国联“集体安全”的原则
  16.下列可以说明中国已出现人工育蚕技术的最早的材料应是
  A.浙江吴兴钱山漾出土的绢片、丝带
  B.古罗马《自然史》中记载的“中国产丝,织成绵绣文绮、运至罗马……”
  C.《左传》记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D.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
  17.下图反映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其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B.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C.一战期间,欧洲各国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18.右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
  A.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B.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D.无煤也炼焦,无焦也炼铁
  19.解放思想往往是改革的先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两
  次思想解放的相同点有
  ①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②以反对个人崇拜为重点内容
  ③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④有利于破除计划经济的束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下列各组历史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直接内在联系的一组是
  A.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第一次工业革命与垄断组织的出现
  C.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一战的爆发 D.颁布《航海条例》与英法七年战争
  21.“铁路时代”的到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进步。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运行蒸汽机车的铁路最早出现在美国
  B.火车为世界市场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C.19世纪早期中国掀起收回铁路利权运动
  D.“一五”期间中国城市地铁开始运营罗
  22.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写道:“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其中“‘古典’发展模式”指的是
  A.重商主义政策 B.自由放任政策 C.国家干预政策 D.计划经济政策
  23.美国国会参议院于2009年2月13日表决批准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计划保留了“购买美国货”条款,即要求计划支持的项目使用的钢铁和制成品应为美国生产。该计划违背了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界银行
  24.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
  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
  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当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 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地价
  25.1937年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毕加索义愤填膺,并以此事件为题材,创作了震撼画坛的作品。下列作品中与该作品风格类似的是
  ①《向日葵》 ②《有藤椅的静物》 ③《星月夜》 ④《弹曼陀玲的少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26题10分,27题15分,28题21分)
  26.(10分)明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学者们注重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这一事件。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
  ——摘自冯友兰撰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在全面地评价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新观点综述》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并从中国方面说明取得“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的原因。(6分)
  (2)列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4分)
  27.(19分)英国代议制开创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先河,但其民主政治的确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
  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马考莱在总结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时说:国王的权力虽说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这“三大原则”是:其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其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其三,国王必须按国家法律掌管行政,如果他违背法律,其谋臣及代办官员应负责任。
  ——陈晓?鳌⑺瞻?健队⒐?饨ㄕ?蔚奶刂视胂苷?纳?伞
  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
  材料三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渐变1: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渐变2: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渐变3: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
  渐变4: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渐变5: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整理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是什么?(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法案中对议会和国王的权力又做出了怎样的规定?这对英国政治发展有何影响?(5分)
  (3)据材料三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6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现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4分)
  28.(21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把从事工商业的人看成妨碍农战国策的形成的对象,认为他们应该受到打击。农业有一个特点,用力最苦,而盈利少。老百姓看做买卖可以富家,做工匠可以糊口,出力少,获利多,所以他肯定选择逃避农业。而商人的流动性太大,导致人们不看重故土家园了,又怎能为国君守卫疆土呢?并且,更加重要的现实原因是,因为战乱时,商贾重利盘剥、操纵物价的本性,对社会矛盾的加剧起了兴风作浪的作用
  ------周巩固《比较视野下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由来及影响》
  材料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
  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三 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年份
  项目 1913年 1928年 1932年①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拖拉机 不详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石油 2 3 2 1 2 1
  钢 5 5 5 4 3 2
  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产规模比较
  ——人民版必修二
  (1)概括材料中商鞅打击工商业者的理由。从商鞅变法开始,中国古代历朝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你如何认识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7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2分)从国际背景分析此设想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与存在问题(8分)
  高考历史练习题答案
  一、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C C A B B C B B C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答案 C D A A D C C B B B A C /
  二、 非选择题:
  26、(10分)(1)标志: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2分)
  原因:①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的抗战;②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③两个战场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4分,答出2点即给满分)
  (2)史实:①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②1942年1月,中国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正式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成员国。③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蒋介石任最高统帅。④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⑤二战后期,中国加强了与盟国间的合作,签署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4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27、(19分)(1)特点:国王的权力很充分,但受到宪政原则限制;拥有议会。(4分)
  (2)规定:国王的征兵权、立法权和征税权转移到议会。(2分,假如答出“国王的征兵权、立法权、征税权受到限制”也可给满分)
  影响: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1分)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2分)
  (3)趋势:逐步取消了财产资格、年龄、性别、出身限制;民主逐渐下移;享有的范围逐步扩大。(6分)
  特点:以渐进、平缓的改革为主要方式;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必然性。(4分)
  28、(21分)(1)理由:①工商业者是实施农战国策的障碍;②商人流动性大,不利于国家安全;③战乱时,商人加剧社会矛盾(3分)
  影响:①促进农业发展②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统治③使社会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展 (③点2分,①②任意点2分,共4分)
  (2)基本设想: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2分)
  原因: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②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的政治包围(4分)
  (3)成就:①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②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③苏联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世界工业强国;④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4分,答出2点即给满分)
  存在问题: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多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经济结构;农民为工业化付出代价过大。(4分)

四川高考试题篇(三):四川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近年来,历史高考试题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方面同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提高,因此我们就需要加强试题的训练,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
  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2、 “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年代里,“布衣”中的“布”是指
  A.丝织品 B.棉纺织品 C.毛纺织品 D.麻纺织品
  3、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 )
  A.“克已复礼” B.“民贵君轻”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德服人”
  4、据19世纪晚期出版的《瀛儒杂志》记载“近来风俗日趋华靡,衣服潜移,上下无别,而沪上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真所谓‘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也。”这些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平等思想的传播 ②通商口岸的开设 ③民主政权的建立 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5、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lO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反映了( )
  ①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 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③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 ④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 )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7、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
  年代 商 办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第一时期1872~1894
  53
  4687
  9.6%
  103
  28000
  57.3%
  笫二时期1895~1913
  463
  90810
  41%
  136
  103153
  46%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8、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9、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的“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一场
  ①反帝爱国运动 ②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③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蒋介石一生曾先后10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右图是1942年6月《时代周刊》的封面,这一封面的文字标题最有可能是
  A.“在孙陨落之后升起”
  B.“挺过了艰苦的五年,接下来会更艰苦”
  C.“一旦犯错即犹如爆竹爆炸”
  D.“一切为了抗日,没有什么牺牲是过于昂贵而不能舍弃的”
  11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 “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2、《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从1953--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里的“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是指 ( )
  ①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
  ②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
  ④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说明
  A、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
  B、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保证
  D、“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14、1984年,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A. 获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权
  B. 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C. 获得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
  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
  15、香港特区政府在庆祝回归10周年的时候,推出了一首名为《始终有你》的主题曲,其中唱道:“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的繁盛”,香港“找对了路径”是在 (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6、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家获得丰厚利润。但是,广大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仍然恶劣。为了探究矛盾的症结所在,找到社会发展的良策,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与解决这一历史问题相关的史实有( )
  ①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②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③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④巴黎公社中无产阶级发动广大农民,转而实现与农民的联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③
  17、“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18、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曾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 )
  A.代议制 B.分权制 C.共和制 D.联邦制
  19、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 )
  A.对权力的监控 B.对君主的制约
  C.突出法治 D.强调主权在民
  20、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21、以下哪一徽记所代表的组织体现了其成员“由单一的经济联合逐步走向货币、政治和防务全方位的联合”? ( )
  22、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 )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李四光地质力学
  23、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中心力量的挑战”。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至今稳定 B.其他中心力量包括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等
  C.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指的是苏联解体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已经形成
  24、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25、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1分,27题15分,28题24分,共50分)
  26、(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白圭,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昊用兵,商鞅行法是也。’蓝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吕不韦者,阳翟人也。往来贩贱卖责,家累千金。”
  ——(西汉)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在唐前期一百多年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呈现全面繁荣。……元稹《估客乐》一诗生动描述了唐前期商人贩运的商品:“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材料三 (宋时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卖蒲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脯腊之类。……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帽子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四 “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发展和特点》和[明]谢肇潮《五杂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据材料一、四,分别概括战国时期和明代商业发展的特点。(4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三中的商品种类有何变化?(2分)
  (3)据材料四,比较“富室之称雄者”的不同之处。(2分)
  (4)据材料二、四,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条件。(3分)
  27、(15分)“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选举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希腊的“选举”制度有什么不同?(4分)
  材料三:“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
  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3)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3分)
  (4)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最终都选择了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和法国作为这两种政体的代表有着各自的特点。根据所学,填写下表。(每空1分,共4分)
  德意志帝国 法国
  政治体制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法律基础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元首及产生方式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选出
  权力中心
  28.(24分)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摘于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语录
  材料二 自中外通商以来,彼族动肆横逆,我民日受欺凌,凡有血气孰不欲结发厉戈,求与彼决一战哉?……彼之谋我噬膏血非噬皮毛,攻资财而不攻兵阵,方且以聘盟为阴谋,借和约为刀刃,迨至精华销竭,已成枯腊,则举之如发蒙耳。故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郑观应《商战》上,《盛世危言》卷3
  材料三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英美两国对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创新分别是什么?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8分)
  (2)材料表达了中国早期维新派什么强烈的愿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曾两次加入世界市场。简要回答中国两次加入世界市场的方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8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高考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C D A B C D A B D C C
  序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B A D A B A A B A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1分,27题15分,28题24分,共50分)
  26.(11分)
  (1)理念: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掌握经商时机,当机立断;讲究经商计谋策略。(2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
  特点:战国出现大商人;明代出现“商帮”(或出现徽商和晋商)。(2分)
  (2)变化:由奢侈品到日用品。(2分)
  (3)不同:经营的商品有所不同;徽商奢侈,晋商节俭。(2分)
  (4)条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农业发展(或经济发展)。(3分)
  27.(15分)
  (1)中国的“选举”是指选拔官员的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选举的范围基本限于统治集团内部(奴隶主或地主阶级);西方的“选举”是在人人平等、民主、自由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选举”制度。(4分)
  (2)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不同:起源阶段的选举是直接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是间接民主。起源阶段的选举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4分)
  (3)古代中国的“民主”是指为民作主的、有德行的君主;古代西方的“民主”是指“人民主权”。(3分)
  (4)(每空1分,共4分)
  德意志帝国 法国
  政治体制
  法律基础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元首及产生方式 皇帝;世袭制
  权力中心 皇帝 议会
  28.(24分)
  (1)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4分)英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成功;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思想;美国:美国民主制度;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4分)
  (2)愿望: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方式: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主动对外开放,逐步加入了世界市场。影响:近代被迫开放后,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但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灾难深重。改革开放后,与其他国家平等互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现代化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8分)
  (3)变化: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2分)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或“十四大”召开。)(2分)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gaozhongzuowen/54655/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