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敬畏自然教案

初三作文 时间:2010-07-21

【www.jinghuajt.com--初三作文】

敬畏自然教案篇1:上海初三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又到中考备战的时候了,初中新教材的语文复习,内容多、新,涉及面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复习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各个地区的语文试题。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考语文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31分)
  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扬州瘦西湖以自然风光旖旎①(nǐ)著称于世。四时八节,风晨月夕,瘦西湖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②(liàng),常看常新,回味无穷。窈窕③(tiǎo)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④(dī)春柳、四桥烟雨、石壁流淙⑤(zōng)、春流画舫⑥(fǎng)、万松叠翠等景点,俨⑦(yǎn)然一幅天然而成的国画长卷。荡舟湖上,沿岸美景纷至沓⑧(tā)来,让人应接不暇,心迷神驰。
  A.①③⑧ B.②③⑤ C.②④⑧ D.④⑥⑦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耸人听闻的新型禽流感,于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
  B. 中国海监飞机和舰船对我钓鱼岛开展海空立体巡航的消息,让国人顿感振奋鼓舞,扬眉吐气。
  C.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我只是一个普通莘莘学子,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帅气的容貌,但我有不服输的精神和意志。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能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是能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B.清明节前夕,来自扬州大学、扬州新东方中学等学校大约万名左右大中小学生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C.我国推进城镇化,需要走集约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
  D.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使我了解到扬大附中高一学生徐砺寒是一个敢于担当、有责任心的诚信中学生。
  4.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底下”“愿意”“勇敢”“曾经”都是名词。
  B.“庄严肃穆”“爱国情怀”都是并列短语,“敬畏自然”“热闹极了”都是动宾短语。
  C.“美国摄影师阿尔伯特在肯尼亚拍摄的照片《垃圾堆上的阅读》在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阿尔伯特拍摄照片获得一等奖”。
  D.“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个复句是假设关系。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
  B.都德和莫泊桑都是法国的著名文学家,他们都有著名短篇小说被翻译成中文。
  C.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小石潭记》,文章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的幽美和静谧,全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欢乐之情。
  D.《二十四孝图》选自鲁迅惟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重点描写了自己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填写在田字格内,4分)
  推开故宫的铜铃大门,一缕阳光lüè过,万lài寂静。雕龙的台阶,红墙绿瓦的宫殿,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比的hóng伟与尊贵,感受到中华建筑的精髓和神yùn。
  7.默写。(每空一分,共9分)
  (1)__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2)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_____ 。 (李白《行路难》)
  (3)______________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4)水至清则无鱼,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东方朔传》)
  (5)_______________,犹有花枝俏。 (毛泽东《咏梅》)
  (6)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
  (7)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8)陆游的诗大多雄浑豪放,但也有抒写日常生活的清新之作,如他那首《游山西村》颔联“ , ”,就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广泛传颂。
  8.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共8分)
  班级开展“虎”专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材料一 明孝宗弘治年间,某知府贪酷无比,治下昏天黑地。有一天,当地猎户捕获了一只老虎,送到知府衙门。知府大开筵席,请人饮酒,观赏老虎。酒席之上,觥筹交错,宾客们极尽吹捧之能事。有位生性鲠直的书生,以虎之口吻写了一首打油诗相嘲,诗曰:虎告相公听我歌,相公比我食人多。若公今日行仁政,我已双双北渡河。
  (《虎文化集锦》)
  材料二 明成祖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后来却对他大不满意,一怒之下,将朱高炽逐出皇宫。当时任翰林学士的解缙,就送给朱棣一幅《猛虎顾彪图》,并在上面题诗一首: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虎文化集锦》)
  材料三 ??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水浒传》)
  材料四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坚强意志以及反腐败取得的明显成效,赢得了全社会的支持。随着反腐败斗争的高歌猛进,一只又一只老虎落马的消息不断增强着社会对反腐败的信心,也不断提升着社会对反腐败的期待。 (《半月评论》)
  (1)“虎”在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较阅读材料一、二,完成填空。(2分)
  材料一中的打油诗是以老虎食人讽刺知府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中的题画诗是以老虎顾彪讽谏皇帝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材料三内容,为上联拟写下联。(2分)
  上联:长坂坡子龙单骑救主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观察漫画《合力打虎》,联系材料四,简要说说漫画的内容及寓意,至少
  运用一个成语。(4分)
  漫画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漫画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9题。(6分)
  恨别①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②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③。
  【注释】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诗。②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③760年,校检司徒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
  9.(1)请联系写作背景,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诗中“四千里”“五六年”,品味“兵戈阻绝老江边”中的“老”字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3题(共16分)
  张仪①受辱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②,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③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既相秦,为文檄④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⑤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⑥且盗而城!”
  (选自《史记》)
  【注释】① 张仪:与苏秦同为战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②学术:学习游说之术。③?(shì):通“释”,释放。④檄(xí):征讨的文书。⑤而:你的。⑥顾:却,反而。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门下意张仪 ( ) (2)掠笞数百 ( )
  (3)为文檄告楚相 ( ) (4)我顾且盗而城!( )
  11.下列各项加点的“以”字与“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中“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不以物喜 B.我以日初出远
  C. 卷石底以出 D.太医以王命聚之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⑵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⑶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13.张仪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天下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这归功于他不凡的精神品格。请结合文章具体情节,分析张仪主要性格特点。(至少两方面,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3分)
  大有作为的蓝藻
  ①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是什么呢?地质学者说,这是蓝藻。在南非的古沉积岩中,人们发现一种蓝藻类化石,据测定距今已有34亿年了。古代蓝藻的样子和现代的蓝球藻有点相似,这说明,地球上至少在那个时候已经有生命孕育了。
  ②蓝藻的出现,在植物进化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因为蓝藻含有叶绿素,能制造养分和独立进行繁殖。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物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啊!百花盛开,万木争荣,这生机盎然的景象,都是由低等的藻类经过几亿、几十亿年的进化发展而来的。
  ③在自然界里,蓝藻分布很广,是繁殖力强的水生植物,在淡水、海水中,岩石、植物体上都有它们的踪迹,甚至在冰天地,高温的泉水里,也都能生存。
  ④1881年,有个水手在格陵兰岛海岸看到一片积在几小时里变成了猩红点点的雪,原来这是蓝藻耍的把戏。蓝藻里的红色素能随光线条件的不同,产生从红到紫的美丽颜色。英国一个古战场上的一座纪念碑,是纪念阵亡将士的,每逢阴雨天气,碑石四周常常泛出殷红的“血迹”,这是附近地面上的蓝藻在“显灵”。
  ⑤蓝藻是最耐高温的藻类植物。(A)有种蓝藻,在水温达89℃的温泉水中,照样能正常生长和繁殖。据说,这种蓝藻的结构特殊,它的细胞内的物质,凝固点高于89℃以上。
  ⑥地球上已知的蓝藻约有2000种,其中具固氮能力的就有100多种。固氮蓝藻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合成氮素化合物,不断地释放出来。它在死亡分解以后,释放出的氮素化合物就更多了。
  ⑦如果把固氮蓝藻放在稻田里大量繁殖,通过它们的固氮作用,就能把原来水稻不能利用的空中氮气变成能利用的氮肥,这样,在稻田里就有了一座小型的“天然氮肥厂”。据估计,(B)地球上固氮蓝藻每年从空气中可固定纯氮1000万吨左右,相当于5000万吨硫酸铵所含的氮素,它的功劳可大哩!
  ⑧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稻田中繁殖固氮蓝藻中的固氮鱼腥藻,获得了水稻增产24%的效果。人们把这种固氮鱼腥藻命名为“万年肥”。因为蓝藻从空气中获得的肥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印度,科学家在稻田中繁殖了另一种叫管链藻的固氮蓝藻,固氮效率更高,使水稻增产2.7倍,这是固氮效率最高的一种了。
  ⑨蓝藻真是一种大有作为的生物肥料。 (选自《中国地理教学参考》有删改)
  14.这是一篇以蓝藻为说明对象的科普说明文,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3分)
  特点 科学依据
  历史悠久 ①
  ② 1881年,有个水手在格陵兰岛海岸看到一片积雪在几小时里变成了猩红点点的雪。种类很多 地球上已知的蓝藻约有2000种,其中具固氮能力的就有100多种。
  ③ 在印度,科学家在稻田中繁殖了另一种叫管链藻的固氮蓝藻,固氮效率更高,使水稻增产2.7倍
  15.细读下面两个句子,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⑴地球上至少在那个时候已经有生命孕育了。 (2分)
  ⑵每逢阴雨天气,碑石四周常常泛出殷红的“血迹”,这是附近地面上的蓝藻在“显灵”。(2分)
  16.选文(A)(B)两处划线句子都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有何不同?(3分)
  17.文章结尾说“蓝藻真是一种大有作为的生物肥料”,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归纳其原因。(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7分)
  盲人玫瑰
  徐福元
  ①齐先生是个盲人,在自家的大门口,却栽培着令人惊羡的几丛玫瑰。年年岁岁,燕子来时,花开东墙。玫瑰开放的日子,也是齐先生最快乐的日子。因为有流水似的人群,在花丛旁驻足,他细听人们赏花品评。
  ②两个姑娘为一朵花的颜色,正在进行一场小小的争论:“你看,这朵花是胭脂红。” “不对,应该是绛豆红。”“胭脂红!”“绛豆红!”
  ③双方争执不下,只好请齐先生裁决。
  ④齐先生一笑,款款说道:“你们俩说得都对,又都不对。就这朵花的花瓣里外来说,里面是胭脂红,外边是绛豆红。就这朵花的上下来说,下边是胭脂红,上边是绛豆红。从整体效果看,应该算霁红。花朵的颜色,又随天气变化而变化。晴天的时候,可借用瓷器上的郎窑红。雨天的时候,又像矾红。早晨和晚上又不同,早上阳光一照,桔红中带桔黄,这桔黄中又掺进些炒米黄;晚上夕阳西下,这绛豆红中又揉进了冈比亚红。太阳落山了,冈比亚红又变成茄皮紫了。”
  ⑤两个姑娘听直眼了,他是盲人吗?
  ⑥渐渐围上一小群人,七嘴八舌,又开始研讨叶子的绿。最后,还是请齐先生点评。
  ⑦齐先生不紧不慢,用手摸着带倒刺的玫瑰枝条说道:“要说绿,先要说黄;惊蛰过后,酱黄色的枝条开始泛绿,这时的绿是豆绿,颜色有些暗,有点清淡含蓄。慢慢绿意渐浓,变成粉青。到了春分,就有了苹果绿底子上洇出了柳叶绿。柳叶绿并没有走下去,却向着秋葵绿转弯了。清明时节,星星点点的就冒出绒绒叶芽,颜色是米汤黄,一天一个样,变成鹅黄。谷雨以后,叶子一天几变,才由孔雀绿变成瓜皮绿。一直到现在才定型,叫翠青绿。一片叶子与另一片叶子,绿得不一样,有深浅相别。一片叶子,阳面与阴面也形象各异。就说我摸着的这片叶子,阳面可以叫豆瓣绿;背后呢,只能算是郎窑绿。”
  ⑧一个盲人,对颜色的判断,如此准确、细微、精致,有人“啧啧”折服,也有人不解地问:“您双目失明,怎么会甄别各种颜色呢?”
  ⑨齐先生大笑,指着眼前一群人,“有多少人像你们一样,一年一年,一拨一拨,经过我的门口,观花、赏花、谈花、议花、论花、评花、品花?!我眼睛是看不见,可我耳朵灵啊。你们看到了,就如同我看到了,我在借你们的眼睛看啊!”
  ⑩人群中不免唏嘘:种花人竟不是赏花人!
  (11)齐先生却淡然一笑:人生如花,次第开放;种花人又何必是赏花人呢?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2年第10期,有删改)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旨。(2分)
  19.文中写两个姑娘的争论和一小群人的研讨有什么作用?(3分)
  20.“齐先生一笑”、“齐先生大笑”、“齐先生却淡然一笑”,文中多次写到了齐先生的“笑”,请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样写体现了齐先生什么精神风貌?(6分)
  齐先生的笑 精神风貌
  一笑
  大笑
  淡然一笑
  21.文章结尾齐先生所说的“种花人又何必是赏花人呢”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100字左右。(6分)
  三、写作(63分,含书写分3分)
  22.苦涩、苦恼、苦难、苦命……“苦”绘的是生命的灰色;苦瓜、苦茶、苦菜、苦行僧……“苦”唱的是生活的低调。然苦中亦有乐,苦尽亦有甜,“苦”中有着说不尽的故事,“苦”后藏着道不完的哲理。
  题目:苦
  要求:①先将文体补充完整;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③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中考语文测试题答案
  1、D 2、B 3、A 4、D 5、C
  6、掠 籁 宏 韵
  7、(1)、窈窕淑女(2)直挂云帆济沧海(3)星垂平野阔(4)人至察则无徒(5)已是悬崖百丈冰(6)自将磨洗认前朝(7)苟全性命于乱世(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华-资*源%库
  8、(1)贪酷无比(施行苛政) 珍视亲情(顾念父子情)(2)景阳冈武松(或行者)双拳(或空手、徒手、空拳、赤手等合乎情节的词语)打虎(或杀虎)
  (3)内容:一只额头上写着“贪”字的大老虎垂头丧气伏在大堆金钱上,周围堆满了各种礼品、古玩等财物,六根大棒从高处合力砸向这只老虎。
  寓意:全社会要齐心协力打击贪腐行为,形成泰山压顶般的高压态势,让腐败分子身败名裂。
  9、(1)、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听闻官军战胜叛军后的喜悦、高兴之情;渴望早日平定叛乱的忧国忧民的情感。(1点一分)
  (2)、“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老”字传神的写出了诗人久久不能返乡的无奈、悲凉的处境(孤独、孤苦伶仃)。(意对即可)
  10、 (1)怀疑 (2)用竹板打 (3)写 (4)将要
  11、 B
  12. ⑴张仪贫穷且没有好的品行,一定是这个人偷去了宰相的玉璧。
  ⑵假使从前我不做这个差事,就早已困苦不堪了。
  ⑶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13. 示例:张仪被诬陷后,受到鞭笞,但他并不屈服,可见他是一个顽强不屈的人;张仪受辱后,得知自己的舌头还在,便心安的说“足矣”,可见他是一个乐观自信的人;张仪为秦相后,公开告诉楚相将要攻打楚国,可见他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写出其中两点即可,但一定要有结合情节分析的内容,若没有相关分析,答对性格特点得一半分)
  14、①在南非的古沉积岩中,人们发现一种蓝藻类化石,据测定距今已有34亿年了; ② 分布广或繁殖力强;(答“会变色”亦可) ③固氮效益高
  15. (1)“至少”表示最小限度,表明地球有生命的历史可能更久(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2)“显灵”运用的拟人的手法(1分),形象地说明了蓝藻里的红色素能随不同的光线条件而变色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1分)。
  16. 都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1分)A处具体说明蓝藻是最耐高温的藻类植物;(1分)B处突出固氮蓝藻固氮能力强,功效大。(1分)
  17. 要点①蓝藻中的固氮蓝藻能将空中氮气变成能利用的氮肥,使粮食增产; ②蓝藻从空气中获得的肥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③蓝藻分布很广,是繁殖力强的水生植物。
  18.无论处于何种劣境劣势,作为人都要追求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操,都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19.写人们的争论和研讨其实是①为了逐步深入而又极为自然地引出齐先生对玫瑰花的认识,对生活的态度(或对人生的看法)。②和齐先生形成对比,突出齐先生的生活态度。答出一点得2分,如果仅仅写“引出下文”,只给1分。
  20.自信慈祥(和蔼) 积极乐观、好爽(豪迈) 超然(超脱、超脱尘俗)(意思接近即可)
  21.抓住“付出或创造(种花)不是为了享受(赏花)”“奋斗或奉献(种花)不是为了自己利益(赏花)”,是“为社会为大众为国家”这些意思来谈,语言又通顺的可得5分,否则给4分;若不是如此来说,语言又不通顺的,一律1-3分。
  22、作文

敬畏自然教案篇2:扬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语文中考主要是考查学生应用、迁移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想在考试的时候取得一个好分数,复习的时候就要勤做试题练习。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共35分)
  一、(6小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狼藉/籍贯 默契/ 锲而不舍 B.取缔/真谛 侏儒/妇孺皆知
  C.殷红/殷勤 笨拙/相形见绌 D.点缀/啜泣 锦幛/重峦叠嶂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慰籍 格尽职守 隐匿 周道如砥
  B.干瘪 睡眼惺松 要决 芒刺在背
  C.倒坍 断章取义 骸骨 折衷是非
  D.攫取 脑羞成怒 峥嵘 断壁残亘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专家提醒家长要多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果孩子的成长缺少爱和陪伴,那么,他们可能会出现“三观”不正的现象,甚至性格畸形。许多家长嘴上没有否认,心里却 。
  ②他平时博览全书,积累了很多素材,所以无论什么题材的作文他都能信手拈来, 。 全班同学都佩服他那“下笔如有神”的本领。
  ③董卿制作的《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收视节节攀升,让所有人对她 。同行及网友纷纷感慨:“我们只知道她是个资深的主持人,没想到她竟也是个优秀的制作人。”
  A. 不以为意 一挥而就 另眼相看 B.不以为然 一挥而就 刮目相看
  C. 不以为意 一蹴而就 刮目相看 D.不以为然 一蹴而就 另眼相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第一届“广州•西塘稻草节”特色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为西塘村带来可观的收入。
  B.“掷彩门”是从化富有特色的民间喜庆活动,掷中彩门寓意新的一年是否“好彩”、吉祥。
  C.春节期间,我区公安民警、环卫工人等坚守岗位,使得千家万户的团圆更加安心、舒适。
  D.《中国诗词大会》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的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了解、走进、研究古诗词。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学宫原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群体建筑,属明代建筑风格。
  ②1992年从化县政府决定重修孔圣殿,耗资60万元。
  ③经过战争和劫乱,殿内外大部分设施遭破坏。
  ④其中,学宫内的文庙孔圣殿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由知县刘宏创建。
  ⑤从化学宫,位于广东省从化区街口街从化中学内,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⑥由于历史原因,从化学宫部分木头变质、变形,木梁、木门、木柱已严重掉漆,同时还出现漏水现象,所以在2014年6月26日,从化学宫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维修。
  A.⑤④①③②⑥ B.④⑤①③②⑥
  C.⑤①④③②⑥ D.④⑤①③⑥②
  6.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2)题。(共5分)
  (1)上面这幅连环画表现的是《西游记》中“ ”的故事情节。在这个故事中, 假扮悟空,故意在唐僧面前打死人,让他赶走悟空。(2分)
  (2)在《西游记》中唐僧屡次误会能识破妖魔诡计的孙悟空,多次赶走他,请你结合其中一个情节说说唐僧的性格特点。(3分)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食之不能尽其材,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E.乱我心者,昨日之日多烦忧;弃我去者,今日之日不可留。
  F.长烟一空,浩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② ,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⑤ ,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⑥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4分)
  [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中国古代诗歌富有意象之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鸟儿轻俏可爱,看着甚喜;王维《使至塞上》①“ , ”中边塞景雄浑苍劲,处之极壮;李白《送友人》②“ , ”中夕阳徐降不舍,感怀惜别。意象之情,细细品来,自有味道。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智子疑邻》)
  (2)夫不能以游??事。(《满井游记》)
  (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4)甚以,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5分)
  三、(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故自号曰醉翁也/广故数言欲亡
  B.往来而不绝者/天柱折,地维绝
  C.太守谓谁/ 谓为信然
  D.杂然而前陈者/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0. 把“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4分)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欧阳修自号为“醉翁”,是因为他酒量不高,喝少即醉,在一起游玩的人当中年纪又最大。
  B. 写滁人出游,携老扶幼,既表现了滁州百姓的安居乐业,也从侧面表现太守欧阳修的政绩。
  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用酒宴上宾客的快乐来衬托欧阳修被贬的精神不振。
  D. 选文写“滁人游”“太守宴”“太守醉”“众宾欢”“众宾归”,写出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情怀。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5分)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请找出这首曲中表现喇叭特点的句子: .(2分)
  (2)“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10小题,共4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18分)
  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大热狂欢背后的思索
  本场“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的雍容大度,选手的从容镇定,嘉宾评点的深入浅出,以及形式新颖的赛场设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从涉及的诗词作品及参赛选手的表现来看,在这场诗词视听狂欢的背后,也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
  一是题库的取材范围有些保守,片面追求节目的“全民参与性”而忽视了必要的提高。“爆竹声中一岁除”、“二月春风似剪刀”、“牧童遥指杏花村”、“春风又绿江南岸”、“春眠不觉晓”……当一句句耳熟能详的古诗从主持人和选手的口中跳出来时,令观众仿佛置身于小学语文课堂。据笔者粗略核对,本场首轮比赛公之于众的诗词作品39首,主要是五绝和七绝,其中大约35首出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出自高中阶段的作品亦属寥寥。注重节目的娱乐性无可厚非,但参赛作品的选材范围,几乎全部限定在中小学语文课学过的篇目之内,未免过于谨慎。
  二是题目的设计流于单调,“考题”大多是直来直去,缺乏变化与美感,缺乏必要的中介性转换,甚至不少题目比语文课的考试题更加乏味。本场单人追逐赛中,题目共分填空题和选择题两大类。填空题,一类是根据给定的字数拼出诗句,从九字中找五言诗句,从十二字中找七言诗句;一类是根据一联诗的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选择题,一类是选一个字填空;一类是辨别诗句中的错别字;一类是解释个别词语。本场擂主争霸赛中,分图片线索题与文字线索题,前者看图说出诗句,后者涉及诗词内容和诗人,形式稍微活泼一些。
  三是选手答题不尽人意。五名选手中,一名俄罗斯留学生大卫,纠结于用“尽”还是“进”,止步于第五题“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填空题,倒也情有可原;另一位留学于早稻田大学的研究生曾颖,折戟于“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上句,未免遗憾。而由精挑细选出来的“诗词达人”组成的百人团,答题正确率却令人大跌眼镜,绝大多数题目的答错人数都在10人以上。参加节目录制的选手,不是随机找来的,而是经过十比一的遴选,同时肯定做过功课,是有备而来的。凡事都有个见怪不怪的过程。当等到要求说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上句,有37人答错时,当从12个字中识别“江枫渔火对愁眠”,有65人答错时,主持人董卿也只好沉默了。
  但作为观众,却不宜沉默。可以说,本场节目的宗旨和舞台形式的设定可圈可点,现场的“比拼”也较好地体现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这个宗旨。但是,作为央视平台,节目受众似乎需要设定恰当的目标人群,节目难度也应当体现应有的梯度。从本场节目来看,由于比赛内容过于简单,不能不令人怀疑“全民参与”的比赛型“诗词大会”的意义何在?如果仅属娱乐,恐怕不必如此兴师动众。换句话说,当我们看到北大博士和川大本科生在众人的注目下,站在灯火辉煌的演播台上,就义务教育语文课本上的诗词作品展开角逐,是否有些滑稽?“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难道一定得局限于义务教育阶段或高中阶段语文课本的范围么?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一:
  16岁的武亦姝在2月1日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电视节目中,凭借丰富的诗歌储备量赢得比赛。她的一名同学称,武亦姝在该节目中背诵的带“月”字诗句,大多出自该校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这套校本教材的主编之一、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却表达了对当下古诗文教育的担忧。这套校本教材一共六册,在复旦附中和语文课本同为必修,融入日常教学,其教学内容大大超出考纲要求。黄荣华说,一个学生两年里找了他五六次,问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诗文,可不可以不背。也有家长质疑:为什么高考只占6分的古诗文默写,在复旦附中平常的测试中要占到二三十分,要学生花那么多的时间去背?很多中小学语文老师正在做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最高的分数”,让语文教学落入“工具理性”的陷阱。就拿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举例说,“如果失去了去追究为什么是沉郁顿挫,不去追问为什么是杜甫这样一个诗人,成为唐代站在诗歌顶峰上面的人,他对中国文化前代有什么接受史,对后代有怎样的影响史,我在他身上获得了什么?其实这个就不是基础教育,而是技术教育。”黄荣华强调,武亦姝只是个例,“谁编《诗经》不会把《七月》编进去?但我可以说,这届学生学完这本书(指《中华古诗文阅读》),能背出来的可能就她一个。”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二:
  不仅是我们当年上小学的时候没学过格律知识,就是今天的人也未必就懂得格律知识的。例如,“敢教日月换新天”里的念成阴平读音的“教”字,经常被人误写成“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去声字“叫”字,就是因为不懂诗词格律知识的缘故。同样的常见错误,还有“不教胡马度阴山”,“教”字也要读成阴平,而不能读成去声的。通过举例,我们可以知道,古代诗词知识包括格律和音韵知识,但在当今社会竟然成了很少人知道的文化知识。很多人学习古代诗词,还仅仅是停留在背诵一些古代诗词作品的层次上,却没有深入了解其含义,而且动手书写古代诗词的能力是大大弱化了。在中小学校里,语文教育应该注意安排必要的古代诗词格律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从小就知道一些基本的诗词格律知识。不能在我们这个年代,让无比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发生断层现象。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三:
  “大会”比拼的是选手们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但对荧屏前的观众来说,看点不只是选手对诗词的识别和背诵而已。在选手答题之后,由学者嘉宾介绍这首诗词的内涵、诗人的创作背景等才是更让人如痴如醉的文化大餐。正如嘉宾王立群在微博上所说:“背诵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理解。”有网友感慨,“看了几集《中国诗词大会》,收获很多,最喜欢的就是蒙曼、郦波、王立群等老师对诗词的解读,每一句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
  (摘自网络,有删改)
  13.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诗词大会》为了体现“全民参与性”,题库的取材范围全部出自于中小学语文课本。
  B.《中国诗词大会》单人追逐赛有填空题、选择题,擂主争霸赛有图片线索题和文字线索题。
  C.《中国诗词大会》擂主角逐赛中,武亦姝胜出全赖于有学校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
  D.古代诗词知识包括格律和音韵知识,在当今社会很少人知道,这种文化知识已经断层了。
  14.下面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诗词大会》取材范围过于保守,设计的题目流于简单,不能赛出选手的真实水平。
  B.当今古代诗词格律知识的缺失,应该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上安排一些古代诗词格律知识专题。
  C.复旦附中黄荣华教研组长认为古诗文的教学,除了强调一定数量外,还要了解诗人的风格。
  D.《中国诗词大会》上学者嘉宾对诗词内涵、创作背景等的解读,是受众最享受的文化大餐。
  15.“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不属于句子所说的“激活诗心”的一项是(3分)
  A.大会现场选手们的激烈比拼角逐。 B.大会嘉宾对诗词的精彩介绍解读。
  C.学校编制和使用古诗文校本教材。 D.人们本就埋藏着了解古诗的需求。
  16.请分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通过举例,我们可以知道,古代诗词知识包括格律和音韵知识,但在当今社会竟然成了很少人知道的文化知识。
  17. 嘉宾王立群说:“背诵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理解。”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5分)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8~22题。(22分)
  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看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没有听到父亲的回应。
  杜小康突然感觉到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
  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寸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
  (情节链接:祸不单行,最终贫病潦倒的杜雍和与儿子杜小康回到油麻地)
  对于杜小康来讲,无论到哪一天,他也不会忘记在芦荡度过的那几个月。
  那是一个荒无人烟的世界。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鸭子、孤独、忧伤、生病、寒冷、饥饿……这一切,既困扰、磨难着杜小康,但也在教养、启示着杜小康。当杜雍和因为鸭群连续几次误入人家的鱼塘,几乎吃尽了塘中刚放养的几万尾鱼苗,被愤怒的当地人扣下小船与整个鸭群,而陷入一贫如洗的绝望时,他万万不会想到这段时间的生活给了儿子多少珍贵的财富!杜雍和不吃不喝地躺在鱼塘边上时,杜小康也一动不动地坐在了他的身边。他有父亲的悲伤,却并无父亲的绝望。现在,倒什么也不怕了。他坐在那里,既没有向人家哀求,也没有向人家发怒。他反而觉得父亲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他们的鸭子毁掉了几十户人家的一片希望,就像他们也被毁掉了希望一样。杜小康是坐在那里咀嚼着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去咀嚼的,由大芦荡给予他的那些美丽而残酷的题目。他不可能立即领悟,但他确实比油麻地的孩子们提前懂得了许多……
  桑桑现在再见到的杜小康,已经是一个远远大于他的孩子了。
  当桑桑向杜小康问起他以后怎么办时,杜小康并没有太大的惊慌与悲哀。他与桑桑坐在打麦场上的石硫上,向桑桑说着他心中的打算。他至少有十项计划,而他最倾向于做的一个计划是:在油麻地小学门口摆个小摊子卖东西。
  而这个计划是桑桑最感吃惊的一个计划:他怎么能在学校门口,当着大家的面做小买卖呢?满眼全是他的同学呀!
  杜小康却是一副很坦然的样子:“你是怕大家笑话我?”
  “大家不会笑话你的。”
  “那怕什么?就是笑话我,我也不在乎。”
  杜小康向桑桑详细地说明了他的计划:“我们家开了那么多年的小商店,我知道应该进什么货、什么好卖;我在学校门口摆个小摊,那么多学生,买个削笔刀啦,买几块糖啦,谁不愿意出了校门就能买到?……”
  桑桑觉得杜小康的计划是有理的。
  “那你有钱进货吗?”
  “没有。”
  “怎么办?”
  “能想到办法的。”
  桑桑与杜小康分手后,回到家中。晚上,他等鸽子都进窝后,将窝门关上了。他用笼子捉了十只鸽子。桑桑的鸽子,都是漂亮的鸽子。第二天一早,他提了笼子,去镇上,将这 些鸽子卖给了一个叫“喜子”的养鸽人。他拿了鸽子卖得的二十元钱,直接去找杜小康,将钱统统给了杜小康。
  杜小康一手抓着钱,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用另一只手抓住桑桑的一只手,使劲地、不停地摇着。
  过了一个星期,杜小康在校园门口出现了。他挎一只大柳篮子。柳篮里装了零七八碎的小商品。柳篮上还放了一只扁扁的分了许多格的小木盒。一格一格的,或是不同颜色的糖块,或是小芝麻饼什么的。盒上还插了一块玻璃。玻璃擦得很亮,那些东西在玻璃下显得很好看。
  他坐在校门口的小桥头上。令油麻地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感震惊的是,这个当初在油麻地整日沉浸在一种优越感中的杜小康,竟无一丝卑微的神色。他温和、略带羞涩地向那些走过他身旁的老师、学生问好或打招呼。
  最初几天,反而是同学们不好意思。因此,几乎没有一点生意。
  桑桑替他感到失望。
  杜小康安慰桑桑:“会有生意的。”那时,杜小康又想起了那次鸭被惊散了,还有最后十几只没有找到的情景,父亲说,算了,找不到了,别找了。他却说,能找到的。结果真的找到了。
  第一个来买杜小康东西的是桑桑。
  杜小康无限感激地望着桑桑,会意地笑着。
  生意慢慢有了。渐渐地,油麻地的孩子们,再去杜小康那里买东西时,就没有异样的感觉了,仿佛只不过是在从一个朋友那里取走一些东西而已。他们可以先不给钱,先在心中记住。而杜小康知道,他们绝不会白拿他的东西的。
  那天,学生们都在上课时,桑乔(校长)站在办公室的廊下,望着校门外的杜小康,正在冬季的第一场雪中,稳稳地坐在树下,对另外几个也在廊下望着杜小康的老师说:“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
  (选自曹文轩《草房子》)
  18.文中写到杜小康“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文段围绕着“杜小康”展开故事,请把表格中①②③的处的内容补充出来。(6分)
  地点 情节 心理
  在芦荡 ① 没有绝望
  油麻地小学 ② ③
  19.文中的桑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4分)
  20.你是怎样理解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杜小康是坐在那里咀嚼着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去咀嚼的,由大芦荡给予他的那些美丽而残酷的题目。”中的“美丽而残酷”的意思的?(4分)
  21.下面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任选一句,联系上下文加以赏析。(4分)
  (1)“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
  (2)“柳篮里装了零七八碎的小商品。柳篮上还放了一只扁扁的分了许多格的小木盒。一格一格的,或是不同颜色的糖块,或是小芝麻饼什么的。盒上还插了一块玻璃。玻璃擦得很亮,那些东西在玻璃下显得很好看”
  22.桑乔(校长)认为“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你认同桑乔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4分)
  第三部分 作文(60分)
  23.作文(60分)
  曹文轩《草房子》这部小说中写到“那时,杜小康又想起了那次鸭被惊散了,还有最后十几只没有找到的情景,父亲说,算了,找不到了,别找了。他却说,能找到的。结果真的找到了。”
  现实生活中,坚持是勇敢的,但也可能是盲目的;放弃是软弱的,但也可能是明智的。请结合你身边的事例,以“选择坚持”或“选择放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④不得抄袭阅读文段的内容。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答案
  1  C
  A.狼藉(jí)(《背影》)/籍贯(jí)(《端午的鸭蛋》) 默契(qì)(《土地的誓言》)/锲而不舍(qiè)(《闻一多的说和做》)
  B.取缔(dì)(《老王》)/真谛(dì) (《组歌(节选)》:《浪之歌》)
  侏儒(rú)(《列夫托尔斯泰》)/妇孺(rú)皆知(《邓稼先》)
  C.殷(yān)红(《落日的幻觉》)/殷(yīn)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笨拙(zhu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相形见绌(chù)(《敬畏自然》)
  D.点缀(zhuì)(《看云识天气》)/啜(chuò)泣 (《走一步再走一步》)
  锦幛(zhàng)(《我用残损的手掌》)/重峦叠嶂(zhàng)(《苏州园林》)
  2  C A.籍→藉 格→恪 B松→忪 决→诀 D脑→恼 垣→亘
   3 B “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一蹴而就”指踢一脚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挥而就”指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表示重视或歧视。“刮目相看”指用新眼光看待取得成绩或发生大变化的人。
  4  C A.主语残缺,删去“随着”;B.搭配不当,删去“是否”;D.语序错误,应把“走进”调到“了解”前
  5  C 本语段的主题是介绍从化学宫,首先介绍它的地点,由此可以判断出首句是⑤,紧接着的是对学宫的整体介绍再到局部介绍,由此可以判断出第二句是①,第三句是④,跟着是遭到破坏,然后维修,所以可以判断第四句是③,第五句是②,第六句是⑥。或者用排除法确定首句是⑤,可以排除B、D选项,紧接着的是对学宫的整体介绍再到局部介绍,由此可以判断出第二句是①,这时可以排除选项A。
  6  (1)真假美猴王; 六耳猕猴(各1分)
  (2)唐僧性格特点中优势或弱点(如固执、懦弱怕事,同时又容易轻信他人,听信谗言,还不肯汲取教训、善恶不分)来解释他的行为,言语清晰,叙述有条理,得3分
  7  (1)B C (4分)
  A.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E.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习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F.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4分)
  ①便引诗情到碧霄 ②三军可夺帅也 ③何人不起故园情
  ④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池上碧苔三四点 ⑥枯藤老树昏鸦
  (3)(4分)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8 5(1)智:认为……聪明 (2)??:坏、耽误 (3)谢:道歉
  (4)惠:通“慧”,聪明 (5)奔:飞奔的马
  9 B A. 所以/故意;B. 断; C. 是/说;D. 表修饰关系/表转折,却。)
  10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4分)
  (关键词:“芳”“秀”“乐”“以”每个词1分,判断句1分)
  11  “颓然”是指太守喝得醉醺醺的,不是“精神不振”的意思。
  12 5 (1)曲儿小腔儿大。(2分)
  (2)对那些仗势欺人、强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的腐败官吏的鄙视和愤恨(2分),对百姓遭遇的同情(1分)。
  13  B A项,“参赛作品的选材范围,几乎全部限定在中小学语文课学过的篇目之内”。
  C项,有校本教材不足以胜出,关键在于多读成诵。“但我可以说,这届学生学完这本书(指《中华古诗文阅读》),能背出来的可能就她一个。”
  D项,“古代诗词知识包括格律和音韵知识,但在当今社会竟然成了很少人知道的文化知识。不能在我们这个年代,让无比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发生断层现象。”不能让它断层,不是已经断层。
  14  A A项错误,来自材料:题库的取材范围有些保守,片面追求节目的“全民参与”性而忽视了必要的提高。题目的设计流于单调,“考题”大多是直来直去,缺乏变化与美感,缺乏必要的中介性转换,甚至不少题目比语文课的考试题更加乏味。题库范围只是忽视必要的提高,题目较为乏味,与检验选手的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
  B项正确,来自材料:在中小学校里,语文教育应该注意安排必要的古代诗词格律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从小就知道一些基本的诗词格律知识。作者面对古代诗词格律知识的缺失,希望能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上有相关知识的讲授。
  C项正确,从材料“这套校本教材一共六册,在复旦附中和语文课本同为必修,融入日常教学,其教学内容大大超出考纲要求。”及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举例可以归纳出。
  D项正确,从材料“由学者嘉宾介绍这首诗词的内涵、诗人的创作背景等才是更让人如痴如醉的文化大餐”得出。
  15  D “诗心”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古代诗词的喜爱,“激活”指通过参与一些活动去感受诗歌的魅力。
  16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不在意料之中。(1分)说明当今懂得古代诗词格律和音韵知识的人很少,这是一种文化缺失的现象。(1分)作者意在呼吁语文教育要重视在课本中增加格律和音韵知识。(2分)
  17  示例: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对的,对古诗词应当了解诗词的内涵,诗人的创作背景,风格等,因为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例如俄罗斯留学生大卫因为不了解“劝君更尽一杯酒”的“送别”背景和句意,纠结于“尽”还是“进”,而止步于赛场。只有真正理解了诗词的内涵等方面,才能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及能力。
  (观点1分,句意理解1分,结合自己的理解(举例+分析+结论)3分)
  18  ①鸭群因误吃鱼苗而被扣 ②在学校门前摆摊卖东西 ③坦然、从容
  19 桑桑是一个善良、真诚、关心朋友、有义气、无私慷慨的人。(2分,答对其中两点的任意一词即可)如桑桑卖了自己养的鸽子换钱给杜小康;第一个去买杜小康的东西(2分)
  20  “美丽”是说他经历孤独、挫折、厄运后所经受的锻炼与人生收获。(2分)。“残酷”是指遭遇到的种种孤独与挫折。(2分)。
  21 (1)衬托作用(1分)写出暴风雨过后明净的天空,明朗的月色,(1分)衬托出杜小康经过与暴风雨的搏击,找到鸭子后内心的兴奋,感悟自己忽然长大的欣慰之感。(2分)
  (2)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1分)这一处细节写出杜小康为自己的小摊作精心的准备,的确有做买卖的头脑和经验(1分),表现出他坚强乐观地面对厄运,勇敢坦然地面对昔日的老师和同学(1分)。
  22  观点1分,理由3分,言之有理即可。
  认同,可从“逆境锻炼人,造就人才”方面分析。
  不认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过早承受人生苦难会抹杀掉杜小康原本的聪明才智等。
  23.略

敬畏自然教案篇3:关于三年级科学手抄报内容设计


 三年级的学生做了科学手抄报,这不仅能正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还能宣传科学的知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找来的科学手抄报资料,一起来看下吧!
  简洁的科学手抄报
  科学手抄报内容: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苹果种子的故事
  主题:水果
  活动名称:苹果种子的故事
  科目领域:语言、科学
  班级:小班
  教学时间:19/05/07 10:30am
  教学准备:
  1、知识基础:幼儿已经了解水果是有种子的。
  2、环境布置:可折叠画有苹果树的大型图片一张
  3、教材:苹果一粒,可折叠画有苹果树的大型图片一张,八只可粘贴的纸红苹果、手工太阳一个、手绘雨点、玩具小鸟一只。
  活动目的:
  1、乐意倾听故事,能听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了解苹果种子长成苹果树的过程,并通过身体动作加深对“生长”的体验。
  3、知道苹果树的生长需要阳光和水。
  4、掌握句型“我来抱抱你吧。”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老师拿出一只苹果,切开请幼儿观察里面有些什么。(有果肉,果核、种子或果实)。把果核部分切出,把种子给幼儿,让幼儿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种子,再把果肉给幼儿品尝。问幼儿苹果好不好吃,老师接下来要说一个和苹果种子有关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苹果种子的故事》。
  2、中间部分
  (1) 老师拿出玩具小鸟一只,完整讲述故事:“小鸟吃苹果的时候,一粒种子掉在了地上。”老师的另一只手一松,让手里拿着的种子掉到折叠好的苹果树下。”“小鸟拍拍翅膀飞走了,泥土象又轻又软的被子盖住了种子。春天的时候,种子发芽了,伸出两只嫩嫩的小手,想要更多的拥抱。”老师伸出手模仿种子发芽,手慢慢伸出。“太阳说:“我来抱抱你吧。”老师拿出手工太阳粘在天空中,“雨水说:‘我来抱抱你吧’。”老师拿出画的小雨点粘在天空中。“抱一抱,再抱一抱,小芽就长高了。”老师把折垒好的苹果树的图画慢慢展开。“一天,小芽正在晒太阳,听见一只小鸟在叫它:‘喂,苹果树!’它奇怪地问:‘你是在叫我吗?’是的,它已经长成了一棵苹果树。”苹果树的图画这时候完全展开,是一棵长着红苹果的大大的苹果树。
  (2) 老师问:“刚才老师讲的是什么种子的故事呀?”让幼儿回答。(《苹果种子的故事》)。
  (3) 老师拿出玩具小鸟,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的对话部分,例如,师:“小鸟吃……的时候。”引导幼儿说“苹果”。师:“一粒……掉在地上。”引导幼儿说“种子”。师:“泥土象又轻又暖的被子盖住了它。春天的时候,种子发芽了,伸出两只嫩嫩的……,想要更多的拥抱。太阳说……,雨水说……,抱一抱,小芽就长高了。一天,小芽正在晒太阳,听见一只小鸟在叫他:“苹果树”他奇怪地问:‘你是在叫我吗?’是的,小芽越长越高,已经长成了一棵苹果树。”当幼儿回答正确的时候,老师及时以点头或微笑鼓励,并且用表情暗示更多的幼儿回答问题。
  (4) 老师和幼儿共同把故事复述一遍以后,老师夸奖刚才大家回答得真好,现在还有没有哪个小朋友记得刚才讲的故事是什么种子的故事呀?加深故事名字的印象。然后问幼儿苹果种子能够长成大大的苹果树,中间有哪些人的拥抱呀?点着太阳和雨点的图片,提示幼儿回答有阳光和水的拥抱。老师总结,有了阳光和水的拥抱,苹果种子才能长成的苹果树呢。
  (5) 请幼儿在课室内寻找苹果,然后一个一个轮流把苹果贴到苹果树上,贴以好后,对着苹果树说声:“我来抱抱你吧。”然后拥抱苹果树。练习句型“我来抱抱你吧。”
  (6) 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粒苹果种子,随着老师讲述的故事做出各种相应的动作。开始时,幼儿蹲在地上,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先伸出嫩嫩的小手,再慢慢向上生长,越长越高,最后站得直直的,双手打开向上伸长,长成了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体验苹果种子长成苹果树的过程。
  3、结束部分
  老师说不仅苹果种子成长需要阳光和水,我们人类生存也同样需要阳光和水,现在让我们喝水去吧。自然结束。
  科学手抄报资料:科学的内容
  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包括社会科学,狭义的科学指自然科学。这里的科学指狭义的科学,即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以自然界的存在为研究对象,以认识自然为目的。从内容上看,它首先是关于自然界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如美国1977年出版的百科全书中对科学的解释是:“系统化的实证知识,或者看作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多系统化的这样一种知识。”英国的新百科全书中把科学解释为“科学是按在自然界的秩序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对它们的意义的认识。”
  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它一般由以下基本部分组成:实验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逻辑演绎系统及其推论。实验事实是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础,离开了它,科学的成长将失去根基;基本概念是从实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构成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基本原理及规律,它们作为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础;逻辑演绎系统是从逻辑基础出发,由逻辑规则或数学运算推理法则构成的逻辑体系,由这一逻辑体系推演出来的具体结论为我们提供了判断知识体系是否正确的依据,如果具体结论与实验事实相符,理论体系是正确的,如与实验事实不相符,那么理论体系中就可能存在着错误,必须就进行修改。
  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应具有逻辑一致性、可预见性和可检验性。零碎的知识或经验没有系统性或未能纳入系统知识之中,它就不能成为科学。
  对自然的探索从人类意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时就已经开始,而对系统化科学知识的探寻起码科学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古希腊时代,但使之意义上的科学到了近代才得以产生,这里实际上隐显着在系统知识体系形成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内容——科学方法和科学认识思想。在这里我们将涉及科学内容的第二个方面。
  培根的实验-归纳方法为近代科学开拓了途径,使科学如《新工具》扉页上的那艘吴畏扬帆穿越直布罗陀海峡的帆船驶入一个新的时代;而伽利略则以实验-归纳方法奠定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物理学。与此相反,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体系不仅没有促成近代科学的生成,一定时期反而成为科学的障碍。
  作为知识体系,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体系本身是完整的、并且是系统化的,但事实证明其许多内容是错误的。同实质意义上的科学相比,它主要的缺陷在于没有建立在广泛的实验基础之上,因而也缺乏从实验基础抽象出来的概念系统;由于缺乏实验基础,其结论当然也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虽然在建立其理论系统时,亚里士多德也运用了归纳的方法,但只不过是演绎科学的必要的预备步骤罢了。
  培根的实验-归纳方法使科学活动摆脱了经院哲学,为近代科学的成长提供了工具。这里我们科学看到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体系到近代科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科学方法和科学认识思想的转变。实际上,从近代到现代,任何一门成熟的科学不仅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而且都包含着独特的科学方法和科学认识思想。例如牛顿物理学不仅成为经典物理学体系的主要部分,而且形成了独特的科学方法论体系。牛顿力学仍然以实验为基础,重视实验基础上的归纳,但它又不限于实验和归纳。牛顿在《原理》的序言中把这部著作称为“哲学的数学原理”,意在说明逻辑演绎的方法和过程,这反映牛顿力学中逻辑方法和实验方法结合的科学认识思想。科学的历史表明牛顿的科学方法和认识思想不但为经典物理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而且推动了整个近代科学的产生。再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揭示了生物进化机制,而且对其他科学,尤其是对社会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而现代科学的产生更是科学认识思想的突破和飞跃。爱因斯坦的的相对论突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量子力学动摇了决定论的信念。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二十世纪的两大突破不仅在科学上引起了一场革命,而且从根本上震撼了人们现存的观念和信念,诸如事物的相对性,主客观关系,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关系等等。
  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也证明了科学的进步是科学方法和认识思想的转变。现代科学哲学家库恩更视科学革命为“范式”的转变,即科学共同体的信念。以及在此信念下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等方面的转变。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知识和方法论体系成为科学的实体;但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活动,是科学家的精神活动。因此,科学内容中还包含着第三个要素——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历史过程,科学的进步不但体现了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而且经历了血与火的凝练。科学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态度、信念、精神的支撑,而科学活动本身又不断养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态度、信念和精神。在西方,许多科学家把科学和宗教联系起来来说明科学的精神因素。赫胥黎在一系列讲演中指出“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宗教是双生姊妹,把一个从另一个分开,一定会使双方死亡。……哲学家(实指科学家-笔者)的伟大成就,比较少的是他们的智慧的成果,比较多的是显著的宗教心情指导那智慧的成果。真理的出现由于他们的耐心、热爱、专心忘我,也比由于他们的锐敏的逻辑要多。”爱因斯坦认为科学上有伟大创造成就的科学家都浸染着真正的宗教信念,“我们的宗教感情就是对我们的软弱的理性所能达到的不大一部分实在中占优势的那种秩序怀着尊敬的赞赏心情。”爱因斯坦把这种尊敬感情称作为宇宙宗教感情,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宗教式的敬畏心情,即科学家对宇宙奥秘的敬畏;另一方面是宗教式的狂热心情,即对自然规律如饥食渴的追求。
  美国科学社会学创始人K·默顿提出“科学家的精神气质”的概念,指出它是“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具有“普遍性”、“公有性”、“诚实性”、和“合理的怀疑性”,这些基本上表达了科学精神的内容。在默顿的基础上,巴伯提出科学的精神因素包括:理性精神、批评精神、客观精神、“普遍主义”、价值意义下的平等、共享、宽容精神和民主自由精神。虽然关于科学精神应当包含哪些内容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但概括起来起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求真、求实的客观精神,追求理性的“罗格斯”精神,它们组成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核;(2)合理的怀疑和批评精神,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它们是科学发展的动力;(3)民主、平等、自由、合作精神,它们成为科学活动有效的保障。
  也有学者认为,如民主、平等、自由、合作精神等不是科学活动所特有的,因此不能作为科学精神的一部分。笔者持与此相左的观点。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当然有着共同的价值基础,按帕森斯、巴伯等人的说法,就是科学与其他社会活动意趣相合。以上这些精神内容虽不是科学活动所特有的,但是科学活动提供了特殊的营养,使之表现的尤为强烈,而且带上了自己的特征。
  传统的看法仅把科学作为一个知识体,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这一看法是不完整的。科学不但是一个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从内容上它还包含有科学的方法和方法论体系,科学态度、信念和科学精神,三个方面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chuzhongzuowen/23333/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