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关于小动物的作文_关于小学数学命题的几点思考

手抄报 时间:2019-05-22

【www.jinghuajt.com--手抄报】

  摘要 小学数学命题应该跳出传统的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出题内容要与生活实际联系,从学生自身出发,体现真实性、趣味性,出题形式要活。在命题中要不断注意渗透新思想、新理念,让试题真正成为教学改革的“灯塔”。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考试 命题 彰显人性
  
  一段时间以来,考试被称为加重小学生学习负担、造成小学生心理压力的罪魁祸首,被左批右斗。让很多学校和老师望而却步,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考试。但现在我们不难发现。没有考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痛定思痛,我们应该明白,考试不是“法宝”,但考试必不可少。其要讨论的重点不在于考不考,而是考什么?怎么考?其关键就是我们该如何命题。
  
  一、命题应润物无声,彰显人性
  
  试卷命题一直是小学数学界致力改革和优化的核心问题。尽管当前考试改革千帆竞逐,百花争艳。然而,由于我们长期受传统“数学观”“考试观”的影响,使我们仍然陷落在一种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的命题范式中。致使试卷命题一直站在“以知为本”的高台上,从而忽视了对数学、对数学考试“人文性”的认识。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这毋庸置疑。但数学也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在试卷的版面设计安排上,加入一些充满关怀、鼓励的卷首、卷尾语;精心拟定题要,判断题――“公正小法官”,计算题――“粗心大意回收站”,应用题――“让我来试一试”等等。另外还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素材,展现一些现实生活中学生身边的、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探索。再辅以不同的形式展现试题。对试卷中问题的解决不要求方法统一,答案唯一,也是体现个性,追求人性化的好的尝试。通过一系列变化旨在营造愉悦、轻松的氛围,缓解学生考试时的紧张情绪,减轻思想压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对考试产生新的认识。
  
  二、命题要依标扣本,落实“双基”
  
  可能有人认为在大力提倡能力培养与探究创新的今天,提倡“双基”似乎有点不够时尚。其实不然,加强“双基”为我国在经济不发达情况下能够保持相对比较稳定、质量比较高的基础教育立下过“汗马功劳”。在80年代后期,我国的“双基”教学已引起国外同行的关注,其中包括英、美等国。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能力、创新与“双基”的关系:没有扎实的“双基”,能力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就失去可能。“双基”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是提高探究效率的基础,是创新得以实现的前提。可以这样认为,影响学生能力发展的问题不在“双基”本身,而在于教师对双基“度”的把握和教学过程中落实“双基”的形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住“双基”的“度”,思考落实“双基”的形式。
  
  三、命题要立足发展,开放探究
  
  以往的精英教育模式把考试作为“筛子”,更多的是起到选择与淘汰的作用,其结果导致一代一代的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在“分数”面前失去对学习数学的信心。也使很多人以一种被淘汰者的心态走向社会,这样的心态影响着他们一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命题者要立足学生的发展,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具有开放性、开创性的问题,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探索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同样的肯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进一步学习的信心。试题的创新,既要体现在情境上,更要体现在思维价值水平上。命题要力求立意新、情境新,而且思维价值高。
  
  四、命题要体现价值,操作运用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以致用”,数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去“解读”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断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因此我们命题时切不可脱离生活,凭空臆造。而应尽可能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有意义的题材内容。
  
  五、命题要展现过程,突出导向
  
  过去,数学命题大多只具有筛选的功能,试题缺乏活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只需要不断地调动自身的“内存”,找公式,套公式,照葫芦画瓢,不断释放自身的“能量”,考后身心疲惫。如今再继续这样,显然与时代、与课标精神不符。我们应把试题作为一种信息源,学生应利用这些信息不断地加工创新,经历思索探究的过程,获得新的知识新的体验,从而使学生的视野不断得到拓宽,认知结构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提升认识的境界。增长人生的智慧,为其以后的学习方法和思路作出指引,也为教师的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作为评价“教”与“学”的一种手段,考试命题必须走在教学改革的前列。就目前新课标精神来说,我们的命题主要应突出:注重考察学生的思维过程;深化能力立意,突出考查能力与素质,淡化特殊技巧,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应用,而不是简单的重现,应特别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灵活应用。
  试卷命题不仅是一个风向标,也体现了一种文化,一种艺术。要使它开得灿烂,有活力,就必须在新课标精神指引下,集生活内容、思想方法、语言文字于一体,关注学生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特点,不断提炼、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拥有生命力。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zuowensucai/530858/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