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当代大学生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及对策

历史典故 时间:2019-05-22

【www.jinghuajt.com--历史典故】

  
  远大而坚定的理想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一个有着蓬勃朝气和旺盛生命力的群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们肩负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建功立业的神圣使命。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也有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
   1.过分追求个人理想,忽视社会理想,理想信念存在低位性。理想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两大类,个人理想是对个人未来的设想和希望,它包括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生活和家庭的理想;社会理想是对美好的社会制度的追求和向往。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社会理想是处于最高层次的理想,它是理想的核心,并制约着个人理想。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社会理想,而仅追求自己脱离社会实际的个人理想,是不符合时代精神的,也是一种低层次的理想。但据谭龙华在湖南8所高校所做的调查,高达69%的受访学生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干好本职工作,做一个正直的人”,而仅有22.4%的学生选择“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振兴中华而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中创造出有价值的人生”作为自己的理想。这些数据体现在实际生活中就是,很多高校的“两课”出勤率低,课堂气氛沉闷,而各种技能培训班却异常火爆,“考研热”、“出国热”一浪高过一浪;毕业生就业时大多选择高收入、高职位,愿意选择大城市、大企业的工作岗位,很少有学生愿意到基层建功立业,把祖国的需要和实现自己价值联系起来的人非常少。
   2.理论根底太浅,判断能力不强,理想信念存在不稳定性。由于一些大学生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理论素养比较欠缺、理论功底比较浅,加之生活阅历不深,与社会接触不多,缺乏社会政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因此,建立在理论水平基础上的判断能力不强,对各种纷繁芜杂的信息无法进行科学分析和辨别。在各种思潮激荡的情况下,理想和信念处于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状态。
  3.心理素质弱化,悲观主义严重,理想信念存在不坚定性。面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高等院校的收费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方式的改变,以及沉重压力、恋爱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使得当代大学生处于竞争复杂的局面中。当他们遇到人生挫折,又对挫折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解释时,悲观主义就乘虚而入,有的浅尝辄止,放弃追求;有的逃避现实,沉溺于虚拟世界,比如网络游戏、武侠小说等;有的甚至做出出走、轻生等极端行为。在社会理想方面,由于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带来的深远影响,使得社会主义事业跌入了一个新的低潮;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相对稳定,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大提高,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持怀疑态度,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失去信心,政治信仰发生了动摇。
  
  二、探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
  
  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源,既有国际、国内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也跟当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相关。为此,在目前的情势下,高校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大学生特点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
  1.以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建立理想信念教育体系。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理论学习的主要渠道。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着眼于引导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内容上,既要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又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贴近生活和大学生实际,帮助他们形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自觉地把自己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联系起来;在教育手段和方式上,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方法,尤其运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育手段,使严肃的教育主题生动形象;在教育过程中,要着重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以春风化雨的方式使理想信念深入大学生心扉,内化为情感意志,外化为发奋读书、立志成才的行为。此外,在大学生的理论学习过程中,还要充分认识到党团组织和大学生理论社团的重要性。党团组织和理论社团是构建大学生理论学习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业务党校,业余团校,以及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集体讨论、电影展、读书活动等形式,可以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同时,在党团组织和理论社团的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骨干的培养工作,使学生骨干成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富有生机和充满活力的力量,以实现由点带面的良好工作局面。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对大学生显性与隐性塑造。校园文化建设能为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提供生存的土壤和升华的优良环境。建设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实现对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状态、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显性与隐性塑造,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行之有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校报、校刊、广播台、黑板报、宣传窗、网络等平台,深入持久地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以契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方式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各种社会问题,及时准确地反映校园内外各种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可以以宿舍、班集体、社团为单位,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活动,抓住重大时机和重要日子,通过演讲、辩论、征文、合唱、讲座、论坛等活动,弘扬主旋律,帮助大学生明确政治方向;可以开设人文知识的选修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打好支撑理想信念的精神基础;还可以通过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学术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等,一方面活跃第二课堂,建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引导他们走入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并尽自己所能服务社会,从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务必要注意网络宣传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对于校园“红色网站”,一方面,要增加数量,形成声势;另一方面,也要讲究精心设计内容,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严肃的主题,融政治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扩大“红色网站”的影响力;对于校园bbs,要加大信息的引导和监控,净化网络环境。在配套的工作中,要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月岭,耿春亮.论21世纪大学生理想信念体系的建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
   [2]吴辉.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视野[J].高教论坛,2003,(5).
   [3]赵金飞.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问题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2).
   [4]谭龙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zuowensucai/530385/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