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论文]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当代高水平大学的使命

高考写作指导 时间:2019-05-22

【www.jinghuajt.com--高考写作指导】

  摘要: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少表现出五大趋势,即知识经济发展趋势促使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更加注重引领社会,国际一体化促使高水平大学更加注重国际开放,高等教育大众化促使高水平大学更加注重品牌质量,科技综合化促使高水平大学更加注重学科交叉,以及知识信息化促使高水平大学更加注重全人教育。为顺应这种趋势,高水平大学必须承担起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引领力量、政府咨询决策“思想库”和“智囊团”、先进文化和引领社会进步灯塔、地区与全球合作交流桥梁的五大使命,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加快自身的崛起步伐。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高水平大学;使命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知识经济浪潮、全球一体化、知识信息化越来越凸显,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现代高等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集中体现,并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进~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我国高等教育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跨越。我国高水平大学必须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勇担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跨越发展道路,为地区、为国家、为人类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一、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
  
  根据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形势,考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少表现出五大趋势:
  1 知识经济发展趋势促使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更加注重引领社会
  随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社会、工业经济社会逐步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发达国家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已占GDP50%以上),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大学已经从农业经济社会的“象牙塔”、工业经济社会的“推动器”发展成为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现代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越来越成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提供机构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成为知识型社会的主要催化剂和工业发展的烽火台,成为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作为社会中心的现代大学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职能更加凸显,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的办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影响着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和精神面貌,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决定着学生的就业与成长。当代大学已深深地影响了大至人类进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小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是社会的中心,是关注的热点,是评论的焦点。鉴于此,加州大学前校长克拉克・克尔用了三个“无与伦比”评价现代大学的作用:它在维护、传播和研究永恒真理方面的作用无与伦比;它在探索新知识方面的能力无与伦比;纵观整个高等院校史,它在服务先进文明社会的众多领域方面所作的贡献无与伦比。
  世界上几个知识经济发展的典型地区都源自于高水平大学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高水平大学甚至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速度。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技创新造就了“硅谷”经济,成为美国乃至世界高科技产业的发源地;以剑桥大学为核心的剑桥科技园,成为英国乃至全欧洲高科技产业和人才最集中的地方;印度理工学院的科技创新成果为班加罗尔科技园提供技术支撑,使其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和世界十大硅谷之一;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为依托形成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先锋。
  2 国际一体化促使高水平大学更加注重国际开放
  一流大学普遍把国际化程度作为自身学术实力和办学水平的体现,作为衡量自己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高水平大学必须面向国际、参与国际,活跃在国际科研和学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国际活跃度。全球视野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开放视野的国际化人才、紧跟学科发展前沿的科研平台和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机构、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经常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术论文和原创性成果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这些就是一流大学高度国际化的体现。
  高度国际化使一流大学成为世界的学术分享及文化交流的中心,使得他们长期保持世界领先,这在留学生教育方面尤为突出:美国在读研究生中,外国学生约占40%;哈佛的留学生来自100多个国家,普林斯顿大学的留学生来自50多个国家。其他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也是如此:牛津大学的留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4,来自130个国家;剑桥大学研究生中留学生比例超过60%:东京大学的2000多名留学生分别来自60多个国家。同样,大学国际化也导致教授活动范围变化,有专家形象地把美国教授划分为三类:世界型教授坐飞机出席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参加各种国际学术活动,地区型教授开车参加地区性学术会议、参加地区性学术活动,学校型教授仅在学校参加校内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例如,加州大学这三类教授的比例大约为60:30:10。
  国际化促使一流大学更积极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热点问题,关注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和恐怖主义等危机。只有关注全球的大学才能受到全球的关注;只有面向全球,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为己任的大学,才是能够引领国际社会的大学;只有受到全球关注并能引领国际社会的大学,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中国从一个经济落后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大国,将来再用20~30年从经济大国发展成为经济强国,这些历史跨越的实现就是一步步面向世界、融入世界,不断承担世界责任、推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的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更要进一步适应这个发展趋势,要适应我们国家作为经济大国和经济强国的人才需求。当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这个国家的公民应该有大国风范,有与之相适应的知识、能力、智慧、责任,所以四川大学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这才是世界经济强国需要的人才。
  3 高等教育大众化促使高水平大学更加注重品牌质量
  马丁・特罗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50%视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进入大众化阶段;2004年,世界有36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我国高等教育通过近些年的跨越式发展,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2007年这一比例达到23%。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一流大学的竞争力就更加集中、更加迫切地体现在品牌和质量上,就会更加重视和强化精英教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平均达到80%以上,但是他们的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MIT、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等,都更加注重学校品牌的塑造和办学质量的提高。MIT以精英教育为办学理念,一直保持着“全美最好的理工大学”的地位,造就了一批声名盖世的科学家,包括55名诺贝尔奖者。剑桥大学长期以来坚持培养拔尖人才、各领域领导人的精英教育理念,围绕拔尖人才的培养,着眼于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吸引和招收最优秀学生,吸引和留住相当数量最优秀的教学科研人员,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四川大学在研究型大学本科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也始终坚持精英教育不动摇,把精英教育放在首位,坚持质量为本。
  4 科技综合化促使高水平大学更加注重学科交叉
  现代科技发展综合化的主导趋势,使得科学研究、科技创新越来越难以在单一学科内取得突破性成果:而多学科融合、多学科交叉是产生新学科的源泉,是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是解决重大技术、社会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依托。英国广播公司(BBC)曾对23位著名科学家(包括7位诺贝尔奖得主)进行访谈,发现他们所深度涉及的专业或学科领域最多达6个,平均为3.3个。20世纪最后25年,交叉学科获诺贝尔奖数接近50%;21世纪最初5年,这一比例超过70%。以培养精英人才、开发新知识、贡献重大科研成果为己任的世界高水平大学,都在积极实施跨学科研究和学习计划,并努力在实践中完善。普林斯顿、哈佛、MIT等大学通过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来设立和发展跨学科课程,研究生和教师一起共同进行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和跨学科研究;南加州大学2006年5月发布《美国南加州大学交叉学科研究发展规划建议》,提出设立交叉学科委员会、跨院联合聘任教授、完善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措施、促进人才培养的系列举措。MIT在2003年成立计算机系统生物学创新工程(CSBi),通过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工学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来促进学科的快速发展,已成为MIT最大的跨学科组织之一,其教育和研究成果也在全美处于领先地位。
  5 知识信息化促使高水平大学更加注重“全人”教育
  在传统社会里,人们交往不多,社会信息量较少,知识更新速度慢,大学所获得的知识足以满足学生一生的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交往空前频繁,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社会信息瞬息万变,大学必须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由过去的“知识教育”转变为“全人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责任的全面发展的“全人”,他们不仅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备成为精英和栋梁的潜质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1989年UNESCO北京会议提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最开放的人”。
  国际一流大学都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全人”。牛津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各领域的领袖人才和未来的学者精英,这种精英应该是“全人”(the whole person),并据此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不仅着眼于学生未来的职业,而更眼于整个生活:哈佛大学提出要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思维习惯良好的人;MIT始终坚持大教育观,认为应当培养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体会丰富和完美的生活,提倡学生要有人文和社会内涵。所以,国际一流大学对于人才的培养,不单是强调知识教育,更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
  总之,这些发展趋势表明未来的高水平大学:肯定具有鲜明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肯定高度重视办学品牌质量;肯定具有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学科交叉的机制;肯定能够很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引领社会,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肯定坚持开放性、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主动参与、融入国际竞争与合作。正是顺应高等教育的这五大趋势,四川大学提出了下一步的目标,即按照“科学发展,重点跨越,造就英才,引领社会”的指导方针建设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提出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确定精英教育、全人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国际视野、强烈创新意识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并高速推进国际化进程,融入高水平大学国际竞争与合作体系。
  
  二、当代中国高水平大学应承担的五个使命
  
  从最初的单一的教学功能到洪堡时代的教学、科研功能,再到现代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大学的功能逐渐丰富完善。当代一流大学都有明确而富有自己特色的大学使命。目前,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全社会对大学重要性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这为中国大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中国大学通过这几年的建设,具备了较强的实力,也肩负着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区域社会发展及建立和谐社会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一机遇期,进一步增强建设一流大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发展自身,奉献社会,振兴民族。
  综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我们认为当代中国高水平大学应主动承担起以下五个重要使命:
  1 高水平大学要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首要使命,大学应当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建设者的培养基地。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已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要素和最现实的生产力,是世界各国争夺的焦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水平大学承担的最重要的使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当坚定不移地实施精英教育,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四川大学是中国西部地区培养大学生最多的一所大学,迄今为止,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大学生。其中,除了朱德、郭沫若、巴金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之外,学校还培养了一大批各地经济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培养了一大批不仅有财富和智慧,更有文化和责任的企业家和管理精英。2007年,四川大学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规律和学校的目标定位,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形成了《四川大学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体系的方案》,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指导思想,通过实施精英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育、研究式教学、国际一体化教育、创新教育、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等,为民族振兴和区域发展培养英才。
  2 高水平大学要成为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引领力量
  当代高水平大学具有“三个一流”的职能: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提供一流社会服务。所以,大学要主动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要出重大成果即重大技术和专利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大学直接介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走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成为推动、引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切入点。同时,大学又从中获取自身发展的外在动力。例如,我校“985工程”二期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就是针对西南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来规划建设的:“西南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与安全的基础研究”创新平台针对西南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等问题开展研究;“重大疾病生物治疗”创新平台针对我国尤其是西南地区生物资源、中医药资源开展重大疾病生物治疗研究;“高分子与特种功能材料”创新平台针对西南地区的稀土资源以及高性能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开展研究。我校研发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成为中国民用航空相关领域自主知识创新的重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成果推广累计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5亿元,占有国内市场份额90%以上;我校创制的“料浆浓缩法制固体磷铵”技术推动了中国磷化工业的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成为中国磷铵生产的主流技术;已在西南地区建设并投产5套25万吨/年生产装置,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
  3 高水平大学要成为政府咨询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当代大学的科研水平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研究质量,努力回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学要积极参与构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真正成为各级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如我校教授研究完成的服务型政府项目有力促进了成都市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已成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典型代表。
  4 高水平大学要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灯塔
  大学不能受社会世俗化、市场化的影响,要通过坚持高尚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弘扬先进文化,以其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引领社会前进,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特别要深入探索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创造新理论、新成果:重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流派和学术团队,使优秀成果、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影响世界。例如:四川大学对儒、佛、道经典文献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所取得的处于领先水平的成果,对于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构建新型社会文化有重要意义。四川大学在道教领域取得了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丰硕成果,填补了中国该学科研究的空白,构建了以道教为主体的新的中国宗教文化体系,促进了以青城山为道教重要基地的四川旅游业的发展。在佛教文献研究方面,成为世界敦煌学研究重镇,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儒学研究方面,四川大学的《儒藏》涉及古籍5000种,文字约5亿,为抢救、传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作出了杰出贡献。特别重要的是要促进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不断为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使我们大学成为社会伦理道德的典范与楷模,成为大学精神家园的创造者和守护者,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引领者。
  5 高水平大学要成为地区与全球合作交流的桥梁
  大学是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平台,一流大学理所当然要成为区域经济和国际交流合作的纽带。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著名企业、国际基金组织等合作交流广泛的优势,推动地方与全球的沟通与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入国际优质科研教育资源和国际资本。例如四川大学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仅2006年就成立了4个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机构:与加州大学、优山美地国家公园、中国九寨沟管理局建立九寨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牵头组建中美大学战略规划研究所,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组建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和中德能源法研究中心,与国务院扶贫办、国务院西部开发办、UNDP和世界银行共同组建中国西部反贫困研究中心。通过这些科研平台,促使了国际一流大学的优质教育和科研资源本土化,为世界顶尖级科学家直接参与研究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核心关键问题构建了新的平台,成为区域发展和国际合作非常重要的纽带和桥梁。
  
  三、顺应趋势,不辱使命,加快中国高水平大学的崛起步伐
  
  能否建成一流大学,关键在于能否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利用好机遇,通过高层次谋划实现自身的战略性跨越。中国高水平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就必须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勇于承担使命,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加快自身的崛起步伐。
  1 敢于确立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先进的办学理念
  短期内快速崛起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建校之初便提出了建成一流大学的目标。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乔丹指出,斯坦福“决不会因袭任何传统,无论任何人都无法挡住她的去路”;哈佛崛起的关键校长艾略特上任伊始就宣布要把哈佛“建成最伟大的大学”,他以超凡的魄力改造哈佛,为美国高等教育确立了标准,以致当时美国一流大学都“以哈佛的标准度量一切”:建校仅十几年便跻身一流大学之列的香港科技大学建校开始就把自己目标定位为一所世界级大学,而不是一般的大学。因此,如果我们不提出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如果不真正按一流大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不可能建成一流大学。四川大学在去年制定的《四川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就鲜明地提出了“建成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奋斗目标,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主动承担起国家和社会赋予四川大学的责任和使命。
  2 吸引一流师资,确保品牌质量
  一流大学的核心是一流师资。有了一流师资,才能培养一流人才,产生一流成果,确保一流的办学质量,铸就一流大学的品牌。斯坦福大学也把招聘“引导世界”的教授作为建一流大学的战略举措;英国华威大学建校之初就提出“到优异的大学吸引优异的人才,从而构筑优异的大学”,形成“一流人才竞争一流岗位”的传统,这是他们迅速崛起的关键。四川大学近年来实施人才强校计划,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汇聚了一批优秀拔尖人才,院士数从2002年的4人增加到2007年的lO人,“973”首席科学家实现零的突破、已达4人,长江学者从10人增加到2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数从16人增加到了35人,特别是通过重点基地建设,从耶鲁大学、霍普金斯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引进了39名杰出的科学家,为学校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 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建设1~2个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
  任何大学用于发展的资源都是稀缺的。只有将稀缺的资源集中起来,重点发展基础好的1~2个领先学科,才能更好地把这1~2个学科率先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从而带动其他学科快速向世界一流迈进。集中资源、突出 重点是世界一流大学实现崛起的共同做法。MIT重点发展物理学科,使其在7年内就进入美国前三名:斯坦福大学重点发展电子工程(微电子)学科,不到20年就位列美国前三强。四川大学近年来确定了材料一信息一生物一医学的交叉边缘学科为重点领域,建设好“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组建创新突击队,力争在1~2个学科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进而推动学校的整体跨越。
  4 注重国际交流合作,敢于与一流大学竞争
  短期内快速崛起的大学都是把自己置于全球化的平台上,按照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规划自己,都是在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全面合作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印度理工建校开始就以国际一流的理工学院为目标,按照MIT的模式进行建设,在世界范围内招聘优秀教师,与MIT、加州理工等9所美国顶尖的理工大学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与柏林工业大学等6所德国顶尖理工大学开展研究生合作培养,与Intel、摩托罗拉等联合开展科研、建实验室,利用国际优质资源短期内迅速崛起。近年来,四川大学加大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已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及基金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2007年,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大活动就有6次:巴基斯坦总理阿齐兹来访并为“四川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揭牌;与韩国又松大学合作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校长理查德・拉肯斯率蒙纳士大学代表团来校访问,签订全面合作及双学位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Brandt校长来校签署“1+2”硕士合作协议,成立“中德能源法研究所”;与日立公司共建“四川大学一日立环境研究中心”;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克罗校长来校访问、演讲,共建孔子学院、推进中美大学所建设、签署协议,学校正在快速融入国际高水平大学竞争和合作体系。
  5 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开发社会资源
  短期内快速崛起的一流大学都是在解决地方发展重大需求过程中获得大量科研经费,并在科技攻关的过程中始终站在科技的最前沿,始终保持一流大学的创新能力和活力的。MIT通过波士顿128号公路带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斯坦福通过“硅谷”、华威大学通过区域制造业的崛起、卡耐基・梅隆大学通过推动匹兹堡经济结构转型、印度理工学院通过班加罗尔软件工业园的崛起、香港科技大学在促进香港经济转型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跨越。作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和辐射源,近年来,四川大学与成都市共同设立了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项目,与成都市共同投资,设立了以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核心的中介服务机构――成都川大技术转移中心。目前,四川大学正紧紧抓住成都市作为城乡统筹“特区”的历史机遇,充分开发社会资源,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并借此推动自身跨越发展。2007年,我校抓住成都市被批准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机遇,与成都市共建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整合学校多学科优势,从理论层面、学术层面、非政府层面进行探索,特别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成都市的改革和发展纳入全球视野,从构建有显示度、有标志性的全球新型城市的目标进行构思和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处在新起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只要我们秉承“极乎高远而底乎平实”的优良传统,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勇于承担自身历史使命,借鉴各国成功经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跨越发展、迎头赶上,其中的佼佼者就一定能快速崛起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杨裕南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xiezuozhidao/53118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