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浅谈高效课堂实践中的应用】浅谈高效课堂实践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高考写作指导 时间:2019-05-22

【www.jinghuajt.com--高考写作指导】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效课堂不仅是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全社会非常关注的话题。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建新的教学模式、采用合理的评价机制是高教课堂实践得以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高效课堂;实践;关键问题
  在大力推行回归教育本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幅度削减课时,改变以往那些熬时间、拼体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育的今天,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高效课堂,是广大教师的需求,更是学生的渴望。然而,在高效课堂的实践中,虽然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课堂充满学生成长的气息。但又不可否认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热闹背后,透露出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被真正激活,存在着如何把握新旧学习方式和数学观念的转换等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还要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的高效课堂呢?本文试图就高效课堂实践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转变教学理念是高效课堂实践成功的前提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把教育视为“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影响,借助于一定的媒介,通过受教育者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形成预期的品质”。所以,一方面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客体,教育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训练;另一方面“师道尊严”神圣不可侵犯,教师们没有树立服务的意识,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这样就自然阻隔了师生间的交流。另外,部分教师还认为,教得再好不如考得好,学生的考试成绩是教学质量最有说服力的标准,“唯分数论”在一些教师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了。这种唯分数论的教学质量观,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只看教学的结果而不重视甚至忽视了教学过程,没有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所以,要想使高效课堂实践能够成功必须先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全面的认同和接受高效课堂理念。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促进者、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问题学习的帮助者……”;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在关键时机加以适当的组织和点拨,这样,才能利于学生主动构建、有效巩固和灵活运用,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实践成功的基础
  高效课堂从学生角度来讲,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课堂,也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它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充分发挥“独学、群学(小组学习)”的作用,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在展示中积累经验。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了会学习的能力,为其在离开学校后的继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构建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把课堂建成一个和谐互补的大家庭。课堂是一个情感表达的场所,教师面带微笑、用温暖和鼓励的话语亲切地与学生交流,有利于构建师生间心理零距离的课堂,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能够在心理上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这对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提出不同意见且不懂就问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
  3.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在课堂上,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时,教师应该适时地加以鼓励和表扬,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只有成为学生的朋友,彼此才容易沟通,课堂气氛才能融洽,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被唤醒,也就更能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是高效课堂实践成功的保障
  高效课堂必须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虽然模式或许有其僵化的一面,但是另一方面,它同样可以承载课堂之规,正如行驶的汽车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一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都需要一个基本的“规则”即课堂教学模式来约束,课堂一旦变成了“自由发挥”,则很容易导致一场混乱。为此,我们构建了“学、悟、探、测、思”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指的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同绕课程标准,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可操作的“导学案”。让学生在“导学案”导引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自学中理解知识、发现问题,在合作、交流、探究中培养能力、解决问题,在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启发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觉性,使师生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把理论性原理与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实际结合起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领悟、自我发现、合作探究、共同提高。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的有效途径,最终的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流程操作为:指导、展示、反馈三大环节。
  1.指导
  在上展示课的前一天,安排20分钟的指导课,指导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指导,它要求学生依托教材围绕导学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群学(小组讨论研究)。其流程是:①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②学生们在导学案的引领下阅读教材、思考、发现问题、查阅资料、组内交流完成导学案上“自主领悟”部分,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可以对某个人或整个小组进行适当的指导。③教师引导各小组互相讨论,填写《师生互动交流簿》。④教师收回《师生互动交流簿》,根据《师生互动交流簿》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也就是二次备课。
  2.展示
  高效课堂必须十分重视展示,展示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上台讲解、提出问题、把自己的观点、思路、方法以多种方式展示出来。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科目,不同学习内容,展示方式不同,有表述、辩论、质疑、角色扮演、板书、对话、朗读、背诵、动手操作等等。其流程为:①教师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再一次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②教师组织同组学生对导学案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探究。③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学生展示时教师要倾听、记录、点评,其他学生也要倾听、思考、质疑。④当堂检测,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⑤师生共同总结、反思。
  3.反馈
  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指导和展示后仍在继续,每周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一次周检测,通过周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指导课和展示课上的学习情况,为教师调整下一步教学设计提供有力的数据。
  四、建立适当的评价机制是高效课堂实践成功的动力
  “建立适当的评价机制不是为了甄别、排队、控制和打压,而是为了改进、完善、激励和提升。高效课堂之所以把相信学生当作教师的师德,是基于教育必须体现在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情感、课堂幸福指数、学习收获、成长轨迹等作为评价课堂的依据。”按照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从关注知识到关注能力、关注可持续发展,从关注个别人的发展到满足团队的发展需求,从关注达标率到关注情绪、情感和精神,从教导式管理模式到关注自主成长模式,来建立评价机制。我们从“学生”和“学”人手,制订了《自主学习“明星”评价方案》。该方案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学生的评价,既有横向评价,又有着眼于学生发展的纵向评价;评价的内容既看学习的内容,又看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效果。总之,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情况、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当堂检测和周检测的考试情况等都进行量化评价,又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结合素质教育强调的“减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全面的评价。通过建立这种评价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课堂是教师生活的地方,又是教师生命价值实现的重要阵地,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要改变现有的课堂,创建高效课堂,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效课堂将会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但是无论未来如何,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探索,终有一天我们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金祥林冲学应用教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8)
  [2]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3]李炳亭.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8)
  (责任编辑:李虹)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xiezuozhidao/530715/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