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人间草绿阅读答案

时间:2011-03-30

【www.jinghuajt.com--雪】

第一篇人间草绿阅读答案:初三语文模拟试卷


  在读初三年级的时候,相信大家通过语文试卷的练习,把自己的文学素养提升了不少。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以供参阅。
  初三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积累与运用。(41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1分)
  (1)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2)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
  (2)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4)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不鸣则已 , 一鸣惊人 。(6)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
  (7)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8)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
  (9)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0)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答。(8分)
  澄蓝碧亮的海水,象玻璃般在阳光下闪耀。鼓满风的帆船倾斜着,有如一支飞梭,沿着水面犁开滚滚白色浪涛,仿佛给蓝色的绸锻缀上花边似的。在这群山环抱着的宁静海湾中,酷似一座座画屏,散布着一个又一个的岛屿,峰峦叠翠,青石嶙询,有的俊挺雄建,有的秀丽ē’nuó。 (选自张炯《忆三都澳》,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并给文中加点字注音。(4分)
  ē’ nuó( 婀 )( 娜 ) 倾( qīng ) 缀( zhuì )
  (2)上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以改正。(2分)
  锻 改为 缎 建 改为 健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这群山环抱着的宁静海湾,散布着一个又一个的岛屿,酷似一座座画屏。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2分)
  A.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B. 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绝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C.树根在大地里面纵横交错,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D. 别看这些证件不起眼,但是在这些证件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妇孺皆知的故事。
  4.下列句子组成与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④⑤③②① B.⑤④③②① C.⑤④②③① D.④⑤①②③
  5.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在生活中,现代人智商的提高还是大量依赖于面对生活的挑战并适应社会的发展。例如,计算机和IT 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于人类的生活不仅让所有人受到挑战,而且把人类引入了一个生活节奏更快、脑力劳动更强、认知速度更高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除了工作上应用计算机外,就连计算机游戏业在帮助人类提高智商。
  A.现代人智商的提高依赖于社会的发展 B.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C.接受现代生活的挑战可以提高智商 D.计算机游戏业在帮助人类提高智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在一家餐馆里,休斯教授在餐桌边已坐等多时,最后终于看到服务生走过来。“你想吃点什么?”服务生问。“刚来时我想吃早餐,”休斯笑着说,“现在我想大概该吃午餐了。”
  休斯的言外之意是:你们餐馆服务不到位,让我等的时间太长了!
  7.名著阅读。(7分)
  【甲】“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无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就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到畏惧和遗憾了。
  (1)这段话选自于 海明威 的 《老人与海》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 桑地亚哥 。(3分)
  【乙】“阿 龙纳斯先生,”他回答我,“我没摸清楚我所要对付的这怪物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我不愿意在这么一片黑暗中,随便让战舰去冒险。再说,怎样来攻击这个神秘东西呢,又怎样来防御这东西呢?我们等到天亮,情况便不同了。”
  “舰长,您现在对于这个动物的性质没有什么疑惑了吗?”
  “没有疑惑了,先生,明明白白,这是一条巨大的独角鲸,同时又是一条带电的独角鲸。”
  “也许,”我又说,“我们不能接近它,就像不能接近一条电鳗,或一个水雷那样!”
  “的确,”舰长答,“它身上有雷电般的力量,它一定是造物者造出来的最可怕的动物了。就是因为这个理由,先生,我才不得不十分小心在意。”
  全体船员在夜间都站着守望,没有一个人想到睡眠。林肯号在速度上敌不过这个怪物,只好保持着低速度慢慢行驶。而独角鲸也模仿战舰,在波涛上随意摆动者,好象还不打算离开这个比武场。
  (2)本语段节选自 凡尔纳 (作者)所写的 《海底两万里》 (书名)。(2分)
  (3)文中所说的“怪物”究竟是什么?叫什么名字?(2分)
  潜水艇。鹦鹉螺号。
  8. 综合性学习。(7分)
  盐城晚报讯(2015年2月3日)昨天下午,盐城晚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在2014城市民生建设与民生保障高层论坛暨全国优秀民生改善典范城市发布会上,我市荣获首批“全国民生改善十佳典范城市”称号。此次评选活动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80多座城市,我市荣此殊荣,这不仅是盐城市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更是盐城百姓手中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福利,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要位置,兴办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形成了一批民生工作的特色亮点。2014年,我市着力推动饮用水安全、食品安全、交通便利等重大民生问题的解决,其中,饮水安全十大工程全面启动,通榆河等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水源互通工程建设等取得阶段性成效。突出完善保障制度建设,全力保标准第一、保特殊群体、保增长机制,健全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托底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新建中小学、幼儿园28所。突出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5%、11.2%,空气质量跻身全国第四,新增绿化造林面积全省第一,创成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综合评审,倡导市民低碳出行,盐城正逐步成为本地人的骄傲、外地人向往的宜居宜居宜业城市。
  材料二:今年年初,政府在市区已经投入使用城市公共自行车。全市共有250个公共自行车集结点,共投放6000辆自行车。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是绿色交通系统是绿色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今年民生改善的又一重大举措。
  (1)根据材料一,请你归纳分点概括我市为改善民生做了哪些方面的事实?(4分)
  ①我市着力推动重大民生问题的解决,②突出完善保障制度建设,③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发展平衡,④突出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2)你在公共自行车站点借车时,正好遇到一位刚办好租车卡的老大爷,他不会租车(还车),向你寻求帮助,请你根据材料二和图上所示流程,用简洁的语言清晰地向他介绍租车或还车的步骤方法。(3分)
  老大爷,您好!您先把IC卡置于锁卡器界面的刷卡区内,当锁止界面上的“正常”长闪,并发出“请取走”后,在30秒内将车推出,信用保证金扣除,在提示“租车成功”后取回IC卡并妥善保管,这样您就可以成功租到车了!
  老大爷,您好!您先将车推入锁止器,当自行车被自动上锁,锁止器“正常”长闪,并提示“请刷卡”时,将IC卡置于锁止器左侧的刷卡区内,待听到还车成功扣x元取回卡并妥善保管,这样您就可以成功还回车了!(称呼1分,步骤抄全即可得2分)
  二、阅读与理解(49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9-10题。(5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9.这首诗运用烘托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的特点: 高(高耸、高大、高耸入云等。意近即可) (请用一个词语概括)。(2分)
  10.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生动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的心意,把愁心带走,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分析2分)
  (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1-15题。(16分)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建安五年,曹公①东征,禽②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③,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④其所赐拜书告辞。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注释】①曹公:即曹操。下文的“羽”和“绍”分别为关羽、袁绍。 ②禽:通“擒”。
  ③白马:地名。 ④封:封存。
  【参考译文】: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投奔袁绍.曹操活捉关羽而回,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待他非常客气.袁绍派遣大将军颜良到白马进攻东郡太守刘延,曹操让张辽和关羽作先锋迎击颜良.关羽远远望见了颜良的旗帜和车盖,便策马驰入千军万马之中刺杀颜良,割下颜良首级回到营中,袁绍的众多将领没有人能够抵挡他,于是解了白马之围.曹操当即上表奏请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当初,曹操佩服关羽的为人,而观察他的心情神态并无久留之意,对张辽说:“你凭私人感情去试着问问他.”不久张辽询问关羽,关羽感叹地说:“我非常清楚曹公待我情义深厚,但是我受刘将军的深恩,发誓与他同生死,不能背弃他.我终将不能留下,我必当立功来报答曹公后才离开.”张辽将关羽的话回报给曹操,曹操认为他是义士.关羽杀了颜良后,曹操知道他一定会离走,便重加赏赐.关羽全部封存曹操给他的赏赐,呈书告辞,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曹操左右的人想要追赶关羽,曹操说:“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主人,不必追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身份低微,目光浅陋 ) ②庶竭驽钝( 比喻低下的才能 )
  ③绍诸将莫能当者( 没有谁 ) ④曹公义之( 以……为义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C )(2分)
  A.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 及羽杀颜良
  辽以报曹公 及郡下,诣太守
  C. 谓张辽曰 D.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太守谓谁 将军宜枉驾顾之
  1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重 加 赏 赐 / 羽 尽 封 其 所 赐 / 拜 书 告 辞
  1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只希望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扬名做官。
  (2)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我必当立功来报答曹公后才离开。
  15.面对曹公厚赐,关羽“终不留”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甲文中的诸葛亮与关羽在为人处世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4分)
  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知恩图报
  (三)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回答16-19题。(11分)
  薯片的生意经
  谢宛霏
  ①关于薯片,你可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吃下第一片后,就会一口气把它们全吃光。不要奇怪,实际上为了让消费者吃下更多的薯片,从研发、制造到营销,食品公司可是花了“狠心思”。
  ②对于吃薯片停不下来的原因,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一项脑成像研究给出了答案——研究者将这种现象称为“享乐性贪食”:不为饥饿,而是为了获得愉悦感而进行过度摄食。
  ③之所以愉悦,是因为食用薯片后,大脑奖赏系统的关键结构伏隔核被强烈激活,并发出一种奖赏信号,诱导享乐性进食发生。另一方面,原本能够根据食物摄入量调节进食欲望的中枢饱腹感回路变得不再敏感,导致摄入的热量超过实际的能量需求。于是,当你吃下第一片后,就会一口气把所有薯片吃光。
  ④至于营养,则不在食品巨头的考虑范围之内。世界第六大食品公司通用磨坊、同时也是哈根达斯生产商的前CEO斯蒂芬·桑格就曾说过:“不要和我谈营养,跟我谈味道。如果这种东西更美味,就别费心思去推销那些难吃的东西。”
  ⑤食品业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知道该怎么做时,请加糖。再没有比糖更让人上瘾的配料了。实验老鼠有两个选择:含糖饲料、含可卡因饲料。94%的老鼠选择了糖,而不是可卡因,即便是那些可卡因成瘾的老鼠,也很快投向了糖的怀抱。
  ⑥糖还有帮手——脂肪和盐,盐负责刺激你的味蕾,脂肪让人感到满足和愉悦。它们会刺激你的大脑,生成内啡肽——一种快乐荷尔蒙,让人倍感愉悦。
  ⑦食品公司会建立庞大的科研团队,帮助公司创造一个个最能激发消费者进食欲望的食物配方。乐事薯片的生产商菲多利公司在达拉斯有一个强大的研发中心,500名化学家、心理学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每年要花费3000万美元开发完善产品的口感、香味和松脆度,他们还有一个4万美元的咀嚼器,用来测试薯片的最佳崩裂点。
  ⑧消费者对薯片有诸多担心:让人发胖、对身体不好、油脂量高、吃不完难保存、对孩子有害。市场心理学的先驱欧内斯特·迪希特曾经为薯片生产商菲多利公司撰写了一份报告,应对消费者对薯片又爱又怕的心理。他的建议是,提到薯片时,用烘焙代替油炸,听上去更健康。但是真的如此吗?烘焙薯片确实非油炸,但是并非没有用到油!我们看一下配料表就会清楚地看到“氢化植物油和精炼植物油”。而其中的氢化植物油就含有通常所说的对人体心脑血管有不利影响的反式脂肪酸,过多食用反式脂肪酸将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几率。
  ⑨18多年以来,食品行业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生产出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然后,又花大把的金钱和精力把它们推销出去。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影响已经无法挽回。
  (选自《读者》2014年第17期,有删改)
  16.文章以我们吃薯片所拥有的切身体会开头,有何作用?(2分)
  ①引出文章说明对象;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7.仔细阅读文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篇说明文的行文结构特点。(3分)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行文结构。文章开门见山写出食品公司是下了狠功夫从而让人们吃薯片停不下来;接着分段具体说明食品公司是如何做到的;最后总说食品行业费尽心思生产的食物其实是高糖高盐高脂肪的,对公众健康会产生一定影响。(答出总分总,后面言之成理即可。)
  18.第⑦段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本段采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分)具体真实地说明了食品公司会建立庞大的科研团队,帮助公司创造一个个最能激发消费者进食欲望的食物配方。(1分)
  19.文章第⑧小节末尾的划线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不能删去。(1分)“过多”在文中指超出正常食用量,大量食用反式脂肪酸会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几率,如果删去,与事实不符,(1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一定要结合原文具体阐述)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20-24题。(17分)
  人间草绿
  王本道
  ①节令蹒跚的步履中,已透露出春的气息。“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几天到寓所附近一处小巧的公园散步,迈进园门就立刻感到假山向阳坡上有了恍惚的绿意,走近之后又只见些毫无生气的枯枝败叶。耐心地蹲下身去拨开杂陈的衰草,眼前立刻竟泛出一片新绿!一株又一株草芽,含着几分鹅黄,嫩嫩的,鲜鲜的钻出了土层,再向远处望去,无数个嫩绿的质点,横衍纵蔓连成了一片,小巧的公园立刻蜕尽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
  ②此时,春寒尚料峭着,周遭依然是凛冽透骨的寒气。而春草却懂得自己的使命,在刚刚融雪的泥泞坎坷中,漫生漫长起来,大地将因此又一次盛满绿意欢歌,天空也将因此又一次充满淡雅的馨香。看着这些在清晨的凉风中闪烁摇曳的精灵,一种莫名的激动在胸中涌动。纤纤芳草,每年初春必得穿越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这个世界,一点一滴聚敛着微弱的生命能量,绿遍天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千世界因此而充满生机,无数生命有了赖以存活的希望和依托。
  ③自然界中草的种类委实太多了,绝大多数人分不出它们的类别,叫不出它们的名字,甚至被称作是“野草”,时常被轻易除掉。但是从植物学的角度讲,每一棵草都有自己的名字,并在这星球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而年复一年,看到岁岁还生的芳草,让我更多想到的,却并非它们的“实用”价值,而是它给人的某种精神支撑。四十多年前我在乡村插队,与青青芳草亲密接触,视野所及,一片茂盛。当时的中国乡村,生产力不高,农民兄弟时常吃不饱肚子,可是广袤的田畴,哪里该种庄稼,哪里该长草却和谐有序,泾渭分明,并无多少人为的雕琢,乡村显得安静、轻柔,充满诗意。劳动休息时躺在草地上,混杂着泥土味道的青草气息沁入心脾,那味道我至今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只能说是一种专有的味道,让我身心感到踏实清爽。
  ④对于人间草木,大多数人会将目光投向花与树,关注一朵花的含苞与绽放,留意一棵树何时发芽抽青,很少有人去问津一株小草。其实世间的每一种草都是花,每一种花也可以说是一种草。草儿从刚刚被融雪洗出嫩嫩的鹅黄,便开始了自己顽强的生长周期。先是长出几枚纤细的叶片,继而在叶片中间钻出一棵嫩茎,很快嫩茎的枝头就长出几颗米粒大的蓓蕾,接着便会绽出细小的花瓣来。这些“草花”,颜色各异,大小不等,密密匝匝,依附着几片绿叶,虽不妖娆,却茁壮挺拔;虽孤寂淡然,却凭着一种自信,在山野田间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彩。而一朵花,即便是有名的花,从含苞到绽放,姹紫嫣红,让人赏心悦目,可是花期一过,便旋即回归“草”的形象。而对这些“花草”,依然要栽在精美的花盆里,浇水、施肥、剪枝,精心养护,稍有懈怠就枯萎死去,永不复生。
  ⑤相对于一棵小草,树无疑是伟岸、挺拔的,树的寿命很长,一棵树常可以活过上百年乃至几千年,似乎是草的成千上万倍。但草的寿命该怎样计算?岁岁枯荣的“枯”,应该是在严冬时休眠而已,每当春风一起,又是一片欣欣向荣。而时空年复一年无穷匮也,树与草的寿命孰长孰短呢?凡是有树的地方,周围总是有一片茵茵绿草陪伴装点着,在庄严的大树下,一棵棵小草不卑微、不羞愧,丝毫不自惭形秽,反倒坚韧从容,宁静安然。面对着树与草,我突发奇想,如果世间只有树而没有草,那么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一棵棵的树如同木桩似地插在黑土地里,突兀、孤独,树冠下空空如也,了无生气。
  ⑥转眼就是春,“天涯何处无芳草”。随着气温日渐回升,春草将热情奔放,淋漓尽致地挥洒它绿色的畅想。世间的生命,本无高贵卑微之分,如果在自然界中做不了牡丹、玫瑰,纵使做一棵小草,也要坚强挺拔,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投身经天纬地的绿色之中。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4月7日,有删改)
  20.请用文中的一句原话概括本文的主旨。(2分)
  世间的生命,本无高贵卑贱之分,如果在自然界中做不了牡丹、玫瑰,纵使做一棵小草,也要坚强挺拔,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投身漫天遍野的绿色之中。
  21.本文写“草”,用词精当,感情细腻,请品读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一株又一株草芽,含着几分鹅黄,嫩嫩的,鲜鲜的,钻出了土层。
  “含”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生的草芽的新鲜娇嫩。(2分)
  (2)纤纤芳草,每年初春必得穿越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这个世界。
  “才”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芳草来到这个世界的艰辛,(1分)突出了芳草的顽强生命力。(1分)
  22.第④⑤段除了写草之外,作者还写到了花、树,分别有什么作用呢?(3分)
  作者运用对比(衬托)(1分)的手法,写花是为了强调草凭借自己的挺拔自信也会有自己的光彩;(1分)写树是为了表现草虽然卑微却坚定从容、宁静安然的精神。(1分)
  23.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④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其实世间的每一种草都是花,每一种花也可以说是一种草。
  每一种草都会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活出属于自己的自信和光彩。(2分)每一朵炫目的花,花期一过,最终都会回归“草”的形象,会枯萎凋谢。(2分)
  24.文章在第③段写道:“而年复一年,看到岁岁还生的芳草,让我更多想到的,却并非它们的“实用”价值,而是它给人的某种精神支撑。”结合全文思考,草能给人怎样的精神支撑?(4分)
  给人赖以存活的希望和依托;给人以踏实清爽感;向人传达自信;虽然卑微却从容坚定的精神。(1点1分,答案均在文中,是文中黑体字。)
  三、写作(60分)
  请以“想想就开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能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书写规范、美观,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初三语文模拟试卷(二)
  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2 分)
  (一)诗文默写(本题满分l0分)
  l.必做题:请将下面的诗歌补写完整。(4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皇里,弹琴复长啸。
  ① , ② 。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缓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③ , ④ 。敲门试问野人家。
  2.选做题:请从下面三组题目中任选两组作答,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所答的前两组。(6分)
  第一组:
  ①学而时习之, ?(《论语》)
  ②《月下独酌》一诗中,诗人李白展开浪漫想象,邀来天上的明月与自己的身影一起饮酒的诗句是: , 。
第二组:
  ①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②蒹葭苍苍, 。 ,在水一方。 (《诗经》)
  第三组:
  ①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③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 (何其芳《秋天》)
  (二)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12 分)
  3.下面画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间题,请加以修改。(2分)
  进入数字化时代后,汉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的手写演变成了键盘输入、语音输入等。很多人在长期使用新的输入方法后,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
  修改后的语句:
  4.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
  小明同学热心助人,每到周末都要去敬老院做义工,但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常遭到爸爸批评。昨天,爸爸又责备他说:“考试成绩那么差,怎么好意思去帮助别人?你还是有点自知之明吧!”小明为此很伤心。
  你作为小明的好友,要去安慰、鼓励他。你会这样对他说(不超过60字):
  5.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 ① 小, ② 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③ 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
  (l)在上文的3处空格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不但 而且 可是 B.不但 而且 如果 C.虽然 但 除非 D.虽然 但 然而
  (2)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作家 的散文集《 》。文中“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一句的宾语部分是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句中,“走回去”的短语结构类型是 。(4分)
  二、阅读(本题满分48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7分),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传》)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来源:学。科。网]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便要还家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1分)
  译文: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2分)
  译文: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8 分)
  周?①画龙
  周?,江宁人,善丹青②。康熙中,以画龙著名。
  尝以所画张于黄鹤楼,标其价曰“一百两”。有臬司③某者,登楼见之,赏玩不置,曰:“诚须一百两。”?即卷遗之,曰:“某非必欲得百金也,聊以觇④世眼耳!公能识之,是某知己也,当为知己赠。”由是遂知名。
其画龙烘染⑤以云雾,几至百遍,浅深远近,隐隐隆隆,诚足悦目。或谓画龙以云胜固为得之,而
烘染太过,犹非大雅⑥所尚⑦耳。
  [注]①周?(xún):清代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②丹青:借指绘画。
  ③臬(niè)司:古代负责刑狱和官吏考核的官员。④觇(chān):观测,窥视。⑤烘染:烘托渲染。⑥大雅:高才之士。⑦尚:欣赏推崇。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诚须一百两 ②?即卷遗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尝以所画张于黄鹤楼,标其价曰“一百两”。(2分)
  译文:
  ②其画龙烘染以云雾,几至百遍。(2分)[来源:学。科。网Z。X。X。K]
  译文:
  11.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人们对周?绘画作品的不同评价。(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5分)
  焚风
  ①2004年5月11 日中午,中国台湾岛的台东市突然刮起强风,气温飙升如烤箱,在短短20 分钟内,就达到了40.2℃,创下当地同时期百年高温纪录。居民们苦不堪言,要么躲进屋里打开冷气,要么赶紧到湖边、溪边戏水消暑。农户则忙着给自家的作物洒水降温,却依旧只能看着最怕热的萎叶(一种胡椒属经济作物)和茶树在热风中慢慢枯萎。
  ②这种神奇而反常的风,俗称“火烧风”,正式的名字叫做焚风。通常,我们见惯了和煦的春风、炎热的夏风、萧 (sè)的秋风,还有凛冽的冬风,而焚风,却不分时节地带来强烈的“温暖”,让人类为之喜忧参半。
  ③焚风(Foehn) 一词最早指的是从地中海吹来,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到达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下沉干热风。这个名字被地理学者们采纳,成了通用的称法。
  ④焚风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焚风过后,背风坡地区的气温会比山前的迎风坡升高很多。焚风的成因与“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有关。
⑤我们熟悉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海拔每上升l00米时,气温会下降0.6℃。但在具体地区,因为空气湿度不同,所以温度变化规律要更复杂一些:当空气中的水汽饱和时,空气升降时产生水
汽凝结,会遵循“湿绝热垂直递减率”,依然是海拔每上升100 米,降温0.6℃;当空气中的水汽未饱和时,空气升降时不产生水汽凝结,则遵循“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海拔每上升100米,降温1℃。
  ⑥如右图所示,一股饱含水汽的湿润气流吹向山脉,当它遇到迎风坡时,便会随山的增高而逐步抬升,这
时,气流会以每100米0.6℃的规律降温。随着高度的不断抬升,气流温度逐渐降低,最终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使气流本身携带的水分减少。而水汽凝结过程中会释放出热量,让气流的降温 (fú)度渐渐减小,即气温垂直递减率变小。这股气流“卸掉”水分一
身轻松地爬上山颠,准备在背风坡下沉时它已经变得比较干燥。遵循“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它会按照每下降100米升温1℃左右的规律增温。当它到达背风坡山麓时,温度会比山前的迎风坡同一水平线上的空气高,而且更干燥,于是形成了焚风。有时,同一股气流“爬坡”又“下坡”之后,气流温度可提升10℃以上。
  ⑦在全球中纬度地区相对高度在800-1000 米的山地,都可能出现焚风,它所造成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在阿尔卑斯山北麓,当焚风猛然降临时,突然升温往往会使农作物的叶片焦枯,造成旱灾。强劲的焚风还会造成风灾,吹倒庄稼,拔起树木,刮走屋顶。焚风如果吹过水面,就容易引发船只事故;如果吹过沙漠,还会扬起沙尘,造成沙尘暴。
⑧但在高加索山脉南侧,焚风则有“温情”的一面。它能提前催熟玉米和水果,当地居民把这种焚风称作“玉米风”。而在北美洲的落基山脉东
侧,春日的焚风能迅速融化冬天的厚重积雪,促进草场生长,因此当地人叫它“吃雪者”。但在高山地区,焚风造成的短时间内大面积融雪,也会使河谷洪水泛滥,冲垮河堤,毁坏农田。
  ⑨而在中国,除了台湾以外还有很多地区受焚风影响强烈。例如新疆吐鲁番盆地,因天山南麓的焚风而成为全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我国云南的怒江地区,受焚风的影响,形成了干热河谷,出现了热带、亚热带稀树草原。 (本文有改动)
  12.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2分)
  萧 sè fú 度
  13.第①段写台湾台东市的反常气象,有何作用?(2分)
  答:
  14.文中说焚风”让人类为之喜忧参半”,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焚风给人类带来的“喜”和“忧”。(4分)
  答:
15.第⑥段结合图示说明焚风形成过程,这是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根据文意,补全“焚风形成示
意图”中①—⑤处的具体内容。(每条不超过25字)(4分) ①湿润气
流沿迎风坡上升,每上升100米降温0.6℃。
  ②
  ③气流到达山巅,变得比较干燥。
  ④
  ⑤
  16.第⑥段画线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哪些特点?请结合句子作简要分析。(3分)
  这股气流“卸掉”水分,一身轻松地爬上山巅,准备在背风坡下沉时,它己经变得比较干燥。遵循“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它会按照每下降100米升温1℃左右的规律增温。
  答:
  ( 四)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8分)
  城中河上的“清道夫”
  孙道荣
  ①一条河,穿城而过。
  ②它在入城之前,九曲十八弯,清亮如镜。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当它终于挣脱而出的时候,已经完全看不出它当初的模样,混沌、污浊,散发着连它自己都无法呼吸的怪味。但它没有能力改变流向。越来越高的楼房,越来越宽的马路,将本来宽绰的河面挤压得越来越逼仄,差一点,它就被填平了,盖上楼房或者修成马路。
  ③拐了一道弯,它流经城市最繁华热闹的地段。
  ④他负责清捞这段河道的垃圾。
  ⑤每天清晨,他从回澜桥划着小船顺流而下,用特制的网兜打捞水面上的漂浮物。临近中午的时候,到达终点惠济桥。河水继续南流。船舱里,满载打捞上来的垃圾,再由清洁车转运到垃圾处理场。他则将清空了的小船,划到惠济桥的桥肚下,然后从厚厚的布兜里掏出饭盒,开始他的午餐。那是老婆一大早为他准备好的,还有余温。沿岸有很多家饭馆酒楼,对着河道的油烟机,“呼呼”地喷出来一股股浓烈的味道,掩盖了他的饭菜味儿。
  ⑥靠在船上打个盹,他开始往回划。逆流,虽然水不急,但还是必须一边划一边打捞。水面上,永远有新的漂浮物—树叶、塑料袋、香烟盒、矿泉水瓶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在网兜后面,他加了一小块木板,这样就既便于打捞又能当作木划子。偶尔有一两块垃圾,从另一侧偷偷地溜过去。如果没能兜住它们,他就会让小船顺着水流倒回去,用网兜将它们拦截住。这让他产生一点点成就感。他很得意地笑了两
  声。他不善言辞,一着急便有点语无 (lún)次。这是他一天中第一次发出声音,没人能听得见。
  ⑦但还是有人注意到他。高高的岸上,一对情侣在河边散步。女孩看见了他,惊喜地对男孩说:“快看,有人在河里划船呢,真是太浪漫了。”她一边嚷着,一边挥着手机,让男孩帮她拍照。“一定要把小船拍进去哦。”女孩嘱咐男孩。男孩都囊着:“有什么好拍的!”一边不情愿地摁下了快门。
  ⑧他继续打捞着水面上的垃圾。这条河,以前要宽多了、清多了,可以驶很大的船,曾经还有几个热闹的码头。可是现在,它更像一条臭水沟。
  ⑨有时候划累了,他会停下来,抬头往上面看看。两侧都是高楼,热闹的街区里熙来攘往,是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带。他只带女儿去过一次,那次是女儿放暑假,和同村的几个孩子一起进城看望父母。在那家最大的商场,他咬咬牙,给女儿买了一个新书包。女儿开心得不得了,但又担心地问他是不是很贵。他告诉女儿,他就在这附近上班,挣得的钱可以买很多书包。有一天,女儿搭同村一位叔叔的便车又来到这座城市,满心欢喜地让叔叔带她到父亲工作的地方。远远望见那条小船上熟悉的、正在忙碌着的身影时,她怔住了……那之后,他再问女儿想要什么文具,女儿总说文具够用了,她什么也不要。
  ⑩一天中,他最开心的事情,是在水面上偶尔看到意一两条小鱼,摇曳着小尾巴,追着树叶。难得在这条河里看到鱼了。他不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是被水流带下来的,还是不小心迷了路? 他很高兴在这条逼仄的河道里,除了他,还有另外的生命。他也替它们揪心,自己忙完了一天的活儿,还能爬上岸,回到租住的小屋,而它们还能不能游到城外那干净的水域呢?
  ⑪天黑之前,他会回到回澜桥,船舱里,又装满了从水面捞上来的各种垃圾。等垃圾运走了,他将小船拴牢,直起身来。刚刚清理过的河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光与影的碎片随着水波荡漾。他看了一眼这景象,骑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转眼消失在车流中。
  ⑫没有几个人认识他,可他并不感到孤单。每天从早忙到晚,他没有怨言。他把劳作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
  ⑬这条河穿过我所生活的城市。你是否留意过,也有另一条河从你的城市穿过?这个人,住在我所生活的城市。你是否留意过,也有另一个“他”在你的身边生活? (本文有改动)
  17.(1) 在括号内给相应的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2分)
  ( )


lún



  (2)根据文意解释第⑫段中“天经地义”一词的意思: (1分)
  18.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清道夫”是一个怎样的人。(4 分)
  答:
  19.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9分)
  它在入城之前,九曲十八弯,清亮如镜。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当它终于挣脱而出的时候,已经完全看不出它当初的模样,混沌、污浊,散发着连它自己都无法呼吸的怪味。
  答:
  20.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⑬段文意的理解。(4 分)
  答:
  21.第⑨段写道:“远远望见那条小船上熟悉的、正在忙碌着的身影时,她怔住了……
  结合文意,写一段文字,描写女儿此时的心理活动。(不超过60字)(4分)
  答:
  三、作文(本题满分50分)
  22.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也许我们的成长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不是每一次尝试都能成功,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收获,也不是每一个正确行为都被认可……但是,即使是那些曾让我们迷茫、苦恼、
沮丧的事,也能使我们丰富阅历,增长智慧,获得人生的启迪。
  请以“我不为那件事后悔”为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自命题作文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根据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和思考,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青岛市二O一四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1.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共4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2.第一组:①不亦说乎 ②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第二组:①当窗理云鬃 ②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第三组:①独怆然而涕下②感时花溅泪 ③伐木声丁丁地飘
  出幽谷 (任选两组小题作答,共6分,每空1分,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所答的前两组小题;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3. (示例)很多人在长期使用新的输入方法后,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的情况。(2分,修改正确即可得分)
  4. (4分)内容(安慰小明,肯定其热心助人的行为;鼓励小明努力提高学习成绩)2 分;语言通顺得体2 分。超字数酌情扣分。
  5 (6分)(1)D(2分) (2)鲁迅 朝花夕拾 捉了苍蝇喂蚂蚁 后补短语(4分,每空l分)
  6.A (2分)7. ①通“邀”,邀请 ②向,对,跟(共2分,每小题1分, 大意正确即可得分,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8.①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②看见渔人,就(或“竟然”)非常惊讶,问(他) 从哪里来。 (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9. ①的确,确实 ②赠送(共2分,每小题1分,大意正 确即可得分,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10. ①(他)曾经把所画的作品挂在黄鹤楼上,标明它的价格是“一百两”。 ②他画龙用云雾烘托渲染,几乎到了(或“达到”)一百遍(或“上百遍”)。 (共4 分,每小题2 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11.有人认为他的作品赏心悦目,也有人认为他的画过分烘托渲染。(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参考译文】
  周?,是江宁人,擅长作画。,康熙年间,以画龙出名。
  他曾经把所作的画挂在黄鹤楼上,标上价格“一百两”。
  有个臬司登上黄鹤楼见到这幅画,欣赏把玩舍不得放下,说:“的确值一百两。”周?听了就将画卷起来赠送给他,说:“我不是一定想要得到一百两银子,只是姑且以此来观测世人的眼光罢了。您能赏识它,就是我的知己,我应当把它赠送给知己。”因此就出名了。
  他画龙用云雾烘托渲染,几乎能达一百遍。深浅远近,若隐若现,的确足以愉悦眼目。有人认为画龙以云取胜本来是得法的,可是渲染烘托太过分,不是高才之士所欣赏推崇的。
  12.瑟 幅(共2分,每字1分)
  13.写出焚风发生时的情景,引出说明对象“焚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14. 喜:能提前催熟农作物;融化积雪,促进草场生长。(2分,每点1分) 忧:会造成旱灾、风灾、洪灾(水灾)。(2分,漏掉1点扣1分)
  15.画图表(l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①水汽凝结形成降水,释放热量,气流降温幅度减小。 ②干燥气流在背风坡下降,每下降100米升温1℃左右。 ③气流到达背风坡山麓,温度高,更千燥,形成焚风。 (共3分,每条1分,超字数该项不得分)
  l6. 语言生动形象、准确严密(1分) 分析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体现生动形象的特点(1分) 分析具体数字或“左右”(或“比较”)等词语的作用,体现准确严密的特点(1分)
  17.(1)chuò 伦 (2分,每处1分) (2)天经地义:非常正确、不容置疑。(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18.要点:①任劳任怨;②尽职尽责;③平凡卑微;④心地善良;⑤关爱家人;⑥情感细腻;等等。(共4分。每点1分, 答出4点即可得满分)
  19.(3分)从修辞方法、用词等角度,任选其一作具体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品味语言的能力。首先分析该句的语言特点:画线句用了对比手法,将河穿城前后进行对比;还用了比喻、拟人修辞,如“清亮如镜”“挣脱……看不出……无法呼吸”;此外,句式长短交错。然后据此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即可。
  20.要点:这句话是说,我们身边也有像“城中河”这样的河流和像“清道夫”这样的人,却往往被我们忽略,(2分) 作者以此提醒人们保护身边环境,关注身边那些平凡卑微而默默奉献的人。(2分)(共4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21.(4分)内容符合文意,符合人物性格特点2 分;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1分;语言流畅1分。超字数酌情扣分。
  解析 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首先要分析上下文,这样才能使补写的人物心理符合语境。上文写女儿看着父亲熟悉、忙碌的背影,怔住了,为什么呢? 此时她心情怎样? 下文写女儿“总说文具够用了,她什么也不要”,女儿为什么不要了呢? 此时心情怎样? 根据这样的分析:再组织语言写出女儿此时的心理活动就不难了,也不会写偏了。
  22.作文评分标准
类别
评分标准
一类卷45分-50分
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新颖有创意,思想健康,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表达自己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语言生动有文采,结构合理,书写规范,标点正确,600字左右。
二类卷38分-44分
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语言准确,结构完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600字左右。
三类卷
30分-37分
基本符合题意,基本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能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语言较准确,不说空话、套话,结构较完整,书写较规范,标点错误较少,500左右。
四类卷20分-29分
基本不符合题意,基本不符合文体要求,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充实,空话、套话较多,书写不够规范,标点错误较多,字数相差较大。
五类卷
19分以下
不符合题意,不符合文体要求,无中心,内容混乱,书写潦草,字迹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多,字数相差大。
  说明:1.每类卷以中点分数为基准分,酌情增减。 2.新颖有创意,感情真挚,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切体验和感受可酌情加3-5分(加到满分为止)。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酌情加2-3分;字迹潦草,酌情扣2-3分。 4.错别字每2字扣1分(重现者不计),不足2字不扣分,扣完4分为止。 5.不写题目扣2分,使用不规范的语言酌情扣1-2分,
  初三语文模拟试卷(三)
  (卷面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张晴岚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计11分)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7)近日,一场降雪如约而至。清晨踏进校园,眼前的景象恰如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所描写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安不忘危,盛必虑衰”与《<孟子>二章》中的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散文是一种没有固定格式的最自由自在的文体,它风格各异,有巴金的自然真zhì( )、鲁迅的深沉冷俊、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有林语堂的幽默隽( )永、徐志摩的浓艳绮( )丽、汪曾祺的tián( )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还有郭沫若的秀美含蓄、朱自清的朴素清新……
  (1)给这段话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
  隽(juàn)永 绮(qǐ)丽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真zhì(挚) tián(恬)淡
  (3)选段中的画线句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1分)
  改为 俊 峻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D 】 (2分)
  真正的书中良品,能让读书人了解知识的 ,胸怀与精神的 ,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博览群书的人,也仍自惭于自身的少知与浅薄。好书使得读书人不敢 ,不断 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主动把精力放在学习求索上。
  A. 精深 豁亮 妄自尊大 激励 B. 广博 清朗 妄自菲薄 激发
  C. 广博 豁亮 妄自菲薄 激励 D. 精深 清朗 妄自尊大 激发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C 】(2分)
  A.人生就像骑单车,只要不断前进,才能保持平衡。
  B.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的开设使全校同学的安全意识大大增加了。
  C.徐克导演的电影《智取威虎山》,以严谨的创作态度、精良的制作水准、现代化的电影技巧使得红色题材焕发出新的光彩。
  D.今年,我市将打造8条“绿波速度”道路,届时,我市区范围的机动车通行将有所提高。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2分)
  ①这样的城市就是宜居城市。
  ②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环境,一座适宜居住的城市,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③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人们舒心、安心、放心。
  ④合理的城市规划,给人以有序、便利的感觉;
  ⑤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以舒适、惬意的享受;
  ⑥浓厚的艺术氛围、丰富的文化浸染,让人们心灵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
  A. ①③②④⑤⑥ B. ②⑤④⑥③① C. ②④⑤⑥①③ D. ⑤④⑥①③②
  6.综合性学习。(13分)
  丰富多彩的初中语文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三年来的语文学习,一定让你吸取了丰富的文化营养,增强了语文能力。班级准备开展“我与语文”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文言积累】
  (1)下列文言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C 】(2分)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交错相通)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目光短浅)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极为憎恨)
  D.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使……活下去)
  (2)下列文言句式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B 】(2分)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此句为判断句,可译为“这的确是形势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候啊”。
  B.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这两句都是省略句,省略的成分补全后句子为 “(曹刿)乃入见,(庄公)问(曹刿):‘何以战’”。
  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的“孰与”是固定结构,可解释成:“与……相比,哪一个……”
  D.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这是一个倒装句式,应该翻译成“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名著阅读】
  (3)对下列名著名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分)
  A. 鲁迅在《雪》一文中以丰富、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此文后收录在他的散文集《野草》中。
  B.萧红的《呼兰河传》中描写了“我”与祖父在“我”家后园里生活,那是一个自由快乐的小天地。
  C.《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一部喜剧作品,剧中为世界文学塑造了一位吝啬鬼形象夏洛克。
  D. 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一息尚存仍与绝境搏斗,表现了人与困难顽强斗争的意志。
  (4)“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上面文段出自《朝花夕拾》中《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段中的“她”是长妈妈(阿长),《朝花夕拾》中除了这篇文章外,还有哪几篇文章也写到了她?请再列举出两个篇名。(4分)
  《二十四孝图》、《狗·猫·鼠》、《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出其中任意两个即可)
  【语文实践】
  (5)我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以来,主要道路两旁悄然出现了一些宣传文明交通的标语,得到了许多市民的点赞。为此班级开展最佳“文明交通宣传标语”评选活动,同学们收集推荐了以下几条供大家评选。你会推选其中哪一条?请从语言特色的角度说明推选理由。(3分)
  ①礼让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②争当文明“驶”者,勇做平安“达”人。
  ③你让我让,心畅路畅。 ④文明在于一言一行,安全源于一点一滴。
  你会推选 (填序号),理由:
  ①此标语化用名言,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礼让与文明的关系。
  ②此标语运用对偶的修辞,并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激励大家做文明人,传递文明风尚,为交通安全做贡献。
  ③此标语语言简洁,用词押韵,琅琅上口,内容上表达了只要人人礼让,就会道路通畅心情舒畅。
  ④此标语运用对偶,语句整齐典雅,突出文明、安全在于大家言行的点滴之间,突出文明从我做起、从点滴做的主题。
  二、综合阅读(55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9题。(6分)
  西江月①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
  【注】①词写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是作者被贬黄州之时为寄子由而作。
  7.这首词借景抒情,词中所写之景有秋风(秋夜凉风)、簌簌落叶、云遮明月。(请用词语或短语概括)(2分)
  8.阅读全词,说说上阕中加点的“凉”字有哪些含义。(2分)
  “凉”字一是指秋天的清冷,二是指诗人被贬黄州的人生际遇的凄凉,三是作者被贬后落寞悲凉。
  9.词中画线句表达的情感与《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
  画线句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之夜思念亲人、遭受贬谪的孤独深沉的悲凉之情。“会挽……”一句抒发了诗人渴望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
  (二)阅读下面甲、乙文言语段,完成10-15题。(19分)
  【甲】愚公移山(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pǐ)于河①,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②数小舟,曳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③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fèi)④,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⑤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⑦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⑧,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山门:寺庙的大门。圮:倒塌。 ②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  ③设帐:讲学,教书。 ④木柿:木片。 ⑤湮:埋没。  ⑥颠:通“癫”,疯狂。  ⑦河兵:巡河、守河的士兵。 ⑧坎穴:坑洞。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 (2)甚矣,汝之不惠:同“慧”,聪明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咬(冲刷) (4)然则天下之事:既然这样,那么……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D 】(2分)
  A.一寺临河干 临溪而渔 B.以为顺流下矣 愚以为营中之事
  C.寻十余里 寻向所志 D.求之下流固颠 汝心之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以、曾、如……何”为得分点)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大家按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找到了石兽。(“如、果、于数里外”为得分点)
  13.甲文中写智叟“笑”、乙文中也写到两个人的“笑”,你如何理解这三人“笑”的含义?(3分)
  甲文中智叟的“笑”是自作聪明、讥讽嘲笑愚公移山的愚蠢 ;乙文中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是、对寺僧“顺流而下”去寻石兽的轻蔑嘲笑;老河兵的“笑”是对寺僧的浅薄(糊涂)、讲学家的自以为是(一知半解)的嘲笑否定,是自信与胸有成竹的“笑”。
  14.从甲、乙文中,我们可以分别获得怎样的启示?(4分)
  甲文: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意思接近即可)
  乙文:遇到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不能片面、主观臆断。(关键词:全面、实际、片面、主观臆断)
  15.请简要分析甲、乙两文结尾的表达方式的区别。(2分)
  甲文结尾的表达方式为记叙,交待故事的结局,以事寓理;乙文结尾的表达方式为议论,揭示故事的主旨,卒章显志。
  【参考译文】
  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经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
  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沿着河边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认为他的言论是正确的。
  一个老河兵听了这话,又嘲笑说:“凡河中落入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按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例子很多,难道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凭空判断吗?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1分)
  留住我们的文化基因
  ①据媒体报道,新学期开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古诗名句就从上海的小学一年级新教材中消失了,同时被删的还有《登鹳雀楼》、《夜宿山寺》、《江雪》等这样的7首经典诗作。经梳理发现,近年来至少有43篇经典课文在小学到高中的课本中消失,其中22篇为经典古文、古诗词。取代这些经典课文的,则是周杰伦的《蜗牛》、《飞向太空的航程》等这类时新文章。
  ②语文课本中该不该删除传统经典古诗文,当今语文教育中能不能缺失这些中国文化的经典,经典作品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与我们的教育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这引发了教育界、文化界一些人士的广泛争议,并由此给人们带来共识。据“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对语文课本中删除古诗文现象,谈了自己的看法:“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对于经典课文一一被删,青少年研究方面的人员认为,把这类经典古诗词从语文课本中删去,会让青少年与民族文化的历史越来越远。正因为我们正在远离历史,我们才更有必要保留这类课文,留住这些文化记忆。
  ③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说,古文、古诗歌的学习,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和根源,像《登鹳雀楼》、《江雪》这类诗词,通俗易懂,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学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学习以古诗词、古文为代表的古典文化,这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将古典诗词选入小学课本,是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基本模式。这种传统文化的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之基因,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常识。所以,删除优秀的古典诗文,很显然的是,既违背了我们的语文教学规律,也不符合我们的教育原则。
  ④今天看来,在青少年中加强古典诗词的学习,倡导背诵古诗词的文化风气,这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有文化学者指出,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无数先人的智慧结晶通过这一形式流传千百年,适量的古诗文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要务,很难想象庄子汪洋恣意的《逍遥游》可以通过白话文来表达。而且,这些古代经典诗词的学习,更需要从小学习,并成为学习记忆和文化记忆,成为终身学习的文化资源,影响一生。这种影响,会作用于一个人形成他的文化人格、人生态度、价值观念乃至精神信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等这些古代经典诗文,这些中国文化思想,这些人生价值追求,我们很多人就是在语文教育中、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获得和汲取这些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的。
  ⑤在文化上“去中国化”的现象,与我们缺乏文化的自觉、缺乏文化的敬畏,有很大关系。什么是文化自觉?这就是在我们的文化意识中,我们必须要有一种坚持,就是对自己本土理念的一个文化支持。一个普通国民具有了这种文化自觉,就会增强历史文化的觉悟和智慧,更加深沉地热爱和守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文化越来越被看作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重视和挖掘我们深远的传统文化,博大深厚的文化资源,保持文化的自信、文化的自觉,是多么重要。一个民族有了这种文化的自觉,就不会失去精神家园和文化的根,就会真正建立起文化自信,而这一切决定了这个民族是否拥有深厚的思想、活泼的想象力、奔放的创意、旺盛的自我超越的精神,更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真实国力和它的未来。
  (选自《长沙晚报》 2014年9月28日,有改动)
  16.阅读文章,理清思路,完成下列表格。(4分)
段落
概 括 语 段 内 容
第①段
(1)列举中小学课本中经典古诗词被删除的现象,引出论题。
第②段
阐明本文的观点:要留住我们的文化基因。
第③④段
从(2)语文学习(语文教育)和(3)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保留经典古诗文的重要性,论证本文的观点。
第⑤段
先(4)分析删除传统经典古诗文的根本原因(分析文化上“去中国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再强调文化自觉的重要意义。
  17.文中作者认为出现从语文课本中删除传统经典古诗文这类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分)
  原因是:缺乏文化的自觉,缺乏文化的敬畏。
  18.第④段引用古代名言是为了论述什么道理?请为横线处再补写一句符合观点的古诗文名句(本卷中出现的除外)。(3分)
  是为了证明古代经典诗词的学习会对一个人文化人格、人生态度、价值观念乃至精神信仰的形成产生影响。
  古诗文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9.除了本文所谈到“古诗文”,你认为当今这个时代,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还应该留住哪些“文化基因”?(2分)
  如:传统戏曲、毛笔书法、珠算、茶文化、丝绸文化、文房四宝、微雕艺术……(列举出两个即可得全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19分)
  朗读的心
  1几乎整个冬季,每天晚上我都做同一件事情。
  2“可以开始吗?”我问。“可以了。”外婆准备就续,半躺在床上微闭双目。于是,我摊开书有声有色朗读起来。那个冬天我想尽自己最大所能帮助外婆,让她在幸福与快乐中渡过难关。
  3“妈妈,我很小的时候,外婆最疼我,是吗?”“当然。不疼你疼谁?”“那么,当外婆需要时,我应尽力帮助她,对吗?”外婆卧病在床,读小学三年级的我,像所有个性极强又富于爱心的孩子一样。“当然!”妈妈看着我,“小恒,你什么意思?”“我是说,我可不可以不去学校,与外婆在一起,我们会很快乐。”“啊?又在打歪主意!”妈妈拎起一根木棍(只要愿意,她总能顺手找到木棍),指着院门喊,“快上学去,再逃课我打断你的腿。”
  4与妈妈谈判失败,我懊丧了几天。一切又恢复老样子,每天吃过早饭,不得不背起书包去学校,听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四眼”讲课。四眼是一个50多岁的瘦高老头,戴着老花镜,看人时眼珠往上翻,低着头从镜架框上望过来,令你浑身每个毛孔都不舒服,我私下不怀好意地叫他“四眼”。
  5我讨厌学校,讨厌四眼,讨厌那些像苍蝇似的文字。我总是把语文书放在书包最里面,以免看见它影响心情。我喜欢独自到田野,那高高的蓝天,一望无际的碧绿庄稼令我陶醉。很小的时候我病了,外婆会抱着我到小河边,看那自由自在在水里游戏的小鱼。现在,外婆孤单地躺在病床上,我却无能为力。
  6几天以后,我和妈妈之间又发生了冲突。
  7“我不想上学,只想和外婆在一起。”妈妈气极败坏,把那张令我尴尬的36分语文试卷扔在地上,“瞧瞧,还有脸让我签字,考这样的成绩也不害臊!”“我讨厌四眼,我讨厌读书。”我歇斯底里地跳着脚大叫。我仿佛看见四眼幸灾乐祸的模样。他让我把考卷交给妈妈,不就是希望我吃一顿皮肉之苦吗?这个阴险得比汉奸还汉奸的家伙,我该诅咒他喝口凉水被噎死。
  8还是外婆最疼我。她把我揽在怀里,说了许多安慰的话。我逐惭平静下来。外婆忽然轻轻地问:“你真的想帮助外婆?”我使劲儿点点头。“好吧,我最喜欢听小恒读书,读老师讲的那些有趣的文章!”这我从未想到过。从前外婆最喜欢我当一名解放军,头上戴着柳条编的帽子,腰插手枪,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虽然恨死了四眼,恨死了语文,但我不能拒绝外婆的请求。有史以来,我第一次郑重地打开语文书——那本已经破烂不堪,像卫生纸一样卷在一起的书。但是,麻烦很快就来了,一连几个字我都不认识。听得津津有味的外婆睁开眼睛,问:“怎么不读了?”
  9“我,我——”我的脸肯定涨得像紫茄子。“如果不愿意读,外婆就不难为你了。”“不,不——”我差点儿急出眼泪。我无法开口承认自己不认识字。那天晚上,我平生第一次感到羞愧。虽然妈妈此前无数次因为我不安心学习而责骂甚至揪痛我的耳朵,可这次不同,生病的外婆需要我,而我却不能满足她。
  10第二天,我破天荒地主动敲开四眼的门,希望他能告诉我那几个陌生字的正确读音。出乎我的意料,四眼异常热情地接待了我。在我告辞的时候,他还亲切地抚着我的肩说:“小恒,很高兴你来。”其实,四眼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可恶。
  11以后几天,我不得不天天去找四眼。因为每天晚上,我都要遇到几个陌生的字词。在又一次回答完我的问题后,四眼慎重地询问我这样做的原因,他不明白一向对书本深恶痛绝的学生,为什么忽然对读书产生了如此兴趣。虽然不太情愿,我还是把一切说了出来。
  12“向你的外婆问好,她很伟大!”四眼扶镜架的手在微微颤抖,看得出他有些激动,“这样吧,我教你一个识字的办法!”四眼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字典。就在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四眼教会了我如何查字典。临走的时候,四眼打算把那本字典送给我,我谢绝了。爸爸在我8岁生日的那天,曾经送给我一本《新华字典》做礼物。为此,我有将近一天不理睬爸爸。当时,我热切希望得到一支会“嗒嗒”作响的冲锋枪。
  13回到家,我一头扎进床底下,从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玩具和小人书中,寻找那本字典。然而,我翻得天昏地暗也不见字典的踪影。
  14“小恒,你在干什么?衣服又弄脏了!”我仍撅着屁股埋头寻觅。“问你呢,小恒!”妈妈一把将我从床底下揪出来。“《新华字典》,爸爸去年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不是拿它做小狗的枕头了吗?”“天啊!”我冲到狗窝前,可怜的字典还躺在那里。我很庆幸它没有被小狗当烙饼咬碎。
  15奇迹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我发现那本破旧的语文书并不太令人讨厌,里面有动听的故事,优美的诗歌。我开始愉快地上学,认真听课。四眼提问时,我不再缩肩藏头担心他点到我的名字。我也有机会在课堂上神气地朗读课文。
  16每天晚上,做完家庭作业后,我就拿着书坐在外婆的床边。“可以开始吗?”“可以了!”外婆笑眯眯地回答。我已经能够准确无误地朗读那些文章,甚至还可以有声有色地把它们背诵下来。期中考试,我的成绩一跃成为全年级第一,并被评选为三好学生。四眼,不,谭老师亲自把奖状颁发给我。当我把烫金的奖状双手呈给外婆时,她高兴得掉下眼泪,不断说着一句话:“太好了,太好了!”
  17也许,朗读的确给病中的外婆带去了幸福和快乐,但真正受益的却是我。它使我从此畅游于广袤的知识海洋,并受益终生。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6期,有改动)
  20.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原来不想上学、讨厌读语文书的“我”为了让病中的外婆幸福快乐,对读书产生热情,逐步改变自己,最终能流畅地读书给外婆听。
  21.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句子和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A.我的脸肯定涨得像紫茄子。
  此句为外貌(神态描写),形象地刻画出“我”遇到不认识的字无法顺畅地给病中的外婆读文章时的羞愧、为难。
  B.四眼扶镜架的手在微微颤抖……
  加点字为动作描写,生动细腻地描绘出四眼老师明白“我”主动对读书产生热情的原因后的激动,为“我”与外婆的真挚情感而感动。
  22.小说写了“我”、外婆和谭老师,作者所要表现的主要人物是谁?研读全文,说说你的判断理由。(4分)
  主人公是“我”,理由:扣住题目、主要情节、主旨来分析即可。
  23.有人认为如果把本文的12段放在第17段之前,情节思路会更清晰。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4分)
  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原文的开头采用的是倒叙的方法,这样的叙事开头,可以设置悬念,使小说的情节更吸引读者。 (言之成理即可)
  24.综观全文,文章以“朗读的心”为题,有哪些含义?(4分)
  一是指“我”为病中的外婆朗读老师讲的文章,给她带去幸福和快乐;二是指“我”对外婆真挚的爱;三还有外婆的慈爱、善解人意和教育智慧。(答出前两点即可得全分)
  三、作文(60分)
  25. 有一首《幸福的背后》的歌词:
  不想让你发现我/凌乱的脚步/我努力/跟上你的速度/不再独自感受/那幸福背后藏的辛苦……
  其实岂止幸福的背后藏有辛苦,世间之事,林林总总,它们的背后无不藏有深刻的内容,或是曲折的故事,或是重要的缘起,或是铁定的理由……
  请以“ 的背后”为题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2)不少于600字;(3)要有真情实感;(4)文体不限;(5)不得抄袭本卷中的任何文段。
  【写作指导
  “背后”,相对于“面前”‚“当面”,“表面”而言。人们容易被表面(面前)的东西所左右,其实那背后的东西也许更值得我们关注。背后可能会有与面前不一样的风景;背后可能会有与表面完全相反的情况;背后的事可能令人感动,也可能令人震惊;背后的东西可能是一个谜,吸引我们探索,背后的一切也可能不可告人,令我们义愤填膺;背后,令我们遐想联翩……
  【素材超市】
  1.我面向太阳而立,就是怕你看见我身后的阴影伤悲。
  2.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3.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4.无数的人说苹果落下了,只有牛顿一个人问为什么。
  【经典描述】
  乌云背后是阳光,阳光背后是阴影。成功的背后是付出,奢侈的背后是腐败。诱惑的背后有时是危险的陷阱,热闹的背后也许是萧条和冷寂。事件的背后是规律,寓言的背后是哲理。文字背后涌动着强烈的情感体验,言语的背后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关注和思考‚背后‛能让我们的思想更加深刻,情感更加丰厚,人格更加成熟。
  他们为何围观?是因为围观,让这些无所事事的人找到了心里的寄托,似乎通过围观,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平添色彩。失意的人可以在他人的贫困潦倒中宣泻自己的不平与愤怒;孤独的人可以在这热闹中聊以自慰;自私的人可以在围观中不再受良心的责备;长舌妇可以在围观中消磨时光;猖狂的人可以在围观中欺凌弱小而更加猖狂。
  我们常常抱怨鞋子不合脚,这世上却有人连鞋也穿不起,至少我们还有鞋穿。用感恩的心看生活,会看到玫瑰刺上芬芳的花朵,用悲观的态度审视世界,只能失望地找到玫瑰下那扎人的刺儿。开心与不开心,有时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自己。
  我国的奥数现象背后是有些深层次问题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这种功利主义态度不知毁了多少有才华的人,挤掉了他们的自由发展空间。今天,很多家长自己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便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唯一的孩子身上,于是追求功名从古代社会的少数人演变成当今社会的浩荡大军。
  英雄的‚缺席‛,是因为缺少社会责任感,自以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英雄的‚缺席‛,是因为我们从来不敢做英雄,认为英雄并非常人能够担当;英雄的‚缺席‛,是因为没有人‚敢为天下先‛,宁愿中庸,不要辉煌;英雄的‚缺席‛,是因为社会在无形当中给英雄设?了一个高门槛:必须无私无畏,必须一鸣惊人……
  在升学成为一种世俗公认的读书目的的学校教育中,数理化占据了讲台的中心,曾经被奉为经典的古典课程和人文课程受到排挤,学生被包裹在一层坚实的知识硬壳中,被牢牢地遮蔽起来,再也不见人本身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对老师可笑的反攻,是教育忽视人文熏陶的自食其果。

第二篇人间草绿阅读答案:中考语文试题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语文在中考和高考中一样,在高分段的竞争中主要看语文,所以学好语文是有利于孩子提高总成绩的,其中做试题是能快速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耳闻不如目见, 。(刘向《说苑•政理》)
  (2)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3) , 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4)粉骨碎身浑不怕, 。(于谦《石灰吟》)
  (5)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6)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7)范仲淹《渔家傲》中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 思念家乡复杂心情的句子是:
  “ , 。”
  (8)“项庄舞剑, ”和《醉翁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相近。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wèi安,它是快乐。②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③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④我急不?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1)把上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加点的字注上拼音依次写在横线上(2分)。
  wèi 安 涸辙
  (2)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 ,应改为 。(2分)
  (3)请依照第①句的句式,另选一种颜色仿写一句:(2分)
  3、选择排序正确的一项(2分)( )
  ①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
  ②“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
  ③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④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⑤“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广泛认同。
  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A.⑥②③⑤①④ B.①③⑤⑥②④ C.④⑥①⑤③② D.⑥②①③⑤④
  4、在下列语境中,加点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 )
  A.《我是歌手》播出以来,大家对它兴致很高,叫好声一片,它成了2015开年炙手可热的电视节目之一。
  B.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居高临下地阐述了当前信息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将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了关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新高度。
  C.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粉墨登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D.电视剧《虎妈猫爸》直击子女教育问题,引起广大观众们的追捧与热议。庆功宴上,面对主持人的“犀利”问题,主演刘亭作来者不拒,侃侃而谈。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不同意!”王丹丹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做得不对?”
  B.为积极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盐城市文明办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小手牵大手,创建文明城市》的征文活动。
  C.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6、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英国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B.随着我市内环高架快速路网的建成是广大市民出行的又一条快速通道。
  C.作为办事机构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将由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承担具体工作。
  D.“国家卫生城市”称号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文明程度和健康水平的集中体现。
  7、名著导读(6分)
  (1)下面是《水浒传》的选段,阅读后完成相关题目。(3分)
  ……薛霸去烧一锅百沸滚汤,提将来,倾在脚盆内,叫道:“林教头,你也洗了脚好睡。”林冲挣的起来,被枷碍了,曲身不得。薛霸便道:“我替你洗。”林冲忙道:“使不得。”薛霸道:“出路人那里计较的许多。”林冲不知是计,只顾伸下脚来,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滚汤里。林冲叫一声:“哎也!”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林冲道:“不消生受。”薛霸道:“只见罪人伏侍公人,那曾有公人伏侍罪人。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口里喃喃的骂了半夜,林冲那里敢回话,自去倒在一边。
  ①从名著《水浒传》中可知林冲被诬陷发配直至最后被逼上梁山是遭 迫害所致。(填写人名)(1分)
  ② 上面的内容反映出林冲复杂性格的哪一面?(2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前天已将《野草》编订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
  ①上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应该填上的作品名称是 。(1分)
  ②下列表述与原著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 )
  A.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B.在《狗•猫•鼠》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达了对这类人“对弱者尽情折磨”、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
  C.鲁迅在《无常》中说,他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活无常”。因为他一见到就恐惧惊慌。文章借此批判了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D.《阿长与〈山海经〉》真实地刻画了长妈妈这个 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富有爱心、真诚、善良,鲁迅对她充满了感激和怀念。
  8、综合性学习。(8分)
  【材料1】2015-2017年,是盐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为不断深化盐城市创建工作,5月29日,盐城市出台《盐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全面启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今年,盐城市提 出“2015年夯实基础、2016年巩固提升、2017年全力冲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计划》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深化“厚德盐城”品牌建设为载体,全面实施市民素养提升工程、社会风尚弘扬工程、城市管理提优工程、生活环境美化工程、城乡一体文明工程五大工程,涉及19类46项重点工作。
  【材料2】当前盐城正积极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某校中学生在游览大洋湾公园时,却看到了这样一系列不文明行为:美丽的樱花树下,人们随手乱扔垃圾,一片狼藉;个别游客肆意攀爬树木,甚至攀折开满樱花的树枝;公园一角,部分景观建筑上被刻上了“××到此一游”等字迹。
  (1)请根据【材料1】的这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20字。
  (2)如果你就是【材料2】中的那名中学生,面对着一名正准备攀折花枝的游客,你将如何劝说他停止这样不文明的行为呢?
  (3)针对【材料2】中的内容,请你以大洋湾公园管理处的名义向全体市民发出如下倡议,要根据内容将空缺部分填全。
  倡议书
  广大市民们:
  当前我市正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然而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环境,是每位市民共同的责任;倡导文明旅游,也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向广大市民们发出如下倡议(至少三条):
  1.
  2.
  3.
  4.
  市民们,让我们携手努力,用实际行动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洋湾公园管理处
  2015年××月××日
  二、阅读理解(52分)
  (一)阅读下面宋诗,完成9-10题。(7分)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9、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0、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5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丁亥,汝州奏防御使刘审交①卒。吏民诣阙上书,以审交有仁政,乞留葬汝州,得奉事其丘垄②,诏许之。州人相与聚哭而葬之,为立祠,岁时③享④之。太师冯道曰:“吾尝为刘君僚佐,观其为政,无以逾人,非能减其租赋,除其徭役也,但推公廉慈爱之心以行之耳。此亦众人所能为,但他人不为而刘君独为之,故汝人爱之如此。使天下二千石⑤皆效其所为,何患得民不如刘君哉!”(节选自《资治通鉴•后汉》第二百八十九卷)
  【注释】①刘审交:后汉大臣。文安人。字求益,少读书,尤精地吏道。后唐时为磁州刺史。后晋时为襄州防御使、检校太尉。后汉时历官汝州防御使,均有政绩。②丘垄:坟墓。③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④享:祭祀。⑤二千石:这里指地方郡守级官员。
  11、下列加点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2分)
  A、然则何时而乐耶B、先天下之忧而忧C、聚哭而葬之D、他人不为而刘君独为之
  12、下列各句划分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是进/亦忧,退/亦忧
  C、但/推公廉慈爱之心/以行之耳 D、使/天下二千石/皆效其所为
  13、解释下列句中带点的词。(4分)
  A、先天下之忧而忧 ( ) B、微斯人 ( )
  C、吏民诣阙上书 ( ) D、无以逾人(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 异二者之为,何哉?
  B、此亦众人所能为,但他人不为而刘君独为之,故汝人爱之如此。
  15、你认为乙文中的刘审交是甲文范仲淹所说的“古仁人”吗,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3分)
  阅读,并且拒绝“智慧的赝品”
  赵明昊
  不久前,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了英国布莱克韦尔书店的艰难现状:在业绩连年下滑后,这家百年老店终于在上个财年实现了60万英镑的微薄利润。笔者颇觉感慨,或许是由于当年求学时囊中羞涩,自己绝少去这家店买动辄几十英镑、厚如板砖的大部头教材,而是和不少人一样,非常满足于获得电子版书籍。
  如今过上“定居”生活,电子书阅读器却只能在出差旅途中发挥作用了。相比之下,顺滑的纸张更能让人安心坐下,感受作者笔下的细腻情愫。看起来,笔者如今“偏好”纸书也算是“随波逐流”——在世界上电子书流行最快的美国,去年电子书也只占一般大众图书销量的约30%,增长率仍在放缓。与人们的惯常认知相反,连亚马逊的高管都认为,纸质书才是“一种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技术”:不易损坏、有高清页面和“长待机时间”。不过,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认为,口口相传、纸质书、电子书乃至碎片化的微阅读,只是实现“通过积累信息、观念和优良传统来实现文化进化”的不同方式。文字没能取代语言,人类社会的复杂性让新旧传播技术始终共存。因此,有识之士对“深阅读”的疾呼,本质上体现了人们对丢失“思考”能力的隐忧。
  有趣的是,前人的“思考”一旦被具象为“书籍”,或者被标注为“经典”,它就有可能偏离初创者的意图,幻化出另外的色彩。譬如,有人真切地贯彻了“书是最佳的墙面装饰”这一名言;也有人像巴斯贝恩在《文雅的疯狂》中描写的诸多聚书成癖的藏家,生前如“展翅待飞的秃鹫”,凶残攫走别人的孤本典籍,逝前还要留言“切勿转交冷寂如坟之博物馆”;还有人持《恶俗》作者福塞尔之见识:“你就需要一本看上去像书的书——厚、硬皮精装、严肃庄重、被广为宣传所以知名度很高,让人看见你带着这样的一本书坐公共汽车、火车、飞机或走在大街上。”
  所幸的是,抛开“伪读书者”的造作,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书籍真爱者”。这种“真爱”,体现于因书而生的思考。即便是那些伏案阅读经典的人,若用别人的思考代替了自己的思考,或许还不如手机上浮光掠影的“浅阅读”来得愉快。在《斐德罗篇》中,苏格拉底讲了一个故事:埃及古神塞乌斯向国王萨姆斯传授文字,认为这种学问可以使埃及人更加聪明,改善记忆力,使他们博闻强记。国王却认为,人们借助于文字的帮助,可以无师自通地知道许多事情,但他们实际上一无所知。国王忧虑的是“他们的心是装满了,但装的不是智慧,而是智慧的赝品”。
  看起来,在人类追求智慧的旅途中,每一样新工具的出现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过,好在很多人懂得要带着思考上路,拒绝“智慧的赝品”。
  (《 人民日报 》2015年06月04日 21 版)
  16、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 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7、文章中的“智慧的赝品” 具体指什么?(2分)
  18、文中主要运用哪些论证方法?试列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5分)
  19、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拒绝“智慧的赝品”?(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7分)
  一夜长大
  叶倾城
  ①把父亲从医院接出来之后,他经常在傍晚时,推着父亲的轮椅去附近的小公园散步,那里有一泓湖泊,不时停下来替父亲擦擦嘴边的涎水,温言细语:“冷不冷?要不要喝水?”
  ②来探病的朋友吃了一惊:“你像一夜之间长大了。”
  ③他也没想过会这样。他在家里赖到二十八九,日子过得生机勃勃:也恋爱也上班也交友,动不动和父母吵架—不吵不行呀。父亲节俭,保鲜袋用过再用,一揭开,西瓜上全是鱼腥气;又天真,看到电视上“只要888元”的广告,就打算打电话,被他一顿臭骂,讪讪地又咳嗽又揉鼻子;这么老大,父亲仍然会没事翻他的抽屉杂物,他没好气吼过去:“翻什么翻!”
  ④那天正吃着饭,突然间,父亲的筷子直抖,上面的菜哗哗洒了半桌子。他抬头一看,父亲口角歪斜,脸色如灰,缓缓地倒下去。这之后,日子一下子变成:徘徊在ICU门口、交医药费、陪床……还要挣扎着去上班。
  ⑤由不得他想什么,要给父亲擦身要洗大小便。开始是买成人失禁品,眼看要生褥疮,于是家里的旧床单全成了尿布。每天带回家洗,洗衣机轰轰不休,他倒头就着。洁癖不治而愈,曾经的文艺青年,到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狼吞虎咽、见任何床就能呼呼睡着的人。
  ⑥父亲渐渐醒了,却没法理解自己为什么被困在一张陌生的床上,认定这是一场阴谋,忍不住要对周围的假想敌们拳打脚踢。他笑嘻嘻地打不还手、好言好语。他认了。这是一笔古老的、二十多年的债务,他得还。
  ⑦突然没有拖延症了。以前到公司,先开QQ、淘宝、微博……再开WORD,现在他对领导千恩万谢:这年头,能容下一个家里有病号的年轻人频频请假,容易吗?就在病房的走廊上,他全心工作,不时看一眼吊瓶。难得入睡的父亲像枚戒牌,强迫他静心。曾经天天抱怨“没有整块时间”,现在时间零散到以分钟计,他倒觉得绰绰有余。
  ⑧也不再是暴燥的楞头青了。医护人员有时说话很冲,他恨得握紧拳头。一意识到,惊出一身汗,赶紧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轻轻地放松:热血青年的不管不顾,是要由长辈来买单的。他能为了逞一时之勇带父亲转投另一家ICU?更何况,他明白医生说的并没错。他的愤怒,不针对任何人,只缘于自己的无能为力,只缘于那种叫天不应叫地不语的烦躁。
  ⑨父亲一场病,拖了一年多,他始终身兼多职,还偷空见过几个天使投资人,谈他多年的创业梦。父亲状态平稳后,他去递辞职信—再不开始,梦便永远是梦。他不想“子欲养而亲不在”,也不想“徒有梦而身不由己”。
  ⑩前上司拍拍他肩膀:“我看好你,孝顺的人,无事不成。”孝顺这个词,又熟悉又古怪,第一次放在他身上,他很不好意思,于是认认真真想:什么是孝顺。
  ⑪原来孝顺不仅仅是儿女对父母的爱、依赖与安全感,是把爱化为具体, 是不论多疲倦还是站直,让老去的父母有个依靠;是不计前因后果的付出,不能回避不能逃避的责任。不能大喊一声“老子不干了”就卸挑子,你做的每个决定,都是父母晚年的一滴水一粒米,也是你的毕生心安。
  ⑫这还是一种人力的无可奈何:无论做了多少,到最后,一定是一场空。父母只会越来越老,步入死亡,所有的钱、时间、心力,都是扔到黑洞里去。但这是写在血里的承诺,是人类世代相传的根基。
  ⑬而他说:也许,我得到的更多。
  (选自《扬子晚报》2015年2月26日,有改动)
  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叙事件。(2分)
  21、开头的①—③段在文章中具体有哪些作用?(4分)
  22、第⑧段的划线部分主要运用了 描写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3分)
  23、第⑬段中“他说得到了更多”。请结合全篇具体说说他得到了哪些?(4分)
  24、根据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请谈谈你对“孝顺”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25、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条退路,让自己拥有一份希望;给自己一个祝福,让自己拥有一份快乐……亲爱的同学们,你愿意给自己一个什么呢?
  请以“给自己一个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题目:给自己一个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1)目见不如足践。(2)学而不思则(3)垂?饮清露(4)要留青白在人间
  (5)奉命于危难之间(6)山岛竦峙(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8)意在沛公,醉翁之意不在酒
  2、(1)慰 zhé(2)?应改为暇。(2分)(3)略
  3、D 4、D 5、A 6、B
  7、(1)高俅 ; 面对权奸一味退让妥协,忍辱负重。(答出隐忍、软弱等亦可)
  (2)《朝花夕拾》、C
  8、(1)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2)略
  (3)不要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不攀折树木,不乱写乱刻……
  二、阅读理解(52分)
  9、月光下的山谷寂静无声。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被月光惊动。时不时的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2分)表达诗人在春天静谧的月夜里闲适、恬静心情。(1分)
  10、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2分),作者用花落,月升,鸟鸣,这些“动”景反衬出春山的幽静(1分)生动地勾勒出一副“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生动地营造了静谧闲适的氛围)(1分)
  (二)译文:丁亥(十九日),汝州奏报防御使刘审交去世。当地官吏百姓到朝廷上书,以刘审交生前有仁政的理由,恳求将其尸体留葬在汝州,以便能够侍奉他的坟墓,后汉隐帝下诏准许。汝州百姓相互聚集在一起痛哭,安葬了刘审交,为他建立祠堂,按时举行祭祀。太师冯道说:“我曾经做过刘君的同僚,看他的为政,没有超过别人的地方,不能削减租赋,免除徭役,只是能推广公正廉洁慈善仁爱的心并且实行罢了。这也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只是别人不做而只有刘君一人去做了,所以汝州百姓如此爱戴他。倘若天下各地方长官都能仿效刘君的作为,何患不像刘君那样获得民心呢!”
  11、AC 12、B 13、在……之前、没有、 到 、超越
  14、A、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
  B、这也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只是别人不做而只有刘君一人去做了,所以汝州百姓如此爱戴他。
  15、我认为刘审交就是范仲淹笔下的“古仁人”。因为范仲淹笔下的“古仁人”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胸抱负,始终心怀天下苍生。而刘审交之所以能“推公廉慈爱之心以行之”也是由于他爱民如子。二者完全一致。
  (三)16、阅读,并且拒绝“智慧的赝品”
  17、用别人的思考代替了自己的思考
  18、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3分)。示例:第三段中通过列举巴斯贝恩在《文雅的疯狂》中描写的诸多聚书成癖的藏家等事例(1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伪读书者’的造作,偏离了初创者的意图”这一观点(1分)。
  19、提示:学生要能结合自己的学习读书,读书不能端“花架子”,要能开展“深阅读”;要能有自己的认识,要敢于质疑探索,能够独立的思考,并能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四)
  20、主人公因为照料因中风瘫痪在床的父亲而一夜之间长大。
  21、结构方面:第①段用倒叙的方式,为下文作铺垫;第②段扣住文题,引出下文(2分)。内容方面:通过第①、③段主人公对待父亲的前后态度的对比,既突出了主人公变化之大,也为下文设置了悬念,激发起读者阅读的兴趣(2分)。
  22、细节描写(1分),通过对主人公“握紧拳头”“惊出一身汗”“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轻轻地放松”这样的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1分),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主人公由暴躁冲动到镇定理智的心理变化过程,也细腻地表现了主人公长大,心理成熟的过程(1分)。
  23、“突然没有拖延症”:珍惜工作的机会,学会感恩(1分);“不再是暴燥的楞头青了”:知道冷静理智地处理事情,能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1分);“实现了创业梦”:发现了自己的潜能,敢于承担起责任(1分)。总之,他长大了,成熟了,也实现了由一个男孩到男人的转变(1分)。
  24、根据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请谈谈你对“孝顺”的理解。(4分)
  关键词:责任、理解、行动和关爱。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略

第三篇人间草绿阅读答案: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模考的重要性我们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根据实际数据显示,一般学生想要达到理想成绩,平均要参加3-4次模拟考试。参加模考,可以提前体验考试氛围,减弱考试紧张情绪。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给你带来的最新模拟试题,希望能帮到你哈。
  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安恬(tián)绚丽(xùn)荟萃(cuì)闲情逸致(yè)
  B.参天(cēn) 镶嵌(qiàn)静谧(bì)栩栩如生(xǔ)
  C.磅礴(bó)眷恋(juàn)温馨(xīn)争妍斗艳(yán)
  D.邂逅(xiè)惬意(xiá)娴熟(xián)玲珑剔透(t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碌中
  B.毕业晚会即将举行,一向热衷集体活动的明明同学上蹿下跳,做着各种准备工作.
  C.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D.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3.下列几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b、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B.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
  C.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
  D.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欣赏着瘦西湖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解说:这句话末尾的标点使用正确
  B.木 本 采 沐
  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相同
  C.繁花嫩叶 流水潺潺 爱好文学 赞叹不已
  解说: 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D.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韩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瀑布遮住枝干”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常有使人眼前一亮的“孩子”形象,如《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孩子,
  《社戏》中那一群活泼淳朴的少年儿童,他们身上,往往闪着人性美好纯真的光彩
  B.想象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在老舍笔下,夕阳返照,山坡上的薄羞红了脸.在郭沫若眼中,流星划过,是牛郎织女提着灯在天街闲游
  C.作者的经历往往会在作品中留下印记,《小石潭记》中潭水映照出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内心的凄凉.《醉翁亭记》中琅琊山悦耳的鸟鸣反正出欧阳修被贬后消极循世的思想
  D.曲折的情节,有助于丰富人物的形象.强化作品主题,《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神秘的探险凸显了主人公的勇敢正直,《格列佛游记》以主人公航海的奇遇.折射出作者生活时代英国的社会现实
  6.根据拼音写汉字
  走进江淮生态大走廊,便能感受到扬州生态文明,触摸到城市文化记忆:在万福大桥上远(tiào)   ,树影婆娑,花团锦(cù)   ,看不够“七河八岛”那滴翠的绿和浓(yù)   的红。在高邮湖上泛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绘不尽那湖面粼粼波光和点点帆影。在邵伯老街上徜(yáng)   ,青石斑驳,庭院深深,写不完老宅里那尘封记忆和千古幽情。
  7.默写
  (1)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2)欲穷千里路目,   (王之涣(登鹤雀楼))
  (3)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5)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   ,   ”是啊,只要方向正确,就不要在困难前却步,坚持就会有转机。
  8.语文实践活动
  (1)读新闻资料,概括“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
  参观扬州虹桥坊24小时城市书房后,中国新华书店协理事长赞叹:“阅读已成为扬州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24小时城市书房读者刷借阅卡就可以进入。书房里有自助办理借阅卡的机器,配置了二维码数字书刊借阅系统、自动借还机等设备。在这里,读者还可以享受到绿色环保节能的环境,以及免费饮水、自主饮料售卖等人性化服务。
  “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
  (2)读名作选段,填空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
  (3)读漫画,写含义。
  含义   。
  二、阅读理解
  9.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戏题盘石
  王维
  可怜①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注:①可怜:可爱
  (1)适当想象,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10.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节选)
  崔铁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①,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固吝者乎?”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②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③,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注:①?:量才授官②白:告诉③内:同“纳”放进④寻找太监的晚辈⑤贾: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恚而语女曰:
  ②内所著披袄中:
  ③予佐而贾:
  ④出珠授之:
  (2)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固吝者何?
  A.学而时习之 (论语)
  B.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刻舟求剑)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3)翻译句子
  ①公屡促之,必如约
  ②但少闲人入吾两人者耳
  ③呼而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从文中概括一则实例,并据此写出王忠肃公的优秀品质。
  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全民阅读时代,读书越多越好?
  邓江波
  (1)作为人类最悠久的文化活动之一,阅读的面貌正在被极大地重塑。如果只用两个字来概括新时代阅读的特点,无疑是“快”和“多”。
  (2)阅读的“快”根植于信息技术的革新。传统的纸质书籍的阅读要逐字逐行完成,并且强调记忆和思维。然而,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彻底打破了这种阅读逻辑。一方面,数字阅读不再局限于白纸黑字的纸面,而是延伸到电脑、手机甚至是智能家电和汽车等数字化场景。阅读的对象不再只是安静等待眼球来访问的文字图片,而是视频、音乐等各种多媒体元素。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视角来看,阅读资源不仅在数量上猛增,内容格调上也越来越“流行”。沉湎于唾手可得的享受,阅读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可视化和娱乐化。
  (3)对于阅读,现代人不仅求“快”,而且贪“多”。近年来,无论是在街头巷尾的言谈里,还是各路媒体的报道中,提到阅读的主题,最能引起共鸣的已经不再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造就灵魂的工具”这种温文尔雅的哲言,而是“一年读180本书,他还能让读过的每本书产生价值”“一年读不到100本书说明阅读还改变不了你”之类急不可耐的训诫。细看这些心得,会发现作者所读的多是“经世济用”甚至“即学即用”的工具型书籍,而所谓的阅读技巧很可能只是略读、跳读,甚至是“目录阅读”。这种“阅读”显然不是为了锻炼思考、健全心智,而是为获取能够有效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利益的“文化资本”。
  (4)说到“文化资本”,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年轻人一面沉迷于数字世界,一面却又要强行与纸质书籍发生互动。比如,在午后的阳台上摆一杯咖啡一本书,拍照发到朋友圈;再如,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心血来潮网购一摞新书,半年都没翻开过几次,等等。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与其说这是阅读,不如这说是一种“阅读表演”。
  (5)贪“多”求“快”的阅读姿态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成因。在今天这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现代都市中的普通劳动者越来越清楚自己的危险处境:高度分化而替代性高的工作,快速更迭的科技和产业形态,不断升级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居高不下的教育培训成本,陷入阻滞的社会流动……层层叠加的外部压力促使人投身一场没有硝烟的“阅读竞赛”,而甘愿放弃本应拥有的闲暇??尽管那才是阅读的理想状态。
  (1)写出本文题目的好处
  (2)简析第三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概括第三段第四段中有些人“获取文化资本”的两种做法。
  12.
  后生可畏
  刘斌立
  (1)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
  (2)我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也 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天天待着呢。”
  (3)“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4)“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 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5)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 ”男孩,他也是经常应景似得挺朋克,一会夹克上带钉,一会头发颜色又变了。
  (6)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那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道老 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 出呢。他爹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7)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8)一年以后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还记得那个玩摇滚乐的男孩吗?他又回来了!这次主动来求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
  (9)“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 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10)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 交集。
  (11)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 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 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
  (12)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 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13)我立刻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确认道“没错,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
  (14)“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15)“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 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的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 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16)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17)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道:“后生可畏!”
  (选自《新华文摘》2016年第13期,有删改)
  (1)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
  ???被迫备考律师?????   ????   ????帮助穷人打官司
  (2)读文中划线句子,完成题目
  ①简析第一段中划线句子的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②第十二段中划线句子为什么说“我”对常远的名字熟悉而又陌生
  (3)联系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
  (4)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部分内容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作文
  13.“良言”好话,有益的话。比如师生间交心的话,家人间关切的话,朋友间规劝的话,陌生人宽容的话,书本上警策的话……好话还得好好说;长话可以短说,直白的话可以含蓄地说,严肃的话可以轻松的说……说好话,好好说话,都会让人如沐春风。
  以“良言如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安恬(tián)绚丽(xùn)荟萃(cuì)闲情逸致(yè)
  B.参天(cēn) 镶嵌(qiàn)静谧(bì)栩栩如生(xǔ)
  C.磅礴(bó)眷恋(juàn)温馨(xīn)争妍斗艳(yán)
  D.邂逅(xiè)惬意(xiá)娴熟(xián)玲珑剔透(tì)
  【考点】12:易误读常见字.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别能力.需要结合平时的积累解答.注意常见字词的读音和正确书写.
  【解答】A、“绚丽”中的“绚”应为xuàn; “ 闲情逸致”中的“逸”应为yì;
  B、“参天”中的“参”应为cān;“静谧”中的“谧”应为mì;
  C、正确;
  D、“惬意”中的“惬”应为qiè;“玲珑剔透”中的“剔”应为tī.
  故选C.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碌中
  B.毕业晚会即将举行,一向热衷集体活动的明明同学上蹿下跳,做着各种准备工作.
  C.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D.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考点】49:成语.
  【分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总之,做好该题,理解词义是最关键的.
  【解答】A.使用有误,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该成语和句中“按一定的步骤”重复,所以该成语使用有误.
  B.使用有误,上蹿下跳:形容四处奔走,多方串连,策划活动.该成语是贬义词,用于此处不恰当.
  C.使用有误,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句中指的是优美的风景,该成语使用不当.
  D.使用正确,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故选:A.
  3.下列几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b、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B.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
  C.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
  D.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
  【考点】79: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前后矛盾,删去“超”或“左右”;
  B.正确;
  C.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D.关联词语运用不当,改为“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
  故选:B.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欣赏着瘦西湖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解说:这句话末尾的标点使用正确
  B.木 本 采 沐
  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相同
  C.繁花嫩叶 流水潺潺 爱好文学 赞叹不已
  解说: 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D.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韩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瀑布遮住枝干”
  【考点】56:标点符号;48:短语类型;54:提取句子主干.
  【分析】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
  【解答】A.感叹号在引号内;
  B.木是象形字, 本是指事,采是会意字, 沐是形声字;
  C.繁花嫩叶是并列, 流水潺潺和赞叹不已是动补,爱好文学动宾;
  D.正确;
  故选D.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常有使人眼前一亮的“孩子”形象,如《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孩子,
  《社戏》中那一群活泼淳朴的少年儿童,他们身上,往往闪着人性美好纯真的光彩
  B.想象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在老舍笔下,夕阳返照,山坡上的薄羞红了脸.在郭沫若眼中,流星划过,是牛郎织女提着灯在天街闲游
  C.作者的经历往往会在作品中留下印记,《小石潭记》中潭水映照出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内心的凄凉.《醉翁亭记》中琅琊山悦耳的鸟鸣反正出欧阳修被贬后消极循世的思想
  D.曲折的情节,有助于丰富人物的形象.强化作品主题,《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神秘的探险凸显了主人公的勇敢正直,《格列佛游记》以主人公航海的奇遇.折射出作者生活时代英国的社会现实
  【考点】F5: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要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来判断即可.
  【解答】A.正确;
  B.正确;
  C.《醉翁亭记》中琅琊山悦耳的鸟鸣反正出欧阳修被贬后与民同乐的积极思想;
  D.正确.
  故选:C.
  6.根据拼音写汉字
  走进江淮生态大走廊,便能感受到扬州生态文明,触摸到城市文化记忆:在万福大桥上远(tiào) 眺 ,树影婆娑,花团锦(cù) 簇 ,看不够“七河八岛”那滴翠的绿和浓(yù) 郁 的红。在高邮湖上泛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绘不尽那湖面粼粼波光和点点帆影。在邵伯老街上徜(yáng) 徉 ,青石斑驳,庭院深深,写不完老宅里那尘封记忆和千古幽情。
  【考点】16:根据拼音写字词.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
  【解答】“远眺”不要写作“远跳”;“花团锦簇”不要写作“花团锦促”;“浓郁”不要写作“浓欲”;“徜徉”不要写作“徜洋”.
  答案:眺 簇 郁 徉
  7.默写
  (1)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2)欲穷千里路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鹤雀楼))
  (3)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5)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柳暗花明又一村 ”是啊,只要方向正确,就不要在困难前却步,坚持就会有转机。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解答】(1)秋水共长天一色
  (2)更上一层楼
  (3)潮平两岸阔(注意“潮”的书写)
  (4)一览众山小(注意“览”的书写)
  (5)无可奈何花落去
  (6)听取蛙声一片(注意“蛙”的书写)
  (7)小桥流水人家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
  8.语文实践活动
  (1)读新闻资料,概括“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
  参观扬州虹桥坊24小时城市书房后,中国新华书店协理事长赞叹:“阅读已成为扬州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24小时城市书房读者刷借阅卡就可以进入。书房里有自助办理借阅卡的机器,配置了二维码数字书刊借阅系统、自动借还机等设备。在这里,读者还可以享受到绿色环保节能的环境,以及免费饮水、自主饮料售卖等人性化服务。
  “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 自动方便、绿色环保、人性化
  (2)读名作选段,填空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五猖会》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 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
  (3)读漫画,写含义。
  含义 外表看似一样的人,没有阅读内涵的人经过阅读之门就现出了原形. 。
  【考点】84:综合读写.
  【分析】本道题综合考查学生的提取关键信息能力、对课内名著名篇内容的掌握了解程度、以及图文转换的能力,在内容上注重对能反映考生生活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机地扩展考生自我表达的答题空间;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以独立的综合性学习考试板块出现,题内所需的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交叉比较充分.
  【解答】(1)本道题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读新闻资料,概括“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通读材料可以找出关键词句“24小时城市书房读者刷借阅卡就可以进入.书房里有自助办理借阅卡的机器,配置了二维码数字书刊借阅系统、自动借还机等设备”这个特点可以概括为“自动方便”.“绿色环保节能的环境,以及免费饮水、自主饮料售卖等人性化服务”,概括起来就是“绿色环保、人性化”.
  (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内名篇的掌握情况.这段话节选自《五猖会》,《五猖会》记述的是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情绪,而这种少年的欢快心情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冲淡.
  (3)本道题考查学生观察漫画的能力.左边一列人外貌身高差不多,经过“阅读之门”后就显出了高矮,现出原形.寓意外表也许无法分出高低,阅读却能使人分出优劣.
  答案示例:
  (1)自动方便、绿色环保、人性化
  (2)《五猖会》 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
  (3)人的外表也许无法分出高低,阅读却能使人分出优劣.
  二、阅读理解
  9.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戏题盘石
  王维
  可怜①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注:①可怜:可爱
  (1)适当想象,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考点】EE:诗歌阅读综合.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境、修辞的分析能力.《戏题盘石》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通过对盘石、泉水、垂杨、春风、落花等意象的描绘,抒写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独得意趣.诗中景物灵动和谐,诗意活跃跳动,闪现着智性的光辉,让人领略到一种清新秀丽的艺术享受.
  【解答】(1)本道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意境的能力.要注意调动想象,结合诗歌内容来描写.注意诗中的盘石、泉水、垂杨、春风这些景物不能落下,要发挥想象,把画面描绘出来即可.
  (2)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诗人反问若春风不善解人意,怎么会送来落花呢?实际上就是春风更是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这就综合采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独得意趣.
  答案:
  (1)在清澈的泉水上面,一块如席子般大小的巨石矗立.春风习习,绿杨飞舞在岸边垂杨巨石只畔,不时飘拂高高举起的酒杯.
  (2)三四两句诗歌采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反问说如果春风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这同时也是拟人,春风更是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独得意趣.
  译文:可爱的巨石大如席,下面濒临泉水.垂杨拂拂临泉举杯,是多么高雅的情趣.春风飞花低吟高唱,春风啊难道不解人意?如果说你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
  10.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节选)
  崔铁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①,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固吝者乎?”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②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③,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注:①?:量才授官②白:告诉③内:同“纳”放进④寻找太监的晚辈⑤贾: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恚而语女曰: 怨怒
  ②内所著披袄中: 穿
  ③予佐而贾: 帮助
  ④出珠授之: 交给
  (2)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而固吝者何?
  A.学而时习之 (论语)
  B.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刻舟求剑)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3)翻译句子
  ①公屡促之,必如约
  ②但少闲人入吾两人者耳
  ③呼而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从文中概括一则实例,并据此写出王忠肃公的优秀品质。
  【考点】DB: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 王公的夫人十分疼爱女儿,每当接女儿回娘家,女婿坚决不让走,他怨怒地对妻子说:“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把我调任京城的官职,那么你就可以时时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就象摇下正在凋落的树叶罢了,可是你父亲硬要这样吝惜力气,是何道理?”女儿托人带话给母亲.夫人一天晚上摆上酒,跪着禀告王公.王公十分生气,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走出门外,坐车到朝房里住宿去了,十天后,才回到自己的府第.女婿终于没有调进京城.
  王公做都御史时,同太监某人镇守辽东.这个太监也奉公守法,同王公相处得很好.后来王公改调两广任职,太监哭着送别,赠给大宝珠四枚.王公坚决辞谢不受.太监哭着说:“这大宝珠不是受贿得到的东西.以前先皇把僧保所买来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今天拿一半给您赠别,您本来就知道我并不是贪财的人啊.”王公接了宝珠,放进自己所穿的披袄,把它缝在里面.后来回到朝廷,寻找太监的后代,找到了他的两个侄子.王公安慰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为贫穷所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公说:“如果你们要有所经营,我帮你们出钱.”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王公无法办到,只不过是表表老朋友的心意罢了.都假装答应说:“是”.王公几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说定的办.于是他们就假造了一张买房子的契约,开列的价钱是五百两银子,告诉王公.王公拆开披袄,取出宝珠交给他们.那包裹的记号,仍然是原来的样子.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他怨怒地对妻子说.恚:怨怒
  ②句意:放进自己所穿的披袄.著:穿
  ③句意:我帮你们出钱.佐:帮助
  ④句意:取出宝珠交给他们.授:交给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例句句意:可是你父亲硬要这样吝惜力气,是何道理?而:表转折
  A句意: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习它.而:表顺接
  B句意:我就小心翼翼地起来.而:表修饰
  C句意:船已经划走了,然而剑还在水中原来的位置.而:表转折
  D句意: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东坡(苏轼).而:而且
  故选:C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屡:几次
  句意:王公几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说定的办.
  ②重点词有:但:只是
  句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③重点词有:与:给
  句意:(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
  (4)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本文着重叙述了他不为女婿谋京职和他与友人交往的事情,着重写他刚正无私和廉洁的一面.
  答案:
  (1)①怨怒 ②穿 ③帮助 ④交给
  (2)C
  (3)①王公几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说定的办.
  ②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③(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
  (4)他不为女婿谋京职,表现了他的刚正无私;他与友人交往,友人赠与他金子,他最终还给了友人的两个侄子,看出了他的廉洁.
  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全民阅读时代,读书越多越好?
  邓江波
  (1)作为人类最悠久的文化活动之一,阅读的面貌正在被极大地重塑。如果只用两个字来概括新时代阅读的特点,无疑是“快”和“多”。
  (2)阅读的“快”根植于信息技术的革新。传统的纸质书籍的阅读要逐字逐行完成,并且强调记忆和思维。然而,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彻底打破了这种阅读逻辑。一方面,数字阅读不再局限于白纸黑字的纸面,而是延伸到电脑、手机甚至是智能家电和汽车等数字化场景。阅读的对象不再只是安静等待眼球来访问的文字图片,而是视频、音乐等各种多媒体元素。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视角来看,阅读资源不仅在数量上猛增,内容格调上也越来越“流行”。沉湎于唾手可得的享受,阅读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可视化和娱乐化。
  (3)对于阅读,现代人不仅求“快”,而且贪“多”。近年来,无论是在街头巷尾的言谈里,还是各路媒体的报道中,提到阅读的主题,最能引起共鸣的已经不再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造就灵魂的工具”这种温文尔雅的哲言,而是“一年读180本书,他还能让读过的每本书产生价值”“一年读不到100本书说明阅读还改变不了你”之类急不可耐的训诫。细看这些心得,会发现作者所读的多是“经世济用”甚至“即学即用”的工具型书籍,而所谓的阅读技巧很可能只是略读、跳读,甚至是“目录阅读”。这种“阅读”显然不是为了锻炼思考、健全心智,而是为获取能够有效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利益的“文化资本”。
  (4)说到“文化资本”,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年轻人一面沉迷于数字世界,一面却又要强行与纸质书籍发生互动。比如,在午后的阳台上摆一杯咖啡一本书,拍照发到朋友圈;再如,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心血来潮网购一摞新书,半年都没翻开过几次,等等。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与其说这是阅读,不如这说是一种“阅读表演”。
  (5)贪“多”求“快”的阅读姿态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成因。在今天这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现代都市中的普通劳动者越来越清楚自己的危险处境:高度分化而替代性高的工作,快速更迭的科技和产业形态,不断升级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居高不下的教育培训成本,陷入阻滞的社会流动……层层叠加的外部压力促使人投身一场没有硝烟的“阅读竞赛”,而甘愿放弃本应拥有的闲暇??尽管那才是阅读的理想状态。
  (1)写出本文题目的好处
  (2)简析第三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概括第三段第四段中有些人“获取文化资本”的两种做法。
  【考点】BC:议论文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文章首先由阅读的面貌正在被极大地重塑,引出了关于阅读的特点,无疑是“快”和“多”;接着阐述了现代人不仅求“快”,而且贪“多”的特点及原因;然后总结全文,贪“多”求“快”的阅读是不足取的.闲暇的阅读??那才是阅读的理想状态.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归纳一篇议论文标题的作用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逐点归纳:①是否点明论题
  ②是否点明本文的论点;③标题运用哪种修辞方法,有何作用;④看标题是否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本文题目的好处:点明论题新时代阅读的特点,无疑是“快”和“多”.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新时代阅读是越多越好吗?
  (2)本题考查议论文中论证方法的辨析极其作用.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第③段是举例论证,具体有力的论证了“对于阅读,现代人不仅求“快”,而且贪“多”.”的观点.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先仔细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第三段第四段,抓住关键句子“获取文化资本”的两种做法作答.对于阅读,现代人不仅求“快”,而且贪“多”.所读的多是“经世济用”甚至“即学即用”的工具型书籍,而所谓的阅读技巧很可能只是略读、跳读,甚至是“目录阅读”.一面沉迷于数字世界,一面却又要强行与纸质书籍发生互动.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与其说这是阅读,不如这说是一种“阅读表演”.
  答案:
  (1)点明论题新时代阅读的特点,无疑是“快”和“多”.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新时代阅读是越多越好吗?
  (2)举例论证,具体有力的论证了“对于阅读,现代人不仅求“快”,而且贪“多”.”的观点
  (3)对于阅读,现代人不仅求“快”,而且贪“多”.所读的多是“经世济用”甚至“即学即用”的工具型书籍,而所谓的阅读技巧很可能只是略读、跳读,甚至是“目录阅读”.一面沉迷于数字世界,一面却又要强行与纸质书籍发生互动.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与其说这是阅读,不如这说是一种“阅读表演”.
  12.
  后生可畏
  刘斌立
  (1)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
  (2)我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也 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天天待着呢。”
  (3)“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4)“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 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5)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 ”男孩,他也是经常应景似得挺朋克,一会夹克上带钉,一会头发颜色又变了。
  (6)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那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道老 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 出呢。他爹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7)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8)一年以后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还记得那个玩摇滚乐的男孩吗?他又回来了!这次主动来求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
  (9)“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 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10)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 交集。
  (11)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 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 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
  (12)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 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13)我立刻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确认道“没错,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
  (14)“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15)“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 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的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 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16)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17)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道:“后生可畏!”
  (选自《新华文摘》2016年第13期,有删改)
  (1)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
  想当摇滚乐手 ???被迫备考律师????? 出逃作摇滚乐手 ???? 继续备考律师 ????帮助穷人打官司
  (2)读文中划线句子,完成题目
  ①简析第一段中划线句子的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②第十二段中划线句子为什么说“我”对常远的名字熟悉而又陌生
  (3)联系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
  (4)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部分内容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考点】9E:小说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文章围绕着主人公常远的变化,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7),写我初识常远及给我的感觉;第二部分(8?17),写常远考上律师,我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他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文章以常远的变化,表现年轻人表现看起来放荡不羁,但他们也有社会的责任感,他们也有我们敬畏的精神.
  【解答】(1)本题考查人物经历的梳理.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对人物的经历有个大体的了解,再用给出的示例相似的句子加以表述即可.
  从文中对常远的描述可以看出,他最早是想当摇滚乐手,但被父亲逼着考律师,在出逃出去当了一段摇滚乐手后,又回来继续备考律师,考试上律师后,专门帮助穷人找官司,令人敬佩.
  (2)①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人物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侧面描写等.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句做出判断,并结合所处文段加以理解,分析出描写的效果.
  从划线句的内容来看,“睡眼惺忪”是对常远的神态描写,“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是对他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他看书的心不在焉,不愿考律师.
  ②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解释清楚“陌生”与“熟悉”的含义.结合前文内容来看,我在看到报上常远的名字前,已对他的爱好、经历有所了解,所以说“熟悉”,但我印象中的常远是一个不务正业,不愿好好学习,不听父母话的“坏”男孩,而报上写的常远不仅是一位律师,还是一位免费为穷苦人打官司的律师,这让我万万没想到,所以说“陌生”.
  (3)本题考查人物精神品质的归纳.解答此题要结合人物行为及事件来分析.当父亲让常远当律师,他却选择当一名摇滚乐手,表现他为人有主见;他在出逃当摇滚乐手时,了解了矿工的悲惨遭遇后,又决定放弃自己的爱好考律师,表现他是一个勇于担当,有爱心的人;当发生矿难,无人愿替死难矿工打官司,他愿意免费去做,表现了他不让名利得失,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都是我和老陈这些老一辈人所不具有的,所敬佩的.
  (4)本题考查小说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本文的主人公是常远,我和老陈是故事中的次要人物,从全文内容的发展来看,我和老陈起着见证故事发展,连接不同时间段的情节的作用,也就是说“我和老陈”是全文的线索人物;从写作手法来看,作者写“我和老陈”是为了对常远起到侧面描写的作用,用我和老陈对常远的评价、态度,侧面表现常远的优秀品质,并以“我”的态度转变,表现年轻一代不容小视的主旨.
  答案:
  (1)想当摇滚乐手 继续备考律师 承揽死难矿工索赔
  (2)①这个句子运用了神态与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看书备考的常远心不在焉,为下文“我”和老李对年轻人的感慨作铺垫;
  ②因为在报上看到常远的名字与事迹之前,我对他的爱好及经历已有所了解,所以说“熟悉”;但我所知道的常远是一个不务正业,与父母反叛,不愿作律师的青年,现在他不仅当上了律师,还自愿免费为穷苦人打官司,让我惊讶,所以说“陌生”.
  (3)①他个性鲜明,有主见.父亲让他当律师,而他却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当一名摇滚乐手.②他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他到青海茫崖矿区演出,了解到矿工生活状况后,就决定回来考律师,为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③他不计名利,有奉献精神.矿难发生,他带领律师团队,义务为矿工打官司.
  (4)①“我”和老李的对话构成小说的基本框架.先写我们“上辈人”对他的不满,再写对他的佩服,先抑后扬,波澜起伏,曲折有致.②通过“我”和老李的叙述侧面描写了常远这个有个性、敢于担当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给人以宽广的想象空间.③通过“我”和老李的态度变化,表现了要正确看待年轻人这一主题.
  三、作文
  13.“良言”好话,有益的话。比如师生间交心的话,家人间关切的话,朋友间规劝的话,陌生人宽容的话,书本上警策的话……好话还得好好说;长话可以短说,直白的话可以含蓄地说,严肃的话可以轻松的说……说好话,好好说话,都会让人如沐春风。
  以“良言如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考点】L1:命题作文.
  【分析】【审题立意】该题目中有几个关键词: ①什么是良言?好话、善意的、有益的话.②良言的具体表现:师生交心的话、朋友间劝慰的话、书本间警策的话.③说的方式:好话好好说才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④好话好好说带来的正面影响.
  【思路点拨】学生会有话说,但是要写好的话,需要从听者的角度写,它会带来怎样如春的感受?良言一定要具体,应该是熟人说的,什么背景、以什么方式、说了什么内容、说的内容带来什么的感动,就是要具体化
  【形式创新】可以写自己的事,也可写别人的事,也可写名人的事,可以适当的虚构.
  【文体选择】本文最好写记叙文,或者是散文.
  【解答】
  良言如春
  生活是一个五味的瓶子,装满了酸甜苦辣.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痛苦,有亲情的甜蜜,有离别的寂寞…
  无论是喜还是悲,我们都渴望和别人交流,诉说自己内心的感受.
  古往今来,语言的魅力使无数人为之倾倒,如沐春风,心灵被滋润,被温暖,这就是如春般的良言.
  良言,它可以陶冶情操,化解尴尬.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面对外国记者尖酸刻薄的提问时,总能用从容不迫而又机智幽默的回答,展现我们泱泱大国的大气之美.
  良言,它可以传情达意,更好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曹植的一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激励了多少爱国将士;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引发了多少文人志士的共鸣.
  良言,它可以让人通过简短的话语明白做人的道理.《古今贤文》里有这样一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在告诉我们,最忠诚的语言虽然不那么娓娓动听,却是最有利于你的.
  前不久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对良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有一次,我的数学考试考得不太理想,看到那刺眼的成绩,我难过的抬不起头来,趴在课桌上,红了眼眶.这时,我的好朋友看到了,走来安慰我说:“不要难过, 这只是一次小测验,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发挥好的,加油,班长!”这番话语,就像一股暖流,很快滋润了我的心灵,温暖了我.我看着她真诚的笑脸,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努力,做一个称职的班长,不让大家失望.瞧,这就是良言的力量.
  回想起自己求学的岁月,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有人对我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让我鼓起对抗困难的勇气;每当我取得一点好的成绩就骄傲自大时,总有人对我说:“谦受益,满招损.”提醒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每当我心生懒惰,贪玩之时,总会有人对我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言为心声,语为人镜.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反映出他内心的道德与素养.无知又缺少涵养的人,语言也会变得空洞,粗鄙不堪,造成“恶语伤人六月寒”的后果.唯有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才能使心灵更加阳光,语言更加温暖.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都来做一个内心丰富,善于沟通的人吧!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huatizuowen/5810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