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美国语文第一册_浅谈美国语文教育的特点

老师 时间:2019-05-22

【www.jinghuajt.com--老师】

  近日,笔者阅读了王爱娣老师编著的《美国语文教育》一书。该书从美国语文教育改革与课程标准谈起,一直谈到了美国教育的发展前景,内容涉及词汇、阅读、作文、文学教育的教学及教材、考试等方面。笔者认为:了解与认识美国语文教育的特点,有助于我们认识我国语文教育的本质,有助于我们扩大研究语文教育的视野,最终将启迪我们对我国未来语文教育之路作出更深入的思考。
  美国语文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已逐渐形成一套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语文教育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实用主义特点,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注重教育研究,把握语文教学的科学性
  
  美国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实证精神和科学态度同样体现在语文教育中。
  (一)将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带进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以大量科学研究和调查统计为基础,体现着美利坚民族的实证精神和科学态度。语文教育的科技含量不但体现在教育科研的巨额资金投入上,而且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革的新动力。例如“阅读180”就是“建立在十多年科学研究和最佳实践基础上的、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解决办法的” 的全国阅读干预项目。为提高阅读水平,使挣扎在阅读困境中的学生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变,该项目曾特别建立指导中心,以汇集阅读研究专家进行调查实验。
  (二)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体现在操作层面的规范性上
  1.教育政策旨在科学可操作。课程标准和各类教育政策为教学提供操作层面上的指导,例如:“马萨诸塞州课程框架的‘作文部分’,共有七个普通标准对学生的写作、修改和研究提出一系列期望。他们认为,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多才多艺的作者,教师应该强调三类写作任务:广泛的写作训练、按要求写作和非正式写作。” 如此明确指出教学任务和目标,为提高写作能力提供了实际可操作的教学途径。
  2.科学严谨的态度体现在专业术语的规范定义上。例如《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中对“文本”“批判性思维”“阅读”等概念做了具体定义:“文本:不仅指纸质的印刷品,而且指口头语言形式、书面作品以及信息技术的交流媒介。”“批判性思维是指在文学、艺术、科学和其他学科领域中,具有创造性、批判性和逻辑性的思维特征的发散性思维。”“阅读:除了对印刷品的阅读之外,还涉及听和观察。”对语文术语的科学定义,一方面可以减少学习者在理解上的歧义,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解释上的完全个性化。
  3.严格正规的考试评价体系力图践行科学规范。作者在书中说道:“今天,当很多中国人在谴责应试教育危害的时候,美国教育却竭力走着一条严格的考试评价之路。” 在美国考试目的完全是为了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而不像国内对高分的追逐。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早期读写能力评价,2或3年级开始参加语文标准考试,直到高中的语文毕业考试,连贯完备的考试评价自成体系。考试遵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原则,这个法便是各地语文课程标准。
  (三)语文教学努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传授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比如关于如何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就有如下几个步骤:“(一)如何在阅读文本的字里行间做批注,标注些什么;(二)阅读过程中作出怎样的思考; (三)对阅读过的文本作出过那些反应;(四)给词汇或概念下定义;(五)聚焦结论;(六)学会写导论。”每个步骤以问题的方式进行,各步骤下又设许多子问题,逐步解答问题的过程也是完成阅读目标,掌握阅读方法的过程。这种“美式阅读法”注重过程,讲究方法,大大降低了学生阅读的难度。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使语文学习事半功倍,轻松便捷。
  可见,美国语文教育践行科学主义的精神已经灌注到每一次语文教育的探讨,每一次教学政策的制定,每一堂语文课程的实施,无论是规范的专业用语还是严格的考试体系,都体现出其力争科学、注重效果的语文教育思路。
  
  二、注重立法,保障语文教育质量
  
  美国的国情决定了教育立法化,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初期。1791年,联邦宪法修正案――《人权法案》的颁行确立了美国教育各州自治的格局。20世纪以来,美国颁布的一系列的法律法案(包括报告书、战略计划等)体现了各个时期教育认识的重点,确立了教育改革的法律地位不动摇,保证了教育政策的执行度。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历来颇受重视,语文教育立法化不是专门设立法案,而是包含在一般的教育法案中。比如新世纪之初小布什总统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明确提出了语文教育“阅读第一”的行动项目。针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阅读能力出现的许多问题,布什提出美国将逐渐被分为两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公民具备阅读的能力,另一个“国家”的公民不具备这个能力。据此“阅读第一”行动提出了一些培养阅读能力的具体措施:注重对学前儿童阅读的指导,把好入门关;加强阅读训练,重视阅读量和阅读效果;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使学生遇到难题时能自如应付等。
  政府通过法律和政策来干预教育,目的是通过法律的至高无上地位来保证教育的质量。教育立法一方面为教育者提供指引和评价教学的依据,另一方面保障国家的教育政策意志能够落实。在美国几乎每一次语文教育的进步,背后都有一次法案报告的推动,课标、阅读、写作、考试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也都可以找到具体的法律依据。
  
  三、重视过程,把握语文教育的连贯性
  
  语文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从美国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来看,其教学评价已由结果指向转为了过程指向。语文教学不注重概念的陈述讲解,而看重教师授课的步骤性、条理性和学生学习中的探索发现。看似轻松宽泛的学习气氛,其实是步步为营,学生可以见仁见智,但教学流程却毫不含糊。
  (一)阅读教学体现着美国语文教育注重过程性的特点。根据人的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美国阅读教学从娃娃抓起,一直延续到大学以后。学前教育使学生对书本产生兴趣,了解有关印刷品的一些概念,为日后接受系统教育做好准备。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音位意识,学会辨音识词,积累词汇,学会独立阅读,通过阅读学习各领域的新知识。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词汇和概念发展的知识技能,通过阅读理解接触到不同的思想观点,逐渐领会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掌握分析文本和文学反应的方法。大学及以后,达到成熟的阅读,其标志是能够解构阅读材料并在解构后进行重构。通过这样一个系统的过程,使学习者由浅入深逐渐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习语言。虽然至今为止,美国学生的阅读水平一直参差不齐,但是注重流程、尊重个性的阅读教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美国的写作教学遵循着一套程序,课堂教学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重结果的过程。写作过程一般分为“构思―打草稿―修改―编辑―出版与评定”五个步骤。构思阶段主要任务是确立中心,制定计划,通过列表、画图、网络学习,列出提纲或草拟文章。打草稿是在前一基础上用事实和细节填充文章使之饱满,并删除不必要的细节和多余的话语。修改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提高,包括在语言、风格、文思和整体连贯性上下功夫。编辑是要求同伴之间修改稿子,注意检查在语法、惯用法、拼写和语言技巧上的问题。出版评定是指最后将自己的文章设计编排,辅以特定格式,递交出版和最终评价的过程。这五个连贯的过程体现了语文写作的规范和严格要求,一方面使学生养成对自己的语言负责,精心写作的态度,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小接受了文章从构思计划到润色修改到出版发行的流程,为日后学习打下基础。因此,与中国学生写完作文打个分数就完事的写作不同,美国人的写作从来不是一挥而就的,老师也会给足时间让学生写作。
  美国语文教育从认知主义理论出发,把课堂教学作为连续过程中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根据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来把握学习重点,内容安排上注重分步骤来完成学习任务。语文学习是知识的积累,方法的积累,过程的积累。
  
  四、重视公众力量,关注语文教育的社会参与度
  
  美国是一个讲究民主平等的国家,社会事务中公众的力量是举足轻重的,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无论是政策法案的制定,还是教育措施的落实反馈,都离不开民众积极参与。
  (一)全民参与教育决策。在教育决策的制定中至少有这样三股力量:1.教育行政家和理论家;2.专门委员会成员;3.外行人士。在教育研究日益专业化的当今,除了行政家和理论家,必须集结外行人士的智慧。美国国家课标《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的制定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广泛对话和协商的过程。课标听证会可以听到从联邦到州到学区到学校,从课程专家到教育官员到教师到家长到学生的各方声音。有人甚至说“在美国只会存在要不要课程标准的问题,而不存在标准是否合适的问题”。集思广益、民主协商是语文课标制定的原则,州和地方的课标也一样,只有走过一道道程序才能确定为公众所用。
  (二)家长配合支持。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教育主要是学校或者老师的事情,家长只要照顾其生活就好了。美国人却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更多空余时间,来培养兴趣,恢复精力,扩大和丰富其生活,从而使他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由此学生在学校里的上课时间比起中国学生要少得多,孩子们和父母待着的时间会更多,家长的作用自然很强大。在《美国语文教育》中,可以发现政府非常重视发挥家长在教育子女的作用。比如国家课程标准会发到每个学生手上,让学生回家和父母一起学习研究;每天学生的回家任务都得家长过目签字;学校定期向家长报告学生的学习成绩;国家提供资金对家长进行旨在帮助孩子学业的培训。又如在“阅读挑战”运动中要求“父母要每天和孩子阅读30分钟”;在“阅读180:国家阅读项目”中以“致家长信”的方式,让家长了解孩子的阅读状况,并提出一些要求让家长来配合学校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三)社区和其他团体的影响。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美国,学习的地方和机会有很多,学习语文可以去图书馆、社区学校等等。
  可见,美国人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及其特殊国情,使全社会都动员起来参与到一场场教育事业发展的洪流中来。社会参与,家长配合,民众力量的发挥,使得教育决策更加民主,教育制度更加合理,教育方法更加科学,教育质量也更趋卓越。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美国语文教育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基础不扎实,阅读水平参差不齐等等。尽管如此,美国语文教育从实际出发,服务社会的原则,立足科学的态度,注重过程的方法,全民参与教育的意识和完备的法律体系都可能对中国语文教育有所启发。作为一个关注教育发展的思考者,在反思国内教育走过的风风雨雨,具备一种世界眼光来观照我国当前的教育格局,就会比较理性了。
  
  参考文献:
  [1]王爱娣.美国语文教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0,26,222,39,,110,93-99,139.
  [2]朱旭东.新比较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3]瞿葆奎,马骥雄.美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3,117.
  [4]李方,刘海涛,程可拉.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3-45.
  [5]闫苹,周鸯.语文比较教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208,276.
  [6]王爱娣.美国语文教育追求的阅读境界[N].中国教育报,2009-2-12.
  [7]金绍英.美国语文教育给我们的启示[J].中外教育,2009(1):48-49.
  
  (周樟钰浙江杭州师范大学310016)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huatizuowen/532438/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