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玉米虫害

写作素材 时间:2011-09-26

【www.jinghuajt.com--写作素材】

篇一:[玉米虫害]玉米穗虫害的特点是什么及防治措施


  玉米地上害虫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玉米穗虫害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玉米穗虫害的特点
  一是因玉米吐丝期的早晚和种植地块的不同,其发生危害的程度差异很大。
  吐丝早的和分散种植的地块,大大重于吐丝晚的和连片的地块。在同一年份,玉米吐丝早的和分散种植的地块,玉米穗虫危害株率高达60%—80%;而吐丝晚的和成方连片种植的地块,玉米穗虫的危害株率一般在10%—30%。
  二是玉米果穗虫害以玉米螟为主,占到80%—90%左右,其余害虫只占10%—20%左右。
  掌握玉米果穗虫害的发生危害特点,采取得力防治措施。
  玉米穗虫害的防治措施
  在雌穗吐丝盛期防治,会影响玉米授粉;若防治过晚,害虫已钻入果穗内,导致防治困难,防治效果差。长治县7月中下旬是玉米开花授粉的主要时期,要抓住最佳防治时期,实行综合防治:
  1.剪除花丝 玉米授完粉后,及时用剪刀将花丝连同雌穗顶部1—2厘米苞叶一同剪除,并把剪下的东西全部带出田外,集中处理,防止害虫转移危害。
  2.农药防治 当百株有虫达40头时,立即使用农药防治,可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用棉球蘸药液涂抹穗部花丝;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300液滴入玉米穗顶部,每穗滴入6—10滴或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对准穗部花丝喷雾;或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400—500克,兑干细沙土5—6公斤,撒在花丝及果穗上下叶片的叶腋间。
  3.人工捕捉 当害虫的龄期较大、药防效果差,或达不到药防标准时,可实行人工捕捉。
  玉米主要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要点
  一、玉米瘤黑粉病
  (一)症状 该病对玉米茎、叶、穗均可造成危害,被害组织畸形肿胀,产生各种大小不同的菌瘤,外包薄膜,初期为白色或带紫色,后期变为灰白色,薄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
  (二)发生规律 残留在土壤或肥料内、粘附在种子表面上或病株残体内的厚垣孢子是下年初侵染的主要菌源。条件适宜时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随风雨飘落在植株幼嫩组织上,遇水滴后萌发侵入表皮并形成菌瘤。在干旱、有机质含量低以及重茬地块上发病重,生长期间遇高温、多雨、发病亦重。
  (三)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使用杂交包衣种子。
  2、与非禾谷类作物轮作2—3年。
  3、发病初期在菌瘤未变色之前及时将菌瘤切除,带出田间深埋,防止污染土壤。
  4、收获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秋季实行深翻土壤,减少初浸染来源。
  二、玉米穗腐病
  (一)症状 玉米穗腐病自幼苗至成熟期都可发生,最典型的症状为种子霉烂、弱苗、茎腐、穗腐,其中以穗腐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再浸染发病初期果穗花丝黑褐色,水浸状,穗轴顶端及籽粒变成黄褐色,粉红色或黑褐色,并扩展到果穗的1/3—1/2处,当多雨或湿度大时可扩展到全部果穗。患病的籽粒表面生有灰白色或淡红色霉层,白絮状或绒状,果穗松软,穗轴黑褐色,髓部浅黄色或粉红色,折断露出维管束组织。
  (二)发病规律 病源菌从玉米苗期至种子贮藏期均可侵入危害,主要是在收获时果穗霉烂而造成损失。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附着在种子、根茬、茎秆、穗轴等植物病残体上腐生越冬,翌年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子囊孢子成熟飞散,飘落在玉米花丝上兼性寄生,然后经花丝侵入穗轴及籽粒引起穗腐。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和包衣种子。
  2、及时剥离苞叶,防止雨淋湿受潮。
  3、消除病果穗霉烂顶端,防止穗腐病再扩展。
  4、对玉米秸秆、穗轴、根茬等及时采取青饲、氨化、沤肥、焚烧等办法彻底处理。
  5、化学防治。在玉米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可有效的控制穗腐病的发生,每亩用直径2毫米左右水洗河沙15公斤与20%氰戊菊脂8—10毫升和50%多菌灵WP50克混合搅拌制成颗粒剂,灌入玉米心叶,不仅对玉米螟蛉防治效果达100%,而且对玉米穗腐病、粘虫、蚜虫防治效果达90%以上。
  三、玉米锈病
  (一)症状 玉米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受害部位初形成乳白色、淡黄色病斑,之后变成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在叶正面和背面散生或聚生形成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隆起,表皮破裂散出锈粉状夏孢子,呈黄褐色至红褐色。后期在叶正面和背面形成长椭圆形冬孢子堆,突破表皮呈黑色,长1—2毫米,多个冬孢子堆汇合连片,叶片提早枯死。
  (二)发病规律 玉米锈菌以冬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田间传播以夏孢子重复侵染为主。病害发生与品种和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温度和湿度条件是影响发病最重要的因素。
  (三)防治措施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优良品种。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留茎叶,病株残体烧毁或沤肥,减少田间菌源。化学防治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
  四、玉米螟
  (一)形态特征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幼虫乳白色,背部呈粉红色、青灰色或灰褐色,头部是褐色,有黑色点和3条纵线,胸部2—3节,背面有4个圆形毛瘤,腹部1—8节背面各有2列横排毛瘤,第9腹节有3个毛瘤,胸足黄色,腹足趾钩为三序缺环型。
  (二)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在我市可发生1—2代,玉米螟为杂食性害虫,以幼虫钻蛀玉米、高梁、西红柿等植物茎秆。玉米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叶片上有排列整齐的小孔,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抽穗后,多数下移蛀入穗柄,雌穗抽丝期,断花丝,取食子粒,以后钻蛀穗轴。玉米螟钻蛀穗部和茎秆后在蛀孔外均有粪屑堆积。一般被害株有虫3—5条,严重者多达10条以上。
  (三)防治方法
  1、处理有虫的茎秆,压低虫源基数。
  2、药剂防治,在大喇叭口期亩用20%杀灭菊酯乳油8—10毫升或25%快杀灵乳油50—100克拌细沙(直径2毫米)15公斤灌心。
  五、玉米蚜虫
  (一)形态特征 玉米蚜属同翅目蚜虫科。有翅蚜浅绿色,椭圆形或细长,头胸黑褐色,额瘤显著,尾片黑色且短,瓦状纹明显,两侧各有弯曲毛2根,腿、脚节两端及跗节为黑色,无翅蚜体黑色。
  (二)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多群居于心叶、穗部或玉米苞叶、叶鞘内进行危害。7月中、下旬出现第1次为害高峰期,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玉米籽粒成熟时出现第2次为害高峰,主要危害玉米雄穗、苞叶、叶片及叶鞘,严重时每株玉米有虫近万头。
  (三)防治方法
  1、提倡进行生物防治,投放食蚜蝇、瓢虫等天敌,以虫治虫。
  2、化学防治 每亩用50%抗蚜威粉剂8—10克,兑水50公斤喷雾,或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药防治,也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灌药防治玉米螟时兼治蚜虫。
  六、粘虫
  (一)形态特征 成虫淡黄褐色,触角丝状,前翅中央有两个近圆形淡黄斑,且有一个小白点,其两侧各有一小黑点,后翅基部灰白,端部黑褐色。幼虫头黄褐色,有两条“八”字形纹;其中线白色较细,边缘绕有细黑线,亚背线稍带蓝色,边缘线呈白色线纹;腹部共10节,3—6节腹面各有腹足1对,腹足及尾足外侧有黑褐色斑纹;幼虫体色因食料、环境和虫口密度不同而有变化。
  (二)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成虫对黑光灯有趋性,对糖醋液趋性更强,卵多产在倒伏小麦枯叶或绿叶尖端的皱缝处。幼虫食量随龄期而增加,以6龄期食量最大,为杂食、暴食性害虫,喜食禾本科植物,小麦收获期群集迁移到玉米、谷子、胡麻等作物上,受害作物叶片被蚕食后,形成光杆。平凉地区始发代成虫6月初由江淮流域迁入,以2代幼虫在7月上旬至7月中、下旬为害作物。一般迁入蛾量大,5月下旬至6月降水偏多的年份发生较重,以2代幼虫危害最重,3代幼虫危害较轻。粘虫属于远距离迁飞性害虫,高温干旱不利于其生长发育,部分3代蛹羽化后,在当地以成虫形态在杂草、墙缝越冬。
  (三)防治方法 利用浸蘸糖醋液的杨柳枝把诱杀成虫;小麦收获前可采取挖土沟、撒农药带的方法阻止幼虫迁移;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500倍液,或2%阿维菌素1000倍液,或25%敌杀死15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时间以下午4—6时最佳,若24小时内遇雨应重新补喷,连续喷2—3次。

篇二:[玉米虫害]最新水果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水果玉米有很多品种,都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最新水果玉米种植技术,欢迎阅读参考。
  最新水果玉米种植技术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选地:土地应为排灌好,均匀性好,土壤肥力中等偏上。
  设隔离区:由于水果玉米受到非甜玉米串粉会形成非甜籽粒。所以,同地种植不同类型的玉米要隔离,水果玉米用地周围200米之内不能种植普通玉米;加强甜与超甜玉米也应相距200米。也可以采取时间隔离措施,即将成熟期相近的不同类型玉米的播种期错开15~20天,使它们花期不遇。采收甜玉米笋的田块不必隔离。
  整地:在适耕期翻地、耙地,使土壤疏松。起畦,畦底宽140厘米(约4尺),畦面宽110厘米(约3.5尺),在田块四周挖30公分深的排水沟。
  种子准备:播前在阳光下晒种子两天,去杂。甜玉米种子不必浸种宜用干种子直播,出苗率高。浸种催芽条件不合适或方法不当会使发芽率迅速下降。
  防治地下害虫及鼠害:甜玉米种子易受地下害虫及鼠害危害,播种的同时将广谱杀虫刹3%呋一甲颗粒剂少量施于种子旁的洞穴里,其散发的奇臭可防止地下害虫和鼠类吃掉种子。或用3%的米乐尔颗粒剂4公斤每亩撒于畦面。
  播种与育苗
  播期:一般在4月下旬,采取地膜覆盖可提早10-15天播种;采用薄膜育苗移栽技术,可提早20天播种。最晚播期在7月10日以前为宜,以保证在早霜之前能适期采收。早春有保温设施的还可适当提前,但应避免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之间播种,此期播种的玉米开花授粉期正遇7-8月份的伏旱天气,易造成植株秃尖、缺粒或空秆。
  种植密度:采用双行区种植,每区行长5米,随机排列,三次重复。株距25厘米,种植密度约为每亩3500-4000株。采用直播方式,实行点播,每穴2~3粒,覆土3厘米(最好盖菇渣),播后保持田间持水量80%为宜。 注意:甜玉米播种后覆土宜浅,因为甜玉米种子较扁,淀粉含量少,顶土能力差。
  喷施除草剂:播种后当天喷除草剂进行除草,每亩用40%阿特拉津100克加48%拉索150毫升,对水100斤,均匀喷洒畦面和沟面。喷药时土壤墒情良好,以保证药效的发挥。
  播种方法:宜选择地力水平较高、肥水充足的砂壤土田块栽培水果玉米,播前要精细整地。 甜玉米播种量1-1.5 kg/667m2。播种方法有机械播种、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分期播种。种植密度一般控制在3000-4000株。
  水果玉米田间管理
  施足基肥和种肥:重施基肥、施足种肥是甜玉米高产的关键措施。基肥每亩用农家肥2吨加过磷酸钙50公斤加水适量堆沤腐熟而成。播前在畦面开两条浅沟,将腐熟的有机肥条施于沟中,在有机肥上面再施复合肥每亩40公斤,作为基肥和种肥供根系吸收,复土6厘米,然后按株距播上种,再复土4-5厘米。
  三叶期及早间苗,每穴留两株。
  五叶期及时定苗,每穴留一株,浅中耕松土,然后追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小培土。甜玉米苗期较耐干旱,但怕涝害,水浸一夜则可死苗,应及时排水。五叶期是决定叶片总数的时期,水肥足可增加叶片总数。水果玉米根系需氧量大,要求土壤疏松,通气性好。苗期及时中耕松土,小培土是促使根系向纵深伸展的重要措施。
  第7-8叶展开是雌雄生长锥开始分化期,又叫大喇叭口期或孕穗期,应及时中耕松土,然后追肥,每亩施复合肥20公斤,氯化钾15公斤,培土。此生育阶段是决定果穗大小,穗行数的时期,充足的水肥和光照可促进花粉粒的正常发育,增加小穗数,减少顶部退化小穗,增加穗位以上功能叶的面积。此阶段对水分的要求比苗期多,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的70-80%,应及时灌水、排水。
  抽雄前,每亩追施复合肥20公斤,氯化钾7.5公斤,大培土,可防倒伏、压大草。抽雄后2-4天开始散粉,雌穗花丝通常在雄花开始散粉后1-2天抽出,若水分太大或干旱,或高温,或种植过密,抽丝将推迟,推迟太久,则影响授粉。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主要时期,施钾肥还能增加适度忌施氮肥;缺磷会导致秃尖,磷素主要由基肥中供应。抽雄开花期是甜玉米对水分的敏感期,要求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的80%,是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花期干旱,减产一半”,甚至使雄花抽不出来,抽雄期充足的水分对高产极为重要。
  适时采收鲜果穗
  上市的青苞是水果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的果穗,最佳采收期的指标是籽粒含水分70%,此时甜度高,风味好。采收过晚皮厚渣多,甜度下降。采收的鲜果穗应及时加工,不宜放置过夜,否则甜度下降,风味差。鲜果穗速冻后可在冷库中保存较长时期,反季节供应市场。
  轮作倒茬
  水果玉米不宜连作。合理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减少草荒,恢复地力。
  水果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管理不善,草多,植株衰弱,连作或雨水多时甜玉米易感染大、小斑病,施用磷钾肥可增强植株抗病性。在叶斑病发生的初期可喷药2-3次,每隔7天喷药一次,常用药有50%多菌灵500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600倍液;90%代森锰锌1000倍液;每亩喷100-150公斤药液。纹枯病与水稻纹枯病相同,在水稻田种植甜玉米可以传染此病,药剂防治,每亩用稻脚青一两或稻宁2两加水100公斤;或用1%井岗霉素500克加水200公斤,喷粗雾于植株下部。粘虫防治可用2.5%敌百虫粉每亩喷粉4-5斤,杀虫效果好;或用90%敌百虫或50%敌敌畏1000-1500倍液,每亩喷施100公斤。玉米螟的防治可用颗粒剂撒心叶,用3%的米乐尔颗粒剂撒于心叶,药效长,效果好。或用每克含孢子50-100亿的白僵菌粉1份,制成10-20倍颗粒剂撒于心叶效果较好。或用每克含孢子在100亿以上的杀螟杆菌粉1斤,加水750-1000公斤,灌注心叶,杀螟虫效果好。撒心叶或灌心叶的防虫措施应在大喇叭口期进行。雌穗花丝上虫害严重,在花丝枯萎后可用生物杀虫剂B.T乳剂或杀虫双或巴丹或大神工等进行防治。蚜虫防治可用40%乐果或50-80%敌敌畏乳剂1500-2000倍液或用50%辟蚜雾每亩用20-30克。
  种植水果玉米注意事项
  1、精细整地,适时和分期播种,陆续采收上市。为提早上市,提倡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技术,提早播种,实现1年3~4熟。为了延长采收期,确保市场供应,除早、中、晚熟品种科学搭配外,通常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每隔5天或10天播种1期。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种植面积及播期。
  2、合理密植,提高群体整齐度。种植密度对甜玉米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种植株数应视品种和需求而定,一般收鲜果穗的每亩留3500~4 000株,采收鲜穗的留5 00~6000株。早熟留3500~4000株,采收鲜笋的留5500~6000株。早熟品种密度宜高,晚熟品种密度稍低;同一品种冬春播应比夏播密度稍高。甜玉米出苗率低,苗势弱,植株整齐度差。因此,实际播种量应比适宜穗数多1倍,3~4叶期根据苗情偏施苗肥促平衡生长,5~6叶期定苗至适宜密度的上限,同时针对甜玉米分蘖力强的特点,及时去蘖促苗壮。
  3、科学施肥,增施磷钾。每亩施厩肥1000~1500千克 、过磷酸钙20千克、钾肥10千克 作基肥。苗期亩施尿素20千克 ,拔节期施复合肥10~15千克,大喇叭口期施攻穗肥10~12千克尿素。对长势较差的,结合中耕培土,在吐丝期再施4~5千克尿素。追肥应掌握在株旁10~15厘米内,开穴深施并结合中耕除草。增施钾肥可提高玉米的营养品质和糖分含量,每亩宜施纯钾5~10千克。

篇三:[玉米虫害]玉米苗期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时期称为玉米的苗期,夏玉米一般经历20-25天,春玉米为40-45天。这一时期玉米的主要生长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玉米苗期管理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玉米苗期管理的特点
  1、苗期玉米生长特点:茎叶生长缓慢,根系发展迅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的“四苗”要求,为玉米生长打好基础。
  2、管理措施:早查苗、补苗。玉米出苗后,早查苗,出现缺苗断垄时,及时补种移栽,移栽时选大苗,在傍晚或阴天下午带土移栽,栽后浇水,成活后追施少量速效化肥,并进行松土,促苗生长。
  3、3叶间苗5--7叶定苗。间苗一般在3-4片叶进行为宜。玉米在三叶期后,靠根系吸收养分,叶片吸收阳光,以制造较多的营养物质,供幼苗生长。如果幼苗期过分拥挤,争水争肥,影响光合作用,不利于壮苗。6~7片叶定苗,定苗时拔除小苗、弱苗、黄苗、病苗、虫苗、混杂苗、过大苗,在缺苗处就近留双株,提高玉米整齐度,保持苗匀、苗壮,整齐一致。避免定苗过晚,还徒耗养分。
  4、、安全除草:苗后除草剂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使用。灭生型除草剂应在玉米后8~10叶后施用,严格按要求喷雾,定向喷头要紧贴地面,一行一行喷雾,不要喷到玉米叶上,更不能打到玉米心叶。并避开高温天气,在无风天上午9时前或下午5时后进行喷药效果最好。做到不重喷、不漏喷。
  玉米苗期天气干旱,不需要浇水,有助于后期抗倒伏。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1、查苗、补苗
  夏玉米播种后应及时查苗、补苗。补种的种子应先进行浸种催芽,以促其早出苗。如果补种的玉米赶不上原先播种长出的幼苗时,可采用移苗补栽的方法。移栽时间应在下午或阴天,最好是带土移栽,以利返苗,提高成活率。
  2、间苗、定苗
  间苗、定苗工作一般在3-4叶期进行,由于玉米在3叶期前后正处在“断奶期”,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如果幼苗期植株过分拥挤,株间根系交错,会出现争水争肥的现象。据有关农业科研部门试验,夏玉米在5-9叶期定苗比3-4叶期定苗,每亩减产14%-27%,因此间苗、定苗工作应及早进行。间苗、定苗的时间应在晴天下午,那些病苗、虫咬苗及发育不良的幼苗在下午较易萎蔫,便于识别淘汰。对那些苗矮叶密、下粗上细、弯曲、叶色黑绿的丝黑穗浸染苗,应该彻底剔除。
  3、中耕除草
  玉米苗期中耕一般可进行2-3次。定苗以前幼苗矮小,可进行第一次中耕,中耕时要避免压苗。中耕深度以3-5厘米为宜,苗旁宜浅,行间宜深。此次中耕虽会切断部分细根,但可促发新根,控制地上部分旺长。套种玉米田在苗期一般比较板结,在麦收后应及时中耕,去掉麦茬,破除板结。
  4、蹲苗促壮
  蹲苗应从苗期开始到拔节前结束。蹲苗应掌握“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干不蹲湿”的原则。套种玉米播种生长条件较差,一般不宜蹲苗。应抓好水肥管理工作,促弱转壮。
  5、追肥
  苗期追肥具有促根、壮苗、促叶、壮干等作用,一般在4-5叶期定苗后,每亩施尿素4-6公斤、氯化钾5-7公斤。
  6、防治虫害
  玉米苗期害虫种类较多,尤其是夏玉米。目前,苗期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有地老虎、蚜虫、蓟马、棉铃虫、灯蛾、麦秆蝇等,应及时做好虫情测报工作,发现害虫及时防治。
  7、水分管理
  玉米整个苗期都不耐涝,需要水分相对少些,要保持上层土壤疏松干燥。如果遇阴雨天,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玉米苗期发黄的八种原因
  一、播种太深
  播种过浅不易出苗,过深会出现苗弱、苗黄,播深应控制在3-5厘米;播种的同时,施入一定量种肥,可促苗期生长,如播种时每亩施入3千克的磷酸二铵,可有效防治玉米苗期发黄。
  二、间苗、定苗不及时
  玉米出苗后,应在玉米3-4片叶时进行间苗、6-7片叶时定苗,避免幼苗拥挤,互相争肥、争水、争光,形成弱苗、病苗、黄苗;亩留苗数要根据品种的不同而灵活掌握,按照栽培品种所要求的密度定苗。如郑单958,宜密植,亩株数4000株左右;先玉335适宜稀植,亩留苗3200株左右。
  三、浇水不足
  玉米播种前或播种后浇水不足,种子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进而影响正常发芽出苗,出土时间过长造成弱苗、苗期发黄。
  四、水渍苗
  水渍苗玉米苗期往往正逢雨季,低洼地块排水不良或小麦收割时辗压处积水,造成苗黄。
  五、病害
  如果苗期遇到长期低温阴雨天气,会造成玉米苗枯病的发生和流行。苗枯病多在二三叶期开始发病,病苗叶片发黄干枯,边缘焦枯,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发黄干枯;根毛较少,根系变褐发育不良,造成黄苗弱苗。注意在发病初期用恶霉灵+叶面肥喷施玉米基部。
  六、虫害
  玉米苗期虫害主要有棉铃虫、金针虫、蚜虫、粘虫、蓟马、瑞典杆蝇、地老虎、耕葵粉蚧和新虫害二点委夜蛾等,耕葵粉蚧以若虫和雌成虫集中在玉米幼苗近地表茎基部、根部和叶鞘内,吸收汁液,致使受害玉米叶鞘首先发黄干枯。及时用40%辛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或其它内吸性杀虫剂500-1000倍液喷施于玉米幼苗茎基部或灌根;(也可以轮作或倒茬,因为耕葵粉蚧只危害禾本科植物。)其它虫害用一般高效低毒杀虫剂即可。
  七、除草剂危害
  除草剂使用不当少数农民随意加大除草剂用量;盲目与其它农药混用;用药浓度过高;喷雾器互用;假冒伪劣除草剂对后作的影响,都会造成玉米黄苗。
  八、缺素症
  玉米为锌敏感作物,缺锌会出现白花苗,看似玉米苗黄。一般锌肥以基施为好;若生长期发现缺锌,可于苗期每亩用1-2kg硫酸锌拌细土10-15kg,条施或穴施;或用0.1%硫酸锌溶液(注意:浓度不得超过0.4%,以免造成肥害)在苗期至拔节期间隔7天连续喷施两次,亩用肥液60kg。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gaozhongzuowen/8290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