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高二上数学练习册答案

高二上 时间:2011-08-25

【www.jinghuajt.com--高二上】

高二上数学练习册答案篇一:高二数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选修2-2 1.1 第3课时 导数的几何意义
  一、选择题
  1.如果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方程为x+2y-3=0,那么()
  A.f(x0)0 B.f(x0)0
  C.f(x0)=0 D.f(x0)不存在
  [答案] B
  [解析] 切线x+2y-3=0的斜率k=-12,即f(x0)=-120.故应选B.
  2.曲线y=12x2-2在点1,-32处切线的倾斜角为()
  A.1 B.4
  C.544
  [答案] B
  [解析] ∵y=limx0 [12(x+x)2-2]-(12x2-2)x
  =limx0 (x+12x)=x
  切线的斜率k=y|x=1=1.
  切线的倾斜角为4,故应选B.
  3.在曲线y=x2上切线的倾斜角为4的点是()
  A.(0,0) B.(2,4)
  C.14,116 D.12,14
  [答案] D
  [解析] 易求y=2x,设在点P(x0,x20)处切线的倾斜角为4,则2x0=1,x0=12,P12,14.
  4.曲线y=x3-3x2+1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A.y=3x-4 B.y=-3x+2
  C.y=-4x+3 D.y=4x-5
  [答案] B
  [解析] y=3x2-6x,y|x=1=-3.
  由点斜式有y+1=-3(x-1).即y=-3x+2.
  5.设f(x)为可导函数,且满足limx0 f(1)-f(1-2x)2x=-1,则过曲线y=f(x)上点(1,f(1))处的切线斜率为()
  A.2 B.-1
  C.1 D.-2
  [答案] B
  [解析] limx0 f(1)-f(1-2x)2x=limx0 f(1-2x)-f(1)-2x
  =-1,即y|x=1=-1,
  则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斜率为-1,故选B.
  6.设f(x0)=0,则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
  A.不存在 B.与x轴平行或重合
  C.与x轴垂直 D.与x轴斜交
  [答案] B
  [解析] 由导数的几何意义知B正确,故应选B.
  7.已知曲线y=f(x)在x=5处的切线方程是y=-x+8,则f(5)及f(5)分别为()
  A.3,3 B.3,-1
  C.-1,3 D.-1,-1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易得:f(5)=-5+8=3,f(5)=-1,故应选B.
  8.曲线f(x)=x3+x-2在P点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y=4x-1,则P点的坐标为()
  A.(1,0)或(-1,-4) B.(0,1)
  C.(-1,0) D.(1,4)
  [答案] A
  [解析] ∵f(x)=x3+x-2,设xP=x0,
  y=3x20x+3x0(x)2+(x)3+x,
  yx=3x20+1+3x0(x)+(x)2,
  f(x0)=3x20+1,又k=4,
  3x20+1=4,x20=1.x0=1,
  故P(1,0)或(-1,-4),故应选A.
  9.设点P是曲线y=x3-3x+23上的任意一点,P点处的切线倾斜角为,则的取值范围为()
  A.0,23 B.0,56
  C.23 D.2,56
  [答案] A
  [解析] 设P(x0,y0),
  ∵f(x)=limx0 (x+x)3-3(x+x)+23-x3+3x-23x
  =3x2-3,切线的斜率k=3x20-3,
  tan=3x20-3-3.
  0,23.故应选A.
  10.(2016福州高二期末)设P为曲线C:y=x2+2x+3上的点,且曲线C在点P处切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0,4],则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
  A.[-1,-12] B.[-1,0]
  C.[0,1] D.[12,1]
  [答案] A
  [解析] 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
  ∵y=2x+2,且切线倾斜角[0,4],
  切线的斜率k满足01,即01,
  -1-12.
  二、填空题
  11.已知函数f(x)=x2+3,则f(x)在(2,f(2))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4x-y-1=0
  [解析] ∵f(x)=x2+3,x0=2
  f(2)=7,y=f(2+x)-f(2)=4x+(x)2
  yx=4+x.limx0 yx=4.即f(2)=4.
  又切线过(2,7)点,所以f(x)在(2,f(2))处的切线方程为y-7=4(x-2)
  即4x-y-1=0.
  12.若函数f(x)=x-1x,则它与x轴交点处的切线的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y=2(x-1)或y=2(x+1)
  [解析] 由f(x)=x-1x=0得x=1,即与x轴交点坐标为(1,0)或(-1,0).
  ∵f(x)=limx0 (x+x)-1x+x-x+1xx
  =limx0 1+1x(x+x)=1+1x2.
  切线的斜率k=1+11=2.
  切线的方程为y=2(x-1)或y=2(x+1).
  13.曲线C在点P(x0,y0)处有切线l,则直线l与曲线C的公共点有________个.
  [答案] 至少一
  [解析] 由切线的定义,直线l与曲线在P(x0,y0)处相切,但也可能与曲线其他部分有公共点,故虽然相切,但直线与曲线公共点至少一个.
  14.曲线y=x3+3x2+6x-10的切线中,斜率最小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3x-y-11=0
  [解析] 设切点P(x0,y0),则过P(x0,y0)的切线斜率为 ,它是x0的函数,求出其最小值.
  设切点为P(x0,y0),过点P的切线斜率k= =3x20+6x0+6=3(x0+1)2+3.当x0=-1时k有最小值3,此时P的坐标为(-1,-14),其切线方程为3x-y-11=0.
  三、解答题
  15.求曲线y=1x-x上一点P4,-74处的切线方程.
  [解析] y=limx0 1x+x-1x-(x+x-x)x
  =limx0 -xx(x+x)-xx+x+xx
  =limx0 -1x(x+x)-1x+x+x=-1x2-12x .
  y|x=4=-116-14=-516,
  曲线在点P4,-74处的切线方程为:
  y+74=-516(x-4).
  即5x+16y+8=0.
  16.已知函数f(x)=x3-3x及y=f(x)上一点P(1,-2),过点P作直线l.
  (1)求使直线l和y=f(x)相切且以P为切点的直线方程;
  (2)求使直线l和y=f(x)相切且切点异于点P的直线方程y=g(x).
  [解析] (1)y=limx0 (x+x)3-3(x+x)-3x3+3xx=3x2-3.
  则过点P且以P(1,-2)为切点的直线的斜率
  k1=f(1)=0,
  所求直线方程为y=-2.
  (2)设切点坐标为(x0,x30-3x0),
  则直线l的斜率k2=f(x0)=3x20-3,
  直线l的方程为y-(x30-3x0)=(3x20-3)(x-x0)
  又直线l过点P(1,-2),
  -2-(x30-3x0)=(3x20-3)(1-x0),
  x30-3x0+2=(3x20-3)(x0-1),
  解得x0=1(舍去)或x0=-12.
  故所求直线斜率k=3x20-3=-94,
  于是:y-(-2)=-94(x-1),即y=-94x+14.
  17.求证:函数y=x+1x图象上的各点处的切线斜率小于1.
  [解析] y=limx0 f(x+x)-f(x)x
  =limx0 x+x+1x+x-x+1xx
  =limx0 xx(x+x)-x(x+x)xx
  =limx0 (x+x)x-1(x+x)x
  =x2-1x2=1-1x21,
  y=x+1x图象上的各点处的切线斜率小于1.
  18.已知直线l1为曲线y=x2+x-2在点(1,0)处的切线,l2为该曲线的另一条切线,且l1l2.
  (1)求直线l2的方程;
  (2)求由直线l1、l2和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 (1)y|x=1
  =limx0 (1+x)2+(1+x)-2-(12+1-2)x=3,
  所以l1的方程为:y=3(x-1),即y=3x-3.
  设l2过曲线y=x2+x-2上的点B(b,b2+b-2),
  y|x=b=limx0 (b+x)2+(b+x)-2-(b2+b-2)x
  =2b+1,所以l2的方程为:y-(b2+b-2)=(2b+1)(x-b),即y=(2b+1)x-b2-2.
  因为l1l2,所以3(2b+1)=-1,所以b=-23,所以l2的方程为:y=-13x-229.
  (2)由y=3x-3,y=-13x-229,得x=16,y=-52,
  即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16,-52.
  又l1,l2与x轴交点坐标分别为(1,0),-223,0.
  所以所求三角形面积S=12-521+223=12512.

高二上数学练习册答案篇二: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

  配套练习册的作业最好当天完成。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希望你会喜欢!
  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一)
  有理数的乘法
  基础知识
  1~2:D;B;B
  4、-12;-10
  5、1/8
  6、0
  7、(1)35
  (2)-360
  (3)-4.32
  (4)21.6
  (5)1/6
  (6)2/3
  (7)60
  (8)-2
  能力提升
  8、43℃
  9、4
  探索和研究
  10、1/100
  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二)
  科学记数法
  基础知识
  12345
  CBCBB
  6、(1)3.59×10;-9.909×10
  7、6
  8、6×10
  9、3.75×10
  10、6.37×10
  11、42700
  12、1.29×10m
  13、(1)2×10
  (2)-6.9×10
  14、(1)-30000000
  (2)87400
  (3)-98000
  能力提升
  15、(1)1.08×10
  (2)6.1×10
  (3)1.6×10
  16、(1)70×60×24×365=3.6792×10(次)
  (2)若人正常寿命60~80岁,则3.679×10×60>1亿,
  所以一个正常人一生的心跳次数能达到1亿次
  17、-2.7×10
  18、9.87×10<1.02×10
  19、3.1586×10s
  探索研究
  20、4.32×10个,4.32×10个
  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三)
  相反数
  基础知识
  1~4:B;A;C;A
  5、14/9;16;3
  6、1.1;2
  7、3.6
  8、-2.5
  9、1
  10、图略;
  -5<-3<-2<-1/3<0<1/3<2<3<5
  11、(1)54
  (2)-3.6
  (3)-5/3
  (4)2/5
  12、(1)-0.5
  (2)1/5
  (3)-2mn
  (4)a
  能力提升
  13、2
  14、∵a-2=7,∴a=9
  15、0
  探究研究
  16、3;互为相反数

高二上数学练习册答案篇三:高二语文上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是学生的学习的重要部分,在高二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练习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多做题是可以进一步提高语文成绩的。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期末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二语文期末练习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丁忧与守制
  古代作品中,时有关于某官丁忧、某官守制的记述,如《儒林外史》第四回:“先母见背,遵制丁忧”,《寓圃杂记》:“成化初,(陈)缉熙守制于家”,等等。
  什么是“丁忧”呢?《尔雅•释诂》:“丁,当也。”《日知录•期功丧去官》注:“古人凡丧皆谓之忧。”可知丁忧是值丧、居丧的意思。丁忧一词源于《书经•说命》:“王宅忧”。王宅忧就是商王居父丧,宅忧就是丁忧 。古时候,不管是兄弟丧、姊妹丧,还是从父母丧、从兄弟丧,都可以称之为“忧”。只是到了后来,丁忧才特指遭父母丧或承重祖父母丧(所谓承重,是指长房长孙)。
  《日知录•奔丧守制》上说:“《记》曰:奔丧者自齐衰(丧服)以下。以是古人于期功之丧无有不奔者。”“期”,指一年的丧服,可见古人遇有祖父母丧、伯叔父母丧、兄弟姊妹都要奔丧。陶渊明《归去来辞》自序“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职”即是一例。后来又将奔丧限制在期服(即一年的丧服)的范围之内。至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才废除了期年奔丧的制度,认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均为一年的丧服,如果都让奔丧守制,有的一个人连遭数丧,或者道路数千里,那就会导致居官日少,更易频繁,旷官废事,于是决定“今后除父母及祖父母承重者丁忧外,其余期服不许奔丧。”自此以后,相沿成习,奔丧丁忧仅限于父母丧或陌生 祖父母丧。
  那什么是守制呢?所谓守制乃是指遵守居丧的制度,其主要内容是:
  一、一般人要谢绝应酬事务,做官的则要解除职务,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不计算闰月)。官员隐匿亲丧,被认为是“大不孝”,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如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闰八月,滑州掌书记孟升因隐匿母丧被大理寺断为流刑,而明宗则认为“将复投荒,无如去世”,于是赐其自尽。
  二、禁止婚娶。丧中婚娶被认为违背礼制的。《春秋》文公二年(前625年)冬记载:“公子遂入齐纳币。”纳币之事照例是不必记载的,史官为什么要大书特书呢?原来这年冬天,文公的父亲僖公死了才不足二十五个月,而文公在居丧期间,竞张罗着送彩礼,所以史官乘笔直书而加以讽刺。
  三、禁止饮宴。儒家认为,“夫君子之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论语•阳货》),所以饮宴也是在禁止之列的。在居丧期间因宴饮而被责罚的事例也不少。如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四月癸未,陆赓故世,其子慎余、其兄博文在居丧期间着华丽的衣裳穿街过市,并饮酒食肉,结果都被打了板子,慎余流放至循州,博文被递解原籍。
  四、禁止赴考。起初限制极严,即使是缌丧(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仅三个月的丧服)也不准赴考。宋天禧年间,举人郭稹冒缌丧赴考,被同辈告发,被交付御史台劾问(见《日知录•缌丧不处赴举》)。到了明朝限制放宽,除了服三年之丧的不得赴考外,余者皆不限。
  对于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一般都要派遣官员慰问,并赐给钱米等物。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月命吏部:“凡官员丁忧,已在职五年,廉勤无赃私过犯者,照名秩给半禄终制;在职三年者,给三月全禄。”(《日知录•奔丧守制》)清初,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 派官赐给茶酒。至康熙年间,汉大臣陈廷敬有母丧,康熙皇帝便命令阁员查阅《明实录》中有关慰问的条例,并派遣内阁学士屯泰、翰林掌院事学士喇沙前往赐给 茶酒。从此以后,慰问之典便成为定例。
  丁忧和守制,从字面上是有区别的:丁忧就是居丧而言,守制则是就遵守居丧的制度而言。但在具体使用时二者的意思并无严格的区别,既可以说某官丁忧,也可以说某官守制。
  1、下列关于“丁忧”“守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书经•说命》“王宅忧”,宅忧就 是丁忧,王宅忧就是商王居父丧。丁忧一词发源于此。
  B、由于奔丧守制有旷官废事之弊,明朝在洪武年间进行了改革,规定除了父母丧和祖父母丧,其余期服不许奔丧。
  C、《春秋》文公二年记载:“公子遂入齐纳币”。纳币指的是送婚聘的彩礼,《春秋》之所以直书此事,是因为“公子”违背了当时居丧的制度。
  D、《论语•阳货》:“夫君子之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可以看出,在儒家观念里,居丧期间是应该饮宴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古时候,期功之丧,都可以称之为“忧”,都要奔丧。陶渊明“程氏妹丧于武林”,“情在骏奔”,说明了这一点。
  B、守制指遵守居丧的制度,其内容包括谢绝应酬、解除职务、禁止婚娶、禁止饮宴、禁止赴考等等。
  C、按照居丧的制度,父母之丧,官员须在家守考二十七个月,但特殊情况下,实际守孝期会更长。
  D、对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都会遣人慰问,并视情形赐予不等的财物。
  3、根据原谅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林外史》第四回:“先母见背,遵制丁忧。”守制和丁忧并提,是由于二者虽然字面上不同,但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用。
  B、在古代,不遵守居丧的制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责罚或舆论的谴责。
  C、明代在丁忧守制上进行了一些改革,相关的制度规定较前代更加务实、开明。
  D、清朝,汉族官员居丧,皇帝不会派官员慰问。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派官赐给茶酒。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蒋堂,字希鲁,常州宜兴人。擢进士第,为楚州团练推官。满岁,吏部引对,真宗览所试判,善之,特授大理寺丞、知临川县。县富人李甲多为不法,前令莫能制,堂戒谕不悛,白州以兵索其家,得僭乘舆物,置于死。召为监察御史。禁中火,有司请究所起,多引宫人属吏。堂言:“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诏原之。出为江南东路转运使,徙淮南,兼江、淮发运事。时废发运使,上封者屡以为非便。堂言:“刘晏、裴休,皆尝为江淮、河南转运使,不闻别置使名。国朝王嗣宗、刘师道,亦止为转运兼领发运司事,而岁输京师常足。”时虽用其议,后卒复。在江、淮,岁荐部史二百人。或谓曰:“一有 谬举,且得罪,何以多为?”堂曰:“十得二三,亦足报国。”知越州。州之鉴湖,马臻所为,溉田八千顷,食利者万家,前守建言听民自占,多为豪右所侵,堂奏复之。徙苏州。先是,发运使上计,造大舟数十,载江、湖物入遗京师权贵,堂曰:“吾岂为此,岁入自可附驿奉也。”前后五年,未尝一至京师。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庆历初,诏天下建学。汉文翁石室在孔子庙中,堂因广其舍为学宫,选属官以教诸生,士人翕然称之。杨日严在蜀,有能名,堂素不乐之。于是节游宴,减厨传,专尚宽纵,颇变日严之政。又建铜壶阁,其制宏敞,而材不预具,功既半,乃伐乔木于蜀先主惠陵、江渎祠,又毁后土及刘禅祠,蜀人浸不悦,狱讼滋多。以尚书礼部侍郎致仕,卒,特赠吏部侍郎。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
  B. 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
  C. 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
  D.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吏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文官的任免、考选、调动等事务。
  B. 祠亦称祠庙,是旧时祭祀祖先的建筑,相当于现在为纪念名人等修建的纪念堂。
  C. 授为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拜、拔、除、擢,以及左迁等。
  D.致仕,古人也常称致事、休致、致政等,指的是古代官员退休,回乡安度晚年。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蒋堂执法,果敢严明。他管理临川,对估恶不俊没人控制的李甲先劝后兵,然后果断行事,用州兵搜出了李家的超越本分之物,最后置之于死地。
  B. 蒋堂析事,独出机抒。面对上封者否定废止发运使一事,他却上奏赞同废止,然后从今昔逐一 加以论述分析,从而让朝廷在当时采纳了他的建议。
  C.蒋堂遇事,不事阿谀。对鉴湖百姓自占田地被侵占一事,他不顾及豪门大族势力而上奏;对于他人建议载物馈赠京师权贵,他竟然五年不去京城。
  D. 蒋堂一生,也有缺憾。他知益州时和在蜀地有能名的杨日严不善;建造规模宏大的铜壶阁时,终因砍伐古陵与祠庙的树木让蜀人不悦,诉讼增多。
  7.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或谓曰:“一有谬举,且得罪,何以多为?”
  (2) 堂因广其舍为学宫,选属官以教诸生,士人翕然称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醉中感怀 陆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青衫犹是?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①?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乐器。
  8、“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描绘了何画面?它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
  9、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6分)
  (三)名篇句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 ,望帝春心托杜鹃。(4)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
  (5)萧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作品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我在哪里丢失了你 范小青
  王友早就忘记了他拿到别人的第一张名片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那是一个什么人,什么身份,什么模样等等,都记不得,甚至是男是女都想不起来了,没有了一丁一点的印象。
  一天,一位老太太站到了他的办公桌前,怀疑地问,你就是王友?王友说,我是王友,你是谁,我不认识你呀!老太太说,你不认得我,但是有一个人,你肯定认得——许有洪,许有洪你认得吧?我就是许有洪的老伴儿。老太太见王友发愣,又说,王友,你 怎么啦?你怎么不说话?你是王友吗?王友说,我是王友,可是,可是我不记得许、许什么?许有洪?老太太说,你不记得他,可他记得你,他有你的名片,我就是按照你的名片找到你的。王友又努力地想了想,还是想不起来,只得说,真的很抱歉,发出去的名片很多,不一定都能记住,我实在想不起来——老太太说,如果你肯定是王友,你一定会记得许有洪的,这样吧,你有空到我家来一趟好吗?老太太已经把一张名片递给他了,说,你什么时候来都可以,我一直在家。说完话,老太太拄着拐棍就走了。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天,按照名片上的地址,王友来到了老太太的家。一进门,王友就看到墙上有一张老先生的遗照,老太太在旁边说,他就是许有洪,走了半年了。
  老太太告诉王友,许有洪去世前,把名片簿交给她,说名片簿里留下的,都是平时关系特别好的人。以后她孤身一人,有什么困难,可以找他们。凡是不够朋友的人,他都没有保留他们的名片,凡是保留下来的,一定是够朋友的好人。可是,许有洪去世后,老太太挨 个给名片簿里的人打电话,却没有人记得许有洪,也有几个人,依稀记得许有洪这么个名字,但一旦问清楚了情况,得知许有洪去世了,就立刻糊涂起来,再也想不起任何关于许有洪的事情了。老太太说归说,她也知道王友并不完全相信她说的话,所以老太太又说,你不相信的话,可以打电话试试,这名片簿里边的人,你随便打哪个,看他们肯不肯来,看他们记不记得许有洪。
  王友觉得很荒唐,他不可能去打那些电话,一个连他自己也不认得的人,他凭什么去责问别人认不认得他?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说,不打也罢,打了也是白打,没有人会来的。老太太请王友坐下,向他表示感谢,感谢他肯到她家来,肯来看一看许有洪的遗像,老太太说,这对许有洪的在天
  之灵,是一个安慰。王友又下意识地看了看许有洪的遗像,许有洪笑眯眯的,确实对他很满意的样子,王友还是想跟老太太解释清楚他真的不认得许有洪,但话到嘴边,他却再也没有说出来。老太太开始给他讲许有洪了,她说许有洪活着的时候经常说起王友。说有一次王友喝多了啤酒,尿急了,也没看清标识,一头就钻进了女厕所。正好许有洪跟在王友后面上厕所,发现后赶紧替他挡着女厕所的门,看到有女同志来,就骗她们说厕所坏了,不能用。后来王友从女厕所出来,还反过来责问许有洪,为什么站在女厕所门口呢。
  王友一点也不记得这件事情,就像他始终没有想起许有洪一样。但是他不再解释,也不再分辩,任由老太太去说。说到一定的时候,他还会凑上去加几句补充一下情节,为了装得更像一点,把细节说得更真实一点,王友也有说过头的时候,有一两次就差一点露馅了。
  王友一直没弄清老太太叫他来的目的,难道就是为了说一些他根本就不知道,根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难道就是为在一张遗像面前说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给遗像一点安慰?王友胡乱地应付了一阵,最后终于忍不住问老太太,是不是有人欠了许有洪的钱不还,还是有什么其他的难处?
  老太太说,没有人欠钱,也没有人欠什么东西,谁也不欠谁的。王友说,那您让我来到底是——老太太摆了摆手,打断他说,谢谢你王友,谢谢你来跟我说了许多老许的事情,其实,我跟你说的老许的事情也是假的,你根本就不认得老许,老许也一样不认得你。王友奇怪了,指了指老许的名片簿说,那他怎么会有我的名片呢?老太太说,名片算什么,名片是最不能说明问题的,你说不是吗?(选自《中国最佳短篇小说选》,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令王友发愣的原因是,许有洪的老伴儿竟然出现在王友的办公室这种公众的场合,并怀疑自己不是她要找的王友。
  B.老太太始终认为,许有洪名片簿里留下的名片,都是平时关系特别好、够朋友的人,有什么困难时,是可以找他们帮忙的。
  C.王友觉得在名片满天飞的社会中,作为一个旁观者,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的人,他打电话责问别人认不认得此人,这种行为是很荒唐的。
  D.对于在一次酒后没看清厕所标识,一头就钻进了女厕一事,王友一点也记不得这件事情,这与当时王友酒后失忆有关。
  E.老太太说,“名片算什么,名片是最不能说明问题的”。这句话发人深省,意蕴丰富,冰冷的名片阻隔不了人间温情。
  (2)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6分)
  (3)作者在小说的结尾安排老太太揭穿了王友的谎言,同时说出自己的话也是假的,这样安排揭示了怎样的主题?(6分)
  (4)在小说的第二自然段中,老太太对王友提出了“你有空到我家来一趟”的请求。作者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和理由。(8分)
  卷II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对于明明是“中国制造”,却因为在国外注册一个听起来洋味十足的品牌名称就自我鼓吹“高大上”的产品,公众的态度是既_______ ,却也无可奈何。
  ②再怎么优秀也会遇到对你_______ 的人,再怎么不堪也会碰上对你青睐有加的人,所以说,做人不必纠结于世间纷纭,只管尽心力,守本分就好。
  ③在今年5月的“成都别车门”中,一名姓送宋的出租车司机因为出手相助而受伤,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平和淡然地说:“没什么的,这点伤势_______ 。”
  A.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嗤之以鼻 B.嗤之以鼻 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C.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嗤之以鼻 D.嗤之以鼻 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电视剧《花千骨》的“杀阡陌”是一个桀骜不驯、破坏力极大却率直坦诚的人,观众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浓厚的兴趣。
  B. 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其繁荣与形成必将深刻影响中国西部地区自唐代以来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
  C.在那个民族斗争波云诡谲的时代里,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常常在于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D.“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北京市民对它的热情依旧不减。
  1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微信最开始是一个社交软件,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平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到了微信4.0,腾讯开始了向平台化方向发展的战略部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沟通更加轻快便捷。
  ①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②提供更多附加服务③构建一个集邮件、短信、SNS、即时通讯等应用于一身的个性化立体式通讯服务平台④微信将加速社交、游戏、电子商务等更多领域的第三方优质应用从PC端向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平移和整合⑤不断将其他应用引入微信开放平台⑥为用户带来更多基于微信平台的应用
  A.④⑤⑥①②③ B.⑤⑥②①④③C.③⑥①⑤④② D.①④③⑤②⑥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① 。愉快时,它是敞开的;烦恼时,它就紧紧闭起。 ② ,人们才各自有了自己的秘密。豁达的人,心灵之门打开的时间远比封闭的时间多; ③ ,心灵之门闭的时间远比开着的时间多。
  16.下面是某地“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统计表”,请用文字表述出表中反映的两种主要情况:(5分)
  人数%
  年级
  学校 初一
  500人 初二
  500人 初三
  500人
  农村初中 55.4 34.6 29.7
  城镇初中 55.2 31.5 26.4
  六、18.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他是一名邮差,每天的工作就是将各式各样的邮件分送到每一个家庭。这样的工作平淡无奇,比起许多从事如何改善人类生活及生命的学者专家们,他的工作真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之至。
  在二十五年当中,他的工作态度,始终和他第一天到职时的做法一致。不管狂风暴雨、天寒地冻,甚至在数次大地震灾难当中,他总是能够准时地将信件交到收件人的手上。他告诉人们,他之所以能够二十五年如一日地做好邮差工作,主要是他喜欢看到人们接获远方亲友捎来的信息时,脸上那种喜悦无比的表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期末练习题答案
  1.B 决定“今后除父母及祖父母承重者丁忧外,其余期服不许奔丧”祖父母承重者指长房长孙,上文有注解
  2.D原文“对于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一般都要派遣官员慰问”如贪污者就没有这种待遇
  3D 清朝应该为清初
  4.D(正确断句为:“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
  5.C(“左迁”为贬官。)
  6.B(“从今昔逐一”分析错误,应为“从古今逐一”。)
  7.(1)有人对他说:“万一有错误的举荐,将要招惹罪过,因为什么多举荐呢?”(“或”“谬举”“且”“何以”各1分,句意1分。)
  (2)蒋堂就扩展其屋舍作为学宫,挑选所属官吏来教导生员们,士人一致地称颂他。(“广”“舍”“属官”“翕然”各1分,句意1分。)
  8、参考答案:(1)画面:描写了一幅旌旗飘荡、秋风惨淡、刁斗声声的边塞军营画面。 作用:①衬托了诗人壮志难酬的凄凉形象。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二联叙事,第四联抒情,叙事和抒情通过这一句贯穿起来。
  9、参考答案:抒情主人公过去的形象特点:深受君王赏识、器重,壮志满怀;抒情主人公现在的形象特点:漂泊边城,壮志未酬。早年,姓名被君王记住,足见其被君王赏识、器重;说自己“壮心未许”,可见其早年壮志满怀。如今,作客边城,漂泊憔悴,久沉下僚,白发新生,足见其壮志未酬。
  10.略
  11. (1)选C得3分,选E得2分,选B得1分(A项中王友发愣的原因不是“许有洪的老伴儿竟然出现在王友的办公室这种公众的场合”,但有“怀疑自己不是她所要找的王友”的成分,主要是因为回忆,曾经在哪里认识了许有洪。B项事实证明,许有洪名片簿里留下名片的朋友,多数都不是真正的朋友。D属于老太太杜撰,没有此事。)
  (2)结构上,先交代王友忘记了自己拿到别人第一张名片的相关内容,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铺垫。(3分)在主旨的表达上,突出了即使是第一张名片,也被人忘记,暗示了在靠名片维系的社会中,没有多少真实的记忆。(3分)
  (3)在靠名片维系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患有都市流行症,痛苦孤独,人与人之间表面真诚谦让、充满热情,实则充满了伪善、功利,嘘寒问暖的背后是逢场作戏,透析人们日渐隔阂、疏远的社会状态,进而发掘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丰富内蕴。(6分)
  (4)观点一:不合理。从情理上说,对一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提出这一要求,太突兀,违背了生活逻辑;从叙事上看,去见许有洪遗像的必要性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的交代出来,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从现实上讲,邀请一位尚不能确定是逝者好友的人到家中走一趟,这样做很荒唐。
  观点二:合理。从情节上说,与第六自然段相呼应,邀请王友到家中,是对孤寂的许有洪亡灵的慰藉。从主题上说,在许有洪的遗像前,追思亡友的生活点滴,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说明这个世界还有真情和温暖;从时代上说,在这个越来越功利的社会 中,这样符合人们渴望沟通、渴望理解的心理状态。(本题为探究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自圆其说即可酌情给分,满分8分)
  12.D (三个成语都含有“轻蔑”之意。“嗤之以鼻”语义重,有时可以表示“讥笑”之意;“不屑一顾”不能;“不屑一顾”含有“因认为不值得看而不看”的意思,“嗤之以鼻”没有。“不足挂齿”,不值得提起,可用于自谦。)
  13.D(A项结构混乱,应为“这类形象会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B项“繁荣与形成”并列不当,C项“一面不能对两面”)
  14、C(A、B与上文衔接不如C项运用顶真手法更加紧密,D项与下文衔接不如C项紧密)
  15.①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扇门。(2分)②正因为有了这扇门。(2分)③而狭隘的人。(1分)
  16. (1)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随年级的增高而减少。
  (2)农村中学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高于城镇中学。
  17、略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danyuanzuowen/7845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