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高二上 时间:2010-02-25

【www.jinghuajt.com--高二上】

一:[自然之道教学设计]高二上《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二上《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⑵ 学习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 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⑵ 理解本文寓理于事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王道”观)的具体内容。
  【教学重点】
  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教学难点】
  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频、PowerPoin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1、导入: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2、孟子和他的散文:
  PowerPoint 投影: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
  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生于“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的战国年代,其主张不被诸侯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表述他的见解和主张。
  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
  二、学生初读课文,订正字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 gǔ)不入??wū)池(罟:从网,古声 。)
  养生丧(sāng)死无憾(丧:为动用法。《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三、教师范读课文,疏通课文词句(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课文词句要点备注: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标题的来源。)
  梁惠王──魏国的国君。战国中期,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之: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焉、耳、矣:句末语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河:黄河。河内,即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
  其:代词。前者指代“河内”,后者指代“河东”。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必修2《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加:更。同义互训。加少:更少。
  王好战,请以战喻。
  请:敬辞,请允许我……
  (必修2《鸿门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有的人”。句式:或……,或……。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译:有的人……,有的人……。)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只是,不过。是:指示代词,这。
  句式:直……耳,是……也。译:只是没有……罢了,那也是……啊。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不要。下文“无”用法同。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多于邻国:介宾结构后置,比邻国多。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惚畈豢墒な骋?
  胜:shēng,尽。
  (必修2《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
  数罟:数,cù,密,与“疏”相对;罟,gǔ,从网,古声。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死: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活着的、死了的”,活用为“生者、死者”。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判断句。之:结构助词,的;始:名词,发端、开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之以桑:介宾结构后置,“以桑树之”;之:代词,复指桑树。
  衣:yì,名词活用作动词,穿。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豚狗彘之畜:之:代词,复指前面的“鸡豚狗彘”,非宾语提前的标志。“之”提宾一般用于否定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结构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之,代词,指百姓。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古今异义,这样、却。
  未之有也: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非我也,岁也:省略式判断句,前为否定式,后为肯定式。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是何异于:固定结构,相当于“这与……有什么区别呢”。
  于:介词,表示引进对象,它的宾语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无:表假设语气,“假如不”。
  斯:则,那么。(比较:“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代词。)
  四、重点词句积累与梳理
  板书:
  PowerPoint 投影:
  积累与梳理:
  1、词语:
  五十步笑百步
  养生丧死无憾
  2、活用:
  鼓之(名—动),衣帛(名—动),不王者(名—动),树之以桑(名—动)
  3、虚词:
  之、于、其、是、斯
  4、固定结构:
  或……,或……。
  直……耳,是……也。
  是何异于……
  5、句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均介词结构后置);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判断句)。
  五、问题探究(课文内容分析):
  1、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上,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2、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3、“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4、要想“王道之成”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子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5、有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
  板书(PowerPoint 投影):
  梁惠王:
  于国尽心
  移民移粟→民不加多,何也?
  邻国之政
  不用心→民不加少
  孟子:
  请以战喻→五十步笑百步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王道之始:
  不违农时
  不入?闯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以时入林
  王道之成:
  树之以桑
  无失其时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勿夺其时
  谨庠序教
  结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结:孟子的文章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善用比喻,文字从容不迫;说理铺张扬厉,气势磅礴,令人叹服。
  六、课文背诵指导
  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写作特点:
  ⑴ 结构严谨。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个有机的整体。
  ⑵ 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⑶ 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2、问:文中“王道之始、之成、之阻”中,颠倒“也,矣、焉”三个语气词的顺序可以吗?
  明确:不可,因为“也”表示轻快感情(《醉翁亭记》中20多个“也”字写“乐”),“矣”表感叹、畅快升级,“焉”字一般用于满足式的感叹畅快,有总结强调的作用。这样用,反映了孟子谈话内容的层次感和思想感情的逐步加深。
  3、问:为什么在“以战喻”和“王道之阻”语段不用或少用语气词?
  明确:“以战喻”是叙述,描绘形象,而语气词长于感情的抒发;“王道之阻”是对梁惠王的指责,照应开头。对梁惠王的指责,孟子运用了对比、类比、整句,更显气势,并且形成短促有力的语流。
  4、问:有人评论:“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请你总结一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文气的?
  明确:
  ⑴ 文言语气词的分层运用。
  ⑵ 排比、对比、类比、整句的运用。
  5、PowerPoint 投影课文要点.
  6、全班齐读课文,多媒体音频朗读,学生跟读、尝试背诵。
  八、布置作业
  课文词句练习。(另印,略)
[高二上《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2.《燕子》教学设计
3.《琥珀》教学设计
4.《老王》教学设计
5.风雨教学设计
6.iuv教学设计
7.教学设计的要点
8.温暖教学设计
9.angengingong教学设计
10.《负数》教学设计

二:[自然之道教学设计]2017教学设计公开课《早》

  导语: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吧。
  教材简析:
  《早》是一篇精美的游记,文章以真挚朴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蜡梅花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早》教学设计。全文既没有慷慨激昂的文字,也不见感人肺腑的语言,字里行间充溢着古朴与凝重。三味书屋古色古香,所有陈设摆放有序;蜡梅花的清香、颜色、形状惹人喜爱,令人赏心悦目;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力透纸背,不绝于目,梅花冰清玉洁的韵致与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以及鲁迅一生的人格品质相得益彰。全文借物喻人,饱蘸着浓厚的文化意蕴。作者由游览三味书屋的所见、所闻、所感联想到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借以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使得叙述、描写、说理巧妙地融为一体。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起期待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想露一手,行吗?(师板书篆书"早"),想说什么?
  2、激情: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这的确是一个"早"字,这"早"和"梅花"、和"花苞"有联系,你信吗?学完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明白的。
  3、齐读课题。
  [点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早"、这"梅花"、这"花苞"把学生带入了学习情境,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范读引路,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知道了些什么?
  [点评:"教师自身就是教学情境",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听老师范读课文",不仅可以让课文的语言有效地浸润学生,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开辟了一个整体把握文本的时空。]
  三、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遇到读不好的句子多练几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酿"读"niànɡ",不读"liànɡ""蔬"读"shū",不读"sū"
  4、联系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5、集体交流。
  (1)屏示生字:酿屋蔬朴寿默瓣
  (2)自主交流,鼓励创意表达。
  [点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座创新的富矿。"(彭坤明语)让学生自主交流学习生字的收获,无疑是在给学生搭建一个创新的舞台。学生可以放开想象陈述自己熟记字形的创意,可以独辟蹊径汇报自己对生字新词的理解,可以进行扩词展现自己丰富的词汇,还可以连词或句展示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
  6、分小组赛读课文,每人读自己读得好的句段。
  四、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词语、句子或文章内容),认真思考,小组探究。
  2、汇报:学生质疑,学生解答,难以理解的地方教师适时点拨。
  (预设:《早》是一篇文化蕴味十足的课文,文中有些词语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比如"诗云"、"子曰"、"对课"等。特别是"二十四番花信风",学生即使阅读了相关的注释,也未必能准确地理解,需要教师讲清、讲透。)
  [点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探究的动力。这一环节,让学生质疑,并在合作中探究、解疑,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五、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畅谈收获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师适时板书:三味书屋的陈设、蜡梅花、"早"字的来历)
  [点评:上课伊始,让学生畅谈上节课的学习收获,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交流中历练语言表达能力,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二、自读课文,感悟语言
  1、快速浏览课文,蒙胧中你对文章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屏示自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读你最感兴趣的部分,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高声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读…
  [点评:巴士卡里雅曾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由选择学习方法,是对学生阅读个性的尊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主人,创造的活力才有可能在学生身上迸发。]
  三、自主交流,加深体验
  交流的过程完全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教师跟着学生走,还学生自主的天空,帮助学生冲破思维的束缚,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点评:个性是一切创造活动的生命,每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交流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氛围,让学生以无拘无束的心态研读课文,充分表达自己充满个性色彩的阅读感受,努力使课堂成为表达与交流的乐园。课堂是动态的,学生行为无法预料,笔者只能针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作如下大胆的预设。]
  1、评读醉"清香"
  (1)激情导读:同学们,作者还没进门就已经闻到了纯净疏淡的清香,可见,这"清香"诱人啊!我们读文章就是要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谁能把这股"清香"读出来?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读后评价。
  (4)赛读。
  [点评:"评价"将竞争机制引入了课堂,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但"评价"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教师需注意引导,力避"找缺点"、"挑毛病"的一边倒倾向,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被评价的孩子往往一下子会成为"众矢之的",需为其创造"反扑"的机会,保护其自尊心,树立其自信心。]
  2、导说游"书屋"
  (1)师:想到三味书屋去看看吗?
  (2)课件展示三味书屋(凸显三味书屋方位的变换,教师配以生动的解说词。)
  (3)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①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按方位顺序向我们介绍三味书屋的;②引导探究:学生们为什么冲着古树底下的梅花鹿行礼?从这段文字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4)对照屏幕练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5)指名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点评:这一设计,给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的情境,促进学生将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3、设境赏"梅花"
  (生读书后)
  (1)你感受到什么?
  (2)想到三味书屋的后园去看看那冰清玉洁的梅花吗?谁能把这段文字读好,老师就和谁去看梅花。
  (3)生练读后,指读。
  [点评: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谁读得好,老师就和谁去看梅花。"自然巧妙地调动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4)课件展示梅花图片,配以优美的音乐,最后图片淡化,出示课文关于梅花的描写。
  (5)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点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学生的个性体验,这段情境创设既体现了教材特点,又突破了教材难点,从而促进儿童知识的、能力的、智力的、情感的尽可能大的发展。]
  4、品析悟"来历"。
  品析"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1)你读懂了什么?
  (2)探究"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的含义。
  (3)激情:十一、二岁的鲁迅一面读书,一面还要挑起家庭的重担,多么不容易啊!自由练读,体会少年鲁迅生活的艰辛。
  品析:"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1)自读感悟。
  (2)师范读,说说你听出了什么?
  (3)指名朗读,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想起了--
  (预设:想起鲁迅珍惜时间的名言以及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4)屏示鲁迅珍惜时间的名言,丰富学生的积累。
  [点评: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提出要"重感悟"、"重积累",这一环节,强化了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读出文章的意境,并联系鲁迅的生平,加深学生体验,将课外积累和课内阅读巧妙地揉和在一起。]
  (四)总结升华,延伸主题
  1、齐读最后一节,谈感受。
  2、探究板书,整体把握。
  (1)屏示梅花图片,配以音乐。
  师:这梅花虽不如牡丹的婀娜多姿,也不如月季的绚丽芬芳,但它却是人们最喜爱的花,不仅仅因为它开得最早,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更重要的是它是最有气魄、最有品格、最有骨气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压,就愈挺拔,愈神气。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涌现出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他们在恶势力面前从不低头折节,鲁迅就是其中的一个。
  (2)同学们,看了梅花图,听了老师的介绍,再看看板书,你发现了什么?
  [点评:学生受阅读经历的限制,对文章的把握往往缺乏整体性。课文最后一节和教师板书惟妙惟肖地将文章各部分内容整合在一起,用心感悟,学生不难发现"早"、"三味书屋"、"蜡梅花"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及作者写梅花的用意,同时还能感受到这篇游记的独到之处和教师板书的匠心独运。]
  3、激情拓展,布置作业。
  (1)师激情:鲁迅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战斗的一生,鲁迅用笔和黑暗势力作出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写下许多壮丽的诗篇。
  (2)屏示并齐读。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惯于长夜过春时》
  (3)师:就是这样一位愿意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全民族觉醒的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与世长辞了。四年以后,在延安窑洞里,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昏暗的油灯下这样写道:"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三:[自然之道教学设计]《腊八粥》教学设计


  腊八粥是我国传统节日腊八节专有的活动,你知道腊八节还有什么活动么?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腊八粥》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点:
  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指导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其他同学认真在心里跟着读。
  3.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体什么事?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三、默读课文,圈划批注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
  2.“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
  3.学生圈画后汇报。
  4.教师及时总结。
  他的心里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
  四、总结升华
  1.文章中有关腊八粥熬煮的描写也不可忽视,如第1自然段写的:“把小米,饭豆,枣,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但看他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心里塞灌呢!”
  2.学习作者语言的妙处。
  3.当堂积累下来。
  腊 八 粥
  沈从文
  主人公:“八儿”
  迫不及待,
  苦苦等待,
  美妙的猜想,
  亲见时的惊讶。
 
  【拓展阅读】腊八节:两大节日合体,然后才有了它
  提起腊八,现在的人们除了喝腊八粥、泡腊八蒜之外,一般很难想到别的风俗了。在很多人眼里,不起眼的腊八甚至都很难算是个节日,连“吃饺子还是吃面”的争论都没有它的份儿。
  然而,这个今天看来十分缺少存在感的传统节日,出身却十分显赫——它可是由古代两个极为重要的节日合流演变而来的。
  除了煮粥, 腊八里还有什么名堂?
  “?”、“腊”、“?”、“蜡”,它们都是啥关系?
  在语文考卷上,不少吃货可能都写过“味同嚼腊”这样的错别字,在拼音输入法广泛使用的今天,这样的混淆似乎变得越来越稀松平常了。然而,在讨论腊八节时,理清“?”、“腊”、“?”和“蜡”这四个字的关系却显得格外重要。
  对于今天的很多中国人来说,“?”和“腊”、“?”和“蜡”基本上就是同一个字的繁简对照版而已。但是在古代,它们却本是区别很大的四个字。
  “腊”读[xī],本来指干肉,也是个副词,指(负面的)极端。“?”读[là],指的是一些常温下呈固态的油脂,也就是“蜡烛”的那个“蜡”,“蜡梅”的“蜡”取的也是这个字。这两个字和本文内容关系不大,而“?”[là]和“蜡”[zhà]才是要向大家隆重介绍的主角,它们本来分别是一种祭祀的名称。
  蜡梅,不是腊梅哦。图片来自:Luigi Strano
  简化字方案将“?”简化成了“腊”,“?”简化为“蜡”,把两个高频字合并到两个超低频字上面。这样的处理对日常生活固然便利,但却让本文的表述遇到了一点小麻烦。此处我们需要事先进行一点说明:本文在本小节以外出现的所有的“腊”,指的其实都是“?”的简化字。
  “腊”:祭祀祖先神灵的年末祭典
  “腊”是中国古代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祭典。关于腊祭,最有名的一个例子莫过很多人学过的《左传·僖公五年传》上那段“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的古文了。这段古文是“唇亡齿寒”、“假虞灭虢”、“一之谓甚,其可再乎”等重要成语的来源。
  在这段文章中,宫之奇在进谏虞公不要对晋国军队开放边境通行权无果以后,做出了虞国要完的预测:“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大意是虞国不会再有祭祖的机会了,晋国这次出兵就会灭亡虞国,不需要再打车出来跑一趟了。
  “腊”的祭祀对象是祖先和神灵。《礼记·月令第六》记载在“孟冬之月”时,“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五祀”是五种神灵,东汉著名学者郑玄认为分别是“门”、“户”(这两种都是门神)、“中?[liù]”(一般认为就是总被孙大圣欺负的那个土地老儿,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则认为同社神)、灶(年年被往嘴里硬塞高热量奇难吃食品糖瓜,还会给人家说好话的灶王爷,后来对灶神的祭祀单独分离了出去)、行五种家神。
  连天子也会参加的祭祖、祭神活动,在祖先崇拜情结严重的古人那里无疑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了。《玉烛宝典》引著名的女性极端男权主义者班昭的话说:“腊,一岁之大祀”。
  腊祭的具体日期经常改变,但都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举行。由于这个祭祀非常重要,这个月份也被称为“腊月”。
  而同时,正赶上庆贺丰收的“蜡”日
  而在举行腊祭的腊月里,庆祝农业丰收的“蜡”祭也在火热进行中。“蜡”主要祭祀对象是与农业有关的神灵,它利用农闲时间进行,带有“报恩”的性质。
  在先秦时期,这同样也是一个会由天子亲自参与的重要祭祀活动。《礼记·效特牲第十一》对蜡祭有一段详细的介绍:
  “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皮弁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终也。葛带榛杖,丧杀也。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罗氏致鹿与女,而诏客告也。以戒诸侯曰:‘好田好女者亡其国。天子树瓜华,不敛藏之种也。’八蜡以记四方。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顺成之方,其蜡乃通,以移民也。既蜡而收,民息已。故既蜡,君子不兴功。”
  这一段文字是成语“仁至义尽”的出处。这里说明,蜡同样是岁末十二月的重要活动。天子行此祭时需要祭祀先啬、司啬、农、邮表?、猫、虎、坊和水庸共八种与农业有关的神?,祭祀时要唱“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种祝愿农业条件良好的歌谣。这种祭祀的有无与农业收成有关。如果收成不好,那就“八蜡不通”,诸位农神如果不努力保佑人类风调雨顺就别想在年末胖上三斤。在祭祀完成以后,直至年末,国家都不再有劳民的工程了。
  蜡祭在民间带有岁末纵酒狂欢的性质。郑玄提到蜡祭时说这一天“民无不醉者如狂矣”,正是当时蜡祭的真实写照。《孔子家语》卷七《观乡射第二十八》记载子贡观看民间蜡祭的情景,回来对孔子汇报说“一国之人皆若狂”,孔子说:“百日之劳,一日之乐。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些话未必真的由孔子所说,但蜡日狂欢、减压的意义无疑是社会上的共识。
  这么巧?那就在一起吧
  腊、蜡都是在年末举行、带有狂欢色彩的重要祭祀,既然赶到一起,何不索性一块儿过了?
  在民间,两种祭祀从汉代就开始合流。腊祭开始附带了蜡祭的狂欢色彩。《艺文类聚》卷五《岁时下》引蔡文姬的父亲蔡邕的《独断》说:“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与此同时,蜡祭也在向腊祭靠拢。《玉烛宝典》引东汉崔??《四民月令》记载:“十二月:(?)日,荐稻雁。前期五日杀猪,三日杀羊,前除二日,齐(应为“斋”)、馔、扫涤,遂?先祖、五祀。”(按:括号里的字是我填改的。)又称:“是月也,群神频行,大蜡礼兴,乃冢祀君师、九族、友朋,以崇慎终不背之义。”这个“?”就是腊祭。
  从这段材料看,在当时,民间的腊祭与蜡祭仍然是不同的祭祀,但是蜡祭的祭祀对象已经从农神变成了与自己有关系的现实人物。蜡祭祭九族(中的死者),腊祭祭先祖,外延上未免有很大重合,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止它们在一起了。
  大概正是由于这样的变化,从东汉时期开始,甚至有一些学者都误以为腊和蜡最初只是一种祭祀的不同名称。东汉学者应劭的《风俗通义》引用一本叫《礼传》的书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这里把“腊”和“蜡”视为同一种祭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异名。物种日历蜡梅篇中也引用了《广雅·释天》上一段类似的话:“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蜡,秦曰腊。”此外还有人认为“蜡”是这种祭祀的统称,而“腊”则是周代人对这种祭祀的专名。如南朝萧梁的刘孝标在注《世说新语》时引用南朝刘宋的雷宗次《五经要义》说:“三代名腊: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总谓之腊。”今天的学者普遍认为隋代以前官方的蜡、腊二祭一直是不同的,但大家对二者在汉代开始在民间渐渐合流则没有多少争议。
  魏晋时期以后,这两个节日在民间已经基本不作区分了。腊日的狂欢节越来越热闹,还有了为新年采办年货的性质。晋裴秀《大蜡》诗曰:“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反袂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有这么多东西可以买买买,可见年终剁手节本来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由于祭祖是一种家族活动,腊祭还发展出了家庭团聚的节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三《时序部十八》引谢承《后汉书》(不是《二十四史》里那本范晔的《后汉书》)说东汉官员第五伦在外做官,不能和妈妈在一起,“至腊日,常悲恋垂涕。”这些节俗都一直流传到了唐宋时期。在唐代,腊日还有过燃灯的习俗。不过这在后世并未得到广泛的流传。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danyuanzuowen/323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