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浅论天下|浅论“教是为了不教”

名言警句 时间:2019-05-22

【www.jinghuajt.com--名言警句】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著名的教育名言――“教是为了不教”,给人最大的启发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很重要。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庭里的教育,教育者都应当注意培养孩子自主做一切事情的好习惯。为了将来“不教而教”不仅是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更是现实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了“不教而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更高质量完成的重要的教育任务。
  一、教是为了不教
  1.“教是为了不教”的含义
  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凡为教,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当前,“教是为了不教”,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对教育教学最终目标的共同认识。“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使教育教学蕴含和贯穿了一种深刻的人文精神。叶圣陶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
  “教是为了不教”,一开始我对这句话略有疑问:教怎么是为了不教呢?但经过对叶圣陶先生思想的感悟,我明白了:教就是为了达到不要教的目的,也就是说,教育要达到使学生获得通过自学完成自我提高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要引导孩子自主学习,让孩子自己成为老师学习知识、道理和技能等。
  2.“教是为了不教”的实践运用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很好地总结了一些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指导广大教师,科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叶圣陶把这一思想贯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总结提炼出了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如创设情境、引导经历,讲解精要、贵在身教,教材为例、举一反三,指点学法、逐渐放手,实践历练、养成习惯,因材施教、发挥创造,正确评价、促进自学等。
  用其中一个方法举例,一位父亲带4岁的儿子游玩,遇到了一个山洞,儿子非要进山洞玩儿。爸爸给儿子一个手电筒让他去玩,当儿子一路走进去玩得高兴时,爸爸悄悄地躲在一边,不让儿子看见。儿子玩够了,想走出来了,开始喊爸爸。爸爸一声不吭,装没听见,儿子直呼他爸爸的名字,爸爸没有出声。于是儿子连哭带骂:“坏爸爸,大坏蛋!呜呜……”叫喊哭骂几句都不见爸爸露面,儿子只好自己想办法,拿着手电筒沿着原路摸索出去,当他发现爸爸就在自己的后面跟着自己,便惊喜地扑上去,高兴地自豪地说:“是我自己走出来的!没有爸爸,我自己也能出来!”
  独自走出山洞,孩子感悟到“我行!”,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个就是创设情境,引导经历。让学生和孩子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在实践进行自我教育,得到感悟,完成精神的升华。
  二、“教是为了不教”的作用
  1.“教是为了不教”对教师的影响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为当代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叶圣陶在给教师的一封信中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正是当代中国教师所应当具有的专业自觉。叶圣陶认为,由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的价值、目的所决定,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体现在教师追求教是为了不教,善于引导学生自学的教育教学素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上。“唯有能这样做的教师才够得上称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以权威自居,或是不自觉地怠慢、冷落学生,教学形式基本上是教师教、学生听的灌输式。尤其在幼儿园里面,都是老师在“告诉”孩子。新课程强调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我体会到,在教学活动和自主性游戏中实施自主性的教育,教师是关键,教材是媒介,教法是核心,活动是手段,氛围是条件,面面都要俱到,缺一不可。
  2.“教是为了不教”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过多地人工斧劈、雕琢,无异于揠苗助长。不断地对孩子进行智力“扶贫”,助长了思想的懒惰,不如顺其自然,让孩子自己领略成长道路上的风景。
  真正的自主性学习要求开放,但开放不等于完全放手,放手更不是放任自流。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发掘潜能,形成优秀的品质,在活动中尽可能地发挥天分、张扬个性,在快乐中学习,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我班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上美术课,画彩色的雨滴,一开始我在展示台上给他们做示范,我说:“孩子们,看好老师的示范哦。”在期间有几个调皮孩子没有认真听讲。等孩子们自己操作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样一件事情,大多数孩子都和我画的一样,按照我的要求。但是那几个调皮个孩子画得与众不同,那几个就是上课没有看我示范的孩子。我问他们:“为什么你的雨滴是这样的呢?”他说:“我觉得雨滴的就是这样的。”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示范禁锢了孩子们的创造性的思维。我是在“教”他们,而忽略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个目的。过多地规范他们,而不是适当引导他们,我意识到了我犯了一个错误。
  我明白了教学中,经常性适当的引导,会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不教”的状态。过分的规范和告知会让孩子失去自主能力,依赖于老师和爸妈,不能独立学习。
  三、“教是为了不教”的深远影响
  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许多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先进典型,几乎无不与这一教育思想具有内在的联系,自觉实践或者生动体现了这一教育思想。在研究制定教育规划纲要前后,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经多次从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高度,倡导学习实践这一教育思想。所有这一切,都充分显示了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不管是幼儿园、小学还是初中,不管是游戏还是自主性活动,我们都要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给予孩子充分的空间,给他们需要用自己的手打开的金钥匙,使他们终身受益。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zuowensucai/528118/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