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穴位按摩减肥】穴位按摩学校

热点英语作文 时间:2021-04-10

【www.jinghuajt.com--热点英语作文】

穴位按摩学校来自热点推荐。



穴位按摩学校第1篇






穴位按摩学校第2篇


如果你只是业余的,那放心吧,没事的。唯有专业按摩或者练过点穴气功的人可能会造成那个经脉损伤。因为他们对穴位的走向,深度,经脉运行十分熟悉,手劲也较大。特别推荐你经常按三个穴位,足三里,关元,肾俞。这几个穴位对人体有强壮作用。我老师曾经说过:每天按一次足三里,胜过吃一只老母鸡。呵呵。



穴位按摩学校第3篇






穴位按摩学校第4篇


  按胃的反射区感觉胃痛说明你胃有点毛病。
    足底汇集了人体的六条经脉,六十六个穴位
    足穴按摩法是在足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采用推拿手法,用以治疗全身疾病的方法。本法以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足与经脉、脏腑、气血的密切关系,刺激足部的穴位,激发人体经气,以调整脏腑和各部组织、器官的联系,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由于足穴按摩法是在足部取穴按摩,减少了患者脱、穿衣服等环节,较为省时、省事,且安全,操作简便。不仅对慢性胃肠炎、神志病等有效,对急性疼痛、外感、心悸、眩晕等病证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足穴的定位与主治:为了定准穴位,以提高疗效,必须掌握好定位方法。
    (1)骨度分寸折量法.
    ①足跟后缘至中趾根部为 10寸。
    ②足内、外踝高点至足底为图63 足底部骨度分寸折量图3寸。
    ③足掌面第1跖趾关节内侧赤白肉际至第5跖趾关节外侧赤白肉际为5寸,足背部亦相同。
    ④足跟部最宽处距离为3寸。
    (2)自然标志定位法。该法即是根据人体足部的自然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如趾横纹、趾尖端、跖趾关节、跖骨小头、趾缝端、内踝高点、外踝高点、舟骨粗隆等。
    (3)足部穴位定位与主治
    2.选穴原则
    (1)依据疾病症状选穴。临床可以根据各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作为选穴的依据。选取对主证有治疗作用的穴位,例如头痛可选头痛点,失眠选用安眠点等。主治作用相似的穴位可以配合应用,如坐骨神经痛可同时按摩坐骨1、2穴进行治疗,也可将具有主治作用的穴位和对症选用的穴位配合选用,如失眠伴有头痛者,可选用安眠点配合头痛点治疗。
    (2)依据疾病部位选穴。依据疾病的发病部位选择相应的穴位按摩,如胃痛可取胃点,尿闭取膀胱点、肾点。
    3.常用处方
    头痛:取头面、肾、头痛点、眩晕点、臀。
    失眠:取安眠、心、胃、脾、癫痫点。
    眩晕:取肾、肝、眩晕点。
    中风昏迷:取趾端,
    面瘫:取面、头面。
    三叉神经痛:取面、头面。
    扁桃体炎:取心,扁桃1、2,眩晕点。
    目疾:取肝、头面。
    耳疾:取肾、肝。
    鼻炎:取头面。
    牙痛:取牙痛1、2。
    腮腺炎:取扁桃1、2,眩晕点。
    癫狂、癔病:取安眠、肾、癫痫点。
    癫痫:取癫痫点、肝、肾、安眠。
    尿闭:取脾、肾、膀胱、子宫。
    遗尿:取膀胱、肾、遗尿。
    痛经:取子宫,痛经1、2。
    落枕:取落枕。
    胃痛:取胃、胃肠点、肝。
    呕吐:取胃、大肠、胃肠点。
    腹痛:取小肠、大肠、胃肠点、臀。
    痢疾:取小肠、大肠、胃肠点。
    消化不良:取胃、脾、胃肠点。
    腹泻:取大肠、小肠、脾。
    胁痛:取肝。
    肋部神经痛:取胸、肝。
    腰痛:取肾、坐骨l、2,腰痛点、腰腿点
    急性腰扭伤:取腰痛点、腰腿点。
    坐骨神经痛:取坐骨1、2,腰腿点、腰痛点、臀。
    心悸:取心、心痛.点;肾。
    哮喘:取肺、胸、心痛点。
    胸痛:取胸、肺。
    末梢神经炎:取趾端。
    肿瘤疼痛:取癌根1、2。
    4.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对症选穴后,患者仰卧,采用指尖点按,或食、中指拿、捏、揉动等手法,连续操作,每穴35分钟。
    (2)操作前可嘱患者洗脚,患者如有足癣等疾患,操作者可戴乳胶手套操作,力量需柔和,不可撕裂拉伤患者足趾等薄弱部位。
    足底按摩常用简单的方法
    单食指扣拳法
    食指关节弯曲其余四指握拳
    拇指固定在中指上顶住弯曲的食指
    双指钳法
    食指、中指弯曲成钳状
    钳住脚趾间穴位压在穴位上
    双指拳法
    用手握拳中指食指弯曲关节凸出
    以凸出的关节着力以手腕施力
    拇指握推法
    拇指与四指分开
    用拇指指腹为着力点以手腕手掌施力
    扣指法
    拇指与四指分开呈圆弧状
    四指为固定点拇指指尖施力
    反射区
    1、肾上腺反射区:位于双足足底第2、3跖骨体之间,距跖骨头近心端一拇指宽处。
    2、肾脏反射区:位于双足足底第2、3跖骨体之间,近跖骨底处。
    3、尿管反射区:位于双足足底自肾脏反射区斜向内方,至舟状骨内下方,呈弧形带状区。
    4、胱反射区:位于双足内踝前方,舟状骨下方,拇展肌内缘旁。
    5、额窦反射区:位于双足十个脚趾趾端。右边额窦反射 ace=Verdana1、肾上腺反射区:位于双足足底第 2、3跖骨体之间,距跖骨头近心端一拇指宽处。
    6、垂体反射区:位于双足拇趾趾腹中央部位。
    7、小脑及脑干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根部靠近第二趾骨处。右半小脑及脑干反射区在左脚,左半小脑及脑干反射区在右脚。
    8、三叉神经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近第二趾的一侧。右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左脚,左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右脚。
    10、头部(大脑)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趾腹全部。右半大脑反射区在左脚,左半大脑反射区在右脚。
    11、颈项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趾腹根部横纹处。右侧颈项反射区在左脚,左侧颈项反射区在右脚。
    14、甲状腺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拇趾与第二趾蹼处沿第一跖骨头向内呈“L”形带状。
    15、眼睛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第2趾第3趾额窦反射区至中节趾骨根部。右侧眼睛反射区在左脚,左侧眼睛反射区在右脚。
    16、耳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第4、5趾额窦反射区至中节趾骨根部。右侧耳反射区在左脚,左侧耳反射区在右脚。
    17、斜方肌反射区 :位于双脚脚底眼睛、耳反射区的近心端,自甲状腺反
    射区至肩反射区之间,约一拇指宽的横带状。
    18、肺及支气管反射区:位于双脚斜方肌反射区下方一拇指宽处。支气管敏感带自肺反射区的中部向第3脚趾延伸。
    19、心反射区:位于左脚底第4跖骨与第5跖骨间,在肺脏反射区后方(向脚跟反向)。
    20、脾反射区:位于左脚底第4跖骨与第5跖骨间,心脏反射区下一拇指处。
    21、胃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第1跖骨底远心端。
    22、胰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之间。
    23、十二指肠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第1跖骨与楔骨关节前方(向脚趾方向),胃及胰反射区的后方(向脚跟方向)。
    24、小肠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中部凹入区域。第1、2、3楔骨、骰骨至跟骨前缘所形成的凹入区域,被大肠反射区所包围。
    25、横结肠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第1至3楔骨、骰骨交界处,横越脚底中部的带状区。
    26、降结肠反射区:位于左脚脚底第5跖骨沿骰骨外缘至跟骨前缘,与脚外侧平行的竖条状区。
    27、乙状结肠及直肠反射区:位于左脚脚底跟骨前缘呈一横带。
    28、肛门反射区:位于左脚脚底跟骨前缘 乙状结肠及直肠反射区的末端,拇展肌外侧缘。
    29、肝反射区:位于右脚脚底第4跖骨与第5跖骨间。
    30、胆囊反射区:位于位于右脚脚底第4跖骨与第5跖骨间,肝脏反射区的内下方
    31盲肠(及阑尾)反射区:位于右脚脚底跟骨前缘,第4、5趾间的垂直线上。
    32、回盲瓣反射区:位于右脚脚底盲肠(及阑尾)反射区的远心端。
    33、升结肠反射区:位于右脚脚底从跟骨前缘,沿骰骨外侧至第5跖骨底,在小肠反射区外侧与脚外侧平行的带状区
    34、腹腔神经丛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第1至4跖骨体处,分布在肾脏反射区附近的椭圆形区域。
    35、生殖腺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脚后跟跟骨中央。
    (二)足内侧反射区
    9、鼻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远节趾骨内侧,自拇趾趾腹边缘延伸到拇趾趾甲根部呈L形。左鼻反射区在右脚,右鼻反射区在左脚。
    12、颈椎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趾关趾根横纹内侧尽头。
    13、甲状旁腺反射区:位于双脚第1跖趾关节内侧。
    36、胸椎反射区:位于双脚足弓内侧缘,第1跖骨头下方到第1楔骨前。
    37、腰椎反射区:位于双脚足弓内侧缘第1楔骨至舟骨、上接胸椎反射区下连低骶骨反射区。
    38、骶骨反射区:位于双脚足弓内侧缘,起于舟状骨后方经距骨下方到跟骨前缘。
    39、尾骨内侧反射区:位于双脚跟骨内侧,沿跟骨结节后内侧呈L形区域。
    40、前列腺或子宫反射区:位于双脚跟骨内侧,内踝后下方的近似三角形区域。
    41、尿道及阴道反射区:位于双脚内侧,自膀胱反射区斜向后上方延伸经距骨至于内踝后下方。
    42、内侧髋关节反射区:位于双脚内踝下缘呈弧形区域。
    43、直肠及肛门反射区:位于双脚胫骨内侧,踝后沟内,从内踝后方向上延伸四横指的带状区域。
    44、腹股沟反射区:位于双脚内踝上方凹陷处。
    45、内侧坐骨神经反射区:位于双腿内踝关节后上方起,沿胫骨后缘上行至胫骨内侧髁下。
    (三) 足外侧反射区
    35、生殖腺反射区:位于双脚外踝后下方跟腱前方的似三角形区域。与内踝下前列腺、子宫反射区位置相对称。
    42、外侧髋关节反射区:位于双脚外踝下缘呈弧形区域,与内踝下的内侧髋关节反射区相对称。
    45、外侧坐骨神经反射区:位于双腿外踝前缘沿腓骨前侧上至腓骨小头处。
    46、尾骨外侧反射区:位于双脚跟骨外侧,沿跟骨结节后外侧呈L形区域。
    47、下腹部反射区:位于双脚腓骨外后方,自外踝向上延伸四横指的带状区域,与脚内侧的直肠及肛门反射区相对应。
    48、膝反射区:位于双脚外侧跟骨前缘,骰骨、距骨下方形成的半园形凹陷处。
    49、肘反射区:位于双脚外侧第5跖骨粗隆前后凹陷处。
    50、肩反射区:位于双脚外侧第5跖趾关节后方凹陷处。
    (四) 足背反射区
    51、肩胛骨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4、5跖骨间延伸到骰骨处稍向两侧分开的带状区域。
    52、上颌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拇趾趾关节横纹下的带状区域。
    53、下颌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拇趾趾关节横纹上的带状区域。
    54、扁桃腺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拇趾近节趾骨,拇长伸肌的左右两侧。
    55、喉与气管及食管反射区:喉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1跖趾关节的内侧;气管及食管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1跖骨体内侧。
    56、胸部淋巴腺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1、2跖骨底间,延伸至第1、2趾蹼处。
    57、内耳迷路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4、5趾蹼至第4、5跖趾关节间。
    58、胸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2、3、4趾蹼至第2、3、4跖骨底的似园形区域。
    59、横膈膜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2、3、4跖骨底部,与楔骨、骰骨之间,横跨脚背的带状区域。
    60、肋骨反射区:内侧肋骨位于脚背第1、2楔骨与舟骨之间;外侧肋骨位于骰骨、舟骨与距骨之间。
    61、上身淋巴腺反射区:位于双脚外踝与腓骨、距骨间形成的凹陷部位。
    62、下身淋巴腺反射区:位于双脚内踝与胫骨前肌肌腱形成的凹陷部位。



穴位按摩学校第5篇


推荐慈云堂按摩培训,广东慈云堂按摩培训,理论+实践 专业大学课程品牌知名学校,中医培训首选慈云堂,手把手教学,理论与实践速成学习,随到随学,量身定课,帮助就业,报名电话:400-999-2265



穴位按摩学校第6篇


点穴可用指腹也可用指端或指尖,这要根据人身体的部位不同而定,至于力量也要根据部位不同力量也不同,比如面部按摩力量要轻,背部肯定要重。胸部也不能力度太大。但是要想达到治疗目的,力度不够肯定效果达不到。



穴位按摩学校第7篇


你可以选择这几个穴位:足三里,关元,气海,脾俞,对气虚气短都有一定的功效。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棘外1横指。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气海:前正中线,脐下1.5寸。
  脾俞:脊柱旁开两指的直线上,平对第十一胸椎棘突(肚脐正对脊柱的地方为第二腰椎,向上四指处即为11胸椎)。



穴位按摩学校第8篇


中医认为,鼻为肺窍,常按摩相应穴位,可预防感冒,还能养肺。
  按摩时应重点按摩迎香穴和天突穴。这两大养生穴位不仅利于养肺,还对呼吸道系统有很好的养护作用。
  在进行按摩时,重点按摩“迎香穴”和“天突穴”。中医认为鼻为肺窍,经常按摩能预防感冒。另外,天突穴位于肺的最上端,好比是肺开在体外的窗口,对呼吸道有良好的“养护”作用。
  按摩天突 把拇指或食指的指腹弯成钩状,抵在穴位上往下按压,每次81下,力度为微微酸痛为宜。一边按摩,一边做吞咽动作,将唾液吞咽下去。
  热敷天突也是个好的办法。如在小棉布袋里面装满黄豆,然后将布袋缝紧,使用前放在微波炉里转上两分钟,趁热放在天突穴上,是一种简便的温灸方法。



穴位按摩学校第9篇


在点穴位的过程中必须找准穴位,然后根据点穴位的力量来感觉:一、力量很大都没有任何感觉,说明这个穴位根本不畅通;二、力量很大时只有疼痛的感觉,说明这个穴位不太畅通;三、轻按没有感觉,用力很大才有酸、困、麻的感觉说明这个穴位基本上畅通;四、轻按就有感觉,用力感觉更强,力量再大就受不了,说明这个穴位是完全畅通的。所以穴位的点按或者按摩,最终的目的就是达到穴位畅通(算、困、麻)就可以了,对于完全不通、不太畅通、基本上畅通的穴位都可以通过点穴位达到完全畅通。祝你早日康复!



穴位按摩学校第10篇


推拿即按摩,是目前人们最常用到的一种治疗颈腰椎劳损、缓解疲劳紧张等疾病的中医特色疗法。其中,中医穴位按摩的原理到底是怎样的呢?从西医角度,如何理解穴位按摩呢?
  “穴位”即肌肉、肌腱、骨头连接的关键点
  按中医的观点,中医称之为“穴位”的部位,是推拿按摩等疗法主要的施术部位,相对于身体别的位置要更加敏感一些,按摩后治疗效果会更好一些。
  现代西医解剖也有相关研究,西医认为,所谓穴位即“肌肉、肌腱、骨头”相连接的关键点,通过按摩让这个关键点松了,整个一条肌肉都会随之放松。
  错误的按摩手法会导致疼痛
  如果只是单纯按摩肌肤,会导致损伤,那患者可能会觉得痛,但如果找到“关键点”,用巧劲弹拨几下,整个人就会放松了。
  这就是为何有的人按摩完以后,第二天会觉得不适,甚至全身疼,那就是按摩的手法不正确、过度了;正确的按摩后,只会带来舒服放松的感觉。
  建议将推拿按摩列入规范管理之中
  推拿按摩行业鱼龙混杂,大多数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考核的,没有掌握人体的结构以及专业的医疗知识,中医推拿按摩的效果也十分差,甚至加重病情。
  如果国家能将推拿按摩列入规范管理中,如执证上岗等,会更利于民众对于中医推拿的正确认识、以及避免因按摩而导致的医疗事故。因此,建议广大民众,最好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推拿、正骨等。
  以下是按摩的具体方法:  一、预备动作:患者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坐姿端正,正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手掌放于大腿上,膝关节呈90度角,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  二、按揉太阳穴:按揉太阳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做此按揉的功效为疏风解表、清脑明目、止头痛。  三、按摩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用左手掌或右手掌紧贴百会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按摩可降血压、宁神清脑。  四、按揉风池穴:以双手拇指螺纹面按揉双侧风池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  五、摩头清脑: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小鱼际从前额向耳后分别按摩,从前至后弧线行走一次为一拍,约做32拍。此按摩功效为舒筋通络、平肝熄风、降血压、清脑。  六、揉曲池穴降血压:先用右手再换左手先后按揉肘关节处曲池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功效可清热、降血压。  七、揉关宽胸:先用右手大拇指按揉左手内关穴,然后用左手按揉右手内关穴,以顺时针方向按揉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功效为舒心宽胸。  八、引血下行:分别用左、右手拇指按揉左右小腿足三里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32拍。此法功效为健脾和胃、引血下行。  九、扩胸调气:患者两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肘抬起,提肩向后扩胸,最后放松还原。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yingyuzuowen/55092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