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yunos】“�y”“��”辨

英语写作素材 时间:2018-12-13

【www.jinghuajt.com--英语写作素材】

  摘 要:古人在遇到瘟疫等疾病时,总认为有疫鬼在作怪,便举行��祭,驱赶疫鬼。于是“��”成为中国古老的驱逐疫鬼、祈求平安的仪式。��如何成为这种文化事象的代名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汉字的表意特征及��祭的一些内容,着重考察了“�y”“��”的关系,及“��”字的起源、变化和发展脉络。
  关键词:�� �y 驱疫
  
  一、“��”本字的争议
  
  关于��的本字,说法不一,主要有如下两种观点:
  (一)认为本字是“�y”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云:“其驱疫字本作�y。”《周礼・春官・占梦》:“遂令始�y驱疫。”郑玄注:故书�y或为��。杜子春则把“��”字读为“�y问”的“�y”,从意义角度断其读音。郑玄从杜子春把《周礼・春官・占梦》《礼记・月令》中“�y”都释为“难却”之义。许慎是古文经学家,在《说文》对��释义时只引用了古文经《诗经》,而未用《周礼》,证明许慎认为《周礼》等书中“��”皆为“�y”,“�y”为驱疫正字,而“��”为他义。此外,段玉裁提到郑玄从古《礼记・郊特牲》“乡人��”,注曰:��或为献或为�y,推测郑氏依照古论语本:《论语・乡党》:“乡人��”为“乡人�y”,后人加了单人旁。
  (二)认为本字是“乎”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曰“乎,按估省声,读若��,此驱疫鬼正字。击鼓大呼似见鬼而逐之。故曰:‘乎’。”徐锴曰:“岁终大��,�E子口呼乎乎。”似乎可以证明“乎”为驱疫正字。但这种说法值得怀疑。
  1.经传皆不见该字。只有在《说文》《说文段注》《说文通讯定声》《广韵》《集韵》及《玉篇》中提及此字。惟《玉篇》里对该字有两种解释,一曰惊驱疫之鬼也;一曰见鬼惊也。其他书中均为“见鬼惊词”。看来,“见鬼惊词”占主流,“惊驱疫之鬼”由此义生发而来。
  2.《说文・鬼部》:“乎,见鬼惊词,从鬼�y省声。读若‘受福不��’”。遇见鬼受到惊吓发出的声音与见鬼击鼓大呼仍有区别。前者是人遇鬼时的恐惧反应,后者指人遇鬼后的主动抗击。
  3.“乎”读作“��”音只是一种借音形式。《集韵・戈部》:“哪,哪哪,��人之声。”与徐锴《说文系传》中所言“�E子口呼乎乎”意思一样,均指��祭的参与者驱鬼时嘴里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就像今天的拟声词,借其他的字表示驱鬼发出的声音,字形并不固定。可为“乎”,也可为“哪”。
  4.驱疫活动的来源在上古的一则神话传说中有所反映:“帝颛顼有三子,生而亡去为鬼。其一者居江水,是为瘟鬼;其一者居若水,是为魍魉;其一者居人宫室枢隅处,善惊小儿。”虽是神话传说,却体现了人们��祭的目的。这三鬼象征着给人们带来晦气、灾难等不祥之事。因此要驱赶疫鬼,扫除恶气。从驱疫的动机和性质来看,“乎”显然无法体现驱赶之义。
  5.从字形的角度来看,“乎”以“鬼”字作偏旁,《说文・鬼部》:“鬼,人所归为鬼。”鬼魂的观念实际上是由先民对死者的崇拜引发的。在原始人的观念世界里,世间万物都是有灵魂的,它们的肉体可以死亡,但灵魂是不死的。这种“万物有灵论”孕育了鬼魂观念。人的肉体死亡了,但他的灵魂没有死去,以某种世人看不见的形式存在着,并通过一系列无法解释的现象庇护着或危害着活着的人。此时才有了真正意义上鬼的概念,《墨子・明鬼》中就有记载:“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盖本施之国家施之万民,实所以治国家利万民之道也。”这里的“鬼”与“神”是连用的,即指要用心竭力祭祀好自己的祖先,惟有如此,祖先的灵魂也就是“鬼神”才会保佑子孙。正如《说文》所云:鬼字古文从示,示字本义为宗庙里的先祖,鬼一开始就与人有关,有人才有鬼。鬼分善鬼和恶鬼,恶鬼被认为在人间作祟为害,古人称之为“厉”。这种“厉鬼”是要驱逐的,是活着的正常人驱赶因不正常死亡的人的灵魂,因此带鬼旁的“乎”字的出现可能较晚。在关于驱疫的较早的几篇史料中,都未提及鬼,只谈到“索室驱疫”。鉴于“乎”字与“�y”同音,很可能是后起的异体字。
  综合考虑,“乎”作驱疫正字有待商榷。“�y”作驱疫正字更有说服力,它的“难却”义本身就体现了��祭的核心内容――驱鬼逐疫。
  
  二、“�y”字义项的演变
  
  由“�y”到“��”经历了缓慢的演化过程。《说文・鸟部》:“二,鸟也。从鸟堇声。 或从隹。”按许慎的观点,“鸟”为长尾巴鸟的总称,“隹”指短尾巴鸟的样子。从义符来看,两者无太大区别。“�y”即“二”。《玉篇・隹部》:“�y,《说文》又作二,鸟也。”《文选・美女篇》:“珊瑚间木�y”。李善注:“《南越志》曰:‘木�y,金翅鸟沫所成,碧色珠也,大秦国珍之。’”这里的“�y”是一名金翅的鸟。据此,“�y”本义当为鸟较可信。
  在后世演变中,“�y”的本义逐渐消亡,假借了一个新的义项:不易。于是“�y”成为难易字。《玉篇・隹部》:“�y,奴丹切,不易之称也。”始见于《诗・小雅・何人斯》:“否�y知也”,《诗・大雅・大明》:“天�y忱斯”,《诗・鲁颂・泮水》:“永赐�y老”。因为不易即为困难,艰难,故常以“艰”“�y”互训。《诗经》中同样有不少记载,如《诗・王风・中谷有忝》:“遇人之艰�y矣”,《诗・小雅・白华》:“天步艰�y”,《诗・大雅・抑》:“天方艰�y”。“�y”由形容词的困难,艰难引为名词的灾难义出现在《诗・小雅・常棣》:“兄弟急�y”,《诗・小雅・出车》:“王事多�y”,《诗・大雅・板》:“天之方�y”,《诗・周颂・访落》:“维予小子,未堪家多�y”,《诗・周颂・小毖》:“拼飞维鸟,未堪家多�y”。正是因为遇到了困难,灾难等,十分不易,需要克服、抵拒。
  由此又引申出另一个义项:屏却。《尚书・舜典》:“而�y任人”,孔安国传曰:“�y,拒也。”由屏却发展到手拿兵器难却厉鬼的驱疫活动则见于《周礼・春官・占梦》:“遂令始�y驱疫”,《周礼・夏官・方相氏》及《礼记・月令》中也有相关记载。
  
  三、“��”成为驱疫字的过程及原因
  
  (一)“��”为驱疫字的过程
  “��”是如何接替“�y”成为驱疫字,需要从“��”的本义及“�y”“��”的关系说起。《说文・人部》:“��,行有节也。从人,�y声。”这是��的本义。“��”在《诗经》中共出现两处:一是《诗・卫风・竹竿》:“佩玉之��。”如许慎所言释为“行有节度”;一是《诗・桧风・隰有苌楚》:“猗��其枝……猗��其华……猗��其实”中。毛传:“猗��,柔顺也。”猗��,又作旖旎,为一声之转。王逸注《楚辞・九辩》、《楚辞・九歌》时引《诗经》“旖旎其华。”旖旎,盛貌。这里的“猗��”主要是构成连绵词,借助��的音来表示柔顺的状态。 “�y”在《诗经》中除了上文提到的诗句外,在《诗・小雅・桑扈》:“不戢不�y,受福不那”和《诗・小雅・隰桑》:“其叶有�y”中出现过。《桑扈》篇毛传云:“不戢,戢也。不�y,�y也。然而不自敛以先王之法,不自�y以亡国之戒,则其受福禄不多也。”通俗的讲指不靠拢不柔顺,受的福禄就不会很多。王先谦以《颜氏家训・书证第十七》引《诗》传云:“不戢,戢也。不��,��也。”为证,认为“�y”字本作“��”。《隰桑》篇毛传曰:“�y然,盛貌,有以利人。”指树叶很多,树木茂盛的样子。陈奂在《诗毛诗传疏》中指出“古�y、��通。”这些诗句中的“�y”不再是难易字,而是成为和“��”字关系十分密切以致能相互通用的字。这种通用关系也对后世文献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假借为驱疫字提供了可能。
  (二)“��”为驱疫字的原因
  “��”成为驱疫字代替“�y”字可以说是顺乎自然的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
  1.“��”的本义是行有节度
  陈奂在《诗毛诗传疏》中谈到:“��,行有节度也。行有节度谓之��。则��有动必以礼,不敢纵驰之意。”这段话表明��的本义含有不越礼,有规则,有条理的意思。
  《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以索室驱疫。”该段描述的是周代的驱疫活动。方相氏是主管��祭的官职,在着装、阵式上都有一定的讲究。
  如果说《周礼・夏官》中的驱疫仅仅看成礼约束的萌芽,那么,在《礼记》中有更详细的说明。《礼记・月令》:“季春之月……令国��,九门磔攘,以毕春气。仲秋之月……天子乃��,以达秋气。季冬之月,令有司,大��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周代国家把��祭根据阴阳学说,按季节分为三类:一是秋��,只有天子有资格参加。二是春��,是有国者的��,诸侯等贵族才可参加,档次低于秋��。三是冬��,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甚至奴隶皆可参加,涉及范围最为广泛。夏季不��因为阳气过剩,��反而有害,故不��。可以看出,周王朝对��祭有严格的等级和时间规定,属于礼的一种表现。一句话,��祭的一切过程都要寻礼而为。这与“��”的本义不谋而合。使“��”代替“�y”作驱疫字有理可寻。
  2.“��”在《诗经》中有“美盛”之义,而��祭的场面在历代史料中描述得都极为盛大隆重。从周代方相氏带领众多奴隶驱疫开始到明朝百十人的宫廷大��,呵斥鬼疫,踉跄跳舞的场面都显得极为正式、规整和热闹。这一点与“��”的“美盛”义不无关系。
  3.“�y”和“��”读音相近。“�y”,那干切,元部。“��”,诺何切,歌部。“��”从人,�y声,从谐声偏旁看,是歌元对转,“�y”“��”相通。在《诗经》中两字就互相通用过。这也为“��”假借“�y”为驱疫字创造了条件。
  4.由“�y”到“��”加了人旁后,体现了��祭中对人作用的肯定与重视。无论是《周礼》中方相氏帅百隶除凶恶,进入房间搜求驱逐鬼疫,还是《隋书》选取两百四十个十来岁的童子由方相氏率领在宫中驱逐恶鬼等,有史料记载的驱��活动无一例外地有人的参与和主持,是人聚集在一起狂呼奔走,吓退疫鬼。 因而,用“有人旁”的“��”正是这一意识的最佳反映。汉字中,用“人旁”表示祭祀、法制等古代礼俗制度的字还有不少。如:
  “市”:一种饮酒时的礼仪。《礼记・少仪》:“介爵,酢爵, 爵,皆居右”。
  “儒”:段注:“儒者,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后世将重礼制,主祭祀,行教化的人称为儒者。《论语・雍也》:“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妇人的官名,宫中的女官。《汉书・外戚传》:“妇官,十四等……����视上卿”。
  “位”:排列在朝廷中的左右位置。
  “傧”:引导宾客的人,也被称为摈。《周礼・司仪》郑注:“出接宾曰摈。”段注:许傧摈合而一。
  “伦”:由军队发车百辆引申为同类的次序,也称“辈”。另一种说法认为是道理。《诗・小雅・正月》:“有伦有脊”,郑注:“伦道,脊理也。”
  “什”:以十户或十人为单位,相互担保。
  “佰”:以百户或百人为单位,相互担保。与“什”一起反映了古代的行政区划。
  “伏”:一种夏天的祭祀活动。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杜甫在《咏怀古迹》中也有“岁时伏腊走村翁”的句子。
  “倡”:乐舞或杂戏的演员。也就是所谓的俳优。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引颜师古注《急救篇》:“倡,乐人也”。
  “伶”:戏弄之义。古称伶人,弄臣,如今之俗称戏子。
  “优”、“倡”和“伶”三字都是古代乐官,弄臣之类的人。都是人职业的称呼。
  “衿”:今之“媵”字。陪送女子出嫁的人叫媵人。是古代婚俗的一种体现。《左传・僖公五年》:“以媵秦穆姬。”杜预注:“送女曰媵”。
  “�邸保何课仕郎ァ9糯�的安葬,柴薪厚厚地覆盖着死尸。由“人”握着“弓”,有驱赶禽兽之意。
  “疑:宗庙牌例的次序。始祖庙居中,父庙为“疑”,居左;子庙为“穆”,居右。《说文・人部》:“庙疑穆,父为疑南面,子为穆北面。”。
  “化”:教化实行。段注:“教化于上则化成于下”。
  “仪”:度也。即仪指法度。
  “俗”:“习也”,由习引申为礼俗等。《周礼・大宰》:“礼俗以驭其民”。
  以上这些字都有人旁,大都与礼俗之类有关。由此推断,人旁的“��”字作驱疫之礼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四、“��”的义项定位
  “��”在假借“�y”作驱疫字以后,其他义项逐渐消失。若从古论,“乡人��”作“乡人�y”,“��”正式称为驱疫字应载于《吕氏春秋・季春纪》:“国人��,九门磔禳,以毕春气”,《吕氏春秋・八月纪》“天子乃��,御佐疾以通秋气”,《吕氏春秋・季冬纪》“命有司大��,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吕氏春秋》关于“��”的记载与《礼记・月令》的记载大同小异,不同处在于《吕氏春秋》用“��”,《礼记》用“�y”。陈奇猷在《吕氏春秋新校释》中提到:“疑本作‘�y’”,可见“�y”“��”在秦汉乃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仍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在某些书中存在“�y”“��”并用的情况。《后汉书・礼仪志中》:“先腊一日,大��,谓之逐疫。”即在腊祭的前一日举行��祭驱疫。同书还有这样一段记载:“汉兼用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门户饰,以�y止恶气。”讲的是夏五月五日,用五色丝线和桃印装饰门户,以避邪恶、抵拒邪气、疫鬼等。《通志》有证:“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饰,以��止恶气”。此处用的是“��”,因为“�y”作驱疫字在汉以后已不见于文献史料中。《通志》中“以��止恶气”即《后汉书》中“以�y止恶气”。
  从上述变化过程中看出“�y”的驱疫项不是瞬间消失,而是渐进的过程。伴随语言的发展,“��”在后世文献中完全代替了“�y”,成为概括驱疫逐鬼,酬神纳吉的“专名词”。
  虽然在太平天国时期的一些文书中出现“和”与“��”连用,《汉语大词典》将“和��”释为方言,谓和睦同心。如洪秀全《五条纪律诏》:“四公心和��,各遵头目约束。”李秀成《谕�┤荽荒腥莘�》:“可与陆主将和��斟酌,好守绍郡。”在这里是借助��的读音描述方言的读音,应该与单个“��”的义项无关。“��”作驱疫义已成为唯一,《现代汉语大词典》释“��”为“旧时迎神赛会,驱逐疫鬼”。
  总而言之,“��”作为驱疫字是假借“�y”的义项,“�y”驱疫义的消失是文字分担职能细化的表现。从“��”的一系列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上古对驱疫活动的认识和理解,管窥汉字造字之微旨。
  
  参考文献:
  [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清]阮 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上海:上海书店,1986.
  [4][清]陈 奂.诗毛诗传疏[M].北京:中国书店,1984.
  [5][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清]朱俊声.说文通训定声[M].武汉:武汉古籍出版社,1983.
  [7][南唐]徐 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清]王 筠.说文解字句读[M].北京:中华书局,1988.
  [9][清]桂 馥.说文解字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0]钱 �.傩俗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11][南宋]郑 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2][南朝宋]范 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3]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冉 懿,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yingyuzuowen/44599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