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3篇

经验交流 时间:2022-01-07

【www.jinghuajt.com--经验交流】

我将永远困惑,也将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真实,寻找是我的勇敢。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供大家参考选择。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1

  可能从小学识字开始,就迷上了小人书,也就是连环画,当然,前一个名称更贴切,更亲切。为了买小人书,舍不得买零嘴儿,总是把爸爸妈妈给的零花钱一分两分地积攒起来,凑够2角左右就可以买一本。当然如果想买成套的,就要多攒一些了。

  三五年间,攒了有上百本或者更多。相比零食,小人书更有吸引力。可惜有一回搬家的时候都弄丢了,对于我来说,这是刻骨铭心的伤痛,念念不忘了很长一段时间。

  渐渐大了,真的“如同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看自己能够看到的一切文字。农村糊墙的旧报纸,需要把脖子扭成各种角度去读。舅舅家订的农民科技杂志,现在还记得里面有关于养君子兰、养鸡、养鸭、种田的技术介绍。当时自己还想过,要是不能上学了,自己是不是可以尝试科学养殖啊?

  再就是看各种武侠小说。也没有什么选择,从同学那里能看到什么就看什么。开始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后来就多了,梁羽生、古龙……同学租来的书,趁着中午休息时间,不吃饭也要读完,没读完就上课时偷着看,真是饥不择食啊!

  印象深刻的一本书是很薄的一本小册子,书名好像是托尔斯泰散文三篇。小学的时候就出现在我的视野中,读完的感觉是作者怎么说一些读不懂的奇怪的话?读不懂没关系啊!小学读不懂初中读,初中读不懂高中读。后来这本书就像悄无声息地出现一样,又悄无声息地消失。我只记得书中有一句话:有些人良知的尺子为了维护自己,是弯弯曲曲的。现在总算真正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非常遗憾在那个与书热恋的年龄读到的好书太少。

  失落了一些时光,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来到精读,在这个环境中,在这个群体里,我们是为了学习,为了改变,为了提升自己。从心理学的层面上来说,我们提升自己,是因为我们自恋,我们追求完美。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我们提升自我是为了完成自我教育。从哲学层面上理解,我们提升自我,是为了完成精神禀赋的成长,是为了追求优秀和幸福,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读周国平的《让教育回归人性》,好像遇到了知音,他理解你的热爱,甚至比你更加热爱;他知道你的困惑,因为他也曾经困惑;他赞赏你的勇敢,因为他就是一位勇敢者!一位向大师学习的学生,一位用哲学思考人生的思想者,一位用人生实践哲学的行动派,他就是周国平。

  读周国平的书,就如他自己所说:我不是大师,我只是大师的学生,我想引领读者也成为大师的学生。周国平的书,展示了他是如何把哲学思考,和自己的人生实践结合起来的。没有空洞的教条,用自己的成长经历,用自己作为父亲、学生、老师的各种角色,用自己的少年、青年、成年的人生各个阶段,从不同视角,经过反思,结合哲学思考,提炼人生智慧。

  (一)儿童的教育

  对比我们自己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和现在的孩子受到的教育,区别在于:

  第一,在学校的环境中,我们的老师几乎不压堂,门外就是操场,下课了,我们冲出教室就在操场上疯跑。而现在的孩子们即使下课,老师可能压堂,或者楼层较高来不及从教室跑到操场,只能在教室中写写作业。

  第二,放学回家,写完那点少得可怜的作业,我们就开始在村子里玩,上蹿下跳,撵鸭打狗,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现在的孩子们,放学之后面对的是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课班、兴趣班!

  第三,我们的家长,对我们也有期待,希望我们有出息,希望我们把握自己的命运。但是他们并没有急切,也没有逼迫,或许也是没有能力,只是看着我们逐渐成长,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帮助一下而已。而现在的家长们,充满焦虑,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恨不得将全部的注意力和影响力都围绕在孩子身上,恨不得为孩子设计好人生的每一步,为孩子遮挡所有的风风雨雨。

  在古希腊语中,学校一词的原意是闲暇时间。在周国平看来,学校就应该提供足够多的自由时间,让孩子们阅读,玩耍,思考,在这种氛围中,自然而然的成长。正如卢梭所言:不要珍惜时间,要浪费时间。对于孩子而言,时间就是用来浪费,用来虚度的。在这样的浪费,这样的虚度中,孩子的“神圣的好奇心”得以释放、挖掘和保留,在不断地尝试错误中,孩子建立起如何认识世界的模型;在阅读和思考中,孩子对思想和灵魂有着自己的解读和偏爱,在吸收伟大灵魂的思想精华的过程中,自身的精神获得成长,形成内在的评价准则,获得内在的自由。

  所以,孩子的成长需要的并不多:足够的闲暇时间,用来玩耍;足够的闲暇时间,用来阅读好书或者思考;适当的陪伴,带来安全感和亲情,但是不要束缚;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这是其他人造品替代不了的,因为我们就来自于大自然,大自然带来心灵的放松、满足、对生命的热爱是生命的动力所在。

  虽然我们会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我们要明确,大量的作业和补课所带来的量的积累,并不会提升生命的深度,也不会带来精神的成长。即使单纯从学习能力上来说,也无法获得真正地、深度上的提高。正如周国平所说,家长要为孩子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上加分,在应试教育中减负”。

  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是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的基础。

  (二)自我教育

  学习和自我教育是终生的,对幸福和意义的追求也是一生要面对的课题。周国平说,我们终其一生,始终要进行两种对话:与伟大灵魂的对话;与更高自我即自身灵魂的对话。

  与伟大灵魂的对话是通过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完成的;与自我灵魂的对话是通过写作尤其是面向自己的写作----日记完成的。

  我们每一个生命,每一个觉醒的灵魂,都会问自己一些问题: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可能最伟大的智者,终其一生也无法得到答案,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探究的意义。通过阅读与大师对话,把人类数千年历史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阅读“据为己有”,是探寻生命意义的必由之路。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首先要有读最好的书的信念。只要拥有这种信念,无论我们从哪里开始阅读,都会从任何一座支脉通向思想河流的主脉,慢慢地到达思想的源头。

  我们的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读的层次。如果仅仅是读过了,就像两个陌生人擦肩而过,你对他留下了或好或坏的印象,但是你并不了解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他的内在的心灵;反过来,他也几乎对你的精神世界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阅读大师的作品,其实是了解大师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如何认识自我,如何认识人性。通过阅读,我们让自己的灵魂和大师的灵魂接触,思想发生连接或者碰撞,或者激烈或者柔和,或者吸引或者排斥。吸引你的,会让你心向往之;你排斥的,其实也说明了你的立场和态度:要么被改变,要么更加坚定。就这样不断地阅读经典,与大师对话,自我的精神世界在大师作品的刺激下就会不断重组、融合、成长!

  正如周国平所说:“突然发现作者的某个思想我也有,但是他表达得非常好,引发我去进一步思考。”

  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将自己人生外在的经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经过自我的反思,转化为内在的精神财富。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你的经历,是你在经历中的感受与思考。

  成甲在《好好学习》中说,我们很难在长的时间跨度内评价某些思想和行为的价值。通过日记进行记录,就能够克服人类思维的固有局限,在更长的时间单位内进行反思和评价,发现成长的规律,再用这些规律指导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

  周国平说:“我写得最好的东西都是在解决我自己的问题,我有一些困惑,我想开导自己,结果我写出来之后,跟我有同样困惑的人与我发生了共鸣……”这段话对我非常有启发。很多时候,我写文章,总是好为人师,总想对想象中的读者进行说教。现在想来,自己连自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哪里来的智慧和勇气教育他人?能把自己的困惑说清楚,在某种程度上找到答案,如周国平一样,已经很了不起了。写文章,首先是要认清自己,要用文字给自己一个明确的交待。

  用周国平的一句话作为结束:我将永远困惑,也将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真实,寻找是我的勇敢。

  我们都走在这条路上。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2

  周国平,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学者、作家,我原来读过他的几篇散文,如《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等,总体感觉是他的散文的美不在语言,不在情感,而在于字里行间传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传达出对人生的哲思,这可能和他的职业和习惯有关吧。

  周国平不是教育家,然而,“目睹弊端丛生的教育现状,哪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不在为教育忧思?身受弊端的危害,哪个心力交瘁的家长不在把教育埋怨?那么,我也和大家一样,只是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发表一些感想罢了。”这是周国平谦虚的说法,因为大家知道,周国平是一个哲学家,他的大量的工作是对人生的思考,“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我的这个信念,构成了我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周国平还尖锐的指出“今天的教育已经多么严重地违背了常识。一种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性放在眼里,只把应试和谋生树为目标,使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谋生的焦虑,对于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来越陌生,距离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越来越遥远,我们的确有权问一下:这还是教育吗?” 所以,读周国平关于教育方面的文章,我的感觉是他的观点真实、辟警,感觉周国平是个真诚实在的人,他不盲从,不逐流,敢于发表自己经过了解和深思得出的观点,单从这一点而论,他的文章就值得我们品读。

  下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近几年来我们不愿回顾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事件:一、浙江金华某中学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打死了生他养他的母亲!被浙江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产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过分的关注,一味的要求,终于酿成惨剧。二、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伤人后又连刺数刀致对方死亡,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做的事,其思想和行为令人匪夷所思。三、益阳市十三中一名高三学生用刀将其同班同学刺死。原因仅仅是被害者让他倒垃圾,引起他的不满,遂于次日用水果刀连刺王两刀,致使被害人抢救无效死亡。

  中学生、大学生杀人的恶性事件可以说举不胜举,然而自杀事件又何尝少呢?前一段时间,我们身边不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吗?他们杀人、自杀的原因有很多,也许因为学习成绩,也许因为男女情感,也许因为与人纠纷,也许因为家庭原因等等等等,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所有这些都和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关。

  一件件,一桩桩血淋淋的触目惊心的惨剧,不得不让我们静心反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找到了答案,孩子们的心理有问题,不管是我们的家庭教育,还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实际上已经远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这些教育的箴言,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简直荒谬不堪,可是冷静思考之后呢,恐怕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实际上,张校长早就多次给我们强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更包括心理健康,我们学校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更要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理念决定方向,也许这正是我们学校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周国平给我们指出当今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指出教育发展的方向,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他像一个战略家,规划教育的前景以及做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而实现他的战略目标则要靠指挥官——政府职能部门和我们这些冲锋陷阵的勇士----一线教师。遗憾的是,指挥我们这些勇士的指挥官——政府职能部门却并没有按照战略家的意图指挥,甚至是相反,所以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有时也就好心干坏事,甚至为虎作伥,不幸成为了摧残孩子的帮凶。

  当然,我在这里无意攻击政府,中国的国情毕竟太特殊,太复杂,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者,我们的政府不是一直在努力改变吗?

  言为心声,敢说出来毕竟也是一个进步,但是我感觉我们说的太多了,而做的太不够了,真诚的希望我们都不要做言的巨人,行的矮子。拯救孩子,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孩子,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让我们改变自己。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3

  周国平书中说过:“在现行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的体制下,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在总体上就是非人性的,普遍随着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功课负担和功利期待,其恶果是童年被无情地剥夺,人性遭到扭曲。”并将此归结为“这么多的 家长和老师在做着与常识相反的事情,而大家似乎都停不下来。”

  为什么家长和老师为什么会陷入这个怪圈,归根结底还是教育体制的原因。现在中国的少年儿童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现在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就开始抄汉字,算算术,有的小学每天上九节文化课,没有音体美,回家还要继续写到九点。出现这种现象只是个别学校、个别教师争强好胜,陷入恶性竞争之中吗?我想最主要的还是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有问题。

  前几天跟家里去逛超市,谈到塑料袋的问题,我国禁塑时喊得轰轰烈烈,让人热血沸腾,以为塑料袋从此要在中国销声匿迹了,可是现在看看,除了部分超市增加了一项额外收入外,哪个商家不送袋?笑话!我是一个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就情绪激动的人,谈到这里我就又有愤慨了:中国就是这样一个连塑料袋都管不好的国家,还谈什么管教育?

  塑料袋恰好就是个隐喻,同样的商品,谁送袋我在谁家买。你送我也送,谁不送谁吃亏。说什么破坏的是环境,害的是自己,这离自己太遥远,图个方便,为了赚钱。就好像中国的教育,家长们都很现实,谁的分高把孩子送谁的学校。不少教师和家长一开始还是有常识的,是把学生的快乐成长看成最重要的事的,但是只要周测成绩、月考成绩下来,分数略有差距的班级的相关责任人就会受到质疑,顶着巨大的压力。互相攀比的心理使家长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残酷的现实使仍沉浸在美好的教育理想中的青年教师看清了形势。怎么能用最快的速度提高分数?抓考点、补课、留作业。恶性竞争、急功近利就这样产生了。

  我们的271现在还是有应试教育的影子,但我真的希望我的孩子的时代能真正的享受快乐的学习,但谁肯给我们这个时间和环境呢?现在不少人想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以逃避可怕和课业负担,升学压力,想想就可笑。中国的高考制度使得高考落榜的学生们在家人面前抬不起头,很多家长认为考不上大学一辈子就完了。而一些埋头苦读十几年金榜题名的孩子也是变成了书呆子而已,甚至现在的社会有的时候“学习好的孩子”成了贬义词,说真的在当今教育制度之下我宁愿我的孩子以后做一个快乐的“学习不中用”的孩子也不 想让他变成书呆子。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每个人都看得到的,但为什么会愈演愈烈?这是普通教师和家长应负全责的问题吗?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xiezuozhidao/576029/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