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毕业论文注释参考文献格式规范

中考写作指导 时间:2019-05-21

【www.jinghuajt.com--中考写作指导】

  【文章导读】论文均采用篇末注释(将全部注释内容集中在文章末尾),与正文间空两行,“”二字为小四黑体,加方括号,顶格。注释序号为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毕业论文注释参考文献格式规范,供您参考和借鉴。

  一、注释部分

  1、注释是对某一问题论述时,引用他人观点来佐证、强化己方论证,或者对某一问题需要另外交待,可以在页下附着说明,注释以小五号宋体标注。

  2、注释以简明为要,引用他人说法力求准确,忠实原文本意,不可断章取义,并要和论文内容相关。

  3、引用以必要为限;引用他人观点、说法时注明出处是基本的学术道德。

  4、引用提倡原引,即文献的原始出处,如属转引,标明转引文献。如:贾宇:《死刑废除的理由》,《法学家》2006年第2期,转引自陈瑞华:《死刑的程序控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再如:王叶:《论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法学》2000年第5期,转引自郭文祥:《劳动法修改若干问题研究》,《社科战线》2007年第4期,第45-46页。

  5、在引用的段落的右上角以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1]、[2]、[3]……自然连续编码(用WORD文档中的“插入”→引用→脚注尾注可自动生成)。

  6、引用期刊论文、报章文章的标示格式为:作者,文章名称,刊载刊物(报纸)名,期号(出刊日期),页码(版面)。

  示例:

  王利明:《论物权效力》,《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112页。

  马怀德:《行政许可与第三人利益保障》,《公法研究》(第五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页。

  张卫平:《法律人的“出世”与“入世”》,《法制日报》2007年6月9日第3版。

  7、引用网络文章应标出作者、文章名、网址、访问时间。如:《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http://yjs.web.sdutcm.edu.cn/xw/lwgf.htm..2007年6月9日访问。

  8、引用书籍、著作的标示方法为:作者,书名,出版社及出版日期,页码。如: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221页。

  9、引用学位论文注明作者、论文名称、学校名、论文类型(博士/硕士),页码。如:王涌:《债的消灭根据考》,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第45页。

  10、合作作品的标示。如:韩大元、张庆福:《宪法基本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再如:万通、刘笑:《国家豁免理论的最新发展》,《中外法学》2007年第3期,第79页。

  11、翻译作品的标注:国名,作者,著作名,译者,出版(刊载)机构,版次,页码。如:[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二、参考文献部分

  1、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

  2、参考文献标示可分著作类、论文类和其它类。其它类指除书籍、论文外,在写作中参考的媒体报道、数据等非研究性的原始资料。

  3、参考文献与正文分开列示,即以专页标注。

  4、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以注释排序用阿拉伯数字123……连续编码。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

  5、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标注参考文献时应以“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6、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未定类型文献(Z)。

  电子文献类型与载体类型标识基本格式为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文科论文常用);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文科论文常用);

  7、各类文献的编排规范及例举。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陈送.五四前后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文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

  4.白永秀,刘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研究中心,199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7.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 [N].日报,1998-12-25(10).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8.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9.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EB/01]. 1998-08-16/1998-10-04.

  11.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一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h.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2.张永禄.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财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一、论文正文引用之处用圆括号作夹注,基本格式为“(作者,发表年份)”,同时将该引文详细信息列明在参考文献内。夹注中包含多篇文献时,各作者之间用分号隔开。

  二、参考文献类型以字母方式标识:期刊J,专著M,报纸N,学位论文D,论文集C,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三、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采用双字母表示: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用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四、参考文献列于文末,以“参考文献:”作为标志,先中文后外文,中文按照拼音前若干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顺序排列;英文按单词前若干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顺序排列。参考文献请标明序号,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3]”。

  五、对于文献有多位作者的,只标明前三位作者,以“,”分隔,从第四位开始用“等”或者“et al.”代替。

  六、外文参考文献格式与中文参考文献相同,标题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大写。

  七、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具体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1.期刊:

  [序号]作者.文章标题[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刘明辉,张宜霞.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J].会计研究,2002,(8):51-53.

  [1] KANAMORI H.Shaking without Quaking[J].Science,2002,15(1):12-17.

  2.专著:

  [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5-18.

  [2]JONES R M.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M].New York: McGraw Hill Book Company, 1975.

  3.报纸:

  [序号]作者.文章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3]陈毓圭.修订完善审计准则 保持持续全面国际趋同[N].上海证券报,2010-9-20(10).

  [3]GUO Ai-bing. Auto Show Revs up Customers' Desire[N].China Daily,2002-06-07(1).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文章标题[D].地点:单位,年.

  [4]朱刚.新型流体有限元法及叶轮机械正反混合问题[D].北京:清华大学,1996.

  [4]Sun M.A Study of Helicopter Rotor Aerodynamics in Ground Effect[D].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1983.

  5.论文集析出文献:

  [序号]作者.文章标题[C]//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5]张佑才.繁荣会计理论研究促进会计事业发展[C]//中国会计学会.1996年会计学论文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537-548.

  [5]Hunninghaks G W,Gadek J B,Szapiel S V,et al.The Human Alveolar Macrophage[C]//Harris C C.Cultured Human Cells and Issues in Biomedical Research.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0:54-56.

  6.电子文献: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如“[J/OL]”。对于载体为“OL”的文献,还应标明发表或更新日期(加圆括号,有出版年的文献可不选此项)、引用日期和网址。

  [序号]作者.文章标题[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网址.

  [6]王军.振奋精神 潜心研究 大力推进会计理论研究的繁荣与发展[R/OL].(2005-01-08)[2006-11-12].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腾智明,朱金铨编著.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

  2、黄棠.王效通主编. 《结构设计原理(上册)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3、邵全,韦敏才.《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

  4、王祖华主编.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5、王萍主编.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李国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朱彦鹏主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8、黄双华主编.《房屋结构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9、陈树华主编.《建筑地基基础》.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

  10、侯治国主编.《砼结构》.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 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长安大学学报,2003,20 (4);30-33;

  2. 郭红、莫鑫,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评析,四川建筑,200 4, 24 (5);

  3. 胡映东,场所精神的回归,山西建筑,2007,33(18): 26-27;

  4. 费彦,现象学与场所精神,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16(4);

  5.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6. 曾坚、陈岚、陈志宏.,现代商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7. 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8. 布恩(美),心理学原理和应用[M],知识出版社,1985;

  9. 魏伦杰,张卫华,关注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的安全性与舒适性[J].四川建筑,2007 年第 27 卷;

  10. I. L. Mcharg,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1. 高履泰,光环境的剖析,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照明工程学报 2000 (04);

  12. 王紫雯、涂银霞,城市居住环境中的人文要素研究—以杭州市的人居环境调查为例,建筑学报,2002. 1. p40;

  13. 韩晶,张宇星,城市流线空间连续性设计的方法.规划师,2004, 09 : 90-93;

  14. 童林旭,地下空间概论(一),地下空间,2004 年 3 月,24 (1):133-142;

  15. 童林旭,地下空间与未来城市,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 年 06 月,1 (3 ) : 323-328;

  施工组织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 郭立强,张文辉.面对信息时代的行政办公建筑小城镇建设,2003.

  [2] 未来农村住宅的理念.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

  [3] 吴良镛. 建筑学的未来.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徐晋仙.建筑施工中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J].科技向导,2010,(26):73.

  [5]李润成.编制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几点建议[J].山西建筑,2012,(6):74-75.

  [6]李海涛.工程投标中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J].技术市场,2011,(6):295.

  [7]王革新.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与编制[J].甘肃科技纵横,2007,(1):54.

  [8]聂迎春.浅谈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新指导, 2010,(2): 29.

  [9]林瑞.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确定工程造价[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3):25.

  [10]宋玮.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2):41.

  [11]吴永昌.简述安全、质量、进度、投资之间的关系[J].经济师,2010,(6):233.

  [12]陈兵.浅谈建筑施工组织设计[J].企业研究,2011,(20):183.

  [13]齐新红.浅谈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其重要性[J].建工论坛,2010,(23):181.

  硕士毕业(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著作类:

  1. 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李理译,《克跠凯郭跠:审美对象的建构》,北京:人民大出版社,2008。

  2. 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谢地坤、王彤译,《道德哲学的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王柯平译,《美学理论》,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 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张峰译,《否定的辩证法》,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5. Fredric Jameson,李永红译,《晚期马克思主义─阿多诺,或辩证法的韧性》,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 Albrecht Wellmer,周宪、许钧主编,《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遵循阿多诺的理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 (日)细见和,谢海静、李浩原译,卞崇道主编,《阿多诺:非同一性的哲学》,第一版,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8. Zygmunt Bauman,杨渝东、史建华译,《现代性与大屠杀》,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9. David Frisby,周宪、许钧主编,《现代性的碎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 朱立元主编,《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11. 李弢,《非总体的星丛─对阿多诺《美学理论》的一种文本解读》,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

  12. 縢守尧,《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13. 孙利军,《做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阿多诺审美及文化理论的研究》,第一版,湖南:湖南大学出版,2005。

  论文类:

  1. 彭沈莉. 阿多诺否定美学的现时观照及其对文艺创作的意义[D]. 四川师范大学 2007

  2. 祁永芳. 阿多诺摹仿理论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3. 马娣子. 阿多诺的否定美学思想[D]. 安徽大学 2005

  4. 毋燕. 非同一性的艺术重构[D]. 西北大学 2008

  5. 程铧. 自然美:从康德、黑格尔到阿多诺[D].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6. 王耘. 论阿多诺否定美学的涵义[D]. 陕西师范大学 2001

  7. 梁红伟. 审美救赎论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1

  8. 孙琳琼.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审美关怀[D]. 黑龙江大学 2006

  9. 解玉斌. 从否定走向乌托邦[D]. 贵州大学 2006

  10. 敖玉敏. 美学现代性遭遇朱光潜[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4

  11. 苏芳. 艺术的“非同一性”[D]. 陕西师范大学 2009

  12. 张东. 关于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美学思考[D]. 内蒙古大学 2008

  13. 王耘. 论阿多诺否定美学的涵义[D]. 陕西师范大学 2001

  14. 山小琪. 大众文化批判的批判[D]. 陕西师范大学 2002

  15. 吴亚南. 中介: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内在建构分析[D]. 汕头大学 2005

  16. 马娣子. 阿多诺的否定美学思想[D]. 安徽大学 2005

  17. 杨雄. 关于阿多诺“文化工业”及现代主义艺术理论的反思[D]. 陕西师范大学 2002

  18. 张莉. 无望的救赎——论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D]. 河北师范大学 2003

  19. 童丰生. 反美学的美学[D]. 江西师范大学 2004

  20. 孙利军,《做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阿多诺审美及文化理论的研究》,第一版,湖南:湖南大学出版,2005。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xiezuozhidao/51172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