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姑娘节

春节 时间:2010-07-26

【www.jinghuajt.com--春节】

姑娘节篇一:瑶族姑娘节的习俗介绍

姑娘节_瑶族姑娘节的习俗介绍


  姑娘节是瑶族传统的民族节日,节日当天姑娘会穿着非常漂亮的服饰,大家聚集在一起,然后一起唱歌热舞,同时会在这一天,寻找自己心仪的男生。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瑶族姑娘节的习俗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瑶族姑娘节的习俗
  瑶族姑娘节是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街期举行。每逢这个街期、各族姑娘换上艳丽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涌向集市。节日的小镇,一派欢乐气氛,在广场上,各族姑娘围成圆圈,在乐器的伴奏下歌舞。还有陀螺比赛也很引人注目。
  瑶族姑娘会在节日这天唱歌跳舞,还会进行陀螺比赛。陀螺是用坚硬的木头做成,比赛时,两组相隔一定距离,各组的人轮流用自己旋转的陀螺去碰击对方旋转的陀螺。击中后被击的陀螺依然在旋转者为胜。除此以外,街头巷尾摆满了五彩丝线、花边、银器、首饰等商品及各种美味小食。
  瑶族姑娘节节日当天,男男女女,熙熙攘攘,把大街挤得水泄不通。在欢乐的人流中,有身着桃花图服装,佩戴耳环,手镯的瑶族姑娘;有穿大领短衣、百褶裙,颈间套有三、四条项链的苗族姑娘,有身着黑色衣裤,胸部佩戴大银环——“批索”的哈族姑娘,有身穿镶有花边,绣着美丽图案服装、头戴银泡泡“鸡冠帽”的彝族姑娘。她们成群结伴,在集市上出售自己带来的农副产品,并在货摊前选购花边,五彩丝线和耳环、手镯等银质首饰。夕阳西下,小镇上人们陆续散去,而城外田野却歌声悠扬。各民族一对对男女青年,在山坡、树下、溪边、湖畔,纵情歌唱。歌声、琴声和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荡漾在“姑娘街”上。
  瑶族男子成人礼的习俗
  瑶族有很多宗教风俗习惯。“度戒”(或称“过法”)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每个男子通常在八、九到十六、十九、二十二岁时,都要举行一次“度戒”仪式。“红头瑶”称之为“度鳃”,“篮靛瑶”称为“栽奢”,“沙瑶”称为“在”,富宁部分瑶族称为“者三”。“度戒”有戒师主持,先由戒师看“大同书”、二十八宿、六十甲予以择日举行。瞪戒"仪式有“大度”、“小度”或“度天戒”、“度地戒”之分。“大度”通常由七个戒师主持,“小度”通常由五个戒师主持。“度戒”期间,该男子须在戒师家吃、住,不能出门,不可见天,走路时须戴帽低头,除戒师之外,他人不得与之讲话,不得吃油荤食物。
  入夜,方由戒师传授各种宗教仪札和课目,如背颂宗教经典和本民族、本家族的历史等。“度戒”仪式在村寨附近的草坪上举行,度时先搭一巫台(“蓝靛瑶”称“窝来”)于草坪上,然后由戒师将“度戒”之人引上巫台,并由戒师念经请神,诸神和众人既至,戒师使领“度戒”者对天发誓:不杀人放火,不偷盗抢劫,不奸女拐妇,不虐待父母,不陷害好人,不做官欺人等等。
  誓毕,戒师掇火于水碗内,表示如有违誓,命运将如同火入水而灭。然后,戒师即喊一声“度下!”“度戒”者随即全身卷曲,两手指交叉紧扣膝盖,置头于两膝之中,从巫台上一滚而下,台下有八人预先投一藤网接应,从巫台“度下”时,若两手松脱,四肢朝天,则不仅被人耻笑,且被认为“功德修得不圆满”,没有“过关”,“神鬼不灵”,是一件终身的憾事。“度戒”后,由戒师宣读日后所应遵守之法纪,加盖手印,由“度戒”者保存至死。
  “度戒”在瑶族男子中有着成丁礼的意义。经过“度”和“度戒”“过关”者,日后便可继续与师父学习经文礼仪和其他道德训条,井受到社会尊敬,还被认为可以得到神灵保护;反之,则没有社会地位,不能取得姑娘的爱慕,甚至难以找到老婆;年长者如未举行此项仪式,一定时候需要补行,否则被认为“不是瑶家人”。
  长期以来,“度戒”已成为瑶族人民训诫孩子应该如何做人的教育形式,而且在瑶族社会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瑶族男子命名有两次,一为乳名,一为法名;法名即“度戒”后由师父所取之名,此法名平时他人不得乱喊,唯有师父才能呼喊。
  瑶族的“盘王节”习俗
  从《盘王歌》的主要内容来看,大体上包括着以下六个方面:
  一、神话方面《盘王大歌》下集中的《远古天地人间》、《洪水淹天》、《雷落地》、《葫芦歌》、《禾王送禾到人间》等歌段(章)都是。
  二、古歌方面《盘王大歌》上集里面的《盘王出世》、《盘王献计》、《盘王出游歌》、《十二姓瑶人游天下》、《过山根》、《六面词》、《桃源洞歌》、《千家峒歌》、《连州歌》等均属此方面的内容。
  三、劳动生产方面其中既有反映瑶族狩猎生活的,如《放猎狗》、《立横枪》等;又有表现农耕生活的,如《天大旱》、《种竹禾》;还有描述手工业劳动的,如《鲁班造车》、《长鼓出世歌》等等。
  四、爱情生活方面诸如《日出早》、《日出中》、《日斜斜》、《歌一段》、《郎老了》、《夜深深》、《大小星》、《月亮亮》、《天地暗》、《相逢贡曲》、《万段曲》、《亚六曲》、《荷叶杯曲》、《夜黄昏》、《梁山伯》等。《盘王大歌》里面情歌的篇目(或歌段)和分量均较重。《盘王歌》虽是祭典歌,但远古时期祀神与生殖对于氏族(部族)的延续和繁荣来说原是相辅相成的(祀神的殿堂外面往往就是交媾的场所),因而,完全可以理解。
  五、瑶族所崇奉的神只方面如盘古大王、盘王、雷王、雨王、竹王、唐王、刘王、暖王、鲁班、李广、灶王以及翁爷家先等等。这些神只既有瑶族本民族独特的,也有汉、瑶等民族所共有的。它们有力地表明,瑶、汉等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原是同源共祖的,又是和睦相处、相互交流的。
  六、生活方面如《见大怪》、《何物歌》等,均属滑稽歌、谜歌之类。在紧张繁重的劳作或者男女缠绵之情爱的间隙,唱唱此类逗趣的歌,可以调剂生活,增加乐趣。
  瑶胞千百年来传承的《盘王歌》内容非常广泛,它的社会功能也是多方面的:既是庄严的民族祀典的仪式歌,又是瑶族漫长历史(多为片断)的史歌;既是讴歌生产的劳动歌,也是表现男女愉悦的情歌,还是逗乐的滑稽歌、游戏歌。简直可以说是瑶歌的“集大成”,或者说瑶族的“民族知识总汇”了,充分体现出其史诗古歌的突出特点。
猜你喜欢:1.广西瑶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2.瑶族结婚习俗的怎么样的
3.瑶族的春节的特色习俗是什么
4.民族风俗习惯
5.关于侗族的传统习俗推荐
 

姑娘节篇二:瑶族有关刘先娘的习俗介绍

姑娘节_瑶族有关刘先娘的习俗介绍


  刘仙娘(又称刘娘)——据民间传说,刘仙娘是天庭歌仙,受王母娘娘所派,特意投胎下到富川瑶乡来传歌的。后来瑶族人为了纪念她,有了刘先娘这个习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瑶族有关刘先娘的习俗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瑶族刘先娘的习俗
  她是富川“梧州人”的先祖,是皇帝??封的“得道大仙”,是白龙帝君的妻子,是战胜蕃兵的英雄——她就是刘仙娘!
  刘仙娘(又称刘娘)——据民间传说,刘仙娘是天庭歌仙,受王母娘娘所派,特意投胎下到富川瑶乡来传歌的。她聪明美丽,能歌善舞,勤劳善良,从小便喜欢唱山歌。幼年即丧父母,以放 鸭、捕鱼为业,所以人们又叫她养鸭仙。后有幸得遇白马郎君,结为夫妻。于是刘仙娘骑红鲤鱼、白马郎君骑白龙马,夫妻双双传唱山歌,降妖除魔,造福乡亲。
  众神出游到的村寨,人们早早就会把祭祀用品摆在家门口迎接众神,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众神停留期间,村子会请来道士作法事、念经、公祭,舞龙舞狮,邀请戏班唱戏,举行唱山歌比赛等一系列喜庆活动。四面八方的亲戚朋友云集一村,人流如涌,各家各户都精心准备了各种传统小吃和酒席宴请宾客,到处洋溢着一片祥和的气氛。
  瑶族的“讨念拜”的习俗
  讨念拜,意译是月半所过的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举行。这三天,瑶家山寨欢腾得像点燃的鞭炮。那些泡在清泉绿涧里长起来的姑娘,本是水色如玉,苗条多姿。这几天打扮得娇气滴流,一个个身穿绣花衬衫,腰系多种图案的挑花筒裙,戴着银项链和镀金耳环,微笑着遮在花绸伞下。
  小伙子们,头裹方格巾帻,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挂裤,虎身大眼,结实健壮,逗人喜爱。连老大爷、老大妈也换上节日的盛装,四面八方,熙熙攘攘汇聚在水洞坪墟场,欢度传统佳节。说起讨念拜,有个悲壮动人的历史故事。相传康熙年间,封建统治者的军队进逼瑶山。掳掠劫杀,无所不为。瑶家山寨,暗无天日,面临着灭族亡种的悲惨绝境。在这危险之际,一位瑶家姑娘名奉姐,精明干练,沸腾着满腔热血与无比悲愤,把山山寨寨的青壮年兄弟姐妹组织起来,垒石为堡,砍树作寨,据险守防,抵抗来侵的敌人。
  在追击进犯者直到他们的官衙后,放了一把火,将官衙化为灰烬。这时,司门前巡检司上奏清廷,派来了大兵。由于地形崎岖复杂,奉姐指挥合窍,群众团结一致,善守能攻,官军一筹莫展。最后设了一个诡计,使一个青年悍卒化装成卖货郎,挑着满担瑶家日常生活物品,如盐、布之类,上寨叫卖。奉姐见单人一个,不足为俱,便接进室内。
  哪知这货郎接近奉姐时,拔出利刃向奉姐刺杀,外面亦金鼓齐鸣,伏兵四起,带伤的奉姐在一阵慌乱中冲了出来,在现今的水洞坪一带,率众与官军杀了三天三晚,600多位瑶族同胞因寡不敌众,全被官军杀死。
  英勇的奉姐姑娘牺牲了,却永远活在瑶族人民心中。人们纪念她,但又怕引起封建统治者的怀疑与嫉忌,于是在每年的五月十五至十七日三天,瑶家男女老少,都来到水洞坪举行集会。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赛歌赛舞,以特殊的形式,表达他们对英烈的吊唁。最后形成为如今人人赶墟购物的传统盛会——讨念拜。
  瑶族传统节日“姑娘节”的习俗
  瑶族姑娘节是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街期举行。每逢这个街期、各族姑娘换上艳丽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涌向集市。节日的小镇,一派欢乐气氛,在广场上,各族姑娘围成圆圈,在乐器的伴奏下歌舞。还有陀螺比赛也很引人注目。
  瑶族姑娘节是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共有的节日,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各有特色。
  瑶族姑娘会在节日这天唱歌跳舞,还会进行陀螺比赛。
  陀螺是用坚硬的木头做成,比赛时,两组相隔一定距离,各组的人轮流用自己旋转的陀螺去碰击对方旋转的陀螺。击中后被击的陀螺依然在旋转者为胜。除此以外,街头巷尾摆满了五彩丝线、花边、银器、首饰等商品及各种美味小食。
  瑶族姑娘节节日当天,男男女女,熙熙攘攘,把大街挤得水泄不通。在欢乐的人流中,有身着桃花图服装,佩戴耳环,手镯的瑶族姑娘;有穿大领短衣、百褶裙,颈间套有三、四条项链的苗族姑娘,有身着黑色衣裤,胸部佩戴大银环——“批索”的哈族姑娘。
  有身穿镶有花边,绣着美丽图案服装、头戴银泡泡“鸡冠帽”的彝族姑娘。她们成群结伴,在集市上出售自己带来的农副产品,并在货摊前选购花边,五彩丝线和耳环、手镯等银质首饰。夕阳西下,小镇上人们陆续散去,而城外田野却歌声悠扬。各民族一对对男女青年,在山坡、树下、溪边、湖畔,纵情歌唱。歌声、琴声和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荡漾在“姑娘街”上。
  瑶族姑娘节是众多传统节日中比较具有特色的节日之一,是瑶族世代所流传下来的民间习俗,与盘王节等传统节日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瑶族文化。

姑娘节篇三:中国少数民族有哪些及他们有哪些节日

姑娘节_中国少数民族有哪些及他们有哪些节日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国各少数民族节日丰富多彩,节日之多,难以计数。以下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少数民族及他们独特的节日,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少数民族
  壮族、阿昌族、白族、保安族、布朗族、布依族、朝鲜族、达斡尔族、傣族、德昂族、侗族、东乡族、独龙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高山族、仡佬族、哈尼族、哈萨克族、赫哲族、回族、基诺族、京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拉祜族、黎族、僳僳族、珞巴族、满族、毛南族、门巴族、蒙古族、苗族、仫佬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撒拉族、畲族、水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土族、土家族、佤族、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锡伯族、瑶族、彝族、裕固族、藏族
  中国少数民族有哪些节日
  1.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2.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3.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4.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5.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6.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7.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8.回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 ,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9.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10.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11.纳西族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
  12.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13.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14.独龙族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 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15.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16.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17.傈僳族
  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傈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傈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阔什节,“阔什”是傈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傈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18.毛南族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19.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
  20.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21.维吾尔族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
  22.瑶族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
  23.佤族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24.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25.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huatizuowen/2408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