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辛亥革命的背景

高考作文真题 时间:2011-03-27

【www.jinghuajt.com--高考作文真题】

(1) [辛亥革命的背景]辛亥革命的背景材料详细介绍


  辛亥革命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扫清了道路,实现了国家政权由传统封建政治制度向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下面小编带来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资料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辛亥革命(纪念日)概述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民主革命运动。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但辛亥革命的成果最终被袁世凯所篡夺,1912年4月5日临时政府迁往北京,革命失败。
  辛亥革命纪念日:1911年为农历辛亥年,所以史称"辛亥革命"。1911年12月,独立的各省派代表到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南北统一。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1912年9月民国政府公布临时参议院决定,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订公历10月10日为民国国庆日。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条件
  物质基础: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团体的建立和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形成。
  群众基础:收回利权运动的不断高涨。
  时机成熟
  革命时机的成熟——清朝统治危机的不断加深
  1、清末“新政”的实施,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更促使人民群众不断起来反抗。
  2、清朝末年“预备立宪”骗局的暴露,导致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也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使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辛亥革命为什么在武昌爆发呢?武昌起义者为什么在一夜之间就夺取了政权呢?我们回顾一下历史: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是由失去了领导的革命士兵们打响的,仅仅经过一夜的战斗,到了10月11日早晨,武昌的政权就掌握在革命士兵们的手中了。当时,同盟会的领袖们或在国外,或在上海、香港等地。发动这次起义的文学社和共进会的一些带头人都不在现场。孙中山曾说,他在辛亥革命前经历过“十次革命之失败”,也就是十次武装起义的失败(实际上不止十次)。他刻意组织、领导的以推翻清王朝为目的的起义一次也没有成功,而不是由他组织、领导的武昌起义却在一夜之间成功了。从这些现象上看,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确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任何偶然性的事物之中都包含着必然性。恩格斯说:“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如此等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0页。)所以,我们不能把武昌起义看作一种纯粹的偶然现象。
  武昌起义的成功,是武昌的革命士兵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这个成功绝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是多年间全国各地无数次的由无数革命党人和农民群众抛头颅、洒热血的自觉斗争或自发斗争失败之后结出的胜利果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说,武昌起义前的种种斗争都是星星之火的话;那么,到了1911年,星星之火就形成了不可阻挡的燎原之势。——这是历史的必然。
  当全国都布满了干柴的时候,干柴在什么地点、什么时候燃烧是一种偶然;但是,只要有干柴的地方,迟早要燃烧,这是一种必然。当火山进入苏醒期的时候,火山在什么时候喷发是一种偶然;但是,只要火山矗立着,它迟早要喷发,这是一种必然。事实上,当荡涤留在旧世界上的污泥浊水的怒潮已经隆隆可闻的时候,它从哪一条洪堤上倾泻下来,已经不再重要了。
  辛亥革命的标志
  辛亥革命是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在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标志即爆发的导火线是在1911年10月10日(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是辛亥革命全面爆发的标志。
  经过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懈努力和众志成城,先后经历了一系列的斗争,最后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共和政体,辛亥革命的标志同时也是标志着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灭亡,使得清朝的专制统治一去不复返,而中国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政体和世界,辛亥革命的标志具有历史性的伟大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不满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将人们对统治两千多年的腐败清政府积蓄的反抗情绪爆发出来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人们带来了空前的变化和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在生活上使得人们削发放足,不再出现“老爷”等阶级观念浓重的称呼,在思想上,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的标志有许多的含义,但是最主要的便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中国,虽然民主共和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广泛的、真正的实施,革命果实的胜利成果最终也被袁世凯夺取,实际上而言,辛亥革命是“既成功,又失败。”
  辛亥革命的标志是显著的,其成果也是显著的。
  辛亥革命的目的
  辛亥革命,是在1911年于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在狭义上指的是在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在广义上,辛亥革命指的是从同盟会创立辛亥推翻清政府的一系列革命运动。
  由于清政府日益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越发猖狂,在内忧外患千钧一发之际,中国初步成长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为救国图存,爆发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十六字方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辛亥革命的目的的根本在于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共和国。
  正是辛亥革命的目的和目标促成了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与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斗争,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胜利。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的一系列斗争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目的主要是由孙中山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来的,在辛亥革命的目的的基础上孙中山领导了一系列的革命斗争,最终取得了成功,辛亥革命具有的历史意义有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并且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其原因大致可以从两种角度去认识:第一种就是主观与客观方面去了解,另一种大体方向可以从具体原因方面入手。从主客观方面看,中外的反动势力太大再加上资产阶级自身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具体原因就有四种可以认识,它们分别是军队、农民、政党方面以及纲领。
  可以看到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个彻彻底底的反封建的纲领。三民主义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给与了人民许多的民主权利,也打击了封建制度。然而它并没有彻底的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实则在根本上是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而战胜敌人最大的力量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如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得到,那么革命力量就会虚弱。
  另外一个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资产阶级政党内部其实是松散的。同盟会确立以后,党内缺乏严密的组织,外强中干的意味。武昌起义爆发前,政党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了。要能够建立强有力的战斗力,没有一个坚实的革命政党是行不通的。
  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样也没有一只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期间的武装斗争是短暂的。二次革命中,虽然他们有了一些军队,但是这个力量却是不统一的。另外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南京临时政府还渴望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这也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关于辛亥革命的影响,有人说它是一次失败的革命,因为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有人说它从意义上讲是成功的,因为它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不管辛亥革命是否成败,它对中国以及世界产生的一些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文化上的解放。辛亥革命还扫除了旧时代的诸多风俗之害。从古至今,皇帝被视为之最,不可侵犯的皇权谁听了就会为之一振。而辛亥革命推翻了人人都敬畏的皇权,那么还有什么是不可以被铲除的。辛亥革命激发了全国人民爱国之情与民族觉醒,思想封闭的大门也就此打来。
  其次,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得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中国也绝不会再出现帝制,一旦有人有此想法都被人民群众一举推翻,从袁世凯皇帝梦的昙花一现中可以看出。民主共和的思潮已经不可抗拒辛亥革命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做了思想的准备。此外,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民主共和国成立。这是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创举,也是举起民主旗帜的第一把。
  辛亥革命在经济上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南京政府成立了,孙中山颁布经济政策受益广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渐渐发展起来。辛亥革命把中国引入了近代化发展的热潮,贫穷落后的中国渐渐走向经济发展的道路。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远,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一,辛亥革命给了封建专制统治沉重的一击。统治了中国古代260多年的清王朝就是被辛亥革命推翻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从此结束。同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也加快了历史前进的脚步。辛亥革命让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从此不再是封建统治下的奴隶。
  第一次鸦片战争起,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洋人在中国的掌控地位,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虽然帝国主义一再更换在华代理人,但是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却很难再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另外一点体现在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国内的工厂,银行越来越多,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上涨的同时,无产阶级的队伍也日益强大起来。
  最后一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亚洲各国有很多被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辛亥革命的产生对起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反对殖民统治的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也此起彼伏的出现。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全的反帝反封建,但在铲除封建势力的意义上是远远胜于欧洲各国的。它不仅赶走了清朝统治者,也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出现了多次帝国于共和国的争端,辛亥革命在一定意义上是成功的。

(2) [辛亥革命的背景]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与条件


  辛亥年的枪声,已过去了103个年头。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辛亥革命有着非同凡响的历史意味。我们今天纪念它,不只是因为辛亥革命标志着帝制的终结和共和的开始,更因为,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从传统社会进入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新时代。下面是小编带给大家的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条件介绍,欢迎阅读!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列强以华治华,加紧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沦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政治统治: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反动卖国的本质日益暴露,促进了人民觉醒。
  3,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
  5,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一、民族危机的加深激化了中国的民族矛盾:
  (一)《辛丑条约》签订后,大清帝国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王朝成了“洋人的朝廷”。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疯狂地掠夺原料、矿山和铁路利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社会经济利益;
  (二)帝国主义列强在瓜分中国时矛盾重重,相互争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1905年—1907年的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日本取得了俄国在东北的特权,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
  二、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人民起义风起云涌:为了支付巨额的赔款,清政 府大肆增加苛捐杂税,地方官员又中饱私囊,各地人民抗捐抗税抗租斗争不断。
  三、经济基础: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四、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发展壮大及其实践活动
  (一)青年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了革命的中坚力量;
  (二)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了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为革命高潮的到来准备了力量:
  1、1894年底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彻底和清廷决裂,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
  2、1906年革命派发动萍浏醴起义;
  3、1907年5月,秋瑾(浙江)和徐锡麟(安徽)联合发动起义;
  4、1911年4月底,黄兴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成为武昌起义之前规模最大的起义。
  五、思想基础
  (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1、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提出革命是“启迪民智,陈旧布新”的良药;
  2、邹容发表《革命军》,以“革命军中马前卒”讴歌革命;
  3、陈天华发表《猛回头》、《警世钟》。
  (二)提出了第一个比较系统完整二明确的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三)革命派同改良派进行了论战,极大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革命形势高涨
  (四)创办了一系列报纸、刊物,如《国民报》、《游学译编》、《浙江潮》等,大力宣传革命思想
  (五)翻译了西方关于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如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美国独立战争》等。
  六、组织基础
  (一)革命派创办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1894年孙中山创办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2、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的创办。
  (二)1905年8月20日,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三)共进社和文学社的积极活动
  七、前车之鉴:戊戌维新变法的失败使革命派认 识到必须用革命的武装推翻反动统治
  八、军事基础:清末“新政”中的培训出来的新军力量
  九、导火线:1911年5月四川、广东、湖北、湖南四省的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如何改变了中国
  剪掉辫子:男人从此改头换面
  1912年3月5日,大总统孙中山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当时,革命党人视蓄辫为清王朝的恶政,是满洲贵族奴役汉人的象征。"剪辫文"规定:“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违法论。”
  那时候,各地都掀起剪辫风潮。有诗说:“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就创建于1912年。据说,当时盛锡福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
  不再缠足:女人终于可以大步走路
  1912年3月13日,大总统孙中山令内务部通饬全国各省劝禁女子缠足,"劝禁缠足文"指出:“当此除旧布新之际,此等恶俗,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国本。”从此,女子缠足恶俗逐渐废绝。
  缠足,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便有记载,不过那时只存在于个别“舞人”中。自五代南唐后主令宫人以帛缠足,舞莲花中,由是人皆效之。而自宋以后,随着纲常礼教束缚的加强,缠足便成为妇女应该普遍遵守的规矩。因此,放足也就成为妇女从封建桎桔下解放出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此以前,虽有个别的志士仁人提倡天足,维新派也曾在许多地方设立禁缠足会,但像临时政府这样,自上而下大规模地禁止缠足,却是历史上没有过的事。
  换新衣服:中山装替代了小马褂儿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总感到西服式样繁琐、穿着不便,而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又不能充分体现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于是,他以当时日本流行的学生制服为基样,请裁缝设计制作了一套新式服装,上衣把立领改成直翻领,前身开四个口,装上四个兜,每个兜上加一个“倒山形”的兜盖;裤子前面开缝,用暗纽,左右各有一个大暗兜。这套新式服装就叫“中山装”。它的最大优点是实用、方便、美观,衣兜里可以放钢笔、笔记本等用品。中山装很快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后来成为中国官方的礼服。
  改称谓:不再叫“老爷”请叫“先生”
  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保持着形式上的平等,而反对封建制度一切形式上的不平等。因此民国官民之间、上下级间、人民之间,如何称谓,孙中山也非常重视,他在以大总统名义颁布的命令中说:“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光复以后,闻中央各地方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不再跪拜:平等就是不要卑躬屈膝
  跪拜之礼,是一种提倡愚忠愚孝的封建礼节,反映了人格上的极不平等。而这种礼节和资产阶级的人权说是不相容的。因此,在南京的各省代表会议上,孙中山即提出废止跪拜礼,规定普通相见为一鞠躬,最敬礼为三鞠躬。这一提议得到全体代表的赞成通过。此后,鞠躬礼便逐步流行开来。
  男女无别:可以一起坐车还能牵手逛街
  旧时达官贵人、士绅商贾多以轿子“肩舆”代步,男女不同乘。辛亥革命之后,坐新交通工具成为时髦,男女同车而行亦为时髦,最终解构了轿子所形成的隐性社会等级秩序。当时的上海,“有乘各式汽车、马车、电车者,有乘轿者,有徒步者,有男女携手同行者,有男女同车左拥右顾疾驰而过者”。至此,虽有力挽旧秩序、护“舆制”官威者指斥为有伤风化,亦已无力回天。
  公元纪年:采用阳历与世界接轨
  孙中山当选大总统后,很快提出改用阳历案。当时有人反对,说:孔子主张“行夏之时”。孙中山说:孔子是殷的子孙,他反对周历,可当时又不能提出用殷历,所以才主张“行夏之时”。我们的始祖轩辕氏以冬至为岁首,而现今世界流行的阳历,以冬至后第十日为岁首,两者相近,还是用阳历比用夏历好。最后,多数代表赞成孙中山的意见,通过了改用阳历的提案。
  改良新剧:女伶也可以参加公演
  辛亥革命期间,新剧是资产阶级民主派宣传革命思想的有力武器。民国初年,孙中山挥毫书写了“改良新剧”四个大字,促进了戏剧事业的发展。那时北京剧坛很保守,旦角一律由男的扮演,根本不许女人登台演戏。天津离北京很近,由于它被辟为商埠,受西方文化影响,早在辛亥革命以前,那里就涌现出一批女伶。1912年,著名京剧演员俞振庭借改良新剧的东风,邀请天津女伶赴京献艺,开女伶在北京剧坛公演的先例。随后,一批又一批的女伶进军京城,给北京剧坛带来了崭新的气象。
  禁除鸦片:再也不做“东亚病夫”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坚决的禁烟派。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出的严禁鸦片令中说:“鸦片流毒中国,垂及百年,沉溺通于贵贱,流衍偏于全国,失业废时,耗财殒身,浸淫不止,种姓沦亡,其祸盖非敌国外患所可同语。”他“为此申告天下,须知保国存家,匹夫有责,束修自好,百姓与能,其有饮鸩自安,沉缅忘返者,不可为共和之民,当咨行参议院于立法时,剥夺其选举被选一切公权,示不与齐民齿,并由内务部转行各省都督,通饬所属官署,重申种吸各禁”。他还提出要求说:“尤望各团体讲演诸会,随分劝导,不惮勤劳,务使利害大明,趋就知向,屏绝恶习,共作新民,永亚东病夫之耻,长保中夏清明之风。”
  不再三妻四妾:一夫一妻流行开来
  辛亥革命冲破了封建宗法,带来了婚姻观念的变革。三妻四妾不再受法律保护,爱情至上成为年轻人的追求。中国人传统的封建婚姻家庭观点是现成的:包办、买卖、强迫性质的婚姻;辛亥革命主张的婚姻自由。首先提出的就是爱情,婚姻成为自主感情的一部分,批判封建的贞洁观,允许离婚。过去那种由父母安排的、媒婆介绍的、甚至买卖的、包办的婚姻都废除了,一夫一妻变成一种时髦。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要求婚姻有自主能力,这个要求不仅要求男人,还要求女人。文绣与溥仪皇帝离婚的新闻,这是当时的头等大事,轰动一时。一夫一妻和婚姻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婚礼从形式到内容也明显接受了新式风习,人们把这种新婚俗称作"文明结婚",并最终形成现代婚礼仪式的雏形。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禁缠足、倡女权等法令,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简易化,方便化,具有民国生活特色开始出现;人人平等、人格独立的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妇女也得到了解放,社会地位也开始提高。民国初年社会风俗的革新,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要深刻和广泛。

(3) [辛亥革命的背景]导致辛亥革命的原因及背景条件是什么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导致辛亥革命的原因是什么?背景条件有哪些?下面就让小编来为您介绍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与条件吧。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戊戌变法因为袁世凯的漏密而以失败告终,使人们看清变法是不可取的,必须要革命。所谓革命就是要推翻原有统治,建立新的政权。当时清政府无能,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走上落败,没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当欧洲国家因为工业革命而发展壮大时,中国非但没进步,越来越落后,最后签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地战火和不平等条约使得民不聊生,正所谓官逼民反,一些有志之士看清社会本质后决定推翻清朝政府,走上了革命之路。辛亥革命的直接导火线是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而引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爆发的条件
  第一,革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经济上,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物质基础;阶级力量上,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成长起来,为量进一步壮大;思想上,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逐渐成为社会主要思潮;组织上,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同盟会的成立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政党统一领导的新阶段;政治上,三民主义的提出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共同的奋斗纲领,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第二,革命形势的日益高涨。清廷立宪失败后进一步孤立衰落,革命势力在收回利权的斗争和武装起义中人断壮大。
  第三,革命时机成熟。保路运动调动湖北新军,清廷在湖北统治空虚,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清朝的衰落
  1898年原辅仁文社领导人谢缵泰所绘时局图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辛酉政变后,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清廷政局逐渐稳定下来,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也日趋巩固。1895年中日战争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国争先恐后地夺取侵华权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国的局势。
  孙中山革命威望的建立
  1894年11月(光绪二十年十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规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
  1896年,在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清廷通缉,遭香港当局驱逐出境,流亡海外。同年9月23日,清廷从海底电缆侦查到孙中山从美国纽约坐船到英国,当时孙中山是钦犯。一星期后他在英国利物浦登陆。10月11日,孙中山被公馆抓住。12日到14日,孙中山设法与老师康德黎(James Cantline)取得联系,但全都失败了。他扔出去的小纸条由于地理原因没有抛到街上,反而被人发现。清使馆决定以“遣送疯子”之名通过水运把孙送回中国。但是17日,租船之事在公馆仆人间传开,基督徒的女管家贺维太太知道后于心不忍,便送信至康家。康德黎知道后,连夜寻找参赞马格里并且报案,但是马格里不在,警察也不管此事。次日,再次去苏格兰场警察局报案,并无所获。康、孟前往外交部告知此事,另外告知《泰晤士报》。而康德黎担心公使馆可能连夜把孙弄走,专门监视公使馆动静。19日,外交部已经开始行动——康、孟对此事并不知道,直到20日。外交部录口供,申请开庭,监视水运。22日外交部转守为攻。马格里称需要公使放人才好,他夹在中间确实难做。但龚拒不放人。当时英国首相梳士巴利勒令中国使馆释出孙中山,否则将驻英大使龚照瑗及一众外交人员驱逐出境。《地球报》揭发这一消息,舆论力量介入——至此,有研究称英庭因为舆论压力才放孙中山之说也不成立。10月23日,孙中山终于被放。康德黎资助了孙中山50英镑,出版了《伦敦蒙难记》。“伦敦蒙难”成为当时震惊世界的政治迫害案,是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的转折点,使得他从默默无闻变成了世界级的政治流亡人士。自此之后,在反对清政府的革命阵营中,再也没有一个人的威望能超过孙中山。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gaozhongzuowen/5764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