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高一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集合6篇

高一上 时间:2023-11-30

【www.jinghuajt.com--高一上】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集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高一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北通涿郡之鱼商, 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句是指( )

A.隋运河开凿的理由 B.隋运河开凿的作用

C.唐代对外交通发达 D.元代的漕运和海运

2.“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明唐太宗看到了( )

A.勤于政事是国家兴盛的必要条件 B.虚心纳谏是有效治国的必须

C.发展生产是国家昌盛的基础 D.人民的拥护是统治稳定的基础

3. 对“开元盛世”的“盛”字解释最贴切的是

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交通便利 D.文化发达

4.后人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主要原因是(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重视发展农业

C.她善于重用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5.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 B、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C、方便到扬州游玩 D、促进经济发展

6.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 )

A. 骨耜 B. 耦犁 C. 翻车 D. 曲辕犁

7. 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 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 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指的是(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8.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考试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制度,这里的考试制度就是我国古代的科举制。下列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有:( )

①隋炀帝 ②唐太宗 ③武则天 ④唐玄宗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6,一商人经水路从余杭到洛阳,依次通过的几段人工运河是( )

①通济渠 ②永济渠 ③江南河 ④邗沟

A.②③④ B.③④① C.③④② D.②④③

10.“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中提及我国古 代多位杰出君王。下列选项与“唐宗”有关的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 盛世 D.康乾盛世

11.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加强对边 疆少数民族的行政管理

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边疆 少数民族政权归属于中央政府

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

12. 下列各项属于唐朝 和吐蕃密切交往的史实是( )

①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 ③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联姻 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③

14. 唐朝时,一艘艘木 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6月12日,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D.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15.“中国法师阐释佛经,破除异端邪说,十八天来,无人能敌。”这里所说的“法师”是指( )

A.玄奘 B.鉴真 C.颜真卿 D.柳公权

16.“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 后人称颂的根本原因是( )

A.不畏艰难的可贵精神 B.具有高深的知识

C.研究佛学的执着追求 D.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17.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事件或现象是( )

A.日本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B.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学习印度佛法

C.考生们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文”

D.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加强唐与吐蕃的交流

18.一座古代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石 桥是隋朝的( )

A.赵州桥 B.玉带桥 C.宝带桥 D.泸定桥

20.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下列主题中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21.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

A.隋朝 B.唐朝 C.汉朝 D.南北朝

23.唐朝的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坊”是( )

A.贵族居住区 B.娱乐区 C.居民住宅区 D.商业区

24.下列各项中与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无关的是( )

A.在设立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 B.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

C.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D.“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二 、材料解析:

25、阅读以下唐太宗的话语,回答下列问题:(21分)

材料一:“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无院不满。(隋)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政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事。”

(1) 唐太宗的统治局面被后人称为什么?(2分)他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 根据材料一说明他的统治局面与隋朝灭亡的关系怎样?(4分)

材料二:唐太宗在金殿端门见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入,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3) 材料二中的“新科进士”是通过什么制度选拔出来的?(2分)唐太宗完善该制度上有什么举措?(3分)

(4) 材料二中提到的制度在历史上有什么积极的影响?(6分)

26、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合同为一家”,还“迎进来,也走出去”。(每个问号2分,共20分)

材料一 文皇南面坐,夷 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度。 —— 柳宗元

(1)根据材料一并结 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唐朝哪位君主的称呼?

材料二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2)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周边邻国,尤其是日本。唐代中日之间的交流也是盛况空前的。日本政府经常派使团到唐朝来交流学习。这种交流的使团被称作?你能举出唐朝对日本在文化方面影响的事例吗?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材料三: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x藏。虽然当前“zd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x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

(2)结合材料二回答: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被称作什么?哪位首领统一了青藏高原?(4分)

(3)举出唐朝与x藏地区友好往来的一个事例。(2分)

(5)结合唐朝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方式,谈谈应如何处理民族关系?(3分)

【篇2】高一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民族抗争史,在抗击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艰难岁月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为收复x疆、维护国家统一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关天培

3.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朝政 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是

A.允许外国驻兵北京 B.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4.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A.西方侵华史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5.“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 失最严重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下列史实能够彰显这种优良传统的是

①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② 义和团运动③ 五四运动④ 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 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据你判断,上述内容出自下列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9.近代以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以下情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军抗击八国联军

C.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牺牲 D.左宗棠痛击阿古柏侵略军

11.下列不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 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2.《辛丑条约》签订 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3.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中国近代三个条约的部分内容

A.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B.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开设 工厂、设立领事馆及输入各种机器。

C.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1)阅读材料,指出三个条约的名称。概括指出三个条约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通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

材料三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 二十一条”。

(3)材料三是哪一运动的口号?请你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

14.材料一:

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

材料二: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显示了洋枪洋炮的厉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在联合外国人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人进一步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国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材料三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 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1)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场战争?

(2)材料一反映了《 》签定的情景。材料三中让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条约是《 》。

(3)材料二中“为维护清朝统治”,统治阶级开展的一场自救运动是什么运动?

(4)材料一、三涉及的两个 条约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篇3】高一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物体或人,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①研究跳水冠军伏明霞在跳水比赛中的空中姿态

②研究奥运冠军王军霞在万米长跑中

③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路口所用的时间

④研究我国科学考察船去南极途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为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与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

A.4m/s与2m/s2 B. 0与4m/ s2

C.4m/s与4m/s2 D.4m/s与0

3.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行驶,当汽车以5 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刹车2s

内与刹车4s内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3:4 C.4:3 D.3:1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B.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

C.非常硬的物体不会产生形变

D.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拉力有关,拉力越大,劲度系数越大

5.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

A.沿斜面向下 B.垂直于斜面 向上 C.沿斜面向上 D.竖直向上

6.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1=100N和水平向左的恒力F2=20N作用下静止不动,现在撤去恒力F1而保持F2大小方向不变,则关于此后木箱受到的合力的大小及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N,向左 B.100N,向左

C.60N,向右 D.0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7.下面给出的物理量中,哪些物理量是矢量( )

A.位移 B.力 C.路程 D.速度

8.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火箭在0~ta段的加速度小于ta~tb段的加速度

B.0~ta段火箭是上升过程,ta~tb段火箭是下落过程

C.t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D.tc时刻火箭离地最远

9.物体沿一直线单向 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 它在中间位置s/2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t/2时的速度为 v2。则v1和 v2的关系为( )

A.当物体作匀加速运动时,v1 B.当物体作匀减速运动时,v1v2

C.当物体作匀速运动时,v1=v2 D.当物体作匀减速运动时,v1

10.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在哪些情况下改变( )

A.从赤道拿到两极.

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

C.把它从地面浸入水中.

D.将物体置于运动的电梯中.

11.关于滑动摩擦力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滑动摩擦力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受弹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滑动摩擦力

D.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弹力作用

12.物体受共点力F1、F2、F3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三个力不可能是( )

A.15N、5N、6N B.3N、6N、4N

C.1N、2N、10N D.1N、6N、3N

三.实验题:(本大题每空2分,共16分)

1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 的`图钉,

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选填F或F)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14.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如图,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2s ,

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2,计数点D的即时速度vD= 。

1 5.利用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用一测力计水平拉一端固定的弹簧,测出的几组弹力F与弹簧长度L对应的数据如表格所示:

F/N1.101.50 2.002.803.404.00

L/cm22.0022.3522.6023.2023.6024.00

(1)在坐标图中作出此弹簧的F-L图线;

(2)F-L图线与L轴的交点表示____________,

其值为________m;

(3)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2分)

16.(10分)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2m/s2,求:

(1)5s末物 体的速度多大?

(2)前4s的位移多大?

(3)第4s内的位移多大?

17.(10分)右图所示为某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粗糙的水平面做匀减速运动(水平方向并不受外力作用)的V-t图像,由图象求该质点运动的

(1)初速度V0为多少?

(2)加速度a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

(3)2s末的速度V2是多少?

18.(10分)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200g的砝码,弹簧压缩2mm。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当按钮压缩量为2.5mm时,这本书匀速运动。试求:(1)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2)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 (g取10m/s2)

19.(12分)如图所示,用细线悬挂的矩形AB长为a,在B以下h处,有一长为b的无底圆筒CD,若将细线剪断,则:

(1)矩形AB的下端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

(2)整个矩形A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

【篇4】高一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D 3.B 4.D 5.B 6.D 7.C 8.D 9.B 10.B 11.B 12.D 13.A 14. A 15. A 16. D 17.C 18.A 19.B 20.C 21.B 22.D 23.C 24.C

二、非选择题

25(1)贞观之治。 措施:合并州县;重用人才,虚心纳谏

(2)是因果关系。即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中吸取教训,采取调整统治的措施,是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之一。

(1)科举制。(2)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3)影响:科举制改善了用了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

26.(1) 唐太宗

(2) 遣唐使 文字,和服

(3) 鉴真 日本 扬州 唐玄宗

(4) 玄奘 天竺 唐太宗

27. (1)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2)吐蕃 松赞干布

(3)文成公主入吐蕃;金城公主入吐蕃。

(4)各民 族平等,各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篇5】高一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 5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75 分。)

1 .假设甲、乙、丙、丁是西周时代的人,请判断那位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 .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曾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 B .乙带兵攻打过商纣王,立下了汗马功劳 C. 丙是西周王族的后代,但智商低下 D .丁是商朝末年的平民,但德才兼备

2.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 .财产继承的原则 B .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 .任人唯才的要求 D. 兄终弟及的传统

3. 春秋初期,楚国君主首先称王。随后,吴越等国国君也相继称王。上述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的动摇 B. 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C .分封制的动摇 D. 周王至尊地位的动摇

4. “(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 …… 已破陈,即县之。”“ ( 韩桓惠王十年 ) 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

A .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 .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C .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 .出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5. 战国时期各国在变法后大都实行了县制,这与分封制相比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主要表现在

A. 地方实行分权,官员间相互监督 B .地方官员由国君直接任免

C .地方行政体系独立,有高度的自治权 D .县的统治区域一般都比封国小

6.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开创皇帝制度 C .建立三公九卿制 D .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

7. 电影《英雄》的主题是“为天下的人是大英雄……”,关于秦始皇是不是大英雄的问题,网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秦始皇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最为突出的贡献是

A .灭掉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王朝 B .确立了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C .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制定了有利于统一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

D .留下的万里长城和秦陵兵马俑为中国赢得了光照世界的荣誉

8.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 施是

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 C .攻打匈奴 D .修筑长城

9 .下列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与西周时期的宗法制最相近的是

A .中央集权制 B .郡县制 C .中央官制 D .皇位世袭制

10 .嬴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 ”, 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以上材料说明

A .嬴政功绩极大 B .皇权至高无上 C .嬴政决心效法先王 D .实行礼制

11 .秦始皇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本质意图是

A. 统一全国交通、文字和文化 B .打击东方六国残余势力

C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D .方便皇帝出巡和军事上控制全国

12. 历代封建王朝都十分重视对官员的监督,其中秦朝担任此职责的官员是

A .御史大夫 B .太尉 C .刺史 D .通判

13. 电影《女驸马》中有这样的一段唱词,“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这里提到的选官方式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14. 清朝学者徐大椿《道情》中写道,“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作了欺人技……”由此可见,作者抨击

A. 八股取士 B .读书无用 C .经世致用 D .考试作弊

15.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 .废分封,置郡县 B .建立法律体系 C .确立三省六部制 D .实行科举制

16. 在中国戏曲或民间故事中,往往有这样的情节:某人自己或家人蒙受了冤屈,从而发奋读书,通过科举考取功名,然后昭世间冤屈,惩处贪官恶霸。从上述内容中推断最准确的可能是他当上了

A .汉朝的刺史 B .唐朝的丞相 C .秦朝的御史大夫 D .元朝的监察御史

17. 秦始皇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雍正皇帝时这套制度得到空前强化。在这两个不同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A .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B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C .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科技的进步

1 8 .“从 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外国输华商品增长三倍,中国原 料出口也相应增加,中国入超趋势增强。”上述情况表明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 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在正当的商品贸易中,中国一直占优势 中国已经沦为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倾销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A . B. C . D .

19. 19 世纪 30 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 .垄断贸易的要求 B .商品输出的要求 C .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 .资本输出的要求

2 0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的会是

A .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B .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C .中国征收关税应与我们协商 D .我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合法了,更便利了

21. 义和团揭帖中说 :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摒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 船。”以上材料反映义和团 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 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 具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

A . B . C . D.

22. “东突”组织是潜伏在新疆地区的恐怖势力,其主要宗旨就是把新疆地区独立出去。 年奥运会期间我国加强了对其的防范和打击。事实上,我国自汉代就对这一地区实行了有效管理,清代又设置了行省。新疆行省的设置是基于

A .左宗棠收复新疆 B .三元里抗英推动 C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D .日本割占台湾的刺激

23.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 ” ;“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 .否定其排外主义 B .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 .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 .全面赞扬与肯定

24. 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龙王泣舰沉波,上相锚轩 ( 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 ) 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甲午海战 《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人 民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运动

A . B. C . D .

25 .近代一系列反侵略战争,中国的战败表明了 腐朽的封建主义是无法与新兴的资本主义相抗衡的 落后就要挨打 清政府统治的腐朽、落后 工业革命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A . B . C . D

26 .电视剧《特殊的使命》中有一个镜头:驻渭城八路军办事处从戎将军忽然失踪,驻渭城的国民党军将领边国烈命令其下属赶快寻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边国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时形成了

A .革命统一战线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 .爱国统一战线

27 .《东史郎日记》这样写道:“战争是什么?战争二字就是残忍、悲惨、暴虐、放火、屠杀等惨无人道的众恶之极的概括性代名词。所谓战争,就是包括了一切非人道的罪恶无比的巨大的恶魔口袋,它荼毒生灵,破坏良田,摧毁房屋,肆意暴虐,毁灭文化,使人间变成地狱,导致无数的生灵成了孤魂野鬼。”下列史实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南京大屠杀 旅顺大屠杀 建立 731 部队 大“扫荡”

A . B . C . D .

28. 在中国举行南京大屠杀 70 周年纪念日前夕,日本《产经新闻》 头版头条标题竟然为“大屠杀是蒋介石的虚构”。为驳斥这一观点,我们应该向世人拿出证明材料,予以驳斥。这些材料应包括 当年受害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当年驻南京外国记者的记载 侵华日军老兵的战争回忆录当时留下的新闻照片和报道等

A. B. C. D.

29.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说法错误的是

A. 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B. 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1937 年的“卢沟桥事变”

C. 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国共第二次合作背景下的全民族抗战

D.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一直奉行“不抵抗政策”

30. “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抗日战争的胜利

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帝斗争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 . B . C . D .

31. 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未有的大事”主要理由是

A .改变了反帝斗争屡败的局面,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B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C .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

D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我国每年的秋季“国耻日”所纪念的日本侵华事件发生在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长江中下游地区

3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包括 全民族的抗战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

A. B. C. D.

34 .《八路军军歌》中唱到:“一旦强掳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其中“慷慨悲歌奔战场”指的是

A .发表“八一宣言”,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民族抗战

C .回击皖南事变,打退国民党的--高潮 D .开辟抗日根据地,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

35 .日本天皇 1937 年 9 月 2 日 发出的《宣战诏书》称:“今朕之军人,正排除万难,发扬忠勇,只为促进中华民国醒悟,迅速确立东亚之和平,别无他意。朕期望帝国臣民鉴于今日之局势,忠诚奉公,同心协力,以襄助达到所期之目的。”这段话最能证明的是

A .天皇是日本人的神圣偶像 B .天皇是日本最高统治者,是军队最高统帅

C .天皇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负责人 D .天皇为东亚和平作了最大的努力动员

36. 地处长江下游的江浙沪一带在古代被称为“吴越之地”。这一称呼起源于

A .宗法制度 B .古代地名 C .西周分封 D .汉初封国

37 .《史记》载 : “元元黎民 , 得免于战国 , 逢明天子 , 人人自以为更生。”司马迁在这段文字中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A.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 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 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使人民有了安定的生产环境

38 .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夏曾佑说过“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秦皇”开创的中国之政的基本特点在于

A. 权力的高度集中 B. 严格的等级制度 C. 紧密的血缘纽带 D. 浓厚的专制主义

39.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国史新论》中的这一观点实质上反映了

A. 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 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 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 皇权不断加强

40. “ 中国无世袭贵族 , 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 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所说的这段话针对的是下列哪一制度

A. 郡县制度 B. 察举制度 C. 科举制度 D. 刺史制度

41. 元朝开创的行省被当今一些史学家称为“流动的中央政府”。其 意思是说

A. 行省不是当时的地方管理机构 B. 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C. 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42. 秦朝推行的郡县制与周朝后期的分封制相比是一个历史进步,这主要是指郡县制

A 扩大了疆域 B 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 C 限制了朝中大臣的权利 D 促进了民族融合

43. “举秀才,不识书,查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句话充分反映了

A 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B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C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 D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

44. 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①秦朝皇帝直接任命郡县长官②隋唐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③北宋任用文臣做地方官员 ④明朝废除丞相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5.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一般指封建社会)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站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日战争

46. 丘逢甲《往事》:“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导致台湾“成异域”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47. 列强在《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其主要目的是

A. 保护外国商品输入中国 B. 保护外国铁路公司的利益 C. 保护外国掠夺中国煤炭资源的干线 D. 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

48. “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保路运动 D. 辛亥革命

49.1937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突出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 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 B. 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 C. 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 D. 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50.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行之一。我们 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为有力的证据是

A. 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 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 ” 描述 C.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 屠杀现场遗迹和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第Ⅱ卷

非选择题( 25 分)

5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

材料三 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了政权。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 2 分)在此之前我国主要采用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2 分)

⑵材料二描述的又是哪种选官制度?( 2 分)它主要盛行于哪一历史时期?( 2 分)

⑶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2 分)它产生于什么朝代?( 2 分)

⑷如果你是皇帝,你会采用哪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3 分)请简要说明理由。( 10 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 5 :DBCDB 6 — 10:DABDB 11 — 15:CADAC 16 — 20:DCCBA 21 — 25:CACAA

26 — 30:BDDDB 31 — 35:AAADC 36 — 40:CDADC 41 — 45:CBAAA 46 — 50:CDBCD

非选择题:略

【篇6】高一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可能等于零

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等于零,而加速度可能不等于零

C.在速度始终为正,加速度始终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加

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加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的加速度减小,它的速度也减小

2、对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运动时间相同,末速度大的,它的加速度也大

B.如果初速度相同,末速度大的,它的加速度也大

C.如果速度的变化量相等,它们的加速度大小就相等

D.如果速度的变化量相等,运动时间长的,加速度小

3、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0s内的位移是10m,则在其后20s内的位移是

A.20m B.40m C.80m D.90m

4、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在最初3s内的位移为45m,则它在第4s内的位移为

A.35m B.63m C.15m D.80m

5、物体以a=2m/s2的加速度的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任意1s末的速度比它在前1s初的速度大2m/s

B.物体在任意1s末的速度一定是2m/s

C.物体在任意1s末的速度是这1s初的速度的2倍

D.物体在任意1s内速度增加2m/s

6、汽车沿一平直马路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刹车后得到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汽车在刹车后5s钟内前进的距离为

A.162.5m B.40m C.50m D.37.5m

7、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关于这个质点在前

4s内运动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相同。

C.前2s内作匀减速运动。

D.4s内的位移是4m。

8、做直线运动的质点a和b的速度图线如图所示,已知t=0时刻它们处于同一位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的速度变化比a快

B、a、b的运动方向相同

C、t1时刻前a、b间的距离不断增大

D、a的出发时间比b晚

9、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的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 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是v/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 ]

C.L/4 D.3L/4

10.物体沿一直线做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内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2m,第3s内的位移是3m,第4s内位移是4m,由此可知( )

A、此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此物体的初速度一定为0

C、此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1m/s2 D、此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2.5m/s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选错不得分,共20分)

11、如图所示是A、B、C三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从图可知( )

A、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C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A的加速度最大,B的加速度为零

C、C的初速度最大,A的初速度为零

D、P点表示该时刻三物体相遇

12、下列速度中,是瞬时速度的是( )

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m/s

B、汽车以40km/h速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

C、汽车通过某站牌时速度是72km/h

D、小球第3s末速度是6m/s

13、对于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虽然加速度减小,物体的速度还是要增大的

B.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虽然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还是要减小的

C.不管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怎样,物体的速度都是增大的

D.因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它的加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14、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经过t秒后又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止。则汽车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两个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中相同的是:

A.位移; B.加速度; C.经历时间; D.平均速度。

15、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度 D、瞬时速度ks5u

本文导航 1、首页2、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共三小题,满分17分,第16题4分,第17题4分,第18题每空3分)

16、在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时,为了减少误差 ( )

A.应使纵、横坐标每单位长度表示的数值大一些

B.应使纵、横坐标每单位长度表示的数值小一些

C.为使图线通过每个实验数据点,应使图线画成折线

D.应使图线画成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实验数据点大致均匀分布在图线附近,对于个别离线较远的点可以舍去

17、某同学要进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

①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③低压交流电源 ④低压直流电源 ⑤细绳和纸带

⑥钩码和小车 ⑦秒表 ⑧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⑨刻度尺

18、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2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的瞬时速度大小是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m/s2 (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共三小题满分33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9分)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6s速度达到12m/s,然后匀速运动10s,接着经3s匀减速运动到静止。求质点前6s内的加速度大小?质点在第18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20、(12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已知在A点时的速度VA=1m/s,在B点时的速度是VB=7m/s。求:物体经过A、B中点的速度?在A、B中间时刻的速度?

21、(12分)从离地32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重球,不计阻力,(取g=10m/s2)。

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第1s内、最后1s内的位移分别多大?

物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C A D B C A C D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选错不得分,共20分)

11 12 13 14 15

ABC ACD AB ACD AB

三:实验题(共三小题,满分17分,第13题4分,第14题4分,第15题每空3分)

16 BD 17 ②④⑦ 18 0.37; ; 0.16m/s2

四、解答题(共三小题满分3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9分)、解:a= = =2m/s2 (3分)

(1619)秒内:a= = = -4m/s2 (3分)

18秒末:V=V +at=12-42=4m/s (3分)ks5u

20、(12分) (2分) (2分)V中点= (2分) V中点= =5m/s (2分) V中间= (2分) V中间= =4m/s(2分)

21、(12分)解:(1)h= (2分) t= = =8秒 (2分)

(2)h= (2分) h= 1012=5米(2分)ks5u

h= = 10(8-1)2=245米 (2分) △h=320-245=75m(2分)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danyuanzuowen/653960/

推荐内容